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园林与风景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园林与风景建设

基本内容

一、概说

东晋和南朝是我国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的奠基时期,也是由物质认知转向美学认知的关键时期。唐宋至明清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继承与发展,其主要表现有四个方面:

1、理景的普及化

即由都城向地方城市扩散;由社会上层少数帝王、贵戚、豪绅向一般官员、士人,甚至平民推演。

2、园林功能生活化

两晋南北朝以来的园林一贯追求自然意趣,早期人工建筑较小,但随着造园的普及,园林和生活结合得更紧密,园中建筑物的比重也逐渐提高。

3、造园要素密集化

前期园林规模大,景物布置稀疏,唐时仍保持这种特点;随着园中生活设施的增多以及追求景观的多样和山水的奇险,各种造园要素都增加起来。

4、造园手法精致化

六朝以降,理景风格不断变化,概言之,前期比较朴野,后期趋于精致。

二、明清皇家苑囿

(一)特点

历代帝王都在京城周围设置若干苑囿供其进行各种活动,如起居、骑射、观奇、

宴游、祭祀以及召见大臣、举行朝会等等。这些苑囿的规模都很大,园内设有许多离宫和其他各种设施,因此它的性质不单是一个游息的场所,而是具有多种用途的综合体,从西汉的上林苑到清代的圆明园、颐和园莫不如此。

明代帝苑不发达。

清代帝苑的内涵一般有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居住和朝见的宫室;另一部分是供游乐的园林。宫室部分占据前面的位置,以便交通与使用,园林部分处于后侧,犹如后园。皇帝每年约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住在苑中,只有冬季祭祀和岁首举行重大典礼的一段时间才回到城内宫中,苑囿实际上成了清帝主要居住场所。所以清代苑囿的数量与规模远远超过明代。

清代苑囿理景的指导思想是集仿各地名园胜迹于园中。根据各园的地形特点,把全园划分若干景区,每区再布置各种不同趣味的风景点和园中园。

帝王苑囿由于其政治和生活上的要求而产生特定的建筑布局与形式,和一般宫廷建筑不同。宫廷建筑极其严肃隆重;苑囿建筑除了朝会用的那一部分外,多较活泼。

在苑囿中也运用我国传统的叠石手法,但园林面积很大,不可能依靠石山来做园中主要景物,只能是在园中园的小范围中使用若干石山。

至于花木配置,也因园林规模大而多做群植或成林布置,不同于私家园林的以单株欣赏为主。

由于苑囿规模大,又根据自然山水改造而成,因此各园都巧于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形成各自的特色。(二)实例

1、北京明、清三海

2、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3、清漪园(颐和园)

三、明清江南私家园林

(一)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

1、园林布局:

A.主体多样

B.隔而不塞

C.欲扬先抑

D.曲折萦回

E.尺度得当

F.余意不尽

G.远借邻借

2、水面处理

水面处理有聚分之别。

3、叠山置石

A.可看、可游、可居

B.塑造丘壑

C.体块、缝隙、纹理的处理

D.用石得当

4、建筑营构

(二)实例

1、江苏无锡寄畅园

2、江苏苏州留园

3、江苏苏州拙政园

4、江苏吴江退思园

5、江苏扬州个园

四、风景建设

(一)风景建设的性质与规模

1、邑郊风景名胜

2、村头景点

3、沿江景点

4、名山风景区

(二)风景名胜区广泛发展的原因

1、礼制

2、宗教

3、风俗

4、标榜政绩

5、开山采石

6、崇饰乡里

(三)风景建设的原则和手法

1、巧于因借

2、旷奥兼用

3、塑造意境

中国古代风景点(区)中几种常见的意境塑造手法:

A.空寂出世—宗教山林理景的意境

B.涤我尘襟—登高及治水理景的意境

C.标帜意蕴—诗文题字追求的意境

(四)江南理景三则

1、江苏苏州虎丘

2、浙江绍兴兰亭

3、安徽歙县唐模村头景点

如何读文

要学好园林,理解园林的内涵,要求我们不仅要把握中国古代园林各个时代的特点,还要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理解它。

一。宏观的理解

园林的发展与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相关甚密,经济的差异容易理解,然而这里对“文化”的理解就要涉及一个较大的范畴,我将之理解为:语言、宗教、历史、哲学、艺术等以及园林不同的主人所具有的社会文化背景。

我们阅读的仅仅是各种因素作用后的综合结果,而阅读的目的就好比揭开蒙在结果上的层层面纱,你会发觉,无论从哪个方面入手都有无穷的趣味。

你可以从哲学的角度理解园林,正如李渔在《一家言》中谈到的,感悟一种根植于中国文化的“有曲则全”和行至山穷水尽处“柳暗花明”的人生哲学。

也可以从文学和戏剧的角度解读园林,体会那种置身于园林中就可获得的“诗来寻我”的意境。

还可以从绘画的角度,欣赏它“水墨调”磨出的水天一色。

甚至可以从宗教的角度,品味它于红尘中取一方净土,获出世入世的悠然。

不管你从何种角度去看、去听、去思考、去体会,中国园林给予我们的,说到底,用一个最简单的字,就是一个“美”字,当然,其中更暗含了从中透出的园主人的性情和他对人生的感悟。

二.微观的理解

你已经体会到中国园林在一山、一水、一木、一石中体现的“美”,即是园林“以何为美”的表现,那么接下来,就有必要了解园林“何以为美”的造园手法。

在你深入的了解园林是如何“叠石为山、造渠理水”之后,必然会将园林的构成要素、营造手法了然于胸,这时再回过头去阅读历朝的园林精品,相信你会有豁然开朗的新的感悟。

如何读图

从“水”入手:水系的布置是园林布局的精华所在,正所谓“园无水则不活”所以我的建议是先从“水”的布局入手读图。理解了“水”这一主线,然后再理解叠石为山、砌石为岸的手法,以及园中建筑的布置,其实都与水有很大关系。

如何读典例

第一,前面已经说了园林的设计与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和园主人的喜好等密切相关,那么读典例的前提就是了解它的时代背景。

第二,不同性质、类型的园林,其造园手法和布局都有很大不同,这一点也是要注意的。

第三,大家,可以选取同一时代的几个典例开展横向比较;也可以顺着时间的发展选取历代的园林的精品进行纵向分析;还可以就一个典例,每个人以不同的着眼点入手进行分析。(大家可以将你的分析发表在讨论板上,相信会是个大热的话题)

如何思考

“园林”是一个很活的话题,从各个角度思考都会获益匪浅,同时它又不是一个一天两天可以说完、想透的东西,因为就算是同一个人,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的经历和岁月的累积,对园林的思考又会有新的感悟,“园林”是一个值得你思考一生的事;所以,放开一些,就用你们最新鲜的眼睛去看、用你们最好奇的心去探索吧,相信你会有所不同。

重点与难点

1。颐和园

2。拙政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