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彰显人文情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彰显人文情怀

【摘要】教学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相对于其它学科教学工作最有利于实施人文精神教育,有利于从情感深处唤起人文精神,点燃人性的良知,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人文情怀,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充满人文情怀的语文教学过程又是加强学生道德修养,提升文化品位,促进素质教育的阶梯。所以我们要把语文课上得有情有趣,让语文课充满人文情怀。

【关键词】人文情怀语文教学人文精神

一、在语文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

语文学科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的由特殊教学内容而形成的具

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它不仅是一门培养学生分析和运用语言能力的课程,更是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培养其人格素质的特殊载体。语文教育就是人的教育。学生作为人,是一种生长着的生命存在,它需要教师从人文的高度对其的生命发展加以关照。也只有洋溢人性之美的语文课堂生活,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也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使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人文教育就是在此基础上积极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和人的关爱,它给人的是热情。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商品琳琅满目,品种繁多,人们的生活需要已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满足,可是,越来越多的人却

感到精神上的空虚,由此延伸出一些精神疾病,甚至成为一种社会的病态。究其根源,我们可以发现许多人在青少年时代就缺少追求,精神世界呈现出苍白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与我们的教育越来越缺少人文情怀是密切相关的。审视今日教育,其价值取向之偏颇在于过度地为实用和功利而教育和受教育。学校偏重于科学教育,疏忽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关怀;重视教会学生生存的手段,疏忽引导学生懂得生活的意义。片面强调人的社会性,漠视人的个性,功利因素成为主导面,人成为社会的工具,教育则成为创造工具的手段。时代呼唤着新教育,要变人为的教育为为人的教育,教育应该更多地考虑个体的人和人的自身发展。也就是说,我们应在语文教育中多提倡人文情怀的渗透。尤其部分学生精神家园迷失、人文关怀淡薄、行为方式失范,还产生校园暴力、网上犯罪等现象,这些不仅反映了校园科学精神的不足,也证明了人文精神的失落。重建学生的价值理性、呼唤人文关怀已成为语文教学的必然。使毎位学生都体会到被尊重,被关爱,被善待的快乐。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从对学生的关爱中体现人文精神。

二、有目标地从语文教材中挖掘人文精神。

选入教材的课文大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深邃的蕴意,常使文章言已尽而意无穷,教师若能允许学生富有个人情感地表达阅读结果,就有可能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阅读效果,就有可能超越文本,产生新的阅读创意。这种发展性阅读不仅关注课文提出了什么,是怎样提出的,更考虑到如何在加入读者自身的

思想感情后去发展故事,超越文本,产生新的意义。阅读结果的多样化,正是体现了生命的自由,尊重了学生生命的独特存在,教育在这里已不仅仅是特殊的认知活动,更是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的生动体现。同时语言的学习过程也成为人的意识、人的精神的培育过程。作为教材语文课文必定含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有的课文其人文内涵是显而易见的,如《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鲁本的秘密》等,它显然是教育启发学生学会关爱我们的亲人;《最后的辉煌》、《放弃射门》则是启发学生如何回报社会,面对自己成功的辉煌和对方守门员的受伤,福勒放弃射门,赞扬了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得失,使学生受到一种人性美的熏陶,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道德。而大多数课文其人文内涵是隐性的,如《鲸》、《海豚救人》等,像这样的一些课文,我们可以深刻地挖掘一下其中的人文内涵,可以设计“鲸的自述”“海豚救人背后的思考”等活动,启发学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就是从对教材人文精神的挖掘中使学生学会关爱别人,关注自然,关注自身道德的完善。既然教材中蕴涵着如此丰富的人文内涵,我们上课时就可以采取多样灵活的方法,在趣味盎然的情境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

三、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情怀。

语文作为培养学生素养的文化课,与提高基础知识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我认为课本知识离不开学生素养这个基础,语文已成为提高其它各科知识的重要工具,真正体现了语文“人文性和工具

性”的特点。我对语文教学与课本知识的互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合所学课本知识,有针对地导入人文精神教育,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作文教学中,我还开展了一些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锻炼他们的胆量,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语文课本所选入的大量作品都是文化精品。其中不乏形象鲜明、血肉饱满的“典型人物”,他们的心灵就很值得学生去关注。我曾布置学生罗列出课文中出现过的有关人物形象,作同类比较。结果发现,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对相关人物的性格特征把握得更为深入。通过字、词、句及文章有关内容的赏析,使情感教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分析中。教师在实施这一教学形式时,要充分调动起教学双方内在的情感。教师若能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中所蕴涵的情感因素,并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加以表现,从而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就能在课堂上形成师生间和谐的“情感交流场”,并在情感的流程中完成知识输出与接纳的目的。

结语:

我们认识到语文学科特殊的人文特质,就应在教学实践中尊重它,实践它。优秀的语文教师总是把自己博大的人文情怀与具体的教学过程统一起来,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以良好的感染力把自己的人文品质无私地传导给他的学生,使学生如沐春风,养成自己的人文精神。以人为中心,培育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品质和人文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真正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坎上。我们

广大的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认识人文情怀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强化人文教育。语文课中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关心生活,关爱社会和自然,从小培养其高尚的人文精神。只有让语文课在情趣和关爱中进行,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人文情怀,从而激发学生的人文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