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给排水水处理-凝聚和絮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缩双电层作用 吸附-电中和作用 吸附-架桥作用 网捕-卷扫作用
(1)压缩双电层作用
加入电解质,形成与反离子同电荷离子,产生 压缩双电层作用,使ξ电位降低,从而胶体颗 粒失去稳定性,产生凝聚作用。
该机理认为电位最多可降至0。因而不能解释 以下两种现象:①混凝剂投加过多,混凝效果 反而下降;②与胶粒带同样电号的聚合物或高 分子也有良好的混凝效果。
混凝过程涉及到三个方面的问题 水中胶体的性质 混凝剂在水中的水解与形态 胶体与混凝剂的相互作用
3.1 胶体的稳定性
一.胶体的稳定性
动力学稳定性 布朗运动对抗重力。 聚集稳定性 胶体带电相斥(憎水性胶体) 水化膜的阻碍(亲水性胶体)
两者之中,聚集稳定性对胶体稳定性的影响起关键作用。
二.胶体的双电层结构
粒的碰撞示意见图3-6。
△ Δ
Δ
图 3-6 层流条件下颗粒碰撞示意
Δ
Δ τ Δ x·Δ y Δ
Δx
Δ
△θ 扭 转 方 向
图 3-7 速度梯度计算图示
1.层流理论 层流条件下颗粒的碰撞示意见图6-7。
颗粒的碰撞速率按下式计算:
N0

4 3
n2d
3G
(3-2)
在被搅动的水流中,考虑一个瞬间受煎而扭转的隔离体, 见图3-7。设在时间 t内,隔离体扭转了角度,于是角
同向絮凝(orthokinetic flocculation) 由外力(水力或机械力)推动所引起的胶
体颗粒碰撞聚集。
四.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1) 水温的影响 (2) 水的pH值的影响 (3) 水的碱度的影响 (4) 水中浊质颗粒浓度的影响 (5)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6) 混凝剂种类与投加量的影响 (7) 混凝剂投加方式的影响 (8) 水力条件的影响
第3章 凝聚和絮凝
建筑工程学院给排水教研室
混凝(coagulation)的定义
混凝的去除对象 胶体及部分细小的悬浮物 粒径范围在1nm~0.1m(有时认为在1m)
混凝目的 投加混凝剂使胶体脱稳,相互凝聚生长成大矾花。
混凝的定义 包括凝聚(aggregation)和絮凝(flocculation)两个步 骤,凝聚是指使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 而絮凝是指使脱稳的胶体或微小悬浮物聚结成大的 絮凝体的过程。
滑动面
负离子 原有正离子 投加的正离子
Φ (-)
滑动面
Φ (-)
滑动面
电位Φ 电位Φ
(1)

Ⅰ δ Ⅲ δ
距离
(2)
距离
图 36--34 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作用
Ⅰ δ
δ

δ
距离

(3)
(2)吸附-电中和作用
(3)吸附架桥作用 是指高分子物质和胶粒,以及胶粒与胶粒之间
的架桥,架桥模型示意见图3-4。 高分子絮凝剂投加后,通常可能出现以下两个
国外开始增多,国 内尚少
人工 阴离子型: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

合成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聚氧

化乙烯(PEO)
两性型:
使用极少
天然
淀粉、动物胶、树胶、甲壳素等 微生物絮凝剂
发展方向
无机复合聚合物混凝剂 无机-有机复合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二.助凝剂 凡能提高或改善混凝剂作用效果的化学药剂可
2.缩聚反应
-OH-发生架桥,产生高价聚合离子(多核羟基配合物) …….. 其结果是:电荷升高,聚合度增大 同时多核羟基配合物还会继续水解。
因此,产物包括:未水解的水合铝离子 单核羟基配合物 多核羟基配合物 氢氧化铝沉淀
各种产物的比例多少与水解条件(水温、pH、铝盐 投加量)有关。
二.胶体的凝聚机理 目前比较公认的凝聚机理有四个方面:
胶体的凝聚: 降低静电斥力—电位― ―势垒—脱稳—凝聚 办法:加入电解质,但只
适用于憎水性胶体
3.2 混凝机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铝盐在水中的化学反应 铝盐最有代表性的是硫酸铝Al2(SO4)318H2O,溶
于水后,立即离解铝离子,通常是以[Al(H2O)6]3+存在. 在水中,会发生下列过程。 1.水解过程 配位水分子发生水解: [Al(H2O)6]3+――[Al(OH)(H2O)5]2++ H+ ……. 其结果是:价数降低,pH降低,最终产生――Al (OH)3沉淀
3.3 混凝剂
一.混凝剂 种类有不少于200-300种 其分类见表3-1
表3-1 常用混凝剂
硫酸铝
铝系
明矾 聚合氯化铝(PAC)

聚合硫酸铝(PAS)

三氯化铁
硫酸亚铁
铁系 硫酸铁(国内生产少)
聚合硫酸铁
聚合氯化铁
适宜pH:5.5~8
适宜pH:5~11, 但腐蚀性强
阳离子型:含氨基、亚氨基的聚合物
滑动面
胶 核
电位:决定了胶体的聚集 稳定性。
一般粘土电位=- 15~-40mV 细菌电位=-30~-70mV

ζ

δd
图 3-1 胶体双电层结构示意
三.DLVO理论



Er

ER
E
Emax 0a
r c

Ea



EA
r (a)
间距x
图 63--22 相互作用势能与颗粒距离关系
(a)双电层重叠; (b)势能变化曲线
现象: ①高分子投量过少,不足以形成吸附架桥; ②但投加过多,会出现“胶体保护”现象,见图3-5。
(4)网捕或卷扫
吸附架桥作用模型示意图
胶粒
高分子
胶粒
高分子
图 63-54 架桥模型示意
胶粒 排斥
高分子 排斥
图 36-56 胶体保护示意
三.絮凝机理
异向絮凝(perikinetic flocculation) 由布朗运动所引起的胶体颗粒碰撞聚集。
3.4 混凝动力学
一.异向絮凝动力学
由布朗运动造成的碰撞,主要发生在凝聚阶段。
颗粒的碰撞速率 Np=8/(3) KTn2
(3-1)
n:颗粒数量浓度
:运动粘度
凝聚速度决定于颗粒碰撞速率。Np只与颗粒
数量有关,而与颗粒粒径无关。
当颗粒的粒径大于1m,布朗运动消失。
二.同向絮凝动力学 由水力或机械搅拌产生。 其理论仍在发展之中。 最初的理论基于层流的假定。层流条件下颗
称为助凝剂。 助凝剂可以参加混凝,也可不参加混凝。 广义上可分为以下几类:
①酸碱类:调整水的pH,如石灰、硫酸等; ②加大矾花的粒度和结实性:如活化硅酸(SiO2
nH2O)、骨胶、高分子絮凝剂; ③氧化剂类:破坏干扰混凝的物质,如有机物。
可投加Cl2、O3等。
三.混凝剂选用原则
①混凝效果好 ②无毒害作用 ③货源充足 ④成本低 ⑤新型药剂的卫生许可 ⑥借鉴已有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