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距离”挑战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期汽车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进步
1、 原因: (1)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高效内燃机的推广使用(动力) (3)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能源) (4)科学家们的辛勤努力
2、交通工具的发明与改进: (1)陆上交通工具——汽车 1885年,德国工程师 卡尔.本茨 和 戴姆勒 以汽油机为动 力分 别制成最早的汽车
3、影响:
飞机
内燃机
(1)推动了全世界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
汽车
(2)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
的新时代
(3)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加
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的形成,促进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轮船
人力、畜力、自然力 水陆:平面交通
创设国内无线电报 开通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传入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不成立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进步 二、穿越大洋的电波--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通信技术的进步
1、条件: ① 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理论基础) ②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技术基础)
2、重大发明:
从上述诗句中你可以了解到古代的交通工具有哪些?这 些工具采用的动力是什么?
工具:马、帆船;(属于平面交通) 动力:畜力、人力、自然力
动力有:人力、畜力、自然力 水陆:平面交通
动力:是机械动力,以内燃机为主 水陆空:立体交通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进步
1、 原因: (1)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高效内燃机的推广使用(动力) (3)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能源) (4)科学家们的辛勤努力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制成一辆用内燃机驱动的三 轮汽车,此后,汽车发展迅速,成为陆上重要交通工具, 因此本茨被后人称为“汽车之父”。 这是1887年本茨开着他的三轮汽车载着一名乘客的场面。
戴姆勒 (1834—1900)
1885年戴姆勒制成的汽车
亨利·福特 (1863—1947)
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造出第一 辆四轮汽车。1903年,他创建了福特 汽车公司,并开创了流水线生产方式。
(在通信领域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这些交通、通讯工具的革新又是如何向“距离”挑战的呢?
材料一:“随着汽车的逐渐普及,美国开始出现了新的人口集中地 区——市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家安在乡下,开车去城里工作。”
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材料二:“1958年,波音707进入航运市场,在此后的10年间,大西洋 的客船以及长途客运列车几乎销声匿迹,世界也因为飞机的出现而缩 小了很多。纽约与伦敦之间的行程缩短为7个小时,而不再是将近一周 的漫长旅途劳顿。” 推动了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材料三:“自20世纪50年代起,国际通信费用的大幅减少加快了金融 市场的整合进程。十几岁的跑腿者曾经一直是纽约金融市场的纽带, 在股票交易所、银行之间飞奔,告知各方最新的股票价格。现在,全 球市场已经被现代通讯设备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了。”
1903年,美国 莱特兄弟 用汽油机为动力制成一架飞机,开 创了人类交通事业的新纪元(立体交通形成的标志)
莱特兄弟
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制造的第 一架飞机“飞行者1号”在美国北卡莱 纳州试飞成功。在北卡罗来纳州基蒂 霍克海滩上空飞行了4次,最长的一次 持续约一分钟,飞行距离850英尺。 1905年他们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实 用的飞机,从此,人类的航空事业揭 开了崭新的一页。
带来了严重 的社会问题。
社会 史观
文明 史观
工业文明进 一步发展。
1、“科学革命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飞跃,技术革命是人改造客
观世界技术的飞跃。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又会引起全社会整个
物质资料生产体系的变革,即产业革命。”下列各选项中,符合
这一规律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蒸汽机——工业革命 B.内燃机——汽车、飞机——第二次工业革命
2、重大发明:
①电报:1837年,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发报机。1851年, 英法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1866年,欧美海底电缆铺设成 功;全球电报网的建立 ②电话: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机。
贝尔发明电话
Biblioteka Baidu
贝 尔 是 电 话 的 发 明 者 , 他 1847 年生于英国的爱丁堡,后在美 国定居下来,1876年,他根据电 磁感应原理,发明了电话机。 从此开创了人类的通讯革命。 不久,建立了电话公司。
(2)水上交通工具——远洋轮船 1887年,人们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1807年美国人富尔敦制造了第一艘汽船。以蒸汽机推动 船两侧的明轮,称为“轮船”,并在哈得逊河试航成功。
泰坦尼克号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进步
1、 原因: (1)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高效内燃机的推广使用(动力)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在华盛顿国会大厦里,向巴尔的摩发出了: “上帝干了些什么?”一语———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进步 二、穿越大洋的电波--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通信技术的进步
1、条件: ① 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理论基础) ②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技术基础)
发明者:冯·诺依曼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进步 二、穿越大洋的电波--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通信技术的进步 三、改变世界的网络
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影响 (1)发明:1946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埃尼阿克(ENIAC)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1946年2月14日,由美国军方定制的世界 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And Calculato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了。 ENIAC(中文名:埃尼阿克)是美国奥伯丁武 器试验场为了满足计算弹道需要而研制成的, 这台计算器使用了17840支电子管,大小为80 英尺×8英尺,重达28t(吨),占地面积170 多平方米,功耗为170kW,其运算速度为每秒 5000次的加法运算,造价约为487000美元。 ENIAC的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表明电子计 算机时代的到来。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 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没有任何一门技术的性 能价格比能在30年内增长6个数量级。
——《财富的帝国提·高一了部信记息录传美播国的经速济度发展的史诗》
以新史观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即整体世界的形成)
造成了自然环 境的恶化和资 源的过度消耗, 影响了人类的 可持续发展。
生态 史观
全球 史观
基本 史观
近代化 史观
进一步促进政治上 的法制化、民主化, 经济上的工业化和 城市化,思想文化 上的科学化,社会 生活上的文明化。
1937年的电话机
现今的电话机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进步 二、穿越大洋的电波--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通信技术的进步
1、条件: ① 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理论基础) ②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技术基础)
2、重大发明:
①电报:1837年,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发报机。1851年, 英法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1866年,欧美海底电缆铺设成 功;全球电报网的建立 ②电话: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机。 ③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通讯,被成为“无线电之父”
1876年3月10日,贝尔通过送话机喊道:“沃 森先生,请过来!我有事找你!” 这一句极普
通的话,竟成了人类通过电话传送的第一句话。 1892年纽约芝加哥的电话线路开通。电话发
明人贝尔第一个试音:“喂,芝加哥”,这一历 史性声音被记录下来。
贝尔——千里传音
1877年的电话机
1910年的电话机
1919年的电话机
机械动力,以内燃机为主 水陆空:立体交通
平面交通
③? ②?
?⑤
立体交通
④?
①?
选项: ①内燃机的推广使用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 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各种新型交通工具 发明⑤人类跨入电气时代
拓展:人类交通工具的演进
古 代
近 代
人力车
有轨自电行车车
汽车
火车
轮船
飞机
现 轮船
动车
飞机

磁悬浮列车
城市快速公交
①电报:1837年,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发报机。1851年, 英法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1866年,欧美海底电缆铺设成 功;全球电报网的建立 ②电话:1876年,美国贝尔发明电话机。 ③意大利马可尼发明无线电通讯,被成为“无线电之父”
3、影响:①促进电信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②使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联系进一步密切
(3)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能源) (4)科学家们的辛勤努力
2、交通工具的发明与改进: (1)陆上交通工具——汽车
1885年,德国工程师 卡尔.本茨 和 戴姆勒 以汽油机为动力分 别 制成最早的汽车
(2)水上交通工具——远洋轮船 1887年,人们把内燃机装配到轮船上 (3)空中交通工具——飞机
2、重大发明:
①电报:1837年,美国莫尔斯发明有线发报机。1851年, 英法海底电缆铺设成功; 1866年,欧美海底电缆铺设成 功;全球电报网的建立
有线电报的发明
塞缪尔·莫尔斯 (1791—1872)
发送人类第一份电报的电报机
莫尔斯是美国发明家,电报的发明者。1837年莫尔斯在纽约展示 他制成的电磁式电报机;为近代电讯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C
C.电磁感应理论——电动机、发电机——电力工业
D.相对论——电子计算机——第三次工业革命
2、1912年豪华游轮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之前曾发
出SOS信号,后有600多人获救。这些人获救得益于当时运用了
A.雷达技术 C.无线电技术
B.声纳技术 D.通信卫星技术
C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进步 二、穿越大洋的电波--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通信技术的进步 三、改变世界的网络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进步
1、 原因: (1)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高效内燃机的推广使用(动力)
(3)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能源)(4)科学家们的辛勤努力
2、交通工具的发明与改进:
(1)陆上:1885年汽车诞生 (2)水上:1887年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轮船远洋轮船诞生 (3)空中:1903年飞机诞生(立体交通形成的标志)。
无线电之父——马可尼
马可尼将电磁波的理 论首先运用到无线电 通信上,被称为“无 线电之父”
马可尼 (1874—1937) 马可尼制作的无线电报机
1901年12月以首先在大西洋两岸实现远距离无 线电信号的传送而著名,马可尼因此而成为无 线电报的发明者。1909年,由于马可尼在物理 学上的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1916年, 完成短波试验。
1、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及影响
计算机(computer)俗称电脑,是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 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 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 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所组成,没有 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可分为超级计算机、工业控 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五类,较 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
厦门地铁1号线
思考:古代人类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请思考:现代人又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呢?
一、立体交通的诞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交通工具的进步 二、穿越大洋的电波--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通信技术的进步
1、条件: ① 19世纪电磁感应现象和电磁波的发现(理论基础) ②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应用。(技术基础)
第四课
向“距离”挑战
《辞海》 解释:
1. 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 2. 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的长度。 3. 指认识、感情等方面的差距。
课标要求: 以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
社会发展的作用。 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
的影响。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马可尼
赫兹是德国的物理学家 。 1887 年 他 首 先 发 表 电 磁波的发生和验收的实 验论文,确定了电磁波 和光波一样具有反射、 折射和偏振等性质,验 证了电磁波理论。
项目 有线电报 无线电报
电话
开始 1877年 1906年 1932年 1882年 1949年 11月
备注 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
2、交通工具的发明与改进:
(1)陆上交通工具——汽车 1885年,德国工程师 卡尔.本茨 和 戴姆勒 以汽油机为动
力分 别制成最早的汽车
柴油机车投入运行,铁路建设迅速发展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 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