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物的力学性能测试
(拉伸性能、撕裂性能、顶破性能、耐磨性能)
织物的力学性能是指织物在各种机械外力作用下所呈现的性能。

它是织物的基本性能。

织物抵抗因外力引起损坏的性质称为织物的耐久性或坚牢度,大多是通过测试织物的拉伸断裂、顶裂、撕裂以及耐磨性等来反映这一性能的。

织物在小负荷作用下呈现的性质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如织物手感、视觉风格、起毛起球、勾丝等。

这里主要介绍织物的坚牢度试验。

织物的拉伸断裂试验
织物拉伸断裂试验目前主要采用单向(受力)拉伸,即测试织物试条的经(纵) 向强力、纬(横)向强力,或与经纬向呈某一角度的强力。

它适用于机械性能具有各向异性、拉伸变形能力较小的制品。

对于容易产生变形的针织物(特别是易卷边的单面针织物)、编织物以及非织造布一般采用顶破试验为宜。

一、试验原理
将一定尺寸的试样,按等速伸长方式拉伸至断裂,测其承受的最大力——断裂强力及产生对应的长度增量——断裂伸长。

必要时,还可画出织物的强力——伸长曲线,算出多种拉伸指标。

二、试验参数选择
1、试样形状
根据织物的品种不同,试样的形状有以下3种形式,见图。

图织物拉伸断裂试验的试条形状和夹持方法
(1)拆边纱法条样:用于一般机织物试样。

裁剪的试样宽度应比规定的有效试验宽度宽5mm或lOmm(按织物紧密程度而定),然后通过拆边纱法从试样宽度两侧拆去数量大致相等的纱线,直至试样宽度符合规定要求,以确保试验过程中纱线不会从毛边中脱出。

(2)剪切法条样:适用于针织物、涂层织物、非织造布和不易拆边纱的机织物试样。

(3)抓样法条样:试样宽度大于夹持宽度。

适用于机织物,特别是经过重浆整理的,不易抽边纱的和高密度的织物。

比较3种形态试样的试验结果,拆边法的强力不匀较小,而强力值略低于抓样法。

2、试验参数
织物拉伸断裂的试验参数见表。

注:拆边纱法条样应先裁剪成6 mm宽或7 mm宽(疏松织物),然后两边抽去等量边纱,使试样的有效宽度为5 mm。

为便于施加张力,试样长度宜放长30~50 mm。

3、预加张力
按以下原则确定预张力:
(1)按试样的单位面积质量来决定,见表。

(2)当断裂强力低于20N时,按概率断裂强力的(1±0.25)%确定预加张力。

(3)抓样法的预张力,采用织物试样的自重即可。

(4)当试样在预张力作用下产生的伸长大于2%时,应采用无张力夹持法(即松式夹持)。

这对伸长变形较大的针织物和弹力织物更合适。

4、大气条件
试样的调湿、测试的标准大气条件为三级标准大气条件。

三、试验步骤
(1)准备试样。

根据织物品种,选择试条形状,按规定的试样尺寸裁剪试样,长度方向应平行于织物的经向(纵行)或横向(或横列)。

每份样品的经纬向试样至少5块,并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4h。

(2)按规定要求,调整上下夹钳的隔距(夹持长度)、拉伸速度。

(3)夹装试样。

先将试样一端夹紧在上夹钳中心位置,然后将试样另一端放
入下夹钳中心位置,并在预张力作用下伸直;再紧固下夹钳(或采用松式夹持法)。

四、结果计算
(1)计算试样的经、纬向平均断裂强力(N)。

计算精度:平均值≤10N 时,修约至0.1N ;10N<平均值<1000N 时,修约至 1N ;平均值≥1000N 时,修约至10N 。

(2)计算试样的经、纬向断裂伸长率及其平均值。

预张力夹持试样时:
松式夹持试样时:
式中:ΔL 为预张力夹持试样时的断裂伸长(mm);L 0为试样夹持长度(mm); ΔL ’松式夹持试样时的断裂伸长(mm);L 0’为松式夹持试样达到规定预张力时的 长度(mm)。

断裂伸长率平均值的计算精度,按数字修约规则修约。

平均值≤8%时,修约至0.2%;8%<平均值<50%时,修约至0.5%,平均值≥50%时,修约至1%。

织物的撕破性能测定
撕破是指织物受到集中负荷的作用而撕开的现象。

撕破试验常用于军服、篷帆、帐篷、雨伞、吊床等机织物,还可用于评定织物经树脂整理、助剂或涂层整理后的耐用性(或脆性)。

撕破试验不适用机织弹性织物、针织物及可能产生撕裂转移的经纬向差异大的织物和稀疏织物。

GB /T 3917—1997规定了织物撕破性能的3种测试方法,即舌形试样法、梯形试样法和冲击摆锤法。

这里介绍冲击摆锤法。

冲击摆锤法
1、冲击摆锤法撕裂机理
冲击摆锤法与单舌试样法的撕裂机理相似,但受力速度快,属冲击型撕裂。

试样固定在夹钳上,将试样切开一个切口,然后释放处于最大势能位置的摆锤,当动夹钳离开定夹钳时,试样沿切口方向被撕裂。

2、试样
每个实验室样品裁剪经向和纬向两组各为5块的试样,试样的短边与经向平 行的称为“纬向撕裂试样”,试样短边与纬向平行的称为“经向撕裂试样”。

试样尺寸如图所示。

%1000⨯∆=L L 断裂伸长率%100'0'
⨯∆=L L 断裂伸长率
图冲击摆锤法试样尺寸(mm)
3、试验步骤
冲击摆锤仪如图所示。

图YG033型冲击摆锤仪
1——扇形锤2——指针3——定夹钳4——动夹钳
5——开剪器6——挡板7——强力标尺
(1)将扇形锤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抬高至试验开始位置,并将指针2拨至指针挡板处6,使定夹钳3与扇形锤上的动夹钳4的2个工作平面正好对齐;
(2)将试样夹在两夹钳中,试样长边与夹钳顶边平行,试样夹在中心位置,再轻轻将有凹槽的底边放在夹钳的底部,在凹槽对边用开剪器5切1个(20±0.5) mm的切口,余下的撕裂长度为(43±0.5) mm。

(3)按下摆锤停止键,放开摆锤。

当摆锤回摆时握住它,以免破坏指针位置。

从测量标尺分度值或数字显示器读出撕破强力(N),强力应落在所用标尺值15%~85%范围内。

当撕裂一直在15 mm宽的凹槽区内进行时,该次试验属正常。

否则,属不正常,试验数据应剔除。

若5块试样中有3块或以上被剔除,则此法不适用,也可加倍试样数量再试验。

4、试验结果计算
分别计算5块试样的经向及纬向的撕破强力算术平均值(N),修约到1位小数,必要时,记录样品每个方向的最大或最小撕破强力。

织物的顶破性能测定
顶破是指织物在垂直于织物平面的外力作用下,鼓起扩张而逐渐破坏的现象。

顶破的受力方式与单向拉伸断裂不同,它属于多向受力破坏。

服装的肘部、膝部的受力情况,袜子、鞋面布、手套等的破坏形式,降落伞、气囊袋、滤尘袋等的受力方式都属于这种类型。

对于某些延伸性较大的针织物(如纬编针织物),顶破试验更具优越性。

顶破试验机有弹子式、气压式及液压式等类型。

弹子顶破试验仅能获“顶破强力”一项指标,而液压式和气压式胀破试验除了测出“胀破强度”外,还可测出胀破扩张度和胀破时间。

弹子式顶破法
1、试验原理
将试样固定在夹布圆环内,弹子按一定速度垂直顶向试样,直至顶破,仪器自动显示顶破强度。

2、试验参数
试样直径为6cm;夹布圆环内径为2.5cm;弹子直径为2cm;试验机下降速度为10~1lcm/min。

3、调湿、试验用大气条件
试样应在标准大气(温度20℃±3℃、相对湿度65%±3%)下调湿24h以上,并在该标准大气下测试。

如果试验是在室温条件下进行的,则所测的实际顶破强力,应根据试样的实际
回潮率加以修正(顶破试验后将全部试样称重、烘干,测其实际回潮率)。

4、试验程序
(1)检查仪器各部位是否正常。

校正强力指针至“0”位,开动电动机,使顶破弹子升至最高位置。

(2)将试样放人夹布圆环内并旋紧,再将其平放在布夹头上。

(3)按启动扳手进行试验。

待试样完全顶破后,推启动扳手,使仪器回复原位。

(4)记录顶破强力值,精确至0.0lkg。

(5)将强力指针拨回0位,重复上述步骤,测完5块试样。

如果试样夹得不紧,就会从圆环中滑出,或者试样的顶破变形过大,都会发
生试样顶不破现象。

此时试验结果无效,另换一块试样重做。

5、结果计算
(1)计算5块试样的顶破强力算术平均值,精确至小数点后1位。

(2)当试验不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时,需根据试样的实际回潮率计算其校正顶破强力。

校正顶破强力=修正系数K×实测顶破强力
棉毛、棉汗布针织物的顶破强力修正系数K值见表。

织物的耐磨性测定
织物耐磨性是指织物抵抗与另一物体摩擦而磨损的性能。

在服用过程中,织物磨损的受力一般都较小,但作用频繁,而且受磨损的方式与部位因人而异。

因此,进行织物耐磨试验时,磨料类型以及磨损方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常用的磨料有砂纸、炭化砂轮、钝刃刀片及特制的橡胶板等。

磨损的方式有平磨、曲磨、折边磨、动态磨、翻动磨(更适合针织等)。

本试验采用织物平磨仪。

1、仪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将织物试样在一定条件下与磨料(砂轮)接触并做相对运动,使试样受到多方向的磨损。

通过对比织物磨损前后的变化来评价其耐磨性。

1——试样2——工作圆盘3——左方支架4——右方支架
5——左方砂轮磨盘6——右方砂轮磨盘7——计数器
8——开关9——吸尘装置
其工作原理如下:织物试样1固定在工作圆盘2上,圆盘以70r/min做等速回转运动。

圆盘上方有两个支架3、4,其上分别装有2个砂轮磨盘5,6,它们可在自身轴上回转。

试验时,工作圆盘上的试样与2个砂轮磨盘接触并做相对运动,试样受到多个方向磨损后形成一个磨损圆环。

磨盘对试样的压力可通过改变支架上的加压重锤来调节(支架本身的质量为250g)。

砂轮有多种类型供选择。

此外,还可用吸尘装置9来自动清除试样表面的磨屑。

2、试样
在试验室样品上随机剪取直径为125mm的织物试样5~10块,试样上不得有疵点和折痕,距布边至少10cm以上。

3、试验步骤
(1)安装试样。

将剪好的试样中央开一个小孔,然后将试样固定在工作圆盘上,用六角扳手旋紧夹布环,使试样受到一定张力。

(2)选择适当压力的磨料。

加压重锤有4种:125g、250g、500g、1000g;炭化砂轮有3种:粗A—100、中A—150、细A—2800。

可对试样做预试验,再调整压力和磨料类型。

(3)调节吸尘管高度和风量。

一般高出试样表面1~1.5mm为宜。

接好吸尘软管、吸风管。

根据磨屑的多少调节吸尘管风量(用仪器右端的调压手柄来调节)。

(4)计数器清零。

开动电动机进行试验。

试验结束,记录摩擦次数。

然后抬起吸尘管支架,取下试样,计数器复位,清理砂轮。

重复试验,测完全部试样。

4、结果评定
织物耐磨性的评定方法通常有:
(1)观察外观性能的变化。

经相同条件的摩擦后织物光泽、起毛、起球等外观形态的变化:磨断纱线的根数等。

(2)测定物理性能变化。

织物经规定条件的磨损后,测其质量或断裂强度等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