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科举与教育一体化对其政治风气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科举学校一体会也从某种程度上也加重了中国固 有的“官本位”思想,并且扼杀了政治人才的成长。黄仁宇 在其 《万历十五年》 中写道:“科举制度的重要性又在社会 风气中得到反映。一个读书人如果不入仕途,则极少有机会 表现他的特长,发挥他的创造能力;也极少有机会带给一 家、一族以荣誉。”正是因为科举的残酷与激烈造成了政治 权力这种公权力体现出一种资源稀缺的态势,因此,整个明 代社会以官为尊,以官职的大小论社会地位之高低,官员成 为整个社会的主体和中心。所以官不论大小,都是“老爷”; 老百姓都是“草民”、“贱民”、“奴才”。“当官做老爷” 是社会对官员地位的普遍认同。是否做官以及官做得大小, 是衡量一个人成就价值的主要标志。甚至对历史人物的评 价,也是首先看中他们的官衔,而不是看他们的文化成就和 贡献。科举制度在明代发展到鼎盛,成为社会统治的工具, “非科举勿得与官”,促使天下士子开始穷其毕生精力埋头于 浩卷中,只为一朝中第,功利性目的突出。另外,科举作为 一种考试制度,相应就会出现应试现象,所以“时文之出” 有其一定的必然性。而“时文”实质上极大程度上扼杀了一 部分政治人才。科举考试把内容定为儒家经典,目的在于明 先王之道,通当世之务,儒家所宣扬的是积极的入世心态, 谓之曰—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然而,当人们舍经 典、争相背诵纯粹为了一朝中第之时,读儒家经典“平天下 “的目的就被曲解了,科举逐步沦为内容与形式相脱离的载 体,于是顾炎武说到:“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
明代,尤其是明代前期社会,是历朝平民入仕比例最 高、机会最平等的一个社会。仕官阶层的来源的广泛性从某 种程度上打破了九品中正制后期的政治权力世家垄断局面, 给天下读书人以平等享有权力的机会,更加激发了天下智者 学以致用、报效国家的激情。据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 看, 明代一科取进士少则几十名,多也不过三百余名,清代略 同。两朝人口较唐宋时代剧增,而取士名额不增反减,使得 本不宽敞的科场变得更加拥挤,竞争也格外地残酷。袁枚说 “古之科有甲乙,有目;今之科无甲乙,无目,其途甚隘。 古进士多至八百人,今进士率三百人,其进甚难”。竞争的
一 明代为了协调学校与科举的关系,将学校教育与科举 考试整合为一条龙,使学校科举化、科举学校化。具体表 现在以下三点:一是科举成为官办教育的轴心和导向,无 论是国子监,还是府州县学教育,都完全以科举为导向; 特别是洪武二十六年制定的府州县学教官考核法,专以科 举成绩和通 《经》 与否作为考核教官称职与否的依据,更 在制度层面上把府州县学教育完全纳入以科举为中心的轨 道。二是官办教育成为科举广阔而坚实的基础,不仅其教 学内容完全以科举考试科目为中心,而且科举考生也以学 校生员为主体,明后期甚至几乎完全来源于学校,从而使 科举考试真正成为以学校教育为基础的考试;这就为统一 考试内容、文体形式和考生的知识结构、思想素养等提供 了前提条件;不仅有利于考试制度本身的发展和完善,而 且对于朝廷加强对天下士子乃至全社会的思想控制具有重 要意义。三是官办教育成为科举的重要补充,表现为学校 不仅成为科举落第者的收容站,而且学校功名及其入仕途 径成为科举功名的重要补充;从而大大缓解了社会矛盾, 进一步增强了科举与学校的互补性、适应性、吸引力和控制 力。由此可见,“明代的学校无疑是考试制度的一部分”。
第一,科举学校一体化使得人才选拔更加广泛和规范, 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权力竞争氛围和参政心理。从官僚政治 的主体—— —士大夫官僚集团的角度来讲,学校和科举的兴盛 使得官僚集团的产生更加有序和合理,其来源更为广泛和平 民化。“由于科举与学校的紧密结合及对身份和特权的强 调,士大夫官僚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其角色界定日益清晰, 较之唐宋,其数量和规模有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和壮大”。以 科举制度下进士的家庭出身为例,从隋唐到明代,历代进士 家庭出身和社会职业也具有逐渐扩大的特点,除宗室、官宦 和书香门第、民籍农家,还有工商市井。明万历间设商籍, 并延至清代。著名美籍华裔学者何炳棣教授在其 《中华帝国 成功的阶梯— ——明清社会史》 中对明清48份进士登科录的 12226名进士家境的分析表明:科举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 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垂直流动。
二 政治风气是一个地方政治活动的总体氛围。政治风气 的形成是有传统和惯性的。明朝时期,中国的封建专制制 度达到了登峰造极之势,科举作为专制统治的文化思想工
具得到加强,然而,与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盛极则衰。明 代科举在发展到鼎盛阶段并仍然获得积极效益的同时,其流 弊和负面影响也日益暴露。在科举教育一体化的情况下,教 育、选拔功能相对弱化。同时,以程朱理学作为儒家文化的 新代表,将封建政治原则和伦理道德本体化,论证、维护封 建秩序的永恒性、合理性,成为封建王朝文化的正宗,科举 作为主流文化的载体,承继、复制、强化主导思想,从而一 定程度上导致了古老帝国的封闭性。其对明代政治文化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权政治本身的弊端,科举教育一体化的弊端无法最终克服而导致政治文化走向没落。
关键词:明代;科举;政治风气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6547 (2008) 04- 0163- 02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相当重要 的组成部分,它对维护专制统治、发展封建教育、传播中 华文化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明代可谓科举制度的鼎盛 时期,这一时期,科举制度臻于完备,学校由以往通往科 举制度的途径之一变为唯一途径,这种科举教育一体化模 式使得明代各个社会阶层更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也形成 了更加规范的教育体制,对明代的政治风气产生了一定的 影响。本文将对明代科举制中,将科举学校一体化与明代 的政治风气之间做一定阐述,希望能借此剖析其内在关系。
才,有盛于咸阳之郊。”科举学校一体化使得科举渐渐成为 知识分子博取功名利益的一种手段而非“治国、平天下”的 渠道,因此,明代政治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官本位” 和功利化的特点,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真正的政治人才的 培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人才的积极性。
第四,科举学校一体化容易导致封闭落后的政治文化, 从而导致政治文化的没落。在官本位体制和政治文化高度统 一模式下,明代科举在其高度公正赐予天下士子公平应试机 会的同时也使得读书人读书的着眼点不在富国强兵开阔眼界 而是背诵枯燥无味对时局影响不大的八股时文,教授内容不 是科技与人文并重而是死板的四书五经,然而由于明代处于 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随着新大陆的发现以及资本主义萌芽 的产生,全球各个国家由以往的单一封闭模式渐渐走向国与 国之间的交流融合,很显然,明代科举学校一体化模式下的 重文轻理思想更容易导致封闭、落后的政治文化,而众所周 知,没有哪种政治文化能够永远保持其先进性,明代的政治 文化的封闭性正是其走向没落的原因之一。科举制是封建统 治者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和专制的封建统治之间的矛盾,这 种矛盾无法化解,科举制的弊端将无法最终克服。
责任编辑:邱 枫
理 论 界 2008.4
164
163
2008.4 理 论 界
【文化论苑】
激烈与公正也使得政治权力士大夫家族垄断的可能性降到 最小。
第二,科举学校一体化分散了士官阶层的权力,巩固了 王权专制的基础,更容易形成单一的政治文化。明代科举考 试内容和试题格式规定严格,专取 《四子书》 及 《易》、 《书》、 《诗》、 《春秋》、 《礼记》 五经命题试士,并且还明 确规定以朱熹的 《四书集注》 为标准答案。明朝以八股文为 考试格式,所以人人习之,称为“时文”。文官阶层的分流 从而造成了文官阶层凝聚力的下降,也就是说那种以血缘为 纽带的士官阶层开始走向分散,文官阶层表面上看来是一个 有着共同利益的阶层,实际难以形成能与王权抗衡的利益群 体。科举作为大规模的全国统一考试,是政治生活的主要内 容,这种相对唯一、有效的进阶之途取得了社会民众的集体 参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所有士人追求的目 标,因为参与科举成为上自政府、下至民众的集体社会化行 为,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都受到了科举的影响,科举 也从唐代处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科举社会形 成。也正如黄仁宇在 《万历十五年》 中写道:“基于这些社 会背景,文官们自应形成一个具有共同思想的集团。京官为 文官中的优秀份子,自然更不必说。他们无例外地从小熟读 ‘四书’。宋代大儒朱熹的注释,既为官方确定,奉为正宗, 则他们也早全盘接受,因之对一切事物的看法,也更为一 致。”统一的政治文化,无疑巩固了王权政治的基础。“明 代皇权的政治基础是比较狭窄的,但由于皇权能够驾驭和控 制各种政治权力,其政治基础又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这是明 朝郡主专制统治得以维持276年之久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 事实上,科举始终是作为专制皇权和与之相适应的官僚 制度实现统治的得力工具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所以从根源 上说,造成上述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更深层次的原因应 是统治者当时统治者保守、落后的统治理念和专制皇权官僚 制度。虽然这项科举学校一体化在选拔人才方面有其积极意 义,但是这也同时使本来传授知识的学校变成了科举的附 庸。本文虽力求在科举学校一体化与政治文化之间找到某种 内在联系,然纰漏在所难免,希望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加弥 补。■ 参考文献: [1] 明太祖实录.台湾“中研院史语所”校印本. [2] 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3] 何炳棣.中华帝国成功的阶梯— ——明清社会史.哥伦比亚大 学出版社,1962. [4] 黄仁宇 『美』 .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7,1, (1) . [5] 巨玉霞.从顾炎武 《日知录》 看明代科举.载于中国考试, 2006 (11) . [6] 沈登苗.也谈明代前期科举社会的流动率— ——对何炳棣研 究结论的思考.载于社会科学论坛,2006,9 (上) . [7] 寺田隆信.山西商人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1) . [8] 李弘祺.宋代教育与科举的几个问题.载于香港中文大学中 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79,第10卷,上册. [9] 郭培贵.明史选举志考论.北京:中华书局,2006,11, (1) . [10] 郭培贵.论明代科举制的发展及其消极影响.载于内蒙古 社会科学 (汉文版),2003,9,第24卷 (5) . [11] 李渡.明代皇权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5, (1) . [12]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4,11, (1) . [作者简介] 方媛 (1983-),女,湖北襄樊人,中国政 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06级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硕士研 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宪政与人权。
【文化论苑】
明代科举与教育一体化 对其政治风气的影响
□wk.baidu.com 媛
(中国政法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8)
摘要:明代为了协调学校与科举的关系,使学校科举化、科举学校化。二者浑然一体,难分难解。明代的
政治风气,是与明朝的王权政治相联系的,科举教育一体化对于巩固明代王权政治有着很大作用,但是由于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