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洞室围岩分类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地下洞室围岩分类
(锦屏建设管理局工程一部周洪波)
【题记】
2005年是锦屏一级水电站前期工程和主体工程全面搭接的一年,这一年中,进场及场内公路工程将基本完工,导流洞工程开挖基本完成,地下厂房辅助洞室等工程将开工。在锦屏一级工程施工中,公路隧道与水电工程地下洞室采用的是不同的围岩分类方法。笔者拟通过本文对“地下洞室围岩分类方法”及现行规范中水电工程地下洞室与公路隧道围岩分类的系统介绍,让读者对其有一个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围岩是指因开挖,地下洞室周围初始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的岩体。地下工程所遇到的围岩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地质体,围岩分类的实质就是正确认识和反应这个客观实际。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对围岩的各种差异进行一定概括、简化和归纳,然后加以分类,并结合工程特征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评价,能为设计、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现行水电与公路工程规范正是遵循这种原则,综合考虑影响围岩稳定的多种指标后,确定了各自的围岩分类标准。
1 洞室围岩分类方法
六十年代以前,围岩质量评价主要是以岩石强度这一单一指标为基础的。如前苏联的以普氏岩石坚固系数为依据的分类法,以抗压强度为依据的捷克分类法,太沙基的载荷分类法,日本围岩准抗压强度分类法,法国隧道围岩分类法。单指标分类不能反应岩体质量的本质,可靠度很低。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逐渐引入了岩体完整性的概念。如Deere(1964)岩石质量指标RQD的提出,日本学者的RMR体系和Barton(1974)的Q体系的提出,展示了岩体质量评价的前景。在国外还有威克霍姆的RSR分类,德国John(1980)的围岩分类RCT,葡萄牙(1980)的岩体工程分类,印度(1980)的隧道围岩分类,日本Otakar(1985)的QTS围岩分类等。我国的围岩分类方案也很多,如谷德振的岩体质量系数Z分类法,杨子文的岩体质量指标M分类法,陈德基的块度模数分类法,东北大学林韵梅、王维纲(1983)提出的一种以围岩强度为指标可将岩体划分为五级的分级方法等。目前,总结国内外关于围岩分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国内洞室围岩分类常用方法
①隧道工程岩体分级探讨(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南研究所论文集(第一集),中国铁道出版社,1987年)。其分级依据是岩体质量分级RMQ值,又称岩体质量指标(RMQ)分类法,简称为M法,它是1978年由我国水利电力部岩石试验规程修订小组提出的。这种通过RMQ值的大小来划分岩体质量优劣的具体方法是:根据M值的大小可将围岩质量分为5级,即好、较好、中等、较坏和坏。
②坑道工程围岩分类。其分类依据是围岩体质量Rs或Rm,它的大小主要由准围岩抗压强度R e、围岩相对完整性系数T e、地下水影响系数C及工程因素S e等四个因素决定。根据围岩体质量指标值的大小,可将围岩划分为五个等级,即稳定、基本稳定、稳定性差、不稳定和很不稳定。
③鲁布革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分类)。分类依据为围岩质量Q,并按该值的大小可将围岩分为
5级。
④《岩体工程地质力学基础》(谷德振,1979年),分类依据是岩体质量系数Z ,决定Z 值大小的因素有岩体的完整系数(I )、结构面的摩擦系数(f )及岩块的坚硬系数(S )。根据岩体质量系数值的大小,将岩体质量分为五级:特好、好、一般、坏及极坏。
⑤《地下工程》(1981年,关宝树)。其分级依据是围岩质量Q 值,并根据该值的大小将岩体质量分为六级。围岩质量Q 由应力岩体强度比、岩体完整性和地下水影响这三者的乘积来决定。由围岩的完整性决定的岩体质量分级为:极好、好、一般、稍差、差和极差。地下水的影响按经验评定,根据现有资料分析,在确定地下水影响时必须考虑:由前两因素决定的岩体质量、水量大小和结构面状态,必要时还要考虑水压值。
⑥ 岩体力学介质属性分级方法,又称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 )法。(《工程岩体分级标准》,水利部主编,1995.7实施)。根据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两者相结合,可将岩体基本质量分为I ~V 级。
⑦ 水电工程地下洞室围岩分类法(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水利部主编,1999.8实施)。 ⑧ 公路工程地下洞室围岩分类法(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交通部发布,1999.5实施)。 1.2 国外洞室围岩分类常用方法
① RQD 分类法。岩石质量指标(RQD )是美国学者Deere 于1964年提出,用钻取直径54mm 的岩芯分析岩体完整性和评价岩石质量的定量指标。RQD 定义为所有长度大于10cm 岩芯段的累计长度与钻取岩芯总长度之比的百分数。即
钻孔长度
长度以上的整段岩芯的累计=mm 100100(%)⨯
RQD (1)
根据该值的大小将岩体质量分为五级:极劣(0-25);劣(25-50);可以(50-75);好(75-90)及极好(90-100)。
② 地质力学分类法。该方法是由南非学者宾尼亚夫斯基(Z.T.Bieniawski )于1973年提出的RMR 分类法,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岩石强度、节理间距、地下水、结构面与洞轴组合关系及结构面状态等。根据节理化岩体的RMR 值大小,将岩体划分为5个等级:I 级,属于非常好的岩体;II 级,属于好岩体;III 级,属于一般岩体;IV 级,属于差的岩体;V 级,属于非常差的岩体。
③ 巴顿分类法。该方法是挪威学者巴顿(Barton )等于1974年为隧道支护设计提出的岩体工程分类。该分类综合考虑岩石质量指标RQD 、节理组数、节理面粗糙度、节理面蚀变程度、裂隙水折减系数及地应力的影响等六个因素。根据围岩岩体质量值的大小,将围岩岩体质量划分为九级:特别好、极好、良好、好、中等、不良、坏、极坏和特别坏。 1.3 其它有代表性的方法
① Wickham 的岩石结构评价方法(RSR )。该方法考虑了岩石强度、岩体完整程度、地下水以及结构面与洞轴组合关系的影响。C B A RSR ++=,其中A 指一般地质状态,包括岩石类型、软硬及地质构造影响,评价数为6-30;B 指节理产状,包括节理状态、隧道轴线与走向关系等,评价数为9-45;C 指地下水影响,包括计算预计涌水量、岩石质量等,评价数为6-25。RSR 评价数约在25-100间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