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技术离不开科学的理论。
(1) 技术必须建立在人对自然的真理性认识之上,要以 科学理论为依据,决不能违背自然的规律。一切巫术,占 星术都没有科学理论可作为支撑,游离于科学定律之外, 因此不能称之为技术。
(2)技术需要人的理性,不能以本能来解释技术。否则 动物也会变成技术的拥有者。
2、人的实践经验以及由此获得的技术能力是技术的一个部分。
第三章: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提出了科学与技术的 关系、技术的本质特征、技术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 值论、技术的社会建构,以及技术创新与技术产业化 等问题,这些构成了自然辩证法学科研究的新内容。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节 技术创新方法
第一节 技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技术的本质 (一)关于技术的各种定义
尽管关于技术的本质的观点众说纷纭,而且至今还不能得到一致
的结论。但我们在这里讨论技术的定义主要 从狭义上来把握,是指那些应用于自然, 并使天然自然改造成人工自然的技术, 即工程技术。我们倾向于对技术的本质特征作如下的描
述:
• 工程技术是科学理论,实践经验和物质 设备在社会生产中动态整合的过程。
这一描述蕴含的意思大致有这么几层: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人类社会早期对技术构成要素和技术 本质理解的反映,看重技术活动中人的经验积累和精神因 素,相对忽视科学理论和物质手段的作用。
ຫໍສະໝຸດ Baidu 2、劳动手段说
• 技术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劳动手段,诸如器具、工具、 机械、装置、工厂建筑、附属建筑等一切加工工作中的手 段。
• 相川春喜明确将技术定义为“劳动手段的体系”,这个体 系中的劳动手段,还包括了手脚大脑等人的身体器官。
上述三种类型的技术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存在着独立性与相关性、互 补性与主导性、自稳性与变异性等特点。
二、技术的特征
技术具有哪些特征,学界也有不同的观点
• 日本学者认为有15种特性:社会性、经济性生产性、 物质性、手段性、系统性、阶级性、革命性、保守性、 历史性、选择性、规则性、容许性、动力性、控制性。
不同的人对技术的理解会有不同的侧重点, 产生了形形色色的技术定义。许多经济学家、 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哲学家曾从不同角 度给技术下过多达上百种定义,似乎没有完 全相同的。
1、方法技能说
指经历熟练过程获得的经验、技能和技艺 。把技术理解 为人们的一种能力。
日本学者村田富二郎认为:技术是“在生产现场中,直 接或间接被充分利用的,只有经过特定训练的人所具备的 能力”。
• 劳动手段说把技术主要归结为物质范畴,显然忽视了 科学理论在技术因素中的地位。
3、知识应用说
• 技术是人们在生产性实践中对客观规律的有意识的应用 ;
• 由日本物理学家武谷三男和技术论学者星野芳郎等人,在 批判“劳动手段说”过程中提出;主张技术应当是科学体 系中的一个小类。
• 这类观点首先看到了科学理论在近代以来技术发展中的重 要作用,肯定了技术与科学的密切联系;但却否认了技术 本身的相对独立性,把科学与技术同一化了;我们在技术 发展史中看到,有些技术是在已有技术成果基础上移植, 综合产生的,并不完全是科学理论直接应用的结果。
4、广义的技术概念
有的学者就把一切讲究方法,技能的有效活动都称之为 技术活动。
德国哲学家卡普在《技术与社会》一书中定义技术为 “在一切人类活动领域中通过理性得到的具有绝对有效性 的各种方法的整体”。
日本学者三木清认为:技术就是人类的行为的形式,一 切为了适应新的环境的行为形式都是技术。
(二)对技术的本质的科学界定
3、技术活动本身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自然过程,这种 自然过程表现了自然的必然性一。
(二)技术的社会属性
1、人们在变革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然受到社会各种因 素的影响,社会对技术发展方向、运用范围等诸多方面具 有强烈的制约。(道德与法律约束)
(1)从技术史的历史考察中,我们知道最早的技术起 源于经验,通过实践人们总结出各种经验规则,工艺方法。 例如为了穿衣必须织布,而按经纬方向编织棉线的技术原 理,就从实践经验中获得的。
(2)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人就获得了能力,这种能力 是技术活动的主体人所特有的,是人的能动性的突出表现。 它与理论知识有关联,但不是一种简单的正比关系。读了 万卷书却完全脱离技术活动的人就难以具备技术能力。
• 我国学者同认为有动态性、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 保密性、交易性、地域性、层次性、连锁性等。
• 我们认为:这些特性可归结为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一)技术的自然属性
1、是指人们在运用技术变革和利用自然过程中,必 须顺应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的技术是不存在 的。
2、任何物质手段都是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产物, 这些物质手段的构成,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 都需要自然物质基础,归根结底是大自然所提供、 所馈赠的物品。
(2)技术的发展会推动新的物质手段产生,人们运用新的物质手 段进行创造,又会产生出新的知识,获得新的经验和能力。 如此不断循环和反复,就把技术推向新的进步。
(三)技术的基本构成要素
经验、技能、工具、机器、知识等等 分别属于:
1、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经验、技能这些主观性的要素。 经验和技能是最基本的技术表现形态。
2、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以工具、机器等生产工具为标志 的客观性技术要素。按不同历史时期可以分为手工工具、 机器装置、自控装置等三种表现形式。
3、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知识,是现 代技术构成的主导要素。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不同 形式的技术知识表明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认识能力的 不同发展阶段。
3、物质设备是技术的重要内容
(1)物质设备本身是一种技术成果和产品,是一定技术水 平的物质表现,但不能简单地把它直接等同于技术本身。
(2)作为技术产物的工具,机器装置,只有在同现实的技 术活动结合过程中,才能实现人对自然的变革。
4、科学理论、实践经验、物质设备三者是动态地有机整合的过程。
(1)社会经济的发展总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因而技术的各 个方面必然会随着社会生产目标的变化而进行动态的整合, 使无形的,潜在的技术转化为有形的现实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