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波红外光谱偏振成像技术及系统研究
中波红外光谱仪发展历程
![中波红外光谱仪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d09a928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bb.png)
中波红外光谱仪发展历程中波红外光谱仪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自那时以来,它逐渐从简单的科学工具发展成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分析仪器。
以下是中波红外光谱仪的主要发展阶段:1.起始阶段在20世纪初期,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红外光谱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化学和物理领域的研究。
这个阶段的红外光谱仪通常使用棱镜或光栅作为分光器,并且只能测量宽波段的谱带。
尽管如此,这种技术仍然为人们提供了对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的新视角。
2.发展阶段随着技术的进步,中波红外光谱仪在20世纪中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在这个阶段,干涉仪开始取代棱镜和光栅,使仪器的分辨率和灵敏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此外,新的探测器技术也使得红外光谱仪能够测量更广泛的波段。
这些改进使得红外光谱仪能够更准确地确定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进一步推动了其在化学、材料科学和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
3.沉寂阶段在20世纪后期,中波红外光谱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沉寂的阶段。
虽然在这个时期也有一些新的进展,例如多光束干涉仪和傅里叶变换技术的出现,但总体来说,这个阶段的红外光谱仪在技术和应用方面都没有太大的突破。
4.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阶段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波红外光谱仪再次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新型的探测器和高速扫描系统的出现,使得红外光谱仪的测量速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此外,红外光谱仪也开始应用于更多的领域,如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安全检查等。
这些应用领域的需求推动了红外光谱仪在快速、无损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和发展。
5.普及阶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中波红外光谱仪已经从一种高端的科学仪器逐渐普及成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基础分析工具。
现在,红外光谱仪不仅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和物理现象,还可以用于分析材料结构、检测污染物、评估产品质量等方面。
此外,随着便携式红外光谱仪的出现,人们可以在现场进行实时测量和分析,这进一步扩大了红外光谱仪的应用范围。
总之,中波红外光谱仪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创新的过程。
红外偏振成像对伪装目标的探测识别研究
![红外偏振成像对伪装目标的探测识别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e4afb61a98271fe910ef94f.png)
给 出了试验 分析 数据 和偏振 融合 效 果 图 。研 究表 明, 用 红外偏 振 成像 技 术 可 以有 效 地 实现 对 采
地 面伪 装 目标 的探 测 和识 别 。研 究结果 还 可 以扩展 到 对人 工假 目标 、 中隐身 目标 等 的探 测和 空
识别。
关键 词 : 外偏振 成像 ; 托克 斯参 量 ; 振 融合 图像 ; 红 斯 偏 伪装 目标 ; 测和 识别 探
第 3 3卷 第 3期
21 0 2年 5月
应用 光学 NhomakorabeaV0 . 3 No 3 I3 .
Ma y 201 2
J u n l fAp l dOpis o r a pi t o e c
文 章 编 号 : 0 2 2 8 ( 0 2 0 — 4 10 1 0 — 0 2 2 1 ) 30 4 — 5
中图分类号 : TN6 ; P 5 5 T 71 文献标志码 : A d i1 . 7 8J o:0 5 6 /AO2 1 3. 3 1 0 O 2 3 00 0 1
I r r d po a i a i n i a i g: e e to n e o nii n nf a e l r z to m g n d t c i n a d r c g to
GAO e g,S M n UN —e g,GAO o b Kefn Ja - o i
( ’n I s i t fAp l d Op is xi n t u e o p i t ,Xi n 7 0 6 a t e c ’ 1 0 5,Ch n ) a ia
Ab t a t Du o t e l we e e t n a d r c g i o r b b l y o a u l g a g t y c r e t s r c : e t h o rd t c i n e o n t n p o a i t fc mo fa e t r e u r n o i i b o t — l c rc li a i g s s e s ti i o t n o d v l p a n w e h o o y t e e ta d r c p o e e t ia m g n y t m ,i s mp r a t t e e o e t c n l g o d t c n e —
偏振成像研究综述
![偏振成像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c28d2a9edd3383c4ba4cd225.png)
偏振成像研究综述西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学生:刘彬彬指导老师:高明摘要:偏振成像技术是光学领域得一项新技术,国内外十分重视对该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
地球表面和大气中的目标在反射、散射、透射及发射电磁辐射的过程中,会产生由它们自身性质决定的特征偏振。
由于大气及地物光谱辐射的偏振敏感性,又由于偏振特性与物体的表面状态和固有属性密切相关,加上不同种类的目标具有不同的偏振特性,使得偏振成像逐步发展成地基、航空和卫星观测的新技术手段。
在全球气候变迁研究,对地遥感探测和天文研究等领域得到应用。
根据不同探测目标,从偏振分析机制和偏振信息获取模式等方面介绍了光学偏振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国内外相关领域偏振成像实验研究结果,描述了偏振成像技术在大气、自然地物、人工目标、医学诊断以及天文学探测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情况,最后总结和展望了偏振成像技术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字:偏振成像技术;特征偏振:遥感探测。
1 引言光波的信息量是非常丰富的。
依据光波的电磁理论,光波包含的信息主要有:振幅(对应于光强),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
通常的光辐射成像是获取目标的光谱,辐射强度及空间状态等信息,用于反演目标性质参数。
但是,从电磁波的横波性质来看,偏振或称极化也是电磁波的重要特征之一。
偏振特性与物质性质密切相关,是遥感需要获取的主要信息参数。
在光学波段,无论是可见还是红外谱段,不同目标都具有各自一定的偏振特性。
偏振参数能够很好的表征被探测目标的性质特征。
因此,人们将光学遥感与偏振测量技术相结合,促进了偏振成像技术的发展。
传统的遥感方法获取的信息主要是电磁强度特征和几何特征,而偏振特性取决于其表面的固有属性,如其介质特征,结构特征,粗糙度,水分含量等,还与观察角度和辐照条件有关,正是由于偏振测量同非偏振测量(通常为光强测量)相比能获得与物质自身特性相关的偏振信息,所以,通过解析目标的偏振信息可以更加容易的识别目标,同时由于偏振测量所具有的上述优点,它在云和大气气溶胶的探测、地质勘探、海洋开发、农牧业发展和军事等相关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偏振光谱成像技术及应用资料
![偏振光谱成像技术及应用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c46f7ccb9f3f90f76c61b5a.png)
偏振和光谱成像技术在环境检测、目标识别、遥感探测和 工业检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二、研究基础和能力 流体物理研究所在基于液晶可调滤光片的光谱成 像技术研究和基于液晶可调位相延迟片的偏振成 像技术研究方面开展了多年研究:
1. 2. 自主研制了400nm-1700nm波段的液晶可调滤光片,技术 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应用需求,开发了不同用途的多/高 光谱和偏振成像仪,并在医学、物证鉴定、遥感以及工业 检测领域开展了应用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结果; 具备液晶可调滤光片和光谱/偏振成像设备的设计和研制能 力以及相关应用tokes全偏振探测分析; 快速实时成像; 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 工作波长:400nm - 1000 nm; 测量精度:偏振度测量误差<1%。
技术指标
偏振成像实验结果
不同材质物体检测
模糊金石文献轮廓提取和识别
光谱成像核心器件-液晶可调滤光片
15
15
o
Transmission(Natural Light)
一、偏振/光谱成像技术简介
偏振成像技术是成像技术和偏振分析技术的完美结合,偏 振成像探测能够提供目标的光强图像无法显示的表面粗糙 度、纹理走向、表面取向、表面电导率、材料理化特征、 含水量等特征,对物体轮廓和表面取向识别具有明显的优 越性; 光谱成像技术是光谱分析和图像分析技术的完美结合,不 仅具有图像分辨能力,还有光谱分辨能力,利用物体表面 成分的光谱差异,对目标进行识别和分类,在目标探测中 具有重要的应用。
Temperature:26 C Driving Frequrency: 1kHz
10
10
5
Transmission
5
红外偏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红外偏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55352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b.png)
红外偏振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红外偏振技术是指利用物质对红外辐射进行选择性吸收、透射和反射的性质,结合偏振器件进行分析和检测的技术。
红外辐射是处于电磁波谱中可见光和微波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军事监测、卫星遥感、环境监测等。
而红外偏振技术则通过选择性的偏振器件,使得能够探测特定方向上的红外辐射,从而实现对物质的分析和检测。
1.红外辐射的偏振性质:红外辐射也具有波动性质,因此可以用偏振参数来表征其振动的方向和方式。
红外辐射的偏振性质可以通过偏振器件如偏振片等进行选择性的分析和测量。
2.偏振器件:偏振器件是红外偏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通过其选择性地透过或封锁一些方向上的红外辐射。
常用的偏振器件包括偏振片、波片、偏振棒等。
这些器件能够根据红外辐射的偏振方向进行选择性透过,从而实现对红外辐射的分析和检测。
3.红外偏振光谱:红外偏振光谱是利用红外辐射的偏振性质进行分析和检测的方法。
它通过对物质对不同偏振方向红外辐射的选择性吸收、透射和反射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获取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等信息。
1.材料分析:红外偏振技术可以用于材料的分析和鉴定。
不同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透射和反射特性不同,通过对红外辐射的偏振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材料的组分和结构信息,从而实现对材料的分析和鉴定。
2.生命科学:红外偏振技术能够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例如,通过对蛋白质、细胞和组织等生物样品对红外辐射的偏振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揭示其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信息,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3.环境监测:红外偏振技术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
例如,通过对大气中各种气体对红外辐射的偏振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大气污染物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此外,红外偏振技术还可以用于地球遥感和卫星监测等方面,为环境监测提供有效的手段。
4.安全监测:红外偏振技术可以应用于安全监测和检测领域。
例如,通过对烟雾、火焰等火灾危险的特定红外辐射的偏振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火灾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红外偏振成像对伪装目标的探测识别研究_王军
![红外偏振成像对伪装目标的探测识别研究_王军](https://img.taocdn.com/s3/m/8615bb0902020740be1e9b45.png)
机组合 , 探测 波 段 在 可 见 光 、 近 红 外 波 段, 每个通 探测3个 S 体积较 道各自 选 择 波 片 , t o k e s 矢 量, 大, 有运动部件 。
英国 T h a l e s光学有限公司开展了红外偏振成 像探测研 究 , 利用长波偏振热成像仪与普通热成 像仪进行了比对试 验 研 究 。 图 2 为 被 沙 土 掩 埋 的 采用偏振 融 3 种金属材料物体的强度图 和偏振图 ,
图 2 LW I R 偏振成像与普通热成像试验效果比较 F i . 2 E x e r i m e n t e f f e c t c o m a r i s o n b e t w e e n LW I R g p p i m a e a n d c o mm o n I R i m a i n o l a r i z a t i o n g g g p
1 国内外情况
近 年 来, 发达国家在偏振成像探测技术研究 取得了很大 方面开展 了 大 量 的 理 论 与 试 验 研 究 , 的 进 展。 美 国 军 方 和 B A E S Y S T EMS 高 级 技 术 中心对偏振成像探 测 技 术 在 军 事 上 的 应 用 开 展 了
4] 。 图 1 为普 大量研究工作 , 取得了大量试验数据 [
; 收稿日期 : 2 0 1 1 1 1 1 4 2 0 1 2 0 3 0 2 - - 修回日期 : - - , 作者简介 : 王军 ( 男, 江苏沛县人 , 研究员 , 主要从事军用目标光学特性 、 光谱成像及仿真评估技术研究工作 。 1 9 6 8- ) : E-m a i l x a 2 0 5 w a n u n 6 3. c o m @1 g j
: / 中图分类号 : TN 6 5; T P 7 5 1 文献标志码 : A d o i 1 0. 5 7 6 8 J AO 2 0 1 2 3 3. 0 3 0 1 0 0 1
红外偏振成像探测技术及应用研究_姜会林
![红外偏振成像探测技术及应用研究_姜会林](https://img.taocdn.com/s3/m/0658bd046c175f0e7cd137ef.png)
2003 年, 瑞典国防研究局利用红外偏振探测能在 复杂背景中检出伪装目标的特点,测量证明表面覆盖 空心微珠结构的伪装物体散射光的退偏振度是入射 角的函数。同年,又利用偏振成像透视三层伪装网, 效果如图 6 所示。
旋转偏振片型 时序式,机械旋转 分振幅型 液晶/声光 调制型 分波前/ 分孔径型 分焦平面型 通道调制型 多光路、多探测器, 实时成像 时序式,电控旋转 多光路、单探测器, 实时成像 单光路,单探测器 全偏振、实时成像 单光路、单探测器 全偏振、实时成像
(1. Space opto-electronics institut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2. Electronical-information Engeering institute,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22, China)
0
问题的提出
红外偏振成像是在红外成像基础上,通过获得每 一点的偏振信息而增加信息维度的一种成像技术,不 仅能获得目标二维空间的红外图像,而且能获得图像 上每一点偏振信息。利用增加的偏振维度,可明显增 强伪装、暗弱等目标与背景的差异,提高目标探测与 识别能力[1-4]。 根据其获取的偏振信息,红外偏振成像可分为红
收稿日期:2014-03-18;修订日期:2014-05-05. 作者简介:姜会林(1945-),男,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空间激光通信、光电测试、偏振成像等方面的工作。 基金项目:国家“973 项目”。
345
第 36 卷 第 5 期 2014 年 5 月
采用中波红外偏振成像的目标探测实验
![采用中波红外偏振成像的目标探测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aea79c4da38376baf1fae96.png)
p rie c e p rm e tl t d t a wil u p r t e h o y n t e e h oo is f n a e p lrz to et n e x e n i n a su y h t l s p o t h t e r a d h tc n l g e o if r d o a ain r i i a ig m g n .Th e i m v n ae o a iain i a i g s se ss tu a e n m e i m v o ld e m d u wa e i fr d p lrz to m g n y tm wa e p b s d o d u wa e c oe r
波偏 振 热 成 像 可 突 出 光 滑 表 面 的 轮 廓 及 金 属 与 水 泥 构 件 等 的 差 异 ,有 利 于对 隐 藏 目标 和 伪 装 目标 的
探 测 与 识 别 : 用 彩 色 图像 融 合 方 法 融 合 热 辐 射 强 度 、 振 度 和 偏 振 角 图 像 是 一 种 可 行 的 偏 振 图像 再 利 偏
B in ntueo eh oo y Be ig 10 8 , hn ) e igIstt fT c nlg , in 0 0 1 C ia j i j Ab t a t n a e oa iai n i gn e h o o y i tp m ay sa e i i a i i e e sr o d v lp t e sr c :I f r d p lrz to ma ig t c n l g sa r r i r tg n Ch n , t sn c sa y t e eo h
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
![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06b5ecd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6.png)
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的研究进展在科技的浩瀚星空中,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犹如一颗新星,其光芒逐渐闪耀,照亮了遥感探测的新天地。
这项技术,宛如一把锐利的钥匙,打开了传统光学成像无法触及的宝库大门,让我们得以窥见物质世界的另一面——偏振信息的世界。
传统的光学成像技术,就像是在黑白电视上观看节目,虽然能够捕捉到物体的基本轮廓和形状,但色彩和细节却丢失了。
而红外偏振成像技术,则像是将这台电视机升级为高清彩电,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图像信息,还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层次感。
它通过捕捉物体表面反射光的偏振状态,揭示出物体的材料特性、表面粗糙度甚至是温度分布等重要信息。
近年来,随着材料科学、光学设计和数据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红外偏振成像技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研究人员们就像是一群勤劳的蜜蜂,不断采集着科技花蜜,酿造出更加甜美的成果。
他们利用新型的偏振敏感材料和先进的成像算法,大大提高了成像的灵敏度和分辨率。
如今的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已经能够在复杂的背景下,清晰地识别出目标物体,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侦探,在混乱的线索中迅速锁定嫌疑人。
然而,技术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红外偏振成像技术在迈向更高目标的道路上,也面临着种种挑战。
其中最为棘手的便是如何克服大气扰动对偏振信息的影响。
大气中的水汽、气溶胶等粒子就像是一面面扭曲的镜子,它们改变了光线的传播路径和偏振状态,给成像结果带来了不小的误差。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纷纷投入到大气校正技术的研究中。
他们试图通过建立精确的大气模型和使用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来消除这些扰动带来的影响。
这就像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航行,需要精准的导航仪和稳定的舵手来确保航船不偏离航线。
除了大气校正的挑战外,如何将红外偏振成像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实际也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从环境监测到医学诊断再到军事侦察等领域都迫切需要这种新技术的加入。
研究者们正在努力探索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最佳成像方案,并开发出更加便携和经济的设备来满足市场需求。
采用中波红外偏振成像的目标探测实验_陈伟力
![采用中波红外偏振成像的目标探测实验_陈伟力](https://img.taocdn.com/s3/m/82b4c4735acfa1c7ab00cc02.png)
表征偏振态用偏振度 p ( DOLP )和偏振角 α ( AOLP ):
姨
姨
p姨
姨
=
姨姨
姨Q2+U2 I
姨
姨 姨 姨
α姨
姨
=
1
姨姨 姨
2
arctan
U Q
(2)
式中: 偏振度 p 是一个从 0 到 1 的无量纲数,p=0 表
示 非 偏 振 光 ,p=1 表 示 全 偏 振 光 ,0<p<1 表 示 部 分 偏
线栅偏振片的工作原理如图 1 所示,若入射自然 光是部分偏振光,金属线栅反射和金属线栅平行的偏 振分量 TE 偏振,而透射和金属线栅垂直的偏振分量 TM 偏振。
通 常 描 述 光 波 偏 振 态 的 方 法 有 两 种[2]: (1) 琼 斯 矢 量表示法, 通过琼斯矢量表示某电场矢量的 x、y 分量, 其与电场的振幅及相位相关,在偏振光发生干涉效应
振光;偏振角 α 表示入射光的偏振方向相对于 x 轴的
夹角,对于部分偏振光,就是能量最大的偏振方向与
x 轴的夹角。
2 中波偏振成像系统与实验
2.1 中波偏振成像实验系统 常见的偏振成像系统大致可分为检偏器、成像系
第1期
陈伟力等:采 用中波红外偏振成像的目标探测实验
9
统以及图像采集与处理 3 部分。 图 2 为笔者搭建的中 波偏振成像实验系统, 系统中采用了法国 CEDIP 公司 Jade 中波测温热像仪, 焦平面探测器像元数 320×240, 像 元 尺 寸 30 μm× 30 μm, 工 作 波 段 范 围 为 3~5 μm, A/D 量 化 精 度 14 bit。 热 图 像 采 集 系 统 采 用 Jade 测 温 热像仪自带的图像采集系统,各偏振图像经过相同的 系统温度-灰度转换关系,得到标准的热偏振图像,进 而用文中的处理方法进行偏振信息图像的处理。 红外 检 偏 器 采 用 英 国 SPECAC 公 司 CaF2 的 金 属 线 栅 偏 振 片 , 有 效 光 学 口 径 为 50 mm, 栅 网 间 距 为 0.25 μm, 透 过 率 为 86%(5 μm),偏 振 度 为 99.6%,消 光 比 为 300∶1。 检偏器由旋转支架支撑并置于热像仪光学镜头前。
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探测系统的波段选择分析
![短波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探测系统的波段选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106a675a98271fe910ef92f.png)
该 词可 以理解 为红外 波段 的热 辐射 成 像 。
不 同波段 的红外 成像 在成 像 机理 方面 存在 肴 筹异 。在 夜 视条件 F,中波 红外MwIR(Medium
Wave Infrared)和长 波 ̄ bLWIR (Long Wave Infrared) 要 靠 目标 n身辐 射成 像 ,而短 波红 外
像 。其 成像 过 程如 图 2所示 。这 种成 像机 理上 的差 异必 然带 来 红外 图像上 的差 异 ,同 时也会造 成
应 用 上 的差异 ,进而 造成 红外 成像 技 术 ,特 别 是 红外焦 平面 探测 器 技术发 展 的多样 性 引。
近 年 来 , 国 内外 针 对 多波 段 红外 成 像 差 异 做 了大 量 的研 究 ,尤其 是LWlR和MW IR的成 像 差异 ,例 如 Lw 光 谱 的大气 透 过率 L ̄,MW m 的 高 ;在设 计 红外双 折 射/衍 射反 远距 光 学系统 中, LWIR和Mw 两 个波 段 的衍 射效 率 明显 不 同 。 另 外 ,LWIR和 MWIR在 红外 探测 器 焦平 面器 件 的光谱 响应特 性 不 同 ;SWlR和MWIR两 个波 段 在 探测 器 响应 方 面存 在差 异 ;Sw 、MwIR和 LWIR_ ̄ -个波 段 的探 测器 响应 特性 也 不 同【4 ]。尽
到 能 发射足 够 强 的短波 红外 辐射 时 ,短波 红外 成像 又变 成 既接 收 目标 r]身发射 ,义 接收 景物 反射
的短 波 红外辐 射 。而 有人 红 外 光源照 明、依靠 接 收景 物反射 来 的红外辐 射信 号 成像 的技 术是
主动 红 外成 像 技术,包 括一 动长 波红 外成 像 、主 动 巾波 红 外成 像和 主动 短波 红外 成像 。
成像光谱偏振仪研究进展
![成像光谱偏振仪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30c5d2dd360cba1aa811dab8.png)
得 目标 的二维图像信息和图像 中每一点 的光谱信息 ,以及每
一
点各单谱段的偏振态信 息。
光 的偏 振 态 有 多 种 表 述 方 式 ,为 了 方 便 ,可 以 采 用
So e tks向量 表 述 方 式 _ 。 tk s 量 能 够 完 全 描 述 光 的 偏 振 3 So e 向 ] 态 ,其 表述 方式 为 ss, , , , 中 S 表 示 光 的 总 强 度 、 (。 S 5 5) 其 z o
收 稿 日期 : 0 00 一1 修 订 日期 : 0 00 —0 2 1—5l 。 2 1 —81
IP一般都能够获得图像 中各 点 的光谱 , 是光谱 的偏 S 但
振态根据需要可以获得全部 的 So e tks分量或 So e 分量 的 tk s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0 0 0 3  ̄ 1 4851)1 1 N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 划项 目(0 9 B 2 05 资助 2 0 C 74 0 )
l , )
研制的 IP进行 r农业环境观测 、地球环境 观测 、水体污染 S
监测 等 试 验 。意大 利 也 于 19 年 开 始 , 99 利用 在 相 机 镜 头 前 安 装 L TF和薄膜偏振 片的方式设计 了 I1 , C S s 在设计 中尽
2 , )
可能多地选用 了现货商品 , 降低 厂 成本 。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光科学 巾心 与美国陆军工程研发中心 合作 , 19 于 99年在 C S的基础 卜 TI 通过在物镜前方添加偏振
( o u e o r p i g n h n ee p c r p l r t r c mp t rt mg a hc i ma ig c a n ld s e to o a i e , me
分孔径红外偏振成像仪光学系统设计
![分孔径红外偏振成像仪光学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4261b9d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d7.png)
分孔径红外偏振成像仪光学系统设计引言:近年来,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快速发展,红外偏振成像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分孔径红外偏振成像仪作为一种新兴的红外成像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
本文基于分孔径红外偏振成像仪的原理和需求,设计了一个光学系统,以实现分孔径红外偏振成像的功能。
一、光学系统的构架1.物镜系统:通过装饰镜片和聚焦镜组成,具有调焦功能,用于将目标物体上的红外信息聚焦在接收器上。
2.分光镜系统:将红外辐射分成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偏振光进行分别处理。
3.偏振器:用于将入射的自然光或者部分极化光转化为线偏振光。
4.接收器:通过红外探测器接收和转换红外光信号。
5.图像处理单元:用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得成像结果。
二、光学组件的选择与设计1.物镜系统:物镜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分辨率和对焦范围,可采用一组多片组合的镜片实现。
为了满足红外波段的需求,应选择透过率较高的红外材料,如镓砷化镓或锗等。
2.分光镜系统:分光镜的设计主要考虑适当的折射和偏振特性,以实现对不同偏振方向红外辐射的分离。
3.偏振器:偏振器的选择取决于使用的光源类型和工作波段。
偏振片或偏振棱镜是常见的偏振器类型。
4.接收器:接收器包括红外探测器和辅助电路,如放大器等。
选择合适的红外探测器并与其他组件适配。
5.图像处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通常包括AD转换和数字信号处理等功能,确保采集到的信号能够被适当处理并转化为成像结果。
三、系统性能要求1.分辨率:应具备足够的分辨率,能够清晰地显示目标物体上的细节。
2.灵敏度:系统应具备较高的灵敏度,以捕捉弱红外信号。
3.动态范围:系统应具备较宽的动态范围,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获得清晰的成像效果。
4.偏振度: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偏振度,能够准确地提取目标物体上的偏振信息。
5.成像速度:系统应具备较高的成像速度,能够实时地获取红外偏振图像。
结论:本文设计了一个分孔径红外偏振成像仪光学系统,以满足红外偏振成像的需求。
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
![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20e6f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03.png)
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题目: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研究二、课题背景红外成像技术是一种红外图像感应技术,由于红外波长具有穿透力强、成像透明、成像范围宽、夜间工作、便于携带等优势,可应用于军事、安防、石油、电力、交通等领域。
而红外偏振成像技术不仅能够获取红外图像信息,还可以获取物体表面的偏振性质,可以获取物体表面反射和散射的偏振信息,并且可以判别物体组成、磁化状态、光学、机械等性质,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技术。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1.深入研究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的工作原理、成像特点和应用领域;2.研究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的成像算法、处理技术、性能优化等方面技术,提高技术的成像效果和实用性;3.设计并试制一款具有一定实用性的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并进行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
四、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1.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2.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的成像算法和处理技术3.红外偏振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红外偏振成像系统性能测试与分析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法、实验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文献法主要用于深入研究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实验法主要用于验证红外偏振成像系统的成像效果和性能;案例分析法主要用于分析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市场前景。
六、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深入研究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对红外偏振成像技术进行全面系统性的论述;2.设计并制造一款具有实用价值的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实现对物体表面偏振性质的成像并提高成像效果;3.对红外偏振成像技术在军事、安防、石油、电力、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进行案例分析,并对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七、研究计划本研究的具体计划如下:第一年:1.搜集有关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的文献,并深入研究其原理和特点;2.研究红外偏振成像技术的成像算法和处理技术,并基于Matlab平台进行实验验证;3.撰写开题报告和中期报告。
第二年:1.设计并试制一款便携式红外偏振成像系统,并进行系统性能测试和分析;2.对已有成像算法和处理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成像效果和实用性;3.研究红外偏振成像技术在军事、安防、石油、电力、交通等领域的应用。
偏振光谱成像目标识别系统
![偏振光谱成像目标识别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1985aad92cc58bd63086bd0c.png)
王 维, 陈 满林 , 吴 菲
( 长 春 工业 大 学 应 用技 术 学 院 , 吉林 长春 1 3 0 0 0 0 )
摘
要 :设 计 了 高光 通 量 的 光 学 天 线 、 偏 振 模 块 及 干 涉模 块 的 目标 识 别 系 统 。 通 过 偏 振 光 谱 成 像 技 术 , 在 同 一 视 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比 高、 探 测 距 离远 , 与传 统 方法相 比 , 本 系 统 的 目标 合 成 图像 清 晰 可 见 , 抗 干扰性 更 高 , 具 有 很 高 的 野 外 适 应 性 及 稳
定性 。
关 键 词 : 目标 识 别 ; 偏振 ; 图像 融合 ; 高 信 噪 比 中 图 分 类 号 :T H7 4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DOI : 1 0 . 1 6 1 5 7 / i . i s s n . 0 2 5 8 — 7 9 9 8 . 2 0 1 6 . 1 2 . 0 1 9
中文 引 用 格式 :王维 , 陈满 林 , 吴 菲 .偏 振 光 谱 成 像 目 标 识 别 系 统 【 J 】 . 电子 技术 应 用 , 2 0 1 6, 4 2 ( 1 2 ) : 7 3 — 7 5 .
英 文 引 用 格 式 :Wa n g We i , C h e n Ma n l i n, Wu F e i . P o l a i r z a t i o n s p e c t r a l i m a g i n g t a r g e t r e c o g n i t i o n s y s t e m 【 J 】 .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E l e c t r o n i c
北京欧普特科技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
![北京欧普特科技有限公司_企业报告(供应商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8355b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d.png)
报告时间:
2023-02-17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企业的投标业绩表现、竞争能力、竞争 对手、服务客户和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投标行为全方位分析,为目标企业投标管理、市场拓展 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为目标企业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业主单位、竞争对手、中介机构、金融 机构等快速了解目标企业的投标实力、竞争能力、服务能力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企业 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院
29.3
江苏省流域水生态健康研究能力提
TOP7
升项目(第 1 批)江苏省流域水生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 态健康研究能力提升项目(第 1 批) 院
14.6
合同之水下光量子传感器
TOP8
季华实验室-结果公告 (CBJHU2022000296)
季华实验室
12.5
TOP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 多光谱相机询价采购结果公示
偏振分光棱镜中标公告
三十四研究所
2.3
3
32-XJ-2212-11653 分光片、反射镜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
中标公告
三十四研究所
1.1
4
凹面反射镜等(XJ022060200192)结 果公告
北京欧普特科技有限公司
0.2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2-12-11 2023-01-14 2022-06-02
合同之水下光量子传感器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流域
《2024年成像偏振探测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范文
![《2024年成像偏振探测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7aa907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b7.png)
《成像偏振探测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成像偏振探测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光学探测手段,其在军事、遥感、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光波的偏振信息进行获取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精细识别和特征提取。
然而,成像偏振探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高精度偏振信息获取、快速响应和抗干扰能力等。
因此,对成像偏振探测的若干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成像偏振探测技术概述成像偏振探测技术基于光的偏振特性,通过测量和分析光波的偏振状态,获取目标的偏振信息。
该技术具有高分辨率、抗干扰能力强、对环境适应性高等优点。
在军事应用中,成像偏振探测技术可用于目标识别、伪装识别、夜间侦察等;在遥感领域,可用于大气监测、云层分析等;在生物医学领域,可用于皮肤癌诊断、视网膜病变检测等。
三、关键技术研究1. 高精度偏振信息获取技术高精度偏振信息获取是成像偏振探测技术的核心。
为了获取准确的偏振信息,需要采用高精度的偏振测量器件和算法。
其中,偏振片、波片、偏振调制器等器件的选择和使用对提高偏振信息的精度至关重要。
此外,通过采用多角度、多波段、多极化的测量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偏振信息的精度和可靠性。
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光源和目标,需要采用不同的算法进行偏振信息的提取和分析。
2. 快速响应技术在实时监测和侦察等应用中,快速响应是成像偏振探测技术的关键。
为了实现快速响应,需要采用高速的数据处理和传输技术。
其中,高性能的处理器和算法是实现快速响应的基础。
此外,通过采用并行处理、压缩感知等技术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
同时,为了减少数据的传输延迟,需要采用高速的数据传输网络和存储设备。
3. 抗干扰能力提升技术在复杂的环境中,成像偏振探测系统可能受到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
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需要采用多种技术手段。
首先,通过优化系统的结构和布局,可以减少外界干扰对系统的影响。
其次,采用先进的信号处理和滤波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噪声和干扰信号。
红外偏振成像原理与技术
![红外偏振成像原理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7dfaa883186bceb19e8bb7d.png)
(1)斯托克司表示法
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偏振光,需要将偏振光以某种形式显示出来,以 便识别与处理。斯托克司(Stokes)表示法是目前常用的描述方法。 斯托克司指出,一束光的偏振状态可由四个参数 I,Q,U,V完全表示
用 0、90、 45、- 45 方向上线
偏振光表示参数:
线偏振度和偏振角计算:
I I0 I90 I45 I45 Ii Ir
❖ 由于自然光中的各矢量没有固定的位相关系,因此方向 不同两个的电矢量无法样合成一个单独的矢量,但在数 学上可以用两个振幅相等的非相干的波表示,通常用两 个正交的线偏振光来表示自然光。
返回
(5)部分偏振光
❖ 在普遍情况中,电矢量变化的方式既不是完全规则的,也 不是完全无规则的,这种光称为部分偏振光。描述这种性 质的波,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是把它看成一定比例的自然光
红外物理与技术
第9章 红外偏振成像原理与技术
教学要求
❖ (1)深入理解光的偏振基本概念,熟悉不同偏振光的 基本特点,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 (2)掌握红外偏振的成像原理,成像方式,掌握不同 类型目标的红外偏振特性。
❖ (3)通过所列举的红外偏振成像与光强成像的图像分 析结果更深刻地理解红外偏振成像特点。
❖ 在光波的电偶极子辐射模型中,偶极子振荡产生的电磁波, 因为电场波在包含偶极子的平面内振动,所以每个偶极子发
出的光都是偏振光。设单个偶极子在 x-y平面内振动,光波
沿 z 轴传播,则电场波在某一点处为:
Ex Ax cost kz Ey Ay cost kz
E 0
❖ 振动面与 x 轴的夹角为
Ay Ax
Ex
❖ 合成的电矢量也是直线振动,有二次表达式可知,当 sin 0
《2024年成像偏振探测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范文
![《2024年成像偏振探测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54f6447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0.png)
《成像偏振探测的若干关键技术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成像偏振探测技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探测手段。
成像偏振探测技术通过获取并分析目标物体的偏振信息,实现对目标的高精度、高分辨率探测。
本文将重点研究成像偏振探测的若干关键技术,包括偏振成像原理、偏振探测器的设计、偏振信息的提取与处理以及偏振成像的优化方法等。
二、偏振成像原理偏振成像原理是指通过分析目标物体对光线的偏振效应,获取目标的偏振信息,从而实现对目标的探测和识别。
在成像过程中,目标物体的反射光或辐射光会产生特定的偏振特征,这些特征反映了目标的形状、结构和材料等信息。
通过捕捉这些偏振特征,我们可以得到更为准确和全面的目标信息。
三、偏振探测器的设计偏振探测器的设计是偏振成像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探测器的光谱响应范围、灵敏度、分辨率、噪声等性能指标。
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探测任务和目标特性,选择合适的探测器类型和结构。
例如,对于地面目标探测,可以采用面阵式偏振探测器;对于空间目标探测,则需要考虑微型化、轻量化和高灵敏度的探测器设计。
四、偏振信息的提取与处理在偏振信息的提取与处理过程中,主要包括信号的采集、处理和分析等步骤。
首先,需要使用高精度的探测器将目标物体的偏振信息转换为电信号;然后,通过信号处理算法对电信号进行滤波、增强和校正等处理,以提取出有用的偏振信息;最后,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提取出的偏振信息进行可视化处理,得到清晰的偏振图像。
五、偏振成像的优化方法为了提高偏振成像的性能和效率,需要采用一系列的优化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优化光学系统的设计来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和分辨率;其次,可以通过优化信号处理算法来提高偏振信息的提取精度和可靠性;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图像处理算法来提高偏振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
同时,还可以采用多光谱、多角度等多种手段来提高偏振成像的精度和可靠性。
六、结论成像偏振探测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探测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