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实施方案
(2019年10月)
1、基本概况
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地处松花江流域,嫩江与霍林河的交汇处,总面积506.84平方公里,是吉林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是我国东北地区自然保护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吉林省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在全球和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尤其是珍稀、濒危鸟类保护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实施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维系吉林省生态安全及促进吉林西部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方案治理范围以查干湖为中心的8347平方公里周边影响范围,治理重点区域为查干湖保护区的外围屏障区502.5平方公里范围,项目总投资64.79亿元(表5-1),治理期限为2019-2030年。

2、主要问题
(1)水资源和水环境问题
查干湖地处半干旱区,蒸发量大,降水量少。

受自然变化与人类活动双重影响,查干湖存在水量来源不稳定、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查干湖现状水质较差,多年来水质以Ⅴ类为主,有时还会达到劣Ⅴ类,已有记录表明湖区水质从未达到过Ⅴ类。

导致查干湖水环境质量较差的原因,包括较高的现状来水水源的污染物浓度,区域氟化物等本底值超标,湖泊内源释放,以及周边农村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等叠加影响。

(2)生态环境问题
保护区湖泊湿地面积与沼泽湿地面积持续下降,近年草原退化严重,盐碱荒地大幅增加,全区林地面积占比极小。

水域和湿地面积丧失、食物质量等变化导致水鸟多样性和种群数量下降,植被退化及水质的变化都会对鸟类的多样性产生不利影响。

水质恶化、湿地退化萎缩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使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旅游业不合理的开发,人为对环境的破坏也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

由于地处东北季节性寒冷地区,水岸常年受冰锥、冻融、滑坡影响较严重,水岸普遍出现冲刷及冻融坍塌、雨水冲沟、水力劈裂等现象。

(3)经济发展问题
旅游人数逐年增加,湖区内旅游设施同步建设,湖区内生活类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湖区内的内源性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查干湖补水主要来自天然降水、松花江引水及灌区回归水,由于周边地区为农业种植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湖周盐碱地、沙地分布面积大,是湖区径流汇集区;同时周边旅游业及餐饮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查干湖水质造成较大的威胁,查干湖水质的变化直接影响湖中鱼类等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3、治理目标
维持查干湖合理水位,保障生态用水,增强水体交换。

以湿地修复为基础,适度恢复扩大湿地和林草植被面积,提高鸟类栖息地质量,增加湿地和草原生境鸟类种类与种群数量;提升查干湖流域生态环境
质量,降低湖泊富营养化水平,逐步改善湖泊水质,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助推生态旅游和生态渔业蓬勃发展,多方位开展查干湖旅游文化和渔文化建设。

2025年,入湖污染物COD削减量达到4100吨/年,总氮削减量达到400吨/年,总磷削减量达到18吨/年;2030年,入湖污染物COD 削减量达到4900吨/年,总氮削减量达到470吨/年,总磷削减量达到27吨/年。

4、治理思路
查干湖水生态修复与治理遵循“外源减排、水质净化、清水补给、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

外源减排是基础与前提,水质净化是阶段性手段,清水补给和生态恢复是长效保障措施。

以湿地生境保护与改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为主进行保护和治理。

优化水资源配置,尽量维系合理的湖区水位;提高保护区的植被覆盖率,促进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强管理,杜绝环境污染;以保护为主,适度有序发展旅游业。

结合相关生态工程,推进退化草地、盐碱化土地的综合治理;强化保护区管理职能,提升保护区综合管护能力;落实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禁止污染行业发展。

5、项目措施
在三个治理分区内规划实施15个项目,水利工程11项(不包括查干湖环湖生态修复种植结构调整项目、玉龙湿地工程、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工程、前郭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以实现各分区设置目的及治理目标。

项目设置情况详见表5-1。

(1)环湖生态修复种植结构调整项目
在查干湖沿湖区周边实施还林、还草、还湿,控制水土流失,减轻面源污染。

重点进行中草药材、梅花、林果和水生植物种植,减少玉米种植面积,在优化区域农业种植结构、培育和发展区域中药材及林果产业的同时,可大幅消减查干湖周边农田化肥农药使用量,将有效促进查干湖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2)生态水岸保育工程
在水中栽种香蒲和芦苇恢复湿地,并在岸坡上修建防浪坎形成沿岸保护带,防止水浪冲刷。

使修复后的水岸,形成岸上、岸边和水下三位一体的立体化防护,既能保持岸线稳定、边坡安全,又能适合植物生长。

通过生态护岸不仅可以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协调的河道景观,还可以通过完善的生态系统保护体系,发挥其保护生态、削减入湖污染物的作用,达到河水清澈、鱼虾畅游、水草茂盛的自然生态景观。

生态水岸保育工程共分为三个部分:即生态护岸工程、防浪坎及湿地恢复工程。

(3)湿地恢复工程
Ⅴ苏家泡与六家泡湿地恢复工程
六家泡与苏家泡都是盐碱地,将查干湖的水经辛甸泡引到苏家泡,再由苏家泡引到六家泡,最后进入马营泡。

恢复苏家泡、六家泡湿地,改善查干湖的生态环境,发挥湖荡湿地对水体的净化作用,削减入湖水体中污染物含量。

工程主要包括苏家泡、六家泡湿地恢复工程、配水渠道、道路加高工程以及节制闸、排水闸、交通桥等。

Ⅴ大玉儿湿地恢复工程
以查干湖为水源地,修建渠道、围堤和泵站向大玉儿湿地进行生态供水,满足其生态用水需要,恢复湿地面积5.43平方公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良好条件。

Ⅴ玉龙湿地工程
以修复查干湖周边湿地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为目的,对查干湖周边安代路东侧玉龙湿地587.8公顷进行湿地恢复,对安代路西侧800公顷水田进行退耕还湿(渔园湿地),实施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Ⅴ外围屏障区的功能恢复
在外围屏障区范围内,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相关工程,增加湿地面积,增加植物措施面积,充分发挥分区内湿地及植被拦截污染物入湖的屏障作用。

(4)水系治理工程
Ⅴ前郭灌区引松渠道水环境生态治理工程
结合生态水岸建设,通过在引松工程下游渠道内外实施水生植物措施,建设沿湖滨带的水生态过度隔离保护带,起到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总氮、总磷等污染物的入湖量,降低查干湖水体负担的作用,有效保护查干湖水域的生态系统。

通过建设拦污闸和分水闸工程,使引松渠道内灌区退水排入七门吐泄干,既减少入查干湖水量,同时重复利用前郭灌区退水,提高下游七门吐灌区灌溉用水保证率。

Ⅴ深重涝区下游湿地工程
将深重涝区排水引蓄至项目区的盐碱荒地,恢复为芦苇湿地,使灌区退水得到净化,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同时修建排洪渠道,使灌区洪水能够迅速排入查干湖,消除滞留洪水对当地村屯、耕地、道路的浸没损害。

Ⅴ霍林河河谷湿地工程
利用雨洪资源及松原灌区工程供水,对大安市境内霍林河南北股河道范围内进行整治,建设河谷湿地,减轻沿线土地盐渍化,改善区域环境,利用河谷湿地沉积和净化作用,改善进入查干湖的水质。

Ⅴ大箔口溢流坝工程
将原有溢流坝拆除重建,并在溢流坝上新建一座交通桥,以保障农耕机械设备和人员的通行。

在新建的溢流坝左岸设置一水闸,在入库里泡的水量较大时加大泄流能力,以保障周边农田的安全。

将查干湖退水及霍林河洪水排入嫩江,实现湖泡的水循环,达到改善湖泡水质并保护周边村屯及耕地的目的。

(5)水资源保护工程
Ⅴ大安灌区退水治理工程
利用尚未投入使用的松原灌区霍林河口承泄区,滞蓄大安灌区退水,将大安灌区现状的日常排水与查干湖洗碱水量引至松原灌区未启用的苇田承泄区,避免大安灌区退水直排至查干湖,最大限度地减缓灌区退水入湖造成的环境影响。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承泄区连接渠工程及建筑物工程。

工程建设内容包括承泄区连接渠工程及建筑物工程两
部分组成。

新建承泄区连接渠1条,建筑物工程主要包括新建退水闸1座,公路桥1座,改建水闸1座。

Ⅴ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工程
分市县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非正规堆放点整治、农村卫生厕所新改造、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等工作,减少污染物的入湖量。

Ⅴ大安灌区二干渠补水工程
新建补水渠向东南输水入查干湖,渠道长487米。

主要利用已经建设并使用的大安灌区配套工程三道岗子泵站,大安灌区输水总干渠、二干渠、二干渠退水闸等现有工程。

通过采取工程措施,在二干渠退水闸后新建487米补水渠向东南输水,将嫩江水引入为查干湖补水。

Ⅴ大安灌区利民排干补水工程
利用大安灌区已建的三道岗子泵站、输水总干渠、利民排干输水,姜家围子排水泵站提水入大安灌区泄洪渠,再输水入查干湖,为查干湖生态补水,线路长度约为31千米。

对利民排干退水闸至姜家围子泵站进行23.73千米的渠道清淤及土方填筑。

汇入利民排干支沟沟口处常年受灌区排水冲刷,沟口处排干淤积,且水土流失严重,对汇入利民排干的15条支沟进行石笼护砌,防止沟口冲刷严重再次淤积。

Ⅴ松原灌区龙海干渠补水工程
在龙海干渠修建一座补水闸,向查干湖生态补水。

工程主要利用哈达山输水总干渠补水,途径花道泡进行调节,由龙海泵站提水至龙海干渠,通过补水闸分水至霍林河南股。

修建龙海干渠补水闸一座,并对退水闸下游河道实施整形清淤工程。

表5-1项目工程投资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