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患关系与沟通技巧
职业理念
也就是社会角色转换的建立,每个人都必须进入社会所要求的职业中去,这是每个人所具备生存的条件,我必须从事一份工作,而工作的要求是认真和完美,不管是否自己喜欢;同时你必须了解你所从事的职业的特点以及该职业要求所具备的条件。
当有了这种职业理念时,你才能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才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所成就
医学心理学认为患者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的人,而不当有了这种职业理念时,你才能做好自己的每一份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也才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有所成就单纯是发生某系统、某组织或某细胞的
疾病的自然人。
这就揭示了疾病诊治护理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人际关系问题,既医患关系问题。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技巧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第一节医患关系概述
什么是医患关系?
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交往过程。这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以医疗为中心,以维护患者健康为目的。
医患交往过程实质上是医生以自己的专业和技能帮助患者摆脱疾病、预防疾病,保持健康;医患关系还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人际关系,一切医疗过程和医患交往过程都要作用于患者,并以解决患者健康冋题为目的。
一、重要意义
医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质量,所有的医疗工作都要通过医患关系来实现。
良好的关系是顺利开展医疗活动的保证,否则,医生将无法得到正确的信息提供,如精确的病历资料来源、诊断治疗方案,医疗活动也必须通过患者的积极配合方能进行。
良好的医疗关系可以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和情绪反应,减轻或消除疾病对患者造成的心理压力,减轻痛苦,使其变被动配合为主动参与,使医疗活动充满生气和人情味,医生可以得到患者充分的信任和更多
的心理需要满足。
在医患关系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和特定状态下的人际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意义。
二、医患关系的特点
1、有明确的目的性
为直接满足患者需求存在。医疗工作既有诊治的责任,又有专业与法律的责任。
我们运用沟通技巧、心理学知识及个人品质帮助患者,并与患者共同努力,使之产生积极参与的心理模式。
2、以患者为中心
患者的利益是医患关系的核心。我们在接诊过程中,要为患者着想,理解患者的内心痛苦,产生共鸣,经常换位思考。
允许他们保留个人习惯,尊重他们的个性和个人隐私。
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
医护真诚的态度、过硬的业务能力是形成信任感的重要因素,信任关系是医疗行为实施的必要前提。
4、治疗互动
医患关系是一种治疗性的互动关系,医疗工作人员有责任掌握治疗性互动的主动权,引导患者参 与治疗康复计划。
以同盟者的形象出现在患者面前。 三、医患关系模式及影响因素
(一)医患关系模式 什么是医患关系模式? 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相互作用的方式。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1、主动 —— 被动模式 医疗工作者处于主动地位,患者处于被动地位,多适宜意识不请或婴儿患者。
2、指导 —— 合作模式 其特点是医疗工作人员起主导作用,患者积极配合。 这是目前最多见的医患关系模式,适合急性患
者。
3、共同参与模式 以医患平等关系为基础,医生与患者都具有治好疾病的共同愿望,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积极性,相 互支
持,相互配合。
此模式的特点是医患共同参与,相互协商治疗方案,并予实施。是一种值得引导的医患关系模式。 医患关系类型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患者病情变化,可由一种模式转向另一种模式。 (二)协调医患关系的原则 医护工作人员在医患关系中起主动作用,应遵循以下心理学原
则:
1、强化角色意识 应时刻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并按社会对自己所赋予的期待去从事医疗工作中的各项工作。
2、充分理解患者
患者是医疗服务的对象, 是医患关系的主体。 在建立与发展医患关系的过程中, 医护工作人员必 须对患者持
有的心理活动特点以及疾病的心理行为变化有所了解, 才能解决具体问题, 有针对性地调动 和发挥患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患者的心理可从三方面寻找线索:个人经历背景资料;情绪状态;近期发生的社会生活
3、协调人际关系 医患关系不只是医患双方的简单关系,应处于复杂的社会人际网络之中,作为医生应意识到社 会关系对
患者的影响力,在与患者家属,单位同事,亲友的接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产生 不良印象而影响医患关系。
同时应利用自己的有利角色,帮助患者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 三)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
1、患者方面 1)缺乏信息 医疗信息的不对称 2)交往障碍 (3)记不住遗嘱
( 4)主动性受限
2、医护方面;
第二节 医患关系过程与医患沟通技巧
一、医患关系过程 关系的建立有不同的发展时期,一般分为四期。
1、前认识期 本期发生在医务人员与患者接触之前,此时应尽可能充分地收集有关患者的健康资料,了解患者 的病情,为后
来工作做准备。
2、认识期 是医患关系建立的初始阶段,目标是医患就此熟悉并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
此时予以真诚和尊重的态度给患者以良好的 “第一印象 ”,以起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3、运作期 此期是医疗工作人员向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的工作阶段,以实质性内容沟通为主。 在本期内,医护人员必须保持
积极关注、热情、真诚和尊重。
4、结束期 指导患者进行自我维护、自我调节以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二、医患沟通形式与途径 沟通具有交流信息,传播情感和调节行为三大功能,是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沟通必 须注意:
(1)及时反馈;
(2)控制节奏;
( 3)高效性;
( 4)灵活性。
(一)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是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主要是指口头语言交往方式即交谈或晤谈。
1、语言沟通的原则
(1)尊重患者; (2)有针对性;
( 3)及时反馈;
2、语言沟通的技巧 医患沟通最重要的是医护人员的态度。必须诚恳、平易近人,有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和促进康复的 愿望和
动机,充分体现为患者服务的精神。
5)依从性差
1)同情心不够
2)职业道德感不强 3)医疗信息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