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基础知识
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知识
![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8de0a3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7.png)
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知识短篇小说是一种紧凑而具有叙事性的文学形式,通常包含一个主题、一个情节和一组角色。
尽管篇幅较短,但它能够通过独特的方式传达作者的意图。
1. 主题选择:选择一个有趣、有深度的主题。
主题可以是关于人性、爱情、友情、家庭关系、社会问题等等。
主题需要有足够的基础来支撑一个故事。
2. 故事结构:短篇小说通常包含一个引子、冲突、高潮和结尾。
引子用来介绍故事的背景和角色,冲突是故事发展的推动力,高潮是最令人兴奋的时刻,结尾则是故事的收束和反思。
3. 角色发展:角色是故事的核心。
他们应该有自己的目标和动机,并经历一些变化。
在短篇小说中,角色通常比较简单,但仍然需要有一些深度和可信度。
4. 对话和场景:通过对话和场景来展示故事和角色的发展。
对话应该是有趣、真实和富有戏剧性的。
场景应该是生动、具体和有力的,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5. 短小精悍:短篇小说的篇幅通常较短,因此要尽量紧凑和精简。
移除一些不必要的细节,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和节奏感。
6. 符号和象征:使用符号和象征来加强故事的意义和深度。
符号可以是具体的象征物,如物品、动作或场景,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如爱、孤独或幸福。
7. 描述和感觉:通过描述来创造故事的氛围和场景。
使用感官的细节来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情感反应。
8. 结尾:短篇小说的结尾应该是有力的、让人印象深刻的。
可以通过一个意外、一个转折或一个反思来增加故事的震撼力。
9. 修订和编辑:写完初稿后,进行修订和编辑。
检查故事的逻辑、连贯性、语法和拼写错误。
短篇小说是一种独特且灵活的文学形式,可以通过简短的篇幅传达作者的意图。
通过选择有趣的主题、精心构建故事、塑造丰满的角色和生动的场景,短篇小说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难以忘记的印象。
小说知识点梳理
![小说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86899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2.png)
小说知识点梳理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它以虚构的故事情节为基础,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事件的发展和情感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类的思想。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艺术,以其多样的题材和形式吸引着广大读者。
本文将对小说的基本概念、类型、结构和写作技巧等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
一、小说的概念和基本要素小说是一种以故事为中心的文学形式,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1.1 故事情节:小说的故事情节是由一系列事件的发展组成的,它需要有一个起承转合的结构。
好的情节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1.2 人物形象:小说通过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来展现故事,并通过人物的言行揭示其性格和命运。
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注意形象的独特性和逼真性。
1.3 语言表达:小说以语言为载体,通过对事件、人物和情感的描写来传达作者的意图。
语言表达需要准确、生动,具有感染力,让读者产生共鸣。
二、小说的类型小说可以根据不同的创作内容和风格进行分类,常见的小说类型包括:2.1 现实主义小说:以真实生活为背景,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类命运的小说。
例如《骆驼祥子》、《围城》等。
2.2 历史小说: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来展现历史人物和历史风貌。
例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2.3 爱情小说:以表达和描绘爱情为主题的小说。
例如《纳兰词》、《傲慢与偏见》等。
2.4 科幻小说:以科学和技术为背景,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探索未来世界或新的科学理论。
例如《银河系漫游指南》、《三体》等。
2.5 悬疑小说:以犯罪和谜团为背景,通过揭示真相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例如《福尔摩斯探案集》、《追凶者也》等。
三、小说的结构和写作技巧3.1 结构:一个好的小说需要有合理的结构,包括明确的开头、扣人心弦的发展和令人满意的结尾。
另外,小说中的章节和段落划分也需要注意过渡自然,使故事流畅。
3.2 描写技巧:小说需要通过描写来表达作者的意图。
描写可以从外貌、动作、语言等多个角度进行,需要注意细节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小说基础知识
![小说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a84aab7c77da26925c5b049.png)
3、欣赏小说
(1)、欣赏小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欣赏 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体味其 思想内容、生活情趣和艺术特色。 (2)、欣赏人物形象,可从两个角度入手: 一是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从整体到部分,只有了解了故事的全貌,才能更 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因人物的性格通过完整的 故事情节,在矛盾的冲突中展现出来的。 二是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及其思 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人物的成长变化、 人物性格的形成与社会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什么样的典型环境塑造什么样的典型性格。
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共性+个性
如祥林嫂:旧中国劳动妇女的典型
勤劳、善良、朴实
共性
倔强、愚昧、麻木
个性
(3)、学习小说中人物语言的口语化、个性化的特点。
欣赏小说的语言,必须细细咀嚼,细心品味,通过 联系语境,想象情景,欣赏遣词造句的奇妙之处,领悟其 言外之意、含蓄之美,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如 何 鉴 赏 小 说
1、小说的定义
是一种叙事文学形式。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1)、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 手段。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肖像描写、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以及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等。 (2)、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 题的作品,它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四部分, 还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主要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自然环境主要人物活动的时间、 地点、景物,用以烘托气氛、表现人物感情等。
小说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
![小说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63eb0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c2.png)
小说写作重要基础知识点1. 故事结构:小说写作中的故事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点。
一个完整的故事应该包含起承转合的元素,包括引起读者兴趣的开篇,逐渐发展的中间部分,高潮以及合理的结尾。
初学者需要学习如何构建合理的故事结构,使读者能够跟随故事情节发展,并产生共鸣。
2. 人物塑造:人物是小说故事中的核心,因此人物塑造也是写作中的重要基础。
作家需要创造出真实、有血有肉的角色,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并与他们产生情感联系。
人物的性格、外貌、经历、动机等方面都需要考虑,让角色具有独特性和可信度。
3. 语言运用:小说是用文字表达情感和故事的艺术形式,因此语言运用是非常关键的基础知识点。
作家需要掌握文字表达的技巧,包括词汇选择、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以达到传达情感和意图的目的。
恰当的语言运用可以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的共鸣。
4. 场景描写: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可以营造出小说的环境和氛围,使读者能够沉浸在故事中。
作家需要学会运用形象、细腻的语言来描绘不同的场景,包括时间、地点、气候、景物等,让读者感受到真实的场景感。
5. 冲突与张力:冲突与张力是小说故事的推动力,也是吸引读者的重要要素。
作家需要在故事中设置冲突与张力,如内心冲突、人际冲突、情感冲突等,通过适度的紧张感让故事更具吸引力。
同时,作家也要掌握如何处理冲突与张力的转折与消解,以保持故事的发展和平衡。
6. 主题与意义:每个小说都应该有一个主题或者传达一定的意义。
作家需要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主题或意义,并通过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发展来呈现。
一个明确的主题或意义可以让故事更加有深度和内涵,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小说写作的基础知识点远不止这些,但掌握了以上的要点,可以帮助写作者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小说基础知识点总结
![小说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a5a1e1a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cd.png)
小说基础知识点总结小说是一种以虚构故事为主体的文学体裁,通过文字表达想象力和情感的一种文学作品。
下面,我将从小说的定义、类型、结构及写作技巧等方面,对小说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以虚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文学体裁。
它通常通过对人物性格、行为、情感和社会环境的描写,来展现生活的精彩与深刻。
小说具有虚构性、叙事性、艺术性和传播性等特点。
二、小说的类型1.按照题材和内容划分(1)言情小说:以描写爱情与婚姻为主题的小说,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2)武侠小说:以武林江湖为背景,描写武功高强的英雄豪杰的冒险故事,如《七剑下天山》、《射雕英雄传》等。
(3)历史小说: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背景,展现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形象,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
(4)科幻小说:以科学发展和技术发明为情节内容,描写未来世界的想象故事,如《三体》、《流浪地球》等。
(5)恐怖小说:以鬼怪、怪物、灵异事件等恐怖元素为内容,以引起读者的恐怖心理,如《咒怨》、《红字》等。
2.按照构思和写作方式划分(1)长篇小说:篇幅较长,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如《红楼梦》、《西游记》等。
(2)短篇小说:篇幅较短,情节简洁,突出某一事件或心理,如《啊Q正传》、《柳亚子小说选》等。
(3)连载小说:将整个故事拆分成多个章节,逐步连载,如网络小说《万能小黑卷》等。
三、小说的结构1.情节结构:小说情节结构包括开端、发展、转折、高潮和结局五个基本部分。
其中,开端是故事的起点,发展是故事的推进,转折是故事的关键点,高潮是故事的紧张部分,结局是故事的结束。
2.人物结构:小说中的人物结构包括主角、配角与一般角色。
主角通常是故事的中心人物,他们的命运和成长是故事的核心;配角对于主角的成长有一定作用,与主角互动;一般角色是故事中的背景人物,没有太多的故事性。
3.环境结构:小说的环境结构包括时间与空间。
时间是故事发生的年代和时间段,空间是故事发生的地点和空间环境。
全国高考小说知识点总结
![全国高考小说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70c45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5.png)
全国高考小说知识点总结一、小说的定义及特点小说是一种以叙述为主要手法,以人物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情节冲突为主要题材的文学体裁。
小说是一种以虚构为基础,以真实为材料、以想象为源泉、以艺术再现为目的的文学形式。
小说的特点包括:表现现实、情节发展、人物塑造、结构安排、语言遣词、思想意义。
二、小说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可分为先秦之前、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五个时期。
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历史时期:新文学运动前期、新文学运动时期、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后的现当代时期。
三、小说的题材1. 社会题材:反映社会现实,揭示社会问题,描述社会变革。
2. 爱情题材:涉及爱情、情感、性别关系,表现爱情的坚贞和美好。
3. 历史题材:反映历史风貌、历史遗产和历史变迁。
4. 军事题材:反映战争、革命和军事斗争。
5. 科幻题材:玄幻、灵异、奇幻、超现实主义等。
6. 探险题材:包含冒险、发现、探索、对未知领域的好奇探求。
四、中国古典小说古代中国小说有“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这些小说各有其独特的价值并对中国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现代小说以前20世纪新文学运动的开展标志着现代小说的发展。
代表作家有鲁迅、郁达夫、茅盾、老舍、沈从文、巴金、徐霞客等。
六、世界著名小说家与作品1.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等。
2. 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3. 狄更斯:《雾都孤儿》、《双城记》、《大卫·科波菲尔》、《拿破仑的罗曼史》。
4. 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风的细节》。
5. 町山智香:《时间之矢》、《引力之彼端》、《天空の鄂焉》、《香港民谣》。
七、小说结构小说的结构通常包括:引子、承接、高潮、尾声。
八、小说语言小说的语言应具有生动、形象、活泼的特点,同时要符合文学的艺术性和民间性。
小说基础知识
![小说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a248ae7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11.png)
小说基础知识一、小说概念: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二、小说分类:1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2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3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三、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1.人物形象: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特儿;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艺术典型的镜子;看到、理解许多人的面目..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1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2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3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写的是语言..4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2.故事情节:即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解决的整个过程..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小说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冲突双方的人物性格;则直接决定了情节进展的趋向..小说情节发展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上部分1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2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3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工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4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3.环境描写:1概念: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的描写;它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2分类:A自然环境描写;也叫做景物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花鸟虫鱼等场景的描写..B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的描写..3环境描写的作用主要有:A.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为人物活动提供具体的背景..B.渲染气氛、烘托人物;C.有些环境描写还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小说常见考点一、常见的表达技巧艺术手法1.表达方式表达方法: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景物:借景抒情..事物:托物言志 ..古/今事:借古讽今、怀古伤今描写手法:多视角描写远近高低、多感官描写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相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细节、正面描写、侧面描写2.表现手法狭义:象征、联想与想象、曲笔从对方入笔;展开想象、衬托、烘托、渲染、对比、比兴、用典3.修辞手法针对具体的句子: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另外常见的:双关语义或谐音、设问、反问、反语、通感等4.结构特点构思立意、篇章结构、艺术构思: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以小见大、欲抑先扬或欲扬先抑等注:1表达方式下的子概念即表达方式的具体化也是表现手法..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称为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针对具体的句子而言的..2修辞手法: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艺术美感表现手法:凡是能使文章整体或部分产生鲜明强烈的印象;达到感染读者的艺术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视为表现手法..两者的联系:当某种修辞在文章中反复使用后产生了整体的表现力;那么这种手法也可以视为表现手法二.小说这种文体的表现手法:1、体现在小说对故事发展的叙述上;有顺叙、倒叙、插叙等;2、体现在叙述的人称上;有第一、第二、第三人称的区别;3、体现在小说营造环境、安排情节、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等方面;有铺垫、衬托、渲染、伏笔、照应、悬念、突转、抑扬、对比以及各种描写方式等.. 一般情况下;主要考察两个方面:①表达方式运用和文体知识运用方面的技巧;②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其他相关写作知识运用的技巧三、人物形象分析1、设题类型1、分析人物形象..常见问法:A、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B、请概括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C、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D、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2、分析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和作用.. 常见问法:1分析小说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2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3、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常见问法:有人认为XXX怎么样你的看法是什么就其中一种观点加以探究思路点拨:分析人物形象;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揣摩:第一;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神态细节等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即正面塑造人物小说的方法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别人的描述、衬托对比等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2.语言描写: 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发展b.描摹人物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4.细节描写:更细腻的展示人物某一特征5.侧面描写:衬托、对比突出主要人物第二;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4、答题模式:1.××是一个怎样的人物答题方法:特点+身份A 比如; ××是一位怎么样一般为形容词的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工人;农民;诗人等B 比如; ××是一位怎么样一般为形容词的什么人表示人物身份的;工人;农民;诗人等2.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答题方法:个性特征+身份特征+举出实例5、塑造人物的具体方法和作用常见问法:1分析小说人物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2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3赏析XX人物在文中的作用思路点拨:从以下几个方面答题①情节:线索②人物:衬托、烘托人物形象或某种心理作用与…形成对比对照③环境:烘托④主题:揭示、升华主题人物作用答题样式:写几点;一般看分值“XX”能起到线索作用;烘托、衬托……形象;突出……;与……形成对比;具有揭示主题作用..6、人物评价题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常见问法:A有人认为XXX怎么样 B你的看法是什么就其中一种观点加以探究答题时一是观点要明确;是褒是贬要一目了然;二是理由要充分合理;要从小说中找出相关描写来佐证;三是不能脱离小说中人物分析;要紧扣文本;四是评价可多元化;但要分清多种不同的态度..答题模式:叙述+分析+评价..写几点;一般看分值①先写自己的观点;“我认为……”或“我赞同……”②分析自己的理由;“理由:1.……2.……3.……”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抓描写;联情节③可加总结句;“所以或因此……”;如果已超字数、超范围;可不写总结句..审题四大注意1审题要细心 2要有分点意识3尽量用原文的话答题 4尽量用专业术语四、情节分析情节是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小说主题服务的..从命题考查的角度来讲;对情节的考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到与小说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四级概念的紧密联系;因而情节题几乎成为高考小说阅读的必考题..1、情节梳理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小说故事情节的梳理概括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理清小说结构层次;即开端、发展、高潮、结局;b、寻找贯穿小说的线索;c、抓住小说中的重要场面、重要事件..1、提问形式:a、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b、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c、概括小说某一环节的内容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d、这篇小说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请概括回答..2、答题格式: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具体答题时需要根据小说内容和题目要求对这些要素作适当取舍;但核心要素“何人”“何事”必须具备..答题时要注意按照情节发生发展的顺序表述;按照主谓宾的形式组织;切不可纠缠于细节;面面俱到..常见实例例如2010年高考广东卷小说阅读面包第16题:请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参考答案:①妻子发现丈夫凌晨在厨房;②妻子仔细观察后发现丈夫偷面包;③厨房对话中;妻子没有揭穿丈夫的谎言;④第二天妻子找借口把自己的面包匀给丈夫..第四种提问形式在答题格式上与前三种是不同的;很容易误解为“概括小说的情节”;因此遇到此类题时要特别注意辨析..这类提问形式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①正确指出小说的线索;②正确指出小说展开故事情节的方式;③分条分点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当然;“分条分点概括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这一步需要根据题目的具体要求作恰当的取舍;如果题干中有“概括回答”的提示或要求;则说明不需要答出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如果题干中有“简要分析”的提示或要求;则说明需要答出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例如2009年高考四川卷小说阅读想象第15题: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请概括回答.. 参考答案:以“想象”为线索;以心理活动描写为主要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2、情节作用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作用的概括、分析、鉴赏能力..1、常见题型:a、文章开头/中间/结尾写某某情节;有什么作用b、某情节对全文情节的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2答题思路:内容作用+结构作用..一为塑造人物服务;体现人物的某种性格征;表现作者对其人或其事、物的某种特定情感;二为推动情节发展服务;造成情节的起伏;创造悬念;更引人入胜或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三是为表现小说的主题服务;四是前后照应;五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六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说明:这类题可以从两个大的角度考虑:一是内容上;二是结构上..内容上是指情节与环境、人物、主题、读者之间的作用;结构上是指情节本身的作用;与其他情节之间的作用..另外;要注意根据提问形式来确定答题角度;如果是单一角度;即给定了答题角度;就按照给定角度来答;如果是综合角度;即没有给出明确的角度;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考虑:①、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②、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③、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等;④、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埋下伏笔、设置悬念、铺垫照应、推动情节发展、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等;⑤、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有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3、情节的一般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 ④、照应前文..⑤、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⑧、起线索作用..⑨、埋下伏笔..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起线索作用..4、答题模式: 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内容..5常见答题实例例题2011年高考安徽卷小说阅读巴尔塔萨的一个奇特的下午第14题:小说的结尾部分;写了从来没喝过酒的巴尔塔萨喝得酩酊大醉;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根据小说;请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参考答案:角度一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醉酒的行为使读者对勤劳、纯朴、善良的巴尔塔萨有了更深的认识;发现他还有爱面子、冲动等性格特点;认识到巴尔塔萨性格的复杂性..角度二使情节更为曲折..做好鸟笼期待出手却拒绝卖出鸟笼;想卖高价却无偿送出鸟笼;这样的情节已曲折生动;“醉酒”让主人公欠下债务;狼狈不堪;使情节再生波澜;引人入胜..角度三使主题更加丰富..为满足一个孩子的快乐送出鸟笼;体现了主人公的善良本性;弘扬了善与爱的主题;从来没喝过酒却喝得酩酊大醉;表现出这个小人物不得不面对现实的种种无奈;反映出人们的良好愿望与现实生活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角度四使环境更具典型性..小说中共有三个场景:巴尔塔萨家赏鸟笼;蒙铁尔家送鸟笼和台球房醉酒..台球房是唯一的公共场所;醉酒情节把场景从家庭空间移到社会空间;集中展示了社会下层百姓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3、情节艺术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艺术技巧和特色的辨析鉴赏能力..1提问形式:A、小说关于某某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B、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艺术特色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析..C、本文情节“构思精巧;扣人心弦”;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这一特点..D、请简要赏析某某情节..2、常见答题术语A、情节安排评价;如:①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②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小说结构紧密完整..③倒叙式开头;作用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④设疑式开头;作用是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⑤写景式开头;作用是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心情..⑥出人意料式结局;作用是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⑦悲剧式结局;作用是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⑧大团圆式结局;作用是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⑨留白式结局;作用是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B、情节安排方式①顺叙;作用是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②倒叙;作用是造成悬念;引人入胜..③插叙;作用是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④补叙;作用是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⑤平叙;作用是使叙事头绪清楚;照应得体..其他技巧特点;如伏笔、照应、悬念、铺垫、对比、渲染、烘托、倒叙、插叙、详写、略写、变换人称、先抑后仰、先扬后抑等..3:答题格式一般为:艺术点+体现点..所谓“艺术点”是指艺术技巧或艺术特色是什么;一般要用术语来答;所谓“体现点”是指这个作用在文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必须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例如河南省新乡许昌平顶山2011年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小说阅读翻浆第113题:本文情节“构思精巧;扣人心弦”;请结合作品的内容和结构分析这一特点..参考答案:①前后铺垫照应..路面翻浆的交待与后文行车状况的前后铺垫照应;凸显了故事的环境;“拎着一个系着鬃绳的袋子”与后文“突然触到鬃毛样的粗糙;我意识到这正是搭车人袋子上那截失踪的鬃绳”的前后铺垫照应;起到解开悬念的作用..②悬念迭出;情节跌宕..青年的突然出现;引起人们的猜忌;他在车厢里又有一系列动作让人以为他要偷东西;扣人心弦..③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在猜忌中开始情节;在伤害中发展情节;在震撼中解开悬念;扣人心弦..④在高潮中结尾;余味无穷..以“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冻得皱缩起来”一句戛然而止;给人震撼;引人深思..4、情节探究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探究分析能力..1、提问形式:A、你认为小说中某某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B、小说中哪个情节最吸引你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C、探究小说这样安排某某情节的理由..2、答题思路如果题目已经给定探究的角度;就按照给定的角度分析..如果没有给定探究角度;就可从多元角度切入;如这一情节在安排上有什么作用;或者这一情节在安排上有什么艺术特色..具体来说;可以从环境描写、情节发展、人物形象、主题表达、读者感受、时代背景、艺术技巧与特色等方面入手..3答题格式:A、表明观点;如;“我认为”或“我赞同”;B、阐述理由;如“理由:A、;B、;C、”;C、总结句;如“所以或因此”..当然;如果题目有字数限制或其他要求限制;第三步总结句可以省略..4常见答题实例例如2009年高考辽宁卷小说阅读遗璞第114题: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参考答案:观点一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合理的..①从情节上说;遗璞村人为之自豪的石头被一群年轻人突然炸掉;这样的处理可以产生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②从主题上说;“没有用”的遗璞是一种守旧思想与生活方式的象征;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小说思想内蕴的表达;③从时代上说;这样的处理符合20世纪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精神;有现实意义..观点二作者在结局上的处理是不合理的..①从情理上说;遗璞村人世世代代视为宝物的东西;被一群年轻人轻易的炸掉;不合情理;违背了生活的逻辑;②从叙事上看;炸掉遗璞修水渠的必要性并没有在小说中明确的饿交代出来;缺乏艺术上的逻辑性;③从现实上讲;这种结局也不符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的现代观念XX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结构;突出了……;表现了……内容五、环境作用分析1.具体考查内容有:1环境描写的作用意图.. 2环境描写的特点..3环境描写的手法.. 4环境描写的寓意..5环境描写的赏析..通常以下列两种方式出现;一是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结合..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2.环境描写作用意图题环境描写的作用;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3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3.答题常用术语:1社会环境的作用:A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B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C揭示社会关系;D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E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2自然环境的作用:A突出季节特征; B表现地域风光;C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D渲染、营造、烘托氛围或气氛; E增加或缓和紧张的氛围; F奠定感情基调;G反映、暗示社会环境; H换转或展开情节;推动情节发展; I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J前后多次描写;成为行文线索; K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 L烘托、映衬人物形象;M表现人物心理、性格; N暗示人物心理转变;O象征、暗示人物命运; P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Q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 R丰富、深化主旨;S设置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答题示例:2010年安徽卷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茎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答题点拨特点要答出手法特点及景物特点..参考答案:1特点:采用白描手法特点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景物特点的景象..2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暗示了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4.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小说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可从以下五个角度来具体分析:1、联系段落位置环境描写所处的段落位置不同;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也会有所区别..比如首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交代地点、渲染气氛、明确基调等作用;处在文本中间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承上启下、转换情节等作用;处在末段的环境描写大致能起到呼应前文、营造余韵等作用..例如2008年全国卷Ⅲ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解析〕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第一次出现在首段;烘托出幽冷的环境、凄清的夜晚;情节就此展开;第二次出现在鲍勃和吉米一番对话之后;渲染了一种沉寂、尴尬的气氛;这是情节转换的标志..这两处完全相同的景物描写;两相映照;其作用是不相同的..〔参考答案〕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2、联系词语选用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为了达到预期的表达效果;作者往往会相应地选择一些能突显主观情感的词语来描绘环境..如用凄风、苦雨、落叶、夕照、寒雁等冷色调的词语;或用艳阳、丽日、春苗、绿柳、蓬勃等暖色调的词语..不同色调的词语营造出迥异的环境效果..比如上例中两次用“冷飕飕”来营造凄冷、孤寂的自然环境;为下文情节的发展渲染了恰当的氛围;若用“暖烘烘”显然就不合语境了..3、联系描写对象作者在选择描写对象时事先都要进行仔细斟酌;因为恰当的环境描写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刻画和主题的表达..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作者往往要为小说中的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活动背景;用以“刺激”人物;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例如2008年浙江卷19题:指出第5自然段中景物描写所采用的手法;并简析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相关原文〕层层叠叠的石堆;年久失修的半塌的土屋;在炎热的蓝天衬托下的阿伊——佩特里山的灰色峰顶;以及在太阳照耀下寒光熠熠的大海;所有这一切在老人周围形成了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在乌米脚下的山坡上;有一些零零落落的村舍..透过果园的绿树丛看去;它们那五颜六色的屋顶;酷似一个被打翻了的颜料箱..从山下不时传来马具的叮当声;还有潮水拍击海岸的沙沙声..偶尔还可以听到聚集在集市上咖啡馆附近的人们的喧嚷声..在这儿的山顶上是一片宁静;只有淙淙的溪水;伴随着还在六年前已经开始了的乌米的幽思漫漫的歌声..〔解析〕此段景物描写围绕乌米展开;文中已经明确地指出;这里的景物描写渲染出“一种肃穆静谧的气氛”;描绘出乌米的生活环境;这里的静谧的气氛同山下和集市上的声音形成对比;突出了乌米的孤独;同时也暗示出乌米夫死子亡的悲惨命运..由此不难发现此处描写的作用..〔参考答案〕作用:①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②突出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③暗示人物的命运..4、联系情节发展每篇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都不可能脱离作品的叙事而独立存在;总是与情节发展或人物心理相关联的;只有把景物描写放到小说的具体情境中来考虑;才能准确把握它的作用..许多优秀的作品;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或展示世态风情;或暗示人物命运;或推动情节发展..例如2007年湖北卷16题: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相关原文〕我们村西有一条河;流水清澈;平平的河滩廓大宽展;自远处眺望;浅亮亮的河水仿佛是铺晾在沙滩上的一派银箔;轻轻闪烁..她随我涉水过河以后;有意地、稍稍拉开些距离;不即不离;不紧不慢地行走在匀净细软的沙滩上..夕阳衔山;晚烟萦树;河那边农家矮矮的房屋半掩在烟霭里;上下远近静极了……顺着她的眼光瞄过去;西方天际遥远的地平线上起伏着矮矮的黛青色的山峦;那就地绵延着的黛青色与她那披下的洁亮浓密的乌发是同一个色调..半边脸颊红红的;与衔山半隐的落日遥相映衬;如火的晚霞从侧面铺张开来;勾画出秀婉窈窕的一尊倩影..〔解析〕第一段描写村西那条河的特点:流水清澈、河滩平阔、水浅、细沙耀眼等;第二段主要描写姑娘给“我”的印象;对姑娘的描写体现了“我”的喜悦之情;在如此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中;情节的发展自然让人期待..描写黄昏的美景目的在于营造一种宁静的气氛;表现场景的美丽;从而衬托出姑娘的美丽;对美好场景的描写目的是体现“我”的欢悦之情等..〔参考答案〕①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②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③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我”和“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5、联系作品主题在小说中;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驱使人物行动的特定场所;也是一定历史时代、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的具体体现..首先将作品通览一遍;再联系小说创造意图如果有复杂背景;命题者一般会安排注释标明;来反观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作品主题;把握人物形象六、发掘小说主题小说的主题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主题的深浅往往决定着作品价值的高低;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欣赏小说的主题..解题模式: 1梳理文章结构.. 2概括内容主旨.. 3联系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主题的概括:这篇……或文本通过对……的记叙或描写;反映了表现了……精神;歌颂了赞扬了……品质;揭示了揭露了……实质罪行、问题..抓住小说的文体特征;也就抓住了小说命题的精髓..那就是人物、情节和环境..在应考时要充分认识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这三者是紧密联系的;在任何一点上设置问题;都可以联系到其他另外两点;特别是人物与情节之间..主题的发掘从故事情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三个方面;可参考前三个分析..七、捕捉精妙技巧1、小说离不开精妙的写作技巧;捕捉精妙技巧的题型主要有三种:①文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或者说表达技巧、艺术特色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这就需要考虑到细节描写、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悬念、巧合等;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例如:语言精炼、句式整齐或句式灵活;富于变化、有节奏感和韵律美、用词准确而形象特别注意动词的使用、词语丰富而多样、语言幽默风趣或清新自然质朴等;巧妙使用技巧;形象生动;使读者能感受到哪些艺术审美情趣..。
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知识
![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a312597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2.png)
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知识
短篇小说是一种以简洁、精炼的语言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的文学体裁。
它通常在1000至10000字之间,篇幅短小,情节紧凑,力求通过简洁的叙述展现出生动的情感和形象。
在写作短篇小说时,作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基础知识:
1. 故事情节:短篇小说的情节要简单明了,紧凑有力。
故事情节的展开要有起承转合,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要尽量减少无关累赘的情节,使故事更加紧凑。
2. 人物塑造:短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要鲜明生动。
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内心活动来表现其性格特点,让读者对人物产生共鸣和理解。
在有限的篇幅内,要通过人物形象展现出故事的主题和冲突。
3. 叙述技巧:叙述要简练明了,避免啰嗦和冗长。
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加故事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要注重节奏感和氛围营造,让读者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故事情节中。
4. 结构设计:短篇小说要注意整体结构的设计,包括开头的铺垫,中间的发展,以及结尾的高潮和收尾。
要注意节奏的把握,合理安排故事的起伏和转折,让读者产生阅读的愉悦感。
5. 主题表达:短篇小说的主题要集中、深刻,要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来表达。
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细小事件和人物感情的变化,从中突出展现主题,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短篇小说的写作需要作者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趣的细节和感人的故事。
要注重语言的精练和形象的塑造,力求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内涵,让读者在有限的篇幅中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
语文小说基础知识点总结
![语文小说基础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0e74c4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15.png)
语文小说基础知识点总结小说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之一,它以叙述故事为主要手段,通过人物、情节等来表现生活,体现作家的思想感情,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
小说在语文学习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学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下面将从小说的定义、分类、结构、人物、情节、描写技巧等方面对小说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一种以叙述故事为主要手段,通过人物、情节等来表现生活,反映社会生活与人生命运变迁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有意识地进行艺术创作的文学作品,是一种逻辑的、有步骤的、行动的、有发展的、综合的叙述文体。
二、小说的分类小说按照内容和艺术手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推理小说、幻想小说、科幻小说、历史小说等,不同类型的小说在题材、风格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三、小说的结构小说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等部分。
开头要引起读者的兴趣,揭示主题;发展部分要展开情节,引起紧张和冲突;高潮部分是故事的顶点,在此部分要紧凑凝练,引起读者的紧张、激动和思考;结尾要给读者以满意的结果,不要画蛇添足、收尾拖沓。
四、小说的人物小说的人物是作品的灵魂,是表现主题和情感的载体。
人物的性格、形象、言行等都是作家塑造的对象,通过人物的描述可以展现作家的思想和观点。
五、小说的情节情节是小说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它是小说故事的线索,是作品的骨架,情节发展要紧密、连贯、有张有合,情节安排要有冲突、高潮和转折,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六、小说的描写技巧小说的描写技巧包括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心理描写等。
其中人物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特点、性格、思想等,环境描写要栩栩如生、形象生动,心理描写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感情、喜怒哀乐等。
小说是文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通过叙述故事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体现作家的思想感情,对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小说的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说基础知识
![小说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bf1ca21b84ae45c3a358c31.png)
现代文阅读:小说一、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环境的描写来反应社会生活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
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二、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三、故事情节的结构及其作用(有的包括序幕、尾声)1·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2·发展:刻画人物反应性格3·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4·结尾:深化主题引人思考情节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阅读分析小说要抓住的几个方面:1、整体感知小说内容,把握小说情节脉络整体感知小说内容理清作者思路把握结构并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在叙述上主要以顺叙,倒叙或者插叙为主一般来说:倒叙的作用就是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吸引读者插叙的作用就是对情节有力的支撑刻画人物揭示主题概括情节要完整:格式: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了件什么事情结果怎么样2、把握人物形象要从刻画人物的方法入手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细节、神态、心理描写;对比描写、环境烘托类型: 品味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性格特点1·必须与文章的具体内容结合起来,具体的事件表现出人物性格2·挖掘人物的深层含义,体会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特征3·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 与侧面烘托抓住人物形象描写的特点来理解人物内在的形象特点抓住小说细节描写的作用:以小见大、塑造人物、突出主题3、环境描写也就是为人物为主题服务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再现自然风光;交待背景;营造气氛;烘托人物情感与思想等小说要分析环境描写在塑造人物、烘托主题方面的作用1·社会环境就是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交代或暗含时代背景、社会风俗、思想观念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2·自然环境一般就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抓住人物在大环境、背景中的某一行为理解其意义与精神具体步骤: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特点自然环境描写:表现了……地域风格提示了……时间、季节渲染营造了……氛围社会环境:指出相关语句揭示了……社会现实第二步:分析环境描写与人物的关系1、衬托人物……心理2、交代人物……身份3、表现人物……性格第三步:分析环境描写对情节的作用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内容埋伏笔,作铺垫。
小说知识点总结1页
![小说知识点总结1页](https://img.taocdn.com/s3/m/5b1cdd4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6.png)
小说知识点总结1页一、小说的起源和发展小说自古代故事、传说和神话中衍生而来,其发展历程千姿百态。
古代小说最早起源于中国,以神话、传说、寓言为主要内容,代表作品有《封神演义》、《三国演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小说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了不同的发展和演变。
二、小说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小说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按题材可分为爱情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按叙事手法可分为纪实小说、奇幻小说、悬疑小说等;按读者对象可分为青少年小说、成人小说等。
根据不同的分法,小说的类型多种多样。
三、小说的结构小说的结构包括情节结构、人物结构和语言结构。
情节结构是小说故事情节的组织和安排;人物结构是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发展;语言结构是小说语言的运用和表现。
一个优秀的小说应当在这些结构上有着合理的安排和丰富的表现。
四、小说的艺术表现手法小说是一种文学艺术创作,其艺术表现手法有很多,如写实手法、夸张手法、象征手法等。
在创作过程中,作家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求和风格来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法。
五、小说的价值小说是一种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命题的文学形式,它有着重要的文学价值和人文价值。
优秀的小说可以激发人们思考社会和人生的意义,丰富人们的思想和情感生活。
小说是文学艺术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它以虚构故事为主要内容,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语言表达来反映社会生活和人生命题。
它的起源、发展、分类、结构、艺术表现手法和价值都是我们学习和了解的重要内容。
通过对小说的深入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的魅力,拓展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知识
![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b928c1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a2.png)
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知识短篇小说是一种叙述形式简短、情节结构紧凑的小说形式。
虽然篇幅有限,但是它依然能够通过独特的方式传达故事的主题和思想。
下面是关于短篇小说写作的基础知识。
1. 故事构思短篇小说通常集中在一个主要故事线上,所以在写作前应该构思一个具有起伏和冲突的故事情节。
故事可以是一个原创的想法,也可以是从生活中或其他作品中借鉴而来。
2.人物刻画虽然短篇小说的篇幅有限,但是主要人物的刻画依然重要。
通过描述他们的外貌、性格、动作和对话,可以使人物更加真实和引人注目。
在短篇小说中,人物关系也要简练明确,不要引入太多次要人物。
3. 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短篇小说中另一个重要的元素。
通过描写时间、地点和气氛等细节,可以为故事增加层次和魅力。
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描绘环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故事的背景。
4. 线索和转折短篇小说的篇幅较短,所以要在有限的字数内充分利用线索和转折点来吸引读者的注意。
通过设置一些意想不到的情节转折,可以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并激发读者的兴趣。
5. 结构安排短篇小说的结构应该简洁而有效。
可以采用线性结构,按照事件的发生顺序进行叙述。
也可以采用非线性结构,通过回忆、闪回或者交叉叙述等方式来展示故事的内容。
无论采取哪种结构,都要保持故事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6. 主题和思想短篇小说通常通过一个主题或思想来传达作者的意图。
主题可以是真实生活中的问题、人性的困境,或者是对人类存在的思考。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可以使读者从故事中领悟到更深层次的含义。
7. 细节和语言运用短篇小说中的细节可以增加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
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多样化的修辞手法也可以提高作品的艺术性。
要注意语言的简明扼要,力求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意境。
写作一篇短篇小说需要把握好故事构思、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线索和转折、结构安排、主题和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要素,才能写出一篇引人入胜、内涵丰富的短篇小说。
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知识
![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7abb18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7.png)
短篇小说的写作基础知识短篇小说是一种长度较短、故事情节紧凑的小说形式,通常包含一个完整的故事。
它不仅适合读者阅读时间有限,也能在有限的篇幅内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短篇小说的写作有其独特的技巧和要点,下面是一些短篇小说写作的基础知识。
1. 主题选择:选择一个有趣、有吸引力的主题。
主题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人物或者一个具有哲理意义的情节。
可以从生活中的小插曲、观察到的人物特点等方面提炼主题。
2. 故事结构:短篇小说通常包含起承转合的基本故事结构。
结构上要求故事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开头,引起读者的兴趣,然后展开主要事件,包括冲突的发展和高潮的达到,最后进行总结与结论。
通常,结局要出人意料,留下回味或思考空间。
3. 人物刻画:尽可能生动地描绘人物形象。
你可以通过外貌、语言、行为、思想、情感等多个方面来描写人物,使读者对他们有更直观的感受。
注意人物要有个性,形象鲜明。
4. 篇幅控制:短篇小说的篇幅有限,因此要控制好文章的长度。
不要给故事增加过多的无关情节或细节,保持故事线的紧凑。
5. 语言运用:语言要简练、精炼,语言节奏要流畅。
避免冗长的描述,力求言简意赅。
对话的运用可以增加故事的生动感。
6. 情感表达:通过情感的描写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可以用细腻的描写来表达情感,比如人物的心理活动、行为举止、环境与情感的互动等。
7. 符号象征:可以通过符号象征的手法来增加故事的深度和哲理。
比如用一个物件、一个景观或者一个动作来象征主题或者人物的内心世界。
8. 编辑修改:完成初稿后,进行反复的编辑和修改。
删除无关紧要的内容,调整故事结构,确保逻辑通顺,修饰语言,使之更加流畅。
9. 有限的篇幅展开多样的思考: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现丰富的思考。
通过对故事内涵的深入挖掘和读者的思考空间预留,以达到意义的传达。
写短篇小说需要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的积累,在写作过程中保持创新和创意,善于观察和思考生活,才能写出精彩的短篇小说作品。
高考小说知识点汇总
![高考小说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15092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74.png)
高考小说知识点汇总小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考中也占据了一定的比重。
掌握小说的相关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成绩和应对高考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高考小说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汇总介绍。
一、小说的定义与特点1. 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以故事为基础,通过描写人物形象和事件发生的过程来展现生活的一种文学形式。
2. 小说的特点:真实性、艺术性、浪漫性和传达感情的能力是小说的主要特点。
二、小说的分类根据内容、题材和创作手法的不同,小说可以分为多个分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内容分类:社会小说、心理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等。
2. 题材分类:爱情小说、冒险小说、青春小说、悬疑小说等。
3. 创作手法分类:神话传说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
三、经典小说作品1.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以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弊端。
2.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孙悟空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是一部揭示人性善恶、宣扬佛教思想的作品。
3.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描绘了宋江等英雄好汉的抗金故事,是一部反映了封建社会黑暗面的作品。
4.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通过塑造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物形象,描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事件。
四、小说的写作技巧1. 人物形象的塑造: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谈举止等,使读者对人物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2. 情节的设置:合理的情节设置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加阅读的悬疑性和吸引力。
3. 描写的运用:通过详细的描写场景、人物、心理活动等,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4. 对话的运用: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五、高考小说阅读与分析在高考中,小说阅读与分析是必考的内容之一。
以下是一些应对小说阅读和分析题的技巧:1. 熟悉常见的小说题材和流派,对于不同类型的小说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阅读和理解。
(完整word版)小说基本知识
![(完整word版)小说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8d22707671fe910ef02df83a.png)
小说文体知识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必须具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1.明确小说的要素,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2.能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能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4.能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能分析直接(正面)描写,间接(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5.能分析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描写)的作用。
6.能结合语境理解和辨析一些关键词语、精彩语句、重点段落和含义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
[知识归纳]一.人物描写1.小说的人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2.对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服饰等外形进行描写的是肖像(外貌)。
3.对人物的对话、独白及语气声态进行描写的是语言。
4.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说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二.人物形象1.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人物活动的)环境描写。
2.在小说塑造的人物中,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的人物是小说的中心人物,也叫做主人公。
3.人物形象的核心是人物表现出来的思想性格分析好小说的人物形象,才能很好地分析小说的主题思想。
三.故事情节1.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些小说还具有序幕、尾声两上部分.2.情节结构1 开端是作品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第一件事;2 发展是作品中矛盾冲突从展开到激化的演变过程;3 高潮是决定矛盾各方的命运工主要矛盾即将解决的关键时刻,是矛盾冲突发展到顶点,人物的思想斗争最紧张,最激励,最尖锐的阶段;4 结局是矛盾得到解决,人物性格的发展已经完成,事件有了最后的结果,主题思想得到充分展现,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5届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知识系统梳理+课件
![2025届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知识系统梳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be232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1.png)
4.环境描写寓意题
eg:夜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景物的寓意:双关含义,表面(本义)义、象征义、比喻义等。
5.环境描写特点题:通读全文,抓住环境的特点。最好运用原文中的词语。
4
(四)小说情节
小说情节:即在小说作品所提供的特定艺术描写的环境中,由于人物之间的相 互关系和人与环境间的矛盾冲突,而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发生、发展、直至 解决的整个过程。它通常由一组或若干组具体的生活事件组成,在一条基本情 节线索的统领下包括许许多多的细节。小说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是形成情节的基 础,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冲突双方的人物性格,则直接决定了情节进展 的趋向。 小说情节发展一般分为:(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主要人物的作用:推进情节+表现主旨+体现社会意义 ① 文章围绕×××(主要人物)展开情节,增添个人或文章魅力,推动情节的发
展; ② 文章通过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揭示突出了×××的主旨; ③ 通过×××的事情,启示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当今社会意义)
次要人物的作用:衬托主要人物+推进情节+表现主旨 ① 对比、衬托主要人物,突出主人公……特点,使主人公形象更加鲜明; ② (次要人物可能为小说线索,起到贯穿全文线索的作用,如不是可不答)、推
2
(二)小说人物 1.小说人物:主要人物、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即小说作者所着力刻画的一个或几个在作品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心人物。 作品的矛盾冲突和故事情节紧紧围绕主要人物展开。 次要人物:次要人物的出现及其活动,也以主要人物及其活动为中心,并对主要人 物起一定的映衬作用。 2.塑造人物(人物形象)的手法: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外貌(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 理描写、细节描写(小事小细节)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环境衬托、人物衬托、人物对比、他人的评价(或叙述) 其他手法:正侧面结合、欲扬先抑等
小说阅读基础知识
![小说阅读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b893295caaedd3382c4d302.png)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故事情节的结构及其作用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有的包括序幕、尾声)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结尾:深化主题引人思考二、小说人物1.小说中,对形象特点的分析和对性格特点的分析有什么不同?答:形象特点不等于性格特点,形象特点=性格特点+身份地位+外在形象。
如果分析性格特点,不需要写出人物的身份;如果分析形象特点,则必须结合其语言动作、穿戴打扮等,写出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如农民、科学家、士兵、商人等。
如果只要求概括,那就只概括要点,不必分析。
2.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3.塑造人物的常见手法(一)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1.肖像描写肖像描写是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神情、姿态、风度和服饰等。
成功的肖像描写能使人物形神兼备。
小说人物肖像描写有相对静止的整体显示,如同电影中的人物特写镜头一样.从正面刻画人物肖像,如《百合花》中对新媳妇的肖像描写:“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膨松松的刘海。
穿的虽是粗布,倒都是新的。
”2.语言描写小说的语言描写包括对话和独白。
个性化的对话,可以显示人物的不同性格。
鲁迅笔下人物的语言,都极有性格特征,孔乙己的迂腐斯文,杨二嫂的尖刻利己,阿Q的精神胜利,无不给形绘色,跃然纸上。
富有特征的内心独白,也是透视人物内心隐秘、展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一种重要手段。
如《守财奴》中葛朗台的一句独白"那简直是抹自己的脖子!"它直接揭示了人物对金钱赤裸裸的占有欲。
3.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指作家对人物富有性格特征的动作所作的生动、具体的描绘和刻画。
人的行为动作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是人物性格的具体展露。
如《林黛玉进贾府》中"便不上炕,只向东边椅子上坐了"就表现了林黛玉的小心谨慎。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基本常识和阅读方法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的基本常识和阅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30746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a.png)
高考语文小说复习专题:小说的基本常识和阅读方法一、小说常识1、小说的概念及“三要素”(1)小说的概念:小说是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典型的环境描写来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人物形象,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是小说必须具备的三要素。
其中,人物是核心,情节是骨架,环境是依托。
2、小说篇幅(1)长篇小说(六万字或十万字以上)。
(2)中篇小说(三万字至六万字)。
(3)短篇小说(几千字至三万字)。
(4)微型小说(数百字至几千字)。
一般认为,微型小说的字数应在两千字以下。
3、小说的“文体特征”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人物、情节一般是虚构的,它不受时空限制,为了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作者往往借助多种艺术手段。
(1)真实与虚构“真实”体现在人物类型、故事类型、环境类型或叙述方式,“虚构”体现在典型形象的塑造、情节的编排、环境的描写或叙述方式。
“文学虚构”是对“生活真实”的提炼,具有文学艺术性;“文学真实”建立在“文学虚构”之上,由“生活真实”转化为“艺术真实”,使其富有文学真实性。
(2)历史(往事、回忆)与现实一主一辅(依据两者内容决定);两个时空形成对接或穿插。
拓展或补充情节,丰富或完善内容;结构灵活,避免平铺直叙;多角度展现人物形象;烘托现实情怀,深化主题;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历史故事更具艺术真实,更具张力。
(3)历史小说中的历史与虚构依据历史事实做适当的想象、概括和虚构,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有历史根据,具有真实与虚构相统一的特征。
一种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鲁迅《故事新编·序言》)的严格的历史小说,一种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同上)的较为自由的历史小说。
“历史”指大的历史事实、主要矛盾、人物命运都必须符合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的命运进行臆造和歪曲。
“虚构”指适当的艺术夺张和必要的矛盾集中,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并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艺术加工。
小说的基础知识
![小说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0ca16cfc850ad02de8041f5.png)
小说的基础知识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分类:按照篇幅的长短,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及小小说。
短篇小说和小小说的特点在“短”。
短篇小说一般几千字,容量小,情节简单,人物少。
矛盾说:“一般说短篇小说只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或横断面来显示生活的意义。
它往往只有一个主人公,一条线索,往往只写几个小时或几天之内集中发生的事,但是会使读者看了之后联想到更远更多的事。
例如:《麦琪的礼物》就是截取圣诞节夫妇互赠礼物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爱得伟大和圣洁。
有的短篇小说会把一个人的大半生或一生中一些生活片段连缀起来构成一个故事。
小小说,一般几百字,多则一两千字,不过是一两个人物和瞬息场景的扫描。
长篇小说,它篇幅长、容量大、人物多,它能够表现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也能够描绘各种不同类型的人物形象,叙述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
例如《水浒传》反映了北宋末年官逼民反、农民揭竿起义的社会面貌,描绘了众多主要人物的不同形象。
3、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环境描写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与场景):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表达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2)、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个部分。
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叉。
如《还珠格格1》就是按照“自然顺序”写的,先写小燕子与紫薇在宫外认识的过程,这是小说的开端,写了她们进宫之后,与乾隆皇帝之间发生的几件事的事,这是过程,再写了真假格格事件爆发,,这是高潮,最后紫薇认父,这是结局。
而有些作品是按照倒叙的顺序来叙写的。
如《我的叔叔于勒》就是用了倒叙的手法,从“我”一家时常去码头等待于勒叔叔归来,交代小说情节的发展的原因,然后再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在船上遇到穷困潦倒的于勒叔叔,“我”父母冷酷的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