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分析(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班级管理现状分析(3篇)
第一篇:生态视角中小学班级管理研究
摘要:
从生态学角度来讲,班级管理应以促进学生生命的充分发展为目的,而非对学生的束缚。学生、教师、学校作为生物环境中的一个链条,应是平衡、稳定的良好循环系统。但是,传统的学校班级管理制
度以类化的班级环境、单项式的管理方向、服从式的管理目标为特征,把班级管理制度的落脚点置于形式与秩序,呈现出封闭和半封闭化的
状态,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生态化班级管理制度的构建应遵
从以下几点:基于学生需求,营造班级环境;重视学生参与,力求自
主管理;明确制度目标,激发学生潜能;优化内外环境,和谐发展班
级管理。
关键词:
生态化;班级管理;和谐;以人为本
班级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的最为重要的系统
单元。传统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制度以“类化”的班级环境、“单项式”的管理方向、“服从式”的管理标准为特征,把班级管理制度的落脚
点置于形式与秩序,而忽视质性与发展,使学生追求自我成长的主动
意识受到抑制,学生主体地位严重弱化,阻隔了其成长。班级管理制
度的设立是为了规范学生日常行为,更好地实现高效课堂生态,让学
生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与班级管理制度的生态
学解析,就是依据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论原则,力求真正地将学生作为教
育的主体以促进其充分发展,运用生态学视角,从个体、群体、群落、生态系统四个层次进行分析,以班级管理制度作为约束,把管理制度
生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环境对人才成长、培养质量产生的影响,探
讨高效提升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传统班级管理制度的实然状态———封闭或半封闭化
当前的中小学班级管理制度仍然以传统的班级管理制度为主。受
中考、高考的升学压力,中小学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升学率上,而忽
视学生的主体需求。一些社会人士对传统的“中国式教育”诟病已久,认为中国缺乏创新型人才,创新的“种子”在中小学便已被“扼杀”。且不论这一观点是否过于偏激,但其中透视了中小学教学的刻板性,
从班级管理制度而言,便是缺乏活力,呈现封闭或半封闭化的状态。
1.类化式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通常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传统的中小学班级环境
呈现出严重的“类化”现象,在区域间、学校间普遍存有,走进一间
教室除了标识牌上的班级标示,就再也找不到让人感知这间教室与另
外一间教室的区别之处。从物质环境层面来说,很多中小学对于班级
的物质环境布置是十分类似的,忽视年级类别、学生数量等信息,呈
现类化布置。一方面表现在教室的规模不能与学生的数量相匹配,导
致出现学生拥挤或课堂空旷等现象,给学生造成不良的心理隐性压力,教室过于拥挤可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压迫感和忽视感,而过于空旷则让
学生缺乏安全感;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室布置常采用的是工业化时代的“秧田式”座位排列形式,不利于课堂交流和合作。另外,教室的灯光、装修格调等都存有类化的现象。从人文环境层面来说,教室的布
置上缺少能引起精神共鸣的人文信息,教室对人文方面的布置出现类
化现象,多是类化的名人名言或警示性、激励性用语。人文环境布置
的出发点,应是从内在激发一个学生的动力,而类化的人文布置,使
学生习以为常,作用甚微,不能根据区域特点,学生的年龄、兴趣等
方面进行更为科学的人文环境布置。
2.单向式管理方向
传统的中小学班级管理是一种层次管理,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单
向式管理,从学校管理层,班主任、班长、班干以及学生层层管理。
也就是说学校总管———班主任专管———班干分管———学生被管
的逐级而下的管理方式。学校对每个班级的管理有着总的管理章程、管理模式,都是硬性规定,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负责人,班长是传达班主任指令和指令的直接实施者,而班级学生处于被动管理、服从的状态,整个过程都是从上而下的单项式管理,学生缺少作为主体的话语权,管理重在层层执行,而非面面反馈,更无良性互动。
3.服从式管理目标
传统的服从式管理标准通常把形式看得尤为重要,却缺乏对质的关注。以学校教务处考察学生出勤率为例,大多特别重视学生出勤状态,还规定次数,有几次缺勤就不让考试,以此作为评判学生是否认真学习的标准,而忽视教学效果。服从式班级管理标准,显现出明显的刚性原则,而缺少充足的弹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受到管理标准的严格限制,违反它会受到责备或惩罚,顺从它却往往会丧失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班级管理制度的应然走向———生态化
封闭化、半封闭化的中小学传统班级管理制度实质上是对生态平衡的忽视,从生态学角度来讲,班级管理应以促进学生生命的充分发展为目的,而非对学生的束缚。学生、教师、学校作为生物环境中的
一个链条,应是平衡、稳定的良好循环系统,班级作为基本系统单位,对其各因素的管理都应该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各因素之间都能
够和谐稳定,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平等和谐相处,人与环境能够相互
协调,最终能够实现学生自身的进步。
1.自然和谐的班级环境
班级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教师要通过对班级环境的合
理设置,营造出一种和谐与温馨的环境,体现出多彩与自由的氛围1。从物质层面来讲,教室内的物质化布置,包括教师的空间、桌椅、教
学仪器、墙壁、灯光等应遵从和谐自然的原则,最大水准地营造一种
能给予学生舒适与自由的班级课堂环境,释放其思维,避免因物质环
境对其造成的身体及心理不适感。从人文环境层面来讲,班级应重视
学生的内心精神需求,营造利于学生发展的自然和谐的人文班级环境,站在更高层面,从精神入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
值观及人生观。
2.平等对话的管理原则
学校统管、班主任主管、班干分管、学生被管的逐级而下的管理,使学生处于被管理的被动状态,显然未达到生态平衡的模式。管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