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道教史
作者:任继愈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1-01
ISBN:9787500430094
本书是道教研究室的学者和专家,利用几千卷道教典籍,研究出的成果,分为五编,分别对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隋唐道教、宋元道教、明清时期的道教、明清民间宗教与道教作出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阐述。
道教研究室的学者和专家,对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道、明清时期等时代中产生留存下来的几千卷道教典籍的内容、时代、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在道教全集《道藏》的基础之上,集体撰写出这本《中国道教史》,介绍中国道教的产生、传播、发展、衰落过程,向读者提供中国道教发展的整体印象。
目录
序
第一编汉魏晋南北朝道教
第一章道教的孕育与诞生
一概述
二早期道教的主要来源与产生的社会背景
三《太平经》与《周易参同契》
四太平道与五斗米道
第二章魏晋之际道教的传播与分化
一魏晋天师道在北方的传播
二魏晋天师道在西南巴蜀的传播
三魏晋江南民间道教的传播
四魏晋之际神仙方士的活动
第三章葛洪与魏晋丹鼎道派
一葛洪家世及魏晋丹鼎道派的传承
二“仙可学致”的仙道思想
三丹鼎道派的仙道方术
四葛洪仙道学说的矛盾
五丹鼎道派的炼丹活动及其化学内容
六葛洪丹道理论的历史地位
第四章东晋南朝道教的变革与发展
一东晋道教的复兴
二道教新经典的制作与传播
三陆修静与南朝道教的改革
四陶弘景与茅山上清派的形成
第五章北朝道教的发展
一寇谦之与北魏新天师道
二楼观道与南北朝新道教的融合
第二编隋唐道教
第六章隋唐道教“重玄”哲学
一“重玄”之道
二道性与法身
三观行与坐忘之道
第七章唐代道教与政治
一唐初崇道的政治原因
二唐玄宗崇道活动
三唐后期崇道活动
第八章唐代道教心性论的形成
一成玄英的重玄思想
二李荣《老子注》的道教重玄思想
三司马承祯的道教思想及贡献
第九章唐代道教经戒传授
一概述
二传授三洞经戒序次
第十章唐代道教法篆传授
一概述
二正一盟威法篆
三洞神三皇部法篆
四高玄部法篆和研玄部法篆
五靈寶部法篆
六上清部法篆
第十一章唐代道教外丹
一魏晋以后道教外丹術的發展
二唐代丹道理論的繁榮
三唐代外丹諸流派的興盛
四外丹實踐的發展
五社會影響和歷史命運
第十二章唐宋之际道教神仙思想的演变一五代宋初道士成分的轉變
二道教神仙思想的轉變
三道教金丹思想向内丹說的轉化
四神仙思想的演變對后代道教的影響第三編宋元道教
第十三章宋朝与道教
一宋朝皇帝對道教的態度
二宋朝的道教管理機構及其職能
三宋朝的道教管理制度
第十四章两宋内丹派道教
一兩宋内丹術的傳承
二張伯端的道禪融合思想
三張伯端后學與金丹派南宗
四南宗以外的其他内丹流派
五兩宋内丹學的影響
六陳搏、張無夢的内丹思想及其影響
第十五章金元全真道
一全真道創立前后的社會背景
二王嘉的宗教改革思想
三丘處機的宗教發展思想
四元朝中后期全真道的興衰
第十六章宋元符篆派道教
一符篆舊派的興衰與改革
二符篆與内丹融合的新道派
三儒道融合的典型——净明道
第四編明清道教
第十七章明王朝与道教
一朱元璋的宗教政策及其對道教的態度二明代帝王對道教的信仰
三明代道教的諸神信仰
四明代道教狀况
五明代尊崇道教於社會之影響
六結論
第十八章明清道教两大派
一明代正一道的貴盛與腐化
二張宇初、趙宜真的道教思想
三道書的結集與明代道藏的編輯
四清代正一道的衰落
五明代全真道
六清代全真道的中興
七明清内丹諸家的思想
八明清道教在民間
第五編明清民間宗教舆道教
第十九章黄天教与道教
一黄天教的創立與傳承
二道教對黄天教的影響
三黄天教與其他民間教派
四黄天教教義中的兩種傾向
第二十章红阳教与道教
一紅陽教的創立與發展
二紅陽教與道教
三紅陽實卷與道教經典
结束语——近代與當代道教
附录中國道教史年表
后记
增订后记
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