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与肌张力的评定

合集下载

肌张力的评定PPT参考幻灯片

肌张力的评定PPT参考幻灯片

谢谢
肌力是指肌肉的收缩力,一般以关节为中心检查肌群的伸、屈、外展、内收、旋前和旋 后等功和运能,六级(0~5级)肌力记录法检查时让患者依次做有关肌肉收缩运动,检 查者施予阻力,或嘱患者用力维持某一姿势时,检查者用力改变其姿势,以判断肌力。
Hale Waihona Puke 0级表现为完全瘫痪,肌肉无收缩;1级表现为肌肉可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2级表现 为肢体能在床面上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即不能抬起;3级表现为肢体能抵抗重 力离开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表现为肢体能做抗阻力动作,但不完全;5级表现 为正常肌力。
肌张力的评定PPT参考 幻灯片
演讲人
肌张力分为正常、减弱和增强;肌力可分为六级。
肌张力是肌肉松弛状态的紧张度和被动运动时遇到的阻力。检查时嘱患者肌肉放松,触 摸感受肌肉硬度,并被动屈伸肢体感知阻力。
1.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肌肉弛缓柔软,被动运动阻力减低,关节活动范围扩大。2.肌张力 增高表现为肌肉较硬,被动运动阻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缩小,见于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病变。

肌力和肌张力的概念

肌力和肌张力的概念

肌力和肌张力的概念
肌力和肌张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在运动科学和康复医学中都有重要的意义。

1. 肌力:肌力指的是肌肉产生力量的能力,通常与肌肉的大小、类型、激活水平和神经控制有关。

肌力的测量通常通过特定的力量测试来完成,如等长收缩测试(肌肉长度不变)或等速收缩测试(肌肉以恒定速度收缩)。

肌力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增强,包括抗阻训练、重量训练和特定的功能性练习。

2. 肌张力: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度或抵抗被动拉伸的能力。

它是由神经系统控制的,特别是通过脊髓反射机制。

正常的肌张力对于维持身体姿势和准备快速动作非常重要。

然而,过高或过低的肌张力都可能导致运动功能障碍,需要通过物理治疗或其他康复措施来调整。

在临床实践中,评估肌力和肌张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医生或康复专家确定患者的运动能力、诊断潜在的神经肌肉疾病,并制定适当的治疗计划。

例如,中风患者可能会表现出肌张力异常(痉挛或松弛),而运动员可能需要提高特定肌群的肌力以提高运动表现。

肌力和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肌力和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肌力和肌张力的检查方法
嘿,你问肌力和肌张力的检查方法啊?这事儿咱可得好好唠唠。

先说肌力的检查吧。

可以让被检查的人做一些简单的动作,看看肌肉的力量咋样。

比如说,让他抬抬胳膊,看看能抬多高,费不费劲。

要是轻轻松松就抬得高高的,那肌力就不错。

要是费老大劲才抬起来一点,那肌力可能就有点弱哦。

还可以让他伸伸腿,看看能踢多远。

就像你踢足球,要是能踢得老远,那说明腿上的肌力还行。

要是只能踢一点点,那可能就得注意啦。

再说说肌张力的检查。

可以摸摸被检查的人的肌肉,看看硬不硬。

要是肌肉软软的,那肌张力可能就比较低。

要是肌肉硬邦邦的,那肌张力可能就比较高哦。

还可以让被检查的人放松,然后轻轻地搬动他的关节,看看阻力大不大。

要是阻力很小,关节很容易活动,那肌张力可能就低。

要是阻力很大,关节很难活动,那肌张力可能就高。

检查的时候要注意方法哦。

不能太用力,不然会弄疼被检查的人。

也不能太随便,不然结果可能不准确。

就像你量身高,得站得直直的,不然量出来的就不准。

我给你举个例子哈。

我有个朋友,他爷爷最近身体不太舒服,他们就带爷爷去医院检查。

医生就用我上面说的方法检查了爷爷的肌力和肌张力。

发现爷爷的胳膊肌力有点弱,腿上的肌张力有点高。

后来医生根据检查结果,给爷爷制定了治疗方案。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爷爷的身体好多啦。

你看,肌力和肌张力的检查很重要哦,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肌力和肌张力评定标准

肌力和肌张力评定标准

(一)肌力测定标准:(6个级别)
0级:肌肉无收缩(完全瘫痪)
I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够移动关节(接近完全瘫痪)
II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动,但不能够对抗地心引力(重度瘫痪)III级:能够对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能够对抗阻力(轻度瘫痪)
IV级:能对抗地心引力运动肢体且对抗一定强度的阻力(接近正常)
V级:能抵抗强大的阻力运动肢体(正常)
(二)肌张力分级的评定标准:(改良Ashworth,6个级别)
0级:正常肌张力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被动屈伸时呈现最小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1+级:肌张力轻度増加,关节活动后50%范国内出现突然卡住,呈现最小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的被移动;
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4级:肌张力最严重的级别,受累部分被动屈伸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肌张力的评定标准

肌张力的评定标准

肌张力的评定标准
肌张力分级标准按照改良的Ashworth分级标准,在临床多分为5级即0-4级,分级越高肌张力越高。

1.0级:肌张力正常,肢体随意运动、姿势正常。

2.1级:肌张力稍微增高,受累部位被动屈伸时,关节和肌肉活动至正常范围最后阶段会有微小阻力,或者出现运动卡顿、突然释放,没有明显的姿态异常。

3.1+级:肌张力有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的50%时出现最小阻力。

4.2级:肌张力显著增高,在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肌肉张力都明显增强。

用力的运动受累部分尚可运动,可能出现轻度的姿态异常。

5.3级:肌张力更加明显增高,被动运动困难,受累部位的关节、肌肉比较僵硬,能活动的范围小,姿态出现较明显的异常。

6.4级:肌肉完全性僵直,受累部位被动屈伸时候呈现僵直,不能活动。

肌张力增高,可能跟神经肌肉损伤、锥体外系异常等有关。

出现肌张力增高,建议患者及时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

肌力检查、肌张力检查ppt课件

肌力检查、肌张力检查ppt课件



[主动肌]:腓骨长、短肌 [辅助肌]:趾长伸肌、第三腓骨肌 [运动范围]:00--200 [检查方法]: 体位:侧卧位、仰卧位 手法:见图 [评级]:0—5级 外翻—第一跖骨头部向下,第五跖骨向上运动; 阻力---施在足外侧缘—短肌, ---施在第一跖骨头跖面—长肌 ---施在第五跖骨向下向内、第一跖骨向上向内—两者


肌力在20岁达到峰值
影响肌力的解剖及生理学要素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横断面越大,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也愈大(正比) (2)神经系统的调节机能 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参与(正比) 改变神经冲动的频率(正比) (3)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 一定范围内,初长度愈长,收缩力也愈大(正比) 1.2倍时最大
肌力的评价方法
2级
动作 肌肉 名称
评定标准
0级:不能触及任何肌肉收缩; 1 级:肌肉有些微收缩,但没有任何动作产生;
躯干 屈曲 加旋 转
腹内 / 外斜 肌
2 级:躯干可完成全范围旋转;
3 级:在上肢放松的状态下,对侧肩胛骨下角能完全离开床面;
4 级:双手环抱于胸前,对侧肩胛骨能完全离开床面,同侧肩胛骨可部分 离开床面; 5 级:双手手指交叉置于枕后,肘关节平放于床面,双侧肩胛骨可完全离 开床面。
3-5级
反复4-5次:5级; 反复标准2-3次:4级 只完成1次:3级
五趾着地,足跟离地 固定小腿
踝跖屈肌
侧卧位
0-2级
踝关节背伸与内翻

[主动肌]:胫前肌 [运动范围]:00--200 [检查方法]: 体位:坐位,小腿自然下垂 手法:见图 (足趾不得用力) [评级]:0—5级
非抗重力可完成关节全范围内活动 可扪及肌肉收缩,但不能引起任何关节活动 不能触及肌肉的收缩。

肌力与肌张力评定

肌力与肌张力评定

(5)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①失用性肌萎缩 ②肌源性肌萎缩 ③神经源性肌萎缩 ④关节源性肌萎缩
禁忌症: ①严重高血压 ②严重心脏疾病 ③ 局部炎症、急性扭伤 ④局部严重疼痛 ⑤骨折错位或未愈合、关节腔积液、关节
不稳或脱位
肌张力的评定
(一)肌张力的概念与肌肉的分类 (二)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三)评定的工具与检查方法
(6)中枢神经系统调动功能的协调性:使参 加工作的运动单位尽可能多地做到同步收缩;调 节更多的原动肌参加收缩;调节拮抗肌适当放松。
(7)年龄与性别:肌力在20岁之前随年龄增 加而增加,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下降。男性 肌力比女性大,女性的肌力约为男性的2/3。
(二)评定的工具和方法
肌力评定常用来判断有无肌力低下及肌力低 下的范围与程度,发现导致肌力低下的原因,协 助进行神经肌肉损伤的定位诊断,为制定治疗、 康复训练计划提供依据,检验康复治疗的效果。 肌力评定根据使用器械与否,可分为手法肌力评 定和器械评定两大类。
(3)器械肌力测定
在肌力超过3级时,为了进一步作较细致的定 量评定,须用专门器械做肌力测试。
(4)注意事项
①体位情况:动作应标准化、方向正确,近 端肢体应固定于适当体位,防治替代动作。同时 注意减少受试者体位的变化;
②阻力情况:阻力大小根据个体与检查部位 而定,避免手法粗暴造成损伤;
③间隔时间:重复检查同一块肌肉的最大肌 力时,间隔2分钟;
(2)异常肌张力分类 肌张力减低(迟缓):肌张力低于正常
静息水平。
肌张力增高(痉挛):肌张力高于正常 静息水平。
肌张力障碍:肌张力损害,如齿轮样强 直和铅管样强直。
(二)影响肌张力的因素
1.体位影响:不良姿势和肢体放置位置可使肌张力 增高。

肌张力的评定分级

肌张力的评定分级

肌张力的评定分级
肌张力的评定分级可以根据不同的评定标准而略有不同。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评定分级:
0级:肌肉没有收缩现象,无论是自发的还是有意识地尝试,都不能产生肌肉反应。

1级:肌肉仅有微弱的收缩,内在肌肉反射仍未能触发肌肉收缩。

2级:肌肉能够完成完整的收缩运动,但力量微弱,无法对抗重力。

3级:肌肉已经具有明显的力量,可以对抗重力,并在无阻力的情况下完成动作。

4级:肌肉具有较强的力量,可以对抗重力并在一定的阻力下完成动作,但仍有不足。

5级:肌肉具有最大程度的力量,可以对抗重力并在最大程度的阻力下完成动作,达到正常状态。

肌力和肌张力的异同点

肌力和肌张力的异同点

肌力和肌张力的异同点
肌力和肌张力都是与肌肉有关的概念。

肌力指肌肉发出最大挛缩力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肌肉能够承受多大的力量。

肌力通常是通过最大肌力测试来测量的,例如重量挺举、卧推或深蹲等。

肌张力则指肌肉在自然状态下的微小张力。

简单来说,就是肌肉在未经过任何活动的情况下保持的张力。

肌张力可以通过肌电图来测量,它可以反映肌肉的疲劳程度和肌肉神经系统的状态。

在两个概念中,最大的区别在于肌力强调的是肌肉的力量能力,而肌张力侧重于肌肉神经系统的状态。

因此,肌力和肌张力之间存在一些异同:
1. 相同点:两者都与肌肉有关,肌肉状态的变化会影响它们的表现。

2. 不同点:肌力注重肌肉的力量能力,而肌张力与神经系统调节有关,更多地反映肌肉的活跃程度。

在肌肉损伤或疲劳时,肌力通常会降低,而肌张力则可能会增加。

另外,肌力可通过测量重量来得到准确的数值,而肌张力只能通过肌电图等方法来间接观测。

因此,肌力和肌张力都是用于评估肌肉状态的重要指标,但在测试和应用时需要注意区分它们的特点。

肌张力的评定标准

肌张力的评定标准

肌张力的评定标准
肌张力是评估肌肉强度和活动度的一种指标。

正常人在放松状态下,肌张力应该是轻微的,无论是被动或主动活动都不会受到限制。

肌张力异常表现为肌肉痉挛、僵硬、缩短等现象,常见于神经系统疾
病和肌肉疾病等。

评定肌张力通常使用的是Ashworth肌张力评分法。

该方法分为0到4级,0级表示无肌张力异常,4级表示严重的痉挛和肌紧缩,具体
评分标准为:
0级:无肌张力异常。

1级:轻微肌张力增强,在被动运动时可能感到轻微阻力。

2级:明显肌张力增强,但肌肉可以在被动运动时通过。

3级:明显肌张力增强,被动运动时很难通过。

4级:严重痉挛和肌紧缩,无法通过被动运动。

Ashworth评分法可以用于评估各种肌张力异常,特别是在脑卒中、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中被广泛应用。

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

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

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是一种临床评估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肌力和肌张力水平。

这种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一系列特定的测试和观察,以确定其肌肉的力量和紧张度。

这种评估方法对于诊断和治疗各种神经肌肉系统疾病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的相关内容。

一、患者准备在进行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患者。

患者应该穿着适当的衣服,让医生方便观察肌肉的形态和活动。

患者应该松弛自然地站在地面上,以便医生能够对其进行全面观察和检查。

二、测量肌力1. 肌力的评估通常从上肢开始,医生会让患者做一些特定的动作,如屈曲和伸展手臂,握拳等,以评估肌肉的力量。

医生会观察患者的动作是否协调,力量是否均匀,力量大小等。

3. 在进行肌力评估时,医生通常会使用一些工具辅助,如手持测力计或者手动力学测试仪,来准确测量肌肉的力量水平。

三、评估肌张力1. 在评估肌张力时,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肌肉是否松弛和紧张,是否存在异常的抵抗感,是否有痉挛等。

医生会轻轻抓住患者的四肢并尝试passively 活动,以观察肌肉的反应。

四、分级标准根据对肌力和肌张力的评估结果,医生可以将患者的肌力和肌张力水平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常见的分级标准如下:1. 肌力分级标准- 等级0:没有观察到任何运动- 等级1:细微活动可观察到,但没有明显的关节活动- 等级2:能够完成关节活动,但无重力抗力- 等级3:能够抵抗重力,但无外界抵抗力- 等级4:能够抵抗外界轻微抵抗力- 等级5:能够抵抗外界最大的抵抗力2. 肌张力分级标准- 肌张力过高:肌肉呈现明显的抵抗感,很难passively 活动- 肌张力过低:肌肉呈现松弛,活动时没有抵抗感- 肌张力正常:肌肉呈现适当的弹性和抗性,无明显异常肌力肌张力分级标准流程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的肌力和肌张力水平。

通过这种评估方法,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肌张力的评定分级

肌张力的评定分级

肌张力的评定分级一、肌张力的定义和作用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息状态下的紧张程度,既包括肌肉的弹性,也包括肌肉的抵抗力。

肌张力的正常调节对于维持肌肉平衡和运动的顺畅进行至关重要。

肌张力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二、肌张力的评定方法评定肌张力主要通过临床观察和检查两种方法。

常用的评定方法有以下几种:1.临床观察评定法通过肉眼观察患者的肌肉紧张程度和运动情况来判断肌张力的高低。

这种方法较为简单直观,但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2.疼痛反射评定法通过对特定肌群进行刺激,观察患者是否有明显的疼痛反应来评定肌张力。

该方法可以客观地反映出肌肉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情况,但对疼痛感受阈值的判断比较主观。

3.生物力学评定法通过运用生物力学的原理和技术工具来评定肌张力的高低。

常用的方法包括肌电图、动作分析等。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更加客观的数据,但需要特殊的设备和专业知识。

三、肌张力的评定分级标准针对肌张力的评定结果,常常采用分级的方式进行分类和描述,以便于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对病情的了解和比较。

1. Ashworth评定分级Ashworth评定分级是一种常用的临床评定方法,依据患者的肌张力反应程度将肌张力分为五个等级:•0级:无肌张力增高,肌肉完全松弛;•1级:有轻度肌张力增高,肌肉能够顺利活动;•1+级:肌张力明显增高,但肌肉仍能被轻松刺激移动;•2级:中度肌张力增高,肌肉被刺激后获得剧烈反应;•3级:重度肌张力增高,肌肉获得反应但不能保持性的抑制。

2. Modified Ashworth评定分级Modified Ashworth评定法适用于对脑卒中患者肌张力评定,将肌张力分为六个等级:•0级:无肌张力增高;•1级:轻微肌张力增高,关节可灵活活动;• 1.5级:轻度肌张力增高,关节可轻松活动,但阻力感明显;•2级:中度肌张力增高,关节活动受阻,可通过主动和被动移动;•3级:重度肌张力增高,关节难以主动通过阻力进行活动;•4级:严重肌张力增高,关节无法活动。

肌张力及评定

肌张力及评定
26
(三)Ashworth量表和改良的 Ashworth量表
此方法是目前最为常用的被国际公认的痉挛评定 方法,尤其修改的Ashworth方法,临床应用较广 泛。
(1)Ashworth法:此方法是根据患者关节进行 被动活动时所遇到阻力的大小定级。
0级:无肌张力升高(正常肌张力)。 1级:肌张力稍高,活动肢体时有“卡住”感。 2级:肌张力明显升高,但被动活动肢体容易 3级:肌张力显著升高,被动活动困难。 4级:受累肢体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外展或内收
5
(二)正常肌张力的特征
1.关节近端的肌肉可以进行有效的同步运动。 2.具有完全抵抗肢体重力和外来阻力的运动能力。 3.将肢体被动地置于空间某一位置时,具有保持该
姿势不变的能力。 4.能够维持原动肌和拮抗肌之间的平衡。 5.具有随意使肢体由固定到运动和在运动过程中转
换为固定姿势的能力。 6.需要时,具有选择性地完成某一肌群协同运动或
病因:锥体外系损伤所致,帕金森病是僵硬最常 见的原因
表现:⑴铅管样僵硬----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存在 持续的、始终如一的阻力感。如被动屈肘,起始 和终末的抵抗一样。
⑵齿轮样僵硬---帕金森患者的肌张力常表现出有 阻力和无阻力反复交替出现的情况。由于僵硬, 动作表现为始动困难和缓慢。
僵硬最早出现在手腕、其次肘肩等肢体近端关节 14
自主肌力的评定方法可采用常用的徒手肌力 评定方法。
23
6、功能评定
功能评定可以对痉挛或肌张力异常是否干扰坐或 站立平衡及移行等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 定。
具体可以包括是否有床上活动、转移、行走和生 活自理能力的损害及其程度等。
24
痉挛的评定
(一)被动关节活动范围检查法 Ⅰ--轻度—在PROM的后1/4,即肌肉靠近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力与肌张力的评定
肌力:肌力是受试者主动运动时肌肉收缩的力量。

检查肌力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1)嘱病人随意活动各关节,观察活动的速度、幅度和耐久力,并施以阻力与其对抗。

(2)让病人维持某种姿势,检查者施力使其改变。

分为六级:0级肌力完全丧失
1级仅见肌肉轻微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不能活动关节)
2级肌肉收缩可引起关节活动,但不能抵抗地心引力,即不能抬离床面
3级肢体能抵抗重力抬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
4级肢体能做抗阻力运动,但未达到正常
5级正常肌力
肌张力: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

检查主要触摸肌肉的硬度和被动运动时有无阻力。

分为六级:0级被动活动肢体在整个范围内均无阻力肌张力不增加1级被动活动肢体到终末端时有轻微的阻力肌张力稍增加
1+级被动活动肢体在前1/2ROM中有轻微的
“卡住”感觉到后1/2ROM中有轻微的阻力肌张力稍增加2级被动活动肢体在大部分ROM内均有阻力,
但仍可活动肌张力轻度增加3级被动活动肢体在整个ROM内均有阻力,
活动比较困难肌张力中度增加4级肢体僵硬,阻力很大,被动活动是否困难肌张力重度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