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肿瘤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adiation oncology 放射肿瘤学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姜鹤群
放疗简史
姜鹤群
德国科学家
威廉·伦琴(Rontgen, W.K., 1845~1923)
居里夫人Marie Curie(1867-1934)波兰科学家,研究放射性现象,发现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
✌1895年Roentgen发现X线
✌1896年Becquerel发现放射性物质
✌1898年Cnries发现Ra
✌1899年首次用放射线治愈基底细胞癌✌1903年Cleares用Ra治疗子宫颈癌
✌1905年Abbe对癌症用Ra做间质治疗✌1911年Fingi用Ra源做远距离治疗
✌1915年Ra治疗子宫颈癌获得成功
✌1922年Regand治愈晚期喉癌,诞生了临床放射治疗学
✌1928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国际伦琴射线学和放射学会议,正式确定伦琴(г)为X射线的剂量单位
✌1930年Lanritsen发明超高压X线管
1934年Coutard发明了延长分割放疗法,用200
仟伏X线对喉癌和扁桃体癌进行分割放疗获得成功,一直沿用至今,被誉为“标准分割法”,又称为“Coutard技术”,放射治疗肿瘤得到公认。1939年Lawrence和Stone用中子治疗癌症,1940年
Kerst发明电子回旋加速器(即Betatron)
1950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Karolinska)学院的神经外科医生莱克塞尔(Lars Leksell)首创“立体放射外科(SRS),用300仟伏X线机作放射源,对颅内疾病进行治疗。1951年世界第一台远距离60钴治疗机问世,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为高能射线治疗癌症的常规治疗工具。
✌1955年在美国第一台医用直线加速器应用于临床✌1956年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放射学单位委员会,确定“γ”为照射剂量单位,“rad”为吸收剂量单位。
✌1968年头部伽玛刀投入临床应用
✌1969年美国医学院首先成立放射治疗学系
1973年到1980年国际辐射剂量单位和剂量委员会(ICRU)先后发布23、24、26、29和33号报告,从1980年起,将辐射剂量和单位正式改为国际制单位(SI),1985年取消旧单位c、γ、rad,正式启用新单位Bq(贝克)、Gray(戈瑞)。
20世纪80年代后期,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线对颅内疾病进行非共面、多弧的立体定向照射(通称头部X刀)用于临床,同期现代近距离治疗技术取代了传统的近距离治疗。
近二、三十年来,放射设备和放射源发展很快,并且还研究出一些先进的照射技术,对肿瘤实施高剂量照射,而对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尽可能减少照射,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又提高了治愈率。
常用射线种类
放射物理学:研究各种放射源的性能和特点,治疗
剂量学和防护;
放射生物学:研究机体正常组织及肿瘤组织对射线
反应以及如何改变这些反应的质和量
的问题;
放疗技术学:研究具体运用各种放射源或设备治疗
病人,射野设置定位技术摆位技术;临床肿瘤学:肿瘤病因学,病理组织学,诊断学以
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各种疗法的配合。
放疗常用的射线种类
①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α、β、γ线;
②X线治疗机和各类加速器产生的不同能量的X线;
③各类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快中子、质子束、负兀介子束以及其它重粒子束等。
X线和γ线两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其在产生方式上不同。
人工产生的看不见的射线叫做X射线;而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出来的射线就称为γ线。
高能X线(2MeV以上)的特点与应用同γ线。区别是X线的特性易于人工控制,但价格昂贵。
γ射线的优点:①穿透力强;②剂量建成区较宽。(最大吸收剂量在皮肤下4~5毫米深度或更深处,皮肤剂量相对较小;)③对骨损伤小;④旁向散射小,治疗剂量比较精确,保护了射野边缘外的正常组织;⑤60钴γ线治疗机尚具有经济、可靠等优点。
电子线
电子是质量最小的带电粒子、与X线或γ线不同,它是在电子加速器中被加速到一定的高能时,被直接引出(电子束)用来治疗肿瘤。高能电子束可直接杀伤或电离细胞。
电子线特点:
(1)剂量建成区很窄,不能保护皮肤。(2)在一定的深度之后,剂量突然下降。(3)不同的放射野对百分深度剂量有影响。(4)旁向散射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