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震资料在线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B
2. A
3.A
4.D
5. 对于地震反射界面的追踪对比方法,下面说法最准确的是:D
A、同相轴对比
B、波组对比
C、波系对比
D、以上各方法的综合对比
6. 包络线解释方法主要适用于_____地震反射界面对比。

A
A、波组对比
B、标志层对比
C、不整合界面对比
D、波系对比
7. 按地层产状特征可以将不整合分为_____A
A、角度不整合与平行不整合
B、削蚀不整合与超覆不整合
C、超削不整合与超覆不整合
8. 区域不整合是不整合一种,它属于不整合的__ _分类中的一种。

C
A、地层产状特征分类
B、成因分类
C、按分布范围分类
D、按剥蚀期次分类
9. 发散上超的特征是上超点所对应的各同相轴之间向盆地内部增宽,是一种生长不整合。

对于发散上超的成因下面论述正确的是_ __B
A、向盆地内部物源供应增大引起的
B、由于差异构造沉降造成的
C、湖平面上升造成的
D、差异盛压实形成的
10. 从成因上看,削截是地层沉积后再被削蚀,退覆则是盆地边缘抬升时还发生有沉积作用,
形成生长不整合。

在形态特征上主要区别在于____A
A、界面下的地层是否向盆内楔形增厚
B、界面以下地层是否发生剥蚀
C、界面下的地层是否发生退覆
D、界面以下地层在盆地边缘抬升时是否还发生有沉积作用
11. 三级层序是层序地层研究的关键,典型三级层序一般以______为界面,并表现为一个沉
积旋回。

B
A、区域不整合面
B、局部不整合面及对应的整合面
C、区际不整合面
12. 典型三级层序表现为一个完整沉积旋回,它通常包括___个体系域D
A、1个
B、二个
C、3个
D、四个
13. 构造层序的界面一般与______界面面相对应。

A
A、区域削截面
B、局部削截面
C、区际性削截面
D、整一面
二、多选题
14. 地震剖面显示方式有以下几种:ABC
A、波形显示
B、波形加变面积显示
C、波形加变密度显示
15. 地震资料解释几乎涉及所有基础地质和石油地质研究领域,主要包括:ABCD
A、地层学
B、构造地质学
C、沉积学
D、石油地质学
16. 整一界面是其上下的同相轴均与其平行或大致平行的地震反射界面。

它包括的类型是:
_______AB
A、连续整一面
B、不连续整一面
C、下切面
D、削截面
17. 前积反射构型的进积沉积体一般与下列反射界面伴生_______CA
A、下超;
B、顶超
C、上超
D、退覆
18. 通常在地震剖面上可以识别的最小层序单元是______D
A、体系域
B、准层序
C、三级层序
D、四级层序
19. 层序由体系域组成,体系域的识别以______面为界。

A
A、首次水进(洪泛)面
B、最大水进(洪泛)面
C、下超面
D、顶超面
20. 三级层序一般相当于地层学的______地层单元C
A、系
B、组
C、段
D、亚段
21. 层序划分对比主要依据_____方面特征。

A
A、界面特征
B、旋回特征
C、岩性特征
D、测井曲线
22. 层序地层单元的分级系统主要包括_____方面。

C
A、构造演化阶段
B、沉积演化阶段
C、旋回周期性
D、基准面变化规模
23. 层序地层学根据全球海平面升降旋回划分对比地层,认为可以识别出五个级别的沉积旋
回以及相应的层序单元,其中______是层序地层学的核心。

B
A、一级层序
B、二级层序
C、三级层序
D、四级层序
24. A
25.C
二、判断题
26. 地震剖面是由多个单道地震记录横向排列组成的,纵坐标一般是地震波在地层中的双程
旅行时间,单位通常是用毫秒。


27. 地震剖面横坐标是地震道间距的倍数,因此,地震剖面上的显示的地层界面倾角大小是
真实的。


28. 地震同相轴是地震剖面上相同相位的连线,只有波峰或波谷才称为同相轴。


29. 地震反射标志层是指波形特征突出、分布稳定且广泛的同相轴或波组。


30. 不整合面的地震反射特征与普通地层界面相同,由于它反映了更长的时间间断,地震反
射强度更大也更稳定。


31. 地震剖面解释中的交点闭合工作十分重要,所以,凡是闭合的剖面就是解释正确的剖面。


32. 不整合与不整一意义相同。


33. 地震剖面上的连续整一面的振幅、频率横向上较稳定,主要反映稳定环境下所形成地层
层面。


34. 地震剖面上的下切面是指界面上下同相轴总的产状趋势一致,但界面本身有局部起伏或
下切特征,其振幅、频率横向上一般变化较大,是角度不整合的产物。


35. 构造层序界面一般对应局部不整合面。


36. 区际不整合是指不整合在多个相邻盆地同时发育。


37. 下超是沉积物侧向进积的表现。

一般发育在三角洲和扇体的前缘带,其特征是该界面之
上的同相轴向沉积体前方逐个终止于界面之下倾角更大的同相轴之上。


38. 下切面指界面上下同相轴总的产状趋势一致,但界面本身有局部起伏或下切特征,因此,
它属于不整一面的一种。


39. 地震反射的整一界面相当于地质上的整合界面。


40. 层序由多个体系域组成,体系域在级别上对应准层序。


第二次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A、.
B、.
C、.
D、.
2. 对于断层解释完成后的断层组合工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A、要优先组合大级别断层
B、要优先组合小断层
C、没有差别
二、多选题
3. 地震资料构造解释就是在地震剖面上识别____等各种构造地质现象。

BD
A、油气藏
B、断层
C、岩性
D、褶皱
4. 在地震剖面上解释正确的构造现象应该在在几何学和运动学上以及地质上的都是合理的,它要满足以下准则:即在解释方案在几何学上必须是____。

BD
A、精确的
B、可接受的
C、可复原的
D、平衡的构造
5. 绕射波的形成是由于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遇到界面上不规则体,产生的,下面关于绕射波的论述正确的是_____。

AB
A、断层的断棱点
B、地层尖灭点
C、不整合面上的突起点
D、只有断层面才能产生绕射波
6. 绕射波的特点是_____。

ABC
A、具双曲线形状,其陡缓与测线和断层间的夹角成正变关系
B、半幅度点对应绕射点
C、绕射波上的振幅从绕射点向外逐渐减弱
D、以上都不正确
7. 地震剖面上速度变化会引起构造形态假象,以下论述正确的是______。

AB
A、低角度逆断层上盘可能会出现假背斜
B、正断层下盘可能会出现假背斜
C、断层上下盘均可能会出现假背斜
D、以上都正确
8. 对于全程多次波的识别依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C
A、时间成倍
B、倾角成倍
C、极性反转
D、以上都正确
9. 断层在地震剖面上有独特的识别标志,作为断层识别依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BC
A、同相轴错断,波组波系错断
B、断面波
C、地层产状突变,地震相特征突变
D、以上都不正确
10. 编制构造图时,对于等值线的勾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B
A、在单斜层上,等值线间隔均匀变化,不允许出现多线或缺线现象
B、两个正向(或负向)构造之间的鞍部或脊部不能走单线,而应有两条数值相等的等值线并列出现在轴线两侧
C、等值线可以相交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1. 断层解释以可有许多种手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C
A、剖面解释
B、水平时间切片解释
C、基于数据体的三维解释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2. 构造样式是指在剖面形态、平面展布、排列和应力机制上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构造的总体特征,是了解特定构造变形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系列构造变形的总体概貌,对于构造样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C
A、在剖面形态、平面展布、排列上有密切联系的相关构造变形的组合
B、相邻构造
C、成因上存在密切联系相关构造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3. 构造样式首先根据位移场可分为:①水平伸展;②水平收缩;③水平走滑;进而在每个大类中可根据基底—盖层关系分为______:BC
A、推覆构造
B、盖层滑脱
C、基底卷入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4. 逆断层是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对于其成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C
A、由水平挤压作用所致
B、水平拉张作用所致
C、重力滑动作用所致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5. 逆断层可能形成以类型包括______。

BCD
A、平直断层
B、转折断层
C、弯曲断层
D、坡坪式断层
16. 对于正断层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CD
A、断层上盘相对下降
B、断层上盘相对上升
C、在伸展应力作用下形成
D、可由重力滑动作用形成
17. 正断层断面形态可以是______。

ABC
A、平面状
B、铲状
C、坡坪状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8. 对于“正花状构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BC
A、一般为压扭性走滑断裂伴生
B、大多数断层具逆断距
C、断层间为地垒断片在走滑断裂上部形成背形构造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9. 对于“负花状构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BCD
A、一般与张扭性走滑断裂伴生
B、在走滑断裂上部形成向形构造
C、大多数断层具正断距
D、断层间为地堑断片
20. 作为识别走滑构造组合的特征构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BC
A、花状构造
B、海豚效应
C、丝带效应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三、判断题
21. 弯曲的地质界面在水平迭加剖面上形成回转波。


22. 在水平迭加剖面上,对于倾斜界面其地震成像与目标空间一致。


23. 在水平迭加剖面上,凹界面的地震响应特征与实际地质界面不同,一般其大小总是小于
实际界面。


24. 在水平迭加剖面上,凸界面反射波同相轴显示范围比实际凸界面范围小。


25. 在水平迭加剖面上,凹界面上会产生波的发散,因此反射能量减弱;凸界面反射波会产
生聚焦现象。


26. 在地震勘探中,主测线是指与区域构造走向垂直的剖面;而联络测线是指与区域构造走
向平行的剖面。


27. 对于二维偏移地震剖面,主测线与联络测线同相轴可能会不闭合。


28. 在地震剖面解释中,同相轴错断或波组波系错断一般是大断层存在的标志。


29. 一般情况下正断层断面倾角大于逆断层。


30. 铲式逆断层即断层面在剖面上呈上缓下陡的产状。


31. 坡坪式断层指断层面倾角在剖面上呈陡缓交替变化,它一般是由于涉及的地层能干性差
异引起的。


32. 对于基底卷入逆断层,断层面形态可以是高角度,也可以是低角度,可以是铲式,也可
以是反铲式,但是在基底构造层中一般不会表现为坡坪式。


33. 在进行断层组合时,同一断层在不同剖面上所反映的断层性质可以不同。


34. 在进行断层组合时,同一断层的断面产状在不同剖面上应基本一致或有规律变化。


35. 在进行断层组合时,断层在平面连接时可以穿越无断点显示的测线。


36. 正断层断面倾角总是大于逆断层。


37. 水平走滑断层就是位移沿断层走向分布,而在剖面上(垂直走向上)没有位移。


38. 对于逆断层而言,在基底构造层中一般不会表现为坡坪式。


39. 对于正断层而言,断面倾角主要以高角度(50~60度)为主。


40. 对于走滑断层而言,断面倾角主要以低角度为主。


第三次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
1. 前积构型有时发育不全,但所有前积反射至少必须有_______部分。

B
A、顶积层
B、前积层
C、底积层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 对于某一个标准前积反射体而言,一般来说,沉积粒度最细的最可能是_____部分。

A
A、顶积层
B、前积层
C、底积层
D、以上说法均不对。

3. 地震反射结构一般对应地震相单元级别为____。

B
A、地震相
B、地震亚相
C、地震微相
D、以上说法均不对
4. A
A、.
B、.
C、.
D、.
二、多选题
5. 地震反射结构是指地震反射同相轴的物理地震学特征,它包括其_________。

ABCD
A、视振幅
B、视周期
C、波形
D、连续性
6. 关于高振幅、高频率、高连续性结构代表的地质意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BC
A、振幅高意味着界面上、下岩性差异大
B、频率高意味着层厚较薄且频繁交替
C、连续性高则意味着岩性和岩层厚度横向上很稳定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 “高振幅、高频率、高连续性”地震反射结构可能对应的沉积相类型是_____。

BC
A、深海相
B、深湖-半深湖相
C、沼泽相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8. 层序单元内地层叠加型式主要有以下类型_______。

ABC
A、加积
B、进积
C、退积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9. 关于盆地内退积地层叠加型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B
A、反映沉积盆地内沉积速率小于可容纳空间增长速率
B、反映相对海(湖)平面上升
C、沉积速率加大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0. 关于平行-亚平行反射构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B
A、均匀垂向加积作用
B、进积作用
C、退积作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1. 关于平行-亚平行反射构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B
A、各同相轴总体上是相互平行的,但同时又表现出波状起伏。

B、它是不均匀垂向加积作用的产物
C、反映同一地层单元内的岩性横向上变化较大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12. 关于发散反射构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BCD
A、为同相轴之间的间距朝着一方逐渐减小,其中一些同相轴逐渐消失
B、反映地层单元厚度向发散方向减薄
C、是由于差异沉降作用形成的
D、较大的同生正断层上盘会发育。

13. 关于丘形反射构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BC
A、地层单元在局部突然增厚,向上凸起而被上覆地层所围绕
B、可能由于生物礁的生长作用
C、由于塑性地层或侵入岩体所形成的底辟构造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4. 关于前积反射构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BC
A、其内部的同相轴表现为倾斜并向前推进的特征
B、由于沉积物的进积作用形成
C、是三角洲、扇三角洲、各种扇体以及大陆坡及碳酸盐台地边缘斜坡的典型标志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5. 标准的前积构型可能包括________。

ABC
A、顶积层
B、前积层
C、底积层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6. 对于前积层的成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BC
A、进积速率大于加积速率
B、前积坡度取决于进积速率与加积速率比值大小
C、前积高差反映了右能的古水深
D、以上说法均对。

17. 关于下超型前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BC
A、反映可容空间增长速率>沉积物供应速率
B、沉积物可能较粗
C、缺少底积层
D、以上说法均不对。

18. 对于S形前积反射沉积体,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BCD
A、由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三个部分组成
B、反映容空间增长速率>沉积物供应速率的沉积条件
C、含较丰富的细粒沉积
D、一般为相对低能的三角洲沉积环境产物。

19. 对于帚状前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BC
A、外形呈扫帚状
B、内部反射从根部向下倾方向发散,沉积角度高;下超于底界之上。

C、代表了快速堆积体,如近岸水下扇、冲积扇等
D、一般为三角洲沉积
20. 区域地震相分析包括的内容有______。

ABCD
A、地震相
B、地震亚相
C、地震微相
D、平面相
21. 利用地震相进行沉积相解释的缺点是_____。

BC
A、地震相的横向分辨率不高
B、地震相分析的纵向分辨率低
C、地震相分析的多解性强
D、地震相具有卓越的三度空间观测能力。

22. 关于冲积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BC
A、与盆地边缘大断裂相伴生
B、纵剖面上以杂乱前积构型和帚状前积构型最为常见
C、横剖面上沉积体为丘状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3. 关于海盆河控(建设型)三角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BC
A、离盆地边界较远,不受盆缘边界断层活动的控制
B、以S型、顶超型和复合型前积构型最为普遍
C、地震相单元具伸长锥状外形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4. 关于扇三角洲,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BC
A、发育在盆缘边界断层之下
B、扇三角洲兼有冲积扇和三角洲的地震相特征
C、具锥状外形,规模一般比冲积扇大
D、以上说法均不对
25.A
A、.
B、.
C、.
D、.
三、判断题
26. 地震相是特定沉积相的地震响应, 根据各种地震相特征可推断其沉积相,进而恢复出当
时的沉积环境。


27. 地震相是特定沉积相的地震响应,它们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28. 利用地震反射构型、结构和地震相单元外形可以进行定量的地震相分析。


29. 地震反射震幅可以反映岩性特征,强振幅表示砂岩。


30. 地震反射视周期指地震道上相邻两个同相轴间的时间间隔,其倒数则为视频率,反映了
反射界面之间间距的大小。


31. 地震反射连续性指同相轴的视振幅、视频率在横向上的稳定程度,反映了界面上、下岩
性差别及其在横向上的稳定程度。


32. 杂乱反射结构的基本特征就是振幅很强,但又不连续,故显得很杂乱。

振幅强意味着界
面上下岩性差异大,而连续性差则意味着岩性或岩层厚度横向变化剧烈。

这种反射结构往往是扇体的特征。


33. 无反射结构与杂乱反射结构地质意义相同,在地震剖面上也难以区分。


34. 地震反射构型是指地震剖面中同相轴的空间排列方式,是地层叠加模式的直接表现。


35. 加积地层叠加模式是指逐渐变年轻的准层序,层层向上沉积而岩相没有大的侧向移动,
即反映了沉积体系不断地垂向加积的过程,其可容纳空间增长速率接近或等于沉积速率。


36. 前积(进积)是指逐渐变年轻的准层序逐层向盆地方向沉积并可延伸较远,实际是沉积
体向盆地内推进,它表示湖平面在下降。


37. 前积地震反射是三角洲的响应特征。


38. 三角洲会形成前积地震反射,并且无论在哪个方向的剖面上都会看到前积现象。


39. 地震相单元外形是指在三度空间上具有相同反射结构或反射构型的地震相单元的外部
轮廓。


40. 坳陷湖盆三角洲前积反射不发育的主要原因物源供应不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