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工程地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时,小江流域亦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典型代表。这里荒漠化严 重,水土流失剧烈,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致使我国著名铜都东川市至今仍 是国家级贫困市,并且大量泥沙涌入金沙江(据估算每年约4000万吨), 对长江中上游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及长江防洪等构成重大隐患。因此,小江 流域亦是荒漠化和水土流失治理,退化生态环境恢复重建试验示范研究的 理想场所。
四.植被因素
植被的大面积被破坏,特别是森林 的大量砍伐,使得山地地表裸露。 在降水过程中,雨滴直接打击地表 ,地表土壤受到雨滴击溅,土壤结构遭 到破坏,降水的下渗速度降低,地表产 流过程加快。 在失去了植被截留和阻滞后,地表 径流水层很快增厚,在山坡上加速流动 。流动过程中流速加快,冲刷力增强, 抗蚀力严重降低的土壤受到严重的冲刷 侵蚀,而被径流带到沟谷中去。 冲刷过程不仅使细粒物质被带下, 粗颗粒物质及大小石块也被坡面径流夹 裹到沟道中。
水 卡 子 村 损 毁 严 重 的 民 房
二. 泥石流的危害
严重地制约着山区开发建设、脱贫致富与国民经济的持 续健康发展,并导致土地砂石化(荒漠化)程度加快,水土 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退化等殃及子孙后代的诸多严重问题。
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对居民点的危害: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 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 。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然暴发,能量巨大,来势凶猛,历时
短暂,且复发频繁,因此破坏力强大。
一.泥石流概况
世界: 有6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遭受泥石流灾害,主要是中国、苏联、美国、 智利、秘鲁、奥地利、意大利、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日本等。阿尔卑斯山 、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脉和高加索山脉,太平洋沿岸, 日本山地和安纳托里亚西部山地 中国: 据不完全统计,有泥石流沟5万多条,其中的大多数分布在西藏、四 川、云南、甘肃。四川、云南多是雨水泥石流,青藏高原则多是冰雪泥石 流。 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20 亿元,死亡人数约 500 名。中国有70 多座 县城,诸多交通干线,许多工矿民居等受到泥石流的潜在威胁。
每一处泥石流自成 一个流域,可划分为 形成区、流通区和堆 积区。
(1) 形成区 位于多为三面环山 ,一面出口的半圆形宽阔地段,周围坡陡峻(大多 30-60°),沟谷纵坡降可达300以上。斜坡上崩塌、滑坡发育,无植被 覆盖,形成区的面积面积大者可达数平方公里至数十平方公里,愈大、 坡面愈多、山坡愈陡、沟壑密度愈大,则泥石流集流快、规模大,且迅 猛强烈。 (2)流通区 多为狭窄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纵坡降较大,极强的冲刷能力,将 冲刷下来的土石携走。流通区纵坡的陡缓、曲直和长短,对泥石流的 强度有很大影响,当顺直时,流途通畅,能量大,反之,易堵塞停积 或改道,削弱能量。
第九章 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
第一节 概述
泥石流(debris flow, mud-rock flow)
又称山洪泥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 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它与一般山洪活动的根本区别是
由固体和液体(即土石和水)两相物
质组成的流体,其中固体物质的含量 有时可超过水体量。 它的特点是在一个地段上往往突
7月11日,4名上海旅客在1名成都某旅行社工作人员陪同下 来到丹巴。晚10时,这个县巴底乡水卡子村个体经营的“休闲山 庄”为他们举办歌舞晚会,有60多名村民到场。人们万万没想到 ,10时30分,一场泥石流从天而降,现场只有10多人侥幸逃 出。另有71人被困。
丹巴泥石流属于暴雨泥石流,主要是局部大暴雨诱发的。邛山沟地 处大渡河流域的川西高山高原峡谷区,地形高差近3000米,河床陡。 上个世纪60年代这里森林采伐后,植被被破坏、地表裸露,加之处于 干旱区,全年平均降雨量约为563毫米,岩石风化严重,地质结构松 散,断裂带多。一旦局部暴雨来临,日降雨量达到50毫米左右,就会 导致泥石流爆发。
蒋家沟是小江流域内最具代表性的一条泥石流沟,流域面 积48.6平方公里,主沟长13.9公里,海拔1042-3269米。植被稀 少,崩塌、滑坡发育,可移动固体物质储量极丰,地形陡峻, 降雨充沛(年降雨量为7001200mm),并集中于雨季(6-9 月),导致泥石流频法,屡屡成灾,仅1919-1968年的地50年间, 就曾7次堵断小江(最长的一次达6个月之久)。 据观测,平均每年发生泥石流15场左右,最多的一年达28 场(如此高频率的泥石流,属国内外罕见);泥石流大多为阵 流,异常泥石流有几十阵至几百阵,历时3-4小时,甚至数十 小时;最大流量2820立方米/秒(相当于小江洪峰流量的5倍), 最大流速15米/秒,最大泥深5.5米,最高容重2.37吨/立方米, 最大输沙率6079吨/秒,最多一次固体径流总量约200万立方米。 蒋家沟泥石流流态多样,过程完整,类型齐全,是世界上难得 的天然泥石流观测实验研究最理想的基地。
在第一阶梯内青藏高原山区,物源条件充足,但因水源条件不充分,暴雨强 度和总量均较低,故属于泥石流轻度易发区。 在第三阶梯内的山区,暴雨形成强度和总量均较大,但地表植被好,物源条 件不很稳定,故为暴雨泥石流中度易发区。
中国 泥石 主要受纬向因素决定,大体可分为三区 流易 秦岭以南广大山地,属湿润高中山区,地形差异大,雨量丰沛、物源丰富, 故为暴雨泥石流极易发区。 发分 区
秦岭以北、阴山以南的第二阶梯中部地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有大片 黄土和部分沙漠覆盖,物源丰富,暴雨强度大而总量不足,是暴雨泥石流的 极易发区和中等易发区相间的过度区。 广大的新疆,内蒙及甘、宁一部分等第二阶梯的北部,属半干旱和干旱的高 中山区,有大片沙漠、黄土、戈壁,植被稀少,物源丰富而水源不足,故为 泥石流轻度易发区。
通常认为泥石流的发生与前期有较长时间的降水有关。在先有较 长时间降水的情况下,由于土层含水饱和,径流系数加大,汇流时间 缩短,使地表滑动力和内水压力加大,又遇突发性强暴雨,就更容易 发生泥石流。但调查分析还认为,即使前期少雨的情况下,短时间内 强集中暴雨同样也可以诱发泥石流,只是在这种情况下,暴雨的强度 比前者要大。因此,汛期季节是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季节。
泥石流的分布,受山地环境制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规律。 中国泥石流的密集地带,是从青藏高原西端的帕米尔 高原向东延伸,经喜马拉雅山区,穿越波密——察隅山地 向东南呈弧形扩展,经滇西北和川西的横断山区折向东北 ,沿乌蒙山,北转大凉山、邛崃山过秦岭东折,沿黄土高 原东南部及太行山、燕山,至辽西、辽东及长白山地。 在地质上近期构造活动强烈、复杂,地震频繁而强度大 ,崩滑现象发育; 在地势上是我国台阶式地形转折最明显之处,地面高差 悬殊、起伏大; 在气候上是湿热的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向北、西方向推 进,迂地形升高而易成灾害暴雨的地带,降水历时短,强 度大。
(3)堆积区 为泥石泥物质的停积场所。位于山口外或山间盆地的边缘,地形较平 缓。形成扇形、锥形或带形的堆积体。典型的地貌形态为洪积扇,呈垄 岗起伏、坎坷不平,大小石块混杂。 由于泥石流流域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不同,有些泥石流流域,上述三 个区段不可能明显分开。
二、地质条件
决定了松散固体物质的来源。 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崩滑 灾害多发的地段,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在形成区内有大量易于被水流侵蚀冲刷的疏松土石堆积物,它们的 粒度成分相关悬殊,大者为数十至上百立方米的巨大漂砾,小者为细砂 、粘粒,互相混杂。一旦湿化饱水后,则会崩解、软化,易于坍垮而被 冲刷。因此,在泥石流形成区,最常见的岩层是片岩、千枚岩、板岩、 泥质岩、凝灰岩等软弱岩层。 对于在植被不发育,岩石物理风化作用强烈,也能成为泥石流提供 固体物质来源。粒度成分相关悬殊,大者为数十至上百立方米的巨大漂 砾,小者为细砂、粘粒,互相混杂。一旦湿化饱水后,则会崩解、软化 ,易于坍垮而被冲刷。因此,在泥石流形成区,最常见的岩层是片岩、 千枚岩、板岩、泥质岩、凝灰岩等软弱岩层。
侏罗系红层中发育的侵蚀 地貌类型(土林)
山坡残积物侵蚀土柱
三、气象水文条件
地表径流是暴发泥石流的动力条件。其来源于:暴雨、高山冰雪强烈 融化和水体溃决等。 泥石流发生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时间性。在时间上:多发生在降雨集中 的雨季或高山冰雪强烈消融季节。
(据福建南平地区调查,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形和地质条件下,24小时雨量达140毫米以 上时,就有可能诱发泥石流。降水越强,出现泥石流的机会越多,灾害也越严重。当24小时雨 量达300毫米以上时,会诱发形成较重和严重的泥石流。泥石流并不一定在一次暴雨过程结束以 后才发生,而往往在暴雨过程中由于短时间内强集中降水诱发形成。当日雨量达140毫米以上的 暴雨过程中,如若出现1小时、3小时和6小时最大降水分别为40毫米,80毫米和100毫米以上就 会诱发泥石流发生。而当日雨量达300毫米以上时,若出现1小时、3小时和6小时最大降水量分 别为60毫米、100毫米和200毫米以上,会诱发形成较重或严重的泥石流。)
在第二阶梯内山区,
实
例
2003年7月11日22时,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发生 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51人死亡,另有71人被困。这是灾情 最严重的水卡子村损毁严重的民房。 丹巴位于四川甘孜藏族 自治州东部,拥有独特 雄奇的峡谷风光和绚丽 多姿的民族文化,尤其 是从唐代至清代修建的 大量石碉,直插云霄, 丹巴县由此被誉为 “千碉古国”。这里是 “川西黄金旅游线”上 的重要一站。
Qc =100 - 300 m3/s Qc =10 - 100 m3/s Qc < 10 m3/s
泥 石 流 活 动 强 度
特强
沟口堆积扇规模很大,大河河型变化,形成区内松散体体积大,数量多 且变形大 沟口堆积扇规模较大,大河主流偏移,形成区内松散体体积较大,数量 较多且变形较大 沟口堆积扇规模有一定发育,大河不受或少受影响,形成区内松散体体 积较小,数量不多且变形较小 沟口堆积扇不发育,大河不受影响,形成区内松散体体积小,数量少且 变形小
强
中强 弱
三.泥石流研究基地
小江,位于云贵高原北部,云南东川市,是金沙江的一级支流,全长 138.9 公里,流域面积 3043.45 平方公里。小江流域为我国乃至世界典型 暴雨泥石流区,发育有107条不同类型的泥石流沟,每年雨季都有数十条 沟爆发泥石流,对铁路、公路、东川市城区、铜矿、农田以及水利设施 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威胁,被国内外专家誉为“泥石流的天然博物馆” 。“座座山头走蛟龙(泥石流),条条沟口吹喇叭(泥石流堆积扇)” ,便是当地居民对小江泥石流生动的描述。 小江流域是泥石流研究与防治的理想基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 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 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有时泥石流汇入河流,引起河道大幅 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他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 巨大经济损失。
•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 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 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 等。
• 4、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 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 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 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泥 石 流 活 动 规 模
巨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泥石流输移总量:>50 万方
泥石流输移总量:20-50 万方 泥石流输移总量:2-20 万方 泥石流输移总量:<2 万方
Qc > 300 m3/s
第二节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降雨 流域环境
地形
植被
松散堆积物 (人为的、自然的) 分散补给 集中补给
泥 石 流 形 成 过 程 框 图
洪水汇流(QB) 河沟或坡面 QB+QH=QC rc<1.3tf/m3 洪 水
泥沙汇流(QH)
rc≥1.3tf/m3 泥石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地形条件、地质条件和气象水 文条件。 一、地形条件 在陡峻的山岳地区,地表崎岖,高差悬殊,切割强烈,是泥石流分布 区的地形特征。地形高差的大小决定了势能的大小,高差越大,势能越大, 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越充足。当堆积于沟谷内的松散固体物质在暴雨山洪 激发下形成泥石流后,便奔腾汹涌地向下运动。运动中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其运动速度很快,每秒可达数米至十多米。
四.植被因素
植被的大面积被破坏,特别是森林 的大量砍伐,使得山地地表裸露。 在降水过程中,雨滴直接打击地表 ,地表土壤受到雨滴击溅,土壤结构遭 到破坏,降水的下渗速度降低,地表产 流过程加快。 在失去了植被截留和阻滞后,地表 径流水层很快增厚,在山坡上加速流动 。流动过程中流速加快,冲刷力增强, 抗蚀力严重降低的土壤受到严重的冲刷 侵蚀,而被径流带到沟谷中去。 冲刷过程不仅使细粒物质被带下, 粗颗粒物质及大小石块也被坡面径流夹 裹到沟道中。
水 卡 子 村 损 毁 严 重 的 民 房
二. 泥石流的危害
严重地制约着山区开发建设、脱贫致富与国民经济的持 续健康发展,并导致土地砂石化(荒漠化)程度加快,水土 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退化等殃及子孙后代的诸多严重问题。
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对居民点的危害: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 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 。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然暴发,能量巨大,来势凶猛,历时
短暂,且复发频繁,因此破坏力强大。
一.泥石流概况
世界: 有60多个国家不同程度地遭受泥石流灾害,主要是中国、苏联、美国、 智利、秘鲁、奥地利、意大利、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日本等。阿尔卑斯山 、比利牛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脉和高加索山脉,太平洋沿岸, 日本山地和安纳托里亚西部山地 中国: 据不完全统计,有泥石流沟5万多条,其中的大多数分布在西藏、四 川、云南、甘肃。四川、云南多是雨水泥石流,青藏高原则多是冰雪泥石 流。 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 20 亿元,死亡人数约 500 名。中国有70 多座 县城,诸多交通干线,许多工矿民居等受到泥石流的潜在威胁。
每一处泥石流自成 一个流域,可划分为 形成区、流通区和堆 积区。
(1) 形成区 位于多为三面环山 ,一面出口的半圆形宽阔地段,周围坡陡峻(大多 30-60°),沟谷纵坡降可达300以上。斜坡上崩塌、滑坡发育,无植被 覆盖,形成区的面积面积大者可达数平方公里至数十平方公里,愈大、 坡面愈多、山坡愈陡、沟壑密度愈大,则泥石流集流快、规模大,且迅 猛强烈。 (2)流通区 多为狭窄而深切的峡谷或冲沟,纵坡降较大,极强的冲刷能力,将 冲刷下来的土石携走。流通区纵坡的陡缓、曲直和长短,对泥石流的 强度有很大影响,当顺直时,流途通畅,能量大,反之,易堵塞停积 或改道,削弱能量。
第九章 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
第一节 概述
泥石流(debris flow, mud-rock flow)
又称山洪泥流,是发生在山区的一种 含有大量泥砂、石块的暂时性急水流。 它与一般山洪活动的根本区别是
由固体和液体(即土石和水)两相物
质组成的流体,其中固体物质的含量 有时可超过水体量。 它的特点是在一个地段上往往突
7月11日,4名上海旅客在1名成都某旅行社工作人员陪同下 来到丹巴。晚10时,这个县巴底乡水卡子村个体经营的“休闲山 庄”为他们举办歌舞晚会,有60多名村民到场。人们万万没想到 ,10时30分,一场泥石流从天而降,现场只有10多人侥幸逃 出。另有71人被困。
丹巴泥石流属于暴雨泥石流,主要是局部大暴雨诱发的。邛山沟地 处大渡河流域的川西高山高原峡谷区,地形高差近3000米,河床陡。 上个世纪60年代这里森林采伐后,植被被破坏、地表裸露,加之处于 干旱区,全年平均降雨量约为563毫米,岩石风化严重,地质结构松 散,断裂带多。一旦局部暴雨来临,日降雨量达到50毫米左右,就会 导致泥石流爆发。
蒋家沟是小江流域内最具代表性的一条泥石流沟,流域面 积48.6平方公里,主沟长13.9公里,海拔1042-3269米。植被稀 少,崩塌、滑坡发育,可移动固体物质储量极丰,地形陡峻, 降雨充沛(年降雨量为7001200mm),并集中于雨季(6-9 月),导致泥石流频法,屡屡成灾,仅1919-1968年的地50年间, 就曾7次堵断小江(最长的一次达6个月之久)。 据观测,平均每年发生泥石流15场左右,最多的一年达28 场(如此高频率的泥石流,属国内外罕见);泥石流大多为阵 流,异常泥石流有几十阵至几百阵,历时3-4小时,甚至数十 小时;最大流量2820立方米/秒(相当于小江洪峰流量的5倍), 最大流速15米/秒,最大泥深5.5米,最高容重2.37吨/立方米, 最大输沙率6079吨/秒,最多一次固体径流总量约200万立方米。 蒋家沟泥石流流态多样,过程完整,类型齐全,是世界上难得 的天然泥石流观测实验研究最理想的基地。
在第一阶梯内青藏高原山区,物源条件充足,但因水源条件不充分,暴雨强 度和总量均较低,故属于泥石流轻度易发区。 在第三阶梯内的山区,暴雨形成强度和总量均较大,但地表植被好,物源条 件不很稳定,故为暴雨泥石流中度易发区。
中国 泥石 主要受纬向因素决定,大体可分为三区 流易 秦岭以南广大山地,属湿润高中山区,地形差异大,雨量丰沛、物源丰富, 故为暴雨泥石流极易发区。 发分 区
秦岭以北、阴山以南的第二阶梯中部地区,属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有大片 黄土和部分沙漠覆盖,物源丰富,暴雨强度大而总量不足,是暴雨泥石流的 极易发区和中等易发区相间的过度区。 广大的新疆,内蒙及甘、宁一部分等第二阶梯的北部,属半干旱和干旱的高 中山区,有大片沙漠、黄土、戈壁,植被稀少,物源丰富而水源不足,故为 泥石流轻度易发区。
通常认为泥石流的发生与前期有较长时间的降水有关。在先有较 长时间降水的情况下,由于土层含水饱和,径流系数加大,汇流时间 缩短,使地表滑动力和内水压力加大,又遇突发性强暴雨,就更容易 发生泥石流。但调查分析还认为,即使前期少雨的情况下,短时间内 强集中暴雨同样也可以诱发泥石流,只是在这种情况下,暴雨的强度 比前者要大。因此,汛期季节是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季节。
泥石流的分布,受山地环境制约,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规律。 中国泥石流的密集地带,是从青藏高原西端的帕米尔 高原向东延伸,经喜马拉雅山区,穿越波密——察隅山地 向东南呈弧形扩展,经滇西北和川西的横断山区折向东北 ,沿乌蒙山,北转大凉山、邛崃山过秦岭东折,沿黄土高 原东南部及太行山、燕山,至辽西、辽东及长白山地。 在地质上近期构造活动强烈、复杂,地震频繁而强度大 ,崩滑现象发育; 在地势上是我国台阶式地形转折最明显之处,地面高差 悬殊、起伏大; 在气候上是湿热的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向北、西方向推 进,迂地形升高而易成灾害暴雨的地带,降水历时短,强 度大。
(3)堆积区 为泥石泥物质的停积场所。位于山口外或山间盆地的边缘,地形较平 缓。形成扇形、锥形或带形的堆积体。典型的地貌形态为洪积扇,呈垄 岗起伏、坎坷不平,大小石块混杂。 由于泥石流流域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不同,有些泥石流流域,上述三 个区段不可能明显分开。
二、地质条件
决定了松散固体物质的来源。 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频发、崩滑 灾害多发的地段,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在形成区内有大量易于被水流侵蚀冲刷的疏松土石堆积物,它们的 粒度成分相关悬殊,大者为数十至上百立方米的巨大漂砾,小者为细砂 、粘粒,互相混杂。一旦湿化饱水后,则会崩解、软化,易于坍垮而被 冲刷。因此,在泥石流形成区,最常见的岩层是片岩、千枚岩、板岩、 泥质岩、凝灰岩等软弱岩层。 对于在植被不发育,岩石物理风化作用强烈,也能成为泥石流提供 固体物质来源。粒度成分相关悬殊,大者为数十至上百立方米的巨大漂 砾,小者为细砂、粘粒,互相混杂。一旦湿化饱水后,则会崩解、软化 ,易于坍垮而被冲刷。因此,在泥石流形成区,最常见的岩层是片岩、 千枚岩、板岩、泥质岩、凝灰岩等软弱岩层。
侏罗系红层中发育的侵蚀 地貌类型(土林)
山坡残积物侵蚀土柱
三、气象水文条件
地表径流是暴发泥石流的动力条件。其来源于:暴雨、高山冰雪强烈 融化和水体溃决等。 泥石流发生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时间性。在时间上:多发生在降雨集中 的雨季或高山冰雪强烈消融季节。
(据福建南平地区调查,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形和地质条件下,24小时雨量达140毫米以 上时,就有可能诱发泥石流。降水越强,出现泥石流的机会越多,灾害也越严重。当24小时雨 量达300毫米以上时,会诱发形成较重和严重的泥石流。泥石流并不一定在一次暴雨过程结束以 后才发生,而往往在暴雨过程中由于短时间内强集中降水诱发形成。当日雨量达140毫米以上的 暴雨过程中,如若出现1小时、3小时和6小时最大降水分别为40毫米,80毫米和100毫米以上就 会诱发泥石流发生。而当日雨量达300毫米以上时,若出现1小时、3小时和6小时最大降水量分 别为60毫米、100毫米和200毫米以上,会诱发形成较重或严重的泥石流。)
在第二阶梯内山区,
实
例
2003年7月11日22时,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发生 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51人死亡,另有71人被困。这是灾情 最严重的水卡子村损毁严重的民房。 丹巴位于四川甘孜藏族 自治州东部,拥有独特 雄奇的峡谷风光和绚丽 多姿的民族文化,尤其 是从唐代至清代修建的 大量石碉,直插云霄, 丹巴县由此被誉为 “千碉古国”。这里是 “川西黄金旅游线”上 的重要一站。
Qc =100 - 300 m3/s Qc =10 - 100 m3/s Qc < 10 m3/s
泥 石 流 活 动 强 度
特强
沟口堆积扇规模很大,大河河型变化,形成区内松散体体积大,数量多 且变形大 沟口堆积扇规模较大,大河主流偏移,形成区内松散体体积较大,数量 较多且变形较大 沟口堆积扇规模有一定发育,大河不受或少受影响,形成区内松散体体 积较小,数量不多且变形较小 沟口堆积扇不发育,大河不受影响,形成区内松散体体积小,数量少且 变形小
强
中强 弱
三.泥石流研究基地
小江,位于云贵高原北部,云南东川市,是金沙江的一级支流,全长 138.9 公里,流域面积 3043.45 平方公里。小江流域为我国乃至世界典型 暴雨泥石流区,发育有107条不同类型的泥石流沟,每年雨季都有数十条 沟爆发泥石流,对铁路、公路、东川市城区、铜矿、农田以及水利设施 等造成严重的危害和威胁,被国内外专家誉为“泥石流的天然博物馆” 。“座座山头走蛟龙(泥石流),条条沟口吹喇叭(泥石流堆积扇)” ,便是当地居民对小江泥石流生动的描述。 小江流域是泥石流研究与防治的理想基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 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 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有时泥石流汇入河流,引起河道大幅 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他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 巨大经济损失。
•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 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 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 等。
• 4、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 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 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 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泥 石 流 活 动 规 模
巨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泥石流输移总量:>50 万方
泥石流输移总量:20-50 万方 泥石流输移总量:2-20 万方 泥石流输移总量:<2 万方
Qc > 300 m3/s
第二节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降雨 流域环境
地形
植被
松散堆积物 (人为的、自然的) 分散补给 集中补给
泥 石 流 形 成 过 程 框 图
洪水汇流(QB) 河沟或坡面 QB+QH=QC rc<1.3tf/m3 洪 水
泥沙汇流(QH)
rc≥1.3tf/m3 泥石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地形条件、地质条件和气象水 文条件。 一、地形条件 在陡峻的山岳地区,地表崎岖,高差悬殊,切割强烈,是泥石流分布 区的地形特征。地形高差的大小决定了势能的大小,高差越大,势能越大, 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越充足。当堆积于沟谷内的松散固体物质在暴雨山洪 激发下形成泥石流后,便奔腾汹涌地向下运动。运动中势能不断转化为动能 ,其运动速度很快,每秒可达数米至十多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