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简介及现状

发动机简介及现状
发动机简介及现状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Parts

0引言

“日新月异,沧海桑田”,当世界上第一辆“三轮奔驰”诞生时,何曾想过百年之后的汽车行业?乘用车最高时速可达到250公里以上,据宝马740Li数据证实,从静止加速到100公里/小时只需5.7秒,百公里油耗仅为

7.5升。而这一切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汽车的心脏——

—发动机。

1发动机概述

顾名思义,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动力源,是一种能够把其他形式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一般由两个机构、五个系统组成,其中机构包括机体及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系统包括燃油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柴油机通常没有此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

发动机(汽油机)工作原理正是这两个机构、五个系统的密切协同,在进气行程可燃混合气吸入气缸;压缩行程中气缸活塞向上止点移动,使混合气温度、压力上升;作功行程由气缸盖上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所压缩的可燃气体,推动活塞迅速向下止点移动,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对外作功;排气行程在作功行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开启,由于缸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力,高温废气自由排出气缸;经过上述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这便是大部分汽车发动机的四冲程工作原理。

2发动机发展史

回顾发动机产生和发展的百年历史,它经历了蒸汽机、外燃机和内燃机三个发展阶段,从最初蒸汽机通过蒸汽推动活塞和曲柄连杆机构工作(化学能转化为空气内能,又由空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到可燃混合气直接在缸内燃烧推动活塞作功。前前后后一个多世纪都见证着人类智慧的结晶。

蒸汽机时代:其起于19世纪初,止于19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的机器大革命开始出现,1768年瓦特制成了一台单动作蒸汽机;1770年居纽制作了一辆三轮蒸汽机车;1814年斯蒂芬森自己动手制作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开始运行;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迈出了开拓性的一步。

内燃机时代:内燃机以其效率高、结构紧凑、机动性强、运行维护简单的优点著称于世,内燃机发展至今约有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最早出现的内燃机是法国里诺发明以煤气为燃料的煤气机,从而取代复式蒸汽机的蒸汽;1862年,法国工程师罗切斯提出了著名的等容燃烧四冲程循

环,但其并没有对理论进行实物验证;1883年,德国人奥

姆勒和卡尔·本茨根据奥托内燃机的理论原理,自发研制

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汽车发动机;直到1886年,世界上第一

辆“三轮奔驰”搭载的卧式单杠二冲程汽油发动机诞生时,

人类的代步工具又得到划时代的跨越。

3发动机现状

到十九世纪末,主要的集中活塞式内燃机大体上进入

了实用阶段,并且很快显示出巨大生命力。其中有两个划

时代意义的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1926年瑞士人布希提

出的废气涡轮增压理论,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能量来驱

动压气机达到增压的功效,在50年代后此技术在内燃机

上广泛应用;这一阶段主要以提高功率和比功率适应运输

的需求、解决汽油机的爆震燃烧问题、在汽油机上装备增

压器的研发等方面对内燃机进行改造,并在60年代初整

体取得显著成果。第二个阶段,70年代开始的电子技术及

计算机在发动机的研制中的应用,其中1967年德国博世

公司首次推出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汽油喷射系统开创了

电控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上应用,为内燃机技术的改进提供

了条件。

从经济层面来看,世界上内燃机的拥有量大大超过了

任何其它的热力发动机,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

位。现代内燃机更是成为了当今用量最大、用途最广、无一

与之匹敌的最重要的热能机械。纵观2016年,中国乘用车

零售总销量呈现双位数增长,拉动国内车用汽油发动机销

售量整体上扬。根据中国汽车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统计在内的49家企业车用汽油发动机累计完成销售22156363台,同比增长14.68%。销量前十位的企业中,前四位的销量总和突破百万大关。未来内燃机行业依然前景

广阔。

4结束语

近年来,人们过于追求物质生活的需要,而忽略能源

消耗和环境保护问题。特别是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虽然

带动了经济发展,但同样也导致石油短缺、环境破坏、全球

温室效应等问题。因此节能和环保依然是全球汽车行行业

不可回避的两大主题,也是汽车内燃机发展的双重目的。

展望未来,一方面汽油机缸内直喷作为新技术前景喜人,

不仅实现了高负荷、尤其是低负荷下的燃油消耗的节能作

用,动力还有很大提高;另一方面关于新能源电力汽车的

研发也逐渐投入现实应用,其清洁无污染的特点符合国家

持续性发展理念,也是世界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动机简介及现状

刘忠辉

(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学员十二队)

摘要:发动机作为一种动力源,目前已经在汽车与机车、航空、工程机械、航舶等方面广泛应用,其中几乎所有的汽车发动机都采用内燃机,本文将从发动机的概述、发动机历史、发动机的现状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发动机;汽车;发展史;内燃机

———————————————————————

作者简介:刘忠辉(1995-),男,重庆人,学员,本科。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摘要: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首次动力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个时期,活塞式发动机统治了40年左右。第二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60多年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开创了喷气时代。 关键词:活塞式喷气式 航空发动机诞生一百多年来,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 前40年(1903~1945),为活塞式发动机的统治时期。 后60年(1939~至今),为喷气式发动机时代。在此期间,航空上广泛应用的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先后发展了直接产生推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亦派生发展了输出轴功率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一、活塞式发动机统治时期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幻想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也曾作过各种尝试,但是多半因为动力源问题未获得解决而归于失败。最初曾有人把专门设计的蒸汽机装到飞机上去试,但因为发动机太重,都没有成功。到19世纪末,在内燃机开始用于汽车的同时,人们即联想到把内燃机用到飞机上去作为飞机飞行的动力源,并着手这方面的试验。 1903年,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这台发动机只发出8.95 kW的功率,重量却有81 kg,功重比为0.11kW/daN。发动机通过两根自行车上那样的链条,带动两个直径为2.6m的木制螺旋桨。首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s,飞行距离为36.6m。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作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成功飞行。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活塞式发动机不断改进完善,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达到其技术的顶峰。发动机功率从近10kW提高到2500kW 左右,功率重量比(发动机功率与发动机质量的重力之比,简称功重比,计量单位是kW/daN)从0.11kW/daN提高到1.5kW/daN,飞行高度达15000m,飞行速度从16km/h提高到近800km/h,接近了螺旋桨飞机的速度极限。 20世纪30~40年代是活塞式发动机的全盛时期。活塞式发动机加上螺旋桨,

汽车发动机基本知识

精心整理汽车是指由独立的动力装置驱动,有4个或4个以上的车轮,可以单独行驶并完成运载任务的非轨道无架线的车辆。 汽车的总体构造: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和车身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发动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它利用燃料在气缸内燃烧所产生的热能使气体膨胀以推动曲柄连杆机构运动,并通过传动系驱动汽车行驶。作用是将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热能,再通过受热气体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现代汽车一般采用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根据其不同的工作特征和结构可分为:点燃式与压燃式发动机,四(行)冲程和二(行)冲程发动机,汽油机、柴油机和新型燃料发动机,化油器和喷射式发动机,单缸和多缸发动机,风冷和水冷发动机,增压式和非增压式发动机,气门顶置式和侧置式发动机。(蓝色加粗为现代常用。) 发动机基本术语 上止点:活塞顶部在气缸内的最高位置,即活塞距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 下止点:活塞顶部在气缸内的最低位置,即活塞距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 活塞行程S:指气缸上、下止点间的距离。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间的距离称为一个活塞行程行程,单位为mm。 曲柄半径R:曲轴连杆轴颈中心的距离。活塞移动一个行程,曲轴转过半圈(180度),即S=2R。 气缸的工作容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让出空间所对的容积。(即上下止点间的气缸容积) 发动机工作容积:多缸发动机各缸的工作容积之和,也称发动机的排量。 燃烧室容积:指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部以上的空间。 气缸总容积:指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部以上的空间。

压缩比:指气缸总容积和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四行程汽油机工作原理:四行程发动机曲轴转两圈,活塞在气缸内依次往复运动经历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进气行程:曲轴带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顶部空间增大,气缸内压力降低到小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和汽油经混合形成的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管道、进气门被吸入气缸。 压缩行程:进气结束,进、排气门都关闭。曲轴带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活塞顶部的可燃混合气被压缩。作功行程:当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时,进、排气门都处于关闭状态,火花塞发出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混合气迅速燃烧使气体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推动活塞下止点运动,经过连杆使曲轴旋转作功,并对外输出功。 排气行程:曲轴带动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在活塞和废气自身的压力作用下,废气经排气门排出气缸,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结束。 四行程柴油发动机工作原理: 进气行程:汽油机在进气行程中吸入的是可燃混合气,而柴油发动机吸入的是纯空气

发动机基础知识

发动机理论基础 一、填空/选择 1、四冲程发动机曲轴转2周,活塞在气缸内往复2次,进排气门各开闭1次,气缸里热能转化为机械能1次。 都必须经过进气、压缩、做功、排气一系列连续过程,过称发动机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720°。 2、四缸四冲程发动机的做功顺序一般为1324或1243,六缸四冲程为153624或者142635。 3、气缸套有干式、湿式和无气缸套式3种形式。 4、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是有效扭矩、有效功率和有效燃油消耗率。 5、汽油机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组成,两大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气机构,五大系是润滑、冷却、点火、起动 和燃油供给系。 6、按冷却介质不同,发动机冷却方式有水冷和风冷。 7、配气相位角有进排气提前角、进排气滞后角和气门重叠角。 8、曲柄连杆机构通常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组成。它是采用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相结合的润滑方 式。 9、由曲轴到凸轮轴的传动方式有齿轮传动、链传动和齿形带传动三种。 10、使用性能指标主要包括抗爆性和蒸发性。汽油牌号越高,则辛烷值越多,抗爆性越好。 11、电瓶点火系统是点火线圈和断电器将低压电转为高压电的,车用起动机作用是将电瓶提供的电能转为机械能, 产生力矩以起动发动机。 12、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但汽油机的压缩比不能像柴油机高,太高时, 汽油在燃烧时易发生爆燃,因此汽油机的耗油量比柴油柴高。 13、汽油机压缩比越大,对汽油的牌号要求越高。 14、二冲程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不如四冲程汽油机,但它结构简单,制造费用低,摩托车和微型汽车上广泛采用。 15、四缸四冲程汽油发动机的发火间隔角为180°,六缸则为120°。 16、连杆盖与连杆、主轴承盖与缸体轴承座孔不能互换和改变方向。 17、活塞销有全浮和半浮式。 18、发动机的转速起高,点火提前角越大。 19、当汽车耗电量很大,所需功率超过发电机功率时,除发电机向用电设备供电外,蓄电池也向用电设备供电。 20、汽车发动机一般按所用燃料分为:汽油机、柴油机、汽体燃料机。 21、活塞头部一般制成上大下小的阶梯形或截锥形,且头部直径小于裙部。 22、湿式缸套上平面比缸体上平面高。 23、液力挺柱在发动机温度升高后,挺柱有效长度变短。 24、发动机冷起动时需供给极浓可燃混合气。 25、在电喷发动机的供油系统中,油压调节器的作用是燃油压力与进气管压力差保持恒定。 26、转子式机油细滤器是依靠机油压力驱动其运转的。

发动机基础知识

这次的培训主要是按照以下的流程来讲解:发动机的历史 发动机的分类 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 发动机的装配 发动机电气知识讲解 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

一、柴油机的历史 18 世纪后半期,欧洲各国在迎来巨大转折期的产业革命时,诞生了世界首辆汽车。第1辆汽车是蒸气汽车。但是,对于持续扩大的产业,蒸气机已无法适应,渐渐地在汽车和汽油发动车等的发动 机内部,在燃烧后产生动力,再转移到为内燃机。其中便诞生了具有良好热効率的柴油发动机。 说到柴油发动机,不得不提到『鲁道夫·迪赛尔』,这是个重 要的人物。他是柴油发动机的发明者,并确立了基本原理,被称为柴油机之父。柴油发动机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传统柴油发动机的特点:热效率和经济性较好 柴油机采用压缩空气的办法提高空气温度,使空气温度超过柴油的自燃燃点,这时再喷入柴油、柴油喷雾和空气混合的同时自己点火燃烧。因此,柴油发动机无需点火系。同时,柴油机的供油系统也相对简单,因此柴油发动机的可靠性要比汽油发动机的好。 由于不受爆燃的限制以及柴油自燃的需要,柴油机压缩比很高。热效率和经济性都要好于汽油机,同时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柴油机的扭矩大,最大功率时的转速低,适合于载货汽车的使用。 但柴油机由于工作压力大,要求各有关零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

度和刚度,所以柴油机比较笨重,体积较大;柴油机的喷油泵与喷 嘴制造精度要求高,所以成本较高;另外,柴油机工作粗暴,振动噪声大;柴油不易蒸发,冬季冷车时起动困难。 由于上述特点,以前柴油发动机一般用于大、中型载重货车上。 高速柴油发动机的新发展:排放已经达到欧洲III号的标准 传统上,柴油发动机由于比较笨重,升功率指标不如汽油机(转 速较低),噪声、振动较高,炭烟与颗粒(PM)排放比较严重,所以一 直以来很少受到轿车的青睐。但随着近年来柴油机技术的进步,特 别是小型高速柴油发动机的新发展,一批先进的技术,例如电控直 喷、共轨、涡轮增压、中冷等技术得以在小型柴油发动机上应用, 使原来柴油发动机存在的缺点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而柴油机在节能 与CO2排放方面的优势,则是包括汽油机在内的所有热力发动机无 法取代的,因此,排放已经达到欧洲III号标准的柴油机,成为 “绿色发动机”,目前国三型号的柴油机已经开始在我国全面推广。

汽车各部分部件的作用

汽车各主要部份的作用 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一.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由2大机构5大系组成:①曲柄连杆机构②配气机构③燃料供给系统④冷却系统⑤润滑系统⑥点火系统⑦起动系统。 1、冷却系统:一般由水箱、水泵、散热器、风扇、节温器、水温表和放水开关组成。汽车发动机采用两种冷却方式,即空气冷却和水冷却。一般汽车发动机多采用水冷却。 2、润滑系统:发动机润滑系由机油泵、集滤器、机油滤清器、油道、限压阀、机油表、感压塞及油尺等组成。 3.燃料系:汽油机燃料系由汽油箱、汽油表、汽油管、汽油滤清器、汽油泵、化油器、空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等组成。 二.汽车的底盘 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1、传动系统:汽车发动机所发出的动力靠传动系传递到驱动车轮。传动系具有减速、变速、倒车、中断动力、轮间差速和轴间差速等功能,与发动机配合工作,能保证汽车在各种工况条件下的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主要是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和驱动桥等组成。 离合器:其作用是使发动机的动力与传动装置平稳地接合或暂时地分离,以便于驾驶员进行汽车的起步、停车、换档等操作。 变速器:由变速器壳、变速器盖、第一轴、第二轴、中间轴、倒档轴、齿轮、轴承、操纵机构等机件构成,用于汽车变速、变输出扭矩。/ z& K1 w w$ L 2.行驶系统:由车架、车桥、悬架和车轮等部分组成。行驶系的功用是:

A、接受传动系的动力,通过驱动轮与路面的作用产生牵引力,使汽车正常行驶; 1B、承受汽车的总重量和地面的反力; C、缓和不平路面对车身造成的冲击,衰减汽车行驶中的振动,保持行驶的平顺性; D、与转向系配合,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 3.转向系统:汽车上用来改变或恢复其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称为汽车转向系统。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 A、转向操纵机构主要由转向盘、转向轴、转向管柱等组成。 B、转向器将转向盘的转动变为转向摇臂的摆动或齿条轴的直线往复运动,并对转向操纵力进行放大的机构。转向器一般固定在汽车车架或车身上,转向操纵力通过转向器后一般还会改变传动方向。 C、转向传动机构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给车轮(转向节),并使左右车轮按一定关系进行偏转的机构。 4.制动系统:汽车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车某些部分(主要是车轮)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统称为制动系统。其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制动系分类: A、按制动系统的作用 制动系统可分为行车制动系统、驻车制动系统、应急制动系统及辅助制动系统等。用以使行驶中的汽车降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行车制动系统;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统则称为驻车制动系统;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保证汽车仍能实现减速或停车的制动系统称为应急制动系统;在行车过程中,辅助行车制动系统降低车速或保持车速稳定,但不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史修订版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史修 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史 发动机,汽车中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说没有发动机的存在,就不存在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即是汽车的发展。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和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简单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气缸 内燃烧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做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发动机 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 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还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 仍然未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 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 善的程度,各世界着名汽车厂商也将发动机的性能作为竞争亮点。 所以可以说发动机的发展史即是汽车的发展史。 而发动机的发展也经历了无数人的努力,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汽车发动机大多是热能动力装置,简称热力机。热力机是借助工质的状态变化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往复活塞式四冲程汽油机是德国人奥托在大气压力式发动机基础上,于1876 年发明并投入使用的。由于采用了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发动机的热效率从大 气压力式发动机的11%提高到14%,而发动机的质量却降低了70%。 1892 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压燃式发动机(即柴油机),实现了内燃机历史上的第二次重大突破。由于采用高压缩比和膨胀比,热效率比当时其他发动机又提高了1

汽车发动机机体组全面介绍

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 一. 气缸体(图2-1) 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称为气缸体——曲轴箱,也可称为气缸体。气缸体一般用灰铸铁铸成,气缸体上部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在气缸体内部铸有许多加强筋,冷却水套和润滑油道等。 气缸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根据气缸体与油底壳安装平面的位置不同,通常把气缸体分为以下三种形式。(图2-2)

(1) 一般式气缸体其特点是油底壳安装平面和曲轴旋转中心在同一高度。这种气缸体的优点是机体高度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便于加工,曲轴拆装方便;但其缺点是刚度和强度较差 (2) 龙门式气缸体其特点是油底壳安装平面低于曲轴的旋转中心。它的优点是强度和刚度都好,能承受较大的机械负荷;但其缺点是工艺性较差,结构笨重,加工较困难。 (3) 隧道式气缸体这种形式的气缸体曲轴的主轴承孔为整体式,采用滚动轴承,主轴承孔较大,曲轴从气缸体后部装入。其优点是结构紧凑、刚度和强度好,但其缺点是加工精度要求高,工艺性较差,曲轴拆装不方便。 为了能够使气缸内表面在高温下正常工作,必须对气缸和气缸盖进行适当地冷却。冷却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水冷,另一种是风冷(图2-3)。水冷发动机的气缸周围和气缸盖中都加工有冷却水套,并且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相通,冷却水在水套内不断循环,带走部分热量,对气缸和气缸盖起冷却作用。

现代汽车上基本都采用水冷多缸发动机,对于多缸发动机,气缸的排列形式决定了发动机外型尺寸和结构特点,对发动机机体的刚度和强度也有影响,并关系到汽车的总体布置。按照气缸的排列方式不同,气缸体还可以分成单列式,V型和对置式三种(图2-4)。 (1) 直列式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发动机发展史 汽车整体技术日新月异,而作为汽车的心脏——发动机技术的进步显得更受关注。如今介绍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时: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双顶置凸轮轴技术,缸内直喷技术,VCM汽缸管理技术,涡轮增压技术,等等都已经运用的相当广泛;在用料上也是往轻量化的方向发展:全铝发动机目前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汽车的污染也是不可避免,于是新能源技术,包括柴油机的高压共轨,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纯电动,生物燃料技术也已经有普及的趋向,但回顾一下发动机的历史或许更能理解这一百多年来汽车技术所发生的巨大变革。 十佳发动机VQ35 汽车技术的迅猛发展从我国的汽车教材也能看出端倪:新技术的发展已经让汽车教材难以跟上步伐!如今大部分汽车教材还是以东风汽车的发动机来作为范例,而东风发动机还是带化油器的老式发动机,与如今全电子化的发动机简直就隔了几个世纪。 回到汽车的起步阶段,那时的汽车被马车嘲笑,污染严重,但起步的意义却非同寻常。 汽油机之前的摸索阶段

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了蒸气机,此后人们开始设想把蒸汽机装到车子上载人。法国的居纽(N.J.Cugnot)是第一个将蒸汽机装到车子上的人。1770年,居纽制作了一辆三轮蒸汽机车。这辆车全长7.23米,时速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蒸汽机汽车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N.J.Cugnot 1867年,德国人奥托(Nicolaus August Otto)受里诺研制煤气发动机的启发,对煤气发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后经过改进,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了他制作的样品。由于该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奥托提出了内燃机的四冲程理论,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德国人奥姆勒和卡尔·本茨根据奥托发动机的原理,各自研制出具有现代意义的汽油发动机,为汽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892年,德国工程师狄塞尔根据定压热功循环原理,研制出压燃式柴油机,并取得了制造这种发动机的专利权。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部件作用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部件作用 汽车, 原理, 发动机 发动机,又称为引擎,是一种能够把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更有用的能的机器,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把电能转化为机器能的称谓电动机)有时它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比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 基本理论 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 有两点需注意: 1.内燃机也有其他种类,比如柴油机,燃气轮机,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 2.同样也有外燃机。在早期的火车和轮船上用的蒸汽机就是典型的外燃机。燃料(煤、木头、油)在发动机外部燃烧产生蒸气,然后蒸气进入发动机内部来产生动力。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高不少,也比相同动力的外燃机小很多。所以,现代汽 车不用蒸汽机。 相比之下,内燃机比外燃机的效率高,比燃气轮机的价格便宜,比电动汽车容易添加燃料。这些优点使得大部分现代汽车都使用往复式的内燃机。 结构 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 一. 气缸体 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称为气缸体——曲轴箱,也可称为气缸体。气缸体一般用灰铸铁铸成,气缸体上部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在气缸体内部铸有许多加强筋,冷却 水套和润滑油道等。 气缸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根据气缸体与油底壳安装平面的位置不同,通常 把气缸体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世界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世界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摘要:航空发动机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首次动力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在这个时期,活塞式发动机统治了40年左右。第二个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60多年来,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取代了活塞式发动机,开创了喷气时代。 关键词:活塞式喷气式 航空发动机诞生一百多年来,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 前40年(1903~1945),为活塞式发动机的统治时期。 后60年(1939~至今),为喷气式发动机时代。在此期间,航空上广泛应用的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先后发展了直接产生推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亦派生发展了输出轴功率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一、活塞式发动机统治时期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幻想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也曾作过各种尝试,但是多半因为动力源问题未获得解决而归于失败。最初曾有人把专门设计的蒸汽机装到飞机上去试,但因为发动机太重,都没有成功。到19世纪末,在内燃机开始用于汽车的同时,人们即联想到把内燃机用到飞机上去作为飞机飞行的动力源,并着手这方面的试验。 1903年,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这台发动机只发出8.95 kW的功率,重量却有81 kg,功重比为0.11kW/daN。发动机通过两根自行车上那样的链条,带动两个直径为2.6m的木制螺旋桨。首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s,飞行距离为36.6m。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作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成功飞行。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活塞式发动机不断改进完善,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达到其技术的顶峰。发动机功率从近10kW提高到2500kW 左右,功率重量比(发动机功率与发动机质量的重力之比,简称功重比,计量单位是kW/daN)从0.11kW/daN提高到1.5kW/daN,飞行高度达15000m,飞行速

发动机基本知识总结全集

发动机构造基本原理图解 发动机是一种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无论是四行程发动机,还是二行程发动机;无论是单缸发动机,还是多缸发动机。要完成能量转换,实现工作循环,保证长时间连续正常工作,都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机构和系统。 1、发动机总体构造 发动机是一台由多种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现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形式很多,发动机的具体构造也多种多样,但由于其基本工作原理一致,从总体功能来看,其基本结构大同小异,都是由二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即: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柴油机没有)。我们以桑塔纳2000GSi型轿车装备的AJR型发动机的结构实例来分析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 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在做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

(2) 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3) 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航空发动机发展史 航空发动机诞生一百多年来,主要经过了两个阶段:前40年(1903~1945),为活塞式发动机的统治时期;后60年(1939~至今),为喷气式发动机时代。在此期间,航空上广泛应用的是燃气涡轮发动机,先后发展了直接产生推力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亦派生发展了输出轴功率的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和涡轮轴发动机。 一、活塞式发动机统治时期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幻想像鸟一样在天空中自由飞翔,也曾作过各种尝试,但是多半因为动力源问题未获得解决而归于失败。最初曾有人把专门设计的蒸汽机装到飞机上去试,但因为发动机太重,都没有成功。到19世纪末,在内燃机开始用于汽车的同时,人们即联想到把内燃机用到飞机上去作为飞机飞行的动力源,并着手这方面的试验。 1903年,莱特兄弟把一台4缸、水平直列式水冷发动机改装之后,成功地用到他们的"飞行者一号"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这台发动机只发出8.95 kW的功率,重量却有81 kg,功重比为0.11kW/daN。发动机通过两根自行车上那样的链条,带动两个直径为2.6m的木制螺旋桨。首次飞行的留空时间只有12s,飞行距离为36.6m。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动力、载人、持续、稳定、可操作的重于空气飞行器的成功飞行。 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推动下,活塞式发动机不断改进完善,得到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达到其技术的顶峰。发动机功率从近10kW提高到2500kW 左右,功率重量比(发动机功率与发动机质量的重力之比,简称功重比,计量单位是kW/daN)从0.11kW/daN提高到1.5kW/daN,飞行高度达15000m,飞行速度从16km/h提高到近800km/h,接近了螺旋桨飞机的速度极限。 20世纪30~40年代是活塞式发动机的全盛时期。活塞式发动机加上螺旋桨,构成了所有战斗机、轰炸机、运输机和侦察机的动力装置;活塞式发动机加上旋翼,构成所有直升机的动力装置。著名的活塞式发动机有:美国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简称普·惠公司)的“黄蜂”系列星形气冷发动机,气缸7~28个,功率970~2500kW,广泛用于各种战斗机、轰炸机和运输机。 带螺旋桨的活塞式发动机的最大缺点是飞行速度受到限制(800km/h以下)。

汽车发动机制造工艺介绍(精)

发动机制造工艺介绍 1.发动机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 2.发动机的结构与装配过程 3.发动机的现状与发展 一、发动机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 1、凸轮轴加工 传统材料:优质碳素钢、合金结构钢、冷激铸铁、可锻铸铁、珠光体球墨铸铁及合金铸铁等。 1)凸轮轴的粗加工的传统工艺方法是采用靠模车床及液压仿形凸轮铣床,铣削的凸 轮尺寸精度和形状都优于车削,事直接进行精磨。对于加工余量大,较为先进的加工 方法为采用CNC凸轮铣床(无靠模),铣削方法有外铣和轮廓回转铣削两种。提供外 铣技术的公司主要有:HELLER公司,日本小松、日本片冈等。 长期以来,凸轮轴磨床采用靠模,滚轮摆动仿形机构。现凸轮磨床完全靠CNC 控制获 得精密的凸轮轮廓,同时工件无级变速旋转,广泛采用CBN(立方氮化硼)砂轮加工凸轮轴,这不仅摆脱了靠模精度对凸轮精度的影响,而且砂轮的磨损不影响加工精度 2、连杆加工 传统材料:中碳钢、中碳合金钢、非调质钢、粉末冶金等。 1)毛坯 连杆毛坯的各项在求中,最大的问题是重量和厚度方向的精度。为保证这两项要求,除 了锻造设备处,模具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采用CAD/CAM模具制造技术,才能保证模具的重复制造精度,从而保证连杆毛坯的厚度和重量公差。 连杆传统的热处理方法是调质,现较为先进的连杆热处理方法是锻造余热淬火。连杆最常用的、最有效的强化方法是喷丸处理。 2)机械加工 对配合精度要求待别高的部位,如连杆小头衬套孔,需进行尺寸分组;应遵循基准统一原 则,尽量避免基准的更换,以减少定位误差; a) 大小头两端面加工:

连杆大小头两端面是整个机加工过程中的定位基准面,关且对大、小头孔都有着位置 精度要求。所以第一道工序都是加工大小头两端面。 磨削加工:要求毛坯精度较高,磨削的生产率高、精度高。磨削方式有:立式圆台磨床 (双轴或多轴)、立式双端面磨床、卧式双端面磨床。 b) 结合面的加工:连杆大头孔有直剖口,也有斜剖口;定位方式有螺栓定位、齿形定位、 定位销定位等。 c) 大、小头孔的加工 国内传统工艺:钻、镗(或钻、拉;钻、扩、铰)切开连杆及盖扩半精镗精镗珩磨 国外工艺:钻、精镗小头孔粗镗大头孔半圆并双面倒角切开连杆及盖 半精镗精镗 为了确保大、小头孔的中心距和两孔的平行度,精加工大、小孔都采用同时加工的工艺。采用拉镗工艺便于消除镗孔时的退刀痕(精镗),半精镗采用推镗,用一种机械、液压装置使拉镗时精镗刀片伸出。 3、缸体加工 1)缸体材料:灰口铸铁、合金铸铁、蠕墨铸铁、铝合金、镁合金等。 2)为了提高机床精度保持性,广泛采用镶钢导轨(HRC59-62)、滑鞍贴塑技术,对强力切削及高精度设备则采用滚珠导轨、滚柱导轨或静压导轨。 3)机加工刀具:大平面铝件加工普遍采用金钢石铣,铸铁件则普遍用用硬质合金可转位 密齿铣刀,镗缸孔采用陶瓷及CBN材料等高效刀具。在孔的加工中大量运用了结构复杂的复合刀具。 4)机加工 a)、大平面加工 加工方法:a、粗铣精铣工艺(柔性好) b、粗拉精铣工艺 b)、主轴承孔的加工 曲轴孔是多档的间断长孔,其尺寸精度、圆度、同轴度、表面粗糙度均有严格要求,为保证同轴度要求,精镗一般选用单面镗床,为克服主轴过长、刚性差的缺点,在镗杆上加硬质合金键条,并在夹具上设有相应的导套。采用多刀头、拉式镗杆(刚性好),有利于提高加工质量。为了保证止推面与主轴承孔的垂直度,镗杆一般装有径向走刀装置,一次走刀中完成主轴承孔和止推面的加工。 c)、缸孔的加工

发动机基础知识

这次的培训主要是按照以下的流程来讲解: 发动机的历史 发动机的分类 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 发动机的装配 发动机电气知识讲解 发动机的维修和保养

一、柴油机的历史 18世纪后半期,欧洲各国在迎来巨大转折期的产业革命时,诞生了世界首辆汽车。第1辆汽车是蒸气汽车。但是,对于持续扩大的产业,蒸气 机已无法适应,渐渐地在汽车和汽油发动车等的发动机内部,在燃烧后产 生动力,再转移到为内燃机。其中便诞生了具有良好热効率的柴油发动机。 说到柴油发动机,不得不提到『鲁道夫?迪赛尔』,这是个重 要的人物。他是柴油发动机的发明者,并确立了基本原理,被称为柴油机 之父。柴油发动机就是用他的名字命名的 (1858^1913)传统柴油发动机的特点:热效率和经济性较好 柴油机采用压缩空气的办法提高空气温度,使空气温度超过柴油的自 燃燃点,这时再喷入柴油、柴油喷雾和空气混合的同时自己点火燃烧。因此,柴油发动机无需点火系。同时,柴油机的供油系统也相对简单,因此柴油发动机的可靠性要比汽油发动机的好。 由于不受爆燃的限制以及柴油自燃的需要,柴油机压缩比很高。热效率和经济性都要好于汽油机,同时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柴油机的扭矩大,最大功率时的转速低,适合于载货汽车的使用。 但柴油机由于工作压力大,要求各有关零件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刚度,所以柴油机比较笨重,体积较大;柴油机的喷油泵与喷嘴制造精度要 鲁道夬■迪赛尔

求高,所以成本较高;另外,柴油机工作粗暴,振动噪声大;柴油不易蒸发,冬季冷车时起动困难。 由于上述特点,以前柴油发动机一般用于大、中型载重货车上。 高速柴油发动机的新发展:排放已经达到欧洲III号的标准传统上,柴油发动机由于比较笨重,升功率指标不如汽油机(转速较低),噪声、振动较高,炭烟与颗粒(PM)排放比较严重,所以一直以来很少受到轿车的青睐。但随着近年来柴油机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小型高速柴油发动机的新发展,一批先进的技术,例如电控直喷、共轨、涡轮增压、中冷等技术得以在小型柴油发动机上应用,使原来柴油发动机存在的缺点得到了较好的解决,而柴油机在节能与C02排放方面的优势,则是包括汽油机在内的所有热力发动机无法取代的,因此,排放已经达到欧洲III 号标准的柴油机,成为“绿色发动机” ,目前国三型号的柴油机已经开始在我国全面推广。

发动机发展史

发动机发展史 【摘要】:发动机(Engine),又称为引擎,是一种能够把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更有用的能的机器,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把电能转化为机器能的称谓电动机)有时它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比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发动机最早诞生在英国,所以,发动机的概念也源于英语,它的本义是指那种“产生动力的机械装置”。汽车自诞生以来,作为最核心的“心脏”--发动机也在不断的进步,下面就带大家来回顾一下发动机的历史,“知史明鉴”,或许更能理解这一百多年来汽车技术所发生的巨大变革。 Engine, also known as the engine, is a kind of to tell a forms of energy into another more useful to machine, usually the chemical energy into mechanical energy. (the energy into machine can appellations motor) sometimes it applies both to power generator, can also refer to include power device of the whole machine, such as gasoline engine,aeroengine. Engine earliest was born in the United Kingdom, therefore, engine concept also come from English, it's original meaning is that "the mechanical device" producing power. Car since its birth, as the core of "heart" - the engine is also in constant progress. Here is to take you to review the history, "knowing engine Mingjian" history and maybe more can understand this hundred years automotive technical what happened huge transformation. 【关键字】:蒸汽机,冲程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化油器,电喷发动机Steam engine,Stroke engines,The rotor engine,The carburetor,Efi engine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简单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燃油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作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虽然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还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各世界著名汽车厂商也将发动机的性能作为竞争亮点,发动机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汽油机之前的摸索阶段 18世纪中叶,瓦特发明了蒸气机,此后人们开始设想把蒸汽机装到车子上载人。法国的居纽是第一个将蒸汽机装到车子上的人。1770年,居纽制作了一辆三轮蒸汽机车。这辆车全长7.23米,时速为3.5公里,是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1771年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1858年,定居在法国巴黎的里诺发明了煤气发动机,并于1860年申请了专利。发动机用煤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取代往复式蒸汽机的蒸汽,使用电池和感应线圈产生电火花,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发。这种发动机有气缸、活塞、连杆、飞轮等。煤气机是内燃机的初级产品,因为煤气发动机的压缩比为零。 1867年,德国人奥托受里诺研制煤气发动机的启发,对煤气发动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制作了一台卧式气压煤气发动机,后经过改进,于1878年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展览会上展出了他制作的样品。由于该发动机工作效率高,引起了参

汽车发动机复习题

汽车发动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上止点:活塞顶部离曲轴中心的最远处。 下止点:活塞顶部离曲轴中心的最近处。 活塞行程(S):上、下止点间的距离。曲轴每转动半圈(即180°),相当于一个活塞行程。曲轴半径(R):曲轴与连杆下端的连接中心至曲轴中心的距离。活塞冲程S与曲轴半径R 的关系:S=2R 气缸工作容积(Vs):活塞从一个止点移动到另一个止点所扫过的容积称为气缸工作容积或气缸排量。Vs= 燃烧室容积(Vc)活塞在上止点时,活塞顶上面的空间为燃烧室,它的容积称为燃烧室容积(单位为L) 气缸总容积(Va):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面的整个空间的容积为气缸总容积(单位为L)。它等于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和,即Va=Vs+Vc 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即 发动机排量: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称为发动机工作容积或发动机排量(单位L)Vl=iVs 工作循环:往复活塞式内燃油机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需要经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4个连续的过程,称为一个工作循环。 四冲程发动机:凡是曲轴旋转两周,活塞往复4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二冲程发动机:完成一个循环需要活塞往复2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二冲程发动机。 发动机: 内燃机: 连杆轴瓦: 充气效率: 气门重叠: 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二:填空 发动机的分类: 1、按着火方式分类:点燃式发动机和压然式发动机两种。前者在汽车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2、按燃料供给方式分类:化油器式发动机、汽油喷射式发动机和直接喷射式柴油机。 3、按使用燃料分类:汽油机、柴油机、煤气机、气体燃料发动机、多种燃料发动机等。 4、按冲程数分类:有二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之分。汽车发动机广泛采用的是四冲程发动机。 5、按冷却方式分类:有水冷式发动机和风冷式发动机之分。汽车上广泛采用水冷式发动机。 6、按进气状况分类:有增压式发动机和非增压式发动机之分。 7、按气缸数分类:可分为单杠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汽车上多采用四缸、六缸、八缸、十二缸发动机。 8、曲柄连杆机构的主要零件可分为三组组成:即: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 9、活塞连杆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和连杆等组成。 1 0、活塞可分为三部分:即:活塞顶、活塞头和活塞裙。 11、活塞是具有弹性的开口环,有气环和油环两种。气环气密封和导热的作用;油环起布油和刮油的作用。

发动机基础知识介绍和发动机工况图解读(图)

发动机基础知识介绍和发动机工况图解读 发动机的几个常用概念: 缸数:汽车发动机常用缸数有3、4、5、6、8、10、12缸。排量1升以下的发动机常用三缸,1~2.5升一般为四缸发动机,3升左右的发动机一般为6缸,4升左右为8缸,5.5升以上用12缸发动机。一般来说,在同等缸径下,缸数越多,排量越大,功率越高;在同等排量下,缸数越多,缸径越小,转速可以提高,从而获得较大的提升功率。 气缸的排列形式:一般5缸以下的发动机的气缸多采用直列方式排列,少数6缸发动机也有直列方式的,过去也有过直列8缸发动机。直列发动机的气缸体成一字排开,缸体、缸盖和曲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低速扭矩特性好,燃料消耗少,尺寸紧凑,应用比较广泛,缺点是功率较低。一般1升以下的汽油机多采用3缸直列,1~2.5升汽油机多采用直列4缸,有的四轮驱动汽车采用直列6缸; 6~12缸发动机一般采用V形排列,其中V10发动机主要装在赛车上。V形发动机长度和高度尺寸小,布置起来非常方便,而且一般认为V形发动机是比较高级的发动机,也成为轿车级别的标志之一。V8发动机结构非常复杂,制造成本很高,所以使用的较少,V12发动机过大过重,只有极个别的高级轿车采用。大众公司近来开发出W型发动机,有W8和W12两种,即气缸分四列错开角度布置,形体紧凑。 气门数:国产发动机大多采用每缸2气门,即一个进气门,一个排气门;国外轿车发动机普遍采用每缸4气门结构,即2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提高了进、排气的效率,同时气门的重量也减小,有利于提高发动机转速和功率; 307-直列四缸16气门发动机就是上面两个意思。 排量(排气量):发动机排量是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它比缸径和缸数更能代表发动机的大小,发动机的许多指标都同排气量密切相关。 最高输出功率:最高输出功率一般用马力(P S)或千瓦(K W)来表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同转速关系很大,随着转速的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也相应提高,但是到了一定的转速以后,功率反而呈下降趋势。一般在汽车使用说明书中最高输出功率同时用每分钟转速来表示(r/m i n),如100P S/5000r/m i n,即在每分钟5000转时最高输出功率100马力 最大扭矩: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扭矩的表示方法是N.m/r/m i n,最大扭矩一般出现在发动机的中、低转速范围,随着转速的提高,扭矩反而会下降。 06款307所使用的2.0发动机,只有强悍可以形容!具体指标直接看

汽车发动机论文分析解析

编号 机械学院汽车工程系 毕 业 论 文 课题名称: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检修 姓名: 熊张凡 学号: 130629100223 专业: 汽车电子技术 班级: 13汽电中锐2 班 指导老师: 袁晓云 二0一五年

摘要 冷却系统,是汽车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汽车的长期使用,可能会让冷却系统因为过度疲劳而出现故障。文章述说通过对汽车冷却系统的认识,将对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又根据不同车型的具体故障进行彻底的故障原因分析及排除。 关键词: 冷却系统;常见故障;案例分析;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冷却系统基础认知 (2) 1.1 冷却系统的类型 (2) 1.2 冷却系统的组成 (2) 1.3 冷却系统的功用 (3) 1.4 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第二章冷却系统的常见故障诊断 (4) 2.1冷却液泄漏 (4) 2.2冷却液温度过高 (4) 2.3发动机工作温度过低或升温过慢 (5) 2.4水套生锈 (5) 第三章案例分析 (7) 3.1发动机冷却系故障案例一 (7) 3.2发动机冷却系故障案例二 (8) 总结 (9)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检修 第一章冷却系统基础认知 1.1冷却系统的类型 液冷和风冷。液冷液冷汽车的冷却系统通过发动机中的管道和通路进行液体的循环。当液体流经高温发动机时会吸收热量,从而降低发动机的温度。液体流过发动机后,转而流向热交换器(或散热器),液体中的热量通过热交换器散发到空气中。风冷某些早期的汽车采用风冷技术,但现代的汽车几乎不使用这种方法了。这种冷却方法不是在发动机中进行液体循环,而是通过发动机缸体表面附着的铝片对气缸进行散热。一个功率强大的风扇向这些铝片吹风,使其向空气中散热,从而达到冷却发动机的目的。因为大多数汽车采用的是液冷,管道系统汽车中的冷却系统中有大量管道。 1.2 冷却系统的组成 1.冷却液 冷却液又称防冻液,是由防冻添加剂及防止金属产生锈蚀的添加剂和水组成的 液体。它需要具有防冻性、防蚀性,热传导性和不变质的性能。现在经常使用乙二醇为主要成分,加有防腐蚀添加及水的防冻液。 2.节温器 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是一种自动调温装置,通常含有感温组件,借着热胀或冷缩来开启、关掉空气、气体或液体的流动。 3.水泵 水泵的作用是对冷却液加压,保证其在冷却系中循环流动。 4.散热器 由进水室、出水室及散热器芯等三部分构成。冷却液在散热器芯内流动,空气在散热器芯外通过。热的冷却液由于向空气散热而变冷,冷空气则因为吸收冷却液散出的热量而升温,所以散热器是一个热交换器。;功用是散发热量,冷却水在水套中吸收热量,流到散热器后热量散去,再回到水套内循环,达到调温。 5.风扇 正常行驶中,高速气流已足以散热,风扇一般不会在这时候工作;但在慢速和原地运行时,风扇就可能转动来助散热器散热。风扇的起动由水温感应器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