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人之间的语言禁忌差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英人之间的语言禁忌差异——不同的地域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了解的知识。

由于中西方人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的不同,禁忌语(verbal taboos)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禁忌是指在一些特定的文化或是在生活起居中被禁止的行为和思想,被禁止的某些词汇就是禁忌语。禁忌有两种解释:一为“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理由等,对某些语言或举动有所顾及,久积成禁忌”,二为“对某些可能产生不利后果的事力求避免,不愿说出或听到某些引起不愉快的字眼”,禁忌的一般都是崇高、神圣而凛然不可侵犯的,或被社会认为是神秘、罪恶、肮脏的事物或内容。在中英两国的交际中间,因为历史与风俗习惯的不同也有很多禁忌需要我们了解。

一、数字禁忌

对于数字的禁忌,中国人通常用谐音和典故来解释数字的意思,就像中国人大都喜欢2、6、8、9等数字,2表示好事成双,6表示六六大顺,8表示发财,9是长久,7和8在一起就是“七上八下”,1、6、8在一起就是一路发……最明显的还有4,4与“死”谐音,所以4无形中也就成了一种禁忌,在选电话号码时也会优先2、6、7、8、9这样的数字。

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因典故形成的数字禁忌也普遍存在。就如数字 13 在英国就是禁忌。据《圣经》记载,在《最后的晚餐》中,耶稣对他的十二门徒弟说:“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结果出卖耶稣,使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而死的卑鄙小人就是第13位,犹大.从此,13就成了不吉祥、不道义的代名词。因此,酒店不设13号房;重要的活动避开每月13号;请客人吃饭时,一桌的客人若满了12人,就不会再加人,因为他们认为第十三个人会给他们带来厄运。5也是英国人所禁忌的,耶稣死的那一天正好是星期五,所以当星期五和十三号遇到一起时,就会被认为是最不吉利的。英国人还不喜欢数字六,因为人是在第六天上帝被造出来的,拥有很多缺点。

二、称谓避讳制度

中国,从商代开始就有“生名死讳”的制度,秦汉以后这种忌讳扩大到了活人身上,逐渐形成了“称谓避讳制度”。日常生活中,不能直接称呼君主或尊长的名字,提到尊长时要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称呼,凡是遇到与君主长辈名字谐音或同音、同型的字,都要用改字或缺笔的方式避讳。《唐律》禁食鲤鱼,因为唐朝皇帝姓李,而李、鲤同音,皇帝觉得吃鲤就是吃李。秦始皇名“嬴政”,为避讳“政”这个字的字音,“正月”遂改为“端月”。后来随着避讳内容的扩展连属相都要避讳。清末的慈禧太后属羊,就不许人们说“养羊”、“杀羊”、“吃羊肉”一类的话,但她又爱吃羊肉,便下令把羊肉改叫“福肉”或“寿肉”。

在英国,人们从不避讳名字,在非正式场合一般都可以直呼其名,有时人们为纪念已故先辈,还特意用其名为晚辈命名。英国皇室就有伊丽莎白一世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国王乔治一世、乔治二世、乔治三世至五世。

三、宗教、死亡禁忌

英国人几乎全民信奉基督教,他们希望人死后会进入天堂,所以对死亡(death)有很多委婉词,如:“go to be with God”,“betaken to paradise”,“answer the final summon”,“sleep in the arms of God”,“depart to God”,“go to one’s the maker”等。

汉语中表示死亡的委婉词,深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所以中国民间一般用“升天”、“仙逝”、“上西天”、“驾鹤西去”、“下世”、“下黄泉”、“翘辫子了”、“没了”、“走了”等来表示死亡。在战场上也有一些词汇代替死亡,如:“捐躯”、“牺牲”、“就义”、“阵亡”等。由于避讳,对皇帝的死亡也有单独的委婉词来代替,如:“薨”、“崩”等。

宗教信仰方面的语言禁忌,如果不注意,就会被认为是亵渎神明。

中国的宗教禁忌主要表现在食物:佛教规定出家人食素,但不能吃葱姜蒜。道教的全真派道士恪守古训茹素吃斋,正一派道士则允许成家可以吃荤,惟逢斋必须一律吃素。伊斯兰教禁忌食用自死物、溢流的血、猪肉、非安拉之名宰的动物等。而且这些食物非但禁止食用,连名称对这些宗教来说都是禁忌语。

《圣经》就规定,不可妄自直呼耶稣上帝的名字,所以当谈话中提到“上帝”时不能直接说“God”, 而要说“Gosh”或“Goodman”。短语“for Christ sake”(看在上帝的份上),要说成“for goodness sake”或“for crying out loud”、“Jesus!”、“Oh my God!”等感叹词也不能随便使用。

宗教方面产生是汉语和英语的相通之处,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禁忌语方面也有冲突。中国人崇拜龙,自封是龙的传人,在中国人眼中龙是神圣、权威的象征,是保护炎黄子孙的神,并将古代的皇帝称作“真龙天子”。而西方人厌恶龙认为龙是一种怪兽,象征着邪恶的力量。

四、问候禁忌语

平时见面,中国人会相互问候道:“好久不见。”“你吃了吗?”“去哪啊?”……可如果把这些直接译成英语就变成了涉及隐私的“where are you going ?”、“Have you eaten yet?”……用这样的话直接打招呼会使英国人觉得不礼貌,可能还会回答你“What do you care?”或“Do you have?”(你管得着吗?) 在英国,人们的日常用语一般有“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这样的话直接译成汉语后听着也比较顺耳。

五、隐私禁忌

英国人通常一家一院的单独居住,每个人依靠自己的努力追求上进,他们认为个人利益神圣不容侵犯,所以涉及隐私的话题,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一大禁忌。如果被问及隐私方面的问题(如:“How old are you?”、“What’s your age?”、“Couldn’t you two get along?”、“How much do you make? ”、“What’s your in come?”、“Are you married or single?”)时,询问者就会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就好像一起工作的同事,互不打听对方的薪水。

而千百年来,中国文化是建立在集体的基础上的,中国人以家族、族群、部落的形式繁衍,彼此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依靠,关系紧密,隐私几乎不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