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全国高考数学理科专题训练:空间向量(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向量 ●
高考复习
考点知识汇集
一、空间向量的含义
1、定义: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长度或模。
2、规定:①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为0
;
②模为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
③与向量a 长度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向量,称为a 的相反向量。
记为a
④方向相等且模相等的向量称为相等向量。
3、性质:向量具有平移不变性。
二、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
1、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是过空间定点O (原点)作三条互相垂直的数轴,具有相同的单位长度。
①三条数轴分别称为x 轴(横轴:单位长度i
)、y 轴(纵轴:单位长度j )、z 轴(竖
轴:单位长度k
),统称为坐标轴;
②由坐标轴确定的平面叫坐标平面。
2、设点P 为空间的一个定点,过点P 分别作垂直于x 、y 、z 轴的平面,依次交x 、y 、z 轴于点M 、Q 、R 。
设点M 、Q 、R 在x 、y 、z 轴上的坐标分别为x 、y 、z ,那么就得到与点P 对应惟一确定的有序实数组 z y x ,,。
3、向量P (O 为原点)的坐标记作:
= z y x ,, = k z j y i x。
4、①点A (x ,y ,z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x ,y ,z );关于xOy 平面的对称点为(x ,y ,z )。
②在y 轴上的点设为(0,y ,0);在平面yOz 中的点设为(0,y ,z )。
5、若空间的一个基底的三个基向量互相垂直,且长度为1,这个基底叫单位正交基底,用
k j i ,,表示。
空间中任一向量 z y x k z j y i x a ,,。
三、空间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公式
设: 321a a a a ,,
, 321b b b b ,,
1、法则
①向量和运算: 332211b a b a b a a b b a ,,
向量差运算: 332211b a b a b a b a ,,
数乘运算: 321a a a a ,,
R
数乘分配律:
b a b a
332211b a b a b a ,,
R
数量积运算、交换律:332211b a b a b a a b b a • •
;
2a = 2
3
2221a a a a a •
b a b a b a
• • •
②不满足乘法结合律:
c
b a
c b a
•• ••
2、共线向量
①含义:空间中,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这些向量叫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
②定理:b a
// 存在实数 ,使b a
3
322
11b a b a b a 0321 b b b ③三点共线:A 、B 、C 三点共线
1 v x
④与a
共线的单位向量为a
a
3、共面向量
①定义:一般,能平移到同一平面内的向量叫共面向量。
(空间任意的两向量都共面)
②定理:如果两个不共线向量a 、b ,p 与a 、b
共面的条件是:存在实数x 、y ,使
b y a x p。
③四点共面:若A 、B 、C 、P 四点共面
1 z v x
4、向量垂直
b a
0332211 b a b a b a
四、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
1、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实数组x 、y 、z ,
使c z b y a x p。
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我们把{a ,b ,c }叫空间的一个基底,a 、b
、c
叫基向量。
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的向量都可以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
2、推论:设O 、A 、B 、C 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P ,都存在唯一的三个有序实数x 、
v 、z ,使。
五、空间向量的应用
★设: 111z y x A ,,, 222z y x B ,,;
= 321a a a a ,,
,
= 321b b b b ,,
★垂直于平面的直线所表示的向量为该平面的法向量。
每一个平面存在无数个法向量。
1、向量的模长
两点间距离∣∣
=
221221221z z y y x x
2、向量的中点坐标
的中点坐标:
222
212121z z y y x x ,,
3、定比分点公式
=
:则 z y x P ,,坐标为
111212121z z y y x x ,,;
存在 111z z y y x x ,, = z z y y x x 222,, 。
4、向量间夹角
向量间夹角 2
3
22212322213
32211cos b b b a a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
••
,
5、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①线线夹角 900, 两线的方向向量1n 、2n
的夹角或夹角的补角:
21cos cos n n
,
②线面夹角 900, :先求线的方向向量与面的法向量的夹角,若为锐角角即可;
若为钝角,则取其补角:n AP
,cos sin
③面面夹角(二面角) 900, :若两面的法向量一进一出,则二面角等于两法向量1n
、
2n 的夹角;若两面的法向量同进同出,则二面角等于两法向量1n 、2n
的夹角的补角:
21cos cos n n
,
④点面距离h :求点 00y x P ,到平面 的距离:在平面 上取一点 y x Q ,,得向量
,
计算平面的法向量n
,接着求h 。
(线面距离、面面距离转化为点面距离求)
6、△ABC的五心
①内心P:内切圆的圆心,角平分线的交点。
②外心P:外接圆的圆心,中垂线的交点。
③垂心P:高的交点。
④重心P:中线的交点,三等分点。
⑤中心P:正三角形的所有心的重合。
海选实战特训题
1-2019京理、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PA ⊥平面ABCD ,AD ⊥CD ,AD//BC ,PA = AD = CD = 2,BC = 3。
E 为PD 的中点,点F 在PC 上,且
3
1
PC PF 。
(1)求证:CD ⊥平面PAD ;(2)求二面角F-AE-P 的余弦值;(3)设点G 在PB 上,且3
2
PB PG 。
判断直线AG 是否在平面AEF 内,说明理由。
1-2018苏理、如图,在正三棱柱ABC-A 1B 1C 1中,AB = AA 1 = 2,点P 、Q 分别为A 1B 1、BC 的中点。
求(1)异面直线BP 与AC 1所成角的余弦值;(2)直线CC 1与平面AQC1所成角的正弦值。
1-2018国理Ⅱ、如图,四棱锥P-ABCD 中,侧面PAD 为等比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AB = BC =
2
1
AD ,∠BAD = ∠ABC = 90°,E 是PD 的中点。
(1)证明:直线CE//平面PAB ;(2)点M 在棱PC 上,且直线BM 与底面ABCD 所成角45°,求二面角M-AB-D 的余弦值。
1-2016国理Ⅰ、在以A、B、C、D、E、F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为正方形,AF = 2FD,∠AFD = 90°,且二面角D-AF-E与二面角C-BE-F都是60°,如图。
(Ⅰ)证明平面ABEF⊥平面EFDC;(Ⅱ)求二面角E-BC-A的余弦值。
1-2015津理高二、如图,在四棱柱ABCD-A 1B 1C 1D 1中,侧棱AA 1⊥底面ABCD ,AB ⊥AC ,AB = 1,AC = AA 1 = 2,AD = CD =5,且点M 和N 分别为B 1C 和D 1D 的中点。
(1)求证:MN ∥平面ABCD ;(2)求二面角D 1-AC-B 1的正弦值;(3)设E 为棱A 1B 1上的点,若直线NE 和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
1
,求线段A 1E 的长。
1-2013京理、如图,在三棱柱ABC-A1B1C1中,AA1C1C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
平面ABC⊥平面AA1C1C,AB = 3,BC = 5。
(1)求证:AA1平面ABC;(2)求证二面角A1-BC1-B1的余弦值;(3)证明:在线段BC1上存在点D,使得AD⊥A1
1-2013宁、琼理、如图,已知点P在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对角线BD1上,∠PDA = 60°。
(1)求DP与CC1所成角的大小;(2)求DP与平面AA1D1D所成角的大小。
1-2007川理、如图,梯形PCBM是直角梯形,∠PCB = 90°,PM//BC,PM = 1,BC = 2,又AC = 1,∠ACB = 120°,AB⊥PC,直线AM与直线PC所成的角为60°。
(1)求证:平面PAC⊥平面ABC;(2)求二面角M-AC-B的大小;(3)求三棱锥P-MAC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