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化学步骤动力学与电化学极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电化学步骤动力学与电化学极化§4.1 电极电势对电极反应速度的影响
§4.1 电极电势对电极反应速度的影响…电极反应的特点
——反应速度与电极电势有关。
§4.2 电化学步骤的基本动力学参数…电极电势可通过两种不同方式来影响电极反应速度。
(1)热力学方式
§4.3 电极反应平衡与电化学极化
§4.4 浓差极化对电化学极化的影响
§4.5 界面电势分布对电化学极化的影响
…当电化学步骤的平衡状态基本上未被破坏时,可通过改变电势来改变c i s ,从而间接地影响反应粒子i 的扩散
(RDS)速度。
…此时,无需知道电化学步骤的速度及其动力学参数,只要确知其近似地处于平衡状态,则仍可用Nernst公式来
计算c。
s i
§4.1.1 电极电势对电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影响
(2)动力学方式
…电化学步骤活化能较高
→电化学步骤成为RDS或RDS之一
例1:Ag/AgNO3电极体系
→电化学极化(活化极化)Ag
+(溶液) +e Ag+i e(金属晶格) …此时,改变电势可直接改变电化学步骤和整个电极反
例2:Pt/Fe3+, Fe2+电极体系应的速度。
…本节主要讨论电化学极化,为了使问题简化,在下面的讨论中假设浓度极化可忽略,电化学步骤是唯一的Fe ++e (Pt) Fe +i e (Fe +外层电子轨道)
3 3 3
RDS。
Ag+•e (晶格) 氧化
还原
Ag+
(溶液)
Ag+•e
(晶格)
氧化
还原
Ag+
(溶液)
曲线1b:Ag+
自溶液中逸出
时的势能曲线
曲线1:电势
为ϕ时Ag+的
势能曲线
曲线4:电势
改变Δϕ引起
的Ag+势能变
化曲线
曲线1a:Ag+
自晶格逸出时
的势能曲线
曲线3:电势
改变Δϕ后,紧
密层中的电势
变化曲线
′=−(1−α)
Δϕ
W W F
曲线2 =曲线1+曲线4
1 1
电势改变Δϕ后Ag+势能曲线=W−βFΔϕ
1
W′+FΔϕ=
1
αFΔϕ
W+αFΔϕ
1
FΔϕW2′=W2 +αFΔϕ
α+β=1
1
e (Pt)
Fe3+外层电子轨道
还原 e (aq.)
氧化
Fe2+外层电子轨道2O n e R
+
W
W
1
任意电极体系
nF正电荷(如
M n+),溶液→电极
或nF负电荷
(e),电极→溶
液
FΔϕ
βFΔϕW′=W−βFΔϕ
11
′+βΔϕ
W F
2
=W+FΔϕ
2
W′=W+αFΔϕ
22
ξ=1mol
W′+nFΔϕ=W+αnFΔϕ
11
←电势增加Δϕ
W′=W−
βnFΔϕ
11
W′=W+αnFΔϕ
22
§4.1.2 电极电势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电化学反应活化能~电极电势关系
′=−βΔϕ
W W nF(4.1.1a)
11
′=+αΔϕ
W W nF(4.1.1b)
22
…α和β表示电极电势的改变对还原和氧化反应活化能
的影响程度,称为传递系数。
…对于同一个电极反应,α+β=1。
…电极电势正移/负移,氧化反应活化能降低/升高,
还原反应活化能升高/降低。
设电极反应可表示
为:O + n e U R
在任意ϕ下,该反
应的有关动力学参
量可表示为:
参量氧化
反应还
原反应计算
依据
活化能
W
W k
k
1
2
=−
K k
exp()
K k
exp()
=
−
1
2
W
W
RT
RT
v=K c
v=K c
i=nFv=
nFKc i=
nFv=nFKc
阿伦尼乌斯
公式
质量作用定律
法拉第定律
R
O
R
O
指前因子
速度常数
反应速度
绝对
电流密度
注意:这些参量,除指前因子外,均为ϕ的函数。
==−
W
i nFKc R nFkc R exp()(4.1.2a)
1
RT
==−
W
i nFKc O nFkc O exp()(4.1.2b)
2
RT
在所选电势坐标零点(即ϕ0= 0)处,有
==−
W
i nFK c nFkc
00R R exp(1)(4.1.3a)
RT
==−
W
i nFK c nFkc
O
O exp()(4.1.3b)002 RT
电势由ϕ0改变到ϕ时,Δϕ= ϕ-ϕ0= ϕ,由(4.1.1a&b)得W=W−βnFΔϕ=W−βnFϕ
111(4.1.4a)
00
W=W+αnFΔϕ=W+αnFϕ
222(4.1.4b)
00将式(4.1.4a) 代入式(4.1.2a) ,得
=−
W
i nFkc
RT
R exp()(4.1.2a)
1
=−
nFkc1
R
exp()
W−βnFϕ
RT
W nF
0βϕ
nF k c exp()exp()
=−
1
R
RT RT
=
βnFϕ
nF K c
R
exp()
i=n R F T K c
将式(4.1.3a) 00代入上式,得
R
βnFϕ
i=i0exp()(4.1.5a)
R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