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溶剂类物质理化特征汇总表
常用77种溶剂的理化性质简表

常用77种溶剂的理化性质简表2007年07月08日星期日下午 02:05溶剂名沸点溶解性毒性*液氨 -33.35℃ 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剧毒性、腐蚀性液态二氧化硫 -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香烃、溴、二硫化碳,多数饱和烃不溶剧毒*甲胺 -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低级醇混溶,其盐酸盐易溶于水,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酯中等毒性,易燃二甲胺 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强烈刺激性石油醚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溶与低级烷相似*乙醚 34.6 微溶于水,易溶与盐酸.与醇、醚、石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戊烷 36.1 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性二氯甲烷 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麻醉性强*二硫化碳 46.23 微溶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麻醉性,强刺激性*溶剂石油脑与乙醇、丙酮、戊醇混溶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丙酮 56.12 与水、醇、醚、烃混溶低毒,类乙醇,但较大1,1-二氯乙烷 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局部刺激性*氯仿 61.15 与乙醇、乙醚、石油醚、卤代烃、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中等毒性,强麻醉性*甲醇 64.5 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酮混溶中等毒性,麻醉性,四氢呋喃 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化烃吸入微毒,经口低毒己烷 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丙酮、氯仿混溶低毒。
麻醉性,刺激性三氟代乙酸 71.78 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四氯化碳,己烷混溶,溶解多种脂肪族,芳香族化合物1,1,1-三氯乙烷 74.0 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低毒类溶剂*四氯化碳 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酸、二硫化碳、氯代烃混溶氯代甲烷中,毒性最强*乙酸乙酯 77.112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盐低毒,麻醉性*乙醇 78.3 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物等有机溶剂混溶微毒类,麻醉性丁酮 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低毒,毒性强于丙酮*苯 80.10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强烈毒性*环己烷 80.72 与乙醇、高级醇、醚、丙酮、烃、氯代烃、高级脂肪酸、胺类混溶低毒,中枢抑制作用乙睛 81.60 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饱和烃混溶中等毒性,大量吸入蒸气,引起急性中毒异丙醇 82.40 与乙醇、乙醚、氯仿、水混溶微毒,类似乙醇1,2-二氯乙烷 83.48 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高毒性、致癌乙二醇二甲醚 85.2 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最全溶剂理化性质参数表

16 甲基异戊基酮(MIAK) METHYL ISOAMYL KETONE 17 乙酸甲基戊酯 18 丙酸正丁酯 19 丙二醇甲醚乙酸酯 20 乙酸戊酯 21 甲基正戊基甲酮 22 异丁酸异丁酯 23 羟乙基乙醚 24 环已酮 25 丙二醇单丁基醚 26 丙二醇单丙基醚 27 乙二醇乙醚乙酸酯 METHYL AMYL ACETATE n-BUTYL PROPIONATE EASTMAN PM ACETATE(PMA) AMYL ACETATE (PRIMARY) METHYL n-AMYL KETONE ISOBUTYL ISOBUTYRATE ETHYLENE GLYCOL ETHYL ETHER CYCLOHEXANONE PROPYLENE GLYCOL TERTIARY BUTYL ETHER PROPYLENE GLYCOL PROPYL ETHER ETHYLENE GLYCOL ETHYL ETHER ACETATE
溶剂参数表
序 号 中文名称 英文全称 CAS NO. 挥发速率 (Evaporation Rate) NBAC=1 Active Solvent a (活性溶剂) 1 四氢呋喃 2 丙酮 3 乙酸甲酯 4 纯乙酸甲酯 5 乙酸乙酯 6 乙酸乙酯99% 7 丁酮 8 乙酸异丙酯 9 甲基正丙酮 10 正乙酸丙酯 TETRAHDROFURAN ACETONE METHYL ACETATE METHYL ACETATE-HIGH PURITY ETHYL ACETATE(85~88%) ETHYL ACETATE(99%) METHYL ETHYL KETONE ISOPROPYL ACETATE METHYL n-PROPYL KETONE n-PROPYL ACETATE 109-99-9 67-64-1 79-20-9 79-20-9 141-78-6 78-93-3 108-21-4 107-87-9 109-60-4 108-10-1 110-19-0 79-46-9 123-86-4 107-98-2 110-12-3 108-84-9 590-01-2 108-65-6 628-63-7 110-43-0 97-85-8 110-80-5 108-94-1 57018-52-7 1569-01-3 111-15-9 6.3 6.3 6.0 6.2 4.2 4.1 3.8 3.0 2.3 2.3 1.6 1.4 1.1 1.0 0.7 0.5 0.5 0.5 0.4 0.4 0.4 0.4 0.3 0.3 0.3 0.2 0.2 1.9 1.9 1.9 1.9 2.9 3.0 3.2 4.0 5.3 5.3 7.6 8.6 11.0 12.1 17.3 24.2 24.2 24.2 30.2 30.2 30.2 30.2 40.3 40.3 40.3 60.5 60.5 OCH2CH2CH2CH2 CH3COCH3 CH3COOCH3 CH3COOCH3 CH3COOC2H5 CH3COOC2H5 CH3COCH2H5 CH3COOCH(CH3)2 CH3COC3H7 CH3COOC3H7 CH3COCH2CH(CH3)2 CH3COOCH2CH(CH3)2 CH3CHNO2CH3 CH3COOC4H9 CH3OCH2CH(CH3)OH CH3COC2H4CH(CH3)2 CH3COOCH(CH3)C4H9 C2H5COOC4H9 CH3COOCH(CH3)CH2OCH3 CH3COOC5H11 CH3COC5H11 (CH3)2CHCOOCH2CH(CH3)2 C2H5OC2H4OH CH2(CH2)2CO C4H9OCH2CH(CH3)OH C3H7OCH2CH(CH3)OH CH3COOC2H4OC2H5 18 7 14 11 17 20 10 22 14 22 19 32 60 30 80 25 54 28 64 40 25 100 73 74 88 95 66 13 8 14 14 15 15 12 17 13 18 15 28 27 28 49 20 0 30 43 31 20 lns 53 77 lns lns 45
200种化学品理化特性表(83页)

200种化学品目录丙烯酸丁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1)丙烯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2)硝酸锌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过氧化二苯甲酰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过硫酸铵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丁酮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6)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7)甲基叔丁基醚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8)三聚氰酸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9)季戊四醇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0)硬脂醇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1)多聚甲醛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2)1,2-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3)1,3-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4)1,4-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5)环己烯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6)二丁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7)三乙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8)甲基二氯硅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9)异丁烯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0)邻叔丁基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1)对叔丁基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2)环己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3)二氯甲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4)三氯甲烷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25)硫脲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6)六亚甲基四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7)抗氧剂AT-10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8)抗氧剂AT-76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9)抗氧剂AT-3114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0)催化剂JH-CMMS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1)抗氧剂AT-168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2)甲氧基钠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3)氧气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34)硝酸钾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5)硝酸钙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6)液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37)盐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38)丙酮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9)次氯酸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0)二甲氧基甲烷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1)乙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2)香蕉水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3)甲醇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4)氰化亚铜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5)硝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6)硫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7)铬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8)铬酸酐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9)氰化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0)丁醇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1)异丙醇的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2)硝酸银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3)间戊二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4)环戊二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5)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6)200#溶剂油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7)聚氨酯漆固化剂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8)聚氨酯漆稀释剂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9)N,N--二甲基甲酰胺理化及危险特性 (60)丙烯腈理化及危险特性 (61)二氧化硫的特性 (62)异戊二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3)醋酸丁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4)醋酸乙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5)甲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6)环己酮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7)三氯化铝(无水)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8)氢氧化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9)硝酸铅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0)电石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1)乙炔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2)氰化亚铜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73)丙烯酸甲酯理化及危险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溶剂的性质

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性质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最大) >甲酰胺〉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乙酮>正丁醇〉乙酸乙酯〉乙醚〉异丙醚〉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煤油(最小)。
甲酰胺分子式HCONH透明油状液体,略有氨臭,具有吸湿性,可燃。
能与水和乙醇混溶,微溶于苯、三氯甲烷和乙醚。
相对密度 1.133(20/4 C)。
沸点210C。
熔点2.55 °C。
闪点175C。
折射率n D(25°C)1.4468。
燃点〉500 E。
粘度(20C) 2.92 6mPa?s 莓性本品低毒。
对皮肤和粘膜有暂时刺激性。
小鼠经口LD50大于1000mg/kg。
乙腈;甲基氰结构式CHCN分子量41.05。
无色透明液体,有醚的气味。
相对密度(20 C/4 C )1. 7822,凝固点-43.8 C,沸点81.6 C、闪点5.6 C。
折射率1.3441 •粘度(20 C)0.35mPa?s,表面张力(20 C )19.10 X 10-3N/m,临界温度274. 7C,临界压力4.83MPa能与水、甲醇、醋酸甲酯、醋酸乙酯、丙酮、乙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烯以及各种不饱和烃相混溶。
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
易燃,爆炸极限3.0%-16%(vol)。
有毒人LD503800mg/kg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mg/nl贮存阴凉、通风、干燥的库房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日光直射。
甲醇结构式为CHOH分子量32.04。
无色澄清易挥发液体,相对密度(20 C/4 C)0.7914,凝固点-97.49 C,沸点64.5 C.闪点(开口)16 C,燃点470C, 折射率1.3285 ,表面张力22.55 X 10 N/m,蒸气压(20 C )12.265kPa ,蒸气相对密度1.11,粘度(20C )0.5945mPa?s,溶解度参数3= 14.8,能与水、乙醇、乙醚、丙酮、苯、氯仿等有机溶剂混溶,甲醇对金属特别是黄铜有轻微的腐蚀性。
200种化学品理化特性表(83页)

200种化学品目录丙烯酸丁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1)丙烯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2)硝酸锌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过氧化二苯甲酰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过硫酸铵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丁酮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6)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7)甲基叔丁基醚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8)三聚氰酸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9)季戊四醇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0)硬脂醇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1)多聚甲醛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2)1,2-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3)1,3-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4)1,4-二甲苯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15)环己烯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6)二丁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7)三乙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8)甲基二氯硅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19)异丁烯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0)邻叔丁基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1)对叔丁基苯酚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2)环己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3)二氯甲烷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4)三氯甲烷的主要理化及危险特性 (25)硫脲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6)六亚甲基四胺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7)抗氧剂AT-10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8)抗氧剂AT-76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29)抗氧剂AT-3114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0)催化剂JH-CMMS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1)抗氧剂AT-168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2)甲氧基钠的主要理化和危险特性 (33)氧气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34)硝酸钾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5)硝酸钙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6)液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37)盐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38)丙酮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39)次氯酸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0)二甲氧基甲烷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1)乙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2)香蕉水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3)甲醇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44)氰化亚铜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5)硝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6)硫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7)铬酸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8)铬酸酐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49)氰化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0)丁醇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1)异丙醇的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2)硝酸银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3)间戊二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4)环戊二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55)甲苯二异氰酸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6)200#溶剂油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7)聚氨酯漆固化剂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8)聚氨酯漆稀释剂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59)N,N--二甲基甲酰胺理化及危险特性 (60)丙烯腈理化及危险特性 (61)二氧化硫的特性 (62)异戊二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3)醋酸丁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4)醋酸乙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5)甲苯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6)环己酮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7)三氯化铝(无水)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8)氢氧化钠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69)硝酸铅的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0)电石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1)乙炔理化及危险特性表 (72)氰化亚铜的理化及危险特性 (73)丙烯酸甲酯理化及危险特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常用有机溶剂特性

一、乙醇(ethyl alcohol,ethanol)1.理化性质:(1)分子式C2H6O(2)相对分子质量46.07(3)结构式CH3CH2OH(4)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酒香。
(5)熔点(℃):-114.1(6)沸点(℃):78.3(7)相对密度(水=1):0.79(8)相对密度(空气=1):1.59(9)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10)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
2.健康危害(1)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2)健康危害: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
首先引起兴奋,然后抑制。
(3)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
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
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4)慢性影响: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黏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
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机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3. 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的清水冲洗。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4. 防护措施:(1)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2)眼睛防护:一般不需防护。
(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4)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5.危险类别:(1)燃烧性:易燃(2)闪点(℃):12(3)引燃温度(℃):363(4)爆炸下限(%):3.3(5)爆炸上限(%):19.0(6)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极性、沸点、溶解性等)

常用有机溶剂性质粘度(20℃)/mPa·s; —介电常数名称沸点密度粘度波长极性E T(30) 介电分子量溶解性水100 1 1 268 10.2 63.1 58.8 18二甲亚砜189 2.24 268 7.2 45 48.9 78.14 DMSO能与水、醇、醚、丙酮、乙醛、吡啶、乙酸乙酯等混溶,不溶于乙炔以外的脂肪烃化合物乙二醇197 1.1155 19.9 210 6.9 56.3 26.33 62.07 与水/乙醇/丙酮/醋酸甘油吡啶等混溶,微溶于醚等,不溶于石油烃及油类.能够溶解氯化锌/氯化钠/碳酸钾/氯化钾/碘化钾/氢氧化钾等无机物.甲醇64.9 0.7914 0.6 210 6.6 55.5 32.6 32.04 溶于水、乙醇、乙醚、苯等二甲基甲酰胺152.8 0.92 270 6.4 43.8 36.71 73.10 能和水及大部分有机溶剂互溶,是高沸点的极性(亲水性)非质子性溶剂,能促进SN2反应机构的进行苯胺184 4.4 - 6.3 44.3 6.98乙酸118 1.28 230 6.2 51.9 6.19乙腈81.1 0.37 210 6.2 46 37.5 41.05 相对密度0.79,与水混溶,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硝基甲烷101 0.67 330 6 46.3 38.6丙酮56.5 0.32 330 5.4 42.2 20.5 58.08 与水、乙醇、氯仿、乙醚及多种油类混溶吡啶115 0.97 305 5.3 40.2 12.3二恶烷; 二氧六环102 1.04 1.54 220 4.8 36 2.21 88.11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多数有机溶剂2-丁酮80 0.8054 0.43 330 4.5 72.11 甲基乙基酮能溶于4份水中,但温度升高时溶解度降低,20℃时,水中溶解度26.8%(w),水在2-丁酮中的溶解度11.8%(w)。
溶于乙醇和乙醚,可与油混溶。
常见有机溶剂极性表

有机溶剂是能溶解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特点是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具有较大的挥发性,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均无改变。
有机溶剂的种类较多,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10大类:①芳香烃类:苯、甲苯、二甲苯等;②脂肪烃类:戊烷、己烷、辛烷等;③脂环烃类:环己烷、环己酮、甲苯环己酮等;④卤化烃类: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等;⑤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⑥醚类:乙醚、环氧丙烷等;⑦酯类: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等;⑧酮类:丙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等;⑨二醇衍生物: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等;⑩其他:乙腈、吡啶、苯酚等。
有机溶剂具有脂溶性,因此除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机体内外,尚可经完整的皮肤迅速吸收,有机溶剂吸收入人体后,将作用于富含脂类物质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肝肾等实质脏器,同时对皮肤和粘膜也有一定的刺激性。
不同有机溶剂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和作用的强弱也不同,这决定于每一种有机溶剂的化学结构、溶解度、接触浓度和时间,以及机体的敏感性。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 水(极性最大) > 甲酰胺> 乙腈> 甲醇> 乙醇> 丙醇> 丙酮> 二氧六环> 四氢呋喃> 甲乙酮> 正丁醇> 醋酸乙酯> 乙醚> 异丙醚> 二氯甲烷> 氯仿> 溴乙烷> 苯> 氯丙烷> 甲苯> 四氯化碳> 二硫化碳> 环己烷> 己烷> 庚烷> 煤油(极性最小)有机溶剂的极性根据官能团和对称性可初步判断,具体的需参照极性参数,如下表示有机溶剂的极性,关系到其物理化学性质、如介电常数、偶极矩或折射率。
这种表示方法把所有的溶剂看作是连续作用的介质,而不是看作由各个分子组成的非连续统一体,并且未考虑到溶剂和溶质之间的特殊的相互作用。
Welcom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实验室主要化学物质理化性质表

—
27
石油醚
无色透明液体,有煤油。熔点(℃):<-73沸点(℃):40~80相对密度(水=1):0.64~0.66
本品极度易燃,具强刺。
LD50:40mg/kg(小鼠静脉)
28
二氯甲烷
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熔点(℃):-96.7沸点(℃):39.8相对密度(水=1):1.33
本品可燃,有毒,具刺。
18
硝酸镍
青绿色单斜结晶,易潮熔点(℃):56.7沸点(℃):136.7相对密度(水=1):2.05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LD50:1620mg/kg(大鼠经口)
19
乙酸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熔点(℃):16.7沸点(℃):118.1相对密度(水=1):1.05
本品易燃,具腐蚀性。
LC50:13791mg/m3,1小时(小鼠吸入)
16
正己烷
微弱的特殊气味的无色液体,具有一定的毒性,-95.6沸点(℃):68.7相对密度(水=1):0.66
极易燃,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燃炸性混合物
LD50:28710mg/kg(大鼠经口)
17
硝酸钴
红色棱形结晶,易潮解熔点(℃):55沸点(℃):分解相对密度(水=1):1.87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
LD50:2140mg/kg(大鼠经口)
LC50:51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23
硝酸锰
粉红色结晶,易潮解。熔点(℃):25.88沸点(℃):129.4相对密度(水=1):1.82
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
常用溶剂特性

常用溶剂特性常用溶剂特性化工涂料知识2009-12-02 14:23:18 阅读17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化学品中文名称:苯化学品英文名称:benzene技术说明书编码:233CAS No.:71-43-2分子式:C6H6分子量:78.11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芳香味。
熔点(℃): 5.5沸点(℃):80.1相对密度(水=1):0.88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77饱和蒸气压(kPa):13.33(26.1℃)燃烧热(kJ/mol):3264.4临界温度(℃):289.5临界压力(MPa): 4.92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15闪点(℃):-11引燃温度(℃):560爆炸上限%(V/V):8.0爆炸下限%(V/V): 1.2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及合成苯的衍生物、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
化学品中文名称:甲苯化学品英文名称:methylbenzene英文名称2:T oluene技术说明书编码:306CAS No.:108-88-3分子式:C7H8分子量:92.14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苯的芳香气味。
熔点(℃):-94.9沸点(℃):110.6相对密度(水=1):0.87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14饱和蒸气压(kPa):4.89(30℃)燃烧热(kJ/mol):3905.0临界温度(℃):318.6临界压力(MPa): 4.11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2.69闪点(℃): 4引燃温度(℃):535爆炸上限%(V/V):7.0爆炸下限%(V/V): 1.2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苯、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用于掺合汽油组成及作为生产甲苯衍生物、炸药、染料中间体、药物等的主要原料。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氯甲烷化学品英文名称:dichloromethane技术说明书编码:753CAS No.:75-09-2分子式:CH2Cl2分子量:84.94主要成分:含量: 工业级一级≥99.0%; 二级≥98.0%。
溶剂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溶剂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表
溶剂是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实验室实践的一类化学物质。
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溶剂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的信息。
理化性质
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溶剂的主要理化性质:
上述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数值可能因样品来源、组成和纯度而有所不同。
危险特性
几乎所有溶剂都具有一定的危险特性。
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溶剂的主要危险特性:
请注意,这只是一些溶剂的简要描述,更详细的信息和安全操作指南应在使用过程中仔细阅读并遵守。
> 提示:
>
> 1. 在使用任何溶剂之前,请首先了解它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以确保安全使用。
> 2. 对于可燃溶剂,请保持远离明火和高温环境,以防止火灾
和爆炸事故。
> 3. 使用溶剂时,请注意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护目镜和防
护服,以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
> 4. 遵循正确的处理和处置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负
面影响。
以上是关于溶剂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的简要信息。
使用溶剂时,请务必谨慎并遵循相关安全操作指南。
常见有机溶剂极性表

有机溶剂是能溶解一些不溶于水的物质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特点是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具有较大的挥发性,在溶解过程中,溶质与溶剂的性质均无改变。
有机溶剂的种类较多,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10大类:①芳香烃类:苯、甲苯、二甲苯等;②脂肪烃类:戊烷、己烷、辛烷等;③脂环烃类:环己烷、环己酮、甲苯环己酮等;④卤化烃类:氯苯、二氯苯、二氯甲烷等;⑤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等;⑥醚类:乙醚、环氧丙烷等;⑦酯类: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酸丙酯等;⑧酮类:丙酮、甲基丁酮、甲基异丁酮等;⑨二醇衍生物: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丁醚等;⑩其他:乙腈、吡啶、苯酚等。
有机溶剂具有脂溶性,因此除经呼吸道和消化道进入机体内外,尚可经完整的皮肤迅速吸收,有机溶剂吸收入人体后,将作用于富含脂类物质的神经、血液系统,以及肝肾等实质脏器,同时对皮肤和粘膜也有一定的刺激性。
不同有机溶剂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和作用的强弱也不同,这决定于每一种有机溶剂的化学结构、溶解度、接触浓度和时间,以及机体的敏感性。
常用溶剂的极性顺序:水(极性最大)>甲酰胺>乙腈>甲醇>乙醇>丙醇>丙酮>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乙酮>正丁醇>醋酸乙酯>乙醚>异丙醚>二氯甲烷>氯仿>溴乙烷>苯>氯丙烷>甲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环己烷>己烷>庚烷>煤油(极性最小)有机溶剂的极性根据官能团和对称性可初步判断,具体的需参照极性参数,如下表示有机溶剂的极性,关系到其物理化学性质、如介电常数、偶极矩或折射率。
这种表示方法把所有的溶剂看作是连续作用的介质,而不是看作由各个分子组成的非连续统一体,并且未考虑到溶剂和溶质之间的特殊的相互作用。
化学品理化性质一览表

化学品理化性质一览表
1、醇酸树脂
醇酸树脂为易燃液体、黄褐色粘稠液体。
一般由改性的季戊四醇和邻苯二甲酸酐缩聚物在200号汽油溶剂中进行缩聚,其溶液、易燃、闪点在23-61 C,遇高温、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该项目使用的醇酸树脂原料为固体。
2、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或其衍生物如酯类、腈类、酰胺类经聚合而成的
树脂的总称。
具有无色、耐光、耐老化的特点。
产品有固体、溶液、分散液等类型。
工业上除均聚产品外,还有很多共聚产品。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和聚丙烯酰胺等。
3. 醇酸树脂
醇酸树脂为易燃液体、黄褐色粘稠液体。
一般由改性的季戊四醇和邻苯二甲酸酐缩聚物在200号汽油溶剂中进行缩聚,其溶液、易燃、闪点在23-61 C,遇高温、明火、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的危险,该项目使用的醇酸树脂原料为固体。
4. 丙烯酸树脂
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或其衍生物如酯类、腈类、酰胺类经聚合而成的
树脂的总称。
具有无色、耐光、耐老化的特点。
产品有固体、溶液、分散液等类型。
工业上除均聚产品外,还有很多共聚产品。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和聚丙烯酰胺等。
5、其它部分化学品理化性质一览表
其它化学品理化性质一览表。
常见有机溶剂的性质大全

溶剂的定义溶剂(solvent)这个词广义指在均匀的混合物中含有的一种过量存在的组分。
狭义地说,在化学组成上不发生任何变化并能溶解其他物质(一般指固体)的液体,或者与固体发生化学反应并将固体溶解的液体。
溶解生成的均匀混合物体系称为溶液。
在溶液中过量的成分叫溶剂;量少的成分叫溶质。
溶剂也称为溶媒,即含有溶解溶质的媒质之意。
但是在工业上所说的溶剂一般是指能够溶解油脂、蜡、树脂(这一类物质多数在水中不溶解)而形成均匀溶液的单一化合物或者两种以上组成的混合物。
这类除水之外的溶剂称为非水溶剂或有机溶剂,水、液氨、液态金属、无机气体等则称为无机溶剂。
溶解现象溶解本来表示固体或气体物质与液体物质相混合,同时以分子状态均匀分散的一种过程。
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是描述液体状态的一些物质之间的混合,金与铜、铜与镍等许多金属以原子状态相混合的所谓合金也应看成是一种溶解现象。
所以严格地说,只要是两种以上的物质相混合组成一个相的过程就可以称为溶解,生成的相称为溶液。
一般在一个相中应呈均匀状态,其构成成分的物质可以以分子状态或原子状态相互混合。
溶解过程比较复杂,有的物质在溶剂中可以以任何比例进行溶解,有的部分溶解,有的则不溶。
这些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其影响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与溶解过程有关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⑴相同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与不同分子或原子间的引力的相互关系(主要是范德华引力);⑵分子的极性引起的分子缔合程度;⑶分子复合物的生成;⑷溶剂化作用;⑸溶剂、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⑹溶解活性基团的种类和数目。
化学组成类似的物质相互容易溶解,极性溶剂容易溶解极性物质,非极性溶剂容易溶解非极性物质。
例如,水、甲醇和乙醇彼此之间可以互溶;苯、甲苯和乙醚之间也容易互溶,但水与苯,甲醇与苯则不能自由混溶。
而且在水或甲醇中易溶的物质难溶于苯或乙醚;反之在苯或乙醚中易溶的却难溶于水或甲醇。
这些现象可以用分子的极性或者分子缔合程度大小进行判断。
各类溶剂的物化性质表

各类溶剂的物化性质表溶剂分子量M沸程101.3kpa\℃凝固点℃密度g/ml折光指数n D20粘度(20℃)mpa*s蒸气压20℃ kpa闪点℃脂肪烃石油醚82.2 42-62 -150 0.653 1.370 0.46(25℃)31.0 <0200# 132 144-165 <-20 0.743 1.415 0.7 4.0 -2戊烷72.2 35-38 -130 0.632 1.358 0.45(25℃)65 <20己烷86.2 65-70 -95 0.664 1.372 0.46(25℃)20.0 -22庚烷100.2 94-99 -91 0.684 1.387 0.62(25℃)8.5 -4脂环烃环己烷84.2 80.5-81.5 6.5 0.778 1.426 0.94 10.4 -17 甲基环己烷98.2 101-103 -126 0.769 1.423 0.68 5.1 -4 乙基环己烷112.2 132 -11.3 0.79 19 四氢化萘132.2 200-209 -31 0.969 1.539 2.2 0.024 74 芳香烃苯78.1 79.8-80.8 5.5 0.879 1.501 0.65 10.1 -11 甲苯92.1 110-111 -95 0.873 1.499 0.61 2.9 6 二甲苯106.2 137-142 -25 0.874 1.489 0.65 0.9 25 异丙苯120.2 169.3 -96 0.862 1.492 0.73 0.5 46 氯化烃二氯甲烷84.9 40.2 -96 1.326 1.424 0.44 47.5三氯甲烷119.4 61.2 -64 1.488 1.445 0.58 21.0氯乙烷64.5 12.5 -138 0.924 1.379 0.96 133.0 -43 2-氯丙烷78.6 36.2 -117 0.859 1.378 0.29 -36 1,2-二氯乙烷99.0 83-84 -36 1.254 1.444 0.74 8.2 13 1,1,1-三氯乙烷133.4 74 -32 1.332 1.738 1.1 13.51,2-二氯丙烷113.0 97.0 -100 1.155 1.442 0.85 5.6 12 三氯乙烯131.4 86.7 -86 1.446 1.477 0.58 7.3全氯乙烯165.9 121 -23 1.629 1.506 0.88 1.9醇类甲醇32.0 64.6 -98 0.791 1.329 0.61 12.8 10乙醇46.1 78.-114 0.789 1.361 1.19 5.9 13丙醇60.1 97.2 -127 0.804 1.386 2.26 1.923溶剂分子量M 101.3kpa\℃℃g/ml n D20(20℃)mpa*s20℃ kpa闪点℃异丙醇60.1 82.4 -88 0.786 1.377 2.20 4.2 13 丁醇74.1 117.7 -80 0.810 1.399 3.00 0.67 35 异丁醇74.1 107.7 -108 0.802 1.396 3.76 1.2 28 2-乙基丁醇102.2 149.5 -15 0.833 1.421 5.6 0.16 58 环己醇100.2 160.8 20 0.949 1.456 62.5 0.06 67 甲基环己醇114.2 160-195 -38 0.925 1.465 62.5 0.06 67 苯甲醇108.1 205.2 -15 1.043 1.539 0.61 0.002 96甲基苯甲醇122.2 -200-205 21.5 1.008 0.959-1.52511.2 0.003 90双丙酮醇116.2 168 -56 0.946 1.424 3.6 0.10 67 酮类丙酮58.1 56.2 -95 0.791 1.359 0.33 24.1 -19 甲乙酮72.1 79.6 -86 0.805 1.379 0.40 0.1 -14 甲基丁基酮100.2 127.2 -57 0.808 1.403 0.63 1.3 23 二乙酮86.1 100-102 -41 0.814 1.391 0.47 1.3 4 环己酮98.1 153-156 -26 0.946 1.451 2.2 0.35 43 异佛尔酮138.2 210-216 -8 0.920 1.477 2.6 0.04 85 酯类甲酸异丁酯74.1 97.5 -96 0.875 1.386 0.67 4.4醋酸甲酯88.1 55-57 -98 0.932 1.362 0.37 22.6 -13 醋酸乙酯102.1 76-77 -84 0.900 1.372 0.45 10.3 -5 醋酸丁酯116.2 124-128 -77.9 0.880 1.394 0.74 1.11 23 醋酸异丁酯116.2 114-118 -99 0.871 1.390 0.69 1.8 19 碳酸乙烯酯88.1 246.7 36.4 1.332 1.415 1.68 0.001 145 碳酸丙烯酯102.1 243.4 -54 1.205 1.422 2.76 0.004 130 丁内酯86.1 204 -42 1.124 4.436 2.0 0.09 98 醋酸丙酯102.1 101-102 -92 0.888 1.385 0.59 3.1 10 醋酸戊酯130.2 146-149 -100 0.876 1.403 0.92 0.6 40 醇醚类乙二醇单甲醚76.1 124.5 -85 0.966 1.402 1.98 0.83 38 乙二醇单乙醚90.1 134-137 <-80 0.930 1.408 2.08 0.5 43乙二醇单丙醚104.2149.5-153.5-90 0.911 1.414 2.42 0.13 49二乙二醇甲醚120.2 194.2 -85 1.021 1.424 4.0 0.03 90 二乙二醇乙醚162.2 224-234 -68 0.956 1.431 5.85 0.01 105 醚类溶剂分子量M 101.3kpa\℃℃g/ml n D20(20℃)mpa*s20℃ kpa闪点℃二乙醚74.1 34.5 -116 0.714 1.353 0.24 58.8 -40 二丁醚130.2 142.2 -95 0.769 1.399 0.7 0.65 25 甲基叔丁基醚88.2 55.3 -109 0.740 1.369 0.36 27.1 -28 四氢呋喃72.1 66 -108 0.888 1.407 0.61 17.3 -21.5 其它类二甲亚砜78.1 189.0 18.5 1.100 1.478 1.99 0.06 95 硝基甲烷61.0 101.2 -29 1.139 1.381 0.65 3.7 33 硝基乙烷75.1 114.0 -90 1.052 1.391 0.68 2.08 29。
常用溶剂的物理化学性质

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82503CAS号1336-21-6中文名称氨水英文名称Ammonium hydroxide;Ammonia water别名氢氧化铵;氨溶液[含氨>10%~≤35%]分子式NH4OH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分子量35.05 蒸汽压1.59kPa(20℃)熔点溶解性溶于水、醇密度相对密度(水=1)0.91 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20(碱性腐蚀品) 主要用途用于制药工业,纱罩业,晒图,农业施肥等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可因喉头水肿而窒息死亡;可发生肺水肿,引起死亡。
氨水溅入眼内,可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失明;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
皮肤反复接触,可致皮炎,表现为皮肤干燥、痒、发红。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危险特性: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氛。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氨。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检测管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纳氏试剂比色法(GB7479-87)水杨酸分光光度法(GB7481-87)5.环境标准:中国(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氨氮,mg/L ) I类II类III类IV类V类0.02 0.02 0.2 0.5 0.5以上中国(GB11607-89) 渔业水质标准(非离子氨) 0.02mg/L 中国(GHZB1-1999)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氨氮,mg/L ) I 类0.5;II类0.5;III类0.5;IV类1.0;V类1.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非离子氨,mg/L ) I类0.02;II类0.02;III类0.02;IV类0.2;V类0.2中国(GB3097-1997) 海水水质标准(非离子氨) 0.020mg/L中国(GB5048-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凯氏氮) 水作:12mg/L旱作:30mg/L蔬菜:30mg/L中国(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氨氮) 医药原料药、染料、石油化工工业:一级15mg/L;二级50mg/L 其他排污单位:一级15mg/L;二级25mg/L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MSDS汇总表

分子式;C 8H 10分子量:106毒性侵入途径泄漏处置二甲苯名称:二甲苯英文名: 1,2-xylene;o-xylene 危险货物编号:33535UN 编号:1307理化特性处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类似甲苯的气味熔点(℃): -25.5 ºC沸点:144.4 ºC 相对密度(水=1):0.88饱和蒸汽压[Kpa]:1.33(32℃)溶解性: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甲闪点:30 ºC引燃温度:463ºC 爆炸下限(V%):1.0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
重者可有躁动、抽搐或昏迷。
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爆炸上限(V%):7.0类别: 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禁忌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
远离火种、热源。
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
防止阳光直射。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
禁止使用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九、常用有机溶剂及其主要性质(精)

丙酮
C 3 H 6 O
58.08
-94.0
56.5
与水、乙醇、氯仿、乙醚及多种油类混溶
无色透明易挥发的液体,有令人愉快的气味。能溶解多种有机物,是常用的有机溶剂。易燃
乙醚
C 4 H 10 O
74.12
-116.3
34.6
微溶于水,易溶于浓盐酸,与醇、苯、氯仿、石油醚及脂肪溶剂混溶
78.50
能与水、苯、醚等许多有机溶剂相混溶。与水混溶后体积缩小,并释放热量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易燃。为弱极性的有机溶剂
丙醇
C 3 H 7 OH
60.09
-127.0
97.20
与水、乙醇、乙醚等混溶
无色液体,对眼睛有刺激作用。有毒,易燃
丙三醇(甘油)
C 3 H 8 O 3
180
易溶于水,在乙醇等中溶解度较小,不溶解于醚、苯和氯仿
(续)
名称
化学式
分子量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性质
苯酚
C 6 H 5 OH
94.11
42
182.0
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不溶于冷水和石油醚
无色结晶,见光或露置空气中变为淡红色。有刺激性和腐蚀性。有毒
氯仿
CHCl 3
119.39
-63.5
61.2
微溶于水,能与醇、醚、苯等有机溶剂及油类混溶
白色结晶粉末,溶液呈酸性。有毒性,对造血系统有损害。易燃
甲苯
C 7 H 8
92.12
-95
110.6
不溶于水,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无色透明有特殊芳香味的液体,易燃,有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 乙醇 甲醇 丙 醇 丙 醇 乙 醇 丁醇 戊醇 己醇 正 醇 丁 二 三 二
沸点℃ 78. 4 64.7 188.2 290.9
凝固点 -117.3 -97.8 -6.5 熔 点 ( ℃ ) : 20 熔 点 ( ℃ )-13.2 -90.2 高闪点易燃液 体
密度 0. 7893 0 . 7915 1.0381 1.26331
部分酯类溶剂理化特征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名称 乙酸乙酯 乙酸甲酯 乙酸正丁酯 醋酸(正)戊 酯 戊酸乙酯 丙酸乙酯 丁酸乙酯 乳酸乙酯 壬酸乙酯 磷酸三乙酯 己酸乙酯 甲酸乙酯 环己甲酸乙酯 庚酸乙酯
肉桂酸乙酯
沸点℃ 77.1 57 126.3 148 144-145 99.1 121.3 154 216-219 215 167 54.3 194196 188 189 271
8
磷酸
158 °C ( 431 K ) ( ( 分 解 ))
42.3
1.685
部分酮类物质理化特征表
序 号 1 2 名称 丙酮 丁 二 酮 沸 点 ℃ 56.05 88 凝 固 点 -94.7 密度 0.7845 0.99 爆炸极限 % 2.6~12.8 溶解性 能与水、乙醇、 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仿、乙醚及大多数油类混溶。
-4 ~ -2
有强烈气味的黄绿色油状液体,一体积的丁二酮溶于四体积的水
部分酮类物质理化特征表
序 号 1 2 名称 甲醛 乙 醛 糠醛 缩 沸点℃ -19.5 102.7 凝固点 -118 -100 ℃ 密度 1.081 ~ 1.085 0.83 低闪点易燃液体 爆炸极限 % 溶解性 易溶于水和乙醇, 35~ 40%的甲醛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 溶解性 溶于水、乙醇、乙醚
6 7
己酸 乳酸
205.4 122℃( 2kPa)
-3.9 18
0.93 1.2060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 能与水、 乙醇、 甘油混溶,不溶于氯仿、 二硫化碳和石油醚。 在 常压下加热分解,浓缩至 50%时,部分变成乳酸酐,因此产 品中常含有 10%-15%的乳酸酐。 市 售 磷 酸 试 剂 是 粘 稠 的 、 不 挥 发 的 浓 溶 液 , 磷 酸 含 量 8398% 。
197.3
117.5 137.8 140 117.5
1.1132
0.81 0.81 0.82 0.81 1.45-11.25 闪 点 : 33 ℃ 闪 点 : 58 ℃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醚、多数有机溶剂。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 、醚多数有机溶剂 ;密度 :
3
-38.7
161.7
Hale Waihona Puke 1.1594闪 点 : 60 ℃
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乙醇、乙醚、苯
部分酸类物质理化特征表
序 号 1 2 3 4 5 名称 甲 酸 ( 蚁 酸) 乙酸 丁酸 丙酸 戊酸 沸点℃ 100.8 117 .9 163.5 141.1 96 ℃ ( 3.07kPa ) 凝 固 点 8.4 16 .6 -7.9 -21.5 -33.83 密度 1.220 1.0492 0.96 0.99336 0.9391 爆炸极限 % 18.0- 57.0 4 ~ 17 2.0- 10.0 2.9- 12.1 溶解性 能与水、乙醇、乙醚和甘油任意混溶。有腐蚀性。 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 与 水 混 溶 , 可 混 溶 于 乙 醇 、乙 醚 。具 腐 蚀 性 、刺 激 性 , 可 致 人体灼伤。 能与水混溶,溶于乙醇、氯仿和乙醚。有腐蚀性。 能 溶 于 30 份 水 , 易 溶 于 乙 醇 、 乙 醚 。
144
凝 固 点 -83.6 -98 -77 -70 -91.0 -73.9 -93.3 -26 -36.7 -56 -67 -80.5
密度 0.9005 0.928 0.8824 0.8708 0.873--0.875 0.886--0.889 0.870--0.877 1.02 ~ 1.04 0.8763-0.867 1.068-1.072 0.866-0.874 0.9236 0. 936
爆炸极限 % 2.2-11.2 4.1-14.0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乙醚和苯等 微溶于水 ,能与乙醇、乙醚等混溶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苯等 微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 微溶于水;
1.8- 11.0 1.5- 11.4
溶于多数有机溶剂,溶于乙醇、乙醚,不溶于水。 3.5 16.5 ~
爆炸极限 % 3. 5-18 6 ~ 36.5 溶于水、甲醇、乙醚和氯仿等
溶解性
能与水、乙醇、乙醚、苯、酮、卤代烃和许多其他 有机溶剂相混溶,但是不与石油醚混溶; 与水、醇、醚及甲酰胺互溶,微溶于苯及氯仿中
闪 ( ℃ )177
点
可 混 溶 于 乙 醇 , 与 水 混 溶 , 不 溶 于 氯 仿 、醚 、二 硫 化 碳 , 苯 , 油 类 。 可溶解某些无机物。
~
-66 6-8
0.868 1. 049
1.06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等有机熔剂, 混溶于乙醇、乙醚和大多数非挥发性油,几不溶于甘油和水。微溶于丙 二醇。 折射率 1.404-1.406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甲醇、丙酮、苯、甲苯等有机溶剂。
丙酮酸乙酯
菊酸乙酯
112
0.906
部分醇类溶剂理化特征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