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环境保护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党的报告中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新时期执政理念的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和对人民生存环境的高度重视。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其核心是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明确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作用。

一、我区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义

保护环境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是事关民族兴衰和人民福祉的一件大事,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攻坚方向。我区自成立之初就始终秉承“生态立区”的建城理念,始终坚持“科技、生态、低碳、人本”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在保持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又切实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工业企业能耗和空气、水质的污染物含量的逐年下降,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大幅提高,环境质量保持优良。但是,我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大,影响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日渐显现。因此,我们要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强环境保护,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是改善和保护环境民生、建设幸福家园的内在要求。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二、我区环境保护的基本情况

(一)环境保护现状

“十一五”以来,我区环保工作以改善生态和环境质量,保障人群身体健康为核心,坚持生态保护与污染防治并重,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强化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健全法制,加强部门自身能力建设,依法管理环境;加强综合协调和分类管理,促进建立生态工业体系,提高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积极参与地区间的环境保护合作,全面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环境保护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环境质量保持良好。总体来看,我区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状态。大气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大气标准二级要求;区域内8条主要河流中朱家港、金墅港等4条河流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功能区噪声、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监测结果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通过实施新农村建设和城市“绿肺”工程,全区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工业污染得到全面控制。积极推行总量控制制度,努力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在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认真实施污染物削减计划,加大对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的监管力度,完成了以“升级改造”为主题的

限期治理任务。同时,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完善建设项目环保审批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发放管理制度,劝停拒批重污染项目,努力控制新污染。

3.环境管理能力不断加强。我区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宣教信息等技术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数字环保的建设与使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在污染源监控、环境管理业务、在线公众服务、环境质量分析、环境移动执法等各方面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逐步实现环境信息采集、传输和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目前,数字环保一、二期已投入使用,三期现已上线试运行。

4.环保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提升。近年来,我区的环保投入逐年递增,环保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明显提升。目前我区共建有5座大型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28万吨。其中第二污水处理厂、白荡污水处理厂和浒东污水处理厂等完成了除磷脱氮提标改造及扩建工程。全区

生活垃圾转运站数量增至13座,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建成区公共绿地面积3420公顷,人均绿化面积18.09平方米。

5.生态示范创建成效显著。积极开展创建环境教育基地和绿色学校(幼儿园)及生态示范村(镇)工作,树立环保先进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目前,我区共创建绿色学校(幼儿园)95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33个,市级59个,国际生态学校2个),生态村6个(国家级1个,省级5个),生态镇1个(国家级)。积极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活动,认真落实生态工业园建设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使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并于2008年顺利通过生态工业示范园国家级验收。

(二)环境保护的瓶颈与困难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取得这些成绩值得肯定。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随着我区

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提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诉求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一些瓶颈和困难。

1.完成减排任务的难度在加大。虽然我区正在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但是以煤炭消费为主的能源结构、重化工占有相当比重的工业结构,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减排形势相当严峻。同时,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使得生活污染物产生量也迅速增长,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改善环境质量的难度在加大。空气质量虽然不断改善,但颗粒悬浮物仍是影响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同时将PM2.5等指标纳入空气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中将使我区空气优良天数有所下降。太湖水质和城区河道水质总体上仍处于较低标准。

3.化解环境纠纷的难度在加大。环境问题已成为群众投诉的焦点、媒体关切的热点、社会管理的难点,极有可能与其他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成为引发群体事件和个人极端事件的“导火索”。必须把解决群众身

边的突出环境问题纳入社会综合管理的范畴,把环境保护工作更多地置于公众和社会监督之下,努力增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加强环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一) 强化环境引导调控,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命脉。要切实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作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绿色转型,通过环境影响评价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通过环境标准引领企业技术进步,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努力形成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提高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1. 实行分区引导,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并实施与功能区要求相适应的开发建设活动。优化开发区域,因其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如核心区域,以狮山、枫桥、横塘为主体,适宜发展现代制造业、

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限制发展占地多,消耗高的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开发区域,以浒关镇和通安镇为主体,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做到增产不增污。限制开发区域要充分考虑区域的生态安全,严格限制污染行业发展,如西部生态城。禁止开发区域,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太湖水源保护区、国家级太湖湿地公园、大阳山国家森林公园等风景名胜区的环境敏感区内不得建设工业项目。

2. 加强减排倒逼,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其出路在污染减排。要依法全面落实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健全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机制。实施建设项目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对区域内重点项目实行总量动态调节。对规模小、工业技术落后、污染治理无望的企业坚决予以淘汰,依靠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腾出的总量,支持和鼓励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的项目发展。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行业实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对不符合环境功

能区划和产业政策要求、未取得主要污染总量指标、达不到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批准环评文件。综合运用环保、价格、信贷、土地等多种手段,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升级。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重点培育新能源、生物医药、服务外包三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符合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是我区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流方向。现代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缓解产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冲击和负荷。据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表明,2006年我国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为175136.64万吨,服务业能源消费总量为59023.18万吨。服务业消耗1吨能源的产出为1.4万元,工业消耗1吨能源的产出为0.59

万元。因此,要以现代服务业为突破口,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绿色金融商贸服务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型产业,提高其在

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效缓解当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尖锐矛盾,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3.坚持绿色高效,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强重污染企业的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一是积极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积极构建企业内部、园区和行业3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首先,构建企业内部循环体系。研究和开发企业内部上下游原料产品的生态链接,鼓励企业内部实施资源的回收、再生和循环利用。积极做好企业补链工作,做长资源利用链条,推进次级、末端资源的循环交流与使用,构建企业内部小循环。其次,推进园区循环补链。以产业链延伸为主导,以企业群共生为主体,促进园区内生产工艺纵向与横向耦合,鼓励园区基础设施、物流设施、信息服务设施的

共享,企业间副产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和废物、土地集约利用、串联用水和循环用水、废水再生利用,培育和构建规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体系。如苏钢焦化厂与宝化炭黑厂通过节能改造实现煤气、蒸汽的互供,使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同时减少了SO2的排放。最后,构建行业循环产业链。目前,我区构建了线路板、水晶振动子、液晶显示器等十条相对独立的工业生态链。在此基础上还应积极构建电力、钢铁等行业的循环产业链。如钢铁行业可建立钢铁—市政循环经济产业链,主要是与城市污水处理厂联合,充分利用中水和污水。城市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的中水,可以作为钢铁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水或工艺用水。二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建立健全清洁生产审核制度,重点推行化工、医药、电镀、造纸、电子、机械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鼓励其他企业自愿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培育一批资源利用率高、污染排放少、经济效益好的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引入先进技术工艺,在生产过程中构建废物连续利用“循环

圈”,推动实施清洁生产。进一步完善清洁生产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促进企业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实践证明,清洁生产是一种效率高,可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可有效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截止2012年底,全区共有132家企业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企业累计实施无/低费改造项目1880个,中/高费改造项目508个,资金投入3.94亿元,年增经济效益5.67亿元,节电13729.1万kwh/a、节水985.1万t/a、节天然气1850.6万m3/a,减少COD排放608.7t/a,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024.9 t/a。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显著。三是开发与推广循环经济先进技术。突出抓好工业、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以及钢铁、造纸、电力等重点行业和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工作,推广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热电联产、余热发电,推广印染、化工等行业烟气余热(余压)回收利用装置,推广先进节电控制技术和产品。如苏州宝化炭黑公司通过安装在线余热锅炉,收集炭黑尾气余热,提高单线装置产能,每年节约标准煤约

2933吨,实际经济效益达316.8万元。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工艺和产品,应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冷却节水、热力和工艺系统节水、洗涤节水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倡导绿色经济,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发展环保产业既是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技术保证。高新区内环保产业(不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从业人员已达10000多人,行业年总产值近7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左右。涉及了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保产品生产、环境服务与技术咨询等相关领域。发展环保产业既要立足于我区产业特点,又要注重打破常规寻求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一是努力形成环保产业优势。充分发挥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的优势,加大环保新材料技术及产品的引进、研究开发力度。积极开发和利用节能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产品,重点发展新型能源加工、水污染治理设备、环保药剂与材料、绿色能源技术及产品。依托已经形成的电子信息业和汽车产业,发展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和汽车尾气净化设

备等环保设备产业,提高产业之间的协同优势。加大环保技术创新,引进和研发环保型、生态化的“补网”、“链接”技术,重点培育一批有规模效益的环保企业。二是加强环保产业招商工作。以环保产业园及苏新环境科研技术中心现有人员为主,结合环保局和环保产业协会人员,组成环保招商的专门队伍,利用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区”、首家“ISO14000国家示范区”、首批“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开发区”、首批“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单位”等先天优势加大高新区环保产业招商的力度,特别是到日本、美国、德国等环保产业发达地区开展专题环保招商,同时针对国内外知名环保企业进行定向招商,针对各行业发展前三甲的企业进行定员对接,针对环保专业展会进行定期参展。三是加大环保人才引进力度。重视环保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的研究和推广,引进国内外名校在高新区内建立产学研基地,以骨干环保企业集团为主体,组建环保产业中试基地,促使各高校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加大环保创业创新型的领军人才的引进力度,将生态环境类人才列入高

新区紧缺人才专业目录,提高对紧缺型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资助标准,吸引更多的人才进驻高新区。据调研,苏州工业园区每年人才专项经费达2亿元,出台了《苏州工业园区吸引高层次和紧缺人才的优惠政策意见》,引进的人才最高可获得150万元的购房补贴,还设有优惠租房、薪酬补贴、培训补贴等多项补贴项目。我区亦应建立相应的人才引进措施,真正形成人才引进的政策高地,吸引多方人才,参与竞争。四是充分发挥环保产业协会作用。目前,高新区环保产业协会拥有会员单位52家,从行业类别来看,专业环保企业34家,循环经济、环境友好等环保型企业18家。发挥环保产业协会的作用对环保产业的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首先,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的合作,在一些企业数量多,污染物排放量大的行业重点推广先进污染治理技术。其次,加强与国内大学、科研院所和环保工程技术公司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我区环保产业的技术进步。三是加强与各级环保产业协会合作。通过环保技术示范工程等途径,推荐环保骨干企

业的先进技术,帮助企业打破地方保护、部门保护的限制,主动为企业开拓市场创造条件。

(二)加强自然环境保护,提升区域环境质量

以水体、大气、土地和生物为架构的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要切实加大自然环境的保护力度,不断提升区域环境质量,夯实生态文明的环境支撑体系。

1.大力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针对我区城镇建设过程中不合理的河道填、堵、裁、束等做法带来的河道生态退化问题,重点围绕河道清淤、河道改建、河道引水等工作加强河道的综合整治工作力度。坚持属地负责、以乡镇为主原则,重点加强浒墅关、横塘、狮山三个地区的河道整治力度,不断完善“增容、减污、生态恢复与整体开发相结合”的可持续整治思路。进一步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污水管网及泵站相关配套工程,加快提高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加快浒墅关镇污水管网建设力度,提高接管率,确保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率达到85%以上。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组织开展整治流域内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杜绝偷排和超标排放现象,确保流域水质得以持续改善。在运河河岸带两侧30m、主要支流河岸带两侧20m范围建设生态防护林带,生态林带以景观型植物为主,全面禁伐,常年养护,促进植被的自然生长。通过整治,逐步构筑“水清、岸绿、流畅、景美”的江南水乡环境,最大限度、最高水平地保持我区水乡特色和水网景观。2012年枫桥街道浒墅关镇等投入400多万元对辖区内的部分河道进行整治,明显改善了河道发黑发臭现象。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加大水源地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合理配置长江、太湖、水库和地下水等水源地,探索建设多水源供水系统和区域应急水源工程。开展好上山村饮用水源地和京杭运河浒关上游、黄花泾两个考核断面的水质监测、监管工作,提高断面水质监测频次和准确性,及时掌控水质变化情况,确保区内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加大太湖蓝藻监控预防工作力度,保障我区乃至全市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2.实施大气污染物全面防控,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深入推进我区环境保护“蓝天工程”的实施,加大区域尤其是化工集中区的大气污染防控力度。全面推进脱硫工程,我区大气中的SO2主要来自工业集中区化石燃料的使用,特别是浒通片区内的苏信特钢集团。要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洁净煤技术,改进煤炭燃烧方式,提高化石燃料利用效率;发展高效的脱硫除尘脱硝治理技术,加强工业点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高脱硫除尘效率。深入开展电力行业污染减排,全面实施低氮燃烧技术,新、扩、改建机组必须配套烟气脱硝设施,现役机组在采取低氮燃烧的基础上逐步实施脱硝设施改造,同时加强非电工业等低氮燃烧技术推广使用。大力改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大力推行天然气、低硫柴油、液化石油气、电等优质能源替代煤,实现优质能源供应和消费多元化。积极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程,全面完成辖区内加油站、油罐车、油库油气回收综合治理任务,加快实施机动车国四标准。加强对石化、化工及相关产品制造企业的全过程控制,推进企业挥发性有机

物污染末端处理设施建设,确保重点监管企业实现挥发性有机物稳定达标排放。实施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范措施。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减少颗粒物排放,以缓解酸雨和灰霾污染,改善大气环境。

3.强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全面控制固体废物污染,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和安全处置,建设完善工业固体废物、污泥、生活垃圾等处理处置工程。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作,推进污泥无害化集中处理处置设施的建设,完善污泥申报登记和转运联单制度,不断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工作,逐步建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和利用的生活垃圾综合管理体系,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4.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一要加强农村工业污染防治。指导各镇(街道)开展村庄工业污染源整治,落实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排放监督机制和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三同时”制度。开展小化工、小制度、小漂

染等“十五小”企业专项清理整治。监督、指导各地取缔关闭“十五小”、“新五小”企业和未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加工利用点。组织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二要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以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为重点,促进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带动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活动,逐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首先,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完善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对具备接管条件的村庄,大力推进城镇污水收集管网的合理延伸与全面覆盖。对规划保留的村建立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后排放;对分散村庄采取建设生物净化池或生物净化前置库等来进行污水处理,处理后的尾水达到相应标准后排放。太湖一级保护区内全面建成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因地制宜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进一步完善农村垃圾收运处理模式,不断健全“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三要加强农业污染控制,积极发展生态农业。首先,积极倡导绿色农业种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于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进一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不断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推进节能减排,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始终坚持和全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下大气力抓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近年来,我国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既讲求经济效益,也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标本兼治,

公需课《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参考答案

公需课《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参考答案 单选题(共30 题,每题 2 分) 1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 A. 可持续发展经济 B. 低能耗 C. 低排放 D. 低技术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暂无 2 .公开环境信息,以()。 A. 提高环境监管效能 B. 建立环境民主协商机制 C. 解决环境资源低价问题 D. 解决环境廉价问题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暂无 3 .将()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政绩考核指标,各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 A.

治理环境 B. 节约资源 C. 保护生态 D. 保护环境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暂无 4 .完全不含人工化学合成物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是下面哪种食物()。 A. 有机食品 B. 绿色食品 C. 无公害食品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暂无 5 .防腐剂过量属于食品污染的哪一种 A. 原料污染 B. 保鲜生产的污染

C. 制作过程中的污染 D. 生物性污染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暂无 6 .生态环境保护是新时代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 A. 必由之路 B. 必然选择 C. 重要途径 D. 根本保证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暂无 7 .建设美丽中国坚持绿色发展,要以()为主题。 A. 尊重自然规律 B. 科学发展 C. 以人为本 D. 制度创新

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暂无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A. 负责制 B. 追究制 C. 终身追究制 D. 行政责任制 我的答案: C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暂无 9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把()写入党章,强化了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A.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B. 生态文明 C. 生态环境保护 D. 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 我的答案: D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暂无 10 .下列不属于生态农业发展阶段的是()。 A.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题目与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 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 .在借鉴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时,我们应该()。 ?A. 照搬照抄 ?B. 对自己完全的否定 ?C. 有针对性筛选 ?D. 自我探索,完全抛弃外国经验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2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为目标。 ?A.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 环境承载力 ?C. 遵循自然规律 ?D. 绿色科技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3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写入党章,强化了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A.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B. 生态文明 ?C. 生态环境保护 ?D. 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4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A. 生态公正 ?B. 经济发展 ?C. 生态安全 ?D. 新能源革命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什么是生态文明的厚重之本? ?A. 发展红色 ?B. 发展褐色 ?C. 发展黑色 ?D. 发展绿色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6 .“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A. 生产方式层次 ?B. 物质层次 ?C. 生活方式层次 ?D. 以上都不是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7 .()是解决环境问题不可替代的力量。 ?A. 政府监督 ?B. 企业守法 ?C. 公众参与 ?D.

环保部门执法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8 .低碳经济的本质是()。 ?A. 可持续发展经济 ?B. 低能耗 ?C. 低排放 ?D. 低技术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9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A. 质量有所降低,环境整治效果不明显 ?B. 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趋势,但成效并不稳固 ?C. 明显好转,整治效果突出 ?D. 质量有所好转,趋势稳定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10 .()是生态系统的重要支柱。 ?A. 草原 ?B. 海洋 ?C. 森林 ?D. 湖泊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11 .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 ?A. 艰巨性 ?B.

生态环境保护自查报告

生态环境保护自查报告 按照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工作专题会精神,现将我局牵头项目“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内容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严把环评大闸,注重在源头上预防污染。扎实推进规划环评,积极开展项目环评,发挥好环境影响评价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的“调节器”、“控制阀”作用,主动服务、全程跟踪重大项目建设,对促增长、惠民生的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20**年至今共完成194个项目的环评审批工作,涉及投资872479.89万元;对违反产业政策以及不具有环境可行性的项目做到不引进、不发展,近2年先后依法否定不符合产业政策及“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项目20多个。 二是坚持联防联控,强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认真落实国家“大气十条”,20**年淘汰了海大集团20蒸吨燃煤小锅炉1台;在城区强制推行清洁能源,对商户主动使用天然气的,给予开户费50%优惠,城区清洁能源使用率达到97.72%;开展了城区餐饮油烟专项治理工作,城区餐饮业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达50.2%;落实秸秆全域禁烧工作,强化乡镇(街道)、村、组干部责任,按照1000元/村、2-4万元/乡(镇、街道)的标准落实工作经费,加强巡查,推广秸秆粉碎还田、食用菌种植等方式引导农民开展综合利用,露天焚烧秸秆现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投入财政资金67万元并争取省级补助资金50万元,在城区建成了pm2.5自动监测站。20**年城区空气质量api指数≤100的天数达到335天,空气优良天数占91.78%。 三是确保饮水安全,全力做好水污染防治。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张家岩水库实行每月不定期巡查和加密监测,在原已取缔库周所有排污口的基础上,设立了标志牌和界桩,在一级保护区(陆域)设立了120米隔离网,建立了城市饮用水源应急管理制度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在水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 o我国环境问题得社会性原因就是()。 A. 资源低价 B. 环境廉价 C ? 违法成本低 D . 公众环境诉求表达不畅 我得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2。党得十九大报告中指岀,()就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得千年大计。 A . 生态环境保护 Bo 建设美丽中国 C . 建设生态文明 D. 人与自然与谐 我得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生态农业就是农、林、木、副、渔各业综合起来得大农业,又就是()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得现代农业。 Ao 农业生产、流通、运输 B. 农业生产、分配、消费 C. 农业生产、加工、销售 D . 农业流通、交换、销售 我得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什么就是生态文明得厚重之本? Ao 发展红色 B .

发展褐色 C. 发展黑色 Do 发展绿色 我得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5?生活中,使用哪种电池更环保 A . 可充电电池 B. 課镉电池 C? 干电池 Do 锂电池我得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6。防腐剂过量属于食品污染得哪一种 A. 原料污染 B. 保鲜生产得污染 C. 制作过程中得污染 D. 生物性污染 我得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爲壽孑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确保鋤},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A? 2 025 年 Bo 2030 年 C. 2035 年 Do 2O5O 年 我得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8.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其她领域得改革就是()得。 A . —脉相承 Bo 融为一体 C ? 不可分割 Do 相辅相成 我得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9.下列不属于国家公园基本特征得就是()。 A . 原生态 B。 无污染 C. 国家名义 D . 伴有参观旅游 我得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10.在党在十八届()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得总体布局 A. B ? C ? 四 D . 五 我得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11 o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得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得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A . 生态文明 B. 生态文化 Co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云南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五”规划 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现状 二、基本思路和目标 三、重点布局与主要任务 四、政策与措施 “九五”期间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主要任务基本完成。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贯穿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为促进全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今后五年,是我省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进一步扩大开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三大目标”奠定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对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战的时期。进一步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减轻环境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是新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有关职能部门完成行业规划的基础上,省计委统筹协调、平衡,编制了《云南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十五”规划》,作为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是我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现状 (一)进展与成就 “九五”期间,我省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的方针,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已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环境急剧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1、生态建设与保护步伐加快 ——生态建设和生态破坏的恢复工作取得重要进展。果断停止了66个县和16个森工局的天然林采伐,开展了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先后启动了35个县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和金沙江、珠江、澜沧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了以工代赈造林、农业综合开发造林、飞播造林、绿色扶贫工程造林等工程项目,森林覆盖率达44.29%,活立木蓄积量增加4.11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双增长,达到了消灭森林资源赤字的目标。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省累计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121个,“九五”期间新增和扩建自然保护区面积50万公顷,总面积达到240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使主要的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特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基本得到了保护。此外,我省还建立了一批珍稀濒特野生动植物繁育、迁地保护场(所、中心),开展了有效的迁地保护工作,初步构架了珍稀濒特野生动植物的迁地保护网络。目前正在进行“云南省野生种质资源库”建设的准备工作。总体看,云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位居全国前列。 ——基本农田建设进展顺利,生态农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全省累计投入资金49.36亿元,建成高稳产农田167.3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26.06%,治理改造25度以下坡耕地16.3万公顷。全省建成生态示范区3个,生态农业县10个,生态乡24个,生态村50个,生态基地16个,生态户5万多户,覆盖面积218.8万公顷,受益人口784.5万人。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力度加大。“九五”期间,重点抓了29个“长治”国家级重点县。66个水土保持国债县和12个省级重点治理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675平方公里,占计划治理面积9000平

03-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中国生态经济网来源:南宁市环保局网站 前言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和社会繁荣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南宁市生态环境,是改善投资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是我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要确保这一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完成,需要有一个具有长期指导作用并能广泛动员和依靠全社会力量实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为此,我们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和《广西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广西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指导下,制定本规划,并纳入南宁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中。这对于作为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首府南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本规划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的通知》精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城市绿化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南宁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制定。 本规划确定规划期为30年,分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从南宁市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实际出发,本规划对全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的一些重要方面进行规划,主要包括:植树种草、水土保持、防治石漠化,防治酸雨,机动车尾气治理,噪声达标区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土地、天然林、珍稀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保护,矿山生态恢复与建设,水资源保护等。 一、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概况 南宁市地处南亚热带,广西南部偏西,在东经107°45′~108°51′,北纬22°12′~23°32′之间,属南亚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约1246毫米,常年平均气温21度左右。全市面积10029平方公里,辖兴宁、新城、永新、城北、江南五个城区以及郊区、邕宁县、武鸣县。1999年全市总人口281万,壮族占63%,市区人口为128万。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摘要]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中国,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重要任务,也是改善民生、顺应职工群众意愿的民生工程,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提高民族素质,提升生态文明意识,推进生态文明进程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生态环境生态文明美丽中国 我国当前的生态环境正面临着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森林资源缺乏且急剧减少、水土流失日益加重、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大量物种面临灭绝、各种污染严重等问题。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

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积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总而言之,环境保护是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建设生态文明,环保系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必须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努力做建设美丽中国的引领者和实践者。环境保护的方法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认识到生态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从而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 目前,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生态保护作为其重要的基础也倍加受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是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目前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甚至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出现进一步恶化,这就警醒我们,解决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但由于全球气候异常、土壤和水体严重污染等导致的整个生态系统失衡,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加上起步较晚,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控制对策,希望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律不完善,生态保护缺乏法制保障。 我国目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以及一些专门的资源法,其对生态保护的目的、任务、指导思想等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其只有一些广泛的规定,并没有具体的措施。近年来,国家环保总局下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

的指导性文件和单性法规。但由于现行的资源法主要是针对自然环境中某一特定的要素制定的,缺乏环境保护综合管理的基本制度和措施。没有一部完善的、统一的生态环保法规。由于无法可依,环保部门在对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一些生态破坏事件不能得到及时和应有的处罚。 2.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认知不足,环保意识差。 环境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人们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注重与经济的生长以及提升,却忽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于环境保护更是缺乏足够的意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城市来说比较落后,为了实现经济的提升,大家开始大兴农业的发展,在农业得到发展以及提升的同时,环境却遭到了严重的破坏。部分农民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肥料,其目的在于加速农作物的生长,但同时却对土壤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另外,人们为了增加耕地面积,开始乱砍乱伐,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严重的破坏作用,严重影响生态平衡。另外,一些废弃肥料以及废弃材料的流失严重污染了水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3.执法力度不够。 执法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导致环保部门的监管作用无法发挥,主要是生态环境涉及到水利、农业、土地等多个方面,加上环保部门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规定不完善,互相争取“五权”现象严重,分管部门自我感觉处于配角地位,工作积极性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研究探讨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研究探讨 发表时间:2018-11-20T16:26:30.77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1期作者:李晋鹏 [导读] 文章主要就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供大家交流探讨。 45010419791024xxxx 摘要: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近些年来,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作为能源消费大国,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小,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文章主要就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以供大家交流探讨。 关键词:环境保护;生态建设;问题 引言: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1生态环境现状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寒地区、喀斯特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等生态环境脆弱区占国土面积的60%以上,这些区域对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较为敏感,容易出现退化现象。生态环境压力大。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生态环境面临着更大的压力,一些生态和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2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由于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水土流失,湿地遭到破坏,森林、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矿产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频繁,同时,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水体污染,以致流行病蔓延。 (2)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3)生态保护相关政策、法规及标准不完善。中国已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环境保护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侧重点不同,尚未形成系统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各资源法大都是针对自然环境中的某一特定要素制定的,没有考虑到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整体性和各生态要素的相互依存关系,缺少综合性的生态保护法。生态保护投入不足。生态保护投入与面临的生态问题不相适应,生态保护任务难以落到实处。生态保护资金投入少、投入渠道单一,生态治理工程效益有待继续提高。生态保护的科技及信息支撑薄弱。生态保护涉及领域广泛,制定政策和措施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生态保护科研力量有限,尤其是生态监测尚处于起步阶段,信息不足,渠道不畅,难以为管理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3措施与对策 3.1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工业 (1)要发展新型工业。在产业发展方向上,大力发展消耗少、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的生态型工业和无污染的特色工业。在项目引进上,严格项目管理,严把项目审批关,坚决杜绝新的污染源产生。实行工业企业集中规划、工业污染集中控制。在技术改造上,要鼓励企业研究、开发新工艺、新产品,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工业源头和生产全过程控制工业污染。要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 (2)加强土地管理。严格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严禁随意调整和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建设。强化对土地的集中统一管理。通过依法收回和收取闲置费等办法,制止土地闲置和粗放浪费,挖掘现有土地潜力。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工作力度,对限制性项目坚决不供地,对不合理的用地规模坚决压缩,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3.2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 (1)优化农业结构。结合主导产业、区域特色产业,依托现有农业龙头企业或无公害蔬菜基地等载体,本着因地制宜、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提高品质的原则,抓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的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大力实施种子、植保、畜禽水产良种以及科技入户工程,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资金投入和财政资金专项转移支付力度,制订相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政策。针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化肥农药使用、废弃地膜处理、秸杆焚烧等问题,积极引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实行秸杆还田,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以农民田间学校为主要阵地,结合新型农民科技项目实施,开展技术培训和环保知识教育,提高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2)退耕还林。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停止耕种,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地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坡耕地退耕还林;二是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增加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经济林,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抓好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3)水环境保护。要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加强小流域治理,保护水源地,增加塘坝蓄水量,提高抗旱能力,改善供水条件。要加大项目编制力度,争取上级资金,加快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面源防治项目建设,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加强工业企业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大湿地保护力度,有步骤退还湿地。要通过科学种植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拦截、吸收、吸附污染物,保护湿地水体环境,逐步恢复湿地功能,使巢湖水质有根本性好转。 (4)加强生态管理,促进生态文明。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强化生态教育,运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观。要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爱护生态、崇尚自然,倡导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形成节约环保光荣、浪费污染可耻的社会风尚,营造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氛围。要教育广大干部牢固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强化资源忧患意识,增强节约资源、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保工作总结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观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把遏制环境污染,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头等大事来抓。2016年,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污染防治为重点,以开展重点流域、区域和行业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争做全省的排头兵。××新闻 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推进 2016年,我市中心城区生态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启动了××市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玉湖扩建二期等工程竣工,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垃圾综合处理厂等工程开工建设;抓紧旧城改造准备工作,以珊瑚路、七星街、彩虹路片区道路、排水为重点的中心城区防洪抢险一期工程顺利开工。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准备环保项目,东风水库除险加固防洪防震工程获得国家批准立项和资金支持。中心城区“两山两河、南北分工”的生态城市框架已见雏形,10平方公里生态文化区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易门生态“水城”建设、通海“山—城—湖”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建设、华宁“中国泉乡”生态县建设、元江热带风光新城建设

和新平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小镇建设初具规模;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项目已上报省政府;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稳步推进,“生态文明之家”、“生态××建设·青春建功行动”、“生态文明家庭”等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全市10个乡镇被省政府命名为“云南省生态乡镇”。××新闻 同时,我市认真做好国家环保部等四部委新增化学需氧量排放建设项目环评限批整改工作,及时妥善处置了澄江东溪哨工业片区磷化工企业违法排污造成地下水污染和阳宗海水体砷污染等环境事件,开展了环保百日整治专项行动,在全市范围内集中排查整治了重大污染源和污染隐患。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7户企业按要求时限启动了前期拆除工作,关闭拆除污染生产线13条,在41户企业启动了清洁生产,对黄磷、电石等行业的68户企业实行了差别电价,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吨、化学需氧量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重点项目建设环评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100%。 广泛开展环境保护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农村、进公共场所等多种形式的绿色创建活动,命名了39所绿色学校、幼儿园和16个绿色社区,完成退耕还林万亩、天然林保护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平方公里。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发布日期:2010-9-24 16:36:46 来源: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态圈(区)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特点和保障生态安全的需要,分区推进生态保护工作。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重点,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环境容量和合理分配污染确保环境污染得到严格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重点保护中部热带天然林和沿海防,实施天然林保护、重点生态区域绿化、“三边”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生物保护与建设工程,提高生态服务功能。重点是防治工业污染、控制生活污染、削减农险废物,提高空气、水体环境质量,尤其要解决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后的突出问题,保护好饮用水源地,确保水源安全,保持一流的生活环境质量。 (一)生态保护与建设。 区与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加强全省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按照《海南省自然保护区发顿和新建扩建,高标准建设热带森林、红树林、珊瑚礁等自然保护区,形成由60个自然保护区组成的全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使我省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系为框架,有计划地新建或扩大一批自然保护区,重点建设尖峰岭、五指山、吊罗山、坡鹿等自然保护区,合理规划建设一批生态廊道,将海南主要的自然保护区连片成网,明确划定保护区边界和内部分区,实行规范管理,对现有的没有保护价值、不具备护区,按照法律程序予以取消或改为风景名胜区。加强对西沙群岛等珊瑚礁核心区的以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基地,研究珊瑚礁恢复技术,促进珊瑚礁的恢复。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根据中部生态功能保护区不同类型区的生态功能,制定分区理。对重点地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封山育林,严格保护;对一般地区,加强生导,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步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质资源保护。加强物种和种质资源保护。建设一批珍稀濒危物种和种质资源迁地保存与理力度,严格控制掠夺式捕捞和养殖方式,加强对幼鱼、幼虾和海龟、玳瑁等珍稀海护,实行伏季休渔,加强禁渔期管理。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力度,严禁非法猎杀及乱采滥挖野生保护植物。开展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和研究,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和重点建设尖峰岭、吊罗山和鹦哥岭3个生态监测站。 种入侵。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生态安全研究,制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对从省外地区引入外来物种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疫审批和监测监管,加强对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的监督管理,防止外来生物入侵对种产生不良影响。对引进外来物种、大面积单一品种造林及推广林下产业等进行跟踪,及时发展和研究解决有关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对已造成生态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 理措施,保证生态安全。 林保护。生态公益林保护的重点是中部热带天然林和沿海基干林带(含红树林)。按理的要求,明确划定生态公益林范围。对现有林相较好的热带天然林进行封山护林,木林进行封山育林。到2010年,封山育林面积保持23万公顷,逐步提高天然林的郁以热带雨林为主体的热带天然林体系,全省天然林覆盖率稳定在19%。将沿海基干保加以严格保护,禁止各类开发活动破坏基干林带,对基干林带内养殖塘(池)及其他垦 退塘还林,加快基干林恢复。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议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议为积极响应我国的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本文将在思想观念、行为、政策、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以促进全体人们携手保护环境,推进生态建设,促使人们的美好生活。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建议,有兴趣的可以看一看。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转变,为适应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现状,首要工作就是加快生态建设发展。为此,需建立林业发展的建设规划,从而加快林业发展,以实现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在林业环境的建设下受众多因素影响,例如森林资源、法律法规等。 将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问题,并提出具体建议,以加强建设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 为积极响应我国的建设生态文明目标,本文将在思想观念、行为、政策、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以促进全体人们携手保护环境,推进生态建设,促使人们的美好生活。 1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义 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维护自然资源,保护地球的重要举措。林业资源是地球重要的生态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社会长期发展的保障,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人们更加关注精神文

明,热衷于地球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工作。人类破坏自然而导致自然生态的恶化,例如:人们的乱砍乱伐、开山采矿、工厂排污流入河流、汽车尾气等,人类的各种索取、活动都直接加重了大自然的负担。所以,只有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珍爱环境,才能实现共赢,长久地生活发展下去。 2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具体建议 明确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基本观念 在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基本观念。(1)以人为本。加强资源供给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林区职工争取福利,以发展林业的生产和改善职工的生活条件,继而保障林区职工的生活经济状况。 在林业发展中,妥善处理好生产林业经营者的投资关系,切实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使林业建设的开展。(2)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树立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生命,尽快做好林木恢复,以发展林业建设。(3)良好道德品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资源从我做起,在林业资源建设上努力维护,树立良好的保护环境思想品德,共同携手为人类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自然资源的枯竭是大自然对人们不节制的惩罚,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全球性资源与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与经济高度增长已成为当今时代特征,对环境乌日娜实施有效控制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和紧迫。可持续发展成为了社会的焦点,我们要吸取“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和环境宣传教育,加强环境科学知识宣传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增强全民保护环境知识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此,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民环保教育工作。 一、扩大环保宣传教育层面,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环境宣传教育在我城区虽已开展多年,但长期以来,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重点一直在城区、乡镇政府驻地和企业,对农村环境教育宣传工作普及覆盖面不广,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早就了全民保护意识普遍不高的原因,这样的情况从根本上讲,主要是环保价值观的缺失。解决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不高的问题,其中一项任务就是开展农村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让农民树立强烈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农民行动起来环境问题才又望解决,小康生活才能真正全面实现。因此,需要通过多方位、

多层次的环境教育帮助农民树立科学的环境价值观,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农村人群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的情况下,通过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和认识水平,提高他们参与保护家园的意识。 保护环境,宣传教育为本。由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在农村相对薄弱,农民普遍缺乏环境意识,由此,化肥、农药、秸秆、家禽粪便等造成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农民们却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浑然不知。因此,环保宣传工作要适应新的形势,应将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作为今后宣传工作重点,面向乡镇和农村,运用电视、广播、短信、报纸、传单、板报等形式,加大对农村居民环境知识的宣传工作,让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如何帮助减少在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污染。帮助农村居民了解农村环境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及其危害,唤起农民的生态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全民生提案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创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形式,大力提倡文明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观念。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采取灵活多样、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幻灯、网络等各种载体,采用专访、系列报道、专题片、培训以及文艺表演等形式,广泛宣传和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大力宣传生态恶化对生存环境的危害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着重宣传有关节水、节电、节肥、节约的生态农业使用的环保科普知识,围绕打造绿色食品供应基地,向群众宣传绿色食品

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公需课

考试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 1 .完全不含人工化学合成物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是下面哪 种食物()。 ?A. 有机食品 ?B. 绿色食品 ?C. 无公害食品 ?D. 以上都是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2 .循环经济是一种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再利用的经济模式,其物质流程是()。 ?A. 再生资源—污染排放—产品 ?B. 资源—污染排放—产品 ?C.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 ?D. 资源—产品—污染排放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导致污染企业缺乏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 ?A. 群众环境信访案件变化快速 ?B. 国家对环境法治有更高要求 ?C. 资源利用成本和环境污染成本被社会化 ?D. 公众环境诉求表达不畅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 .建立和完善环保立法和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加快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监督的动态机制体 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环保独立执法监察体制体系建设,把人和自然关系纳入制度化、()轨道。 ?A. 民主化 ?B. 规范化 ?C. 法制化 ?D. 有序化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 ) . ?A. 发展 ?B.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C. 观念转变 ?D. 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6 .公益损害是指污染对()造成的影响。 ?A. 国家、地区的发展 ?B. 群众健康 ?C. 群众经济 ?D. 自然环境 我的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7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要以()为目标。 ?A.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 环境承载力 ?C. 遵循自然规律 ?D. 绿色科技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8 .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 )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A. 低碳、节俭 ?B. 自给自足 ?C. 奢华、浪费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9 .面对我国严重的土壤污染,最切实有效的做法是()。 ?A. 提高公民意识 ?B. 加强立法 ?C. 完善环境司法、执法工作 ?D. 加强宣传教育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探索编制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关于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划

关于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关于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划》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XX。 关于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划一、增强环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近年来,由于耕地质量退化、农业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递减等不利因素影响,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生态系统退化与农产品供给要求提升的双重压力。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成为农业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农业源与工业源污染迭加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大隐患,农业生态资源利用率低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供销社是为“三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扎根农村,与“三农”息息相关,必须抓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

和使命感。二、重点工作任务(一)加强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养殖企业发展生态化畜禽养殖产业,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与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促进源头减量。推行标准化规模养殖,配套建设粪便污水贮存、处理、利用设施,改进设施养殖工艺,完善技术装备条件。(二)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拓宽农作物秸秆开发利用途径,以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等主要利用方式,宣传引导农民和多部门协作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培育发展秸秆收储运等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建立较为完善的秸秆还田、收集、储存、运输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多元利用、可持续运行的综合利用格局。(三)推行化肥减量使用。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推广高产、高效、环保施肥技术,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化肥机械深施、种肥同播、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推进施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