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的影像解剖与常见异常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的正常解剖
垂体
– MR矢状和冠状面显示垂体最佳 – 新生儿垂体T1WI高信号 – 成人
• 腺垂体呈中等信号 • 垂体后叶呈高信号
– 垂体后叶具有分泌激素功能的分泌颗粒
脑的正常解剖
海绵窦 – 垂体窝两侧,冠状面呈三角形 – 侧壁硬脑膜构成,平直或略凹 – 穿行第三、四对颅神经和第五 对颅神经的第一、二支。第六 对颅神经位于海绵窦腔内 – 海绵窦后界的重要解剖标志包 括半月神经节及Meckel’s腔
– 折叠边缘形成静脉窦 – 保护脑组织
脑实质
端脑
– 两侧大脑半球,中间胼胝体相连 间脑 – 脑干和端脑之间,丘脑 脑干 – 中脑、脑桥、延髓 小脑
主要解剖标志
中央沟
– 脑凸面中部最深的脑沟, 分隔额、顶叶 – 有一条(中央后沟)或两条 (中央前、后沟)脑沟伴行
中央前回 宽而厚 中央后回 窄而薄 躯体运动中枢 躯体感觉中枢
结合水效应
水分子运动频率Leabharlann Baidu降,接近 Larmor频率,缩短T1时间
脑MRI常见的异常信号
T1WI高信号----脑血管病
– 脑出血 表现取决于出血时间,即血红蛋白的不同代 谢状态。亚急性期(3-14天)由于正铁血红蛋白 的强顺磁性表现为 T1WI 高信号 – 脑梗塞 多在亚急性期,为不规则脑回状。由于缺血 使小动脉壁破坏,梗塞后血管再通或侧枝循 环建立,产生出血性变化,导致T1WI高信号 – 窦栓塞 上矢状窦局部血管流空影消失呈等或高信号
脑的正常变异
MR对显示髓鞘的发育敏感
T1WI白质信号 出生-16周 16周-40周 40周以后 低 高 高 T2WI白质信号 高 高 低
髓鞘化的传导路T1WI上高信号,T2WI上低信号
脑的正常变异
髓鞘形成异常
髓鞘发育不良
髓鞘形成各阶段的延迟,致 病因素包括宫内感染和缺氧等 髓鞘或神经胶质细胞代谢 异常(亚历山大病、海绵变性、异染性脑 白质营养不良)
脑MRI常见的异常信号
T1WI高信号----颅内占位
含脂肪成分的肿瘤 脂肪瘤、畸胎瘤、皮样囊肿等
颅咽管瘤
表皮样囊肿 黑色素瘤
肿瘤出血,形成正铁血红蛋白; 囊内高蛋白含量
含有大量脂类物质,主要含多种不 饱和脂肪酸的甘油三脂 肿瘤内含顺磁性物质
脑MRI常见的异常信号
T1WI高信号----生理变化
• 鞍内或鞍外囊肿破裂 • 垂体或垂体腺瘤梗塞 • 垂体肥大增生又继之萎缩
• 脑脊液搏动压力传导于先天性鞍隔缺损
– 继发 垂体放疗或手术
空蝶鞍
鞍隔缺损为空蝶鞍的先决条件
在CSF不断搏动的冲击下蛛网膜疝入蝶鞍,
蛛网膜囊腔逐渐扩大,引起蝶鞍扩大,骨
质脱钙,垂体萎缩成空蝶鞍
空蝶鞍
发病率5.5%
脑的正常变异
Verga’s腔(第六脑室)
–透明隔间腔向后续过室间孔,形成 Verga’s腔,又称第六脑室,为穹隆间腔。 借穹隆柱与透明隔间腔隔开。第五、六 脑室常共同出现,并互相连通
脑的正常变异
透明隔缺如
– 先天性发育不良eg.视-隔发育不良(MR 冠状面上的方形额角) – 后天性长期脑积水的结果
脑的正常变异
血管周围间隙需要与腔隙性梗塞鉴别
– 梗塞在PWI上呈高信号,而前者呈等信号 – 腔梗常累及基底节上部,血管周围间隙 扩大通常较小(<5mm),见于前穿质附 近基底节下部
脑的正常变异
髓鞘发育
– 髓鞘的形成是一个连续过程,通常开始 于妊娠第26周,形成速度最快是在新生 儿期间,一直到6个月至24个月 – 髓鞘形成通常自尾侧向头侧、背侧向腹 侧、中心向周边的方向进行,先感觉纤 维,后运动纤维。最后形成髓鞘的是与 高级皮质功能有关的传导路,它们主要 位于皮质下
髓鞘变性性改变
脑MRI常见的异常信号
脑MRI常见的异常信号
T2WI高信号----脑白质内
–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 小的(<5mm)局部缺血灶 – 动脉粥样硬化或脱髓鞘病变
脑MRI常见的异常信号
T2WI高信号----脑室周围
疾病 正常性 常50岁后 表现特点 常沿侧脑室侧壁分布,不明显
MRI 64-100% 7.5-100%
脑的常见异常
空蝶鞍
白质疏松症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
空蝶鞍
蛛网膜下腔伸入鞍内即压迫垂体使之扁平,
垂体柄后移形成
曾被称为鞍内蛛网膜憩室、鞍内囊肿、鞍
隔缺损和鞍内池等 – 1951年 Bush 命名 – 1965年 Colby报告并称为“空蝶鞍综合征”
空蝶鞍
发病机理
– 原发 机理不明(假设)
脑的正常变异
血管周围间隙
– 血管间隙周围脑组织萎缩,造成V-R间隙 从潜在间隙变成一充以脑脊液的间隙 – 多50岁以上,也可见于青年人,不要与 腔隙性梗塞或髓鞘发育不良和脱髓鞘疾 病相混淆
脑的正常变异
血管周围间隙
– 单纯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 无脱髓鞘等变性改变,MRI信号与CSF相同 • 多见于穿通动脉从脑表面进入脑组织部位
纹状体
屏状核 外囊和最外囊之间的细带状灰质 杏仁核 位于颞角顶,与尾状核尾部相连
脑的正常解剖
基底节信号与铁在核内的沉积有关
正常情况下,铁沉积增加导致在不同年龄
出现不同部位的不同程度低信号 – 苍白球 – 黑质网部 6个月 9-12个月
– 红核
– 齿状核
18-24个月
3-7岁
脑的正常解剖
铁沉积导致局部磁场的不均匀,在T2WI信
影像学是指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半卵圆中
心)区,CT上低密度或MRI像上高信号
白质疏松症 Leukoaraiosis, LA
解剖学上病变位于脑实质,特别是脑室周
围的深部白质 穿支动脉供血侧枝循环少或无 缺血缺血性脱髓鞘改变
白质疏松症 Leukoaraiosis, LA
发病率
CT VaD AD 40-100% 19-78%
岛叶
– 外侧裂底部被额、颞、顶叶覆盖的部分 在半球内侧面,胼胝体周围环绕扣带回、 海马旁回及钩,合称边缘叶 中央前、后回延伸至半球内侧面的部分称 中央旁小叶
脑的正常解剖
半卵圆中心
– 大脑半球中心卵圆形白 质区,由联络各脑部的 有髓鞘纤维组成
• 联络纤维,联络同侧半球 的各皮质区 • 连合纤维,连接左右半球 相应皮质区 • 投射纤维,连接大脑皮质 与皮质下的各级中枢
MRI断层解剖
MRI断层解剖
MRI断层解剖
MRI断层解剖
MRI断层解剖
脑的正常变异
双侧侧脑室枕角不对称
脑的正常变异
枕大池和小脑上池大小的变异
鉴别小脑后部囊肿或Dandy-Walker综合征
– 大枕大池,枕大池良性扩大
• 小脑蚓部,四脑室,窦汇和直窦位置正常
– 后颅窝蛛网膜囊肿, 非交通性
• 蚓部和小脑正常但前移,四脑室受压(+/-), 颅内板可轻度内凹,窦汇和直窦抬高(+/-)
脑的正常变异
枕大池和小脑上池大小的变异 – Dandy-walker 畸形
• 蚓部发育不良,后颅窝囊肿与四脑室相通, 四脑室扩张,窦汇和直窦抬高,脑积水
– Dandy-walker 变异
• 不同程度的蚓部发育不良,四脑室扩张,后 颅窝大小正常,无脑积水
号明显丢失,表现为低信号, T1WI 不敏感
MR显示铁沉积的能力直接与其浓度及主磁
场强度的平方有关
某些神经功能障碍时,铁的沉积与年龄不
符,可作为疾病的指征
脑的正常解剖
垂体 – 大小,高男性<7mm,生育期女性可达9.7mm – 形态,垂体上缘平直或微凹,垂体柄居中 垂体柄 – 正常直径<=4mm – 常以与基底动脉比较判断, 90% 的正常人基底 动脉比垂体柄粗
透明隔
– 胼胝体膝部和压部之间的中线上,透明 隔板两外侧为侧脑室体部 – 两侧透明隔板之间有小的间隙,称透明 隔间腔
脑的正常解剖
透明隔
– 透明隔大小与穹隆 的位置有关。穹隆 为后置位时,透明 隔最大;穹隆为前 置位时,透明隔最 小
脑的正常解剖
基底节 – 两侧大脑半球下部的灰质核团
尾状核 壳核 苍白球 豆状核
垂体后叶 具有分泌激素功能的细胞分泌颗粒膜中含磷脂 孕妇和新生儿垂体前叶 泌乳素细胞增加,分泌活动增强,激素分泌使 结合水增多;分泌颗粒增多 正常髓鞘形成 髓鞘形成,神经纤维内水含量下降,磷脂出现
脑MRI的常见异常
钙化 – T1WI的信号强度与钙化颗粒的大小有关。当微 小的钙结晶颗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且钙的重 量百分比浓度不超过30%时,即可表现高信号 – 钙化颗粒表面积对T1弛豫的影响类似于大分子 蛋白,距钙结晶表面近的水分子进动频率接近 Larmor频率,呈高信号 慢性肝病 基底节高信号,推测为顺磁性物质脑内 沉积 碘油 椎管造影 T1WI高信号 T2WI低信号
头颅
颅外软组织
– 皮肤 – 浅筋膜 – 帽状腱膜 –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 – 颅骨外骨膜
头颅
颅腔
– 封闭的有限空间 颅底 – 颅腔与躯干骨的联结 – 神经和血管孔道
头颅
硬脑膜
– 脑膜的最外层,覆盖颅骨内板和颅底 – 骨缝处和颅骨内板紧密相连 – 最主要的两个折叠
• 大脑镰 • 小脑幕
主要解剖标志
顶枕沟
– 大脑半球内侧,胼胝体后方最深的脑沟 – 顶、枕叶在内侧面的分界 距状裂 – 顶枕沟后方,上下方视觉皮质区
主要解剖标志
外侧裂
– 额、顶、颞、岛叶的分界 – 横断面
• 水平部呈内外走向,位于颞 叶与额叶或顶叶之间 • 垂直部呈前后走行,位于岛 叶与颞叶之间
主要解剖标志
– 伴周围组织变性的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 可能与血管间隙周围有一定程度缺血有关的 脱髓鞘变性 改变
• 病灶往往融合成片
脑的正常变异
血管周围间隙
– 随着老化和神经变性性疾病,血管周围 间隙增大,CT上为局限性低密度区,仅 在增大或融合时才可显示 – MR可以显示正常的血管周围间隙,在各 种序列均呈脑脊液信号,无占位效应, 见于穿动脉进入脑实质处
外侧裂
– 冠状面
• 水平部呈内外走向, 上为额叶,下为颞叶 • 垂直部呈上下走行, 内侧为岛叶
半球纵裂
– 分隔两侧大脑半球
脑的正常解剖
额叶
– 外侧裂上方和中央沟前方 顶叶 – 外侧裂上方、中央沟后方与顶枕沟之间 颞叶 – 外侧裂下方 枕叶 – 半球后部、顶枕沟以后
脑的正常解剖
脑的正常变异
透明隔间腔(第五脑室)
– 两层透明间隔之间出现1.0mm或更宽的腔 隙,称透明隔间腔(cavum septi pellucidum, CSP) – 前界胼胝体膝部,后界穹隆柱,上界胼 胝体体部,下界胼胝体嘴部和前联合 – 透明隔融合过程发育不良或内部的液体 再吸收不良所致,内部无室管膜,故不 属脑室系统
女性,中年、肥胖居多 常无明显症状,部分可出现视力及视野改
变 可合并脑脊液鼻漏 继发于鞍内蛛网膜憩室的搏动,引起鞍底 的腐蚀而产生蝶窦脑脊液漏
空蝶鞍
蝶鞍扩大或正常
垂体扁平,压向鞍底
鞍内充满脑脊液样信号
垂体柄居中
– 垂体柄移位 与其它鞍内囊性病变鉴别
白质疏松症 Leukoaraiosis, LA
脑的正常解剖
侧脑室
– 侧脑室自前向后下分为前角、中央部、 后角和下角 – 下角后部和后角结合处呈三角形,称三 角区
脑的正常解剖
侧脑室
– 侧脑室脉络丛位于中 央部,向前经室间孔 与第三脑室脉络丛相 连,向后经三角区弯 向下角 – 自室间孔向前的前角 和自三角区向后突的 后角内无脉络丛
脑的正常解剖
脑的正常解剖
胼胝体
– 连接两侧大脑半球的白质纤维,分为胼胝 体嘴、膝部、体部、压部
– 中线处的侧脑室顶由胼胝体构成
额钳 胼胝体膝部纤维弯向前, 连接两半球额叶皮质 枕钳 胝体压部纤维弯向后,连 接两半球颞叶、枕叶皮质 枕钳较额钳更大更分散
脑的正常解剖
胼胝体发育
– 由前向后,即由胼胝体的膝部到后部的 压部进行 – 嘴部的纤维发育最晚 胼胝体发育不良 – 胼胝体完全或部分缺失 – 部分缺失表现为后形成的部分缺失,往 往膝部和/或体部存在,压部和嘴部缺失
病理性 1.AD
2.SAE 3.脑积水
常明显
明显,常合并皮层下病变 急性期明显,脑室扩大,脑沟变浅
4.脑室炎
5.全脑放疗 6.白质疏松
有室管膜强化
额、枕角局灶性,脑室可无扩大 常局灶性,可不对称,常累及枕角
脑MRI常见的异常信号
T1WI高信号
产生机制
脂类分子 顺磁性物质
T1弛豫越短,T1WI信号越高 与Larmor频率相近,T1弛豫短 缩短T1弛豫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