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防臭织物最新进展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2 2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种类—————————— 3
3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 7
4纺织品的最新研究进展—————————— 15
(1)银的抗菌性————————————— 15
(2)银的安全性————————————— 16
(3)不同价态银的抗菌性能———————— 17
5光触媒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18 A基本概念——————————————— 19
B抗菌除臭机理————————————— 19
C织物光触媒抗菌除臭剂的特点—————— 20
D光触媒抗菌除臭纺织品的制备—————— 20
1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
抗菌防臭功能纺织品能杀灭或抑制与其接触的细菌等微生物,从而起到卫生防臭的效果。

一般通过应用纺丝得到抗菌纤维或普通纺织品经后整理获得的功能性纺织品。

在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的今天,服用纺织品的舒适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赋予抗菌防臭功能是纺织品服用性能提高的重要手段。

服用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最早应用在军事上,二战期间德军装备了经抗菌加工的军服减少了伤员的细菌感染。

20世纪60年代,抗菌后整理的卫生织物开始民用。

目前为止,对纯天然纤维制成的纺织品而言,后整理法是唯一解决抗菌功能的技术,但有着不耐洗涤长效性不够的缺点。

因此不在我们的设计开发考虑范围内。

现在市场上,主要是采用新型的纳米级无机抗菌剂与涤纶、丙纶树脂共混纺丝,获得抗菌涤纶、抗菌丙纶,进而获得抗菌面料和抗菌纺织品。

通过对抗菌涤纶、抗菌丙纶以及抗菌涤棉50/50抗菌性测试得出,抗菌丙纶短纤
效果较好,抗菌涤纶长丝抗菌效果不理想。

一般抗菌纤维规格,抗菌丙纶短纤0.97dtex,抗菌涤纶短纤1.74dtex。

现代抗菌防臭(又名卫生)整理剂的发展史,可追溯到1935年由G.Domak使用季铵盐处理的军服,以防止负伤士兵的二次感染。

1947年美国市场上出现了由季铵盐处理的尿布、绷带和毛巾等商品,可预防婴儿得氨性皮炎症[1]。

1952年英
国Engel等人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毛毯和床(坐)垫面料,但由于季铵盐活性较低,不耐水洗和皂洗。

以后,曾一度使用有机汞、有机锡等高效杀菌剂作为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整理剂。

但是,由于这类高效杀菌剂很容易引起人体皮肤的伤害,不久就被淘汰了。

以后抗菌防臭整理剂一直沿着安全、高效广谱抗菌和耐久性的方向开发。

直至1975年美国道康宁公司推出有机硅季铵盐(即商品名为DC-5700),可以说是现代抗菌防臭剂中最完美的代表性品种之一。

但最近十多年来,无机化合物、纤维配位结合的金属化合物和天然化合物等三方面的抗菌防臭整理剂的开发研究,其进展令人瞩目。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用途主要涉及化妆品、食品、医药、造纸和纺织品等。

本文就纤维用抗菌防臭剂作一简单介绍。

2 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种类
抗菌防臭整理剂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醇类、酚类、醛类、酯类、醚类、腈类、卤素类、吡啶、喹啉类、噻唑类、双胍类、二硫化合物、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多)糖类、表面活性剂类、无机化合物、金属类以及天然化合物等。

但有些抗菌防臭整理剂有不良的副作用,已禁止在服装面料方面使用。

如著名商品Irgasan DP300,其学名为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其整理产品与含氯漂白剂作用后,会生成三种有毒的氯化物,反应式如下:
上述生成物经热或紫外线照射后,会进一步生成四氯二氧杂环己烷(即四氯二噁氧)的致癌物质[2、3],故早己禁用。

此外,如2-溴化肉桂醛,2-(3,5二甲基吡唑基)-4-羟基嘧啶和2-(4-噻唑基)苯并咪唑等也都列人禁用范围。

因此,抗菌防臭剂及其整理产品的安全性极为重要,必须经过严格的毒性审查,同时还要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

表1是日本规定的抗菌防臭剂及其产品的安全审查项目内容。

表1抗菌防臭剂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4]
注: ⊙全部试验;○一次性试验结果;-洗餐具布和拭食品布,需按食品卫生法规定有关试验。

目前,符合上述安全性要求的市售抗菌防臭剂主要品种如表2所示。

表2 市首抗菌防臭剂的主要品种[5]
3 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
并非所有具有安全性、高效广谱抗菌和耐久性的抗菌防臭剂都可用于纺织品,它需对染料色光、牢度以及纺织品的风格无负面影响,同时应与常用的纺织助剂有良好的配伍性。

兹将几种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简述如下。

3.1 无机化合物
以无机化合物作抗菌防臭剂是近年开发较为成功的品种,它适宜添加于合成纤维熔融纺丝原液中,在应用中的变色问题已得到改进。

银、铜和锌有抗菌作用,而其载体主要是硅、磷灰石、泡沸石、磷酸锆、氧化钛等无机化合物,其最大优点是耐热性可达500℃以上,而且非常稳定和安全。

但加入合成纤维纺丝原液最大的困难是粉末或颗粒的粒径。

关于无机化合物的抗菌机理,目前众说纷纭,尚无最终的说法。

一般认为是银离子溶出机理,与光作用产生活性氧机理。

无机化合物类抗菌防臭剂以泡沸石为代表,有天然的或合成的,以及具有离子交换性能与银等金属离子结合而成的泡沸石(金属置换量约1%-2%)。

这类抗菌防臭剂大多混人熔融纺丝原液中,添加量为1%左右,如聚酯或聚酰胺等合成纤维。

代表性产品如日本钟纺的Bactekiller,泡沸石的示意式如下:
xM
2/n O·Al
2
3
·ySiO
2
·zH
2
O
式中: x;金属氧化物;
y:氧化硅;
z;结晶冰的系数;
n;金属的原子价;
M;1~3价的金属,作为抗菌泡沸石,以Ag、Cu和Zn为多。

这类抗菌防臭剂的急性毒性LD
50
在5000mg/kg以上,变异原试验呈阴性,对皮肤刺激呈准阴性。

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即Environmemtal protection Agency)的毒性试验及环境影响均认为是安全的。

此外,最新资料表明[6],纳米级的超微粒子的锌氧粉(粒径为0.005-0.20μ)除可作熔融纺丝原液的添加剂外,也可加入涂层浆中,使涂层织物具有紫外线屏蔽功能和抗菌防臭功能。

>2000mg/kg(经口与皮肤,小超微细锌氧粉的安全性极高,其急性毒性LD
50
鼠),Ames变异原试验呈阴性,对皮肤也没有刺激性。

3·2 与纤维配位的金属化合物
与纤维能形成配位的金属化合物,其代表性产品是阳离子可染聚酯与银离子结合的银磺酸酯,如下式所示:
其制备方法是将阳离子可染聚酯织物,在浴比为1:5条件下,在0.002%浓度的硝酸银溶液中浸渍处理,于沸腾时搅拌处理2Omin;待冷却后,用水洗净烘
-)与银离子(Ag+)结合而固着,即具有抗菌性。

干,使聚酯的可染性基团(SO
3
这种金属配位形成抗菌性机理,是利用银离子阻碍电子传导系统,以及与DNA反应,破坏细胞内蛋白质构造而产生代谢阻碍。

3.3 铜化合物
以铜化合物作为抗菌剂的开发,当推由日本蚕毛染色株式会社的商品"Samdaron-SSN",它具有导电和抗菌两种性能;以及由旭化成公司开发的导电抗菌性粘胶纤维,其商品名为"Asahi BCY"。

前者将聚丙烯腈织物或纤维浸渍于含有铵及羟胺硫酸盐的硫酸铜溶液中(浓度为2%-3%),进行还原处理。

聚丙烯腈上的氰基与硫化亚铜产生络合反应,生成稳定的含铜配位高分子化合物。

经上述处理后,除抗菌性外,还具有导电性。

该产品耐洗性能卓越,对细菌和真菌具有强大的杀灭效果。

产品的安全性良好,=1320mg/kg(经口、小鼠),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Sallmonella
急性毒性 LD
50
typhimusium)的变异原试验呈阴性,河合法的皮肤贴敷试验呈准阴性。

后者是在铜氨再生纤维素制造过程中控制硫化铜量,使铜化合物均匀分散于纤维中,之后经硫化处理(如硫化钾等),使纤维中硫化铜(CuS和Cu
S)含量为
2
15%-20%。

这种改性粘胶除具有抗菌性外,同时有除臭、导电和阻燃性能。

以上两种导人铜化合物的纤维,其抗菌机理是藉铜离子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与细胞内酶的硫基结合,使酶活性降低,阻碍代谢机能抑制其成长,从而杀灭之。

此外,棉和羊毛等天然纤维,也可藉化学方法改性后,导人铜、锌等金属,同样可产生抗菌防臭性能。

3.4季铵盐
季铵化合物是最常用的抗菌剂,由于其与纤维的结合力很差,故与反应性树脂并用,以提高其耐久性。

例如,日本可乐丽的Saniter与日清纺的Peachfresh,就是季铵盐与反应性树脂同浴整理而成的商品。

季铵盐抗菌剂系脂肪族季铵盐或聚烷氧基三烷基氯化铵(polyoxyalky trialkyl Amonium Chlorid),化学结构通式如下:
R~脂肪烷基;X-~阴离子;R’~CH
2CH
2
;R~CH
3
这类抗菌剂主要用于纯聚酯织物上。

急性毒性LD
50
= 6510mg/kg(经口、小鼠);
对兔子的皮肤刺激试验、Ames变异试验及大肠杆菌变异试验呈阴性;鱼毒性
Tl
50
=4lmL/L;对人的皮肤贴敷试验呈准阴性,故安全性很高。

季铵盐的抗菌机理是利用表面静电吸附,使微生物细胞的组织发生变化(酶阻碍细胞膜的损伤),从而使酶蛋白质与核酸变性。

3·5 有机硅季铵盐类
这类抗菌剂中最著名的是美国道康宁公司的DC-5700,其活性成分的学名为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八烷基氯化物[3-(Trimethoxyriyl)propyloctadecyl d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其结构式如下:
结构上的三个甲氧基能与纤维上的羟基进行脱甲醇反应,生成共价键而使抗菌剂牢固地附着在纤维表面;同时,三个甲氧基能水解聚合,在纤维表面上形成薄膜而坚牢地附着在纤维表面上;其阳离子(N+)部分与纤维表面上的负电荷会相互吸引形成离子结合(静电结合),使由它自身脱水缩合形成的薄膜与纤维具有坚牢的附着力,从而产生良好的耐久性。

该产品获得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许可证,编号为34292-1,产品典型特性为:
有效成分(%) 42(甲醇溶液)
PH值 7.5
比重(25℃) 0.87
闪点(℃) ll
DC-5700经美国环境保护局检验,其急性毒性LD
50
= 12.27g/kg(经口、老鼠);
对兔子的皮肤刺激试验没有反应;对虹鳟鱼的毒性TL
50
=56mg/L,此外还进行了亚急性毒性、变异原试验、催畸试验、粘膜刺激试验等18项试验,以及袜子穿着试验,均证实安全性很好。

DC-5700抗菌剂另一个特点是其广谱抗菌,效力涉及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霉菌、酵母菌和藻类等,如表3所示。

表3对DC-5700敏感的微生物
与DC-5700结构类似的商品3-(三甲氧基硅烷基)丙基二甲基十四烷基季铵盐,其性能也相类似。

这类抗菌剂的抗菌机理是藉季铵盐分子中阳离子,通过静电吸附微生物细胞表面的阴离子部位,以疏水性相互作用,使细胞内物质漏泄出来,使微生物呼吸机能停止而将其杀灭。

3·6胍类
在医药的双胍类消毒剂中,选择在水中溶解度小而对纤维吸附能力高的品种,就可用于开发纤维的抗菌防臭整理的抗菌剂。

例如,医疗方面应用很广泛的 Gluconic Chlorohexideice,即1,l’-六亚甲基双[5-(-4-氯苯基)双胍]葡萄糖酸盐(1,l’-Hexamethylenebio[5-(-4-chlorophenyl)ligxanide]digluconate),其杀菌的效力很高,但对真菌的杀伤作用不强,其耐热稳定性好,而耐光性较差。

=1260mg/kg(老鼠),故其毒性很低。

抗菌机理是破坏细胞膜,经口服毒性LD
50
葡萄糖盐改成盐酸盐后,溶解度可降低,从而可改善其抗菌效果的耐洗持续性。

在此基础上,Zeneca公司成功开发用于棉及其混纺织物的聚六亚甲基双胍
盐酸盐(polyhexamethylene biguanidine hydrochloride简称PHMB),其化学结构式如下[7-9]:
(n=12或16)
Repulex,是
20%的水

作为抗微生
广谱抗菌,对革
阴性菌、真菌和酵母菌等均有杀伤能力。

对不同生物体的功效和有关作用方式,已有专门报道,其抑菌的最小浓度(MICs)如表4所示。

4
PHMB


Repu
tex





,经英国家庭洗衣顾问理事会(UK Home Laundry Consultative Council,HLCC)的标准洗衣方法洗不同次数后,由AATCC试验方法100测定性能,结果如表5所示。

4纺织品的最新研究进展
(1)银的抗菌性
微量的、相对无毒的金属具有杀灭病原体和防止它们增殖的“微量作用效应”。

在所有金属中 , 银最具微量生物活性。

银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使用硝酸银治疗胃溃疡。

19 世纪第 1 次确定了银离子的抗菌活性 ,到了20 世纪20 年代,胶体银由于可以有效地处理伤口而被美国食品药品署( FDA) 认可。

与其他抗菌剂相比 ,银系抗菌剂具有抗菌性能高 ( 见表 1),不易产生抗药性的特点 ,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在温暖潮湿的环境里,银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抗菌活性。

同时,银系抗菌剂还具有很多优点 ,如对皮肤没有刺激性 ,不影响纺织品的服用性能 ,因此银系抗菌剂适合于抗菌功能纺织品的制备。

表1 用于纺织品的不同抗菌剂性能比较
抗菌剂格兰氏阳性菌格兰氏阴性菌真菌抗药性皮肤吸收毒性
三氯生 + - + 有有很少到无毒
银系 + + + + + + + + + 未报道轻微很少到无毒
季铵盐 + - - 有有中等到高
壳聚糖 + + + 未报道未报道生物降解
聚己缩胍 + + + 未报道无很少到无毒
铜系 + + + 有无和剂量相关
注: + 表示有效 ; + + + 表示高效 ; - 表示无效。

测定方法不同 ,不同抗菌剂间无法进行比较
(2)银的安全性
我国民间很早就认识到银有抗菌作用 , 并记述了银的毒性 ,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银的性质有所记述“生银、味辛寒无毒”。

从生理学上讲 ,银不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但由于食物和饮水的摄取或者职业的原因 , 人体内仍然可以检测到银的存在(质量浓度< 2.3 µg/L)。

疾病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含银药膏、绷带或者导尿管等所含的银也会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

在大多数情况下 , 银与人体细胞中的金属硫蛋白作用会形成蛋白络合物 , 从而减小了银的毒性含银医用敷料所释放的银除了形成硫化物或氯化物沉淀 ,与伤口的分泌物反应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外 ,有较少部分也会通过开放的伤口进入人体。

研究报道 ,受伤皮肤吸收的银离子量远高于健康人体的皮肤。

从理论上讲 , 银会沉积于人体的任何组织之中 ,但只有皮肤大脑、肝肾眼睛和骨髓是目前研究最多的部位。

大多数的银主要通过肝和肾排出人体 ,同时头发和指甲的生长也提供了一个排泄途径。

目前对银的摄入和银在人体中新陈代谢的研究较少 ,只有少数关于磺胺嘧啶银的临床研究。

自入市场以来 ,磺胺嘧啶银已经在临床上使用了几十年,病人每天最多可使用30g(含银9.06g)。

研究表明在使用磺胺嘧啶银时 ,10 %的银会被人体吸收而高度血管化的伤口吸收更高。

使用磺胺嘧啶银的病人体内银的质量浓度可高达>300µg/L,但至今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Wysor 采用口服或皮下注射的方法将1050mg/Kg的磺胺嘧啶银(含30 %银 ,相当于 70 kg的人使
用 22 g的银 ) 用于小鼠 ,连续实验 1 个月后 , 受试动物无死亡 , 体重无减轻 ,没有行为改变和腹泻 ; 组织切片分析发现 ,受试动物无明显病变。

与人体皮肤直接接触的医用纤维中含有的金属银和银离子 ,受汗液、皮脂和组织分泌液的激活而积累在皮肤的表面 , 其中一些会形成硫化银穿过皮肤的表层而沉淀在皮肤中。

虽然高温和高湿环境将加速皮肤和黏膜对银的吸收 , 但由此造成的银吸收远远低于用 1 % 磺胺嘧啶银软膏病人所吸收的量。

(3)不同价态银的抗菌性能
大量研究表明 ,不同价态的银均具有杀菌效果,但随着价态的变化 , 其杀菌机制有所不同。

总体来说 ,高价态离子的还原势极高 ,能够导致原子氧产生的能力也相应的较大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抗菌性能。

银具有3种氧化态 :Ag(Ⅰ)、Ag(Ⅱ) 和 Ag (Ⅲ),不同形态银的抗菌性能的顺序为: Ag4 O4 >Ag (Ⅲ) > Ag (Ⅱ) > > Ag (Ⅰ) > Ag ( 0 ) 。

表 2 中列出了银单质和不同形态化合物离子化能力的定性比较。

表2 用于抗菌材料的银系化合物
化合物离子化能力氯离子反应过敏反应抗菌性能
金属银及涂层低(<1g/mL)反应有低
纳米银低(<1g/mL)不反应无很高
胶体银中等至高反应有中等
磷酸盐中等反应有中等
硝酸盐很高反应有很高
氯化物低 - 有低
硫酸盐中等反应有中等
沸石未见报道未知有中等
磺胺嘧啶盐高反应有高
氧化银低反应有中等
5光触媒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21 世纪纺织品的发展趋势将体现高科技与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紧密结合 ,并进一步融入日常生活。

舒适型和健康功能型纺织品是发展的主体和时尚。

将先进的光触媒技术和现代纺织技术相结合 ,可提高纺织品卫生保健、环保及其它功能 ,并给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利用光触媒材料的紫外线吸收性能和光催化氧化性能 ,以改善纺织品的功能和特性,并开发新材料、新产品 , 拓展其在各种产业中的应用 , 是目前纺织行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 ,国内外一些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纷纷参与研究光触媒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

日本掀起了光触媒开发的热潮 ,2005年,光触媒相关产品的产值达到1万亿日元(约100亿美元),并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

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纺织品光触媒抗菌除臭功能整理方面的应用 ,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进行分析和综述
光触媒研究进展及光催化机理
A基本概念
广义上 ,光触媒是指以纳米 TiO2 为代表的 , 具有光催化性能的一类半导体无机材料 , 如纳米 TiO2、ZnO、WO3、Z1O、V2O3 、SnO2 、SiC, 以及相互之间的复合物等。

在目前使的这些半导体物质中 ,从实用程度和性价比来看 , 纳米 TiO2 明显优于其它几种光触媒材料。

B抗菌除臭机理
光触媒抗菌除臭作用是利用太阳光、荧光灯中的紫外光部分作为激发光源 ,当紫外光能量大于或等于禁带宽度的光波辐射光触媒时 ,价带中的电子就会被激发到导带 , 生成带负电荷的高活性电子 ( e - ) ,同时在价带上产生带正电荷的空穴 ( h + ) :
TiO2 + hν———TiO2 + h++ e-
在体系内电场的作用下 , 电子与空穴发生分离 , 迁移到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

然后活泼的电子被 TiO2 表面的氧分子俘获形成·O2- : O2 + e-——O2 –
空穴则将吸附 TiO2 表面的 H2O 或 OH- , 氧化成氢氧自由基·OH::
H2O + h+——·OH + H+
OH- + h+——·OH
·O2- 和·OH 基团反应活性很高, 在水和空气中 , 能与细菌细胞或细胞内的组分进行生化反应 , 使细菌菌头单元失活 ; 还能迅速有效地分解构成细菌的有机物和细菌赖以生存繁殖的有机营养物 ,最后导致细菌死亡。

这些基团还能氧化还原吸附在表面的有机气体分子 ,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对环境无害的物质 ,从而达到净化空气中有害气体的目的。

C织物光触媒抗菌除臭剂的特点
纺织品是微生物繁殖和传递的重要载体, 也是许多疾病产生和传播的媒介。

纺织品的抗菌防臭指纺织品在使用状态下,抑制以汗和人体皮肤代谢产物为营养基质的微生物繁殖, 抑制微生物产生恶臭及各种疾病的产生和传播, 同时也保护纺织品本身。

抗菌纺织品最早用于军服,现在已逐渐转向民用。

目前 ,对有限空间场所治理所普遍采用的换气、吸附剂吸附、过滤和电沉积等物理方法, 或释放香味气体掩盖臭味的空气净化手段,均属污染转移法, 有的甚至还会对大气造成二次污染。

这些技术都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微量有害气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纺织品在建筑和汽车等室内装饰上的利用率很高 ,开发具有除臭功能的装饰用纺织品 ,如窗帘、墙布和其它装饰物等 ,是治理室内空气的有效途径。

它们能对所处环境中的臭气 ,如 : 氨、硫化氢、氮氧化物、尼古、甲醛、乙醛和二甲苯等 ,进行净化处理 ,为人类创造卫生、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

要使织物具有良好的抗菌除臭性能 ,选择抗菌除臭剂时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
(1)对人体安全无毒 ,对皮肤无刺激 ,对环境无污染 ;
(2)抗菌、除臭能力强, 范围广 ;
(3)持效久、耐洗涤、耐磨损 ;
(4)无臭味、怪味,外观颜色浅 ;
(5)热稳定性好 ,不变色、不分解、不挥发和不变质等 ;
(6)价格便宜 ,来源容易。

D光触媒抗菌除臭纺织品的制备
目前 ,用光触媒制备抗菌除臭纤维和纺织品的途径可分为后整理法和原丝改良法。

后整理法是指先制备光触媒分散悬浮液或凝胶 ,然后对织物进行一般的后整理 (浸轧或涂层→预烘→焙烘 )的方法。

该法适用的纤维和纺织材料范围广泛 , 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和混纺织物都能采用。

原丝改良法 [ 18 ]是指在纺丝过程中 ,将光触媒添加到聚合物或原液中 , 均匀混合后进行纺丝 ,该法适用于光触媒化学纤维的制备。

根据光触媒的制备和织物整理是否连续 ,又可将后整理法分为粉体分散负载法和原位复合法。

分散负载法是指将干燥细化的成品光触媒粉体分散 , 然后对织物进行整理 ; 原位复合法是指将光触媒的制备和整理连续进行。

粉体分散负载法的常用工艺为: 制备光触媒分散液→后处理。

如董永春等 21对织物二浸二轧或涂层→预烘→焙烘→进行二浸二轧光触媒水分散液 (轧液率 75 % ) 后 , 采用 100 ℃预烘 2 m in, 170 ℃焙烘 1 m in 的工艺 , 将光触媒负载于织物表面 ,形成具有光催化特性的光触媒负载织物 , 并利用自行设计的光催化反应器 ,对模拟室内混凝土释放的氨气进行光催化净化研究。

另外 ,还有利用超临界 CO2 整理织物的方法 , 如郑光洪等,将光触媒粒子制备成反向乳液 , 通过超临界 CO2 处理方式将其固着在苎麻纤维表面及其经修饰形成的孔道之中。

在原位复合法中,采用溶胶、凝胶的技术制备纳米TiO2溶液,然后对织物进行涂层或浸轧的抗紫外线整理研究较多,织物抗菌除臭整理研究较少。

从目前笔者的研究进展来看 , 该法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可以预期 , 低成本的低温液相原位复合法 ,将有可能成为光触媒纺织品应用研究的方向之一。

原丝改良法又分为湿法和熔融纺丝法。

湿法适用于聚丙烯腈、粘胶抗菌纤维 ,但此法存在光触媒在纺丝液中易沉降、聚集和难分散等缺点 ,且粒径均一性要求很高。

如许德生通过共混湿法纺丝 ,将 TiO2 和 ZnO 复配的陶瓷粉纳米材料与粘胶纺丝液混合 ,然后纺丝制成具有抗菌功能的粘胶纤维。

熔融纺丝法适用于 PET、PP 和 PA 等纤维材料。

由于抗菌除臭的光催化反应发生在纤维表面 , 而掺入的粉末大多埋在纤维内 , 不能充分体现光触媒的功能。

为了让纤维中的光触媒粒子尽可能地露出纤维表面 ,发挥抗菌功能 ,需对纤维进行碱减量加工 ,但减量率一般不宜过高。

参考文献
[1]弓削治;纤维制品消费科学·1985,24;245
[2]Nilasan C A,et al Chromatogs,1974,96;137-147
[3]Kaneloshi A,et al.J,Chromatogs.1987,389:139-153
[4]杨栋梁;《染整技术》1995,(2):66-77
[5]谢光裕;染化杂志,1997,(6);23-30
[6]齐谦兼瓜;〈加工技术〉1991,36;10,1993,28(4):28-31
[7]李南 . 21 世纪纺织品的发展趋势 [ J ]. 上海纺织科技 , 2005, 33
[8]裘愉发 . 新世纪纺织品发展趋势的展示 [ J ]. 现代纺织技术 , 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