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现场研究设计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及案例分析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步骤及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c1a3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3.png)
调查步骤
44
调查了解当地基本情况
经了解该乡距该县城区82公里,全乡人口8162 人,辖11个行政村,是该县最偏僻的乡镇之一, 经济落后,交通不便。
该乡中学和中心小学两校共有学生801名(其 中住宿生618人),教师58人。中学有3个年 级12个班,中心小学有6个年级10个班,两校 相邻,共用食堂,教室通风条件良好,住宿条 件拥挤,学生宿舍通风和卫生状况一般。
28
优点
①、比病例对照研究能更直接、更有力地判断 病因假设和确定疾病的危险因素。
②、可以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相对危险度。
29
缺点
①、比较适用于研究某暴露因素作用后短期内 出现反应的情况,而对罕见疾病、潜伏期很长 的疾病以及慢性疾病较不适用。
②、需要的样本量较大,观察的时间较长,费 时、费力。 ③、在一项研究中一般只能研究一种因素与 疾病的关系。
7
前往调查前需要了解
了解本次事件概况:
✓ “首例”病例或“首诊”医生 ✓ 已经开展调查情况(方法、结果) ✓ 已撰写的调查报告,上报反馈情况 ✓ 采取的初步措施及效果
了解调查中已或可能出现的敏感问题
8
2.核实诊断
n 目的 n 在于排除 –误诊 –实验室检测错误
n方法 –访视病例 –查阅医疗记录 –核实实验室检测结果
37
8.实施控制措施
去除暴露源 减少与暴露因素的接触 防止进一步暴露 保护危险人群
终止暴发或流行
38
9.完善现场调查
补充调查
进一步研究方案 提高病例鉴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提高分子、分母的质量 复访
39
10.书面报告
书面报告
记录调查情况、结果及建议
种类
初步报告、进程报告和总结报告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3a6af4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2.png)
在现场环境下进行,以自然人群或现场特定人群为研究对象,以公共卫生思维为导向,从第一级预防的策略和措 施入手,研究环境因素或施加某种干预措施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研究方法选择依据
研究目的
可行性
明确研究想要回答的问题,是选择研究方 法的首要考虑因素。
考虑研究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 是否充足,以及研究环境、研究对象是否 具备开展研究的条件。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减少选择性偏倚的可能性。
3
对比不同来源的数据
通过对比不同来源的数据,评估选择偏倚的影响 。
信息偏倚识别与控制
标准化数据收集过程
制定统一的数据收集标准和流程,减少信息偏倚。
盲法收集数据
在可能的情况下,采用盲法收集数据,避免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
重复测量或调查
通过重复测量或调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究局限性及改进方向
样本局限性
分析样本来源、数量和代表性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及对结 果的影响。
方法局限性
分析研究方法、数据收集和处理等方面的局限性,以及对 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的影响。
改进方向
针对研究局限性提出改进建议,如扩大样本量、优化研究 方法、提高数据质量等。同时,也可以探讨未来研究的新 思路和新方法。
纳入与排除标准
制定明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以确 保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和代表性。
样本来源与抽样方法
01
02
03
样本来源
描述样本的来源,如医院 、社区、学校等,并说明 其代表性和可及性。
抽样方法
根据研究目的和可行性选 择合适的抽样方法,如随 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 抽样等。
抽样过程
详细描述抽样过程,包括 抽样框的制定、抽样单元 的确定、样本的抽取和分 配等。
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
![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3739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4.png)
研究结果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了重要依据,但仍需考虑 其他影响因素如遗传、运动等。
研究不足与展望
01
数据来源限制
由于数据来源于已有数据库或调查,可能存在信息不全或偏差,对结
果产生影响。
02
未考虑混杂因素
研究中未充分考虑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混杂因素,如遗传、环境等。
03
未来研究方向
根据分析结果,解释疾病流行的 原因、影响因素和可能的干预措 施。
总结研究结果,提出有关疾病的 流行பைடு நூலகம்学特征、分布情况和影响 因素的结论。
04
研究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论
吸烟与肺癌
通过分析大量数据,发现 吸烟与肺癌的发生有明显 关联。吸烟量越大,烟龄 越长,肺癌的风险越高。
饮酒与肝病
研究发现,长期大量饮酒 会导致肝损伤,增加患肝 病的风险。
进一步探讨吸烟、饮酒、饮食等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针对特
定人群的研究。同时,加强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的长期追踪观察,以更
准确地反映疾病发展趋势。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 标题: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的应用与优势 作者:张三,李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流行病学现况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现有干预措施的效果,为改 进和完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通过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的结果,可以向公众传递有关慢性疾病的 信息,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02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描述特定时间点上 人群中某种疾病的 分布情况和影响因 素;
检验和研究相关假 设,为病因研究和 预防控制提供依据 。
现有研究的不足
流行病学7.2 现场试验
![流行病学7.2 现场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587a6577b7360b4c2e3f64f2.png)
尽量在相同的或相似的条件下对样
本进行检测。
对研究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统一调
查方法,统一判断标准。
四、常见的偏倚
在现场试验中,最常见的偏倚是无 应答偏倚和失访偏倚。如果在一次研究 中,无应答者的比例较高,就会对研究 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应尽可能地提高 应答率。
影响应答率的因素主要有: ①研究对象对研究目的不了解; ②盲法失败; ③调查内容不合适; ④研究对象身体不佳; ⑤研究对象外出等。
察比较某种疾病的发生情况。
三、设计与实施
1、研究现场的选择
(1) 所进行试验的单位或社区人口应 相对稳定,流动性小,人口的数量和特征 能满足研究的要求。
(2) 在进行预防措施效果评价时,应 选择具有较高而稳定发病率的地区,以保 证在试验结束时,试验组有足够的病人, 便于进行流行病学效果评价。
3) 要求研究对病人产生的利益大于社 会和科学的利益;
4) 病人有权同意或拒绝参加研究;
5) 研究中,一旦发现危害性超过所 得利益,应该立即终止研究。
(3) 可接受性:
影响可接受性的因素很多,如该措施 的副作用、研究人员的态度、研究对象的 文化水平、以及对研究的认识等等。
(4) 简便易行: (3) Nhomakorabea知干预措施对其有害的人群不 能作为研究对象。
(4) 选择高依从性的人群作为研究对 象。
3.样本量的估计
样本量过小,会降低研究的效力,得不 出研究的结果;
样本量过大,则导致不必要的人力、 物力、时间的浪费。
估计样本量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为: ①某疾病在一般人群中的发生率; ②试验组与对照组某些特征差异的大小; 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和检验效力(1-β); ④拟采用单测或双测检验等。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https://img.taocdn.com/s3/m/ec4fa04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cb.png)
第三节 临床流行病学实验性研究的基本要素
9.如果医院计划从事对病人之治疗有影响的人体实验,病人有权 利事先知道其详情,而且病人有权拒绝参加如此的研究计划。 此项系强调病人有权要求在实施人体实验(human experimentation)前,先获通知、商量,并有拒绝接受的权利
10.病人有权利获得继续性的医疗照护。他(她)有权利知道可能的 诊病时间、医师及地点。出院后,病人有权利要求医院提供一 套联络办法,病人可获得在医疗上需要继续注意的事项。
不满意 阴性 模棱两可 疑似 阳性
不满意
2
1
1
00 4
阴性
7
26
19
1 0 53
模棱两可
4
2
11
5 3 25
疑似
0
0
1
6 6 13
阳性
1
2
12 13 100
符合率 2 26 11 6 4 100% 49% 100
(二)发生临床不一致性的环节
4、疾病诊断 不同医生对同一病例做出不一致的诊断称
5.病人在其个人的治疗计划上,有权利要求隐私方面的关注。 病例讨论会诊、检查和治疗,都是机密的且应该审慎地加 以处理。
6.病人有权利要求有关其治疗的所有内容及记录,以机密方 式处理。
7.病人有权利要求医院在其能力范围内,对病人要求之服务 做合理的反应。
8.只要与病人的治疗有关,病人即有权利知道医院与其他医 疗及学术机构的关系。病人也有权利知道治疗他(她)的人 彼此间存在的职业关系。
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
![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352ffa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6.png)
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是指通过观察和分析在人群中普遍存在的流行病或病毒传播趋势,来评估特定干预措施的效果。
这种研究方法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临床实践中的医疗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是进行有控制的实验,并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复制性。
以下将介绍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的设计和方法,以及其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应用。
一、研究设计和方法1. 随机分组设计: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通常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进行比较,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2. 人群选择:研究人群应具有明确的特征和共同的暴露风险,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流行病和传播的趋势。
3. 数据收集:研究人员通常通过问卷调查、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等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和流行病的传播情况。
4. 伦理审查:进行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时,应严格遵守伦理规范,确保研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二、疾病预防方面的应用1. 疫苗研究: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可以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疫苗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2. 预防措施评估:通过对人群中典型疾病的流行趋势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评估特定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如洗手、口罩的使用等。
三、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1. 药物研究: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可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为药物的研发和使用提供重要参考,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2. 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通过观察和分析特定疾病在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特征,可以制定更科学和有效的临床实践指南,提高治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总结: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它通过观察和分析人群中流行病的传播趋势,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临床实践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流行病学临床实验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可以不断提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水平,改善人群健康状况。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设计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2906554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71.png)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与设计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传播和控制的科学。
它是一门与公共卫生密切相关的学科,其方法和设计对于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研究的一般步骤、常见的研究设计和方法,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研究步骤1. 确定研究问题:在开始流行病学研究之前,需要明确研究的目标和问题。
例如,探究某种疾病的风险因素、疾病的流行趋势等。
2. 设计研究计划:研究计划的设计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关键,需要选择适当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人群和样本容量等。
常见的研究设计包括纵向研究、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等。
3. 数据收集:流行病学研究依赖于大量的数据收集工作。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验观察、医学记录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在数据收集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数据分析与解释:通过统计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并解释研究结果的意义。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学、卡方检验、回归分析等。
5. 结果报道与应用:将研究结果以科学的方式进行报道,包括撰写论文、制作报告等,以便其他研究者和决策者参考。
同时,研究结果也可以应用于公共卫生实践和政策制定。
二、常见研究设计1.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又称为追踪研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数据收集,探究疾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在纵向研究中,研究者需要选择一组人群,跟踪其健康状况,并收集相关信息。
然后比较研究开始前和结束后的差异,得出结论。
2.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也称为调查研究,通过一次调查来获取患病和暴露的信息。
研究者选择一组人群,调查其暴露情况和患病情况,然后比较暴露和非暴露群体的患病率差异。
3.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通过比较患病群体(病例)和非患病群体(对照)的暴露情况,探究疾病与因素之间的关系。
研究者首先选择一组患病的个体,然后选择与其具有相似特征的非患病个体作为对照。
三、常用研究方法1. 随访调查:随访调查是一种追踪研究的方法,通过询问被研究对象的生活方式、暴露情况以及患病经历等信息,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与方法
![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bfb4b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3.png)
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与方法流行病学研究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分布和控制的科学方法。
它旨在揭示疾病的原因、模式以及影响因素,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本文将探讨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与方法,包括研究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收集和分析。
一、研究设计1. 总体研究设计流行病学研究可以采用横断面研究、纵向研究或病例对照研究设计。
横断面研究调查人群在某个特定时间点的疾病发生情况,纵向研究则追踪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疾病发展情况,而病例对照研究则比较患病者和非患者的暴露史。
2. 样本选择样本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泛化性。
选择样本时需要考虑样本容量、人群特征、疾病频率等因素,并使用随机取样方法来避免选择偏倚。
二、数据收集1. 问卷设计问卷是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数据收集工具之一。
为了保证问卷的有效性和信度,需要制定明确的调查目标,避免干扰因素和主观性,选择合适的问卷类型(如结构化或半结构化),并进行预调查和问卷试验。
2. 检查和测量流行病学研究中需要测量的指标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生活方式、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疾病诊断等。
测量方法应具有准确性和重复性,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三、数据分析1. 描述性分析描述性分析是研究人群特征和疾病分布的基础工作。
常用的描述性分析方法包括计算平均数、标准差、频率分布、绘制柱状图、饼图等,以直观呈现数据的基本特征。
2. 推断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分析用于评估暴露因素和疾病之间的关联性。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生存分析等,以确定变量间的关联性和风险因素。
3.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评估研究结果的统计显著性的方法。
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包括卡方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等,以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四、结果解释和报告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报告应准确、客观。
研究报告中需要包含研究问题、目标、方法、结果和结论,结构清晰,数据直观呈现,避免主观臆断和夸大结果。
总结:流行病学研究的设计与方法是揭示疾病发生和分布规律的重要手段。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https://img.taocdn.com/s3/m/eba8116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78.png)
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临床流行病学是一门将流行病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学科,旨在解决临床医疗中的诊断、治疗、预防和预后等问题。
而一个良好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是确保研究结果准确、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关键。
一、研究问题的明确在进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之前,首先要明确研究问题。
这需要研究者对临床实践中的疑惑或未解决的问题有敏锐的洞察力。
例如,某种疾病的新治疗方法是否比传统方法更有效?某种药物的副作用发生率是多少?明确的研究问题应该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临床实用性。
为了确保研究问题的明确和聚焦,研究者需要进行充分的文献回顾。
了解前人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不足,有助于避免重复研究,同时也能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对象的选择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适用性。
应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明确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规定了哪些个体符合研究的条件,排除标准则排除了那些可能影响研究结果或不适合参与研究的个体。
例如,如果研究某种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纳入标准可能是确诊为高血压、年龄在一定范围内、未使用过相关药物等,排除标准可能是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疾病,对研究药物过敏等。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还要考虑代表性和样本量。
代表性是指研究对象能够代表所研究的总体人群,样本量则要足够大,以保证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和可靠性。
样本量的计算通常需要考虑研究的预期效果、检验效能、显著性水平等因素。
三、研究方法的确定常见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包括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横断面研究。
队列研究是对暴露于某种因素和未暴露于该因素的人群进行随访,观察其发病情况;病例对照研究则是选择患有某种疾病的患者和未患该病的对照,比较两组过去的暴露情况;横断面研究是在某一特定时间点对人群的疾病和相关因素进行调查。
实验性研究主要是随机对照试验(RCT),将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别接受不同的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组的效果。
流行病学实验教案模板及范文
![流行病学实验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2fb603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4.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目的。
2. 掌握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3. 通过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对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方法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随机化分组和对照设置。
2.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偏倚的识别和防范。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相关教材。
2.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案例分析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流行病学?什么是流行病学实验研究?2. 引导学生思考: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在医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目的1. 解释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概念。
2. 阐述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目的,如治疗试验、干预试验和预防试验。
三、讲解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1. 随机化分组:介绍简单随机、分层随机和区组随机分组方法。
2. 对照设置:讲解空白对照、阳性对照、安慰剂对照、自身对照和交叉对照。
3. 实验步骤:从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到结果解释。
四、案例分析1. 展示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案例分析材料。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环节。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内容1.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深入讲解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偏倚的识别和防范1. 介绍常见偏倚,如失访、退出、干扰、沾染和霍桑效应。
2. 讲解如何识别和防范这些偏倚。
三、总结与讨论1. 总结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的实际问题,教师解答。
四、作业布置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方案。
2. 下一节课进行方案展示和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流行病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步骤,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方案。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及相关问题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及相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3aed7033d4b14e84246851.png)
流行病学现场研究的选题
(1)从现场实际工作中发现 (2)从学术争论中选择课题 (3)从项目指南中选择课题 (4)从文献的空白点选题 (5)从已有的课题延伸中选题 (6)从改变研究要素中选题(因素、对象、指标三大 要素) (7)从学科交叉的边缘区和空白区选题 (8)学会借鉴移植,建立自己的课题
精品课件
息产生系
结局的方法缺陷,致使获 得的信
统误差。
2、本质:通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某种特征被错误分类
的方法偏离了
( misclassification ) , 也 即 使 用
判断时都
金标准。在对疾病状态和暴露状态
精品课件
3、信息偏倚的来源
① 检测方法不统一; ② 诊断标准不统一; ③ 观察条件不统一; ④ 询问方式不统一; ⑤ 研究对象引起,如记忆不准、态度的影 响等; ⑥ 综合引起的偏倚,“诱、供、信”造成。
精品课件
★ 统计学联系的本质:病因 + 偏倚 + 机遇
联系
偏倚可导致:虚假联系和间接
★ 偏倚的种类: 概括起来三大类, 即
倚
精品课件
选择偏倚 信息偏
一、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
1、定义:由于选择研究对象方法上的错误或缺点使研究结
果系统地偏离真实值。
2、实质:被选入的研究对象与没有被选者特征上的差异所
精品课件
三、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
1、定义:当研究某一暴露因素与疾病的个既与疾病关联又与暴露因
大了所研究
的外来因素的影响,从而掩盖或夸
的暴露与疾病的联系。
2、本质:既与研究疾病有关,又与研究因素有关的混杂
factor)在比较的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和步骤与方法和技巧课件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目的和步骤与方法和技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71c14a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0.png)
应 答
如果应答应明确以下问题:当地能提供什么资源调查组能提供什么资源谁指导日常调查工作谁对调查进行全面监督和最终负责各种数据资料如何分头收集,谁负责分析是否要撰写研究报告,如需要,谁写,送给谁
组织准备
病例定义: 例子
2002年8月15日至9月20日X镇5岁以上严重脱水或急性水样腹泻的垂危病例,
病例定义
疑似病例 Possible/Suspect case 患严重腹泻的病例临床诊断病例 Probable case 2002年8月15日至9月20日,X镇,5岁以上严重脱水或急性水样腹泻的垂危病例,确诊病例 Confirmed case 从病人粪便中分离到霍乱弧菌
流行曲线
定义用直方图表示在适当的间隔时间 X轴 内所发生的病例数 Y轴 按发病时间的病例频率分布图从曲线形状可以做出多种推断利用潜伏期后推可能的暴露时间区分暴露的类型预测病例数量
流行曲线的类型
点源传播
人-人传播
流行曲线的类型
连续源传播
间隔源传播
地点分布
常见于居住地点工作地点活动 学校、娱乐、旅行等 地点 标点地图: 特殊居住地和/或暴露建筑物内部街道或邻居县/省分布
受关注,易产生偏倚 有利于发现病例、措施落实
很少受影响
5.合作程度
合作对象常与事件有关,易产生偏倚结果与预期矛盾时
合作较好
6.控制措施
更关注控制措施效果
更关注调查结果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与科研调查的比较
特 征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一般调查
7.假 设
调查之初无明确假设 先描述,再假设
有明确假设
8.调查控制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与设计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96c259e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4f.png)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与设计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分布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重要基础。
在流行病学的研究中,科学的方法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介绍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和设计。
一、研究方法1.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是流行病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可以通过面对面的访谈、电话调查或者在线问卷等形式进行。
在问卷调查中,研究者需要准确地设计和制定调查问卷,保证调查问题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 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常用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研究者通过对一组患病个体(病例组)和一组未患病个体(对照组)进行比较,来探索患病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3. 队列研究:队列研究是观察一组人群中的个体,根据暴露情况将他们分为受暴露组和未受暴露组,然后长期跟踪观察他们的疾病发生情况。
队列研究可以分为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回顾性队列研究。
4. 生态学研究:生态学研究是研究环境与疾病之间关系的一种流行病学方法。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条件下疾病发生和分布规律的比较,可以揭示环境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1. 横断面研究:横断面研究是一种快速而广泛的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研究者在某个时间点上对一组人群进行观察和测量,了解疾病的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的分布情况。
2. 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观察过程,对研究对象进行多次的观察和测量。
通过长期的跟踪和观察,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疾病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3. 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是流行病学中一种较为精确的研究设计。
研究者通过随机分配受试者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干预措施,然后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以评估干预措施对疾病的影响。
4. 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指通过采取问卷调查、个案调查等方式,收集研究数据以及相关信息的设计。
调查研究可以广泛地收集不同人群的相关信息,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分布和相关因素。
三、数据分析与解释在流行病学研究中,数据分析和解释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研究者需要对所收集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相应的统计方法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关系和相关性。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及相关问题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及相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36118004650e52ea5518986e.png)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及相关问题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沈洪兵第一部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设计第一节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原则流行病学研究通常是在人群中实施的。
在对人群中疾病发生的频率或因素与疾病发生的联系强度进行估计时,有许多因素可能会影响其准确性,使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存在偏差,有时甚至会得出与实际情况完全相反的结论。
造成这种偏差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二:一是随机误差(random error),二是系统误差(systematic error),即偏倚(bias)。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原则和策略,就是既要保证整个研究切实可行,又要尽可能减少这两类误差,以达到准确的参数估计。
减少随机误差可提高研究的精确性(precision),减少偏倚可提高研究的真实性(validity)。
一、提高研究的精确性减少随机误差可以使研究的精确性提高。
导致随机误差的原因有多种,主要来源于对研究对象的选择过程,即抽样过程。
这种随机误差被称为抽样误差或抽样变异。
所有的流行病学研究包括队列研究中都有可能存在抽样误差,因为用于研究的对象,实际上总是一个样本。
即使研究对象包含了一个特定人群的所有个体,其也可被视为是更大范围人群的一个样本。
抽样误差仅是流行病学研究中随机误差的来源之一。
其他如对研究变量进行测量时也易产生随机误差,从而影响研究的精确性。
提高研究精确性的方法可以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增加研究的样本含量,二是提高统计效率。
(一)增加样本含量增加样本含量是减少随机误差、提高研究精确性的最基本方法。
但样本过大可导致人力、物力、时间和费用的增加,提高研究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可根据研究目的来确定适宜的样本大小,并通过合理的抽样,使样本的特征能代表目标人群。
样本大小一般是用统计学中样本大小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或者从由这些公式计算制成的“样本含量表”获取。
目前一些常用的资料处理软件包如Epi Info 等,都具备样本含量的计算功能。
(二)提高统计效率在不增加样本含量的情况下,可通过细致的研究设计而从研究对象获取尽可能多的统计信息。
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
![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f66936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27.png)
聚类分析方法包括k-均值聚类、层次聚类和密度聚类等,它们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别或簇,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
总结词
聚类分析方法
除了上述三种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外,流行病学现况研究还常常用到其他相关的分析方法。
总结词
这些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关联规则挖掘、决策树分析和神经网络等,它们可以用来探讨变量之间的关系和预测结果,以及进行复杂的数据挖掘和预测建模等。
注意事项
注意研究假设的合理性;注意样本的代表性;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注意研究结论的推广和应用。
研究设计的要点与注意事项
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
04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流行病学现况研究中最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描述数据的基本特征和分布情况。
总结词
通过计算各种统计指标,如平均值、标准差、频数分布等,来描述研究对象的特征和分布情况,同时也可以绘制统计图表,如直方图、饼图等,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1)难以判断因果关系;2)难以准确估计暴露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联系;3)可能存在偏倚和误差等。
现况研究的局限性主要包括
流行病学现况研究的设计
03
选择现况研究的研究对象,一般选择特定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人群,以明确该人群中是否存在可疑危险因素。
采用随机抽样或系统抽样的方法,从目标人群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研究。
结论
该研究结果提示,食管癌的发病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应该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包括改善饮食习惯、避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嗜好、加强职业防护等措施,以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同时,需要加强健康教育和筛查工作,提高居民对食管癌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流行病学:第二章 现况研究
![流行病学:第二章 现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bff61a58bd63186bcebbc9e.png)
将该地区全体居民进行编号,利用抽签方法抽取500名研 究对象,或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抄录500个随机数字,抽取 相对于编号的500名研究对象
问题 3
除了单纯随机抽样,你还可以采取哪些随机抽样的方法?
1.系统抽样: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单位抽取一个 单位,例如可按户或按门牌号,每间隔K户调查。
样本量估计:甲状腺的现患率为p。α=0.05,若容许误差为 0.1p,那么估计样本量为N=400×(1-p)/p。
4.研究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和甲状腺超声检查
(1)一般人口学特征:1、性别、出生日期、婚姻状况、 职业类型、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等2、生活方式:是 否吸烟、饮酒、饮食偏好等。其中,婚姻状况可分为未婚/ 已婚/再婚、离异/丧偶4类;文化程度可分为初中及以下、 高中及中专、本科及大专、本科以上4类;吸烟情况参照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1天内吸烟1支以上,连续或累 计6个月者);饮酒情况参照WHO的定义(每周至少饮酒1 次且连续或累计6个月以上)。
统一标准;
3、 血清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检测过程中,严格遵 守操作要求。正确选择测量工具和方法。
4、资料收集分析阶段:资料复查复核,选择正确的统计分 析方法
课题四
问题1 本课题研究设计与课题三的研究设计比较有什么特点?从
上述的资料中可获得有关影响因素研究线索吗? 答:本次现况研究是对一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进行调查,
流行病学教案(研究参考模板)
![流行病学教案(研究参考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22e7d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e.png)
数据收集、整理容,设计合适的调查问卷或表格,以便收集所需的数据。
培训调查人员
对调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调查目的、内容和方法,能够准 确地收集数据。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转换,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解释 。
数据分析
采用合适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 和多元分析等,以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和趋势。
针对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措施
高风险应对措施
对于高风险,应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如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完 善数据保密机制等,确保研究过程的安全性和数据的保密性。
中风险应对措施
对于中风险,应注重风险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防止风险升级。
低风险应对措施
对于低风险,可保持关注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加强培训提高研 究人员的风险意识等。
职业特点
探讨某些职业人群因工作环境、接触物质等 因素导致的疾病风险增加。
遗传因素
研究遗传因素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 其与环境的交互效应。
行为生活方式
评估吸烟、饮酒、饮食、运动等行为生活方 式对疾病的影响。
03 传播方式与途径 探讨
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途径概述
直接传播
病原体通过直接接触从感染者传播给易感者,如皮肤接触、性接触、母婴传播 等。
流行病学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如疫苗接种策略的制定、公共卫生事件的 应对等。
02 疾病分布与影响 因素分析
疾病地区分布特征描述
地区分布差异
探讨疾病在不同地理区域的分布情况,如城市与 农村、不同气候区域等。
聚集性分布
研究疾病在特定地区的聚集现象,如疫源地、高 发区等。
迁移与扩散
分析疾病随人口迁移、交通流动等因素的扩散规 律。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437d53360cba1aa811dabd.png)
第八章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流行病学研究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现场调查前的准备、现场调查实施和资料分析与撰写研究报告三个阶段,而第一阶段中的主要工作是研究设计,也就是本章将要介绍的内容。
研究设计就是制定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和计划实施方案,它是研究工作的指南,集中体现了课题研究人员的设想和构思。
研究设计是研究工作中极其重要的环节,一项科学研究成功与否,与科研设计质量密切相关。
一项完善的科研设计,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更是取得真实结果及达到预期目标的可靠保证。
因此,在研究课题确定以后,必需做好周密而完善的科研设计。
第一节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原则流行病学研究同其它医学研究不同,它以人为研究对象,通常是在人群中实施,在进行研究设计时要着重考虑研究对象、研究因素和效应指标的安排。
作为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科的方法学,流行病学研究尤其强调按照设计的基本原则作好科研设计,努力提高研究的精确性与真实性。
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随机、对照、均衡、重复和盲法等。
一、随机化原则随机化就是使每一个受试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中或分配到不同的处理组,是保障调查样本有代表性或非处理因素在各组间分布均匀的一种统计学措施。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随机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⑴随机抽样:使每个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中,从而保证所得样本有代表性。
常用的随机化抽样方法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以及整群抽样。
⑵随机分组:使每个受试对象被分配到不同处理组的机会均等,使不同组间的非处理因素具有均衡性或可比性。
常用的随机分组方法有抽签法、抓阄法、扔硬币法、随机数字表法,或通过计算机产生的伪随机数字进行分组。
具体使用那种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⑶试验顺序的随机,每个受试对象接受不同处理措施的先后顺序机会均等,从而平衡试验顺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二、对照原则只有比较,才有鉴别。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不管是病因探讨,还是病因假设的验证,或是干预措施的效果评价,都要设立对照组,其目的就是在病例组或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所研究因素外的其他因素方面基本一致的前提下评价研究因素在各比较组的效应值,从而使研究因素的效应得以显露。
流行病学课题设计范文
![流行病学课题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9586b7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d9.png)
流行病学课题设计范文题目:请设计一个关于“探究某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课题。
答案:# “某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课题设计。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本研究旨在了解某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社区高血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目的。
1. 描述某社区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包括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等。
2. 分析影响该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的因素,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饮食习惯、吸烟饮酒状况、家族史等。
三、研究对象。
某社区年龄≥60岁的常住老年人。
四、研究方法。
# (一)研究类型。
横断面研究。
# (二)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首先将社区按照不同的居民小区进行分层,然后在每个层内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老年人,以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 (三)样本量计算。
根据以往研究,预计该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0%,容许误差为5%,置信水平为95%,则按照公式n = frac{z^2p(1 p)}{d^2}(其中z为标准正态分布的分位数,z = 1.96;p为预期患病率;d为容许误差)计算样本量:begin{align}n=frac{(1.96)^2×0.3×(1 0.3)}{(0.05)^2} =(3.8416×0.21)/(0.0025)=(0.806736)/(0.0025) = 322.6944≈323end{align}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失访等情况,增加10%的样本量,最终确定样本量为n = 323×(1 + 0.1)=355人。
# (四)资料收集方法。
1. 问卷调查。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等。
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如盐摄入情况、蔬菜水果摄入情况等)、吸烟饮酒状况(是否吸烟、吸烟量、是否饮酒、饮酒频率等)、体力活动情况(每周运动天数、每次运动时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的收集
一时性资料的收集
流行病学调查 调查的方式 调查的内容 调查表的设计 … …
*不同调查方式的比较*
优 点 不 足 1.灵活性强; 2.应答率高;3.非言语行为的佐证; 面 4.控制调查环境; 5.问题顺序可掌握; 6.可记录 访 下自发性回答; 7.第一手资料,完整性较好; 8. 访谈时间可以记录; 9.可以利用比较复杂的调 查表 1.费用高,时间长; 2.存在面访偏性: 调查者对问题的理解不同,被调查者 对来者的印象亦不同; 3.无机会推敲记 录; 4.问题措辞不标准化; 5.入户难:尤 其在国外,面访一般很难被接受
抽样设计
非概率抽样
HAPHAZARD SAMPLING 偶然样本 QUOTA SAMPLING 定额样本 EXPERT SAMPLING 专家样本 PURPOSIVE SAMPLING 目的样本
*概率样本推论总体示意图*
推论总体 INFERENCE POPULATION —全国15-59岁妇女 经验判断推论 目标总体 TARGET POPULATION —1982年6月底时全国15-59岁妇女 经验判断推论
• 缺点
• 一时性调查无法进行动态分析和了解发生、发展规律 • 由于是专题调查,故调查面比较窄,调查效率不是很高 • 研究设计比较复杂,且耗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资料的收集
经常性资料的收集
主要是通过原始资科的登记和统计报告来完成的。在建 立登记报告系统时应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 登记报告的内容 • 登记报告的单位和人员 • 登记报告的工具 • 登记报告的方法 • 资料的检查 • 资料的储存
范围总体 FRAME POPULATION —1982年6月底时除外台湾、西藏15-59岁妇女 经验判断推论
调查总体 SURVEY POPULATION —范围总体中除外住院、出国和在押的 统计推论 样本 SAMPLY
样本含量的估计
影响样本含量大小的因素
总体中个体间变异的大小 第一类误差 第二类误差 分析的分组多少 资金的多少
(4) 自我管理式调查 (self-administrated questionnaire)
调查表的设计
基本原则
根据调查目的和最后报告中需要的结果,考虑 调查表中应包括哪些信息。根据所需信息来设 计调查问题。 尽可能使用标准问题 与有关专家取得共识 调查表的预试验 注意尊重被调查人的尊严和隐私
调查表的设计
调查问题编写的一般原则
问题应尽可能说清楚及有针对性 避免一箭双雕的提问,即双重问题,一个问句只问一 个问题,以防应答者难以回答“您抽烟喝酒吗?” 避免提问中的诱导性与强制性,即问话内容有明显导 向回答的作用,如“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您 赞成还是反对?” 问题要适合所有应答者,如问:您妻子多大年龄,只 限用于已婚对象,而其他应答者则不行,故需先确定 婚否,再确定回答哪些问题 问题不宜过长或包括过多的知识
原理
认识论基础上的误差理论 概率论和大数法则
抽样设计
概率抽样
SIMPLE RANDOM SAMPLING 单纯抽样 SYSTYMATIC RANDOM SAMPLING 系统抽样 STRATIFIED SAMPLING 分层抽样 CLUSTER SAMPLING 整群抽样 MULTIPLE STAGE SAMPLING 多阶段抽样
1.题目; 2.立题依据和意义; 3.研究目的; 4.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对象、研究变量、资料收集、数据处理与分析; 5.质 量控制; 6.研究进度; 7.经费预算; 8.本研究具备的条件及 存在的问题; 9.预期结果; 10.参考文献
可行性论证
抽样的概念和原理
概念
总体 样本 样本单位
样本含量大小的估计
因研究设计而异
资料的来源
经常性资料
医疗卫生日常工作记录和报告卡片
• 收集和使用这类资料时要特别注意其完整性与正确性 • 医院资料的缺点与局限性
–医院的资料不代表全人口的资料 –每个医院的资料都可能带有选择性 –收集不同时期的医院资料时,要注意由于时间不同对资料的质量 所带来的影响
医学科研设计的一般原则
明确研究目的和研究总体 确定和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
• 统计学方法 • 流行病学方法
合理地选择研究对象 资料收集的质量是关键 坚持代表性、可靠性、可比性和显著性的原则 可行性研究 设计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中途不得任意 改动
研究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研究选题 文献综述 研究设计书
邮 1.缺乏机动性; 2.应答率低; 3.无其他非 寄 1.节省费用省时间; 2.匿名效果好; 3.调查问卷 言语行为的佐证; 4.无法确认是否自发 调 措辞标准化; 4.可以避免面访偏性; 5.易于联系 回答; 5.对回答日期无法控制; 6.不宜进 查 行复杂问卷的调查; 7.选择回答的偏性 电 1.能产生有代表性的样本,并控制被调查者 话 的选择; 2.较高的应答率; 3.能控制问题的顺序; 调 4.电话调查员易选择,被监督,也容易培训; 查 5.费用相对低廉; 6.能较快得到结果 1.取决于电话普及的程度; 2.不能问太 复杂太长的问题; 3.难于控制被调查人 同其它人商量答案; 4.对被调查人的回 答可能听错,而无法检验
如何评价一个科研项目
李立明
如何评价一个科研项目
看研究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看抽样方法与样本量 看资料的来源、收集和利用 看数据资料的分析和解说 看论文撰写的水平
科学研究设计的分类
科学分类
• 观察性研究 • 实验性研究
医学分类
• 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 试验研究(trial) • 调查研究(survey)
统计报表
• 自行设计报表时,应规定填报方法,并做到内容有的放矢,切 实可行,不可过繁,否则增加填报负担,反致不能顺利上报或 研究目的,进行专门的调查设计,围绕研究目 的收集所必需的资料与信息,即流行病学专题调查研究
• 优点
• • • • 由于是进行专门的研究设计,故收集的资料比较完整,可靠性较强 诊断标准和方法一致 能够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调查 由于目的明确,故只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都能得出比较有价值的 科学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