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森林日的来历和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森林日的来历和意义
世界森林日的来历和意义
世界森林日,又被译为世界林业节,英文是 orld
forestda 。

这个纪念日是于1971年,在欧洲农业联盟的特内里弗岛
大会上,由西班牙提出倡议并得到一致通过的。

同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予以确认。

1972年3月21日为首次世界森林日。

森林可以美化我们生活,让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森林可以抵御风沙,保护我们免遭灾害。

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从早期的农业耕种到近现代
对木材及林产品的消耗猛增,导致全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森林品质
不断下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因此世界森林日的诞生,标志着人
们对森林问题的警醒。

当今世界各国都特别重视,通过植树节的全
民植树造林以弥补日趋减少的森林面积,通过纪念世界森林日来引
导人们更加关注森林、保护森林。

从而唤醒人民加倍珍惜森林资源,
加倍爱护森林树木;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的林业技术等;同时还可利用国际立法的方式来规范林业活动特别是伐木行为。

全球
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业。

这4个地区占有全世
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俄罗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刚果为最,4国拥有全球40%的森林。

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5位,占世界
3.9%,森林覆盖率14%。

中国人均森林面积居世界第119位。


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6公顷,发展中国家人均占有0.5公顷,发达
国家人均占有
1.07公顷。

世界森林日的目的设立世界森林日这一节日的目的是为了引起世界各国对人类的绿色保护神森林资源的重视,通过协调人
类与森林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保护森林的意义善待
并擅待森林,无异于善待人类自己。

相信没有人愿意看到森林木
十的结局。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美化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

森林可以抵御风沙,保护人类。

各国的世界森林日1972年3月21日为首次世界森林日。

有的国家把这一天定为植树节;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特定环境和需求,确定了自己的植树节;中国的植树节是3月12日。

而今,除了植树,世界森林日广泛关注森林与民生的更深层次的本质问题。

森林资源减少的主要因素森林面积减少受
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口增加、当地环境因素、政府发展农业开发
土地的政策等,此外,森林火灾损失亦不可低估。

但导致森林面积减
少最主要的因素则是开发森林生产木材及林产品。

由于消费国大量消
耗木材及林产品,因而全球森林面积的减少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内
部问题,它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毫无疑问,发达国家是木材消耗最
大的群体。

当然,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木材的消耗亦不可忽视。

非法
砍伐森林是导致森林锐减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据联合国粮农组
织2002年报告,全球4大木村生产国所生产的木材有相当比重来自非法木材。

保护森林的措施为了扭转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趋势,国际社
会有必要采取下列若干措施:
1、缔结国际森林公约众所周知,森林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国际社会对森林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在政
治高度上却远远不够。

虽然自1992年在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森林问题原则声明》以来,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下
分别于1994和1997年成立了政府间森林工作组和政府间森林论坛,2000年联合国成立了联合国森林论坛,但成效十分有限。

缔结森林公
约既可唤醒各国人民更加珍惜弥足珍贵的森林资源,加倍爱护森林爱护树木;又可强化各国对林业工作的重视,加大对林业的投资,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的林业技术等;同时还可利用国际立法的方式来规范林业活动特别是伐木行为,以拯救日益减少的森林资源。

2、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森林虽具可再生特点,但也经不起人类的大肆掠夺。

10年来,森林资源锐减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发达国家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从上述数字即可看出,发达国家是国际木材市场的最大买家,亦即最大的消费源;如果按人均计算,发达国家更高出发展中国家的若干倍。

当然,发展中国家也有必要逐渐改变非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

比如,发达国家风行、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一次性筷子消费现象每天就消耗
附送:
世界森林日红领巾广播稿
世界森林日红领巾广播稿
甲:同学们,大家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今天是世界森林日,又被译为世界林业节。

大家知道这个节日的来历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乙:世界森林日是在1971年在欧洲农业联盟的特内里弗岛大会上由西班牙提出倡议并得到一致通过。

同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予以确认,以引起各国对人类的绿色保护神森林资源的重视,通过协调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972年3月21日为首次世界林业节。

设立世界森林日这一节日的目的是为了引
起世界各国对人类的绿色保护神森林资源的重视,通过协调人类与森林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甲:古代,人们出于对森林和树木的朴素的敬畏之情,举行一些纪念活动。

美洲印第安视森林为图腾:树木撑起了天空,如果森林消失,世界之顶的天空就会塌落,自然和人类就一起死亡。

乙:随着人类的发展,从早期的农业耕种到近现代对木材及林产品的消耗猛增,导致全球森林面积急剧减少,森林品质不断下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

近年来,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这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它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

世界森林日
的诞生,标志着人们对森林问题的警醒。

甲:目前,人们普遍达成共识:森林可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它在环境安全、消除贫困、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等许多方面蕴藏着巨大潜力。

为了人类与森林长久共存,全球当务之急:维护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恢复并提高森林功能;加强种植业以弥补对森林的开发使用;重视森林土著人和森林工人的权利等。

乙:我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土地面积占世界
7.2%,森林面积
1.34亿公顷,占世界
3.9%,森林覆盖率14%。

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居世界第119位。

世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0.6公顷,发展中国家人均占有0.5公顷,发达国家人均占有
1.07公顷。

我国森林总蓄积量占世界第8位。

中国森林总蓄积量9
7.89亿立方米,占世界森林总蓄积量3840亿立方米的
55%。

甲:我国森林平均公顷蓄积量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森林每公顷平均蓄积量为96立方米,世界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114立方米。

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之一。

世界人均拥有森林蓄积量为7
1.8立方米,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仅为
8.6立方米。

乙:我国人工林面积占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工林面积总量的50%左右。

发展中国家年均消失天然林162
8.2万公顷,我国年均消失40万公顷。

我国森林每公顷生物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森林每公顷生物量平均为157吨,而世界平均131吨。

我国森林总生物量达160.09亿吨,占世界的
3.63%。

甲: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亚。

这4个地区占有全世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俄罗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刚果为最,4国拥有全球40%的森林。

乙: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xx年的报告,全球森林从1990年的39.6公顷下降到2000年的3
8.亿公顷。

全球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虽然从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人工林年均增加了310万公顷,但热带和非热带天然林却年均减少1250万公顷。

甲:南美洲共拥有全球21%的森林和45%的世界热带森林。

仅巴西一国就占有世界热带森林的30%,该国每年丧失的森林高达230万公顷。

根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巴西仅2000年就生产了
1.03亿立方米的原木。

另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俄罗斯2000年时拥有
8.5亿公顷森林,占全球总量的22%,占全世界温带林的43%.俄罗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森林面积保持稳定,几乎没有变化,2000年生产工业用原木
1.05亿立方米。

乙:中部非洲共拥有全球森林的8%、全球热带森林的16%.1990年森林总面积达
3.3亿公顷,2000年森林总面积
3.11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190万公顷。

东南亚拥有世界热带森林的10%.1990年森林面积为
35亿公顷,2000年森林面积为
12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面积233万公顷。

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该地区的森林资源消失速度更快。

甲:森林面积减少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口增加、当地环境因素、政府发展农业开发土地的政策等,此外,森林火灾损失亦不可低估。

但导致森林面积减少最主要的因素则是开发森林生产木材及林产品。

由于消费国大量消耗木材及林产品,因而全球森林面积的减少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它已成为一个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