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 第三课 宋明理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已。
——陈寅恪《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
1、几个概念
“宋学”是宋代新儒学的统称。宋学是汉学的对立物, 是汉学引起的一种反动。
“理学”(“道学”)是从宋学中衍生的一个支派。理 学家是把宋学更加深邃化、抽象化了的一些学人。 ——邓广铭
以古文运动为表现形式,以怀疑传统经学为起点,以批 判吸收佛老,改造董仲舒以来旧儒学为主要内容。
终极目标是涅槃
—终—极葛目兆光标:是《得中道国思想史》
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与教条,由于孔子 本人罕言“性与天道”,所以如何从哲学本体论上论证儒家 思想的正当性与必然性成为儒学的一项重要课题。
2、三教合一
怎样对抗佛老思想,重建儒家信仰理论?
闻乃有巨人名曰佛,自 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 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 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 其道易中国之道。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
1、陆九渊——心学的开创者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 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苟此心之存,则此理自明。 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 天同。为学只是理会此。
1、北宋五子——理学的创立
周敦颐 邵雍 张载 程颢 程颐
建构了关于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
的将本“宇原气宙合的”而自,为然可一结以,构从理与而解人为的为“精物理神质”结材生构料万融,物合提也起供来可了,以依理据 重为解新理为排学人列的和《建万周立易物开》。辟六了十道四路卦,试图解释宇宙规律,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之三
宋明理学
主讲人:王国鑫
第三节
从中落到复兴:宋明理 学
一、挑战与应战——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 二、重建信仰——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三、朱熹的学说与理学的成熟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五、宋明理学的特点与评价
1、儒学的困境——信仰危机
东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25
220
589
佛、道 挑战
907
应战
960
儒学
探究:儒学在魏晋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是什么?
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的权威性产生怀疑 佛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直接冲击着儒家思想
作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地位
伴随社会动荡不安,王朝更迭,“君臣等级观念”受到
质疑。而儒家不但不能解释,反而赤裸裸的恐吓人们。
儒学传统中,有一个最薄弱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
他们关于宇宙与人的形而上的思路未能探幽寻微,为自
己的思想理路找到终极的立足点,而过多地关注处理现
世实际问题的伦理、道德与政治的思路,……于是,当
人们不断追问这一思路的起源以及其合理性依据时,它
就有些捉襟见肘。……儒门对追问终极问题的回避……
给思世想界史的留本下源了是新的空话题。 世界的本源是道
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
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
载了!有理理,先便于有气气流,行“, 理”是世建界立于的北本宋源
发育万物。
朱熹两度在此讲学
——理学核心思想
(2)修养论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方法论:格物致知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朱子语类》
格物致知与实仁践出真知的区别
——石介《中国论》
贬低对手
完善自我
完善自我
扬长——继承和弘扬儒家传 统道德精神忠、孝、节、义
补短——建立对世界本原研究 的理论体系
▲ 明·丁云鹏《三教图》
简化——以尽可能简化学以 至圣的修养方法
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谓老与佛 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 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 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
——《昌黎集·原道》
“道统”,指的是儒家传道的脉络和系统。唐代韩 愈作《原道》,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 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 儒家的传授谱系,并且以“道统”自任,称自己继承了真 正的孔孟之道,是儒学正宗。
中国自秦以后,迄于今日,其思想之演变历程,至繁
至久。要之,只为一大事因缘,即新儒学之产生及其传衍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 之间。
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 是一个天理,先有理而后有物。
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天理
核心:仁
理是世界的本源
天地
人
万物 理学:以“理”或“天息理息”相为关核心,既贯通宇宙自然和
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礼记·大学》
(3)社会政治理论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 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天理即“三纲五常”,就是儒家的道德 伦理和等级秩序。
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 夹杂者。
格物修高,养境探的界究最事物与;致佛知老,境获界得的知最识大;不通同过探究强世烈间任的万感社事万会物责,
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理的体验(“理”是先天存
在的),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最终贯通明理。
格物两、者致区知别、主诚要意在、于正:心“、理修”身或、(齐“家真、知治”国)、是平否天下
先天存在。
朱熹的学说是中国哲 学史上论证最细密、 条理最清晰的哲学体 系。(张岱年)
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朱子崛起南 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 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
(1)本体论
长沙 岳麓书院
◆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 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
所谓理也。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 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
存天理,灭人欲
正君心
内圣外王
他们虽则终于要发挥到政治社会的现实问 题上来,而他们的精神,要不失为含有一种 哲理或纯学术的意味。……“尊王”与“明 道”,遂为他们当时学术之两骨干。
——钱穆《国史大纲》
士大夫作为政治主体在权力世界正式发挥功 能。这时出现了君臣双方所共同承认的一个原 则,即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
进而解释人类的命运。
开创“气学”,理学中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严格区分 天、道、性、心等概念,表达了理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 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为“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 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
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 道也。
如何是道?于君臣、父子、兄弟、朋友、 夫妇上求。
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 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