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发展对策研究》

《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发展对策研究》

《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发展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进程中,新型城镇化作为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作为内陆地区的重要城市,鄂尔多斯市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正逐渐成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力量。

然而,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全市整体发展的协调性,因此对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及发展对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一)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为全面反映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本文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四大类指标体系。

其中,经济发展指标主要反映县域经济实力和增长潜力;社会进步指标主要反映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生态环境指标主要反映环境质量与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则主要反映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服务能力。

(二)测度方法及数据来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方法,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和实地调研数据,对鄂尔多斯市各县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各县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年鉴、相关政府部门发布的数据报告以及实地调研收集的数据。

(三)测度结果分析通过对各县域的测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鄂尔多斯市各县域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上存在一定差异。

其中,某些县域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待提升。

总体来看,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发展对策研究(一)加强经济发展,提升经济实力各县域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实力。

通过引进优质企业和项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提升社会进步水平,改善民生福祉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

基于城市化本质的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

基于城市化本质的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

学术视点□/赵显洲一、对现有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的评述(一)单一指标法最常用的单一指标法是用城市人口比重对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衡量,也有学者用其他的单一指标来测度城市化水平,如:使用非农业人口指标、城市用地指标、就业结构指标等。

用单一指标法来测度城市化水平的主要优点是其表述意义最强,便于进行国际比较,但其缺点也很明显。

一是不能反映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直接动因是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国家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过程,用单一指标来测度城市化水平极易引起政策上的误导。

二是数据的可靠性差。

如用城市人口比率法时,由于普查中城镇人口定义的变化和城镇设置标准的变动等原因,城市人口数据存在着严重的不一致。

(二)综合指标法综合测度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把城市化作为一个“点”的概念进行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用城市经济实力、经济增长质量等三到五个一级指标及人均GDP、人口城市化率等多个二级指标作为评价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用因子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和综合城市化水平得分。

二是把城市化作为一个区域经济的概念进行评价,直接使用人均GDP等多项指标作为测度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用德尔菲法确定指标的权重体系,取发达国家在某一经济发展阶段上的相应数据作为目标值,在计算出本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后,再与目标值进行比较,以判断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综合测度方法的不足主要是:1.混淆了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现代化水平两个概念。

城市化是一个区域经济的概念,它是指随着一国或一个地区工业化的发展,生产要素首先在某些空间集聚,而后又向周围的地区扩散,从而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过程。

而城市现代化则是指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活方式等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转变过程,其主要表现是,在城市的生产、生活、社会活动以及生态环境、公用文化设施等各项建设中,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从而使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和谐全面地发展。

城市化水平评价及预测综述

城市化水平评价及预测综述

城市化水平评价及预测综述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并在城市中集聚的过程。

城市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城市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普遍现象。

本文将对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及预测进行综述。

城市化水平的评价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包括人口密度、城市化率、城市用地率、城市化质量等。

首先,人口密度是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反映城市人口的集聚程度。

人口密度越高,说明城市化程度越高。

其次,城市化率是指城市人口与总人口之比,可以反映城市的规模和人口占比。

城市化率越高,说明城市化程度越高。

再次,城市用地率是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与城市总用地面积之比,可以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的效率。

城市用地率越高,说明城市化程度越高。

最后,城市化质量是指城市人居环境、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的综合评价,可以反映城市化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城市化水平的预测对于规划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预测城市化水平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合理安排城市发展计划,提前解决人口、用地、交通等方面的问题。

预测城市化水平可以采用定量模型或定性分析的方法。

定量模型可以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回归分析、灰色系统分析等方法,根据历史数据和趋势预测未来城市化水平。

定性分析可以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案例研究等方法,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主观判断和分析。

此外,预测城市化水平还需要考虑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未来城市化水平的发展趋势可能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其次,人口增长是城市化的基础,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人口的集聚,城市化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再次,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加速城市化过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最后,城市规划和政策的调整将对城市化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合理规划和管理城市发展,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化水平。

总之,城市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范文

《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范文

《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作为我国西部重要的经济区域,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大意义。

新型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力量。

因此,对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对于指导地区城镇化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与意义内蒙古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

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生态宜居、经济高效、集约节约的城镇化,其发展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对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有助于了解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等方法对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统计年鉴、政府报告、相关研究报告等。

四、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本研究构建了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四个方面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经济指标主要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社会指标主要反映社会保障、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环境指标主要反映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人口指标主要反映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和人口分布等方面。

五、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结果与分析通过对内蒙古各盟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得出以下结果:1. 整体来看,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逐年提高,但各盟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2. 经济指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社会、环境和人口指标同样不可忽视。

3. 在环境指标方面,内蒙古在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方面仍有待提高。

4. 在人口指标方面,人口结构优化和人口素质提升是未来城镇化的重要方向。

哈长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

哈长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

哈长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城市群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哈长城市群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之一,其城镇化水平的测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对哈长城市群城镇化水平的测度研究,旨在为该城市群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战略性建议。

一、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和城市化过程的推进,通常表示为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是了解城乡转移情况,促进城市化进程和衡量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常用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包括:1.城镇化率指标。

城镇化率是指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之间的比例关系。

其计算公式为: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2.建成区面积率指标。

建成区面积率是建成区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建成区面积率=建成区面积/城市总面积×100%。

1.城镇化率指标。

根据统计数据,哈长城市群的城镇化率逐年提高。

其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城镇化率为66.4%,长春市城镇化率为66.2%,吉林市城镇化率为63.9%。

相比之下,黑龙江省绥化市城镇化率为49.6%,白城市城镇化率为45.9%。

通过哈长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测度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哈长城市群各地城镇化率、建成区面积率和城市化程度存在较大差距。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长春市和吉林市的城镇化率、建成区面积率和城市化程度均高于其他城市,而黑龙江省绥化市和白城市的城镇化水平较低。

这表明,哈长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

3.哈长城市群应重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尽管哈长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仍需加强政策支持和投入,推动城市和农村发展的协调发展。

具体而言,需要加强城镇规划和建设,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步伐,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

同时,也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的收入,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和升级。

总之,哈长城市群城镇化水平的测度研究为该城市群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我国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综述

我国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综述

的 干扰 。陈 晓倩 、 张全 景等 ( 2 o l 1 ) 对 城镇 用地 指标 法进 行 了修正 . 通 过设 置 区
级、 街 道 和村 居级 城镇 地域 标准 的 临界值 , 以曲阜 市 为例对 城镇 地域 范 围进行 了界 定 , 为科 学计 算城 镇化 水 平提供 了依据 。
二、 城 镇 化 水 平 的 影 响 因 素 及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城镇 化程 度度 量和城 镇现 代化水 平综 合评价 两方 面 。 城镇 化程 度 即城 镇化 率 ,
主要是 通过城 镇人 口占总人 口比重来 反映 .而城 镇现代 化水 平评价 是定 量 的
综 合集 成法 。姜爱 林 ( 2 0 0 2 ) 认 为对城 镇化 水平评 价分 为三个 层次 : ( 1 ) 单一 指 标 法或 主要指 标法 。 主要 包括人 口比重指标 法 、 城 镇 土地利用 比重 指标 法和调 整系数 法 。 其 中, 人 口比重 指标 法又 主要包 括城镇 人 口比重指 标法 和非农 业人
2 0 1 3年 第 2期 总第 1 1 6期
上 海金 融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g h a i F i n a n c e Un i v e r s i t y
N o . 2 , 2 01 3 Apr No . 1 1 6
我国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综述
王 冰
( 山东省 淄博 市周村 区财政 局 , 淄博2 5 5 3 0 0 )

-— _ ・◆
-◆
_◆
-◆

-.
-- ・ ●- ・+
。◆
・◆
-◆
一◆
-◆
-.

1中国城市化水平测定研究综述

1中国城市化水平测定研究综述

=文章编号>1006-3862(2002)02-0036-06中国城市化水平测定研究综述Summarization of studies on measuringof urbanization in China张同升P Z HANG Tong2sheng梁进社P LIANG Jin2she宋金平P SO NG Jin2ping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北京100875)(Department of Reso urces&Environ mental Sciences,Beijing N ormal Univ ersity,Beijing100875)=摘要>城市化水平测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而人口比例指标则又是主要指标法中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

文章回顾了我国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历次演变,阐明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综合论述并评价了国内学者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进一步讨论了对其它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的研究,分析了存在的缺陷。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Abstr act:There are usually two kinds o f methods to measure the level o f urbanization:pri mary indicato r metho d and composite indicator method.A mong the former method,the indicato r of urban populatio n rate is mo st com2 monly used.This article illuminates its main problems while briefly reviewing the sev eral changes of urban popu2 lation statistical caliber in Chi na,synthetically discoursing upon the resolu tions,which are adv anced by inland scholars;then we discusses the research co ndition o f o ther primary indicators and the co mpo si te indicato r meth2 od,and analyzes their li mi tations.Key wor ds:urbanizatio n level of urbanizatio n urban po pulation=中图分类号>F29111=文献标识码>A城市化或称城镇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

甘肃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甘肃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

甘肃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研究本文在建立区域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甘肃省14个地州市为研究地域单元,对甘肃省区域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并通过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种梯度类型。

同时,分析了甘肃省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差异特征、各类城市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标签:城市化;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甘肃省城市化是因生产力的发展而使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变化的过程,其内涵在于,它不仅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更重要的,它是一种产业结构及其空间颁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向现代化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转化。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各地区提出了加速城市化,以城市化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

但相关战略提出的科学性仍有待进一步探讨,其主要表现是从城市人口数量上提高城市化水平,各地区之间存在城市化水平的相互攀比现象,有些地区不顾区域客观条件制约,热衷于搞城市化运动。

不少市县追求个人政绩,出现城市化过热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违背了城市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与当前以单一的人口城市化指标来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测度区域城市化水平是亟待解决的现实和理论问题。

一、区域城市化水平测度(一)測度指标体系构建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学术界提出了多种方法。

归结起来,这些测度方法可分为主要指标方法和复合指标方法两类。

主要指标法是指通过几个最具本质意义、最具象征性,而且便于统计分析的个别指标来反映和描述城市化水平。

复合指标法是选用与城市化有关的一组指标来综合分析,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

城市化内涵十分丰富,不仅体现了一个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还体现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演变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因此,文章采用复合指标来衡量区域城市化水平。

结合上述城市化内涵分析,建立城市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表1)。

(二)计算方法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的计算方法有多种,文章拟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计算各城市的城市化水平,计算公式如下:式中:F表示某一省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Wi表示该城市第i项指标的权重(同级指标取等权);Wij为第i市第j个指标的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值。

中国城市化水平测定研究综述

中国城市化水平测定研究综述
( e a m m f eo re D p n e o s uc s& E v o me t c n e ,B in om l nv ri ,8 i g1 0 7 ) R n i n na S i cs e igN r a i s y e n 0 8 5 r l e j U e t j i
【 摘
要 l 市化 水 平测 度 的方 法主 要 有 两 种 : 城 主要 指 标 法和 美告 指 标 法 , 而人 1 剖 指 标 则 卫是 : 7比
主 要 指 标 法 中最 常 用 的城 市化 洲度 指 标 。文 章 回顾 了我 国城 镇人 1 计 1 的历 次 演 变 , 明 了 : 7统 : 7径 阐
lto tts ca lb ri i a, s n h tc l s o r ig o n t e eolto a in sa t l cai e n Ch n i i y t e ial dic u sn up h rs u ins,whih a e a a c d y c r dv Ⅱ e s hoa s; ten we ds u s st e r s a c lr h ic s e h e e  ̄h o iin c nd t o o d, a d a ay est er lmia ins n l z i i tto . n h Ke y wor ds: u ba z fo lv fur a z to u b n p u ai n n nia n i e elo b n a in r a op l to i o e h t r ma y n c t r n t o r idia os a d he c  ̄ il d nan
st n c trm e — l id a t o i o h
【 围分类 号 】F 9 1 中 21

简述城市化的定量测度方法

简述城市化的定量测度方法

简述城市化的定量测度方法
城市化是指人口、经济和土地利用等方面的城市化过程。

为了评估一个地区的
城市化程度,人们提出了一些定量测度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城市化水平指数。

该指数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基础,衡量人口的城市化程度。

城市化水平指数越高,表示城市人口占比越大,城市化程度越高。

这一指数可以通过统计数据来计算,例如,城市总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可以反映城市化程度。

另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城市化指标体系。

这个体系是基于城市化的多个方面,如
社会经济、基础设施、环境等,通过各个指标的定量测量来评估城市化程度。

例如,人均GDP、城市人口密度、城市化率等指标可以用来衡量城市化的经济、人口和
土地利用方面的情况。

此外,还有城市化速度指标。

该指标关注城市化的增长速度,将城市化的变化
量以时间为单位进行测量。

例如,年均城市人口增长率可以表示城市化的速度。

综上所述,城市化的定量测度方法可以通过城市化水平指数、城市化指标体系
和城市化速度指标来衡量。

这些方法通过定量化城市化的多个方面,能够提供全面、客观地评估城市化程度的指导。

《2024年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发展对策研究》范文

《2024年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发展对策研究》范文

《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发展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鄂尔多斯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城市,其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对于地区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度,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二、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一)测度指标体系构建针对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的特点,本文构建了包括经济水平、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人口规模与结构等五大类指标的测度体系。

(二)测度方法及数据来源采用熵权法对各项指标进行权重赋值,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对鄂尔多斯市各县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

数据主要来源于相关年份的《鄂尔多斯市统计年鉴》及各县区政府工作报告。

(三)测度结果分析根据测度结果,鄂尔多斯市各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趋势。

在各项指标中,经济水平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较高,但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提升。

三、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发展现状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迅速,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同时,各县区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城市更新,努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二)存在的问题尽管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部分地区存在污染现象;二是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农村地区;三是产业发展与城镇化的协同性有待提高,部分地区存在产业单一、就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四、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进绿色发展。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强生态修复和生态工程建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城镇化中城市化水平测度模型及评价方法

新型城镇化中城市化水平测度模型及评价方法

新型城镇化中城市化水平测度模型及评价方法近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成为了全国各地都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的主题。

而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和评价,则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现有的城市化水平测度模型,并探讨如何综合各种模型来评价城市化水平。

一、传统城市化水平测度模型1. 城镇人口和城市化率模型这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

它将城镇人口和城市化率作为主要指标,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其中,城市化率是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这种模型简单易操作,可以方便地反映城市化水平的整体情况。

但是它忽略了城市规模的大小和不同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差异,不能准确地反映城市化的发展水平。

2. 飞地城市模型飞地城市模型是指在一个省份或地区中,一个或多个城市在该地区形成的以城市为中心,外围包围着一定面积的区域,这些城市就像“飞地”一样独立存在的现象。

这种模型主要用于评估城市规模和分布情况。

3. 市场规模模型市场规模模型是将城市的市场规模作为测度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指标,可以反映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但是这种模型同样没有考虑城市之间在文化、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差异。

以上三种传统城市化水平测度模型虽然在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是发展到今天,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传统模型的短板也逐渐暴露出来。

那么,是否有更加精准和科学的测度城市化水平的方式呢?下面,我们将介绍相关领域所涉及到的新型城市化水平测度模型。

二、新型城市化水平测度模型1. 智能城市测度模型智能城市是基于先进信息技术和分布式计算技术,将城市各种信息进行智能化的城市。

在智能城市测度模型中,主要考虑城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并以数字化城市设施、人民生活水平、社区关系等作为主要评判指标。

2. 网络活力测度模型网络活力测度模型从城市网络化发展的角度,考虑城市在经济、文化及城市空间方面发展的速度和竞争力,以及互联网、数字经济和社交网络等作为主要评判指标。

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以四川省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以四川省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化发展水平测度研究——以四川省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城市化是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对于中国而言,城市化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城市资源、环境化问题等,因此需要从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分析研究。

四川省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已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因此,掌握四川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对于深入了解西南地区城市化的发展趋势、规律以及城市化策略的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对四川省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出发,探究四川省城市化的现状和趋势,为城市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如下:1. 了解四川省城市化的发展历程,掌握当前四川省城市化现状。

2. 系统测度四川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包括城市化率、城镇化率、城市规模等多个指标,为制定城市化规划提供参考。

3. 分析四川省城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科学的城市化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和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具体如下:(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包括政策文件、经济统计年鉴、统计数据等,了解四川省城市化发展的背景、现状和趋势,明确四川省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数据统计分析利用Excel软件分析四川省近年来城市化发展的具体数据,包括城市化率、城镇化率、城市规模等多个指标,绘制相应的变化曲线和趋势图,从多个角度揭示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四、预期成果(1)研究报告:对四川省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全面分析,获得四川省城市化发展现状评价,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

(2)数据统计报告:根据调研结果,制作相应的数据报告,包括城市化率、城镇化率、城市规模等多个指标。

(3)理论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数据,深入研究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为实现合理发展、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五、研究创新点1. 聚焦四川省城市化发展的多个角度,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角度出发,揭示四川省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中国城市化水平测定研究综述

中国城市化水平测定研究综述

准,加上从建国之初到现在市镇的建制标准 行政管辖区域、常住人口户籍登记和非农业
多次发生变动,使得中国城镇人口的统计口 人口户籍登记三个基本因素[1]。中国城镇人
径比较混乱,导致各时期各地区之间的城市 口的演变,主要也是围绕着这三个基本因素。
化水平缺乏可比性,也影响了国家的许多决
从建国之初到现在,中国城镇人口的定
在调整城镇人口时,有学者建议将地域
25% ,提 出 计 算 中 国 城 市 化 实 际 水 平 的 公 式[19]:Pu = P1!(1 + 25/75)/Pr Pu 指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1 指城镇 的非农业人口总数;Pr 为全国总人口。
(2)武汉大学辜胜阻先生针对 1990 年人 口普查资料提出的城镇人口修正公式[20]:
1 人口指标法的研究
市化发展的程度,对它的测定一般采用城市 1 . 1 中国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发展演变
地区人口占全地区总人口的百分比。我国没
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测度城市化水平
有恰当而稳定的城乡地域划分标准,对于城 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中
镇人口的定义长期以来也没有固定统一的标 国,城市人口统计的基础是户口登记,它包括
是按市镇的辖区范围为单元进行的,而中国 市镇 的 行 政 辖 区 要 远 比 城 镇 的 实 体 范 围 大[8]。1980 年代实行的撤县建市、撤乡建镇
是合理的,因为城市市区和居住镇上的农业 以及市带县的体制,使统计出的城镇人口中
人口,应当作为城镇人口来统计,而没有必要 将他们排除在城镇人口之外[4]。但是在 1984 年国家调整了镇的建制标准,同时实行“撤乡
围的变化,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在城镇人口统 计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基金项目石河子大学校级项目:新疆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RWSK2006-Y22)。

作者简介徐秋艳(1972-),女,河南省兰考人,硕士,讲师,从事统计学及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

收稿日期2007-07-30城市化,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

在其各种各样的定义中,较为主要的提法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社会、人口、空间及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

城市化水平即指城市化发展的程度,对它的测度一般采用城市地区人口占地区人口的比重。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主要有两种: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笔者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城市化水平的测定作一回顾与总结,并简要地对各种方法作一评论,使读者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情况有所了解,以便明确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1国外研究综述对单一指标法研究具有代表性学者如诺瑟姆把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国外对于复合指标法来衡量城市化水平的系统研究的著述并不多见,大多分散于各种社会、经济发展理论中。

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基本完成城市化的过程,近年来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因此对于复合指标法的研究,比较成熟的有以下几种:第一,联合国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建立的指标系统采用19个社会经济指标来考察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经济、社会、人口统计变化之间的关系。

第二,英国地理学家克劳克从人口、职业、居住及距离城市中心距离远近等16个指标进行分析,建立城市化的指标系统。

第三,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因克尔斯提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

该标准作为现代化的标准体系在国际上较为通行。

尽管该指标体系并非直接描述城市化,但是它可以反映城市化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内涵。

此外,198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提出的社会指标体系15项,1982年英国制定的社会指标体系10项,1982年印度提出的社会指标体系7项,1986年欧洲的33个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联合发起建立“健康城市”,提出38项目标等,也是对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有益探索,可供借鉴。

《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发展对策研究》

《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发展对策研究》

《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及发展对策研究》篇一一、引言鄂尔多斯市,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型城镇化的重视和推进,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当地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鄂尔多斯市各县域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发展状况。

因此,对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于推动该地区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测度(一)测度指标体系构建根据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点,结合鄂尔多斯市县域的实际情况,构建包括经济水平、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人口素质等五个方面的测度指标体系。

(二)测度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处理,得出各县域的新型城镇化水平得分及排名。

(三)测度结果分析根据测度结果,鄂尔多斯市各县域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其中,XX县、XX旗等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较高,而XX旗、XX县等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

三、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问题(一)发展现状鄂尔多斯市各县域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人口素质不断提高。

(二)存在问题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生态环境保护不足、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等。

四、鄂尔多斯市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对策(一)加强经济发展,提高经济实力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企业来投资兴业。

(二)完善社会事业,提高人口素质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的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人口素质。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城市化水平评价及预测综述

城市化水平评价及预测综述

城市化水平评价及预测综述【摘要】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村地区逐步演变成城市地区、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并且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水平测度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人口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人口指标法中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是人口比例指标,而复合指标法是采用多个指标综合评价城市化水平;在介绍两种方法的同时进一步讨论了人口指标法和复合指标体系存在的缺陷。

城市化水平的预测方法主要有直接预测法、线性回归模型、与时间序列模型、Logistic增长模型四种。

【关键词】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Logistic增长模型一城市化水平评价(一)人口指标法1 影响的因素中国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发展演变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测度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在中国,城市人口统计的基础是户口登记,它包括行政管辖区域、常住人口户籍登记和非农业人口户籍登记三个基本因素。

中国城镇人口的演变,主要也是围绕着这三个基本因素。

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各方面的原因这三个因素会发生变化。

2 人口指标法计算时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上所阐述的我国城镇人口界定范围的变化,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在城镇人口统计方面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市镇的建制标准多次发生变动。

它的变动会直接导致城镇人口的统计出现差异,从而不能如实地反映出该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变化。

二是城镇人口统计的地域范围与城镇实体地理界线不一致。

我国城镇人口的统计是按市镇的辖区范围为单元进行的,而中国市镇的行政辖区要远比城镇的实体范围大,一旦行政区划改变,本来在实体上并未有很大变化的城市人口,在统计资料上却有了很大的变化。

三是城镇人口的统计对象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

城镇非农业人口统计起来有一些困难。

3 解决的办法在人建议将地域特征(居住在城镇实体范围内)和职业特征)结合起来,认为单纯强调某一方面必然会顾此失彼。

所以提出计算中国城市化实际水平的修正公式。

主要的有: (1)根据国际通行的城乡划分标准,按城镇聚居非农人口比重为75%,城镇合理郊区农业人口比重为25%,提出计算中国城市化实际水平的公式()=+Pu Pl*125/75/PrPu指全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1P指城镇的非农业人口总数; Pr为全国总人口。

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元 统计 的 , 一旦 行政 区划 改变 , 本来 在实 体 上并 没有 很 大变
对 单一 指标法 研究 具有 代 表性 学者 如诺 瑟 姆把 一个 国
家或地 区的城镇 人 口 占总人 口的 比重作 为衡 量 一 国或一 个
地 区的城镇 化水平 。
国外 对 于复合 指标 法来 衡量 城市 化 水平 的 系统 研究 的 著 述并 不多 见 , 大多分 散 于各 种社 会 、 济 发展 理论 中 。 由 经
诌秋艳 ( 河 大 商 院 务 息 ,疆 家 3 0) 石 子 学 学 商 信 系新 五 渠8 3 10
摘要
关 键词
对 国内外 学者有 关城 市化 水平 的测 定作 了回顾 与 总结 , 简要 地 对各 种 方 法作一 评论 , 读 者 对 目 在 这一 方 面的研 究 情 况 并 使 前
XU uy n (olg uiesS iei iesy Wuiq , igin 3 3  ̄ Qi -a C l eo B sn s, hh zUnvri , j u X n,a g8 10 e f t a j
Absr c M e s i gmeh d r a iai nlv lo o c oa sa o n b o dwe er ve d a ds mmaie Co ta t aurn to so u b nz to e e s mes h lr th mea da r a r e iwe n u f f rz d. mme tr ne c na yo a h meh d wa ifv c n u td to sbre o d ce .wh c epe e d r o u desa d t e c r n e e r h st ain i hsa p c n ald wn t ie to l ih h l d r a est n rtn h ure tr sa c iu t n t i s e ta d n i o he drcin o o f f t e t d 、 urh r u y s K e r Ura zto ; b niainlv lM e s rngmeh d ywo ds b niain Ura z t e e; a u i to o

哈长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

哈长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

哈长城市群城镇化水平测度研究引言哈长城市群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由哈尔滨、长春、齐齐哈尔等主要城市组成,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群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哈长城市群城镇化水平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了解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还可以为制定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城镇化水平的测度指标及方法城镇化水平测度需要考虑的指标众多,主要包括城镇人口比重、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城市化率、城镇建设用地比重等。

通过综合考量这些指标,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城镇化水平的情况。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主要从城镇人口比重、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以及城市化率这三个方面对哈长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

1. 城镇人口比重城镇人口比重是指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较高的城镇人口比重通常意味着较高的城镇化水平。

通过收集哈长城市群各城市的城镇人口数据,可以计算出各城市的城镇人口比重,并据此作为城镇化水平的参考指标之一。

2. 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是反映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通常来说,较大规模和较高密度的城市具有更高的城镇化水平。

在研究中需要对哈长城市群各城市的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进行测算和比较,以了解各城市的发展状况和城镇化水平。

二、哈长城市群城镇化水平的实证研究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收集哈长城市群各城市的相关数据,并按照前文所述的指标进行测算和对比,以了解哈长城市群的城镇化水平。

我们对各城市的城镇人口比重进行了计算和比较。

据数据显示,哈尔滨市的城镇人口比重为65%,长春市为68%,齐齐哈尔市为56%。

从数据来看,长春市的城镇人口比重最高,齐齐哈尔市次之,哈尔滨市最低。

可以看出,长春市的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

三、结论与展望通过以上的实证研究,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到哈长城市群各城市的城镇化水平情况。

长春市在城镇人口比重、城市规模和人口密度以及城市化率等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城镇化水平,而哈尔滨市次之,齐齐哈尔市相对较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