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探索
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
![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bb2bdc6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7.png)
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工程力学是工程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是研究刚体和弹性体受外力作用而产生的运动和变形规律的科学。
工程力学的教学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进行工程力学教学,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围绕工程力学的教学改革与探讨展开讨论。
一、现状分析工程力学是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工程力学的学习。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操作的环节,导致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不足。
工程力学的课程内容繁杂,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力学教学的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针对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进行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工程力学教学的需求,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来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来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工程力学的课程内容较为繁杂,需要通过教学改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力。
三、教学改革的探讨1. 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已经成为教学改革的趋势。
工程力学教学可以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在线教学平台等,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工程力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虚拟仿真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线教学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之外也能够进行学习。
2. 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课程,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加强学习效果。
教学改革还需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力学课程教改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力学课程教改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9d53915a300a6c30c229fc3.png)
2 进 行 教 学 方 法 的研 究 与 实践
21 注 重启 发式 教 学 。 . 引导学 生积 极 思维
针对工程力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 遵循知识发展规律 , 探索与实践形式新 、 效果好 的教学
方 法 。教师 通过 各个 教 学环节 贯 彻 “ 以学生 为 主体 , 教师 为 主导 , 教学 相长 ” 的教 学 理念 。摒弃 传 统 的注入 式 、 鸭式 教 学方 法 , 填 力求 启 发式 、 论 式 的研究 性 教学 方法 , 讨 以学生 为 中 心 , 调动 学 生 的学 习 积极 性 、 主
收 稿 日期 : 0 1 1— 4 2 1- 0 2 基金项 目: 江苏技术师范学 院教改基金项 目(G 90 ) J 0 0 4
作者简介 : 马景槐 (9 2 )男 , 1 5 一 , 江苏镇江人 , 教授 , 硕士 , 主要从 事力学教学与科研 。
18 0
江 苏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 l 卷 8
解题方法的介绍翔实清楚 , 增加 了适量的联系工程实际的内容与习题 , 注意对工程实例 的简化和分析 , 每
章都 插有 复 习思 考题 。 同时研 制 和开发 工程 力 学多媒 体 教学 软件 和工 程力 学 网络 课件 , 给学 生创 造 良好 的学 习条 件 和学 习环境 。
的强度 和 刚度 等计 算公 式 , 激发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 深对 理论 公 式 的理解 。 生可 以在 课 堂上 随时 提 出疑 加 学
《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14974d55022aaea988f0f07.png)
工程力 学是 一 门理论 性较 强 的课 程 , 教学 中 , 师 习惯 将 所讲 的大 问题用 一 、 、 这 样直 线 的方 式 出 教 二 三
现 , 一 听课 或 记 笔记 时 , 某 、、, 实 往往 容 易产 生 视觉
法 , 枯燥 的知识 变成 有趣 的体 验 , 强 了学 习专 业知 识 的兴趣 。 让 增
2 2 头脑 风暴 法教学 .
采 用头 脑风 暴教学 时 , 要求所 有学 生都 积极参 与 到创造 新思 想 的过程 中 。例如 , 在讲 到 项 目五 中最 后
一
个任 务“ 如何 提高弯 曲梁 的强 度和 刚度 ” , 调动 学生 的学 习积极 性 和主动性 , 以采用 头脑 风 暴 教学 时 为 可
2 1 项 目引导式 教学 . 以刚体 的受力 分析 为例 , 主要 教学过 程如 下 : 1 教 师通 过 任 务单 的形 式让 学 生 明确 本 项 目的主 要任 ()
务 , 以资讯 单 的形式 提 出一 些 与本项 目有关 的 问题 , 并 如力 的分类 ; 么是 主动力 和约 束 力 ; 束 力 的类 型 什 约 及 约束 反力 的表示 等 , 生通 过 阅读 教材 、 学 参考 书 等 掌握 应 具备 的知识 和技 能 ;2 学 生 通 过小 组 讨论 , () 制
疲劳 , 并且 重点 不 突出 , 而不 利 于学生对 知识 的理 解 和记忆 。思维 导 图创造 者 巴赞说 :传统 的记 笔 记 方 从 “
法是使 用 了大脑 的一 小部 分 ( 脑 ) 因为 它 主要使 用 的是 逻辑 和 直 线 型 的模 式 。 思 维 导 图极 大地 激 发 我 左 , ” 们 的右脑 , 因为 我们 在创 作导 图 的时候还 使用 颜色 、 形状 和想 象力 。 鉴于 此 , 们将 思维 导 图教学 法应用 于教 学实 践 中 。如 在讲授 “ 的基本 知识 ” 部 分 内容 时 , 我 力 这 先选 好
应用型本科工程力学实践教学探索
![应用型本科工程力学实践教学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aca3e8ce89eb172ded63b797.png)
Ex l r to n t e Pr c i e Te c i g o p o a i n o h a tc a h n f Eng n e i g i e rn
M e ha is i p i d Un r r d a e c n c n Ap le de g a u t
me h n c . c a is
Ke r s a p id u d r rd a e e gn e i g me h nc ; p a t e ta h n ; ta h n e om y wo d : p l n e g a u t ; n ie rn c a is e r ci e c i g e c ig r f r c
李俊 文 ,高
( 东技术师范学院 广
波
504 ) 15 0
天 河 学 院 ,广 州
摘 要 : 工程 力 学是 应 用 型 本 科 工 科 专 业 的一 门重 要 专业 基 础 课 ,也 是 一 门理 论 与 实践 紧 密 结 合 的 课 程 。 结 合 广 东技 术 师 范 学院应用型本科人 才培养 目标 ,从 实践教学 内容的设立 以及 实践教 学开展 方案 两方面进行探 讨与研 究,为下一步全 面 实行
知识 和操 作技 能 的统一 体 ,而这 些能力 和素质 的培 养 ,不能 单纯依 靠课 堂讲 授 获取 ,必 须要通 过 一个 相对 系统 完 整 的 实 践 教 学 环 节 来 完 成 J 结 合 广 。 东技 术 师范学 院应 用 型本科 人才 培养 目标 ,进 行 了
院级 优秀 课程项 目— — 工程 力学优 秀课 程 建设 ,通 过该 项 目的建设 。工程 力学课 程 的教 学 的进 一 步 完 善 , 打下 了坚 实 的基础 。 同时 ,校企 合作 项 目— — 无避
工程力学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工程力学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d572697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4.png)
工程力学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工程力学课程是工程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是工程学习的重要基石。
工程力学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是工程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对工程力学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工程教育的不断改进和提高提供一些启示。
一、工程力学课程的重要性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受力、变形和运动的科学,是工程学科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也是工程学习的基础。
它包括静力学、动力学和弹性力学等内容,涉及到工程设计、结构分析、机械原理等方面的知识。
工程力学课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实践的基础工程力学的理论知识是工程实践的基础,工程师需要具备扎实的工程力学知识才能够设计出安全、稳定、符合要求的工程结构和设备。
2. 工程创新的支撑工程力学知识是工程创新的支撑,只有掌握了工程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工程师才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进行创新设计和技术改进。
3. 工程学科的连贯性工程力学是工程学科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它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其他工程学科的基础。
由于工程力学课程的重要性,其建设的认识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在工程力学课程建设的认识方面,首先需要明确工程力学课程的目标和任务。
工程力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工程力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以及对工程结构和设备受力情况的分析能力,使其具备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工程力学课程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能够在工程领域中胜任各种工作。
工程力学课程建设需要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因此教学内容应当既涵盖理论知识又包括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应当多样化,既要注重讲授,又要注重实验和实践,尤其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工程力学课程建设需要重视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建设。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实验设备、教学人员等,它们的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
工程力学课程改革的尝试
![工程力学课程改革的尝试](https://img.taocdn.com/s3/m/4411311c14791711cc791708.png)
21 年第 1 期 00 4
工 程 力 学课 程改 革 的尝 试
李 芸
( 州 石 化职 业技 术 学 院 , 肃 兰 州 7 0 6 ) 兰 甘 30 0
摘 要 : 于 高职院 校 的教育特 色 , 强学生 的动 手能 力 , 理论 与实践 能有机 地 结合 , 基 加 使 本文 论述 了 开设 工程 力 学课 程设 计 的 目的、 实施 过程 及 实践效 果 。 关键 词 : 程 力学 ; 工 实践 ; 程设 计 课
收 稿 日期 :O O 4 1 2 1 —O — 6
工程 力 学是 一 门受 众 面广 的学 科 , 具 有基 础 它 理 论 和工 程 应用 的双重 性 质 , 可 直接 用 于解 决 工 既 程 实 际 中的 一些 力 学 问题 , 又是 其 它许 多 学科 领 域 的 理论 基 础 , 时对 后 续一 些 专业 课 的教学 具 有重 同 要 的影 响 。 就针 对 目前 高职 院 校 的教 育 特 色 , 程 力 学 的 工 教育 模 式必 须 加 以改 革 , 由以前 的 纯 理论 教 学改 变 为理 论 与实 际相 结 合 的 教学 方 法 , 以适 应 市 场 的需 求 。 由于 所 招 的学 生 是 由学 校 到学 校 , 乏 专业 知 缺 识 , 且对 工 程 实 际 的 了解很 少 , 并 因此 , 在学 习 中常 常感 觉 理 论与 实 际 脱 节 , 既不 知 道 如何 从工 程 中发 现 和提 炼 力学 问题 , 不知 道 如 何把 力 学理 论 应 用 又 到工 程 实 际 中去 , 此有 必 要 在这 方 面 加 以专 门训 为 练 , 力学 理论 与工 程实 际对 接 。因此 , 将 为实 现高职 教育 的特 色 就是 加 强 学 生 的动 手 能力 的 目的 , 们 我 提 出 了设立工 程 力学课 程设 计 的教 学环节 。 1 开设 课程 设计 教学 环节 的 目的 通 过 工 程力 学 课 程设 计 , 但 将所 学 的零 散 知 不 识 有机 地 串联 起 来 , 而轻 松 地 构建 课 程 的知 识 框 从 架, 而且 也初步 掌 握 了从 工 程实 际中发 现力学 问题 ,
《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0b76b21c6c175f0e7dd1370d.png)
《工程力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作者:李玉海郜少波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04期摘要:根据高职类《工程力学》课程的特点,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了几种教学方法,主要有实例法、相似知识点比较、理论教学穿插力学史教育、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
实践证明,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工程力学》是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由于课程内容较多,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加之高职类学生基础比较薄弱,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困难,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为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结合高职学生学习过程出现的问题,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积累了一些教学心得,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多举实例,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工程力学》中的很多理论性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如果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进行说明,学生就能从中得到直接的感性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内容,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论认知,进而培养起浓厚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讲授杆件的扭转变形时,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拧干毛巾上的水时,毛巾发生的变形就是扭转变形;天津大麻花的形状本身就是一种扭转变形。
在讲剪切与挤压变形时,可以结合面条机压面条的例子进行讲解,告诉学生什么是挤压,什么是剪切。
上面这三个实例简单、形象、易懂,教师继而引申到传动轴的扭转变形和材料的剪切与挤压变形,学生了解了前面所举的三个简单例子后,对于机械传动中轴发生的扭转变形和冲床、压力机的工作原理就不会感到很难理解。
讲定轴转动时,教室里就有现成的例子,如,翻盖手机的旋转、笔记本的打开与闭合、电风扇的转动、门绕门轴的转动等。
讲固定端约束时可以举底端埋在地下的电线杆和楼房的阳台或挑梁等。
实例通俗易懂、容易理解,教师再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实现从实例的感性认知到理论的理性认知的升华,他们对于抽象的理论就不再感到难以理解。
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
![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50bce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0.png)
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摘要】工程力学教学在传统模式下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缺乏实践性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改革对策建议,包括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的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等方面。
通过对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对策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提高工程力学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工程力学教学将更加贴近实际工程需求,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也将得到有效提升,从而推动工程力学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问题、改革、实践性、理论与实践、学习动力、建议、总结、分析、未来、目的、背景介绍1. 引言1.1 背景介绍工程力学作为工程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在工科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
工程力学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工程力学教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缺乏实践性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
为了提高工程力学教学的质量,需进行相应的改革和措施。
本文旨在探讨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以期引起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们的重视,促进工程力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更多符合现代工程需求的优秀工程师。
1.2 研究目的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对策引言工程力学作为工程学科的基础课之一,在工程专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传统的工程力学教学模式已经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本文旨在探讨工程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革对策,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工程力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对传统工程力学教学模式的分析,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提升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程实践的需求。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将工程力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高工程力学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8ce107b3960590c69ec376de.png)
高职《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摘要:本文为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宗旨,对《工程力学》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教改理念,并在实践过程中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高职教育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就是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的“定位”为了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中心”的职业教育宗旨,我们围绕《工程力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改革[1][2][3]收益非浅。
1《工程力学》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工程力学是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在教学内容要增加,教学时数要减少的条件下,必须对现行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方法进行改革才能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
长期以来,工程力学教学内容保持着他的传统学科体系,教师基本上采用“粉笔+黑板” 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课外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记住公式。
这种空洞的理论灌输式的教学以及沉重的课外负担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困惑与乏味。
而当前高职学生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对工程力学中很多的理论知识无法理解与融会贯通。
学生对工程力学的学习兴趣乏味,认为是一门吃力而没有多少用处的学科,甚至有一种恐惧感,觉得工程力学理论太深奥了,不好学,难于理解,于是干脆放弃了。
因此,高职教育的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教学内容整合优化由于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结构调整,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教材内容的整合与优化。
工程力学教材内容应围绕以掌握概念为基础,以强化应用为重点,以计算分析为手段的中心内容展开。
教学时,应在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的基础上,引入联系工程实际和有特色的例题、习题和思考题,增加实验教学课时强化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应用性人才”。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46c15e7331b765ce050814df.png)
、
传 统 《 程 力 学 》 和水 利 经济 类专 业 开设 的《 工程 力学 》 课 程 为 7 ~ 0学时 , 授 内容 包 括理 论 力学 ( 08 讲 静力 学 、 动学 、 力 学 ) 运 动 及材 料力学 。 着社 会发 展步 伐的 不断加 快 , 随 对专 业技 术型 人才 的要 求也 在不 断 深化 , 资 源管 理 和水 利 经济 类 专业 的《 程力 学 》 程 水 工 课 体 系 也 存 在 类 似 的 问 题 . 了 进 一 步 适 应 教 学 改 革 的 要 求 , 院 组 织 为 学 相关 教研 室教 师对开 设 的《 程力 学》 程 的教学 体 系进 行 了调整 与 工 课 改革 。重新 调整 后的 教材体 系主要 包括 : 1静 力 学按 照研 究 内容 分 () 为 三 章 , 革 了 以 前 按 照 力 与 力 系 分 类 定 章 节 的 做 法 . 样 做 的 优 势 改 这 是使 学生容 易从 问题 人手 , 吃透 教材 , 且容 易理 解 和记 忆 :2) 动 并 ( 运 学按 照研究 方法 分配 章节 , 把运 动学 并 为两 章 , 中 《 其 大学 物理 》 程 课 中讲授 内容 直接 做为 课堂 复 习 . 或做 总结 性讲 授 : 照 单 自由度 和 多 按 自由度 体 系的研 究对 象不 同 , 动力 学借 助定 律 与定理 分为 三章 从 将 而避免 了和 以前 物理 课 中讲授 内容 的重 复现 象 ,达到 了节 省 课时 和 集 中课 堂 教 学 时 间 并 向 高 起 点 迈 进 的 教 学 目 的 ,通 过 我 们 几 年 的 教 学实践 , 取得 了较 好 的效果 , 但是 仍然 感觉 不 足的是 讲授 内容基 本 不 变 , 学 时数 较 以前 压 缩较 多 . 20 教 从 0 4年 起 理 论 讲 授 仅 剩 4 0学 时 , 实 验 课 仅 剩 4个 学 时 , 以 达 到 很 好 的 教 学 效 果 。 且 随 着 学 生 毕业 难 而 走向社 会 , 人单 位对 不 同专业 学生 的知 识结 构要 求也 在 不断 变化 , 用 有 必要 对 《 工程 力 学 》 教材 体 系进 行 进 一步 的 调整 , 注重 学生 的创新 能 力培 养 , 学生 到工 作单 位后 更好 的解 决一 般工程 中的力 学问题 。 使
融入思政理念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融入思政理念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bd3445c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7.png)
融入思政理念的"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摘要: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要综合考虑理论学习、技能培养与立德树人等方面的要求,为全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复合型人才。
工程力学在机械类专业课程中居于基础地位,在工程力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理念,推动课程教学改革,为工程力学课程赋予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为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工程力学教师要明确课程思政的具体目标和意义,围绕课程思政的要求,探索工程力学教学改革策略,增强思政育人效果。
关键词:思政理念;工程力学;教学改革引言工程力学与课程思政的结合,吻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思想等方面收获满满,同时推动工程力学的课程教学改革。
由此可见,探索工程力学的课程思政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一、工程力学课程思政目标与意义(一)工程力学课程思政目标关于工程力学中的课程思政改革,首先通过静力学部分中的力、力系平衡等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力之美”,准确理解平衡与和谐的关系,进而发掘艰苦奋斗与风险精神,同时培养学生的大国工匠精神与家国情怀,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之间的结合点。
根据工程力学中“材料力学”的安全构件知识,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巩固学生的工程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爱大自然。
通过工程力学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锻炼动手能力与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全面。
另外,在工程力学课程中,展示我国科学家在力学领域的突出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将人文教育与课程教学高度融合,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与文化自信。
(二)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意义很多学生认为工程力学课程知识枯燥、难度大,学习兴趣不足,甚至放弃课程学习。
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自律意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工程力学课程的重要意义,学习兴趣不足,降低课程学习质量。
在工程力学教学中推动课程思政,让学生全面看待工程力学课程,进而重视课程学习。
教师发掘工程力学中的思政元素,并加入典型的案例,学生不再觉得工程力学知识很枯燥,主动学习工程力学,形成正确的三观。
工程力学课程实验的创新和改革思路探讨
![工程力学课程实验的创新和改革思路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60406d5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5.png)
工程力学课程实验的创新和改革思路探讨花少震刘华博段翠芳张春梅(河南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针对工程力学课程理论性较强,且与工程实践应用衔接不紧密的特点,该文阐述了工程力学课程实验对理论教学及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分析了当下工程力学课程实验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该文还对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力学课程实验的改革思路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虚拟仿真实验协同开放式实验报告相辅的改革思路,并通过转动惯量测量实验以及弯曲正应力测量实验分别阐述了开放式实验报告和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中的应用,且论证了这种改革思路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工程力学实验创新虚拟仿真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1(a)-0193-04Discussion on the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EngineeringMechanics ExperimentHUA Shaozhen LIU Huabo DUAN Cuifang ZHANG Chunmei(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Hen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Xinxiang,Henan Province,453003China) Abstract:In view of the strong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and the lack of close connection with engineering application,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urse experi‐ments on classroom theoretical teaching and training of students'ability,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course experiment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ability to solve engineering problems,it also discusses the reform idea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experi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and puts forward the reform idea of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combined with open experimental report,through the experiments of moment of inertia measurement and bending normal stress measuremen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application of open experimental report and virtu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xperiment,and demonstrates the practicality and innovation of this reform idea.Key Words:Engineering mechanics;Experiment;Innovation;Virtual simulation工程力学是一些工科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连接基础课程和后续专业课程的纽带和桥梁,课程主要研究刚体机械运动的一般规律以及杆件的变形,是涵盖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课程的综合课程。
基于OBE教学理念的力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基于OBE教学理念的力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07215a5f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7.png)
基于OBE教学理念的力学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教学改革工作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基于OBE教学理念和课程思政要求,本文通过分析专业和学生的特点,对现有力学类课程教学问题的查摆,重新审核传统教学方法的利弊,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研究和构建与所在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模块化力学课程教学体系,实现为国育才与为党育人的有机统一,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塑造学生品格,提升综合素质。
关键词:力学;教学改革;OBE教学理念;课程思政1、引言力学类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基础知识向专业知识转换的过程中,力学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然而,力学课程教学存在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法与手段单一、实践教学组织不得力、学生学习压力大、力学素养低等问题,教学效果不理想。
基于此,将课程思政融入OBE教学理念,明确育人目标,通过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者相融合的教学效果,对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围绕专业认证要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教育改革研究与实践在国内高校相关课程教学改革中也随之展开了[1-4]。
浙江林学院杨博等人,从工程化视角探讨了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体系改革[5];西南石油大学的工程力学老师研究了工程力学课程体系改革方向[6];陕西科技大学李建军等人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对基础力学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研究[7];大连海洋大学牛海英等人,研究了如何多维度构建土木类专业力学课程体系的问题[8];湖南科技大学张贤才等人,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核心理念及指标体系出发,阐述了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体系的问题,提出了改革的必要性[9]。
国内工科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力学类课程,关于力学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调整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10-12],各兄弟院校很多从事力学类课程教学的一线教师都提出了力学类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也分析了一些原因,提出了一些措施,值得借鉴学习。
工程力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工程力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64e9d956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79.png)
15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可见思政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思政教育的方式有多种形式,而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是目前教育界普遍认同且有效的教育方式。
工程力学是一门大多数工科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所涵盖的知识是工科专业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因此探索工程力学课程思政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根据工程力学的课程特点,深挖其中的思政元素,从爱国主义教育、专业认同感的培养和工程素养的培养等3个方面对工程力学课程思政进行探索,为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1 工程力学课程特点作为一门工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工程力学具有以下特点。
(1)专业性高,理论性强。
工程力学的专业性高,其定理和定律广泛应用于各工程领域中,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同时,该课程的理论性强,课程呈现较强的逻辑性和衔接性,教学内容较难,课时较长,学习难度大,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学生才能掌握工程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加以运用。
(2)与工程实际联系紧密。
在机械、航天、船舶、桥梁、水利等实际工程项目中,工程力学的应用非常多。
我国大量工程实际案例可供研讨,如反映工程质量的案例、展现工程师工匠精神的案例、体现工程实际效用的案例及展现大国风采的工程项目等。
(3)对后续课程影响深。
在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工程力学知识之后,学生才能开始学习后续的一系列专业课程,如机械工程、航天工程、船舶工程等领域的专业课。
工程力学是迈向后续专业课程的“桥梁”,其基本知识及应用贯通后续专业课程。
2 目前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2.1 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许多学生和教师想当然地认为思政教育是政治类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任务,跟专业课程没有关系,这种错误的认识在许多高校目前依然普遍存在。
在包括工程力学在内的工科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往往只讲授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知识,而忽视了科学伦理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引导,另有部分教师简单地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在课程教学中增加思政课的内容,这些都违背了课程思政的初衷。
工程力学实践教学总结(3篇)
![工程力学实践教学总结(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38b42b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bc.png)
第1篇一、前言工程力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和效果三个方面对工程力学实践教学进行总结。
二、实践教学的组织1. 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在实践教学开始前,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
计划应包括实践内容、实践时间、实践地点、实践人员、实践设备等。
2. 组建实践团队根据实践内容,组建一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
教师负责指导实践过程,学生负责实践操作。
3. 实践教学资源准备准备实践教学所需的设备、工具、材料等,确保实践教学顺利进行。
4. 实践教学考核制定实践教学考核标准,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
三、实践教学的实施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现场教学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工程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2. 实验教学开展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数据,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3. 工程案例分析邀请工程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分析典型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工程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4. 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工程力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5. 小组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实践心得,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实践教学的成效1.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工程实践奠定了基础。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小组讨论与交流环节,使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工程力学毕业论文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教学改革探索
![工程力学毕业论文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教学改革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12818c940b4e767f5bcfce4a.png)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教学改革探索表面工程技术是材料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针对传统授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通过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合理制定培养方案,更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践环节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兴趣,提高了该课程的授课效果。
下面是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内容摘要】材料表面工程是一门正在迅速发展的综合性边缘交叉学科。
本文从《材料表面工程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与所在学校办学特色、教师科研、实践教学相结合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其综合能力,为毕业后从事表面工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教学改革;办学特色;教学与科研;实践教学一、引言材料表面工程是一门广博精深且极具实际应用价值的基础技术,也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
近几十年来,人们通过对传统表面技术进行一系列的改进、复合及创新,开发出大量的先进表面技术,在工业、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乃至日常生活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1,2]。
《材料表面工程技术》是江苏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各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讲解与材料表面相关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理论,阐述现代表面技术的形成、分类及内容,介绍一些典型表面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设备、技术路线、工艺实施、分析检验和具体应用等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应用表面技术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针对本课程涉及范围广、内容繁杂、实用性强等特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其综合素质,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尝试将所在学校的办学特色、教师的科研工作、实践教学等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
二、理论教学与学校特色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以船舶、海洋为鲜明特色的高等学校。
学校先后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院、江南造船集团公司等单位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是中国船舶工业最重要的优秀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浅谈工程力学教学中的体会及教学方法的探索
![浅谈工程力学教学中的体会及教学方法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0008eb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99.png)
浅谈工程力学教学中的体会及教学方法的探索工程力学是工程学科中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工程力学教学存在的重要性和困难性。
因此,我结合自己的体会和经验,探索了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我认为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是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将从问题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分析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例如,在讲解工程力学理论的同时,我会引入大量实际问题,如桥梁结构、机械设备、飞行器、建筑物等经典实际案例,通过生动的解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的训练。
在课堂上,我通过质疑与解答、启发式的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思维方式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解答问题过程中,我也会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系统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最后,我认为在工程力学教学中,灵活的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学生的差异性,相同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带来不同的效果。
因此,我经常调整我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比如加强辅导、布置作业等。
在教学实践中,我坚信适当的要求和挑战可以激励学生全力以赴,尽力发挥自己的潜能。
总之,工程力学教学是一个全面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只有将理论知识、实际应用和思维训练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困难是必然存在的,但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始终保持对教学质量的高度关注和持续的努力,相信就可以探索出一套适用的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成果。
高职土木工程力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高职土木工程力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和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f907681f6edb6f1aff001f47.png)
高职土木工程力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李颖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 5 0 0 0 0
土 木工程实用力学》。 【 摘 要 】 随着我 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日 渐壮大, 高职土 木工程学 学一 一 《 的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发生着改 变。 本 文中 作者主要 分析了高职土木 工程 ( 二) 改革课 堂教 学方法、 提高学 生学 习兴趣 力学教 学的现 状和特点,分析 了 土 木工程 力学教 学模 式存在的问题 ,有针 传统的讲 授法 已经不再 适用于现 在的高职高 专教学。在教学 中, 应 对性的提 出了 个人对高职 土木工程 力学教 学模式改革的看法与观点 , 也提 以学 生为 中心 , 借 以提高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 , 培 育学 生分析 问题和 解决
土木工 程教学 模式 的研 究背景 师首先从 生活 中寻 找相 关的 力学知识 , 让 学生在 周 围的 事物 中体会 到 全 球 经济发 展进 入一体化 的趋 势 日 益 加快 , 工 程建 设的 规模 越 来 工程 力学 , 从生活 中的 事物转 变成力学 图示 , 让学生意 识到力学就 在身 越大, 导致 我 国对工 程建 设 人才 的需求 发学 生的 兴趣 , 培 育学生 对于工 程 力学 的概 念 。同时, 教 师也可 高。 高等 职业化学院 对土木工程 专业人才 的培 养越来 越重视 , 现代土 木 搜集与力学相关的故事, 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 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工程教学 的发展呈现 出了多样化与 多功能 化的趋 势, 专业化 的土木 工程 其二, 注 重培养 工程意 识 , 做好 案例 分析。 在教 学 中, 将 实 际工程 发 展对 学 校培 养土木 工程 人才 提 出了新 的要求 与标 准 , 对职 业化教 育 的 力学 案例引入,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 的同时清楚 的知道该知识 点的工程 作用 , 并且将工程 中的算例 引入到课 堂教 学, 如 便桥 简算 、 脚手 架 强度 提 出了高层次 的要求 。 高职院 校实践性的 教学是改善专业化 教学内容 , 提 升土 木 工程职 业化培 养能 力的一 种综 合发展 能力 , 高职 院校 的土 木 校 核等 等。 同时, 大量 收集古今 内外与力学 相关 的工程事 故 , 与学生 共 工程力学 教学 模式 的创新 对提升 学生 的学 习能 力与土 木 工程的实 际应 同分 析出现事 故的原 因, 让 学生在分 析中大胆 发言, 并且讨论 避免事 故 用能 力有着重要 作用 。 的 方法。 通过事 故中的惨痛 教训让 学生铭记 力学 在工程 中的重要性 , 同 教学 模式 指 的是 一种教 学方 式 的集 合体 , 它是集 合了教 育思想 与 时 让学生认识 到工程质量是 工程 的生命。 教 学理论为 一体 的学 习模 式 , 教学模式 是学习理论的 教学实践过 程 , 是 其三, 运用 启发 式教 学展 开课 堂讨 论 。 教师 要 善于 向学 生引出问 启发学 生发现 问题 。 被动 型的人才 已经不能 满足我 国目前对于高 技 开展教 学活 动的一种方案 。 基于现 代化高职院 校的教学 模式 , 土木工 程 题 , 的力学教 学模 式仍然 保持 着较 为传统 的教 学思路 与观念 。 土木 工程 力 能 型人才 的要求 。 为了培 养具 有创新能 力, 在课堂 中应 当适 时的进行 课 学 教学 模式 的创新 是提升土 木工程 专业化培 养能 力与 提升人才 培养 模 堂 讨论 。 这 里要求教 师对 教学内容 要有深 刻的认识 , 像抖包袱 一样 , 将 式 的关键环 节。 教学模式 本身是教 学手段与教学理论 知识 的具体化 , 也 课堂 内容精彩呈现 , 教 师起到 引导 与总结 的作用 , 鼓励 学生大 胆发 言, 甚 至可以将力学知识与其 他学科 , 比如 哲学, 进行结合, 激 发 是 直接面 向与指导学 生学习与实践的关键 内容, 具 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特 各 抒己见。 点。 在土木工 程力学 的教学理论 与土 木工程实 践工作探索过 程 中, 必 须 学 生的创造性 思维 , 打 破思 维定式 , 在学习知识的 同时 能够开拓思想 的 要 掌 握 好具 体 的细节 与关键部 分, 教 师要 均衡分 析土 木工 程 力学教 学 领域 。 理 论与教学思 想, 转变 土木工程 力学的教学 意识 , 教师要 控制 与组织 课 其 四, 在教 学中运用多种教 学手段 。 如今 的力学教学 已经引入多媒 体, 在运 用多媒体教 学时, 应将力学 中抽 象的 图示 如支座 、 节点、 桁架 等 程 教学 内容 , 遵循学生 的学习主动性 与主体价 值 陛。 的原 型展示 出来。 还可 以运用动 画, 让学 生理解 构件 的变形、 破 坏等 等 二. 土木工程 力学教 学模式 存在 的基本 问题 及改 革的基 本思 路 作为理论性 比较强 的学科 , 力学 的讲授 主要还停 留在 教师讲、 学 生 过 程, 还 可以让学 生观看与力学有关 的视频 , 让学生将 晦涩的力学知 识 听 的层面上 。 尽 管在力学 教学 中引入了新 的教学 手段一 一 多媒体 , 也 仅 与 多彩 的现实世界 结合在 一起 , 并且可以让学生 看到实 际工程 中力学 的 这样更有利 于教师引导学生课 堂讨论 。 仅 是将板书 转换到 大屏幕 上。 这样 的教学 方式 , 教 师处于主导地 位 , 有 应 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