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道识别方法及聚合物微球调驱在文中油田的应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0. 6 N . J2 o 4
文章编 号 :6 3 6 X(0 )40 5 -3 1 7 - 4 2 1 0 -0 00 0 1
大孔 道 识别 方法及 聚 合 物微球 调 驱在 文 中油 田的应 用
窦 让林
( 中原油 田分公司 采油一 厂 , 河南 濮 阳 4 77 ) 5 12
2 2 1 聚合 物微 球段 塞 组 合 驱 油 实验 . . 选 取 文 中
() 1 ,
l 2. s
. h
当综合判别参数 c 大于 30时 , . 即为大孔道.
2 聚 合物微球 调驱提高采收率研 究
2 1 聚合 物微球 调 驱机 理 .
油田文 1 0油藏原油 、 地层水进行实验. 实验用岩心
进一 步研 究 大孔 道 的储层 物性 参数 变化 规律 和 测井
℃. 经过长期注水开发 , 储层非均质性导致的差异渗 流逐渐产生优势渗流通道 , 进而形成大孑道 , L 造成水 驱效率低 2 20 年 以来 , 1] 0 0 -. 先后实施 了多种调驱工
艺 , 一类 层进 行 控水 稳 油 J经 过 多 轮 次 调 驱 后 , 对 .
级差, 启动 了新 层 , 实现 了控 水稳 油 , 减缓 了 自然递 减. 关键 词 : 大孔道 ; 聚合 物 微球 调 驱 ; 油 效 率 ; 中油 田 驱 文 中图分 类号 : E 5 T 3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中油 田 17 投 入开发 , 藏类 型 以 多油 层 9 9年 油
水 9 . % , 出程 度 4 . %, 75 采 6 9 但剩 余 可采 储 量 占 5 .6 , 4 9 % 仍是挖潜 的重点. 为此 , 准确判别大孔道 , 采用新 的调驱工艺对大孔道条带进行处理 , 高驱 提
油效率 , 对改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大 孔 道 识 别 方 法
通过对大孔道 区域裸 眼井 常规测井 资料 的分
析, 大孔道已经在 自然电位 、 电极和深浅感应 曲线 微 上形成 了可识别响应 , 与同岩性普通水淹层相 比, 具
收稿 日期 : 0 10 - 2 1 -32 0
基金项 目 : 中国石化 “ 十一五” 驱油 藏提高采收率先 导试 验支持项 目( 号 : 水 编 中油 17 4) 作者简 介 : 窦让林 (96)男 , 16-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油 田开发研究. -a : y ag @ 13cm Em i z t nl 6 .o lyw y
2 1 年 7月 01 第2 6卷第 4期
西 安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unl f i nS i uU i rtf aua Si c dt n o ra o hy nv sy trl c n eE io ) X a o ei N e i
J 1 0l u .2 1
摘要: 文中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发 , 一类储层 内产生大孔道 , 注采低效循环 问题突 出. 为提 高驱油效
率, 开展 了大孔道识别方法及聚合物微球调驱研究. 根据储层物性参数 变化规律和测井曲线的响应 关 系, 建立 了大孔道 综合 判 别方 法 , 行 聚合 物微 球调 驱 室 内实验 . 场应 用证 明 , 进 现 聚合 物微 球 注入 地层后 , 有效封堵 了地层深部的 窜流大孔道 , 实现 了注入液体的微观 改向, 有效缩减 了层 间渗透率
体表现为 自然 电位 幅度升高 , 电极 曲线幅度下降 , 微 深浅感应 曲线幅度严重下降. 经过大量普通水淹层
和大孔道层的数据 统计分析 , 现当 自然 电位与微 发 电极 曲线幅度 的比值 大于 3 5时可判定为 大孔道 .
复杂断块为 主, 油藏埋 深 1 5 280 m, 隙度 0— 9 孔 9
1. % ~2 .% , 透率 (0—27 88 65 渗 4 0 )×1 m 地 0~ , 层原 油 密度 0 7 /m , 油 黏 度 12m a・s地 .0g c 原 . P , 层水 矿 化度 3 0×1 m / , 0 g L 原始 地 层 温 度 8 3—19 1
层, 符合率 8 .% ; 3 5 深感 应与微 电极 曲线 幅度 的比 值小于 2 5时可判定为大孔道层 , . 符合率 8 . % ; 77 自然 电位与深感应 曲线幅度 的比值大于 14时可判 . 定为大孔道层 , 符合率 7 .%. 85 依据大孔道形成机理 , 结合新钻井的测井资料 ,
窦让林 : 大孔道识 别方法及聚合物微球 调驱在文 中油 田的应用
, 建立大孔 道综合判别式
U —m R V h:
。
性变形 , 通过喉道继续向油层深部运移. 通过不断变 形、 堆积 、 运移 , 逐级封堵高渗透条带的孔喉 , 改变水 驱液流方向, 从而扩大注入液波及体积 , 提高驱油效 率, 降低含水 , 提高采收率 . 2 2 室 内实验 .
模 型为 地 层 砂 填 砂 管 3 8c ×10c 实 验 温 度 . m 0 m, 9 0℃. 驱 后 , 不 同 质量 浓 度 聚 合 物 微球 段 塞 组 水 按
高渗大孔道条带造成的层内矛盾依然存在并呈加剧 趋势.0 5 20 年底 , 一类储层水驱动用程度7 .% , 4 2 含
曲线 的响应关系 , 建立文 中油 田大孔道储层参数变
化 标准 ( 1 . 表 )
表 1 文 中油 田大 孔道储 层参数变化评价标准
Ta 1 Th v l a i n c ie i n f rt b. e e a u to r t ro o hep o r y p r m ee 副 .噻 r pe t a a t r v 珊 o h e e v is wih l r e c n n l n W e z n l e d ft e r s r o r t a g b n c s i n ho g Oi l i f
文章编 号 :6 3 6 X(0 )40 5 -3 1 7 - 4 2 1 0 -0 00 0 1
大孔 道 识别 方法及 聚 合 物微球 调 驱在 文 中油 田的应 用
窦 让林
( 中原油 田分公司 采油一 厂 , 河南 濮 阳 4 77 ) 5 12
2 2 1 聚合 物微 球段 塞 组 合 驱 油 实验 . . 选 取 文 中
() 1 ,
l 2. s
. h
当综合判别参数 c 大于 30时 , . 即为大孔道.
2 聚 合物微球 调驱提高采收率研 究
2 1 聚合 物微球 调 驱机 理 .
油田文 1 0油藏原油 、 地层水进行实验. 实验用岩心
进一 步研 究 大孔 道 的储层 物性 参数 变化 规律 和 测井
℃. 经过长期注水开发 , 储层非均质性导致的差异渗 流逐渐产生优势渗流通道 , 进而形成大孑道 , L 造成水 驱效率低 2 20 年 以来 , 1] 0 0 -. 先后实施 了多种调驱工
艺 , 一类 层进 行 控水 稳 油 J经 过 多 轮 次 调 驱 后 , 对 .
级差, 启动 了新 层 , 实现 了控 水稳 油 , 减缓 了 自然递 减. 关键 词 : 大孔道 ; 聚合 物 微球 调 驱 ; 油 效 率 ; 中油 田 驱 文 中图分 类号 : E 5 T 37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中油 田 17 投 入开发 , 藏类 型 以 多油 层 9 9年 油
水 9 . % , 出程 度 4 . %, 75 采 6 9 但剩 余 可采 储 量 占 5 .6 , 4 9 % 仍是挖潜 的重点. 为此 , 准确判别大孔道 , 采用新 的调驱工艺对大孔道条带进行处理 , 高驱 提
油效率 , 对改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大 孔 道 识 别 方 法
通过对大孔道 区域裸 眼井 常规测井 资料 的分
析, 大孔道已经在 自然电位 、 电极和深浅感应 曲线 微 上形成 了可识别响应 , 与同岩性普通水淹层相 比, 具
收稿 日期 : 0 10 - 2 1 -32 0
基金项 目 : 中国石化 “ 十一五” 驱油 藏提高采收率先 导试 验支持项 目( 号 : 水 编 中油 17 4) 作者简 介 : 窦让林 (96)男 , 16- , 高级工程师 , 主要从事油 田开发研究. -a : y ag @ 13cm Em i z t nl 6 .o lyw y
2 1 年 7月 01 第2 6卷第 4期
西 安石油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Junl f i nS i uU i rtf aua Si c dt n o ra o hy nv sy trl c n eE io ) X a o ei N e i
J 1 0l u .2 1
摘要: 文中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发 , 一类储层 内产生大孔道 , 注采低效循环 问题突 出. 为提 高驱油效
率, 开展 了大孔道识别方法及聚合物微球调驱研究. 根据储层物性参数 变化规律和测井曲线的响应 关 系, 建立 了大孔道 综合 判 别方 法 , 行 聚合 物微 球调 驱 室 内实验 . 场应 用证 明 , 进 现 聚合 物微 球 注入 地层后 , 有效封堵 了地层深部的 窜流大孔道 , 实现 了注入液体的微观 改向, 有效缩减 了层 间渗透率
体表现为 自然 电位 幅度升高 , 电极 曲线幅度下降 , 微 深浅感应 曲线幅度严重下降. 经过大量普通水淹层
和大孔道层的数据 统计分析 , 现当 自然 电位与微 发 电极 曲线幅度 的比值 大于 3 5时可判定为 大孔道 .
复杂断块为 主, 油藏埋 深 1 5 280 m, 隙度 0— 9 孔 9
1. % ~2 .% , 透率 (0—27 88 65 渗 4 0 )×1 m 地 0~ , 层原 油 密度 0 7 /m , 油 黏 度 12m a・s地 .0g c 原 . P , 层水 矿 化度 3 0×1 m / , 0 g L 原始 地 层 温 度 8 3—19 1
层, 符合率 8 .% ; 3 5 深感 应与微 电极 曲线 幅度 的比 值小于 2 5时可判定为大孔道层 , . 符合率 8 . % ; 77 自然 电位与深感应 曲线幅度 的比值大于 14时可判 . 定为大孔道层 , 符合率 7 .%. 85 依据大孔道形成机理 , 结合新钻井的测井资料 ,
窦让林 : 大孔道识 别方法及聚合物微球 调驱在文 中油 田的应用
, 建立大孔 道综合判别式
U —m R V h:
。
性变形 , 通过喉道继续向油层深部运移. 通过不断变 形、 堆积 、 运移 , 逐级封堵高渗透条带的孔喉 , 改变水 驱液流方向, 从而扩大注入液波及体积 , 提高驱油效 率, 降低含水 , 提高采收率 . 2 2 室 内实验 .
模 型为 地 层 砂 填 砂 管 3 8c ×10c 实 验 温 度 . m 0 m, 9 0℃. 驱 后 , 不 同 质量 浓 度 聚 合 物 微球 段 塞 组 水 按
高渗大孔道条带造成的层内矛盾依然存在并呈加剧 趋势.0 5 20 年底 , 一类储层水驱动用程度7 .% , 4 2 含
曲线 的响应关系 , 建立文 中油 田大孔道储层参数变
化 标准 ( 1 . 表 )
表 1 文 中油 田大 孔道储 层参数变化评价标准
Ta 1 Th v l a i n c ie i n f rt b. e e a u to r t ro o hep o r y p r m ee 副 .噻 r pe t a a t r v 珊 o h e e v is wih l r e c n n l n W e z n l e d ft e r s r o r t a g b n c s i n ho g Oi l i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