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垦对滩涂生态环境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垦对滩涂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者:季文荣

来源:《硅谷》2008年第15期

[摘要]沿海滩涂围垦成为我国沿海地区缓解人地矛盾的主要方式,目前已形成新一轮的围涂造地热潮。然而无序无度的滩涂围垦产生了大量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必须及时研究积极有效的沿海滩涂围垦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促进沿海地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围垦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8)0810007-01

一、引言

滩涂是一种潜在的土地资源。围垦开发沿海滩涂资源,拓展生存空间是我国沿海省市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一项重大举措,而由于沿海滩涂湿地环境自身的演化、发展规律与人类需求之间存在客观和主观的差距,因而探索沿海滩涂围垦利用与湿地环境变化发展规律,协调沿海滩涂围垦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的贡献与湿地生态环境影响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沿海滩涂是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由于潮汐的作用,沿海滩涂有时被水淹没,有时又出露水面,其上部经常露出水面,其下部则经常被水淹没。在目前要求流域退耕还林和退耕还湖的情况下,滩涂却可以退海垦殖,并且由于河流泥沙源源不断地入海,滩涂还是一种动态增长的后备土地资源。我国现有沿海滩涂350万公顷以上,是海岸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城乡建设的需要,我国曾在50年代和80年代分别掀起了围海造田和发展养虾业两次大规模围海热潮,使沿海自然滩涂湿地总面积缩减了一半。“十五”期间,我国平均每年围填海面积更是高达300平方公里。沿海滩涂围垦也已经从过去单一的农业开发向综合性的多功能、多产业的开发利用方向发展:包括拓展农业用地,用于耕种、发展水产养殖、创汇农业等;兴建大型工业企业;为交通事业发展提供空间,建设国际机场、沿海港口;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及城市建设的需要。

二、滩涂围垦的负面影响

滩涂围垦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土地和空间资源,但随着围垦规模的扩大,围垦范围也从高滩发展到了低滩,这对本身比较脆弱和敏感的滩涂生态系统造成了影响[1],其主要体现在:沿海滩涂湿地损失,滩涂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生物栖息地减少,围区污染物排放造成海岸污染等方面。滩涂生态结构如图1所示:

(一)超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入侵

滩涂围垦在海水入侵地带具有一定的正效应,虽然围垦后地下水位下降不大,但筑堤御潮及垦区灌排水网建设,降低了地下水矿化度,海水淡化趋势明显,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地减轻海水入侵。淡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地表水体污染和水质恶化是垦区的水资源与水环境的突出问题,潮滩围垦还可改变地下水流系统。新围垦区土壤脱盐、涂区种植和养殖都需要大量淡水,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也需要大量的淡水资源,过量抽取地下水,将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并导致土壤盐渍化[2]。浙江宁绍平原从1964~2000年累计下沉了468mm,并且近几年还有下沉加快的趋势,每年高达20~30mm。在莱州湾沿海地区,目前取水井的密度达到了20~30眼/km2,以致海水倒灌,地下水中氯离子的浓度大于300mg/L。

(二)滩涂围垦破坏大片海洋生境,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

沿海滩涂湿地是各种鱼类繁衍、大量海洋生物栖息、海鸟等野生动物觅食、珍稀动植物生长的场所,围涂造地改变或彻底破坏了这些生物的家园,导致生物的种群数量减少甚至濒临灭绝,甚至给附近广大海域的海洋生物资源造成了深远的不良影响。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排放进银洲湖上游,致使围垦湿地水质下降,湿地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如红树林是海岸线常见的一种特有植物,对巩固海岸堤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围垦和砍伐,我国沿海红树林已由20世纪50年代初的5万公顷下降到目前的1.4万公顷,72%的天然红树林已经消失。其结果不仅使滩涂湿地的自然景观遭到了破坏,重要经济

鱼、虾、蟹、贝类生息、繁衍场所消失,许多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绝迹,而且大大降低了滩涂湿地调节气候、储水分洪、抵御风暴潮及护岸保田等的能力。

(三)污染加剧,水体逐渐畜营养化,容易引发赤潮

滩涂围垦使得海洋潮差变小,潮汐的冲刷能力降低,港湾内纳潮量减少,水流交换速度减慢,海水的自净能力随之减弱,导致海水中营养物质增多,水质恶化。一些围涂工程因填土之需,开山挖土破石,造成山体裸露,一遇大雨,滚滚浊流入海,也给近岸水体造成了污染。同时,果园、农作物地等人工湿地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化学产品,已成为湿地的污染源,影响了垦区和近海的水体质量。一些河段水质的化学耗氧量超标,不能饮用;无机氮和无机磷营养盐污染超标面更广,直接威胁着湿地生物多样性.此外,水产养殖投放饵料、药物,超出了海洋的养殖容量和环境容量,加剧了海水富营养化,容易引发赤潮。

(四)引种不当引发生态入侵

为了在沿海滩涂上促淤造陆、保岸护堤和改良土壤等,不少地方引种了大米草,因为大米草耐盐耐淹,适应性广,在潮间带几乎均可生长。大米草的茎叶富有弹性,根系发达,向下生长数十厘米甚至数米,具有消浪缓流和拦截泥沙等作用。大米草的分蘖和繁殖能力极强,年分蘖数可达几十株甚至上百株,同时其落籽能向外飘散生长,并迅速向四周蔓延。由于大米草的这些特性,实际上有些地方已经蔓延成灾。在福建三都湾,大米草侵占了4000多km2的养殖场地,其落叶和落籽随波逐流,在紫菜和海带等养殖地堆积,给滩涂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袁兴中.围垦对长江口南岸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1(21).

[2]冯利华.滩涂围垦的负面影响与可持续发展战略[J].海洋科学,2004 (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