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课堂笔记

合集下载

很全的军事理论笔记

很全的军事理论笔记

军事理论教程中国国防的定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军事有关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活动。

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自卫、联盟、中立。

国防的职能:1.捍卫国家主权;2保卫国家的统一、领土完整;3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稳定;4保卫国家利益和保障国家的发展。

国防的5大构成:政治、经济、科技、自然、军事因素经济制约国防:1,经济是国防总体设计的物质基础;2经济是国防实力建设的物质基础;3经济是国防潜力建设的物质基础科技促进国防:1、科学技术大大推动了武器装备的发展;2科学技术有力地促进了军队结构的变化;3科学技术引发了作战样式的变革;4科学技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指挥效能国防法规的定义: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兵役法》我国国防建设的根本大法《国防法》我国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定义: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时期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军事理论。

是中国古代各个社会阶级以及政治集团、军事家和军事论著者对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

发展历程:萌芽于夏商,形成于西周,成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至清朝前期的漫长历史时期,三个高峰:质量(春秋战国)普及(宋)数量(明清)经典著作(武经七书):《吴子兵法》、《司马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李卫公问对》、《孙子兵法》《孙子兵法》的科学价值:1、安国全军的慎战观 2、提出了以“道”为首的战争制胜条件3、揭示了“知己知彼”的普通军事规律4、反映了较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原始的辩证法思想5、第一次提出了威慑战略理论毛泽东军事思想定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主要内容:1、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3、人民战争思想 4、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5、国防现代化建设理论战争观的主要内容:1、起源和根源:私有制和阶级斗争2、本质:政治的继续3、目的:维护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人民军队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性质: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具有无产阶级性质的武装集团三大任务:战斗队、工作队、生产队三大民主: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人民战争思想三大属性:正义性、群众性、组织性理论根据:1、战争的正义性是实行人民战争的政治基础2、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3、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最深厚根源4、兵民是胜利之本5、人是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why? 首先,相对于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而言,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其次,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最后,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与武器的结合)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1、立足全局审时度势2、灵活用兵因敌制胜3、集中兵力运动歼敌灵活用兵体现在哪儿:周边安全环境的定义:中国在其国土周围面临的安全条件和所处的安全状况,即中国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安全领域的利害关系现状:1、外敌入侵的威胁已消除或减弱2、发展了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建立了多边合作机制4、基本上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威胁:1、美国等大国遇到中国暗流仍在流动2、中国周边热点地区不少,存在爆发危机的可能3、中国于周边邻国陆海疆域争执一波三折4、“台独”已成为最大内患5、中国的边疆地区仍不太平6、影响中国周边安全的其它因素:(1)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差异;(2)宗教、文化差异;(3)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美国军事战略主要内容:1、将反对恐怖主义和“保卫美国本土”作为军队的首要任务2、调整防务规划模式,建设“基于能力型国防”3、军事至上,“先发制人”,实施“预防性打击”4、提出反导条约,大力推进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特点和实质:1、美国当前军事战略更具有强烈的进攻性和挑衅性,带有明显的“反恐”和“称霸”的双重色彩2、美国当前军事战略奉行单边主义,“美国至上”原则,是美国的“新帝国主义”思潮在国防政策上的反映影响:1、“先发制人”原则的滥用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对国际安全造成严重后果2、先发制人原则严重地违反了国际法准则,是对现有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精确制导技术的定义: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武器系统的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导弹的定义:依靠自身动力装置推进,有制导系统导引、控制其飞行路线,并导向目标的武器组成:战斗部及引信、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和弹体分类:1、按作战任务的性质分:战略导弹和战术导弹2、按射程分:近程导弹 1000以内公里中程导弹 1000—3000公里远程导弹 3000—8000公里洲际导弹 8000公里以上6种制导方式:1、寻的制导;2、遥控制导;3、惯性制导;4、地形匹配和景象匹配制导;5、全球定位系统制导;6、复合制导导弹武器的特点:1、命中精度高;2、作战效能高;3、射程远;4、作战效费比高;5速度快;6、打击威力大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提高了作战效能;2、使作战样式发生深刻变化;3、成为改变军事力量对比的杠杆电子对抗的定义:敌对双方利用电子设备、武器、器材所进行的电磁斗争主要形式:无线电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制导对抗基本手段:电子侦察与反侦察、电子干扰与反干扰、摧毁与反摧毁电子侦察的定义:按干扰对象不同的分类:1、无线电通信干扰;2、雷达干扰;3、精确制导武器系统干扰;4、指挥自动化系统干扰电子摧毁的定义:在查明敌方电子对抗装备及其工作的情况基础上,用直接毁伤的方法使其瘫痪并在短期内难以恢复正常工作的一种电子对抗手段3种手段:1、反辐射导弹和反辐射无人机;2、核电磁脉冲弹(微波炸弹);3、常规活力(导弹、炸弹核炮弹等)电子对抗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意义:1、获取重要军事情报;2、破坏地方作战指挥;3、掩护突防和攻击;4、保卫重要的军事目标;5、夺取战场主动权隐形伪装技术定义:对军事目标实施隐身示假,为欺骗和迷惑敌人而采取的各种隐蔽措施分类: 1、防雷达探测伪装;2、防可见光及红外探测伪装;3、防声测伪装基本措施:天然伪装、迷彩伪装、植物伪装、人工遮障伪装、烟幕伪装、假目标伪装、灯火与音响伪装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造成对方获取错误的情报;2、提高己方的生存能力;3、有利于掌握作战的主动权隐形技术的定义:靠减少武器装备等目标的可探测信息特征,使其难以被发现、识别、跟踪和攻击的技术分类:雷达隐身、红外隐身、可见光隐身、声学隐身、电子隐身对现代战争的影响:1、增大了对空防御的难度;2隐身兵器的战场生存能力明显提高;3、指挥系统面临严峻威胁;4、侦察与反侦察的斗争更加剧烈。

军事理论笔记

军事理论笔记

1周第一节电子战思考题:1、什么是电子战(电子对抗)?2、什么是电子干扰?3、无线电通信干扰的基本原理是什么?4、雷达干扰分为哪两种?5、雷达反干扰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电子战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有哪些?7、电子战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隐身技术:雷达隐形红外隐形电子隐形可见光隐形声波隐形一、电子战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空袭战中的“排头兵”;联合作战的“主力军”;导弹战中的“新克星”;特种作战中的“软杀手”;情报战中的“重头戏”;网络战中的“致命剑”;心理战中的“重武器”;逢战必用的“杀手锏”。

二、电子战对现代战争的主要影响1、制电磁权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制高点2、电子战正在促着作战方式的变革3、带你之战日益成为决定作战进程与结局的关键因素三、电子战的基本手段电子侦察-电子战先导电子进攻-电子战高潮电子防御-电子战关键三、电子战的含义1、什么是电子战?电子战是敌对双方利用电子设备或器材进行的(电子对抗)电磁斗争,其实质是敌我双方为争夺电磁频谱的控制权(即制电磁权)所展开的电磁斗争。

2、制电磁权制电磁权,如同制空权、制海权,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对电磁频谱的控制权,是现代战争中的一个兵家必争的制高点。

四、电子战的形成于发展(一)萌芽阶段 1904年的日、俄海战。

(二)形成阶段第一次世界大战(三)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标志:诺曼底登陆(四)全面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80年代)(五)高速发展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来e.g.贝卡谷大战2周第二节.野外生存T1.列举解决水源的方法(至少5种).答案:①有效的聚积雨水②用简易的蒸馏装置把海水变为淡水③聚积地面蒸发的水分④聚积花草树木的露水⑤融化冰水⑥用简易装置处理人及牲畜的尿⑦污水煮沸后也可饮用⑧植物的根、皮、叶都可用来吸吮,抑制干渴⑨动武的血液也可饮用T2.根据阳光和手表的关系判断方位.答案:时间折半朝太阳,“十二”所指是北方。

以表盘中心和时针所指时数(每日以24小时计算)折半位置的延长线对向太阳,此时,由表中心通过“12”的方向就是北方。

军理各章节笔记整理

军理各章节笔记整理

军理各章节笔记整理第⼀讲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所谓国防,就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领⼟完整和安全,⽽进⾏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的活动。

2.国防的类型⾃卫型联盟型中⽴型扩张型#我国的国防为⾃卫型。

《中华⼈民共和国国防法》规定:国家独⽴⾃主、⾃⼒更⽣地建设和巩固国防,实⾏积极防御战略,坚持全民⾃卫原则。

3.现代国防特征(1)国防是国家综合国⼒的集中体现(2)国防是多种⽃争形势的综合⾓逐(3)国防是国家⾏为,也是国际⾏为(4)聚集综合国⼒,捍卫国家核⼼利益#主权独⽴、国家统⼀、领⼟完整、尊严荣誉和全⾯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新时期新阶段的核⼼利益。

4.国防历史的主要启⽰(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盛的基础(2)政治清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3)国家统⼀、民族团结是国防强⼤的关键(4)军事技术优劣对国防成败具有重要影响#军事技术决定武器装备、战略战术并严重影响着作战胜负。

5.新中国国防主要成就(1)捍卫和维护了国家安全利益(2)建⽴和完善了国防领导体制(3)铸造了⼀⽀现代化强⼤军队(4)创⽴了国防科技和⼯业体系(5)国防后备⼒量不断发展壮⼤6.我国现⾏国防政策要点(1)维护安全统⼀,保护核⼼利益(2)全民⾃卫,独⽴⾃主巩固国防(3)积极防御,防御与反击相结合(4)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中国⼈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时国防建设的重点(5)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第⼆讲国防法规1.国防法规的含义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量建设的基本法律依据。

2国防法规的特性#⼀般特性:鲜明的阶级性⾼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性相对的稳定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3)司法适⽤的优先性(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3国防义务的含义国防义务,是指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组织在国防⽅⾯应当履⾏的责任。

军事理论笔记

军事理论笔记

军事理论笔记01、问:国防的含义是什么?答: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02、问: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些?答:扩张行、自卫行、联盟行、中立行。

03、问:国防与国家是什么关系?答:(一)国防是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二)国防是为国家利益服务的;(三)国家的性质、制度、政策决定着国防建设。

04、问:现代国防的基本特性有哪些?答:(一)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二)现代国防既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三)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性。

05、问:如何认识国防的地位和作用?答:(一)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二)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三)国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06、问:国防史的启示有哪些?答:(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二)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三)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实国防强大的关键。

07、问:什么是国防法规,其主要特性是什么?答: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合。

国防法规具有法律的一般特性:(鲜明的阶级行;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应性;相对的稳定性。

)国防法规还具有区别于其他法规的特殊性质:(调整对象的军事性;公开程度的有限性;司法使用的优先性;处罚措施的严厉行。

)08、问: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主要有哪些层次构成?答:按立法权限:四大层次(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

)按调整领域:十六门类(国防基本法,国防组织法,兵役法,军事管理法,军事刑法,军事诉讼法,国防经济法,国防科技工业法,国防动员法,国防教育法,军人权益保护法,军事设施保护法,特别行政区驻军法,紧急状态法,战争法,对外军事关系法。

)09、问: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主要有哪些?答:义务:(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义务;保护国防设施义务;保守国防秘密义务;支持国家建设、协助军事活动义务。

军事理论课笔记

军事理论课笔记

军事理论课笔记中国国防历史和国防概念一、五个辉煌时期:1、春秋战国时期孙武《孙子兵法》军事理论彪炳华夏军队体制发生突变新型兵种脱颖而出2、秦帝国时期第一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防观念墙边固国3、汉帝国时期文武并重拓疆守边凿空丝路4、唐帝国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第一次提出国防的观念5、元帝国时期二、三段低迷时期:1、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一次国防大倒退2、两宋时期偃武修文重经济轻国防内忧外患国富军弱民间国防力量强大:指南针—航海建立海军;火药—是战争进入热兵器时代3、明代前期:完善边防设施加强海防建设建立强大水师中后期:长城风化忧患迭起倭寇辱虐国力衰退三、百年耻辱时期:1、清朝后期:(1840-1911)八国联军侵略1900-1901 日俄战争1904-19052、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中正专权四、新中国国防建设历史成就:1、1949 当代国防建设阶段2、七大军区:北京沈阳兰州济南广州成都南京3、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4、国防政策: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自卫性---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自主性---发展国防军力靠自己不结盟;协调性---经济+国防;人民性---依靠人民战争;正义性)5、二炮组建时间1966.7.16、海军组建1949.4.237、空军组建1949.11.11五、对国防认识思考:1、秉承中国历史积淀的国防理念2、牢记百年耻辱3、…..(没记住)六、什么是国防:书p1页七、新使命:国家利益拓展到哪国防力量跟进到哪国防法规一、中国实行义务兵和志愿兵相结合,民兵和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二、义务兵:列兵上等兵三、志愿兵:一级士官(下士)二级士官(中士)三级士官(上士)四级士官(四级军士长)五级士官(三级军士长)六级士官(二级军士长)四、军官:将官:大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第三节课程笔记世界核形势一、核问题本身包括两大基本领域:军事领域+经济(工业)领域二、核武器与战争的关系:1、核武器是为战争而生的(核竞赛+广岛长崎核轰炸)2、核武器由于威力太大遏制战争爆发3、核武器并为消除战争根源三、我们让处在核时代(1947年末日之钟第二次离零点最近)四、当今世界核形势1、核对抗缓和趋势但是核战争门槛大大降低(核门槛:核战争门槛核国家门槛)原因:核扩散重新抬头核国家越来越多;美国核战略改版起推动作用;美加速发展实战型小型核武器)2、核大国提高核武器质量(废旧留新变废为宝推陈出新釜底抽薪模拟实验—计算机模拟核实验+亚临界核实验)五、核扩散恢复原因1、《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缺乏法律和道义基础。

军事理论课笔记考试必备

军事理论课笔记考试必备

部分构成:课堂笔记+书本重点课程要求:1)了解:国防基本概念(规律、精神)新中国国防伟大成就2)强化:国防观念3)激发:新中国国防自豪感4)增强:建设我国现代化国防使命感责任感第一部分:书本划线部分第一章:国防概述:1.国防概念:(P3、)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器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是国家生存(安全)和发展(经济)的安全保障。

国家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政策决定国家的性质。

国防任务:1)对内任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制止武装颠覆,捍卫主权,领土,民主安全2)对外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第二炮兵)——防备、抵抗侵略2.国防的基本要素:(P4)政治要素、经济要素、科技要素、自然要素、军事要素3.国防职能:(教授课堂版本)(P7)一个国家只有按照自己的意愿,根据本国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政府组织。

1)保卫国家主权:独立自主地处理国家内部和外部事物而不受他国干预和限制的最高权利和尊严,它是一个国家的存在的根本标志。

2)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国家领土是指在一国主权下的区域,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领空),领土和国家一样都是历史的产物,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条件,为了保卫国家领土,必须不断强化国防力量。

3)保卫和追求国家利益:主要国防利益、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文化利益,因此,国家利益是国家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国防建设的首要目标和最高原则。

4)维护国家荣誉: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国家利益,民族精神社会制度外在表现要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尊严,必须要有强大的国家。

(书本版本):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统一、安全、保障国家发展、巩固国家地位4.现代国防的基本类型与特征:(P9)侵略扩张型、自卫防御型、互相联盟型、自主中立型第二章:国防法规1.大学生为什么要进行军事训练?(P31)大学生军训是培养人才、履行国防义务和权利的需要:是履行法规的一种形式;是培养人才素质的重要措施;是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需要;是军训现代化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

军事理论课笔记

军事理论课笔记

一、核袭击前的防护工作有哪些?1、建立现代化的警戒网采用预警卫星、超视距雷达、远程跟踪雷达等组成全国性或地区性的警戒网,日夜担负着发现、识别、报警、捕获、跟踪来袭目标的任务。

2、使用反导武器摧毁敌导弹核武器(1)导弹反导弹(2)激光反导弹(3)粒子束反导弹3、筑起防核武器的新长城修筑各种防御工事——人防坑道、掩蔽部、地下室。

4、做好临战前人员物资防护的准备工作人员:(1)要准备生活必需品和防护用具(2)要了解人防工事的位置、入口、标志和行动路线(3)要听懂报警信号(4)要服从人防部门的指挥物资:掩、盖、埋、涂、包二、敌核袭击时的防护动作和方法?1、疏散隐蔽(1)当国家进入临战状态时,对大中城市的人口要进行疏散,到山区、农村隐蔽。

(2)留守城市的人员,当听到报警信号时,迅速切断电源,关好门窗,携带个人防护用具和生活用品按指定的路线进入人防工事迅速隐蔽。

2、发现核爆炸闪光时的行动(1)利用地形地物进行防护A、利用高地背向爆心迅速卧倒。

B、室内人员可躲在背向爆心的墙角边,最好是框架结构的水泥柱边,注意避开易倒塌的建筑物和易燃易爆物品。

C、遇到有水塘、河流等立即跳入水中,短暂隐蔽二十秒也可减轻伤害。

(2)在开阔地时的防护动作见闪光,核爆炸,背向爆心快卧下;双手交叉叠于胸前,闭眼收腹闭嘴;热浪来时停呼吸,保存自己好杀敌。

三、敌人核袭击后的行动?1、严防放射性沾染的伤害核爆炸后尽量利用工事来保护自己,减少放射性沾染的伤害,不在沾染地方停留、休息和吃东西,穿戴好防护器材,扎好“三口”,快速通过或绕过沾染地带。

2、组织沾染检查和消除工作(1)对人员、武器装备进行沾染检查,然后组织进行全身洗消或局部消除,没有条件洗澡更换衣服的,应组织拍打、扫拂等方法消除沾染减少伤害。

(2)对粮食、蔬菜的消除可采取多冲洗几次的方法进行。

(3)对饮水的消除沾染可用土壤净化法、过滤法、三防净水袋等。

四、化学武器1.沙林毒剂:(美军代号GB,化学名:甲氟磷酸异丙酯)①性能:沙林无色,有微弱苹果香味,像水一样的液体。

艾跃进军理课

艾跃进军理课

军事理论课(艾跃进)笔记之一(2011.03.02)来源:刘丽婧的日志军事理论课笔记第一讲中国国防教学目的:培养两种观念:1.作为中国人的危机感 2.作为中国人和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一、国防概述:1.国防概念: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

2.国防的基本类型:1.侵略扩张型 2.防御自卫型(中国) 3.互助联盟型 4.自主中立型3.国家与国防的关系: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国防随国家的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国防又是国家的防务,是全民族的防务,与国家的各个部门、各种组织以及全体公民息息相关。

4.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战争潜力能否转化为战争实力是现代国防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3)现代国防具有很多层次的目标体系5.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是用来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

二、我国历史上的国防:1先秦2秦——北逐匈奴,南征百越3西汉——汉匈和亲,出击匈奴4东汉——重击匈奴,出塞千里5三国6两晋南北朝——西晋罢兵,东晋偏安,国防废弛,南朝衰败;尚武修兵,北朝强盛7隋朝——征战西域,三伐高丽8唐朝——万国归附9宋朝——强干弱枝,执意求和10元朝——以兵立国,横扫欧亚11明朝——炮船称盛,忧患迭起12清朝——炮口立约,国门大开;国土沦丧,不败亦败两个具有侵略性的民族:俄罗斯(从肉体上肢解中国),日本(对中国敲骨吸髓)灭掉日本军国主义的方法:1.向其他强大民族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重视教育在国防战略指导方针上,是积极进取的还是消极畏缩的是决定国防事业能否真正强大起来的关键。

三、新中国国防建设两弹一星四、国防战略意义:谋划和指导国防发展的方略13几种模式:前苏:抑民重军美国:以军带民西欧:军民兼顾两瑞:寓军于民日本:先富国后强民14指定国防战略的客观依据(1)国防战略形势和战争预测(2)我国周边安全环境(3)分析国家安全环境的基本着眼点和方法,要对威胁做出正确判定:他国与本国是否有利益冲突他国与本国是否有危害本国的企图他国是否具有危害本国的能力15我国周边的威胁(1)对国家安全利益的威胁:陆上(朝鲜半岛,中印矛盾,越南,东突)海上(海南半岛,钓鱼岛,东海石油危机,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2)外国的颠覆活动:经济利益(外企);政治利益(民族宗教信仰);来自海洋、太空的威胁(3)背后黑手:美国五、法规宪法第二章第5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利益的行为。

军事理论课(艾跃进)笔记

军事理论课(艾跃进)笔记

军事理论课笔记第一讲中国国防(2010.03.02)教学目的:培养两种观念:1.作为中国人的危机感 2.作为中国人和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一、国防概述:1.国防概念: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

2.国防的基本类型:1.侵略扩张型 2.防御自卫型(中国) 3.互助联盟型 4.自主中立型3.国家与国防的关系: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国防随国家的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国防又是国家的防务,是全民族的防务,与国家的各个部门、各种组织以及全体公民息息相关。

4.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战争潜力能否转化为战争实力是现代国防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3)现代国防具有很多层次的目标体系5.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是用来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

二、我国历史上的国防:1.历史简介先秦秦——北逐匈奴,南征百越西汉——汉匈和亲,出击匈奴东汉——重击匈奴,出塞千里三国两晋南北朝——西晋罢兵,东晋偏安,国防废弛,南朝衰败;尚武修兵,北朝强盛隋朝——征战西域,三伐高丽唐朝——万国归附宋朝——强干弱枝,执意求和元朝——以兵立国,横扫欧亚明朝——炮船称盛,忧患迭起清朝——炮口立约,国门大开;国土沦丧,不败亦败两个具有侵略性的民族:俄罗斯(从肉体上肢解中国),日本(对中国敲骨吸髓)2.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1)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2)国防服从与政治,服务于政治。

国防的状况从来都是和统治阶级的状况联系在一起的;(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只有良好的政治才是固国强兵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灭掉日本军国主义的方法:向我们的对手学习1.善于向比他强大民族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重视教育★在国防战略指导方针上,是积极进取的还是消极畏缩的是决定国防事业能否真正强大起来的关键。

大学军事理论课要点笔记

大学军事理论课要点笔记

大学军事理论课要点笔记第一章中国国防我国的国防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为了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以及领土完整的自卫性国防。

国防的基本类型:扩张型、自卫型、联盟型、中立型。

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①多种形式的斗争和角逐;②战争潜力的转化;③是综合国力的对抗与较量;④质量建设的道路;⑤威慑作用的功能;⑥国防教育的普及和开展。

民族凝聚力∣灵魂经济实力基础综合国力支柱国防实力新中国国防建设回顾:第一阶段:恢复时期(1949~1953)第二阶段:调整时期(1953~1965)第三阶段:文化大革命(1966~1976)国防法规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法律依据,是调整规范国家在国防领域中的各种社会关系,坚持依法治军,是全面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证,是新时期部队做好战争准备,打赢战争的根本保障。

兵役法是国家关于公民参加军队和其它武装组织或在军队接受军事训练的法律。

公民服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四种:服现役、服预备役、学生军训、拥军优属。

国防后备力量是国家经过动员后所有可以直接参加和支援战争的人力。

包括预备役部队、民兵和其它服预备役的人员以及经过军训的大中学校的学生。

国防后备力量的作用:①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持一定的国防威慑力;②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保证雄厚的兵源;③建立强大的后备力量,才能进行现代人民战争。

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方针是“控制数量、提高质量、抓好重点、打好基础”“精干的常备军和强大的后备力量相结合,是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由之路”。

国防建设目标:①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②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③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是党和人民赋予人民军队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也是基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快速发展提出来的。

④“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是我国一贯坚持的重要方针。

⑤坚持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巩固军政军民团结。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北师大版军事理论课堂笔记 来源

北师大版军事理论课堂笔记 来源

1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产生时期 1921年7月—— 1935年1月形成时期1935年1月—— 1945年8月丰富和发展时期 1945年8月至今2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那几个部分?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人民军队建设理论人民战争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国防建设理论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是什么?核心人民战争思想理论基础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4人民军队的军魂是什么?党指挥枪(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是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军魂。

5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什么?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6灵活用兵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因时用并因地用兵因己用兵因敌用兵因势用兵二、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1、贯穿胡锦涛国防和军队建设理论的一条主线是什么?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打赢信息化战争。

2、当代军人的核心价值观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3、新世纪阶段军队的历史使命“三个提供、一个发挥”。

这就是: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4、军人战斗精神的内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赴汤蹈火,挺身而出的决战精神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拼命精神英勇善战,无所畏惧的亮剑精神三、世界新军事变革1、两个概念军事变革:一种军事形态向另一种军事形态转变的过程。

新军事变革:它的实质是工业时代以来建立起来的现行的机械化军事体系,向未来信息化军事体系的整体转型,即机械化基础上的信息化。

2、战争的发展与演变:冷兵器战争→火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3、兵器的发展与演变:冷兵器→火器→机械化武器→信息化武器4、世界新军事变革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1) 发展概况(20世纪70年代越战初露端倪)2) 孕育奠基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3) 全面展开阶段(20世纪90年代到2002年)4) 质变发展阶段(2003年伊拉克战争至今)新军事变革的产生:1991 年(1.17-2.28)的海湾战争,显露出了信息化战争的雏形。

军事理论课堂笔记

军事理论课堂笔记

军事理论讲义第一讲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是什么?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分哪几个阶段?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哪几个部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核心和理论基础是什么?毛泽东军事思想灵活用兵的五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和历史地位1、科学含义: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中国革命战争和军队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

2、历史地位: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作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永远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二、形成与发展1、产生时期(1921.7—1935.1)A 接受马列主义关于暴力革命学说,掌握和影响部分军队;B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C 缔造了一支新型人民军队 2、形成时期(1935.1—1945.8)A 《中国革命战争的占略问题》1936.12B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1938标志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C 《论持久战》19383、丰富和发展时期(1945.8—至今)(这个时期可忽略)A 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B 现代化、正规化国防军;C “两弹一星”;D 积极防御三、主要内容1、主要内容:A 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理论基础;B 人民军队建设理论 毛泽东进行人民战争的骨干力量;C 人民战争思想 核心;D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指导战争和指挥作战的方法和原则;E 国防建设理论 建国前后的进一步发展2、人民军队建设理论(1)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论断:有了枪杆子才能夺取政权;有了军队才能巩固政权;有了军队才能掌控和统治国家权力。

(2) 创立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A 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B 规定了人民军队的性质:为人民服务;C 创立了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3) 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立足全局,审时度势:灵活用兵,因敌制胜;集中兵力,运动歼敌。

其中灵活用兵五原则:因时用兵、因地用兵、因敌用兵、因己用兵、因势用兵。

军事理论课堂笔记

军事理论课堂笔记

军事理论课堂笔记第一节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它来源于实践,同时又给军事实践以指导,并在军事实践中接受检验,随着军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军事思想分为军事哲学和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

特征:实践性、阶级性、时代性、继承性。

地位和作用:1.军事思想为认识军事问题提供基本观点;2.为进行军事预测提供思想方法;3.为从事各项军事实践活动提供全局性指导。

第二节为什么要研究军事科学?1.国防形式依然严峻,并有日趋复杂化的现象;2.信息化条件下,战争进程加快,破坏力更高,实践性更强;3.夺取战争胜利是战争参与者的唯一目标,战争中是不择手段的;4.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任何战争形势下都是难以保证的。

战略:是指导全局的一种理论和艺术,目的是为了达成某种政治目的而采取的具有全局性的策略。

战略是国家根本性的军事政策,是军事活动的主要依据,是运用军事力量支持和配合国家进行政治、经济、外交斗争的主要保障。

战略的基本特征:全局性、阶级性、对抗性、预见性、谋略性。

国际战略环境:时代特征、世界战略格局、世界主要国家战略动向,当代世界战争与和平趋势,周边安全形势。

国内战略环境: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综合国力状况。

战争:是国家、名族、阶级和政治集团之间为了达成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

军事:是战争及一切直接有关武装力量建设事项的总称。

军事科学:关于战争和战争的指导规律、战争准备和战争实施的知识体系。

第三节人民防空包括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

人民防空的意义:1.当代战争往往以空袭方式作为火力打击的开始,并贯穿战争始终;2.人民防空是战时保卫我国领空安全,夺取制空权的重要作战方法;3.人民防空是战时保卫人名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方式。

思考题1.国防教育作用有哪些?2.《国防教育法》的主要精神包括哪些?3.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战略战术有哪些?4.高技术局部战争有哪些基本特点?5.信息化战争具体有哪些基本特征?6.谈谈大学生进行军训和军事理论学习的重要意义和主要收获?7.我国的国防动员是如何组织实施的?。

军事理论知识点笔记

军事理论知识点笔记

军事理论知识点笔记军事理论知识点笔记1、战役指挥原则:(1)集中优势力量:在指挥战役时,应尽量集中优势部队,根据具体形势,选择最重要的作战重点,使所有部队聚焦于重点作战任务,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战斗效果。

(2)及时移动:要灵活利用部队在战场和重点作战任务的位置及时施加压力,改变布局,以减少其对有利部队战术行动的影响。

(3)分组联合:根据形势,实施经济有效的改变编制和布局,使部队可以有效地联合,真正形成联合作战能力。

(4)抓住机会:在指挥战役时,应抓住危机和机遇,牢牢把握变数,实时视察形势,注意把握部队行动的时机,及时利用重点作战任务的优势,发挥兵家快手的优势。

2、行军指令:(1)路线:指定行军路线,觉悟部队的行走速度,以使部队能够按时到达指定的位置。

(2)速度:确定部队行军所花的时间,采用快慢齐备的速度,以调动士气,保证部队行军顺利进行。

(3)队伍:指定士兵行军队伍,以便降低行军负担和维持部队秩序,在路上合理利用人力和物力,保证行军顺利进行。

(4)查哨:在长途行军中,进行定期查哨,以检查士兵的体力和士气。

3、纵深作战原理:(1)利用纵深打击:灵活运用纵深的位置关系,尤其是前后距离,利用对方的缺陷对对方进行有效打击,以达到突击目的。

(2)利用地形优势:在灵活运用纵深手段时,要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弥补作战力量的差距,使速度拖慢,以便更好地发挥作战效果。

(3)反击他军:由于部队的缺乏距离,当他军的部队到达比自己近的时候,要采取有力的反击,利用地形优势反击对方,或者把他军分散封锁。

(4)攻击敌指挥:采取突袭的方式,以破坏他军的指挥和指挥系统,妨碍他军的行动,使其无法实施统一指挥及时、准确、銳利地进行战斗。

军事理论课(艾跃进)笔记

军事理论课(艾跃进)笔记

军事理论课笔记第一讲中国国防(2010.03.02)教学目的:培养两种观念:1.作为中国人的危机感 2.作为中国人和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一、国防概述:1.国防概念: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

2.国防的基本类型:1.侵略扩张型 2.防御自卫型(中国) 3.互助联盟型 4.自主中立型3.国家与国防的关系: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国防随国家的的产生而产生,随国家的发展而发展,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国防又是国家的防务,是全民族的防务,与国家的各个部门、各种组织以及全体公民息息相关。

4.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1)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2)战争潜力能否转化为战争实力是现代国防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3)现代国防具有很多层次的目标体系5.国防的地位和作用:国防是用来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的。

二、我国历史上的国防:1.历史简介先秦秦——北逐匈奴,南征百越西汉——汉匈和亲,出击匈奴东汉——重击匈奴,出塞千里三国两晋南北朝——西晋罢兵,东晋偏安,国防废弛,南朝衰败;尚武修兵,北朝强盛隋朝——征战西域,三伐高丽唐朝——万国归附宋朝——强干弱枝,执意求和元朝——以兵立国,横扫欧亚明朝——炮船称盛,忧患迭起清朝——炮口立约,国门大开;国土沦丧,不败亦败两个具有侵略性的民族:俄罗斯(从肉体上肢解中国),日本(对中国敲骨吸髓)2.中国国防历史的主要启示(1)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2)国防服从与政治,服务于政治。

国防的状况从来都是和统治阶级的状况联系在一起的;(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只有良好的政治才是固国强兵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灭掉日本军国主义的方法:向我们的对手学习1.善于向比他强大民族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2.重视教育★在国防战略指导方针上,是积极进取的还是消极畏缩的是决定国防事业能否真正强大起来的关键。

中国国防(军事理论笔记)

中国国防(军事理论笔记)

中国国防(军事理论笔记)一、国家、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国防的概念理解(一)国家国家是一种在相对固定的地域,维系各种社会集团的社会组织形式。

(二)主权人权:人的自然权利的总和,包括人的生存权和不妨碍他人的发展权国家主权:指的是一个国家独立自主处理自己内外事务,管理自己国家的最高权力。

主权是国家区别于其他社会集团的特殊属性,是国家的固有权利(独立权、平等权、子保全、对内最高管辖权)(三)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从封闭和独守家门的模式转变为积极进取和开放的模式保密级别:绝密、机密、秘密(四)国防职能:国防是为防备和低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主体:国家对象:防备和低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目标: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手段: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国防根本职能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国家性质和制度决定国防特点二、国防的基本类型第一类:扩张型:美国第二类:联盟型:一元体联盟:美国、日本、韩国多元体联盟:北约组织、独联体组织第三类:中立型:瑞士、瑞典第四类:自卫型:中国(独立自主、积极防御)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特征之一,国家利益的整体性特征之二,国防力量的综合性国力:人力、自然力、政治力、经济力国防力量基础、经济实力支柱、兵员潜力、民族精神灵魂特征之三,国防手段的多元性特征之四,国防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特征之五,国防事业的社会性四、中国历史国防九镇: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三关: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内)雁门关、宁武关、偏关(外)外三卫: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海防要塞:长山、舟山、澎湖海口要塞:虎门、镇海、吴淞、大沽、温州海岸要塞:厦门、福州、威海、烟台、山海关、乍浦、旅顺、大连江防要塞:江阴、江宁、营口。

军事理论笔记

军事理论笔记

军事理论笔记使用方式:小题没事就看看,简答不要漏要点,论述要理清思路,学会扯淡。

有些我知道的东西就没放在这个文档里了,所以最好还是结合其他的资料再看看。

小题1、中国的国土面积1260万平方公里(960陆地+300领海)2、我国法律规定:我国的兵役制度是: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3、新军事变革把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事形态转化为信息化时代的信息化军事形态(新军事变革核心就是信息化)4、胡锦涛提出了要建设一支与我国地位与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军事力量5、国防教育法的颁布日期:2001.4.28;国防教育日时间:每年9月第三个星期六6、俄现行军事战略是现实遏制7、精确制导武器直接命中率在50%以上8、苏联首次用防空导弹击落敌机的时间(1960.5.1)9、中国首次用防空导弹击落敌机的时间是1959年10月7日中印有争议的领土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中印各占24%和76%。

10、战争动员最早出现于奴隶制社会11、现代军事防御战略基于信息化局部战争12、化学武器是新时期生物武器的发展趋势之一13、洲际导弹是8000千米距离以上的导弹(远程3000-8000,中程1000-3000,近程1000以内)14、第一次使用化学武器是一战,大规模使用是二战。

15、东方红一号,1970年16、国际五大力量中心美国、中国、欧盟、俄罗斯、日本17、我国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

18、珍宝岛之战发生于1969年。

19、我国周边安全局势的主流:和平与发展20、我国空军成立于1949年11月11日21、炸大使馆时间:1999年科索沃战争22、珍宝岛保卫战的年份1969年23、二炮的使命:威慑和实战双重使命24、南沙海战的对手:越南25、中国现有七大军区(北京军区、沈阳军区、济南军区、南京军区、广州军区、兰州军区和成都军区)26、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初步形成(夏、商、西周时期)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趋向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标志孙武《孙子兵法》;武经七书)中国古代军事思想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秦—五代时期)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形成体系化(宋—清前期)27、解放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28、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精髓:互信、互利、平等、合作29、中国武装力量构成:解放军(现役部队--陆海空二炮、预备役)、武警、民兵30、中国武装力量装备:主战装备(其中二炮有核、常规两种方式)、电子装备、保障装备31、战争形态演变历史:冷兵器(18B.C.)-火器(7世纪起)-机械化(二战)-信息化32、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武器装备智能化、战场分布全球化、作战行动个性化33、日本武装力量组成:现役兵力、文职人员、预备役部队。

军事理论课程笔记(完整版) (1)

军事理论课程笔记(完整版) (1)

军事理论课程笔记(完整版) (1)
特种兵是指拥有特殊职能的军队机构,这可表现在他们的能力、作战方式以及装备上。

特种兵的作战包括各种可能的地形,高度的体能要求,娴熟的技能,机动性以及反应性。

特种兵比一般部队有着更高的能力和更多的任务,他们常常会在没有指挥官指导下独
立作战并具备独立作战能力。

特种兵能够利用各种行动,可能包括山地、海洋、空气之间
的元素和全方位作战,以及近战、远程武器攻击、情报收集等,以实现抓捕敌人、调查情
报及攻击和清除敌方单位的能力。

特种兵的装备应根据他们所执行任务的性质、范围以及环境的特点而定。

正确的装备,能帮助特种兵达到最优的状态,特别是重视力量训练及个人装备等任务上的武器。

特种兵的训练要求他们能够在极端条件下作战,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技能,包括但不限
于近距离、突击、游击、特殊运载装备操作等技能。

特种兵还必须在水下作战和低温作战方面具备相应的技能,并熟悉相关的特殊装备和
设备。

特种兵必须能够应对多种多样的紧急情况以及涉及灵活的战术的任务,因此他们还必
须接受各种组织和个体行为的训练,以此满足多种多样的任务规格。

特种兵必须在教官和同行协助下进行训练,以学会灵活应变、思考和行动。

一般而言,特种兵在技能、服从性、合作意识及为部队完成任务的各种要求方面都要有所提高,使其
能够在危急情况下迅速和准确行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行美国核战略
1、奉行“遏制”、“打印”并举的核战略方针
2、建立新”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3、确定软硬兼施的核战略打击目标
4、筹建攻防兼备的核战争体系
5、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权力
日本军事战略
以中、朝、俄为主要作战对象
进一步加强日美军事合作、提高自主防卫能力和防卫范围
进行第三次远航“、瞄准政治和军事大国
不断增加军费开支、实施新的扩军计划
化学式器的防护?
1874布鲁塞尔会议最早提出禁止化学武器的使用;
1925年日内瓦通过《关于禁止毒气或类似毒品及细菌方法作战议定书》
生物式器的主要特点?
1、致病性和传染性强;
2、污染面积大;
3、危害时间长;
4、不易被发现;
5、只对生物有杀伤作用;
6、局限性和可防性;
通信卫星特点
1)覆盖范围大,通信距离远
2)通信容量大;
3)传输质量高;
4)机动性好;
5)生存力强;
6)经济、成本低。

信息化战争的形成原因
六大技术群
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
生物技术、海洋技术、航天技术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
1、战争全程信息主导
2、武器装备数字链接
3、作战空间多维立体
4、交战过程速战速决
5、作战要素联合一体
6、指挥结构扁平网络
7、作战行动实时精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