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患者的护理课件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护理措施】
1.急救 现场急救时,应遵循保存生命第一,恢复功能第二,顾全解 剖完整性第三的原则。要优先解决危及生命的紧急问题,如心跳呼吸骤 停、窒息、大出血、开放性或张力性气胸、休克、内脏脱出等问题,以 挽救生命。
(1)去除致伤因素以避免继续损伤。
(2)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立即清理口腔、通畅气道。
(3)使用有效的抗生素,防治感染。
(4)加强支持疗法。
(5)镇静止痛,对症护理。
3.局部治疗
13
【护理问题】 1.疼痛 与局部受伤及创伤性炎症反应有关。 2.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组织器官受损、结构破坏有关。 3.体液不足 与组织出血、体液丢失有关。 4.躯体移动障碍 与肢体受伤、组织结构破坏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 与伤口污染、异物存留、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3
【损伤的分类】
1.按致伤原因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有利于评估伤后的病理变化。如烧伤、冻伤、锐器
切割伤、钝器打击伤、挤压伤、火器伤、爆震伤和核放射伤等。
2.按受伤部位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有利于判断损伤可能涉及的软组织、骨骼或脏器。
可分为颅脑损伤、颈部伤、胸部伤、腹部伤、四肢损伤等。
3.按皮肤完整性分类 此种分类方法有利于了解损伤部位有无污染。可分为闭合性损
【分类】
根据受伤部位皮肤和黏膜是否完整,可分为闭合性创伤和开放性创伤两类。
1.闭合性损伤 是指受伤部位皮肤或黏膜仍保持完整,无开放性伤口。多由钝性暴力 引起。
(1)挫伤:为钝器或钝性暴力引起。轻者局部疼痛、肿胀、皮肤青紫;重者皮下筋 膜、肌纤维断裂,形成血肿。胸、腹部挫伤严重时常合并内脏损伤。
其相应的临床表现。
2.全身表现 轻者无明显全身表现,严重者可发生创伤性休克
。由于出血及损伤组织分解产物的吸收,体温可升高,一般不超
过38℃,称为吸收热,如并发感染,体温可更高。脉搏、呼吸、
血压均可改变,尿量常减少。
11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和红细胞比容可提示贫血,尿常规提示泌尿系损伤;血电解质
重点提示:
休克是烧伤早期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防治休克是此期的关键,尤其是对大面积烧
伤者。
22
2.感染期 伤后48小时开始渗出液回吸收,细菌、毒素和各种有害 物质被吸收至血液。由于伤后低蛋白血症及炎症因子的释放,使机体
免疫功能低下;又因皮肤失去防御功能,而引起全身感染。在伤后 3~4周,III度烧伤的焦痂开始溶解,创面暴露,细菌入侵而发生创面 脓毒症。烧伤后1个月后,创面经久不愈,机体抵抗力下降,也可发 生全身性感染。
【健康教育】 1.加强生产、交通安全的教育,加强劳动保护,避免创伤的发生。 2.加强营养,促进组织器官功能修复。 3.指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尽可能恢复其生理功能。
18
第三节 烧伤患者的护理
烧伤泛指由热力、电流、化学物质、激光、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损害。通常所称的或狭 义的烧伤,一般指电力所造成的烧伤,此种烧伤最常见。烧伤仅局限于皮肤,还可深达 基层、骨骼。严重者可导致休克、感染而危及生命。
、血气分析有助于判断体液失衡和血氧情况。
2.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各部位有无骨折,胸、腹伤或异物存留。
(2)B超:体腔内有无积液,肝、脾、肾、胰腺等脏器有无损伤。
(3)CT:检查颅脑、肝、脾、肾、胰等器官有无损伤。
3.穿刺试验和导管检查 胸穿、腹穿有利于了解有无内脏破裂,导尿检查有助于了解
有无尿道、膀胱损伤。
4.内镜检查 直接观察有无内腔脏器损伤。
12
【治疗原则】
对各种类型的创伤,妥善的现场救护是挽救生命的保证。因此
对损伤者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抢救生命,防止感染,尽快修 复组织器官和恢复生理能力。
1.急救 原则是抢救生命,重点检查,包扎伤口,固定,搬运。
2.全身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防止休克,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3)控制外出血: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与止血。对开放性伤口用清 洁敷料或干净布类覆盖包扎伤口,以防进一步污染。
(4)迅速补充血容量:应立即开放静脉通路,输入平衡盐液或血浆 代用品。必要时可使用抗休克裤。
(5)有效固定骨折、关节脱位:对有骨折和关节损伤的肢体用夹板 或就地取材临时固定,注意肢端血运。疑有脊柱骨折者,以平托法或滚 动法将其平卧在硬板床或硬地上,以缓解疼痛,利于修复。
病理过程 根据烧伤病理生理特点,一般将烧伤临床发展过程分为三期,各期之间相互交错,烧伤
越重,其关系就越密切。
19
20
21
1.休克期 此期主要发生在伤后48小时以内。烧伤后热力作用,致使毛细血管扩展,大量 血浆外渗进组织间隙及自创面丢失,引起有效血量锐减,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尤以大 面积烧伤为明显。体液渗出的速度,一般以伤后6-12小时内最快并达到高峰,持续36-48 小时。一般伤后48小时起,组织水肿液体开始回吸收。
17
8.维护各器官功能 对严重创伤者,除了积极处理局部,还要考虑其对全身的影响,密切 观察,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加强心、肺、肾、脑等器官功能的监 测,这是减低创伤死亡率的关键。
9.功能锻炼 治疗创伤不仅要求修复损伤的组织器官,而且要尽可能的恢复其生理功能。 因此,待病情稳定后,在促进组织修复的前提下,应鼓励并协助患者进行早期活动,指导 其进行身体各部位的功能锻炼,预防因制动引起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2)扭伤:外力作用使关节异常扭转超过正常的活动范围,致关节囊、肌腱、皮下 组织等组织撕裂。关节部位的皮肤青紫、关节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常见于踝关节。
(3)挤压伤:肢体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较长时间受重物挤压所致的损伤。伤处广泛 软组织破坏、出血和坏死。解压后受伤部位迅速肿胀、麻木、运动功能障碍、皮下瘀斑 ,重者可发生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称为挤压综合征,常危及生命。
重点提示:
防治感染是此期的关键。
3.修复期 组织烧伤后在炎症反应的同时,创面已开始自我修复过程 。I~II度烧伤,可自行修复。但III度和发生严重感染的深II度烧伤,则 需要植皮修复。
重点提示:
此期的关键是加强营养,扶持机体修复功能和抵抗力,积极消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创面和防治感染。
23
【 伤情判断】
1.烧伤面积的估计 面积以烧伤区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比表示。
4.防治感染 尽早对伤口实行无菌术处理,并根据伤情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尽量早用,达 到预防用药的目的。开放性损伤者,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16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由于创伤病情的复杂多变,应重点观察。 (1)意识、血压、脉搏、呼吸、皮肤色泽等情况。 (2)对颅脑、胸、腹部损伤者,要注意瞳孔、反常呼吸、腹膜炎等相应的体征。 (3)对挤压伤者,应观察其尿量、尿色、尿相对密度,以判断是否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1)新九分法:主要适用于成人,是将人体体表面积分为若干个9%的等分,便于记忆。12 岁以下小儿头部面积相对较大,双下肢面积相对较小,测算方法应结合年龄进行计算。
新九分法各部位体表面积的估计
成人各部位体表面积
24
(2)手掌法:以伤者本人的1个手掌(五指并拢)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 1%来估计。此法不论年龄大小与性别,常用于小面积的烧伤估计或作为九 分法的补充。
10
(5)撕脱伤:由暴力卷拉或撕扯导致皮肤、皮下组织、肌肉、 肌腱等组织的剥脱。损伤较重,出血多,易感染。
(6)火器伤:由弹片、枪弹或意外的爆炸事故所致,可为贯 通伤或盲管伤,伤口沾染较严重,常有异物存留。
【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 常有疼痛、肿胀、瘀斑和功能障碍。开放性创伤
可有伤口和出血,如合并重要的神经、血管、内脏损伤,各具有
5
2.伤口愈合类型 (1)I期愈合:指损伤组织的结构和功能都得到恢复。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
感染、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 (2)II期愈合:瘢痕性愈合,只恢复损伤组织的结构,功能缺欠。见于组织缺损大、有
感染、创面对合不良或无法整齐对合者。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1.局部因素 包括伤口有感染、异物存留或失活组织过多,局部血运障碍、制动不良及
2.烧伤深度的估计 通常采用三度四分法,,即分为I度、浅II度、深II度和III 度烧伤。I度和浅II度属于浅度烧伤;深II度和III度属于深度烧伤。
3.烧伤严重程度判断
第八章 损伤患者的护理
1
第一节 概述
损伤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物理、化学、机械、生物等因素均可引起损伤。不同致伤 因素可引起程度不一的损伤。轻者可无全身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掌握损伤的有关知 识,有助于及时正确的抢救、治疗患者。
损伤是外界致伤因素作用于机体造成组织结构的破坏和功能障碍。按致伤因素,大致分 为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损伤。有一种致伤因素同时引发多部位或脏器的损 伤,被称为多发伤。由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于同一个体所致的损伤 ,则称为复合伤。
。 6.开放性伤口的处理 原则上要求在伤后6~8小时内对伤口进行清创缝合,术后加强换
药,以达到I期愈合。感染伤口须经引流、换药和肉芽组织形成,逐渐达到II期愈合。此 外,有异物存留时原则上应取出,尤其是感染病灶内的异物。 7.镇静止痛和心理支持 遵医嘱合理使用镇静、镇痛药物,使患者安静休息,诊断未 明者禁用麻醉性止痛剂,防止掩盖病情。加强心理护理,缓解心理压力。
2
一、病因与分类
【致伤因素】
1.机械性损伤 指暴力作用于人体引起的损伤,如锐器切割、重力挤压、钝器打击、
枪弹伤等,是损伤中最常见的类型,又称为创伤。
2.物理性损伤 指由高温、低温、电流、放射线、激光、声波等造成的损伤。
3.化学性损伤 如强酸、强碱、黄磷、毒气等造成的损伤。
4.生物性损伤 指毒蛇、犬、猫、昆虫等咬抓或螫伤,可带入毒素和致病微生物。
(2)刺伤:由尖锐的致伤物穿入组织所致。伤口小而深,可有异物存留,易并发感
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
(3)切割伤:是由锐利器具造成的损伤。伤口边缘较整齐,深浅不一,可伤及深部
组织。
(4)裂伤:由钝器打击造成的皮肤和皮下组织裂开,创缘不整齐,周围组织破坏较
严重,易发生组织坏死和感染。
9
擦伤 切割伤 刺伤 裂伤
(4)爆震伤:爆炸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形成的高压及高速气流对胸、腹部等脏器造成 7
挫伤 冲击伤
扭伤 挤压伤
8
2.开放性创伤 受伤部位的皮肤或黏膜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有伤口和出血,深部组织与 外界相通。常见的有:
(1)擦伤:粗糙物擦过皮肤造成表层的损伤,有擦痕、点状出血、渗液,有轻度炎
症反应,是最轻的创伤。
局部处理不当等。 2.全身性因素 包括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影响和药物作用等。
6
第二节 创伤患者的护理
创伤是指由机械性致伤因子引起的损伤,为动力作用造成的人体组织结构连续性破坏 和功能障碍。多见于交通或工伤事故、自然灾害和战伤等,可导致皮肤、软组织破损、 出血、脏器破裂、骨折等。
15
2.体位和局部制动 较重创伤者应卧床休息。。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呼 吸和循环。患肢抬高可减轻肿胀。伤处适当制动,小范围的软组织挫伤,伤后早期局部 冷敷,以减轻组织内出血,24小时后可热敷和理疗,以利于炎症消退。对于血肿较大者 ,应在无菌操作下抽出积血后加压包扎。
3.饮食与营养 有开放性伤口等需迅速手术的患者应禁饮禁食,术后给予高蛋白、高热 量、高维生素饮食,促进伤口愈合。对严重损伤者、应遵医嘱输液输血,维持体液平衡 ,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伤后血清钾浓度常有高低波动,应及时测定和做心电图检查 ,纠正钾的紊乱。
伤和开放性损伤。皮肤尚保持完整者,称闭合性损伤;凡有皮肤破损者,称开放性损伤。
4
二、伤口修复过程及影响因素 【伤口修复过程】 1.修复过程 损伤的修复分为纤维蛋白充填、细胞增生、组织塑
形三个阶段。组织的修复功能是伤口愈合的基础。修复是创伤病 理过程的最后阶段。人体各组织细胞的增生能力不同,如表皮、 黏膜、血管内皮细胞等的增生能力较强,而骨骼肌、脂肪等则较 弱,因此,不同组织伤后修复结果不同。理想的修复是由完全与 创伤组织相同性质的细胞来修复其原来的结构和功能,但大多数 修复不能达到原有的形态,只能以纤维细胞增生替代形成瘢痕愈 合,达到结构和功能的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