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析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
[摘要]新闻媒体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体之一,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意识、社会意识,倡导社会先进文化,在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信念,体现出人文关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本文就我国当前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缺失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加强人文关怀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新闻传播人文关怀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0-0171-01
引言:
我们的新闻报道理应成为人们精神家园的守望者,成为能优化人们精神环境的一个宁静港湾。新闻媒体讲求人文关怀。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从而真正被群众所接受,在群众心目中占据重要地位,但伴随着市场化的社会转型,新闻媒介的价值标杆也不断地受到商业化的社会价值观念的销蚀,有许多新闻虽然将镜头对准了芸芸众生,但却缺乏对人本身应有的尊重和关心,甚至漠视人的生存意义。
1 当今我国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现状分析
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中世纪的人文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被提出,它反对中世纪以来的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戕害,主张恢复人存在本身的自然本性。随着科学的发展,新闻传媒传播的信息量越来越大,涉及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越来越依靠于传媒所提供的信息。在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中,要想进入
真正的人文视野,需要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地渗入人文关怀,不仅应从物质的层面上体现对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关怀,还要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从道德与知识的层面上体现对人的关怀,更应从文化的角度、从思想和情感的层面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因此,新闻媒介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调节机制,它有责任、有能力在人文层面上体现对人的关怀。
2 新闻报道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
我国当代新闻报道对人文关怀的确有了重新认识和重视,但客观地讲,传媒对受众现有的人文关怀与受众所需的人文关怀相比是相当微薄的,尽管它已经开始关注百姓的日常生活,关心大众的生存状态,但是由于市场利益的趋势、媒体的自我定位、同城媒体之间的激烈竞争等诸多原因,许多新闻报道常常偏离了新闻的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和趣味性等基本要素,忽视了新闻报道中应有的“人本主义”和“人文关怀”,缺失了新闻媒体本应遵循的职业道德。笔者认为,在当前的新闻报道中,其人文关怀的缺失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缺乏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保护
在今天大多数新闻报道中,有关弱势群体的宣传报道应该说仍占有相当的比重,但他们的整体形象却常常因为媒体有意无意的扭曲而变形。大多数媒体工作人员有着相近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感情并用同样的视角看待弱势群体,在他们的笔下和镜头里,要么就是居高临下对弱势群体现实生活中的窘境表达一点慰抚和同情;要么就是
着力渲染那些有损于弱势群体整体形象的负面报道。
(二)灾难事件中,新闻媒体淡漠了对受众感情的基本尊重
天灾人祸,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无尽的痛苦,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初期,公众急切想得知一切和该事件相关的信息,再加上由于这时事件的发生原因,处理结果等尚不明确,媒体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多地向公众提供真实的信息,“新闻媒体的眼睛代表着公众的眼睛。”
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在这些天灾人祸之中,电视新闻报道的画面和文字中不宜过分反映和渲染灾难的惨状及细节,而有关拯救、盼望、人道援助等令人感动的人性故事,往往是更好的报道题材。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应采取富有人情味的接近方式,要注意提问方式和用语,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二度伤害。
3 新闻报道中如何加强人文关怀
在现代传播中,人文关怀的实质,就是“通过确立人的主体性,从而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意义和价值的人生价值关怀”,主要表现为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把对人性的根本关怀作为最终要义。笔者认为,在我国新闻传媒中,新闻报道在对人文关怀的不断加强中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人文情怀是一个人体现出的一种处世为人的胸怀和态度,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弱者的同情、对草根的怜悯、对社会的关注、对道义的守望。有了这种情怀,记者的眼里就不会仅仅是纯粹的新闻事实,
还会有“人”,有对人的关怀和关注。
人文情怀是一个好记者的重要素质。一位富有人文情怀的记者,他会自觉不自觉地从民生的视角去表达对社会的关注,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对民众生存状态的关注。一位富有人文情怀的记者,其新闻作品的字里行间会洋溢出对“真”与“善”的肯定,对美好人性的褒扬。一位富有人文情怀的记者,会透射出一种亲和力,在面对报道对象时,不管这个对象的社会地位以及身份如何,他都会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意识同对象交流,会努力走进采访对象的世界,而不是时时意识到自己是“无冕之王”,居高临下地面对被采访对象。
(二)理性而正确地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人文关怀
1、从新闻采编技术方面体现人文关怀
新时期,隐性采访作为新闻工作者一种鲜活的采访方式,被大家视为“秘密武器”,其表现新闻的真实性、鲜活性的突出作用深受公众的喜爱。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其客观地、一针见血地揭露腐败和不良现象,同时,在一些表扬性报道过程中,又能挖掘出更加有社会价值和极为生动的事实。在现实的舆论环境中,一方面隐性采访确实在加强监督力度,作为显性采访的有益补充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隐性采访的操作难度很大,稍不留神就会逾越法律与道德的界限。作为电视台记者如何规范电视采访行为进行镜头规避,保护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的合法权益,对建设社会主义法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新闻报道在语言措词上的把握更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重要方面新闻宣传中语言运用要善意、中肯。坚决不使用带有歧视性的,甚至是漠视人的生命和人格尊严的措词。我们经常在一些媒体上看到这样的词句:一则消息在报道一位老人因轻生从高楼阳台跳下时,这样描述:“老人纵身一跳”;还有一则消息是报道一位民工因对着高压线撒尿而遭电击身亡,其中有一句是“民工的尸体被烧成了烤鸭”。以上的遣词造句,透露出报道的书写者、编辑者对于人的生命的漠视,缺乏对事故遇难者的同情。语言是事实、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叙述事实,表情达意都离不开语言。虽说客观真实是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但真实的报道并不拒绝真挚的爱和发自内心的同情。写作者选择怎样的言词表述事实,往往会给受众带来大相径庭的感受和影响。面对新闻报道,产生出或支持或同情或憎恶或鄙夷等等情绪,是受众的自然反应。可以说,新闻传媒具有强大的信息传送和舆论导向功能,同时也具有强大的感情导向功能。
4 结束语
人文精神存在于我们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今天的人文精神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精神和启蒙时期的人文精神,它的涵盖面更为宽广,表现为个人、群体、自然之间的健康互动、自然和谐的关系,彼此相互理解,注重人文关怀,崇尚知识、真诚、理解、和谐。新闻报道,它既要以传统新闻的形式,来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的对外部世界渴望了解信息的需要,同时,它又应具有引导大众文化的属性,在认识能力,文化观念,审美情趣上高于大众的平均文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