边城教案(与人教版教材配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城
教学目标:
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和优美的环境描写。
2.把握对人物的描写,重点分析翠翠的形象。
3.结合人物分析,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小说的主旨。
4.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教学重点:
1.了解沈从文描绘的湘西风土人情和优美的环境描写。
2.把握对人物的描写,重点分析翠翠的形象。
教学难点:
1.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小说的主旨。
2.走进作者构筑的善与美的理想世界,体会人性之美。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比较阅读法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湘西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联想到《桃花源记》并背诵其中的语句,让学生从对桃花源淳朴民风的感受入手,去体会边城的民俗美、人情美,进而理解小说的创作意图。
导语:这里的环境:“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的人们“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的人们热情好客“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优美的环境,淳朴的民风,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这便是东晋陶渊明心中笔下的理想社会。和陶渊明一样,沈从文的心中笔下,也有一个这样美丽的世界——《边城》。
二、介绍作者及作品
1.沈从文及其小说风格: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湖南凤凰人,苗族。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沈从文创作的小说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以湘西生活为题材,一种是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前者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后者通过都市生活的腐化堕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丧失。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形式,即现实的人生形式和理想的人生形式。
《边城》典型地表现了作者的理想的人生形式及社会理想,作品着力所描写的是不受“近代文明”污染的原始古朴的人性,在古老的生活节奏与情调中塑造了一系列不带社会阶级烙印的自然化的人。讴歌一种自在自得的人生。再加上其浑圆完整、凝练畅达的结构形式、独特的审美风格以及深刻的情感内涵,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开辟了一个独特的境界。《边城》是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是一首用小说形式写成的诗;是一幅用语言文字绘就的画。
2.《边城》的故事情节:
在湘西风光秀丽、人情质朴的边远小城,生活着靠摆渡为生的祖孙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淳朴善良。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的
盛会上,翠翠邂逅当地船总的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上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可爱清纯的翠翠,托人向翠翠的外公求亲。而地方上的王团总也看上了傩送,情愿以碾坊作陪嫁。傩送不要碾坊,想娶翠翠为妻,宁愿作个摆渡人。于是兄弟俩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选择。天保知道翠翠喜欢傩送,为了成全弟弟,外出闯滩,遇意外而死。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抛下翠翠出走他乡。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心地等待傩送回来:“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三、聆听范读,初步感知。
四、学习本文,我们着重从风景、风俗、人情三个方面来探究文中的环境描写,进而把握文章的主题。
1.风景美
请找出描写自然风景的语句,这些景物突出了边城的什么特点?
第16页:豆绿色的水天气明朗落日薄雾白云
豆绿色象征了纯洁、原始和无污染。青天碧水、落日白云,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风景画。边城的环境美,不仅体现在自然风景上,还体现在风俗美和人情美上。
2.风俗美
①风俗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一谈。
第14页:端午节龙舟赛捉鸭子比赛
这官民同乐的龙舟赛,展现的就是湘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第19页:中秋、过年:月下对歌、狮子龙灯、放烟花。
②这些风俗透露出边城人民怎样的生活氛围?突出一个“和”字,祥和、和睦、和谐,这里的人民“莫不安分乐生”。这里的氛围和《桃花源记》中的诗意生活相类似。
五、学生通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析边城的人情美(清纯古朴自然)。
1.提问:边城这样诗意祥和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怎样的人呢?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先看看作者写了哪些人?
翠翠与傩送;翠翠与爷爷;爷爷与过渡人;爷爷与老熟人;顺顺与儿子……
分组探究人情美:1、2、3组:翠翠与傩送的感情;
4、5、6组:翠翠与爷爷的感情;
7、8、9组:爷爷与乡邻的感情。
要找出最能表现人情美的那些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有关语句。
2.翠翠与傩送(爱情)
①分角色朗读第18页翠翠与傩送的对话。
②翠翠:
单纯(语言:“我是翠翠”);可爱(“轻轻地”、“悖时砍脑壳的”);
聪明乖巧,腼腆多情(对傩送的初次印象不好,误以为他是个“轻薄男子”)
③傩送:
关心别人,古道热肠(捉完鸭子后已是天黑,主动询问:“这里等不行,到我家里去”);
心地宽厚,热情开朗(神态:带笑)。
④翠翠对傩送的印象有无变化?在文中是怎样体现的?
(心理:“翠翠想起自己先前骂人那句话,心里又吃惊又害羞,再也不说什么,默默地随了那火把走去。”吃惊是因为傩送不记仇;害羞是因为13的女孩受到陌生男子的照顾,心里羞涩,难为情)
⑤赏析:第四节末尾“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此句是心理描写,把情窦初开的少女翠翠对宽厚热情的帅哥傩送的朦胧的爱含蓄地表达出来。“不打不相识”,在边城的青山绿水中,拌嘴却给彼此留下深刻印象。朦胧纯洁的初恋之情令人怦然心动。
3.翠翠与爷爷(亲情)
①爷爷疼爱翠翠。如看赛龙舟时,不忘叮嘱别人送她回家。(深爱至亲)
②翠翠对爷爷关心。如第22页“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人老了应当歇憩”“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已想着替爷爷守船了。
③爷爷不理解翠翠的内心状态,有那么一点隔阂。
如第20页“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对爷爷有抱怨,因为爷爷的话中,居然没有说到翠翠惦记的傩送。
又如第21页“谁也不稀罕那只鸭子”。因为这鸭子是大老天保送的,如果是二老傩送送的,即使是几根鸭毛,翠翠也会爱如珍宝吧。
④在爱情问题上,爷爷不很了解翠翠的想法,这也给翠翠带来了烦恼。但这并未影响祖孙二人的感情。翠翠对爷爷一如既往地依赖和关心。这份纯真的祖孙情令人感动。
4.爷爷与乡邻(友情)
①爷爷与“老熟人”
第16页“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喝一杯雄黄酒。”“两人一面谈些端午旧事,一面喝酒……那人却被烧酒醉倒了。”
两个寂寞的老人,一辈子的交情。端午节,别人都在图个热闹,他们却找了个清净之地,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喝雄黄酒,来个一醉方休。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他们之间的纯朴的友情令人羡慕。
②爷爷与过渡人
第21页写过渡人一定要给钱,而爷爷却坚决不肯收,为此两人起了争执。体现了爷爷有古道热肠。“礼轻仁义重”一句给人留下很深印象,虽不肯收钱,但还是领了这份情。人情非常淳朴、厚道。
③爷爷与顺顺
第15页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体现顺顺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第20页写送鸭子、粽子,又体现顺顺慷慨大方。
二、课堂小结
这里生活着一群淳朴、善良、可爱的人。有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之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纯朴的友情。总之,小说给我们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这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三、布置作业:朗读相关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