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从感性的角度热爱。这可能是由于他 从小就对礼这种东西充满了兴趣吧。
•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史记孔子世家》)
•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谁谓鄹人之子知 礼乎?如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 也。”(《论语八佾》)
• 孔子后来一生所追求的理想就是复周礼, 而且他很有自信,曾有这样的豪言:
• 由此可见,礼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中庸之 道。从这个角度来讲,礼并不是死的,而 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的。
•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 者,虽百世,可知也。”
• 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 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 众,吾从下。”
• 从形式来看,它是一种温和的、亲切的、 舒适的方式。
• 从功能来看,它确立了双方的界限和身份。
• 礼就是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来确定人的职分 的东西。
• (1)先来看形式上的温和。
•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 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 “色思温、貌思恭”。“温良恭俭让”。 “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 思考题:孔子礼的思想有哪些要点?结合 你的经验谈谈礼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 (3)第三、他站在道统的立场发挥礼的功用。 这主要指利用礼的柔和特性来教化平民。
• 从追求道的角度来讲,孔子认为政治的目的不 仅在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还在于成人,即 让老百姓有羞耻心,更像人。所以他主张“政 者,正也”,认为政治的目的就是弘扬正气。 弘扬正气的手段就是礼乐。
•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三、礼的三重功用
• 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转,主要 是由于三个方面的互协调,大致形成了一 种稳定结构:一个是权力阶层,一个是学 者阶层,一个是平民阶层。
• 权力阶层代表政统、学者阶层代表道统、 平民阶层则没有形成独立的一统。
•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中,最重要的是政 统和道统,如果他们通过相互博弈,能够 顺利合作,那么社会就会正常运转,否则 就会导致天下大乱。
•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 正南面而已矣。
• 至于为什么以礼治国可以事半功倍,孔子 也有所透露。“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 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 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
• 可以说,中庸是从整体的、根本的立场出 发,而折中或调和仅仅从局部出发。或者 说,两者是质和量的差别。中庸是一种本 质上的合适,折中则是数字上的折中。
•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 另一个理论是正名思想。我们也可以从正名的 角度来理解礼的内涵,因为礼的过程就是名分 的确定。孔子曾从名的角度对其理论做过总结:
• 儒家认为,一个人只有做好了其名分所赋 予的,才实现了成就了真正的人的意义。
• 总而言之,因为礼的内涵既是一种中庸之 道,又是一种正名思想。所以礼既有整顿 社会秩序,又有成就人自身的作用。
• 最后,总结一下:正因为礼有这样丰富而 深刻的内涵,所以孔子才为复周礼的事业 奋斗了一生。
• 孔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 (2)再来看功能上的确立职分。
•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 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总之,一方面,礼是一种温和的处理人与 人之间的方式,所以可以通过礼使老百姓 过上有尊严的、像样的生活;
• 另一方面,因为礼是一种确定人与人之间 关系的东西,所以也可以通过礼来达到安 定社会秩序的目的。
• 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 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 (2)从理性的角度维护。治理国家有两种 方式,一种是礼乐,一种是刑罚,孔子认 为应该以礼乐为本,刑罚为末。他给出了 明确的理由,即:
•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可以发现,孔子站在一种人本主义的立场 来认识政治,但是另一方面,他也是讲究 效率的,因为他说:
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派(中)
• 一、复周礼的理想 • 二、礼的通俗解释 • 三、礼的三重功用 • 四、礼的实质分析
一、复周礼的理想
•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 ‘子所言者,其与人骨皆已朽矣,独其言 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 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 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 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 若是而已。’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孔子之所以复周礼,并非感情用事,而是 因为礼确实有道理。
二、礼的通俗解释
• 礼的过程有三个要素:一个我(小明), 一个是阿姨,一个是叫阿姨的行为。其中 最突出的是这个叫阿姨的行为,所以我们 常常又把这个要素叫做礼或礼物。
• 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礼有两个特点:
•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 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 不仅对大夫这样批评,对国君的态度也是 如此,因为他的原则是:
•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 (子贡)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 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孟 子·滕文公下》)
• (2)其次、他站在政统的立场发挥礼的功 用。这主要指利用礼的怀柔的特点进行对 国家进行有效的治理。
• 他告诉当权者,如果你们以礼治国,就会 花费很少的精力而达到治国的目的,达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
Fra Baidu bibliotek
•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 如礼何?
• 道统可以发挥中间的协调作用。因此孔子 发挥礼的功用,也可以从三个立场来看。
• (1)首先、他站在平民的立场发挥礼的功 用。这主要表现在利用礼的确定职分的特 点对公共权力的滥用进行监督。
• 从个人角度。在孔子的一生中,他看到当 权者违背礼的情况,总是毫不留情地进行 批评。
• 比如,他批评鲁国的大夫说:
• “礼之用,和为贵。”
四、礼的实质分析
• 为什么礼具有上述功能?简言之,一方面 能够使人心悦诚服,另一方面能够整顿社 会秩序。
•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分析与礼相关的两个理 论来进一步揭晓。
• 一个理论是中庸之道。礼在本质上是一种 中庸之道。《礼记·仲尼燕居》有一句话:
“礼夫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 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 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 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 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
• 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 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 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 日见老子,其犹龙邪!’”(《史记·老 子韩非列传》)
• 孔子对于周礼,并非全盘接受,而是进行 了反省并吸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孔子对周
礼的基本态度可以这样来看,从感情的角 度衷心热爱,从理性的角度坚决维护。
• 从历史角度。孔子深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 是有限的,所以他就将眼光放宽,于是有 了一个重要发现:
• 个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通过文字书写的 历史理论上却是无限的。
• 所以孔子就将针砭时弊的个人行为转化为 一种历史的精神,于是就有了《春秋》这 部书。《春秋》是一部什么书呢?简单来 讲,就是通过文字对历史人物进行褒贬的 一部史书。
•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 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 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子路》)
• 名(名分)为什么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呢? 这是因为:
• 从形式上看,名是一种约定(名约)。
• 从内容上看,名意味着一种责任。
• 儒家的核心思想也可以从正名的角度来看, 就是要求社会中担当各种名分的人都做到 其应该做的,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 子。进一步扩展就是五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