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管理复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1、公共管理;

2、农村公共管理;

3、科层制;

4、文官制度;

5、农村公共管理组织;

6、非政府组织;

7、农业科技;

8、农村教育;

9、农村文化;10、社会保障;

11、农业环境;12、自然资源;13、水体污染;14、土壤污染;15、可持续发展;

16、农田水利;17、农业信息化;18、合作社;19、社区;20、农村公共危机。

1、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社会公共组织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目的是最大化地实现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发展。

2、农村公共管理: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公共政策、与公共事业单位和所有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公共组织一起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关系到农民基本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农村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一切活动,目的是最大化地实现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发展。

3、科层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法。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

4、文官制度,就是指由法律或法令规定的有关文官的考试、录用、考核、任用、奖惩、培训、工资、福利和退休等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的总称。

5、农村公共管理组织,是以实现农村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为目的,将提供农村生产、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所需的各项公共产品及相关公共服务作为其基本职能,按照法定程序建立起来的组织实体。

6、非政府组织,指在一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一部分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且其不以营利为目的。即使如有赚取任何利润,也不可以将此利润分配。工会、商会、政党、利润共享的合作社或教会均不属于非政府组织。(此句可以不要。)

7、农村科技,是人们运用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技术和分析方法,通过交流、培训、提供信息等方式,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围绕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建设,引导、帮助农民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民生活、提高农村经济水平。

8、农村教育,是在农村区域发生的,以农村人口为主要对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区域性教育。

9、狭义的农村文化,是指一定区域的农民的文化水平、思想观念以及在漫长的农村文明中形成并积淀下来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状态、处世态度、人生追求、生活方式等深层的心理结构的反映。它表达的是农民的心灵世界、人格特征以及文明开化的程度。广义的农村文化,是指在特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农民为载体的文化。即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特定民族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特定农村区域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它包括人的价值观念、思想方式、人文心态、民族艺术、风俗习惯、社会生活规范、文化发展模式以及由之产生的功能机制。(都可以,与之意思相近均可。)

10、社会保障,是依照法律和相关规定,政府通过征税、收费、接受捐赠等手段筹集资金,向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暂时无收入者或者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11、农业环境,是影响农业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是农业资源环境和农业社会环境的综合,它以农村自然环境为主,农业环境在地域上涵盖了农村、牧区、农区、林区等。其组成要素主要有水体环境、土地资源环境、大气环境、聚落环境。(此句可不要。)

12、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或: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综合。

13、水体污染,是水体因污染物的影响,导致水的物理特性、化学性能、生物组分等方面特征发生改变,致使水质恶化,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环境。

14、土壤环境污染,简称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15、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需要,也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发展所需的能力。

16、农田水利,是发展灌溉排水,调节地区水情,改善农田水分状况,防治旱、涝、盐、碱灾害,以促进农业稳产高产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17、农村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等信息技术,构建农村综合信息化体系,使农村得以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快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完善和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

18、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

19、社区,是指聚集在一定的地域的个人、群体和组织在社会互动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社会文化规范结合而成的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

20、农村公共危机,是指一系列严重危害农村社会安全、政治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现象,其危害在于对人们的基本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冲击,从本质上讲,农村公共危机最根本的原因是公共产品供求失衡。

1、我国农村公共管理的特点有哪些?

(1)农村居民日益上升的非经济需求要求公共管理的目标多元化

(2)农民公共需求具有明显的非均衡性

(3)农民公共需求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4)农村公共管理对管理手段和方法要求因地而宜

(5)农村公共管理具有较高的管理成本

(6)农村公共管理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

2、新公共管理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2)治道变革,政府职能由“划桨”转为“掌舵”。

(3)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

(4)重视效率追求。

(5)改造公务员制度。

(6)创建有事业心和有预见的政府

3、农村基层政府在农村公共管理中的职能有哪些?

(1)政治职能

(2)经济职能

(3)文化职能

(4)社会管理职能

4、计划的5W1H分别是什么?

①什么(What);②为什么做(Why);

②时做(When);④何地做(Where);

⑤谁来做(Who);⑥如何做(How)。

5、我国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2)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平衡

(3)教育内容与实际情况未能实现有机统一

(4)教育体系不健全

(5)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突出

(6)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增多

6、发展可持续农业的意义有哪些?

(1)利于解决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需求的无限性与环境资源供给以及容量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范围内发展高效农业。

(2)利于重塑农业发展模式,摈弃粗放的农业发展模式,提升农业发展功能。

(3)通过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式解决农村贫困、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