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距离说
“心理距离说”在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距离说”在教学中的应用作者:苗红英来源:《中国教师》2006年第12期“心理距离说”是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洛(Edward Bullough)1912年提出和创立的一种心理学美学理论。
他认为“心理距离是介于我们自身与对我们发生影响的事物之间的距离”。
距离“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是一种审美原则,在审美时“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地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它消失的境界”。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数学课教师,在把“心理距离说”运用于课堂教学和课下与学生交流等方面,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注意师生情感上的距离情感上的距离应在相互了解中逐渐缩短,但也应有一定的界限,以既亲切又有一定的陌生感为宜,既不能对学生热情过度,干扰学生的理性思维;又不能过于严肃,令人望而生畏,产生逆反心理,不愿学习数学。
情感上的交流应是学生对教师爱而有敬,“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习热情。
教师对学生爱而生情,诲人不倦。
总之感情上的接近要以不干扰教学中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为原则。
教学中形成的期待与满足的矛盾,应是不断获得解决又不断产生的过程,在有些学生看来,数学就是符号、公式的堆砌,是枯燥乏味的,很难有兴趣可言。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首先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尊重他们的人格实施微笑教学,鼓励教学,使学生感到有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防止历史教学疲劳现象,应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推动创新,以唤起学生的听课兴趣,保持学生旺盛的听课欲望,每节课不仅要有新内容,还要有新教法,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任何时候要使学生对教师有一种既可亲又可敬的心理态势,教师仿佛是魔方,变化无穷,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吸引力经久不衰,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三、注意师生身体间的距离课堂上教师的活动也应遵循心理距离说原理。
教师讲台上下频繁穿梭会干扰学生的有意注意,而教师始终在讲台上居高临下,又不利于教学情景的创立与师生的沟通。
如何认识审美心理中“移情”说及“心理距离”说
如何认识审美心理中“移情”说及“心理距离”说审美心理,是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流程。
“移情”说和“心理距离”说是其两大主流,在审美的美阈中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
(1)“移情”说。
“移情”说是审美活动认识发展到近代才出现的学说,源于德国,美学界给其以极高的评价,称之为近代德国美学界的一大发现,被比作生物学中的进化论。
第一次明确提出“移情”观念的是德国学者罗伯特・费尔和其父弗列德里希.费尔,而真正发展,论证了“移情”而使之成为“移情”说的乃是德国的心理学家,美学家里普斯(1851~1914)。
里普斯在他的《论移情作用,内模仿和器官感觉》一文中写道:“移情作用是指,不是一个人身体的感觉,而是某种感情即某人自己,进入审美对象之中。
”审美过程就是由物我对立通过移情作用而达到物我交融(或称之为物我互赠)和物我同一(即天人合一)的境地。
其他的审美心理学说大多认为审美是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主体和客体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它们只是找到了物我统一的契合点,有点相似珍天的无痕焊接技术,并没有使物我对立的成分完全消失。
而立普斯则认为,人之所以产生美感,不是对客观存在的自然景物产生反映,而是人主观精神的外射,是“向我们周围的现实”,“注入生命的活动。
”也即是说,在移情心理发生的瞬间(或较长时间),主体与客体的对立已完全消失而合二为一,处于一种忘我的境界(相似于中国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和佛教“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指试,莫使惹尘埃”的境界。
当然还达不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
但它们都属于唯心主义体系。
)里普斯举例说,人们欣赏古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多利安式石柱,是因为它显示出一种男性的雄壮美。
站在石柱面前静观它的形象,会感到一种内在的“扩张”,连心也在“扩张”着,有一种特殊的在内部发生的特殊感觉,仿佛石柱在进行着挺拔向上的凝成整体的运动。
在他看来,人所感受到的石柱运动,不过是移入石柱中去的人的自我运动。
布洛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
布洛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
布洛心理距离说(Borg"s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是由心理学家伯特·布洛(Bertrand Russell)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一个概念,旨在解释人类在面对不一致或矛盾的信息时的反应。
布洛心理距离说的是,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会将一个信息与其感受到的、期望或已有的信念进行比较,并通过这种比较来产生心理距离。
具体来说,心理距离是指两个信念之间的差异程度,越明显就越容易产生心理距离。
布洛心理距离说认为,人们在面对不一致或矛盾的信息时,往往会感到不安或不适感,这是因为这些信念与已有的信念或期望产生了冲突。
这种冲突会促使人们通过减少认知距离来减少不适感,即通过调整信念来保持一致。
除了解释人类在面对不一致或矛盾信息时的反应外,布洛心理距离说还可以用于解释许多其他现象,如认知偏差、选择性注意、自我确认等。
例如,当我们听到与自己已有信念相矛盾的信息时,可能会选择忽略这些信息,以减少不适感。
这种选择性注意也称为认知偏差。
此外,布洛心理距离说还可以应用于研究人类在解决问题时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解决一个矛盾问题时,我们可以先调整自己的信念来保持一致,然后再尝试找到解决方案。
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在认知和解决问题方面更加高效。
总之,布洛心理距离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人类认知和决策过程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
论布洛的“心理距离说”
论布洛的“心理距离说”作者:郭言喆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02期摘要:英国美学家爱德华·布洛于1912年提出了“心理距离说”,与诸多美学家不同,布洛采用扼要、生动的直接比喻阐释审美感受,并尝试将“心理距离”作为解读一切审美和艺术现象的原则。
从哲学视角看,布洛的学说建立起一种主客的二元互动,却没能解决二者共存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距离说的渊源进行梳理,并解释何为“心理距离”,阐明距离的“肯定性”与“否定性”间的“内在矛盾”,最后剖析在“内在矛盾”中审美有无功利性的统一。
关键词:布洛心理距离内在矛盾功利性一、距离说的渊源“距离”一词在西方哲学思想中多有讨论。
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数字是万物的本原,“没有一门艺术的产生不与比例有关,而比例正在于数之中。
雕塑和绘画中存在某种比例,由于这种比例,它们达到完满的和谐”①。
所以,在美学上,艺术和美的创造的本质可以通过数的比例关系,即一种距离说明。
而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天体音乐”理论进一步引申出适度的比例关系能够产生和谐的美感效果,认为和谐感来自于主体的一种距离感,是“距离”从外在实存向人的感性过渡的一次转变。
德漠克利特则开始把适度的尺寸感运用到审美愉快或审美快感的依据方面,“任何人如果跨越了尺寸,最令人愉快的东西也会变成最令人厌恶的”。
尺寸感即距离感,可见距离感在这里已成为美的鉴别标准。
另外,由于德漠克列特在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上持“模仿论”,主体感觉经验上的适度,也就是事物的恰当比例的模仿或认同,“恰当的比例对一切事物都是好的,过犹不及,在我看来都不好”②。
这是美学史上通过距离的一种形式即恰当的比例表达美感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的早期理论表述。
另外,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的观点与“距离”有一定的关联——人的情感有过度、中间和不足三种状态,而只有“中间”才是最完满的状态,甚至认为它和过度与不足两端之间的距离,即真理所在,“对真的东西来说,中道就是真,中间性就是真理性”。
心理距离说的基本观点
心理距离说的基本观点心理距离是指人们在社交互动中所感受到的心理上的距离,它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
心理距离的大小会影响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效果。
在社交互动中,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而过大或过小的心理距离则会妨碍社交互动的进行。
一、认知层面1. 距离感知心理距离的认知层面是指人们对自己和他人之间关系的感知程度。
这种感知程度可以通过一些因素来衡量,比如说时间、空间、文化差异等。
当我们与一个人有更多共同点时,我们往往会认为自己与他之间存在更近的距离感。
2. 语言使用语言使用也是影响认知层面心理距离大小的重要因素。
如果两个人使用相同的语言或者有相似口音,那么他们之间就会产生更近的感觉。
而如果两个人使用不同语言或者口音差异较大,则会产生较远的感觉。
二、情感层面1. 感情联系情感层面是指人们之间情感联系的程度。
当人们之间有共同的经历、感受和情感时,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会更近。
比如说,朋友之间的心理距离往往比陌生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更近。
2. 情绪状态情绪状态也是影响情感层面心理距离大小的因素之一。
当一个人处于愉快、放松的状态时,他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会更近。
相反,当一个人处于紧张、疲惫或者不适应新环境等负面情绪状态下时,他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会更远。
三、行为层面1. 身体接触身体接触是影响行为层面心理距离大小的因素之一。
当两个人有身体接触时,比如握手、拥抱等,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会更近。
2. 社交行为社交行为也是影响行为层面心理距离大小的因素。
如果两个人在社交互动中表现得友好、开放和亲切,那么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更近。
总结:在社交互动中,心理距离的大小会影响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沟通效果。
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上,适当的心理距离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而过大或过小的心理距离则会妨碍社交互动的进行。
因此,在社交互动中,我们需要注意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适当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促进良好的社交互动。
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社会心理学把“心理距离”分为四等:1、公众距离,3米以上,见于演讲和外交判断;2、社交距离,1至3米,见于彼此认识的人和一般的社交活动;3、个人距离,伸手够得着,见于朋友之间;4、亲密距离,1尺以内,见于亲人、夫妻之间。
其实,心理距离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关系越密切,心理距离越近。
另外,性别、年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个性对心理距离的影响也很大。
例如,女性心理距离近,男性心理距离远;儿童和老人心理距离近,青壮年心理距离远;家里女人多的心理距离近,家里女人少的心理距离远;东方人心理距离近,西方人心理距离远;外向的人心理距离近,内向的人心理距离远。
由此可见,每个人“偏爱”的心理距离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只能跟别人保持“公众距离”,走得太近了就没那么有趣了,许多“公众人物”都是这样。
远距离看,有光环效应,走近了看,没有内涵。
这种人如果有自知之明,就不会轻易让别人靠得太近。
有的人最适应社交距离,到处有朋友,什么事都能办,但都是泛泛之交。
他无法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没有真正的朋友,关系太近了,他会不舒服。
也许,关系太近了,他的毛病会显现出来,所以必须保持距离。
但是,他又不甘寂寞,必须经常光顾社交场合。
另外,他也有能力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在社交场合如鱼得水,可以充分体现自我价值。
有的人最适应个人距离,朋友不多,但关系很铁,情同手足。
这种人不喜欢泛泛之交,认为那种关系是虚伪的,是互相利用。
他不喜欢“酒肉朋友”。
和好朋友在一起,他的人际界线往往是不那么清晰的。
他和朋友“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但是,人际界线并没有完全打破,因为他们毕竟只是朋友。
朋友要互相尊重,如果对方干涉过多,他也会觉得不舒服的。
有的人最喜欢亲密距离,一旦走近了,就会不由自主地冲破界线,侵入别人的个人空间。
他会迷失自我,完全以对方为中心,关心对方,照顾对方,干涉对方。
他同样也会要求对方这样对待自己。
如果对方做到了,两个人就是真正的亲密无间了。
如果对方做不到,就会纠结。
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美学原理
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美学原理简介美学原理是美学的研究范畴之一,它探讨了人类对美的感知和理解的规律。
其中,心理距离说是美学原理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文将通过对心理距离说进行名词解释,并探讨它在美学原理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心理距离说的定义心理距离说,又称为心理可接近性理论,是由心理学家郑渊提出的一种美学理论。
它认为,艺术作品中的心理距离可以影响人们的审美感受和评价。
心理距离指的是人们与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之间的主观距离感,包括时间距离、空间距离、情感距离等多个方面。
二、心理距离对美学的作用心理距离说认为,心理距离对于美学的产生和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以下是心理距离在美学中的几个具体作用:2.1 营造审美远趣通过增加心理距离,艺术作品可以给观众带来一种审美上的远趣。
例如,历史题材的电影或小说,通过讲述过去的故事和人物,营造了一种时间上的距离感。
观众可以在欣赏这些作品时,感受到与自己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体验,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享受。
2.2 引发情感共鸣心理距离还可以通过拉近与艺术作品之间的情感距离,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当艺术作品中描绘的情感经历与观众内心的情感体验存在共通之处时,观众往往会更加容易被作品所触动,产生共鸣。
这种通过情感距离的拉近,有助于观众与艺术作品建立更加深入的情感联系。
2.3 增加艺术表现力心理距离的变化可以为艺术家提供更多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他们可以通过调整作品中的心理距离,创造出不同的视觉、听觉和情感效果。
例如,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使用透视法来调整物体的空间距离,从而营造出远近不同的感觉。
这种调整心理距离的方法使得作品更具艺术表现力。
三、心理距离说的实际应用心理距离说在实际的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情景的例子:3.1 电影创作在电影创作中,导演可以通过调整剧情的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情感距离,来影响观众的观影体验。
例如,在创作一部悬疑片时,导演可以通过设置一系列的心理距离来引发观众的好奇心和紧张感,增加电影的观赏价值。
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美学原理
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美学原理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心理距离是指人们在感知和交往中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它涉及到个体与他人、事物或概念之间的情感、认知和行为上的距离。
心理距离可以体现在情感上的亲疏、认知上的熟悉与陌生以及行为上的亲近与远离等方面。
1. 情感距离:情感距离是指个体对他人或事物产生情感时所感受到的亲疏程度。
较近的情感距离意味着个体对他人或事物具有更强烈的情感投入,而较远的情感距离则表明个体对他人或事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疏远。
2. 认知距离:认知距离是指个体对他人、事物或概念所拥有的了解程度。
较近的认知距离意味着个体对他人、事物或概念具有更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而较远的认知距离则表明个体对他人、事物或概念了解有限。
3. 行为距离:行为距离是指个体在行为上与他人或事物之间的接触程度。
较近的行为距离意味着个体更频繁地与他人或事物进行互动和接触,而较远的行为距离则表明个体在行为上与他人或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美学原理解释美学原理是研究和探讨美、审美以及艺术等领域中所遵循的基本规律和原则。
它涉及到对审美经验和感知的理论分析,以及对艺术作品、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中美感形成的机制进行研究。
1. 美感主体性:美感主体性是指每个个体对于美的感受和评价具有主观性。
不同的人可能因为其背景、文化、经验和情感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审美反应。
2. 审美对象:审美对象是指被人们用来进行审美评价和欣赏的各种艺术作品、自然景观以及日常生活中具有一定特质和形式的事物。
这些对象通过其形式、结构、色彩、音响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引发了人们的美感。
3. 美的原则:美的原则是指在审美领域中被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一些规律和准则。
对称、比例、平衡、韵律等原则在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中起着重要作用。
4. 美学经验:美学经验是指个体通过感知、认知和情感等方面的活动,对审美对象进行理解和评价的过程。
这种经验是人们通过与艺术作品互动、观察自然景观或参与日常生活中的美感体验所获得的。
心理距离说
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
1912年于英国心理学杂志第五卷第二期发表《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提出“心理距离说”。
1、为什么提出心理距离,什么是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说,表达的美学研究的一种心理学转向,是传统美学研究的困境的一种突破。
布洛根本否认美的纯粹客观性,放弃对美的本质,美的客观因素的追究,只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美,从美感效应上研究美。
在批判传统美学拘泥于美的客观性的基础上,专注于由对艺术品的观赏而生的心理效应——审美意识或态度,于是他提出了“心理距离说”。
布洛指出,这种距离不是观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实际空间距离,而是一种美学上的心理距离,是一种介于我们自身和那些作为我们感动的根源或媒介的对象之间的距离。
如海上遇到大雾的时候,船员和乘客的焦虑、紧张、恐怖的情绪下,无法有闲情逸致去欣赏浓雾中的美景—“那仿佛由半透明的乳汁做成的看不透的帷幕”。
布洛认为,只要人们能够与大雾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那么“海上的雾也能够成为浓郁的趣味和欢乐的源泉”(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载《美学译文》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3页。
)这种心理距离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布洛认为关键在于主体摆脱了利害关系的束缚,转而以非功利的态度来对待事物。
从这个意义上看,心理距离是关于审美态度的一种说明。
2、心理距离作为审美原则。
我们观赏者对于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由于消除我们对作品的实用态度而使美感有利于快感,因而使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
1)、美感是由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插入了审美距离才产生的;这种距离既不是时间距离,也不是空间距离,而是一种心理距离。
它既可以使对象无法与现实和自我直接关联而呈现出其本色,也可以使主体因为摆脱了自身与对象的认识关系和功利关系而形成审美观照态度,使审美主体的情感转化成审美对象的特征从而使其获得审美享受。
“心理距离说”再思考的开题报告
“心理距离说”再思考的开题报告
尊敬的导师:
您好!我是您的学生XXX,本次给您提交的开题报告,题目为“心理距离说再思考”。
背景介绍:
随着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日益密切,但随之而来的是距离感的增加和心理距离的加大。
心理距离是指个体主观感受到的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和认识的隔阂,与地理距离、时间距离、文化差异等诸多因素有关。
其中,文化差异是影响心理距离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以文化跨度为基础的交流研究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与跨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于心理距离的概念进行再思考,探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心理距离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并推导出实证结果。
研究内容:
1. 心理距离的内涵定义和发展历程回顾。
2. 文化差异对心理距离的作用机理研究。
3. 实证研究设计和样本选取。
4. 数据分析及结果研究。
研究意义: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距离的研究,可以更准确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好地加强文化交流和融合。
因此,本研究对于推动跨文化交流、加深文化理解和改善跨文化交际障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将采取问卷调研和实验等方法对心理距离与文化差异的关系
进行深入探究,期望能够在心理学、跨文化交流等领域做出重要的贡献。
以上是本人的开题报告,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指正。
感谢导师关心、支持和协助!
XXX启。
朱光潜“心理距离说”理论研究
朱光潜“心理距离说”理论研究朱光潜是中国美学研究的前驱。
“心理距离说”是朱光潜审美心理研究的成就 , 在其美学系统中据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朱光潜沿袭了对“审美非功利”的追求 , 持续了从心理学的角度对现代性美学观点“距离”的研究 , 并经过科学的“中国化”手段 , 使“心理距离说”成为兼具中西美学特点的理论。
朱光潜的“心理距离说”遇到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西方美学理论的两重影响 , 他将两者加以交融 , 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心理距离说”思想 , 并在此基础上 , 完美了美感经验理论 , 成立起了完好的美学系统。
本文以“心理距离说”的内涵为主要研究对象, 商讨它所遇到的中西美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它对朱光潜其余美学思想的影响 , 以推进朱光潜美学思想的研究。
朱光潜的“心理距离说”包含以下几个重要论断 : 经过“艺术家剪裁”的方式调整距离和精华感情 , 指导艺术创作 ; 经过对“心理距离”远近的设置 , 实现“不离不弃”的理想距离 , 指导艺术赏识 ; 经过“心理矛盾”的掌握 , 辨析审美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别的 , 朱光潜还将这一美学观点宽泛运用到他美学思想的各个方面。
他将“心理距离说”与“直觉说” “移情说”“内模拟”交融在一同 , 成为审美经验剖析的基础理论 ; 他将“心理距离说”运用到诗歌剖析中 , 成为成立“诗境”的理论基石 ; 他在“心理距离说”的基础上 , 商讨现实人生与艺术人生的关系 , 传达他经过审美实现人生兴趣化的理想 , 提出了“人生艺术化”的理论。
本文的研究不单有益于商讨朱光潜美感经验理论 , 也有益于对其“心理距离说”美学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行深入解读。
本文对朱光潜“心理距离说”的研究就是从心理学角度对艺术创作与艺术赏识研究, 是对“艺术化”人生实现方法的研究 , 也是对中国美学理论建构方法的一个初步探究。
中传MFA考研考点:距离说
中传MFA考研考点:距离说内容来源:凯程考研集训营距离说(心理距离说)“距离说”是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的一个观点。
此观点是唯心主义的,是心理学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心理距离,即欣赏主体对审美客体实用功利性的情感和心理距离。
也就是说在审美活动中,主体要对客体采取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并摆脱实用功利目的。
例如,大海的迷雾,使船上的旅人陷入恐惧,但若摆脱利害考虑,亦可将海雾当作美景观赏。
布洛认为,如果主体在心理上与客体距离太近,就容易诱发各种实用功利的想法,产生实用的态度反映,失去审美感受。
而如果与客体的心理距离过远,又难以形成审美关系,同样不可能产生美感。
“失距”和“超距”都会破坏审美活动,适当的做法只能是在主体与客体间保持一种不即不离的状态一一“切身而又带有距离”。
布洛认为,这种不即不离的状态表明,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一种距离矛盾。
布洛还认为,心理距离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常数。
由于每个主体保持心理距离的能力和单个客体激发主体情感能力的差异,心理距离可以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多样性。
距离说可以在英国著名美学家博克那里找到理论渊源。
博克在论及美感之一崇高感时说,这种感觉的发生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一是一个对象要能引起我们危险和痛苦的观念;二是又不使我们陷入真正的危险和痛苦的境地,这在某种程度上已涉及到了心理距离。
克莱夫•贝尔等现代美学也都不同程度意识到这种审美心态。
距离说在对审美主体与客体相互关系方面所做的探讨是十分有益的。
但由于距离说有意回避美的本质,完全否定美的客观属性,在解释美的本源方面带有根本的缺陷,脱离社会、生活实践,认为审美距离是形成美感的唯一源泉。
审美中布洛“心理距离说”与康德“想象力”
审美中布洛“心理距离说”与康德“想象力”作者:张红太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1期1912年布洛在英国心理学杂志第五卷第二期发表《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提出“心理距离说”。
他否认美的纯粹客观性,放弃对美的本质,美的客观因素的追究,只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美,从美感效应上研究美。
他认为只有从这种角度去考察美,才不会造成用客观标准、准则和范畴来抹杀掉丰富多彩的美感事实,使人们更加重视美感效应所表现出来的差异,然后才从这些心理事实出发,考察种族、气候、地理环境、社会教育、宗教等社会方面对心理的影响,这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对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而且对鉴赏力的品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布洛在批判传统美学拘泥于美的客观性的基础上,专注于由对艺术品的观赏而生的心理效应——审美意识或态度,于是他提出了“心理距离说”。
一、“心理距离说”的解释机制布洛的这种关于对审美态度的学说在西方美学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几乎所有的美学导论类的书籍在书的开始辟出一章来论述这一学说,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一直推崇并致力于推广、发展此审美理论,甚至在他1956年发表的《我的文艺思想的反动性》一文中对自己介绍的所有美学思想进行了批判,但是惟独对“距离说”仍情有独钟,在觉得今是而昨非、仿佛前半生都是白活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抛弃它。
布洛这种学说源自于在大海航行时遇到浓雾、欣赏戏剧时攻击剧中演员等经验实例中总结得出的审美理论,要求审美者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过大就欣赏不到美,心理距离过小也会失去美感。
那么怎么来解决“距离的内在矛盾”呢?布洛的回答是“无论是在艺术欣赏的领域,还是在艺术生产之中,最受欢迎的境界乃是把距离最大限度的缩小,而又不至于使其消失的境界”朱光潜先生对布洛提出的“距离极限”作了这样的解释:“创造和欣赏的成功与否,就看能否把‘距离的矛盾’安排妥当,‘距离’太远了,结果是不可了解;‘距离’太近了,结果又不免让实用的动机压倒美感,‘不即不离’是艺术的一个最好的理想。
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
心理距离说名词解释心理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距离感受,这种距离不是物理上的距离,而是指感知、情感和认知上的距离。
心理距离可以影响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密切程度、亲近程度和交流的深度。
心理距离的远近程度会对人际关系、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心理距离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1.身体距离:身体距离是指人与人之间在物理空间上的距离。
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关系类型会影响不同人对于身体距离的接受程度。
例如,在一些亚洲国家,人与人之间的身体距离通常比较近,而在一些西方国家,则相对较远。
2.情感距离:情感距离是指人们之间的情感联系的亲密程度。
这种距离取决于个体对他人的感情和情感需求的满足程度。
情感距离近的关系通常是基于亲密关系、信任和支持,而情感距离远的关系则可能缺乏亲近感和情感支持。
3.认知距离:认知距离是指个体之间在认知和理解上的距离。
这种距离可以包括对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知识水平的差异。
认知距离远的人往往难以沟通和理解对方的观点,而认知距离近的人则更容易建立共鸣和共同理解。
4.文化距离:文化距离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
这种距离涉及到语言、习俗、价值观和信仰等方面的差异。
文化距离可以影响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相互理解的能力,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
心理距离的远近程度会对人际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若心理距离较远,人们可能会感到陌生、疏离和孤独,友谊和亲密关系的建立也会面临困难。
而若心理距离较近,人们则更容易感受到彼此的支持、理解和亲近感。
因此,了解和管理心理距离对于建立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心理距离对于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也具有重要影响。
心理距离过大可能导致沟通障碍、合作困难和冲突。
因此,领导者应该创造一个氛围,减小心理距离,促进成员之间的互信和交流。
同样,组织应该重视文化差异,在管理上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带来的心理距离,从而提高团队的效率和凝聚力。
总之,心理距离是人与人之间在感知、情感和认知上的距离感受。
审美心理距离说的例子
审美心理距离说一、什么是审美心理距离审美心理距离是一种涉及心理学和美学的概念,用于描述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和评价上的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是指人们对于某个对象或情境离自己有多远的主观感受。
在审美领域,心理距离的概念被用于解释人们对于艺术品、音乐、电影等作品的感知和评价。
二、审美心理距离对审美经验的影响审美心理距离对于人们的审美经验有很大的影响。
不同的心理距离会引起不同的审美感受和评价。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说明了审美心理距离对审美经验的影响:1. 远距离感知:美丽的风景•身处高山之巅,远眺山峦连绵的美景,给人以壮美和宏伟的感觉。
•通过望远镜观察星空,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神秘,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想象空间。
2. 中距离感知:艺术品与音乐•在艺术馆内近距离观赏一幅名画,能够感受到画家的笔触和细节,这种亲近感会深化对艺术品的欣赏和理解。
•坐在音乐会现场近距离聆听音乐家的演奏,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情感,更加投入到音乐之中。
3.近距离感知:日常生活•品味一杯香浓的咖啡,可以感受到咖啡豆的香气和口感,享受到一种美妙的味觉体验。
•面对一朵绽放的花朵,近距离欣赏花瓣的纹理和色彩,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三、审美心理距离的影响因素审美心理距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的例子:1. 知识与经验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会影响对事物的感知和评价。
对于某些专业领域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而产生更深入的欣赏和理解。
2. 文化与背景个人的文化和背景也会对审美心理距离产生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感知和评价。
3. 情感与情绪状态个人的情感和情绪状态会改变对事物的感知和评价。
处于不同心理状态的人面对同样的事物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体验和评价。
四、如何调节审美心理距离调节审美心理距离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提升审美经验。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策略:1. 拓宽知识与经验学习相关的艺术知识,了解与艺术品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可以让人们拓宽审美心理距离,提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
分析美学视野中的心理距离说
分析美学视野中的心理距离说论文关键词:心理距离说;分析美学;迪基;卡塞比尔论文摘要:运用文献分析法,详细地分析了对心理距离说批判最有代表性的分析美学家迪基(Dickie)的基本观点以及得失所在,并试图得出结论,即在这场论争中,尽管是以迪基为代表的持批判立场的学者,对心理距离说的退出历史舞台起到了摧毁性的作用,但以卡塞比尔(Casebier)为代表的持坚持和修正立场的学者,对心理距离说的解体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对心理距离说在中国传播中的转变及对中国美学建设的价值给予了一定的观照。
心理距离说是美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它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国内目前对它研究的一个明显的不足是,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迪基(Dickie)为代表的分析美学学派对它所展开的批判,缺乏足够的关注。
这是一次重要的美学聚讼,在它之后,在英美理论界盛行了数十载的“心理距离”说黯然退出了美学主流舞台。
因此,了解和反思这次论争就成为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一、心理距离的传统内涵心理距离说是由布洛(Bullougll)在他的论文《作为艺术因素和美学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中提出来的,他也因此被称为心理距离说之父。
国内学者对这一学说的熟悉,源自朱光潜先生的推重。
心理距离说是审美无利害命题的相关子命题之一。
审美无利害命题是康德主义的经典命题,源起于18世纪的英国经验主义,经康德的继承和发展,获得了美学界的普遍认同,成为现代美学的关键词之一。
康德对这一命题的分析,着眼于审美与道德、美感与单纯的快适之间的区别。
在他看来,道德感和单纯的快适都是与利害相连的,而美感与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的无利害性。
至于如何获得这种无利害的美感,后康德时期的美学家们都试图给出一个答案。
布洛给出的答案是最有影响的版本之一。
他继承了康德从心理学角度解决问题的思路,将人的心理分为常态和非常态两种。
在常态状况下,“经验总是以同一方面对着我们的,也就是以它具有最强的实用的感染力之一面;我们平常意识不到事物不直接不实际地触及我们的那些特征;我们也一般地不能离开受感动的自我而觉察到印象。
名词解释心理距离说
名词解释心理距离说
心理距离是指个体在心理上感受到的与他人之间的亲疏关系或情感距离。
这一概念主要用于描述人际关系中的情感接近或疏远程度,而非实际的空间距离。
心理距离可以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沟通和互动方式。
心理距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体验和感受:
1.情感距离:描述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程度。
情感距离短暂时,人们可能感觉彼此亲近、信任,而当情感距离拉远时,可能会感到疏离或冷漠。
2.认知距离:涉及到个体对他人了解的程度。
认知距离较近时,人们可能对他人有更深刻的了解,而当认知距离较远时,可能对他人的内心感受和思想了解有限。
3.行为距离:描述在行为和互动上个体之间的距离。
行为距离短暂时,人们可能更愿意参与互动和合作,而行为距离拉远时,可能表现为回避或疏离的行为。
心理距离的感知和体验受到个体文化、社会背景、性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人们在不同的情境和关系中可能对心理距离有不同的感受和表现。
心理距离的变化可以受到情绪、信任、共享的经历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个体的行为和情感产生影响。
心理距离理论在社会学、心理学和人际关系研究中被广泛应用,有助于理解人际关系的动态和复杂性。
美学重点
美学重点名词解释:1、心理距离说:由瑞士的布洛提出,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必须与对象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是关于审美态度的说明,同时说明审美主体只有与主体拉开一定的距离才能在意识中构成对象,并对此作出普遍的审美评价。
2、审美关系:即根植于人生在世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自由感情关系。
3、审美需要:是指人作为一种有生命、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所内在具有的一种渴望在对象化的活动中能实现自己、肯定自己,并按照他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人生理想去自由而完整地发展自己独特的精神需求。
4、审美趣味: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兴趣和评委则是外在表现。
5、劳动说:20C在我国美学和文艺学领域一度占优势地位,主旨是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
普列汉诺夫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劳动对艺术个、和审美活动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揭示了审美赖以发生的物质前提,却无能切入审美如何发生的内在机制。
6、审美意识:指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萌发出来的某种不明晰审美追求的意识,分为初级和高级审美意识。
7、美即生活:该观点是车尔尼夫斯基对美的基本认识,认为崇高包括于生活现象中,把生活看做是一种客观的自然现象。
8、神妙:中国古代基本的审美形态之一,指善于把握各种各样的审美意象而不拘泥于某种艺术表现手法达到出神入化的美妙意境。
9、文气:最早由曹丕提出,《典论*论文》里的气指作品中体现的精神气质,主要是指一种天赋的个性和才能。
刘勰对“文气”的内容加以扩展,不仅出于天赋,还可以通过学习和修养来改进。
10、意境:中国传统审美范畴,最高层次上审美活动的产物,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11、符号说:当代美国女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能表现出人类的情感和“生命形式”的内在本质。
12、载道说:又叫教化说,焦躁克追溯到孔子韩愈加以完善,《原道》中指出道乃先王之道,柳宗元认为先道而后文,猛烈抨击以矫情为文的风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
布洛(Edward Bullough,1880—1934)瑞士心理学家、语言学家。
1912年于英国心理学杂志第五卷第二期发表《作为艺术的一个要素与美学原理的“心理距离”》一文,提出“心理距离说”。
1、为什么提出心理距离,什么是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说,表达的美学研究的一种心理学转向,是传统美学研究的困境的一种突破。
布洛根本否认美的纯粹客观性,放弃对美的本质,美的客观因素的追究,只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美,从美感效应上研究美。
在批判传统美学拘泥于美的客观性的基础上,专注于由对艺术品的观赏而生的心理效应——审美意识或态度,于是他提出了“心理距离说”。
布洛指出,这种距离不是观赏者与艺术品之间的实际空间距离,而是一种美学上的心理距离,是一种介于我们自身和那些作为我们感动的根源或媒介的对象之间的距离。
如海上遇到大雾的时候,船员和乘客的焦虑、紧张、恐怖的情绪下,无法有闲情逸致去欣赏浓雾中的美景—“那仿佛由半透明的乳汁做成的看不透的帷幕”。
布洛认为,只要人们能够与大雾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那么“海上的雾也能够成为浓郁的趣味和欢乐的源泉”(布洛:《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载《美学译文》第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3页。
)这种心理距离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布洛认为关键在于主体摆脱了利害关系的束缚,转而以非功利的态度来对待事物。
从这个意义上看,心理距离是关于审美态度的一种说明。
2、心理距离作为审美原则。
我们观赏者对于作品所显示的事物在感情上或心理上保持的距离,这种距离由于消除我们对作品的实用态度而使美感有利于快感,因而使我们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崭新的体验。
1)、美感是由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插入了审美距离才产生的;这种距离既不是时间距离,也不是空间距离,而是一种心理距离。
它既可以使对象无法与现实和自我直接关联而呈现出其本色,也可以使主体因为摆脱了自身与
对象的认识关系和功利关系而形成审美观照态度,使审美主体的情感转化成审美对象的特征从而使其获得审美享受。
2)、在审美活动中,心理距离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融合倾向。
恰恰是心理距离通过审美主体摆脱与审美客体的认识关系和功利关系,才形成了这种情感色彩极强的审美融合倾向。
因此,3),无论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还是在审美欣赏过程中,心理距离都可以发生变化。
它既取决于审美主体保持心理距离的能力,也依赖于审美对象的特征,一旦心理距离消失了,那么,美感也就随之消失。
3、差距和超距
“差距”是指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太近,从主体方面说,是欣赏者不能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艺术品只能引动人的普通的情欲;从客体方面说,是因为过分写实。
“超距”是指主客体之间距离太远,它给人造成不可能、造作、空洞、荒谬等印象。
实际上,布洛思想的理论基础无非就是康德等人早就阐发过的审美活动的无利害性、非功利性,他只是在心理学的层面上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发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