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检测报告AC粗粒式

合集下载

AC13沥青混凝土介绍

AC13沥青混凝土介绍

AC-13表示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13mm碎石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C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13指的是最大公称粒径为13mm;用以分类的关键性筛孔为AC-13F为细型,关键性筛孔通过率大于40%;AC-13C为粗型,关键性筛孔通过率小于40%;AC13的沥青混凝土油石比为%,矿粉是%;碎石、碎石、碎石以及石屑的比例分别是:22%、23%、13%和42%。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建筑面积约为xxx平方米,地下xx层、地上xx层,建筑高度xx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为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

基础采用沥青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内设加强带及后浇带)。

楼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沥青垫层采用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厂拌法拌合,沥青混凝土为人工摊铺,采用5t压路机碾压施工。

二、施工准备工作1、沥青混凝土所用粗细集料、填料以及沥青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并至少在工程开始前一个月将推荐混合料配合比包括:矿料级配、沥青含量、稳定度(包括残留稳定度)、饱和度、流值、马歇尔试件的密度与空隙率等的详细说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2、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运输设备以及摊铺设备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

3、施工测量放样,在开挖好的筏板基础基槽每5m设一钢筋桩,双向布置。

地梁槽底的两侧每隔5m也设置一个水平点。

桩的底部用细石混凝土进行维护加固。

水平测量:对设立好的钢筋桩进行水平测量,并标出摊铺层的设计标高,作为摊铺的找平基线。

6、沥青材料的准备,沥青材料应先加热,避免局部热过头,并保证按均匀温度把沥青材料源源不断地从贮料罐送到拌合设备内,不应使用正在起泡或加热超过160°的沥青胶结料。

7、集料准备,集料应加热到不超过170°,集料在送进拌合设备时的含水量不应超过1%,烘干用的火焰应调节适当,以免烤坏和熏黑集料,干燥滚筒拌合设备出料时混合料含水量不应超过%。

三、沥青混凝土的拌合及其运输1、拌合采用德国进口型号为LINT型沥青拌合设备集中拌合。

AC-25C粗粒沥青配比

AC-25C粗粒沥青配比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报告(AC—25C)景德镇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2014年09月25日1.材料选择和原材料试验1.1 沥青本工程地处热区,按规范选择沥青沥青标号为AH—70。

沥青到货后按试验规程要求取样,及时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其质量符合我国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其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1。

表1-1 A级—70#沥青质量试验结果矿料1.2.1粗集料采用江西景德镇徐良料场碎石,按规范要求对碎石进行质量检测,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可以使用。

检测结果见表1-3。

表1-3 各种粗集料质量指标1.2.2细集料采用0~5mm石屑其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见表1-4,其性能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可以使用。

表1-4 石屑试验成果1.2.3填料采用矿粉,其性能指标见表1-5。

矿粉性能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可以使用。

表1-7 矿粉试验成果2、第一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设计要求,该工程沥青面层采用AC—25C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采用工程实际使用材料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2.1矿料级配计算各种矿料进行多次掺配使其尽量接近范围中值,掺配比例如下:20~30mm碎石:10~20mm碎石:5~10mm碎石:5~0mm石屑:矿粉=15:21:20:41:3合成级配见表2-1。

表2-1 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2.2马歇尔试验按此配比在油石比3.5%~5.5%范围内,以0.5%间隔的不同油石比分别进行马歇尔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2表2-22.3 水稳定性试验按最佳油石比4.5%重新制作试件,进行马歇尔试验及48h浸水马歇尔试验。

对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进行验证,结果见表2-3。

表2-3 配合比浸水马歇尔试验结果残留稳定度为96.8 %,符合不小于75%的规范规定的要求。

水稳性良好。

由上述结果得出目标配合比的矿料级配及最佳油石比为4.5%,此配合比仅供伴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3、第二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3.1根据目标配合比,利用实际施工拌和机进行施工配合比设计。

AC-16C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检测报告

AC-16C沥青混凝土目标配合比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检测报告1、原材料本次试验粗细集料、沥青经检验,其技术性能指标满足我国现行规范技术要求。

⑴沥青沥青为施工单位提供的70#重交道路石油沥青,其性能检验结果如表1表1 沥青性能检测结果性能指标试验值技术要求针入度(25℃,100g,5s),0.1mm 73 60~80 延度(5cm/min,15℃),cm >100 >100 软化点(环球法),℃49.3 >45⑵集料本次试验所用集料由委托单位提供,其公称最大粒径是19㎜,为0~5㎜、5~10㎜、10~19㎜、矿粉四档,其性能检测结果如表2、表3、表4、表5。

表2 10~19㎜集料性能检测结果性能指标试验值技术要求压碎值,% 17.4 ≤30 洛杉矶磨耗,% 21.6 ≤35毛体积密度,g/cm3 2.697 ≥2.45 吸水率,% 0.26 ≤3.0 针片状含量,% 6.8 ≤20﹤0.075㎜颗粒含量0.5 ≤1表3 5~10㎜集料性能检测结果性能指标试验值技术要求视密度,g/cm3 2.702 ≥2.45状含量,% 1.8 ≤3表4 0~5㎜集料性能检测结果性能指标试验值技术要求视密度,g/cm3 2.715 ≥2.45 状含量,% 2.1 ≤3表5 矿粉性能检测结果2、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级配设计⑴级配设计参照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调整级配如表6及图1所示表6 AC-16 沥青混合料级配调整表图1 AC-16沥青混合料合成级配曲线3、最佳油石比确定本次生产配合比设计严格按照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进行。

⑴试件成型马歇尔试验时选取3.6%、3.9%、4.2%、4.5%、4.8%五个油石比,每组四个试件,试件双面各击实75次,尺寸均为ф101.6×(63.5±1.3)mm。

⑵马歇尔试验①物理指标测定按上述方法成型的试件,在室温静置12h后测定其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等物理指标。

粗粒式AC-25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

粗粒式AC-25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
⑵、拌合前集料的准备
集料采用料场的各档碎石,并对入场的碎石按照规范要求的频率进行检验,质量合格。料场已进行硬化、排水良好,粗、细集料分类堆放,细集料加盖防雨棚处理。
装载机拌合取料时,集料铲运方向应与其流动方向垂直,保证铲运材料均匀,避免集料离析。每天开工前应检测集料的含水量,以便调整冷料进料速度,并确定集料加热时间和温度。集料级配发生变化或换用新材料时,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确保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
为了确保基层和下封层的黏结,铺筑的下封层能达到保护基层和防渗水的做用,在下封层施工前必须对基层顶面进行严格的处理。该项施工分六个步骤:
(1)、组织人员对基层进行全面清扫,清除表面的大块碎石,再用空压机将基层表面浮灰吹净;
(2)、检查基层表面的裂缝情况,对宽度超过5mm的裂缝,必须先用空压机将裂缝中的浮灰吹净之后,再用乳化沥青进行灌注,直至乳化沥青不再下渗为止,这样能有效地处理好裂缝两边的彻底黏结。
1、中央大道、立交匝道路面结构
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SBS改性沥青)+6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胶粉改性沥青)+12cm沥青稳定碎石(ATB-30,A级道路石油沥青)
2、津晋高速加宽段路面结构
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SBS改性沥青)+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
粒径级配
31.5
26.5
19
16
13.2
9.5
4.75பைடு நூலகம்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C-25C
通过百分率(%)
设计范围
100
90--
100
70—

AC-25Ⅰ型下面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Ⅰ型下面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AC-25Ⅰ型下面层粗粒式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1、施工用水:下面层施工时配备洒水车1台以备压路机加水使用。

2、施工材料:(1).沥青:采用国产AH-90重交石油沥青,其检验指标如下;(2)、石屑规格及级配要求:石屑规格及级配要求(3)、细集料的技术要求:细集料采用项目所在地平安碎石厂加工的玄武岩细集料,其技术指标及检验结果如下。

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及检验结果(4)、集料:沥青混凝土集料的级配要求及混合料筛分结果沥青混凝土集料的级配要求(5)、粗集料检验指标(6)、填料检验指标填料采用石灰岩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要求干燥、洁净,同时,矿粉中采用2%的消石灰粉,其检测结果及标准如下:3施工放样测量前期工作完成后,在下面层施工前一天,测量班应组织人员准确地将施工路段的控制桩位测放于施工路段上,下面层摊铺前应准确施放出松铺厚度标高,放样桩距为10m。

二、下面层施工工艺:1、松铺系数选定:经过试验路段试铺,拟定松铺系数N1=1.2,松铺厚度H1=8.4cm。

2、施工工艺:(1)、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将石油沥青泵入储油罐,用导热油间接加热至150-170度,将集料和矿粉充分烘干,石料要加热到160-170度,沥青混合料出厂正常温度控制在140-165度。

各种规格的集料、矿粉和沥青按要求的配合比分批配料,拌和时间通过试拌确定,一般每锅拌和时间宜为30-50s,其中干拌时间不小于5s。

拌好的混合料应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集料分离现象,不符合要求时混合料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所有过度加热、炭化、起泡或含水的混合料及超过正常温度高限30度的沥青混合料必须废掉。

各类沥青混合料的生产,由质量检查员检验合格(包括试验检测混合料重量和温度)检验合格方可出厂,并每天按类别出据产品合格证。

下面层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为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质量,采用12T以上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采用移动的方式前、后、中装料,能减小材料离析现象,再则从卸料仓卸料时,不要将料仓中的混合料全部卸光,防止装料时出现同心圆形的集料离析现象。

沥青检测报告(AC-16中粒式)

沥青检测报告(AC-16中粒式)
试验结果
序号
检测项目
单位
试验结果
检测结果
结果判定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
中轻交通
重载交通
1
最佳沥青用量
%
-
-
-
-
2
毛体积相对密度
-
-
-
-
-
3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
-
-
-
-
4
稳定度MS不小于
kN
8
5
合格
5
流值FL
mm
2~
2~4
2~
合格
6
空隙率VV
%
2~43~53~6源自合格7沥青饱和度VFA(%)
%
65~75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试验检测报告
试验室名称:XX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报告编号:
委托/施工单位
XX公司
委托编号
WT-2014-08-018
工程名称
XX工程
样品编号
YP-2014-08-QPB-001
工程部位/用途
停车场沥青道路
试验依据
JTG E20-2011
混合料类型
沥青混合料AC-16
判定依据
JTG F40-2004及设计文件
样品名称
碎石:(mm)、、石屑:(mm)矿粉
样品产地
沥青:辽宁盘锦 碎石、石屑:吉林市长平采石场 矿粉:永吉县双河镇
试验环境
温度22℃,相对湿度50%
报告日期
2014年8月18日
主要仪器设别及编号
马歇尔电动击实仪(WFLQH001)、沥青混合料稳定度测定仪(WFLQH010)、电动恒温水箱(WFLQH006)、静水力学天平(WFLQH016)、沥青混合料拌合机(WFLQH005)、电热鼓风干燥箱(WFLQH015)、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仪(WFLQH009)

试验沥青报告AC—13

试验沥青报告AC—13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报告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试验报告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报告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报告
集料(粗、细)试验报告
矿粉试验报告
集料筛分试验报告
集料筛分试验报告
沥青混合料马氏体积计算表
委托单位: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试验日期:2015年7月16日
沥青混合料马氏体积计算表
委托单位: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太重风电大型设备加工中心项目厂房建设周边整治工程试验日期:2015年7月14日
委托单位:陕西红叶园林绿化设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集宁区白泉山主题公园建设工程试验编号:WZJ2012—LP—013 试验日期:2012年6月12日委托编号:WZJ2012-WT-156
委托单位:陕西红叶园林绿化设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集宁区白泉山主题公园建设工程试验编号:WZJ2012—LP—013 试验日期:2012年6月12日委托编号:WZJ2012-WT-156
委托单位:陕西红叶园林绿化设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集宁区白泉山主题公园建设工程试验编号:WZJ2012—LP—013 试验日期:2012年6月13日委托编号:WZJ2012-WT-156
沥青碎石目标配合比报告。

AC-13C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AC-13C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进场设备AC-13C沥青混凝土上面层试验段施工技术总结我项目沥青上面层设计为AC-13C型沥青混凝土,宽度为6m,厚度为4cm。

于2015年月日在K + ~K + 段右幅进行沥青上面层试验段施工。

通过试拌、试铺,经检测其结果完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施工过程正常,达到试验段试铺目的,验证了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决定了正式生产用的矿料配合比和油石比,也检验了我们的质保体系,机械设备、通迅和指挥方式,确定了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施工缝处理等各道工序的施工工艺,并以此为依据指导今后大面积的施工。

二、试验目的1、确定最佳的机械组合和施工组织;2、确定适宜的松铺系数;3、确定合适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4、确定合适的施工工艺流程;三、机械设备、人员使用情况1、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和数量2、人员组成情况及分工职责通过本次试验段进行情况以及拌和楼产量、运距情况,在以后的正式施工中,我们将投入以下人员现组合如下:3、试验、测量仪器配置情况四、批准的目标配合比和生产配合比1、目标配合比: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设计配合比已批准,各种材料组成为:2、生产配合比: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生产配合比设计已批准,各种材料组成为:五、验证试验段沥青混合料施工工艺1、作业面检查(1)认真清扫中面层的浮动矿料或杂质,必要时用水冲刷。

对于局部被水泥等杂物污染冲刷不掉的,则用人工将其凿除。

(2)全面检查透层质量,污染处理以及水稳边部线形的调整在施工前处理完毕。

2、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沥青混合料各工序温度严格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指导意见(如下表)控制:试验段施工中,经检测混合料平均出场温度为167.2℃,平均到场温度为158.2℃,平均摊铺温度为151℃,平均碾压温度146.4℃,平均碾压终了温度为103.6℃,完全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3、混合料的运输:(1)运料车现定为20辆,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有2辆料车处于等待卸料状态,运距约为80公里,运输车辆为20辆,能够保证拌和、摊铺连续性,以后根据运距数量可做相应的调整。

AC13沥青混凝土介绍

AC13沥青混凝土介绍

AC13沥青混凝土AC-13表示粗集料最大公称粒径为13mm碎石的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AC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13指的是最大公称粒径为13mm;用以分类的关键性筛孔为2.36mmAC-13F为细型,关键性筛孔通过率大于40%;AC-13C为粗型,关键性筛孔通过率小于40%;AC13的沥青混凝土油石比为5.6%,矿粉是4.5%;1-1.5碎石、0.5-1cm碎石、0.3-0.8cm碎石以及石屑的比例分别是:22%、23%、13%和42%。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建筑面积约为xxx平方米,地下xx层、地上xx层,建筑高度xx米;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为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

基础采用沥青混凝土垫层,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内设加强带及后浇带)。

楼面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沥青垫层采用沥青混凝土拌合设备厂拌法拌合,沥青混凝土为人工摊铺,采用5t压路机碾压施工。

二、施工准备工作1、沥青混凝土所用粗细集料、填料以及沥青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并至少在工程开始前一个月将推荐混合料配合比包括:矿料级配、沥青含量、稳定度(包括残留稳定度)、饱和度、流值、马歇尔试件的密度与空隙率等的详细说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

2、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运输设备以及摊铺设备均应符合合同技术规范要求。

3、施工测量放样,在开挖好的筏板基础基槽每5m设一钢筋桩,双向布置。

地梁槽底的两侧每隔5m也设置一个水平点。

桩的底部用细石混凝土进行维护加固。

水平测量:对设立好的钢筋桩进行水平测量,并标出摊铺层的设计标高,作为摊铺的找平基线。

6、沥青材料的准备,沥青材料应先加热,避免局部热过头,并保证按均匀温度把沥青材料源源不断地从贮料罐送到拌合设备内,不应使用正在起泡或加热超过160°的沥青胶结料。

7、集料准备,集料应加热到不超过170°,集料在送进拌合设备时的含水量不应超过1%,烘干用的火焰应调节适当,以免烤坏和熏黑集料,干燥滚筒拌合设备出料时混合料含水量不应超过0.5%。

ac沥青混合集料的粒径分类表

ac沥青混合集料的粒径分类表

AC沥青混合集料的粒径分类表沥青混凝土俗称沥青砼,是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沥青混凝土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5~7毫米以下)等数类。

按混合料的密实程度不同,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等数类。

中国制定的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以空隙率10%及以下者称为沥青混凝土,又细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的孔隙率为3(或2)~6%,属密级配型;Ⅱ型为6~10%,属半开级配型;空隙率10%以上者称为沥青碎石,属开级配型。

1 传统的沥青混凝土面层(AC) :普通密级配沥青混凝土1.1 按沥青混合料集料的粒径分类1.1.1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9.5mm或AC—13.2mm。

1.1.2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mm或AC—19mm。

1.1.3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6.5mm或AC—31.5mm。

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大。

上层宜使用中粒式及细粒式,且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1/2,中、下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1.2 按沥青混合料压实后的孔隙率大小分类1.2.1 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3%~6%)1.2.2 Ⅱ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孔隙率为(4%~10%)AM型开级配热拌沥青碎石:孔隙率为(大于10%)其组合原则是:沥青面层至少有一层是Ⅰ型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以防水下渗。

若上面层采用Ⅱ型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须采用Ⅰ型沥青混凝土,AM型开级配沥青碎石不宜作面层,仅可做联结层。

2 多碎石沥青混凝土面层(SAC)多碎石沥青混合料是采用较多的粗碎石形成骨架,沥青砂胶填充骨架中的孔隙并使骨架胶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沥青混合料形式。

具体组成为:粗集料含量69%~78%,矿粉6%~10%,油石比5%左右。

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报告AC-13C

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报告AC-13C

编号
青混合料离心式快速抽提仪GL61、电子天平GL62等.
沥青混合料类型
细粒式
级配类型
AC-13C
序号
检测项目
技术指标
检测结果
结果判定
1
油石比(%)
5.9±0.3
6.3
合格
2
理论最大密度(g/cm3)
/
2.418
/
3
空隙率VV(%)
3-6
4.6
合格
4
矿料间隙率VMA(%)
≥ 15
15.9
合格
5
饱和度VFA(%)
沥青混合料试验检测报告
第 1 页共 1 页 JB010902
试验室名 四川新高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S303线小金丹巴界 称: 至道孚八美镇段路面大修工程三标段工地试验室
报告编号:BG-2018-SBD-LQL-001
委托/施工单位
四川省远熙建设有限公司
委托编号
/
工程名称
S303线小金丹巴界至道孚八美镇段路面大修工 程
65-75
71.1
合格
6
稳定度(kN)
≥8.0
.1mm)
20-45
30.0
合格
8
马歇尔密度(g/cm3)
/
2.312
/
/
/
/
/
/
/
/
/
/
/
/
/
/
/
/
筛孔尺寸(mm)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矿 料
通过质量百分率(%)
/
/ 100 #### #### #### #### #### #### 15.6 10.1 5.2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_25G型粗粒式结构层设计分析和施工控制要点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AC_25G型粗粒式结构层设计分析和施工控制要点

表 3 矿粉技术指标
要求大于 61%,针入度比愈大其沥青的抗老化能力愈 强。本段采用鄂州科氏公司的 AH-70 (以前的表示方 法) 重交沥青,其技术指标如表 4。
表 4 沥青技术指标
3 矿料级配对比
74 2011 年 2 期(总第 74 期)
图 1 AC-25G 与 AC-25I 型矿料级配对比曲线图
2 原材料的选取
原材料为混合料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 到混合料的性能,所以必须有一个固定的样品来源以便 控制,并严格检测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当前集料质量 差,变异性大的问题突出,市场混乱,难以控制,要象 重视沥青一样重视集料的生产和质量。 2.1 粗集料
粗集料的质量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有很大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集料颗粒组成、表面粗糙度、形状的方 正及良好的粘附性。而且石料的吸水率也不可忽视,吸 水率过大水份会长期包裹于沥青薄膜内,对集料的沥青 膜造成水破坏再加上自然环境等因素老化,沥青膜脱落 从而破坏混合料。 2.2 细集料
道路工程
对成型马歇尔试件和车辙板试件进行检测: (1) 高温性能— ——应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辅助评价,并以国 内车辙试验为主要评价手段; (2) 水稳定性能— ——应 用美国汉堡浸水车辙试验、浸水马歇尔残留稳定度及冻 融劈裂试验评定; (3) 低温性能— ——应用小粱弯曲试 验和 15℃劈裂试验检测低温抗裂性能; (4) 渗水性 能— ——应用渗水仪测定。在最佳油石比 (3.9%) 和最佳 配比拌和混合料,检测 AC-25G 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试验结果见表 6。
从图 2 可以看出: OAC1=(3.9+4.05+3.75)/3=(3.9)% OAC2=(3.75+4.3)/=(4.0)% 经综和分析最佳油石比初步定为: OAC =(3.9 )% 4.1.3 体积性能试验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5i)施工方案_secret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5i)施工方案_secret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5I)施工方案通过铺筑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AC-25I)试验段,验证了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AC-25I)生产配合比,机械、设备能否满足备料、运输、拌和、摊铺、压实的要求,以及施工组织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和适应性等,我们依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规范对沥青砼路面的施工要求,结合在试验段摊铺中总结的经验,于年5月18日进行某三号桥粗粒式沥青混凝土路面中面层(AC-25I)的全面施工。

编制施工方案如下: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一)、原材料1、集料沥青混合料用矿料主要指粗集料、细集料、矿粉三大材料。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中面层(AC-25I)花岗岩由博罗永平鸿发石料场供应。

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已取样进行自检和送外检验,检测结果已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核。

(1)、粗集料根据规范要求沥青面层用粗集料宜选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集料,粗集料的各项指标必须符合下表。

沥青面层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指标沥青混凝土试验方法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8 T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30 T0317视密度不小于(t/m3) 2.50 T0304吸水率不大于(%) 2.0 T0304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级T0616坚固性不大于(%)12 T0314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 T0312水洗法﹤0.075㎜颗粒含量不大于(%) 1 T0310软石含量不大于(%) 5 T0320石料磨光值不小于(BPN)42 T0321石料冲击值不大于(%)28具有一定数量破碎面颗粒的含量具有一个破碎面的颗粒不小于(%)具有2个或2个以上破碎面的颗粒不小于(%)- T0327破碎砾的破碎面积拌和的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不小于(%)90我项目部对粗集料取样试验结果详见生产配比报告。

(2)、矿粉及消石灰根据规范要求沥青面层用填料应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

矿粉中不应含有泥土等杂质。

中粒式沥青砼(AC-16)粒式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中粒式沥青砼(AC-16)粒式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

中粒式沥青砼(AC-16)粒式上面层试验段总结报告高速公路单位工程合同段(K15+000-K65+000)全长50km,主线路面下面层为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结构。

2019年6月14日,我标段第一施工所完成了K16+300-K16+600试验段的铺筑。

通过对试验段铺筑取得了施工所需的各项技术参数,进一步完善了施工工艺,为以后大面积施工创造了条件,现就试验段成果总结如下:一、试验段基本情况K16+160-K65+560右幅,长300m,该路段为全断面施工,下面层平均铺筑宽度11.5m,厚度4cm。

二、试验段所用原材料碎石材料为:K27+900碎石场,碎石为:26.5-20mm为A料, 9.5-4.75 mm为B料,小于4.5mm为C料),定边梁圈砂(细度模数M X=1.68),德令哈石灰岩矿粉,新疆克拉玛依AH-90沥青.经对各种原材料检测(自检、抽检),质量全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三、试验段所确定施工现场人员、机械组合及数量(一)人员(见表1)表1-1-(二)机械(见表2)表2四、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一)沥青砼混合料配合比根据室内试验和总监办中心试验室对中粒式沥青砼混合料配合比审批结果,本标段所采用的目标配合比为A料:B 料:C料:砂:矿粉=44:17:28:7:4,沥青用量3.93%。

经过现场对拌合机生产配合比调试及马歇尔各项指标检验,并经试验段铺筑验证最终确定生产配合比为:4号热料仓(28-22mm):3号热料仓(22-11mm):2号热料仓(11-4.5mm): 1号热料仓(4.5mm以下内含7%的砂):矿粉=10:25:25:35:5,沥青用量4.02%。

(二)松铺系数铺筑中面层之前定点测量下面层高程,摊铺中面层混合料后测量相同平面点位高程,碾压结束后,再测出相同平面点位的高程,根据实测数据求得中面层混合料压实前与压实后的厚度比(即松铺系数)为1.25。

(三)施工方法采用LB-4000型拌合机集中厂拌,自卸汽车拉料,弗格簕2100型摊铺机双机阶梯铺筑,12T双钢轮压路机稳压,12T双钢轮压路机振压, 25T胶轮压路机揉压,12T双钢轮压路机收面。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下面层施工技术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下面层施工技术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下面层施工技术摘要: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车载数量大幅增加,这使我国的高速公路建设会保持一定的规模。

但是,绝大多数路面都是采用沥青路面,而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从原材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接缝等多个方面进行。

为保证高速公路行车顺畅,有利于沥青公路路面提高施工质量。

本文主要围线着上海至武汉国家高速无为至岳西段项目施工相关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论述,为今后沥青路面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沥青、AC-25C、技术一、前言本项目负责安庆支线(LK0+558~LK18+553),全长17.995km,路面工程主要包含主线、互通路面工程;设计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技术标准,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整体式路基段路面宽度22.5m,分离式路基段路面宽11.5m。

类型:路面下面层厚度80mm、AC-25C、数量462414m2。

二、原材料选择和制作要求1、沥青本工程 AC-25 沥青砼采用 A 级 70 号道路石油沥青。

2、集料粗集料使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石灰岩石料。

加工成最后的产品具有良好较方正的颗粒形状。

细集料采用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的机制砂。

3、矿粉填料采用机制砂设备自加工矿粉。

4、橡胶沥青橡胶沥青生产分为连续式和间歇式,宜采用间歇式生产橡胶沥青;橡胶沥青的加工温度宜控制在180~190℃,当橡胶粉掺量较大时,加工温度可适当提高,但不应高于210℃。

加工设备应用自动温控系统,控温精度为±3℃;橡胶沥青加工反应时间一般为不小于 45min。

三、配合比四、混合料拌合准备1、拌合机调试沥青拌和站为德基 5000 型,最大拌和能力为 400t/h。

试拌时拌合站的产量设定为 300t/h。

通过拌和站试拌,确定集料加热温度为170℃~180℃之间;沥青加热温度实测为160~165℃,沥青混合料出厂温度控制在 145~165℃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