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简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理工大学2013年趣话汉字结课论文
《说文解字》简介
【摘要】:两汉时期是我国语言文学成型时期,社会发展相对稳定,有利于语言文化的发展,各种学术思想百家争鸣,特别是汉代推崇经学,更为语言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许慎的《说文解字》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的。
并对后世人们研究古文字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说文解字》六书部首价值
一、作者许慎简介
许慎(约54年~约149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万岁里人(今河南郾城),我国著名的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词汇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及中国文字学的开拓者。
初为郡功曹,后举孝廉,入京为太尉府南阁祭酒,并从贾逵受古文经学。
主要著述有:《五经异义》、《孝经古文说》、《淮南子注》、《说文解字》等。
只有《说文解字》通行于今。
因他博通经典,当时人称为“五经无双许叔重”。
二、《说文解字》成书条件及写作目的
整个西汉时代一直以今文学派为主,且居于统治地位。
与此同时,古文学派逐渐兴起。
山川鼎彝上有古代铭刻和民间藏书陆续问世由此形成了古文学派。
古文学派的兴起,及其所有有关的研究成果,为《说文解字》的成书提供了条件。
当时经学家为了捏造所谓的“微言大义”,就随心所欲的解释经书。
许慎对这种随心所欲地解说文字和解释经典的现象非常愤慨。
他认为“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邪辞,使天下学者疑”是造成典籍解释混乱的根本原因。
为了纠正这一时弊,有必要对语言文字作深入的探讨。
因为“文字者,经义之本,王政之史,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故作《说文解字》以求理群类,解谬误,晓学者,达神恉。
三、《说文解字》的基本理论——六书
一、“六书”的定义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它是周代晚期到汉代,人们分析周代以前的造字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
二、“六书”的起源及发展
“六书”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由此可知六书学说的出现不会迟于战国末年。
到了汉代,《汉书》首先谈到"六书"的具体名称:“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管国子,教之六书,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其后郑众、许慎都分别根据刘歆的学说,具体说明了六书的所指。
潘重规指出:“班固汉书艺文志是用刘歆七略做底本的;汉志的说法,可能就是用七略的原文。
郑众是郑兴的儿子,郑兴是刘歆的学生;许慎是贾逵的学生,贾逵的父亲贾徽也是刘歆的学生,所以许的说法也都是本于刘歆的”。
三、“六书”的内容
《说文解字.序》:“一曰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
一般学者把指事字分为两大类:“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和“在象形基础上增加指事符号的指事字”,如《说文解字》“上,高也。
此古文上。
指事也。
”“下,底也。
指事。
”便是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
《说文解字.序》:“二曰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日月是也”。
文字起源之一为图画,文字创始之初,有图画文字的过渡,也就是:象形是图画文字的遗留与发展,也就是把符号所代语素意义或词语意义所指涉的事物的视觉化形状描画出来的构形方法。
视觉化图形,是象形的特征。
《说文解字.序》:“三曰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
江河是也。
在构形上,形声字的结构很简单,汉字是由表义(不必准确)的“形符”(或称“意符”、“义符”),加上表音(不必准确)的“声符”,所构成的。
汉字是语素文字,语素是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形声的构形因此是根据音节和语义以构造文字。
《说文解字.序》:“四曰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自体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
有部分汉字,会同时兼有会意和形声的特点。
例如“功”字,既可视为以“力”和“工”会意。
这类字称为会意兼形声字。
《说文解字.序》:“五曰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转注有不同的解释:一是“形转”,二是“义转”,三是“音转”。
由于许慎对于转注的定义简单,《说文解字》九千余字中亦未指出哪些是转注之字例,后世对转注之确切意义莫衷一是,至今无定论。
《说文解字.序》:“六曰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
口语里有的词语,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
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
例如“自”本来是“鼻”的象形字,后来借作“自己”的“自”。
一些难以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来表达的概念,往往使用假借之法,使该概念不致于无字可写。
如虚词“焉”,代词“其”等字,本来各有自己的本义,但这些虚词、代词,难以用上述各造字方法来创造对应的汉字,于是先人只好假借这些字来表达此等概念。
五、《说文解字》书体
小篆即秦始皇时代整理的标准字体,许慎以之为正体。
字头所列,基本上都是小篆。
有时所收重文注明为小篆、篆文者,则正字不是古文,即是籀文。
(此种情况三十余字。
占全书总字数的千分之三。
)
古文、籀文、奇字:籀文:即小篆的前身“史籀大篆”,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中的文字,因取自《史籀篇》,故称“籀文”。
《说文解字》所列籀文,都是结构与篆文相异,留存以备参照。
(《说文解字》注明籀文的有二百多个。
)
古文:《说文解字》所收古文,主要出自孔子壁中书和张苍所献《春秋左氏传》。
现在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除秦以外的东方各国的文字。
(《说文解字》所称古文近五百字。
)奇字:《说文解字·叙》说,王莽时六书,“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
段玉裁注:“分古文为二,‘儿’(P176下,读ren,与‘儿’本为一字)下云:‘古文奇字人也。
’‘無’(P267下)下云:‘奇字无,通于元者。
’许书二见。
盖其所记古文中时有之,不独此二字矣。
扬雄传云:刘歆之子棻,尝从雄学奇字。
”“奇字”为古文的特异写法,盖出于古文逸经,应属古文一类,也为战国文字。
或体、俗体或体:即同一字之异形异构。
王筠《说文释例》:“《说文解字》之有或体也,亦谓一字殊形而已。
”一般说来正篆之外之异体,都是“或体”,但《说文解字》于古籀奇字皆有注明。
那么“或体”主要指的是篆文异体。
《说文解字》重文绝大多数是或体字,在说解中往往列出或体字。
指明“某或从某”,
分析结构之不同。
俗体:即时俗所用之异体文字,也就是汉代流行的、不合于正篆的异体。
一般用“俗某从某”标明。
许慎在书中注明的俗体,后代大多变为正体。
由此可知,许慎所说的俗体主要是相对于秦篆而言的。
重文:所谓重文,即今天所说的异体字,也就是一字的不同形体。
此不同形体,包括古文、籀文、奇字、或体、俗体。
前三种与小篆属于不同时期形体上的差异,后二种和小篆则是同一时期的不同形体。
六、《说文解字》的说解(释义)及部首
(一)、《说文解字》说解的体例
一、凡许慎对于文字的说解,必先字义,而后字形。
二、凡说解形体,必先举本部首,而后再举别部之形体。
(有少数例外)。
三、凡言“从某某”者,是连文以为意,以意为主,不必以部首为主。
所以说解形体不必先举本部首。
如:《说文·艸部》25下
四、《说文解字》“一曰(或曰、又曰)”之例。
并录不同的说解,或形、或义、或音,两说并存。
(祝P8下:祭主赞词者。
从示从人口,一曰从兑省。
琱P12上:治玉也。
一曰石似玉。
)
五、《说文解字》连篆字为句之例。
《说文解字》中的篆字是被注释的对象,但有时候篆字要与正文中的第一个字合起来,作为被注释的词语。
(二)、《说文解字》释义的方法
一、形训:通过分析字形说明字义。
理论依据:汉字的形义统一。
作为汉字构形依据的本义是“造意”,字所记录的词的本义是“实义”。
造意以实义为依据构形,但是有时造意仅仅是实义的具体化、形象化,而并非实义本身。
只有实义才是真正在语言中使用过的意义,才能称作本义。
二、义训:直接陈述字义。
相当于今之字典。
《说文解字》中有两种形式的义训:一为同义为训:即选择同近义字相训释。
这是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训释方法。
同义为训又分为互训(甲乙两词互相训释)、同训(几个词用同一个词训释和递训(几个词递相训释)。
二为标明义界:即用准确、简洁的语言解释字义所概括的对象的本质与特性。
三、声训:揭示字的音和义的关系。
依据字音相同、相近解释字义。
但此字义也不是实意:有的揭示的是语源义,有的揭示的是是词义特点。
所以声训的主要目的是推求语源,突破了字形的限制。
(三)、《说文解字》部首及部首字的编排
《说文解字》540部,大体是据形系联的。
凡形体相关或意义相近者,均按次序排列。
(据形系联、以类相从)《说文解字·叙》:“其建首也,立一为耑。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同条牵属,共理相贯。
杂而不越,据形系联。
引而申之,以究万原。
毕终於亥,知化穷冥。
”《说文解字》的9353字分列在540部中,都是“以类相从”。
《说文解字》各部所列之字的次第,大体上是有一定规律的。
凡东汉皇帝之名讳,必列于一部之首。
凡每部之字,一般是先吉后凶,先实后虚。
(示部、水部)凡与部首形体重叠者,以及凡与部首形体相反者,皆列于该部首之末。
《说文解字》首次阐发六书内容,并在说解中贯穿了六书原则,为汉字建立了理论体系。
改变了周、秦到汉字书的编纂方法,将所收字编成四言、七言韵语的形式,开创了部首编排法,共分为五百四十部。
许氏总结了先前的“六书”理
论,创造了系统解释文字之法,是先解释字义,再剖析形体构造,最后注明读音。
剖析字形的方法,是以前字书中没有出现过的。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以六书理论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典,它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和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比较系统地提出分析文字的理论,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解说字义、辩识声读的字典,也是1800年来唯一研究汉字的经典著作,是我们今天研究古文字和古汉语的必不可少的材料。
如果没有这部书的流传,我们将不能认识秦、汉以来的篆书,更不要说到商代甲骨文和商、周的金文与战国时的古文了。
因此,它不但过去对汉字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影响,对现在和将来的汉字研究仍有巨大的意义。
《说文解字》同时也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学——文献语言学,《说文》就是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之作。
《说文》对传统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后世所说的文字、音韵、训诂之字,大体不出《说文》所涉及的范围,而《说文》本身则形成一个专门学科。
《说文》完整而系统地保存了小篆和部分籀文,是国人认识更古文字——甲骨文和金文的桥梁;《说文》的训解更是国人今天注释古书、整理古籍的重要依据。
所以《说文》在今天仍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1.许慎及其《说文解字》的历史贡献潘采田
2.许慎介绍许慎文化园
3. 说文解字许慎文化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