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防臭织物最新进展汇总

合集下载

2024年抗菌面料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抗菌面料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抗菌面料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抗菌面料是一种能够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特殊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对健康环境的关注度增加,抗菌面料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本报告旨在对抗菌面料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市场发展的参考依据。

2. 抗菌面料市场概览抗菌面料市场是在抗菌剂和纺织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目前,全球抗菌面料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相关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家居、服装等领域。

据市场研究数据显示,抗菌面料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们对个人卫生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生活环境卫生要求的提高,以及对抗菌功能性产品需求的增加。

3. 抗菌面料市场分析3.1 抗菌面料应用领域抗菌面料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医疗卫生领域:医用绷带、手术衣、床单等;•家居领域:座椅、窗帘、床上用品等;•服装领域:内衣、袜子、运动服装等。

3.2 抗菌面料市场竞争状况目前,全球抗菌面料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厂商包括公司A、公司B、公司C等。

这些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市场推广等方面都有较强的实力和竞争优势。

3.3 抗菌面料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抗菌面料市场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未来几年,市场上可能出现以下趋势:•抗菌面料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更新;•新的应用领域的开拓,如汽车内饰、航空舱内等;•抗菌面料产品的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增加。

4. 抗菌面料市场规模预测根据市场分析师的预测,未来几年抗菌面料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预计到2025年,全球抗菌面料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5. 结论抗菌面料市场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潜力的市场。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个人卫生要求的提高,抗菌面料产品将会有更广阔的市场需求。

企业在抗菌面料市场中应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本报告的分析和预测,相信相关企业和机构能够在抗菌面料市场中找到更多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织物稀土抗菌防臭整理进展

织物稀土抗菌防臭整理进展
臭加 工的 目的就是 为 了克 服 这 些 缺 点 , 过 在纤 通
收稿 日期 :0 60—4 2 0 —21 作者 简 介 : 周 谨(94 )男 , 苏苏州人 , 教授。 16 , 江 副
就 会 发 现 稀土 的一 种 新用 途 , 四项 新技 术 就 有 每
[ ] 程 隆 棣 , 志 华 . 密 纺 纱 技 术 与 毛 羽 问 题 [ ] 棉 纺 织 技 2 周 紧 J.
繁殖 , 防止恶 臭产 生 , 使织 物具 有 良好 的穿着 舒适
性 。2 纪 以来 , O世 稀土 领域 的研 究 日益 受 到人 们
的 关注 , 土盐 类 及 其 配合 物被 不 断 合 成 并应 用 稀
于 各行 各业 。尤其 在 稀土 生 物 化 学 领 域 , 取得 了
令 人鼓 舞 的成 果 。人们 陆续 发 现 , 些 稀 土 化合 一 物 及稀 土有 机 配合体 配合 物 具有抗 炎 、 抗菌 、 防臭
E ] 秦贞 俊. 7 紧密 纺 环 锭 纱的 纺 纱 技术 [ ] 现 代 纺织 技 术 , J.
2 0 ,2 : 6 02()3

T eS a u o & P o p c f o a tS i n n e h i u h tt s Qu r s e t mp c p n igT c n q e oC
参 考文献 :
[] 土 睿 谦 . 线 毛 羽 形 成 机 理 [ ] 纺 织 科 学 研 究 ,9 0 ( ) 1 纱 J. 19 ,3 ;
2 — 3 . 7 一 3
[] 薛少林. 5 紧密环锭纺纱技术[]棉纺织技术.023( J. 20, 增 0
刊) 4 6 ; …7・ [] PAt T e p。 r: h s i z s

抗菌防臭纺织品相关基础性问题

抗菌防臭纺织品相关基础性问题

b e e o td i u n i e n r p re n q a tt y,b tc n ume s a e wo r i g a o tt e s f t n h fe tv n s . Th a r u o s r r ry n b u h ae y a d t e ef cie e s e p pe d s u s st e fu sc q e t n n l d n h uma k n mi r e oo y e vr n n ,t e f r ain a d ic s e h o rba i u si s ic u i g t e h o n s i c o c l g n io me t h o m to n o o oe u e ft u a n e s n do , t e ai n h p a o k n b c e i n u a d ra d d rm l c l so he h m n u pla a to r he r lto s i m ng s i a tra a d h m n o o n

18・ 4
纺 织 学 报
第 3 2卷
具 有重 要 意义 。
成挥 发性气 味产 物所 致 。人 体皮 肤 的主要分 泌器 官
是汗腺 , 主要有 小汗腺 和顶 泌汗腺 2种 , 前者分 泌 的 汗液 9 %是 水 , 后 者 分 泌 液 为 白色 黏 稠 状 脂 类 9 而 物质 。
丙酸 杆菌 , 是保 护人 体免 受有 害微生 物侵袭 的 屏障 ; 2 过 路菌 群 , 金 黄色 葡 萄球 菌 、 肠 杆 菌 、 ) 如 大 白色 念 珠 菌及真 菌菌 群 , 往是致 病 菌或条 件致病 菌 , 往 在数
量 或种类 上经 常变 化 , 中金 黄 色 葡萄 球 菌 较 为 常 其

新型永久性抗菌防臭纤维——康特丝(Chitcel)

新型永久性抗菌防臭纤维——康特丝(Chitcel)
it sf t r e eop e t n o i u u ed v l m n . t
新型永久性抗菌防臭纤维
康特丝 ( h te) C ic 1
C i e —A n v t eP r n n ni a t r I n ni d r ie ht I nI o ai e ma e t t b ce i d t o o b r c n v A - aa A - F
i e t a t— a tr lp o et fb rwi n ib c e a r p ry—Ch te , i hi d r m htn teo l n ma h i ic lwhc sma efo c i ,h n ya i l i
i rwih p st ec a g v rd s o e e n t en t r . td s us e h c a i a fbe t o i v h r e e e ic v r di h a u e I ic s ste m e h n c l i p o e y t ea t— a tra r p rya dwe rn r p ryo i b r n o sf r r d r p r , nib ce l o e n aigp o e ft sf e dl k o wa t h i p t t h i a o
从 理论 上说 , 对致 病菌 有作 用 的抗菌 整理 品 , 可能 也 对与之 接触 的皮肤 正 常茵 群有 抑制 或杀 灭作 用 。 果抗 菌 如 织 物破 坏 了皮肤 正常 菌群 之 间的微 生态平 衡 , 就不 是一 种 理 想 的产 品。因抗 菌药 物 的不 当使 用 而对人 体 皮肤 正常 菌
e sr q iea da t— a tra rb ce i ttcf n to st xie . t— ce a b r r e ur d n ib ce l a trosai u ci n t tls Aniba tr l e s i o oe i f i

抗菌除臭面料、涤纶抗菌面料、尼龙抗菌面料

抗菌除臭面料、涤纶抗菌面料、尼龙抗菌面料

抗菌除臭面料、涤纶抗菌面料、尼龙抗菌面料抗菌面料的原理:抗菌面料的英文叫着:“ AntimicrobialFabric -O”d,o“rFaAbnrt i c ” , “-MAitnetiFabric 。

抗”菌面料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织物上的细菌、真菌和霉菌,保持织物清洁,并能防止细菌再生和繁殖。

抗菌面料注剂在高温时上染涤纶和尼龙纤维内部,抗菌面料注剂被固定于纤维内部且受到纤维的保护,故具有耐洗性和可靠的广谱抗菌效果。

其抗菌原理是它破坏细菌的细胞壁,由于胞内渗透压是胞外渗透压的20-30 倍,因此细胞膜破裂,胞浆物外泄,这样也就终止了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使微生物无法生长和繁殖。

抗菌面料的作用:抗菌除臭面料功能具有抗菌杀菌、防霉防臭、高强吸湿、透气排汗、亲肤护肤、抗紫外线、抗静电,排除重金属、消除甲醛、芳香氨、防静电、防紫外线等功能,形成天然绿色环保多功能产品。

纺织面料经过整理技术整理后使面料具有永久抗菌功能和防霉除臭功能等多种功能,是目前领先的抗菌、防霉除臭多功能整理技术。

抗菌除臭面料对于危害人体的各类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有极强的快速抑制作用,抗菌率大于99.9%,适用于各种纺织物,可以赋予织物高效的抗菌除臭及耐水洗性,耐洗涤30 次以上不变色。

用于纯棉、混纺、化纤、无纺布、皮革等各类织物。

抗菌除臭面料的用途:抑菌抗菌、防霉除臭的功能面料适合制作内衣、休闲服、床上用品、毛巾、袜子、工作服等服装、家纺、医疗纺织品。

主要产品有涤纶抗菌防臭面料、尼龙抗菌防臭面料、防螨抗菌整理面料、防螨虫面料、防虫面料、防霉面料、防霉防腐面料、抗菌保湿面料、护肤整理面料、柔软面料等。

抗菌面料的含义和目的:(1) 涤纶抗菌面料和xx 抗菌面料的含义杀菌:杀死微生物营养体和繁殖体的作用叫作杀菌。

抑菌: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叫作抑菌。

抗菌:抑菌和杀菌作用的总称为抗菌。

(2) 涤纶抗菌面料和xx 抗菌面料的目的由纤维组成的纺织品面料,由于其多孔式物体形状和高分子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利于微生物附着,成为微生物生存、繁殖的良好寄生体。

新型功能性纤维之抗菌防臭纤维的发展与应用-化学-毕业论文

新型功能性纤维之抗菌防臭纤维的发展与应用-化学-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抗菌防臭纤维的历史与发展前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抗菌防臭纤维的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抗菌防臭纤维发展前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新型抗菌防臭纤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抗菌防臭纤维的概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抗菌防臭纤维的方法与机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抗菌防臭纤维的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抗菌防臭纤维的机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抗菌纺织品加工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新型抗菌防臭纤维的主要品种及其应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抗菌防臭纤维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传统抗菌防臭纤维发展的缘由.............................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新型抗菌防臭纤维的品种................................. 错误!未定义书签。

面料的防臭性与抑菌技术应用

面料的防臭性与抑菌技术应用

面料的防臭性与抑菌技术应用1. 引言面料的防臭性和抑菌技术是纺织行业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随着人们对舒适和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面料的功能性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防臭性和抑菌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面料具备防臭和抑菌的功能,从而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和卫生性。

本文将介绍面料的防臭性和抑菌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2. 面料的防臭性技术2.1 抗菌剂的应用抗菌剂是一种能够抑制细菌生长的化学物质,可以通过与细菌的生长过程中的关键酶或代谢物发生反应,从而达到抑菌的效果。

在面料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将抗菌剂添加到面料中,使面料具备抑菌的功能。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抗菌剂包括银离子、氯化铝和氯化锌等。

这些抗菌剂在面料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起到防臭的作用。

2.2 光催化技术的应用光催化技术是指利用光能催化剂进行化学反应的一种技术。

在面料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将光催化剂涂覆在面料表面,通过光能催化剂吸收光能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产生活性氧物质,进而实现对细菌的杀灭和抑制。

光催化技术不仅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而且不会对面料的手感和透气性产生影响。

2.3 纳米技术的应用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范围内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技术。

在面料的加工过程中,可以利用纳米技术将抗菌剂和纳米材料进行复合,形成一种具有抑菌功能的面料。

由于纳米颗粒的尺寸很小,其比表面积很大,可以增加与细菌接触的机会,从而提高抑菌效果。

纳米技术在面料的抑菌应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 面料的防臭性技术的应用领域3.1 运动服装运动过程中,人体会大量出汗,容易产生异味。

面料的防臭性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去除异味,保持运动服装的清新和干爽。

3.2 内衣内衣是密切接触肌肤的衣物,也是容易滋生细菌的地方。

面料的防臭性技术可以有效抑制细菌生长,保持内衣的清洁和卫生。

3.3 床上用品床上用品经常与人体接触,容易受到细菌的污染。

面料的防臭性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杀灭细菌,保持床上用品的清洁和卫生。

织物稀土抗菌防臭整理进展

织物稀土抗菌防臭整理进展
跃 。我 国虽 然 已经 起 步 , 品 种 、 量 等 与 国外 均 有 差 距 。 但 数
将稀土抗菌剂混入纤 维 中可以 在高聚 物聚 合 阶段 , 也可在
聚合结束后加入 ; 可以在聚合物熔融过程 的喷丝 之前加 入混合 ,
也 可 在 纺 丝 原 液 中混 入 。采 用 熔 融 纺 丝 时 混 入 , 以 使 用 耐 热 则 性较高的无机 稀 土抗 菌剂 为宜 。人造 丝 或腈 纶 等 以湿法 纺丝 时 , 以使 用 无 机 的 或 有 机 的 稀 土 抗 菌 剂 。 例 如 , 可 在抗 菌 腈 纶 纤
维普资讯

2 ・ O
纺 织科技 进展
20 年第 2 06 期
织 物 稀 土 抗 菌 防 臭 整 理 进 展
周 谨
( 州 经 贸 职 业技 术 学 院 , 苏 苏 州 2 5 2 ) 苏 江 1 0 1

要 : 合 论 述 了稀 土抗 茵 防 臭 整 理及 制 茵 整 理 加 工 方 面 的 研 究进 展 , 对 稀 土 抗 茵 防 臭 纤 维的 防 臭 机 理 加 工 方 综 并
维加工 中, 在高聚物聚合 阶段 , 可以采用接枝共聚方法 将有机稀
土抗菌剂混入纤维 中。
2 2 后 处 理 加 工 法 .
1 稀 土抗 菌 防臭纤 维的 发展 过程 和特 点
稀土抗 菌防臭纤维其 发展分为三个 阶段 : 一阶段 ( 第 上世 纪 6 年代 后期 开始 ) O 为孕 育期 , 人们 开 始认识 稀 土抗 菌 防臭加 工 的可行性 和实用 性 ; 二 阶段 ( 世 纪 8 第 上 O年代 到 9 O年代 中后 期) 为形成期 , 人们开 始追 求稀土抗菌防臭效果 , 注重安 全性 、 持 久性等 问题 , 有稀土抗 菌防臭 整理织 物问世 ; 三 阶段 ( 第 上世 纪 9 O年代后 期至现在 ) 为发展 期 , 解决 了稀 土抗 菌防 臭整 理织 物 的安全性及 耐久性 , 成功地开 发出多种稀土抗菌防臭药 剂 , 中 其 以抗菌沸石 ( 沸石为载体 ) 为代表的无机稀土抗菌 防臭药剂 的开 发 为抗 菌防臭聚酯纤维 的开发 奠定 了基础 , 促使 抗菌 防臭 聚酯

汽车用非织造布稀土抗菌防臭整理进展

汽车用非织造布稀土抗菌防臭整理进展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4 7 期
企 业 技 术 开 发
TECHN0L0GI CAL DEVEL0PMENT OF ENTERP S RI E
20 0 8年 4月
Apr2 .008
汽车用非织造布稀土抗 菌防臭整理进展
周 谨
(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 院 , 苏 苏州 2 5 0 ) 江 10 8
a o bi a b ify e c i e is pr c s o v lp n ,me h d o r c s i g n ic p e utmo l nd re d s rb s t o e s f de e o me t e l t o s f p o e sn a d prn i l . Ke wor y ds: o wo e f b is;a e a t a tbitc; d r r ssa t p o e e s n n— v n a rc r r e rh; n i o i o o — e it n ; r g r s
非织 造布作为一种新 型纺织 以其较低 的生产 成 本 、 良的性 能 为 自已争 得 应 有 的 市 场 , 很 多 优 在 产业应用领域 已完全 能代替甚至超过传统 的机织 物 和 针 织 物 。在 汽 车上 . 非织 造 布 更 是 满 足 不 同 用 途 的需要.国外每辆轿车要消耗 2 z Om 左右 的非织 造 布 括 衬 垫 材 料 、 盖 材 料 、 滤 材 料 、 饰 材 包 覆 过 装
脂 肪 酸 ( 异 戊 酸 、 酸 、 酸 ) 挥 发性 化合 物 而 如 壬 癸 和
散发恶臭 。 除了用化学消毒剂擦拭 、 , 喷洒 近年来在
非织 造 布上 进 行 抗菌 防臭 整理 逐 渐 引起 关 注 。 菌 抗 防 臭 加 工 就 是 通 过 在 纤 维 内或 其 表 面 引 入 抗 菌 防

抗菌纺织品的发展趋势是啥

抗菌纺织品的发展趋势是啥

抗菌纺织品的发展趋势是啥
随着人们对卫生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抗菌纺织品在市场中的需求不断增长。

未来抗菌纺织品的发展趋势包括:
1. 新型抗菌技术:传统的抗菌纺织品常常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抗菌处理,但这些药剂可能存在安全和环境问题。

未来的抗菌纺织品发展将倾向于使用新型抗菌技术,如纳米技术、抗菌纤维和天然材料等。

这些技术能够更有效地杀灭细菌,同时具有较低的环境污染和无毒性。

例如,纳米颗粒可以在纺织品表面形成抗菌层,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

2. 功能多元化:未来的抗菌纺织品将更加注重功能多元化。

除了抗菌功能外,可能还具有防臭、吸湿排汗、防紫外线等特性,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纺织品的需求。

3. 持久性和耐洗性:传统的抗菌纺织品在经过一定次数的清洗后,抗菌效果会逐渐减弱。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注重提高抗菌纺织品的持久性和耐洗性,使其抗菌效果在多次清洗后仍能保持较高水平。

4. 应用领域扩大:当前抗菌纺织品主要应用于医疗、卫生和运动领域。

未来将会扩大到更多领域,如家居纺织品、服装、鞋袜等。

抗菌功能的应用领域扩大将进一步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

5. 生态环保:未来抗菌纺织品的发展趋势还将注重生态环保。

从生产过程到使用后的处理,抗菌纺织品将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

汽车用非织造布稀土抗菌防臭整理进展

汽车用非织造布稀土抗菌防臭整理进展

非织 造布 作 为一 种 新 型 材 料 以其 较 低 的 生 产
臭 之外 , 年来 对 非织 造布 进行 抗 菌 防臭整 理逐 渐 近
成本 、 良的性能而争得 了应有的市场 , 优 在很多产
业领域 的应 用 中已能完 全代 替机 织 物和 针织 物 , 其 应用甚 至超 过 传 统 织 物 。在 汽 车 上 非 织 造 布更 能
2 0世 纪 以来 稀 土 领 域 的研 究 日益 受 到 关 注 , 稀土 盐类 及 其 配合 物 被 不 断 合 成 并 应 用 于各 行 各
2 '的非 织造 布 , 括 衬 垫 材 料 、 盖 材 料 、 滤 0/ 1 1 包 覆 过 材料 和装 饰 材料 等 , 且 非织 造 布在 汽车 上 的使用 并 量 还在 不断 增加 。据 不完 全 统计 , 国 目前 每 年用 我

汽车 内的污染 情 况令 人 担 忧 。每辆 老 车 都 有 自己特殊 的 味道 , 而这 些味 道里 往往 就 有可 能 隐藏
着污染 , 其是 车 内 的灰 尘 、 菌 、 毒孳 生 引起 的 尤 细 病 污染 , 发 生 几 率颇 高 。汗 液 、 脂 、 垢 、 垢 等 其 皮 油 烟

种新 用途 , 四项 新 技 术 就 有 一 项 与 稀 土有 关 。 每
经 历 了百余 年 的历 史 , 神奇 的稀 土 逐步 被人 类 了解
和 掌握 。 目前 许多 国家 都 在 进 行 稀 土 抗 菌 防 臭 及
抑菌 整 理加 工 的研 究 , 中以 日本最 为 活跃 。我 国 其
物质及 外部 污垢 会 粘附在 纤 维上 , 些污 染物 与皮 这
料表 面 , 常在 10~10C 理 几 分 钟 , 通 3 8  ̄处 即可 使 抗

抗菌防臭纺织助剂应用和方案

抗菌防臭纺织助剂应用和方案

抗菌防臭整理剂,为你营造清新环境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毛巾发臭,衣服或鞋子老是出现臭味的情况?其实这是细菌等微生物的“杰作”它们在这些场所生存繁殖,便使得这些生活用品有了难闻的臭味。

在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的今天,服用纺织品的舒适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赋予抗菌防臭功能是纺织品性能提高的重要手段。

抗菌防臭功能纺织品能杀灭或抑制与其接触的细菌等微生物,从而起到卫生防臭的效果。

一般通过应用抗菌纤维或普通纺织品经后整理获得的功能性纺织品。

服装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最早应用在军事上,二战期间德军装备了经抗菌加工的军服减少了伤员的细菌感染。

20世纪60年代,抗菌后整理的卫生织物开始民用。

目前为止,对纯天然纤维制成的纺织品而言,后整理法是唯一解决抗菌功能的技术。

另外抗菌防臭功能性助剂还可以广泛应用在家纺,医疗用品等领域。

福尔普生抗菌防臭整理剂HOLPOSON®ABN抗菌防臭整理剂,是一种有机双胍类高分子抗菌整剂,适用于所有类型纤维,如:棉、黏胶、涤纶、尼龙等天然、合成及混纺织物,即可应用在针织物、梭织物、家纺产品。

本产品可以抑制以下细菌和真菌: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微真菌,抑制细菌、真菌和藻类的代谢和繁殖过程,终止细菌活动和生长。

经本产品整理可防止微生物繁殖引起的气味,使纺织品具有耐久的清新卫生感。

产品特性外观:无色透明液体成分:双胍类复合物溶解性:分散与水离子性:弱阳离子简易操作方法首先称取抗菌防臭整理剂,搅拌同时加水,然后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按照如下工艺进行生产:1、浸轧法抗菌防臭整理剂:20-40g\L,pH值:6左右,轧液率:65-75%工艺:110℃烘干,然后150℃定型60-90秒。

2、浸渍法抗菌防臭整理剂:1-3%(owf),pH值:6左右工艺:浴比1:10,20℃浸渍处理20-30分钟,脱水(带液率60-110%),烘干。

3、喷洒法配制成50-60g\L(根据实际情况配制相应要求浓度)的溶液,喷洒在需要处理的产品表面,自然晾晒或烘干。

织物防虫、防霉防腐及防臭整理技术进展

织物防虫、防霉防腐及防臭整理技术进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织物防虫、防霉防腐及防臭整理技术进展
1.防虫整理
可分为织物的防蛀整理及防蚊整理两大类。

根据日本中岛照夫在
19851987年间对消费者在保管衣服中受蛀虫侵食的统计,其事故率约为7.7%,仅次于变色、褪色、沾污、缩水列第五位,因此不能不引起重视。

防蚊整理则是野外作业人员、军人、露营者等欢迎的功能整理。

1.1防蛀整理
毛织物易受虫蛀,蛀虫的幼虫在生长的过程中是以毛纤维为食料的。


毛的蛀虫很多,大致有两类,一类是鳞翅目蛾蝶类的衣蛾;另一类是鞘翅目甲虫类的皮蠢虫。

它们以角蛋白质为食料,每年410 月是最活跃时期,但其在干燥低温或阳光照射下则很难生存。

染整生产中最常用的防蛀整理是对毛织物进行化学处理,毒死蛀虫,或使羊毛纤维结构产生变化,不再是蛀虫的食粮,从而达到防蛀目的。

但防蛀剂必须无色无臭,对毛织物有针对性,比较耐洗又无损于毛织物的风格和服用性能,使用方便,对人体安全性高。

防蛀整理主要用于羊毛、蚕丝、羽绒、毛皮等的蛋白质纤维加工。

防蛀
方法有物理法及化学法两大类。

物理法常用的有紫外线照射及冷藏法两种。

后者是以一8℃一1O℃交
替冷却,杀死幼虫,再在一3℃到45℃温度下贮存衣服。

效果虽好,但只是临时的措施。

化学法整理使羊毛纤维直接带上对蛀虫有杀害作用的化学药品,这些药
品直接浸入蛀虫皮层,或通过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给毒而死。

目前使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研究进展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研究进展

纺织品抗菌性能的研究进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衣物到床上用品,从窗帘到毛巾。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卫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纺织品的抗菌性能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具有抗菌性能的纺织品能够有效地抑制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感染和疾病传播的风险,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健康、更舒适的环境。

一、抗菌纺织品的作用及意义抗菌纺织品的主要作用是防止微生物在纺织品上的滋生和传播。

微生物如细菌和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会迅速繁殖,不仅会导致纺织品产生异味、变色和损坏,还可能引发人体的过敏反应和感染疾病。

例如,在医疗机构中,使用具有抗菌性能的纺织品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在运动服装中,抗菌功能可以减少汗水滋生的细菌,防止异味产生,保持衣物的清新;在家居用品中,抗菌的床上用品和毛巾能够提供更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

二、抗菌剂的种类及特点目前,用于纺织品的抗菌剂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天然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和无机抗菌剂。

天然抗菌剂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如壳聚糖、芦荟提取物、茶树精油等。

这类抗菌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对环境友好,但抗菌效果相对较弱,且稳定性较差。

有机抗菌剂包括季铵盐类、双胍类、卤胺类等。

它们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但其耐热性和耐久性往往不够理想,而且部分有机抗菌剂可能存在一定的毒性和刺激性。

无机抗菌剂主要有金属离子(如银、铜、锌等)及其化合物。

其中,银离子的抗菌性能尤为突出。

无机抗菌剂具有抗菌效果持久、耐热性好等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

三、抗菌纺织品的制备方法为了使纺织品获得抗菌性能,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制备方法:1、后整理法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方法,将纺织品浸泡在含有抗菌剂的溶液中,通过吸附、交联等作用使抗菌剂附着在纤维表面。

这种方法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但抗菌剂与纺织品的结合牢度往往不够理想,容易在使用过程中流失,从而影响抗菌效果的持久性。

2、共混纺丝法将抗菌剂与聚合物原料在熔融或溶液状态下共混,然后进行纺丝。

纺织品的抗菌性能与应用前景

纺织品的抗菌性能与应用前景

纺织品的抗菌性能与应用前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纺织品无处不在,从我们贴身穿着的衣物到家居装饰的布料,从医疗领域的敷料到工业生产中的特殊防护材料。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纺织品的抗菌性能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

具有抗菌性能的纺织品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加清洁、卫生的使用体验,还在医疗、卫生、运动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纺织品抗菌性能的实现方式要使纺织品具备抗菌性能,通常有以下几种主要的实现方式:1、抗菌剂整理这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通过在纺织品的后整理过程中,使用抗菌剂对织物进行处理,使其能够附着在纤维表面或渗透到纤维内部。

抗菌剂的种类繁多,包括有机抗菌剂(如季铵盐类、胍类等)、无机抗菌剂(如银离子、铜离子等金属离子)以及天然抗菌剂(如壳聚糖、艾草提取物等)。

有机抗菌剂具有杀菌速度快、抗菌效果显著的优点,但部分有机抗菌剂可能存在耐热性差、易分解等问题。

无机抗菌剂则具有稳定性好、抗菌持久等优点,但成本相对较高。

天然抗菌剂由于来源天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但抗菌效果可能相对较弱。

2、纤维改性通过对纤维进行化学或物理改性,使其本身具有抗菌性能。

例如,在纤维的聚合过程中添加具有抗菌功能的单体,或者对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引入抗菌基团。

这种方法可以使抗菌性能更加持久,但技术难度和成本相对较高。

3、混纺抗菌纤维将具有抗菌性能的纤维与普通纤维进行混纺,从而使纺织品获得一定的抗菌效果。

常见的抗菌纤维有银纤维、铜纤维等。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易行,但抗菌效果可能会受到混纺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二、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指标为了准确评估纺织品的抗菌性能,需要一系列科学的评价指标:1、抗菌率这是最常见的评价指标之一,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纺织品对特定细菌或真菌的抑制或杀灭能力。

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抗菌率越高,表明抗菌性能越好。

2、抑菌圈直径通过在培养基上观察抑菌圈的大小来评价抗菌性能。

一种具有抗菌除臭保健功能的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抗菌除臭保健功能的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具有抗菌除臭保健功能的聚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功能性也有了
更高的需求,其中抗菌除臭功能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需求。

为了满足市场
需求,研究人员们正在积极探索新型的具有抗菌除臭保健功能的纤维材料。

聚酯纤维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生产的合成纤维,它具有耐磨损、易清洗、不易变形等优点。

然而,传统的聚酯纤维并不具备抗菌除臭的功能。

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抗菌除臭保健功能的聚酯纤维及其
制备方法。

首先,本文通过在聚酯纤维表面负载活性抗菌剂来赋予其抗菌功能。

选择一种高效的活性抗菌剂,并将其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固定在聚酯纤维
的表面,使其具有持久的抗菌效果。

同时,本文还引入了一种具有微孔结
构的抗臭剂,通过填充聚酯纤维内部空隙,实现了除臭功能。

其次,为了实现保健功能,本文在制备过程中添加了一些具有保健效
果的功能性添加剂。

这些添加剂既可以提高纤维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又可
以释放出活性物质,对人体的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最后,本文将具有抗菌除臭保健功能的聚酯纤维应用于纺织品生产中,生产出一系列具有多功能性的纺织品,如抗菌除臭床上用品、健康保暖内
衣等。

这些纺织品不仅具有传统的聚酯纤维的优点,还具备抗菌除臭和保
健功能,能够有效地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具有抗菌除臭保健功能的聚酯纤维
及其制备方法,为纺织品生产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希望这
种新型纤维材料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2024年抗菌面料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抗菌面料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抗菌面料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抗菌面料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行业的一种新型材料。

随着全球疾病传播的不断加剧,人们对于生活环境和个人卫生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抗菌面料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本文将对抗菌面料市场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2. 抗菌面料的概述抗菌面料是一种能够抑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生长的特殊纺织物。

它通过在纺织品中添加抗菌剂或使用特殊纤维材料,从而实现抗菌效果。

在医疗、家居、服装等领域广泛应用。

3. 抗菌面料的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全球抗菌面料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该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因素:•健康意识的提高:随着疾病预防和卫生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抗菌面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医疗行业的需求增加:医疗行业对抗菌面料的需求量大,包括医用服装、床上用品等。

•家居市场的发展: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程度提高,抗菌面料在家居布艺等领域的应用呈现出良好的市场前景。

4. 抗菌面料的应用领域抗菌面料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需求:4.1 医疗领域医疗领域是抗菌面料市场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医用服装、手术布、床上用品等抗菌面料产品在医院和医疗机构中广泛使用。

这些产品能够有效抑制病菌传播,降低医患感染的风险。

4.2 家居领域在家居领域,抗菌面料主要应用于床上用品、沙发垫、窗帘等产品中。

这些产品能够有效防止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滋生,提升室内环境的卫生水平。

4.3 服装领域在服装领域,抗菌面料主要应用于内衣、袜子、运动服等产品中。

这些产品能够抑制细菌滋生,减少异味和过敏反应。

5. 抗菌面料行业的竞争格局目前,全球抗菌面料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上存在着多家知名抗菌面料生产商和供应商。

市场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和价格等方面。

针对不同的应用领域,企业需要满足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

6. 抗菌面料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抗菌面料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保持较高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2 2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种类—————————— 33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 74纺织品的最新研究进展—————————— 15(1)银的抗菌性————————————— 15(2)银的安全性————————————— 16(3)不同价态银的抗菌性能———————— 175光触媒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18 A基本概念——————————————— 19B抗菌除臭机理————————————— 19C织物光触媒抗菌除臭剂的特点—————— 20D光触媒抗菌除臭纺织品的制备—————— 201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抗菌防臭功能纺织品能杀灭或抑制与其接触的细菌等微生物,从而起到卫生防臭的效果。

一般通过应用纺丝得到抗菌纤维或普通纺织品经后整理获得的功能性纺织品。

在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的今天,服用纺织品的舒适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赋予抗菌防臭功能是纺织品服用性能提高的重要手段。

服用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最早应用在军事上,二战期间德军装备了经抗菌加工的军服减少了伤员的细菌感染。

20世纪60年代,抗菌后整理的卫生织物开始民用。

目前为止,对纯天然纤维制成的纺织品而言,后整理法是唯一解决抗菌功能的技术,但有着不耐洗涤长效性不够的缺点。

因此不在我们的设计开发考虑范围内。

现在市场上,主要是采用新型的纳米级无机抗菌剂与涤纶、丙纶树脂共混纺丝,获得抗菌涤纶、抗菌丙纶,进而获得抗菌面料和抗菌纺织品。

通过对抗菌涤纶、抗菌丙纶以及抗菌涤棉50/50抗菌性测试得出,抗菌丙纶短纤效果较好,抗菌涤纶长丝抗菌效果不理想。

一般抗菌纤维规格,抗菌丙纶短纤0.97dtex,抗菌涤纶短纤1.74dtex。

现代抗菌防臭(又名卫生)整理剂的发展史,可追溯到1935年由G.Domak使用季铵盐处理的军服,以防止负伤士兵的二次感染。

1947年美国市场上出现了由季铵盐处理的尿布、绷带和毛巾等商品,可预防婴儿得氨性皮炎症[1]。

1952年英国Engel等人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毛毯和床(坐)垫面料,但由于季铵盐活性较低,不耐水洗和皂洗。

以后,曾一度使用有机汞、有机锡等高效杀菌剂作为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剂。

但是,由于这类高效杀菌剂很容易引起人体皮肤的伤害,不久就被淘汰了。

以后抗菌防臭整理剂一直沿着安全、高效广谱抗菌和耐久性的方向开发。

直至1975年美国道康宁公司推出有机硅季铵盐(即商品名为DC-5700),可以说是现代抗菌防臭剂中最完美的代表性品种之一。

但最近十多年来,无机化合物、纤维配位结合的金属化合物和天然化合物等三方面的抗菌防臭整理剂的开发研究,其进展令人瞩目。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用途主要涉及化妆品、食品、医药、造纸和纺织品等。

本文就纤维用抗菌防臭剂作一简单介绍。

2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种类抗菌防臭整理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醇类、酚类、醛类、酯类、醚类、腈类、卤素类、吡啶、喹啉类、噻唑类、双胍类、二硫化合物、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多)糖类、表面活性剂类、无机化合物、金属类以及天然化合物等。

但有些抗菌防臭整理剂有不良的副作用,已禁止在服装面料方面使用。

如著名商品Irgasan DP300,其学名为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其整理产品与含氯漂白剂作用后,会生成三种有毒的氯化物,反应式如下:上述生成物经热或紫外线照射后,会进一步生成四氯二氧杂环己烷(即四氯二噁氧)的致癌物质[2、3],故早己禁用。

此外,如2-溴化肉桂醛,2-(3,5二甲基吡唑基)-4-羟基嘧啶和2-(4-噻唑基)苯并咪唑等也都列人禁用范围。

因此,抗菌防臭剂及其整理产品的安全性极为重要,必须经过严格的毒性审查,同时还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

表1是日本规定的抗菌防臭剂及其产品的安全审查项目内容。

表1抗菌防臭剂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4]注: ⊙全部试验;○一次性试验结果;-洗餐具布和拭食品布,需按食品卫生法规定有关试验。

目前,符合上述安全性要求的市售抗菌防臭剂主要品种如表2所示。

表2 市首抗菌防臭剂的主要品种[5]3 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并非所有具有安全性、高效广谱抗菌和耐久性的抗菌防臭剂都可用于纺织品,它需对染料色光、牢度以及纺织品的风格无负面影响,同时应与常用的纺织助剂有良好的配伍性。

兹将几种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简述如下。

3.1 无机化合物以无机化合物作抗菌防臭剂是近年开发较为成功的品种,它适宜添加于合成纤维熔融纺丝原液中,在应用中的变色问题已得到改进。

银、铜和锌有抗菌作用,而其载体主要是硅、磷灰石、泡沸石、磷酸锆、氧化钛等无机化合物,其最大优点是耐热性可达500℃以上,而且非常稳定和安全。

但加入合成纤维纺丝原液最大的困难是粉末或颗粒的粒径。

关于无机化合物的抗菌机理,目前众说纷纭,尚无最终的说法。

一般认为是银离子溶出机理,与光作用产生活性氧机理。

无机化合物类抗菌防臭剂以泡沸石为代表,有天然的或合成的,以及具有离子交换性能与银等金属离子结合而成的泡沸石(金属置换量约1%-2%)。

这类抗菌防臭剂大多混人熔融纺丝原液中,添加量为1%左右,如聚酯或聚酰胺等合成纤维。

代表性产品如日本钟纺的Bactekiller,泡沸石的示意式如下:xM2/n O·Al23·ySiO2·zH2O式中: x;金属氧化物;y:氧化硅;z;结晶冰的系数;n;金属的原子价;M;1~3价的金属,作为抗菌泡沸石,以Ag、Cu和Zn为多。

这类抗菌防臭剂的急性毒性LD50在5000mg/kg以上,变异原试验呈阴性,对皮肤刺激呈准阴性。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即Environmem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毒性试验及环境影响均认为是安全的。

此外,最新资料表明[6],纳米级的超微粒子的锌氧粉(粒径为0.005-0.20μ)除可作熔融纺丝原液的添加剂外,也可加入涂层浆中,使涂层织物具有紫外线屏蔽功能和抗菌防臭功能。

>2000mg/kg(经口与皮肤,小超微细锌氧粉的安全性极高,其急性毒性LD50鼠),Ames变异原试验呈阴性,对皮肤也没有刺激性。

3·2 与纤维配位的金属化合物与纤维能形成配位的金属化合物,其代表性产品是阳离子可染聚酯与银离子结合的银磺酸酯,如下式所示:其制备方法是将阳离子可染聚酯织物,在浴比为1:5条件下,在0.002%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浸渍处理,于沸腾时搅拌处理2Omin;待冷却后,用水洗净烘-)与银离子(Ag+)结合而固着,即具有抗菌性。

干,使聚酯的可染性基团(SO3这种金属配位形成抗菌性机理,是利用银离子阻碍电子传导系统,以及与DNA反应,破坏细胞内蛋白质构造而产生代谢阻碍。

3.3 铜化合物以铜化合物作为抗菌剂的开发,当推由日本蚕毛染色株式会社的商品"Samdaron-SSN",它具有导电和抗菌两种性能;以及由旭化成公司开发的导电抗菌性粘胶纤维,其商品名为"Asahi BCY"。

前者将聚丙烯腈织物或纤维浸渍于含有铵及羟胺硫酸盐的硫酸铜溶液中(浓度为2%-3%),进行还原处理。

聚丙烯腈上的氰基与硫化亚铜产生络合反应,生成稳定的含铜配位高分子化合物。

经上述处理后,除抗菌性外,还具有导电性。

该产品耐洗性能卓越,对细菌和真菌具有强大的杀灭效果。

产品的安全性良好,=1320mg/kg(经口、小鼠),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Sallmonella急性毒性 LD50typhimusium)的变异原试验呈阴性,河合法的皮肤贴敷试验呈准阴性。

后者是在铜氨再生纤维素制造过程中控制硫化铜量,使铜化合物均匀分散于纤维中,之后经硫化处理(如硫化钾等),使纤维中硫化铜(CuS和CuS)含量为215%-20%。

这种改性粘胶除具有抗菌性外,同时有除臭、导电和阻燃性能。

以上两种导人铜化合物的纤维,其抗菌机理是藉铜离子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与细胞内酶的硫基结合,使酶活性降低,阻碍代谢机能抑制其成长,从而杀灭之。

此外,棉和羊毛等天然纤维,也可藉化学方法改性后,导人铜、锌等金属,同样可产生抗菌防臭性能。

3.4季铵盐季铵化合物是最常用的抗菌剂,由于其与纤维的结合力很差,故与反应性树脂并用,以提高其耐久性。

例如,日本可乐丽的Saniter与日清纺的Peachfresh,就是季铵盐与反应性树脂同浴整理而成的商品。

季铵盐抗菌剂系脂肪族季铵盐或聚烷氧基三烷基氯化铵(polyoxyalky trialkyl Amonium Chlorid),化学结构通式如下:R~脂肪烷基;X-~阴离子;R’~CH2CH2;R~CH3这类抗菌剂主要用于纯聚酯织物上。

急性毒性LD50= 6510mg/kg(经口、小鼠);对兔子的皮肤刺激试验、Ames变异试验及大肠杆菌变异试验呈阴性;鱼毒性Tl50=4lmL/L;对人的皮肤贴敷试验呈准阴性,故安全性很高。

季铵盐的抗菌机理是利用表面静电吸附,使微生物细胞的组织发生变化(酶阻碍细胞膜的损伤),从而使酶蛋白质与核酸变性。

3·5 有机硅季铵盐类这类抗菌剂中最著名的是美国道康宁公司的DC-5700,其活性成分的学名为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物[3-(Trimethoxyriyl)propyloctadecyl 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其结构式如下:结构上的三个甲氧基能与纤维上的羟基进行脱甲醇反应,生成共价键而使抗菌剂牢固地附着在纤维表面;同时,三个甲氧基能水解聚合,在纤维表面上形成薄膜而坚牢地附着在纤维表面上;其阳离子(N+)部分与纤维表面上的负电荷会相互吸引形成离子结合(静电结合),使由它自身脱水缩合形成的薄膜与纤维具有坚牢的附着力,从而产生良好的耐久性。

该产品获得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许可证,编号为34292-1,产品典型特性为:有效成分(%) 42(甲醇溶液)PH值 7.5比重(25℃) 0.87闪点(℃) llDC-5700经美国环境保护局检验,其急性毒性LD50= 12.27g/kg(经口、老鼠);对兔子的皮肤刺激试验没有反应;对虹鳟鱼的毒性TL50=56mg/L,此外还进行了亚急性毒性、变异原试验、催畸试验、粘膜刺激试验等18项试验,以及袜子穿着试验,均证实安全性很好。

DC-5700抗菌剂另一个特点是其广谱抗菌,效力涉及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霉菌、酵母菌和藻类等,如表3所示。

表3对DC-5700敏感的微生物与DC-5700结构类似的商品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季铵盐,其性能也相类似。

这类抗菌剂的抗菌机理是藉季铵盐分子中阳离子,通过静电吸附微生物细胞表面的阴离子部位,以疏水性相互作用,使细胞内物质漏泄出来,使微生物呼吸机能停止而将其杀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