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舟居文化景观的演变与传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巢湖舟居文化景观的演变与传承
随着失水渔民上岸工程的开展,巢湖舟居文化逐渐受到了关注。

本文在梳理巢湖舟居的历史空间及发展轨迹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舟居文化景观演变和传承的现状,并尝试提出一些可持续保护和发展的对策。

安徽省境内渔船建造,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1953年,在挖河取土时,在涡河之滨西阳集发现了木质船板数块和陶制网坠。

据考证,该船为春秋时期的渔船。

可见,巢湖地区捕渔历史悠久。

渔民以船为家,船既是他们的生产工具,也是他们的生活场所。

对渔民舟居空间进行研究,对进一步理解渔民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巢湖舟居的历史空间
(一)艨艟与?B舟
舟居文化空间的产生依赖于舟船的建造和使用。

在环巢湖地区,舟船建造和使用的历史非常久远,为当地舟居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在2世纪至3世纪时,就已有艨艟制造及应用的记载。

直至唐代前都没有人知道它的规模和样貌。

汉代时,艨艟是水军的主力船。

船体狭而长,机动性强,便于冲突敌船。

甲板以上有船舱三层,以生牛皮裹之,以防止敌人火攻。

每层
船舱四面皆开有弩窗矛孔,可作攻击各方向的敌人之用。

杜佑在《通典?兵法》中记载:“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左右前后有驽窗矛穴,敌不得进,矢石不能败。

”由此可见,艨艟形体雄伟,机动性强且便于水战。

巢湖地处皖中,是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中间地带,属滨江面湖,低洼湖沼很多。

这些河湖港汊为巢湖人民提供了灌溉之便与舟楫之利。

上述舟船一般用于战争、生产生活,真正能为渔民提供居住空间的还是后来产生的?B船。

?B船为内陆湖泊中形制最大的渔船,又名六桅船。

《太湖备考》卷16《杂记》对其形制、制造、作业时间及地点等都有详细记载。

“太湖渔船,大小不等,大概以船为家,父子相承,妻女同载,衣粗食恶,以水面作生涯,与陆地居民了无争竞。

其最大者曰?B船,亦名六桅船,不能傍岸,不能入港,篙橹不能撑摇,专候暴风行船,故其祷神游‘大树连根起,小树着天飞’之语。

其形制不知从何时始,太湖中的?B 船形身长八丈四五尺,面梁阔一丈五六尺,落舱深丈许;中间立三幅大桅,一幅高五丈、另二幅高四丈五尺,船头一幅桅,高约三丈,船梢二幅桅,各高二丈许。

”《太湖备考》卷11《集诗二》有《?B船竹枝词》云:“村外村连滩外滩,舟居翻比陆居安。

”如欲制造?B船,必先择定时辰八字以祈吉利平安。

(二)古代舟居
有关巢湖流域舟居的史料记载较少,如《太平寰宇记》中载道,“庐江筝笛浦,浦中有大舶覆水内,渔人宿旁,闻筝笛之声及香气氤氲,云是曹公载妓船覆於此。

”由此可知,三国征战时期,渔人的小舟就在战船之旁。

再如《太平广记》卷499载,“江陵有郭七郎者,其家资产甚殷,乃楚城富民之首,江淮河朔间,悉有贾客仗其货买易往来者。

……生少小素涉于江湖,颇熟风水间事,遂与往来舟船执梢,以求衣食,永州市人,呼为捉梢郭使君。


另外,一些诗人在诗词中形象地描写了巢湖水面舟居情形。

如清代诗人李瀚《巢湖渔父曲》:“前峰一轮山月吐,渔翁晚泊苹花渚。

卖鱼沽得酒盈樽,儿女满船闻笑语。

”简单的几句话勾勒出了巢湖一带舟居生活的样貌。

清代诗人刘祯的《望巢湖》一诗写道,“面面山环抱,湖光一镜幽。

夜深孤月朗,波阔远天浮。

四越雄心阻,三分霸业休。

平时闲眺望,一派尽渔舟。

”该诗写出了巢湖水面上美丽的自然和人文景色。

再如,姥山岛文峰塔内青石板上还留有清代吴毓芬的诗句:“山人使船如使马,?瓮徊ㄌ嗡?桨打……朝挂百帆塘外开,暮挂百帆塘里来。

”诗句描述了巢湖水面上的渔民日出水塘,日落回塘的情景。

(三)连家船
1940年前后,巢湖仅有渔船100多只,腰盆600只左右。

建国后,巢湖的渔业生产有了迅速发展。

据1980年统计,全湖渔船200只,其中,外湖154只(4 032吨、3 024马力、平均每船26吨),占总数的77%。

沿湖巢县、?]江、肥东以腰盆为主。

外湖渔船多数自20世纪60年代由沿淮湖泊的瓦埠湖、女山湖、城东湖、高邮湖先后移入巢湖。

但巢湖渔民一般都是“两栖渔民”,岸上都有稳定住房,开湖期捕鱼,休渔期上岸外出务工。

长期以来,在巢湖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中还有一批六安、淮南、明光,以及江苏等外地渔民拥有捕捞许可证。

与本地渔民不同,这些外湖渔民单纯依靠捕鱼为生,岸上没有住房,他们的“家”就是“连家船”,常年吃住劳作都在船上,过着“以船为家”的漂泊生活。

(四)现代住家船
随着渔业的发展,社会进步,渔船建造工艺日新月异。

在长江、淮河及其巢湖等大型湖泊中集操作与居住渔船大体有以下几种:刺网类渔船、围网类渔船、钩钓类渔船。

比如,刺网类渔船大都甲板屋较小,可以住家;桅1-2道;并可用桨、橹行驶。

围网类渔船大都可住家,但条件较差。

二、舟居景观现状
在建造材料方面,住家船多以不易腐烂的、浮力大的杉木建造,船体还会用桐油进行粉刷。

在结构方面,夹板下有两层,最下一层为隔水层,隔水层上为底舱,主要用来存放生活用品、粮食和杂物。

住家船在功能划分上比较简单,一般前舱作业、中舱为寝室和吃饭,后舱为厨房、厕所(如图1)。

环巢湖水面上的船屋特点,可以从渔民上岸工程中不断接受采访的资料中窥见。

如,记者在采访渔民刘叶军的过程中,将当今船屋现状呈现了出来。

刘叶军的船屋大概在整艘船的船舱处,船艉的船舱是用铁皮制成的生活区,分割为客厅、一间卧室、卫生间、厨房、一间储藏室。

客厅内摆放着掉了漆的老式家具,蓝白色条纹的老式地板砖。

船上唯一的娱乐设备便是电视。

船头挂着用粗盐腌制的风干鸡,这种风味食品为大部分渔民所推崇,用盐腌制后风干,不仅能够让鸡肉保存时间长,还可以让他们摄取到除鱼类之外的蛋白质。

有的船屋吨位比较大,层数比较多,在巢湖水面上有两层至三层的船屋。

?@些船屋相对来说比刘叶军的船屋要宽敞明亮一些,设施设备也会多一些,但生活依然不方便。

和传统渔业相关的渔船、船屋、码头等渔业景观,在姥山岛依旧有所存在。

从实地调查来看,以往用作停靠渔船的码头,如今多被用来停靠接送游客的游船和快艇,其作用和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生了改变。

在岛的四周发现了许多停靠在岸的渔船,岛上的渔民目前基本不外出打渔,所以一段时间内渔船都会停靠在岸边。

至于不再打渔后渔船该怎么处置,渔民表示暂不清楚。

渔民说最具代表性的船屋只有在
需要长时间在外打渔或在湖面上生活一段时间时才会用到。

按照目前渔业发展的状况来看,船屋基本不会再被使用。

《关于改造连家船渔民的报告》中早有记载,“一些渔船年久失修,稍有风浪就有危险,全家老小住在船上不安全,而且渔民的健康状况也堪忧,有不少渔民患上了血吸虫病……此外常年居住在船上,受条件限制,渔民多半是‘罗圈腿’,服兵役也不合格。

文化教育更是跟不上,文盲多,适龄儿童无法上学,生产队会计多是陆地借来的……。

”巢湖外湖渔民较多,在生活生产、渔业管理、开发经营诸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渔民终年以船为家,生活诸多不便,婴儿老母也随船漂泊,子女难以就学,青年缺少文化知识。

外湖渔船多年来大多单一捕捞、渔闲泊船,很少从事其他生产。

姥山岛位于湖心,四面环湖,导致岛上的条件有限,生存需求、教育需求等多种需求等得不到满足,居住在岛上的大多都是老人。

老人的孩子基本上都在别处成家立业,岛上基本没有年轻人生活。

上了年纪的老人,身体状况也不允许他们再外出打渔,他们也不再需要靠打渔来维持生活,慢慢地减弱了外出打渔的意愿。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家就一直在关注、讨论和实施渔民上岸工程,希望可以通过行政改革路径,为生活在水面的渔民提供安定的生活居所。

但渔民上岸后,还面临着转型和就业难的问题。

渔民原有文化生活空间退缩,从亲水到
离水的转变,还存在心理调适、生活空间景观演变与转型等问题。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献言献策。

三、舟居景观保护和发展策略
舟居文化景观的保护和传承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从保护渔业景观、开展渔业旅游、完善相关措施等方面入手。

(一)重视环巢湖地区的渔业文化的发展
政府部门要意识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是通过限制渔民打渔来被动发展,要提升渔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其文化内涵,将其作为文化来发展,赋予渔业新的生命力,增强其活力。

发展渔业文化是渔业的创新,也是其新的发展方向。

(二)挖掘环巢湖地区的渔业历史,丰富渔业文化的内涵
作为中国的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渔业的发展历史必定有源头可以追溯,因此,挖掘环巢湖地区的渔业发展历史为世人所知,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能够丰富渔业文化的内涵,拓宽渔业文化的深度。

(三)保护目前的渔业文化景观,并对其进行开发
随着政府保护巢湖地区水域生态环境政策的出台,渔业受其影响,现有的并依然存在的渔业文化景观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变化,再不采取措施保护目前的渔业文化景观,就会逐渐没落。

渔业文化景观是抽象的渔业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对其进行保护,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开发,能够让大家
对渔业文化有更直观深刻的感受。

(四)促进渔业文化和旅游业的相互融合
发展渔业文化的最终目的是,将渔业文化同当地的旅游景区融合在一起,赋予旅游景区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而在推动环巢湖地区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能够带动渔业文化发展,让二者逐渐融合,让渔业文化参与到景区提供的旅游产品中。

(五)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整合周边资源
一切旅游发展的前提都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渔业文化的融入,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

只有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才能满足渔业文化和景区旅游融合之后的发展要求。

只有不断整合周边的资源,才能为渔业文化以及景区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

通过与旅游发展的结合发展渔业文化,保护渔业文化景观,是一种新的发展方式。

根据实地调查,本文对这种新的发展方式给出了几点具体的建议。

融入当地的渔业文化之后,要创新景区的管理经营方式,要让当地的渔民参与到景区的经营管理中,使渔民们的自身利益和景区的整体营收相结合,由此调动渔民参与景区开发和管理的积极性,让大家共同为文化和景区的发展出谋划策。

开发出能够展现渔业文化魅力的体验项目,通过让游客亲身体验,增强游客对文化的认同感,让游客能够深刻感受到渔业文化的独特性,对整个景区
留下深刻印象,留念渔业文化。

创新引进一些蕴含景区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吸引游客,给予其独特的文化感受。

加大文化的宣传力度,在年轻群体中广泛宣传,吸引他们参与到文化发展传承的队伍中,为发展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

增加景区的旅游设施项目,丰富其形式,不仅仅只是满足游客的吃、住、行、逛、买的基本需求,还需要开发一些更独特丰富的旅游项目,让游客感受绚丽多姿的文化。

还要不断完善设施设备,以满足发展的硬性要求。

(作者单位:巢湖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