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差异化教学的切入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差异化教学的切入点——以智学网、三顾云平台、网络画板的综合应用为例
一、引言——差异化教学现实意义
㈠个体发展的需要
人生而不同,同时又在不同的环境下生活、成长,当然会在智力水平、身体发育等各个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常言道:“龙生九子,九子九个样”,一对父母养育的子女都不同。因而,每个人特质各有不同。何况一个班孩子孩子来自几十个不同家庭,更是如此。他们各有特点,学习的能力也千差万别。一个班有好几十个孩子,而老师却只有一个,不可能一对一去指导。要做到孔老夫子提出“因材施教”恐怕很难。而差异化教学的教学方式或者说分层教学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路。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到来又在技术上给我提供一种可能。
㈡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需要的人才类型是越来越多。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战场,课堂是主阵地。国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已经阐述得比较明确:“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地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国家层面以文件的形式指出中国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教师应该把我们的学生看成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对每个学生成长尽量思考。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明确写出:
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方法,
课程内容……不仅包含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式,过程和内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思考和探索。
在新课程标准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鲜明提出来。当代的数学教育不仅是面向全体同学,而且是有一定针对性的发展个性化的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差异化的发展。
因此,数学课堂必须要有改变。数学课程要以实践“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
发展”为基本教学方向。具体来说,就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
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时历史赋予我们当代数学老师的使命,更是社会发
展的需要。
二、大数据下初中数学异化教学实施
一些一线老师害怕差异,现行评价方式又是一张试卷评价全部学生。因此,
老师习惯的课堂是一个老师讲,所有的学生听的,课后一套练习题的传统课堂。
老师们惯性的认为差异不好。但是,每个学生的差异又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无法避免。老师就把“差异”当作空气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另一些老师他们主观上是承认
学生间的差异,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差异化的教学。或者说他们认为适合“每个还是的
教育”就只能是“一对一”的辅导,一个班级里很难实现。他们会说单独给学生分层,作业分层批改,增加了很多的教学工作。而且还要分层备课、分层上课,这样的教学
他们不可能做到,因为没有时间。我校引入信息化手段,就是在不增加师生负担的情况下,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的实现初中数学课堂的差异化教学。
㈠以分组教学中组内异质为切入点
小组合作学习是这几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课堂内合作学习的方式。每位进行
小组合作学习的老师都知道,小组合作组员构成一般有两种方式:组内异质,组间
同质或是组内同质异质,组间同质异质。不论采取哪种方式来组成小组成员,我们都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往老师都是凭经验,再结合自己的课堂观察和作业批
改情况,进行分析。对考试和测试数据而言,传统的分析一般是只是在每个学生总分
数上有一个大体的感觉。无法进行深入地进行数据分析。而在大数据时代这样的做法显然太不科学,时代对我们老师的新的要求。下面以利用智学网为例阐述
在入学分班之后,老师可以进行一次简单的模拟考试,考试的目的不是测验,而是了解学生之前的学习情况,为学科分组和接下来的班级数学教学提供数据支持。下
表提供了一些学生在知识上的情况。
(图 1)
(图 2)
图表中得到数据很好地说明了,学生在那些地方掌握比较好、哪些地方还
有待提高(图 1 是九年级下期复习试题,)点开题号(如,图 2)老师可以方
便知道那些同学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是生在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理解上有问题,还是计算、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势。教师通过简单的数据
分析就可以了解学生情况。利用多次测试数据进一步准确地了解学生在知识经
验和数学思维上的差异,便于教师及时调整小组内成员的组成。
对于初一新生来说,老师还可以结合课堂观察,询问班主任,个别访谈的
方法来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性格、兴趣、爱好、等多个维度情况以便确
定学生是学生的学习风格。(邓恩夫妇,Rita Dunn & Ken Dunn,1987 提出了
广泛为大家接受的学习风格模型,他们将学生风格划分为五种类型——听觉型学习者、视觉型学习者、视觉型学习者、触觉型学习者、动觉型学习者、触觉/ 动觉型学习者)教师根据不同时间、不同类型的测试数据,当然也可以做成问卷方式利用智学网的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进行长期的跟踪分析。及时把学生调整到适合他的小组以及在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更有利于学生发展,更好地实现数学差异化教学。
我们老师要做到“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学习数学”那就必须先了解学
生,在大数据下,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很方便的了解学生的学生方式。在现
有的班级授课制下,我们要努力做到让学生个性化去学习,实现我校提出的
“开适合每一个孩子的课程”必须借助信息技术,不然很难做到方便、及时、
准确、全面了解学生,更谈不上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的“个性”。
㈡以课前预习和课后评价为切入点
现在提倡的翻转课堂,提倡课堂前置,学生先自学,学生带着问题上课课堂听讲,参与课堂活动。就传统课堂而言,老师也很重视课前预习,但是以往预习工作很难检查,对于学习习惯好的学生他们会比较好自觉地去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甚至自觉地看书预习,不需要老师的监督提醒。但是对于绝对多数的初中学生来说,没有检查的预习作业,就没有人去做。老师可以在三顾云平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