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发展的探析模型探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教育发展的探析模型探究
促进区域教育发展,必须对区域教育有一个整体的分析,有了分析框架模型,就可以对不同地区的区域教育实践进行扫描,并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影响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而找出存在问题,明确区域教育发展的方向。

为此,笔者从不同角度构建了区域教育发展要素分析模型、学习型社区模型、区域教育发展评价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教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个模型有内在的逻辑关系,浑然一体,可供分析区域教育发展参考,也可在此模型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不同阶段的教育情况,形成相应变式。

区域教育发展要素分析模型
教育建模的必要性区域教育有差异,但也有趋同性、相似性。

区域教育发展存在一些共同关注的要素和问题,如人口、师资、理念、投入、结构、制度、规划、资源配置等,而这些要素与问题,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发展阶段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程度并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也相互作用。

这些共同的要素与问题也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的维度与指标。

区域教育发展影响因素众多。

它们是如何影响区域教育发展的,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贡献率怎样,各要素之间是如何作用的。

这是我们需要研究的。

教育建模是一种科学操作和科学思维方式,模式简化了混乱的系统,可以帮助
我们区分区域教育系统中的本质要素和非本质要素,把握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帮助解释、预测区域教育发展的结果。

从逻辑上说,我们可以从动力学机制出发,建立区域教育发展模型,但由于区域教育发展既受社会发展因素影响,又受整个教育系统发展的影响,同时由于各变量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社会经济系统的时变性,加之统计数据的缺乏,我们难以用一个包罗所有因素的模型去描述区域教育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也期望能从发展的历史数据着手,利用唯象学预测法,通过现象看本质,以大量现象为依据,以时间为主体,在主客相融中认识世界,探讨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从现象出发,利用混沌理论与方法建立预测模型,这也许是我们将来努力的一个方向。

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要素模型是理论与实践的中介。

模型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概念、图表或数学公式。

本文通过对区域教育发展要素的研究,借鉴一定的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区域教育发展的图式,确定基本的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

在诸多区域教育发展要素中,我们首先要按一定的规则进行归类,理顺它们的关系。

区域教育强调区位的概念,按内外两方面划分要素,内外系统清晰,同时强调了区域教育的发展不只是受内部要素的影响,还要横向分析教育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关系,纵向分析和国家、世
界教育发展的关系。

其次,要素的划分要有利于明确教育发展的责任主体。

直接要素、间接要素的划分就是为了体现这个要求。

区域教育发展最终体现在区域教育质量提高上,尤其在我国现阶段重视教育内涵发展,关注质量;区域教育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但归根到底要通过直接要素发挥作用。

我国现有的区域教育学书中对教育和外部要素关系探讨较多,而对教育内部要素相互作用关注不够。

因此将直接要素单独列出,重点加以研究是必要的。

如果我们将区域教育发展看作复合函数Z,x指区域内部要素,y指区域外部要素。

x1指直接要素,x2指间接要素,y1指横向外部要素,y2指纵向外部要素,则区域教育发展可表示为Z=f(x,y)=f[x(x1,x2),y(y1,y2)]。

区域教育发展的分析模型由于区域教育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它们相互影响、发展变化,因此这个图式结构应是多层、双向、循环、动态的。

外部要素:我国体制决定了区域教育也要在国家对教育的领导与宏观管理下,区域教育也是在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区位)的背景和条件下发展的。

另外我国教育也要对外开放、面向世界。

内部要素:按是否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划分为直接要素、间接要素,这样划分有利于明确教育发展多主体的各自责任,便于操作。

其中,在间接要素中突出战略要素,体现
了本研究的重点。

上面给出了区域教育发展的一般分析模型(见图一)。

任何教育主体只有对当前教育发展模型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才能产生教育行为的自觉性。

有了这个模型,分析教育问题时就不会孤立、静止地分析个别要素,而是动态地、全面地分析要素间的作用。

当要提高教育质量时,从直接要素分析,就需要提高师资水平,但提高师资水平又和其它间接要素有关,如教师的待遇问题。

而调整教师的工资又需要考虑当地经济水平,以及和其它行业工资比较等诸多问题,最近有些地区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引发的矛盾和问题,一定程度上就是没有全面分析相关要素,有失偏颇造成。

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需要全社会尊师重教,一些地区和学校存在的官本位现象,严重压抑了教师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水平还要考虑国家政策,如各级各类教师标准,也需要借鉴国外经验和政策,如国外教师专业化的层级和课程等。

只有全面分析了这些相关要素,并且重点研究本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才能有效提高教师队伍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学习型社区模型
应以终身学习理论为基础学校教育只是针对某个年龄段的教育,而区域教育是面对人一生的教育。

尊重基本人权、促进人的发展、促进区域社会发展,应该作为区域教育的基本定位。

因此,区域教育发展的理论应以终身学习理论
为基础,建立学习型社区。

按照美国教育家赫钦斯的观点,学习型社会有两方面的标准:一是现象标准,即从时间和参与学习及教育活动的主体来看,只有全民终身参与学习与教育过程的社会才是学习型社会;二是价值标准,即学习、自我实现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等内在价值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价值。

教育价值转换的任务也不是教育自身所能独立完成,它需要社会发展目标转向的支持,并且将这种支持制度化为体制结构。

英国学者兰森则认为,学习型社会是一个需要了解其自身特点和变化规律的社会;一个需要了解其教育方式的社会;一个全员参与学习的社会;一个学会民主地改变学习条件的社会。

因此,我们需要将学习型社区的发展战略贯穿于人的生命全程,从早期教育到老年教育;将学习作为地区发展的核心,社区内充满着各种各样的丰富的教育活动,人人积极参与学习。

还需要关注的其它理论区域教育发展方向是建立学习型社会,构建学习型区域模型当然要以上述理论观点为基础。

但是由于区域教育发展涉及多个要素,并和多种学科关联,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都会对区域教育发展产生影响,当前还应特别关注以下理论:
其一,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理论观点。

区域教育现代化任务是从区域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协调,宏观调控教育、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关系,建立健全大
教育体制,形成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和发育,使教育发挥其促进产业升级和产业进步及社会文明发展的区域现代化的基本动力作用,并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

可见区域教育现代化与学习型社区有共同的目标趋向,学习型社区促使教育与社会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它使得社区与区域教育现代化交叉发展、共同促进。

建立教育与经济间的紧密互动关系是传统教育形态向现代教育形态转变的分水岭。

教育只有推动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地增长才具有现代意义。

我国区域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异,必然会影响各地教育发展的水平和速度。

我们不能离开区域经济空谈区域教育现代化。

现代化的社会动因和条件影响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速度和特点,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上也有不同的教育发展的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重心各地也不完全相同。

经济发达地区往往从“加大教育投人,实现办学条件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工程。

经济落后地区则可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凸现教育的战略地位,拉动经济发展,同时争取经济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持。

另外,分析自身的教育优势所在,特别从制度层面,思想、观念层面首先倡导现代化。

逐步实现:物质条件层面,课程内容层面、制度管理层面,思想、观念层面相互作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由于区域教育现代化有自己的责任主体,有自成一体
的运行机制,因此,它具有主动规划设计、主动实施改革实践、主动科学决策的独立性。

从一定意义上说,优质教育资源、实施素质教育、建立学习型社区是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其二,社会资本理论强调社区中存在的理解、信任、网络、沟通和分享的价值观的重要性。

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之间具有非常明显的协同关系。

人力资本关注从正规教育领域中所获得的学习的运用,而社会资本却强调社区非正规领域的学习和实践,比如工作场所和家庭。

人力资本着眼于个体教育成就,而社会资本强调从社区的关联和沟通中获得学习。

二者共同构成了学习的两个方面。

在学习型社区中,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领域将会为个体提供更加全面而连贯的学习机会。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社会资本对区域教育发展的影响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其三,新的生态学范式理论主张社会组织结构从层级向网状的转变,同时它强调可持续的社区发展,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通力协作,建构一个人与自然环境(基于资源守恒定律)以及与人文环境之间可持续的、和谐的发展关系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区域社会要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

另外,学校和社区也要重视早期经验对于大脑以及行为发展的影响,为促进个体的社会性以及智力发展创造新的学习环境的途径与方法。

总之,我们在社区教育发展中应以终身教育、建
立学习化社区理论为基础,博采其它先进理论,为区域教育发展服务。

学习型社区模型借鉴上述理论,我们以终身教育为轴心构建了学习型社区模型(见图二)。

这一模型,体现了终身学习的原则以及无形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运用。

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扩大了社区的合作与参与,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了正规教育体系的连贯性,增强了整个社区内正规学习与非正规学习资源的联结,最终实现了社区内学习资源的最优化整合。

根据这个模型,从构建学习型区域、终身教育的体系来看,我国目前的区域教育水平与之还相距甚远。

学校教育还没有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态度、能力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各校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社区成员的多种学习需求还不能都得到满足,非正规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要建立三级区域教育网,整合社区教育资源。

还要加快建设人才成长的立交桥,给人人成才创造条件,更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需求。

区域教育发展的评价模型
我国现行教育评价的状况教育评价自上世纪80年代介绍到我国以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推动了我国教育科学的发展和教育事业的进步。

纵观我国十多年来的教育
评价工作,主要局限在美国教育专家泰勒的目标导向模式,而其它的评价模式应用较少。

作为“教育评价之父”的泰勒所创立的目标模式,这一评价模式的主要缺陷是没有解决以下问题:(1)作为评价核心和依据的目标是否合理?(2)除预期的目标外,肯定还存在着非预期的教育目标,这些非预期的教育目标要不要评价?如何评价?(3)教育教学是否有统一的目标?而这些问题对一个教育评价方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也是当前教育实际要求回答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要对教育评价理论和模式进行反思。

另外,我国现行的教育评价是以国家对教育的总体要求为价值取向,指标追求外显行为化和统一性,以政府为评价主体,由教育行政与督导部执行,是目标到达度评价。

由于强调社会服务而忽视人性与特色的评价现象还比较普遍,对此应当予以充分重视,努力改善。

应建立什么样的模型针对我国当前教育评价的问题,区域教育发展评价应建立什么样的模型?这是我们首先要思考解决的。

教育改革的过程也就是教育功能改进的过程。

CIPP评价模式产生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它强调教育评价的改进作用,因此特别适宜于教育改革活动对教育评价的需要。

目前,我国教育正处于全面改革时期。

这一时期对教育评价的需要与CIPP评价模式产生的时期有着某些相似性,都是要求教育评价能对教育活动的改进
和教育成效的提高做出贡献,以便更充分地发挥教育的功能。

CIPP的理论和方法是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并被证明是合理的、可行的。

借鉴CIPP评价模式有助于克服我们在教育改革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主观主义和经验主义,提高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区域教育评价不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而是以教育决策为导向,为决策者改进教学服务。

而这正是CIPP评价模式不同于其它评价模式的特点之一。

我们按照系统分析的方法,借鉴CIPP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把评价过程分成4个组成部分,即背景评价——(计划)方案评价——过程评价——效果评价(见图三)。

评价是一个系统正常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就需要将评价作为决策的一部分。

作为研究者为了当好决策的参谋,就不只是参与,也可以是政策评价者。

评价对过程不只是描述,要强调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的结合。

在关注信息,重视政策实施改进的同时,也重视价值的判断。

收集的评价信息不仅为机构解决问题提供指导,而且也为做出是放弃特定的方案还是使该计划制度化的决策提供坚实的基础。

区域教育发展的评价模型背景评价:主要研究确定目标的合理性(如区域教育发展目标的合理性),是对在特定的环境下方案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和判断,并对实现目标的背景、需要、问题、资源、机会进行分析。

“需要”指
界定预期的受益人并评定其需要,这些需要的广泛性和重要性如何?方案的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已评定的需要?“问题”是指在满足需要时必须克服的障碍;“资源”是指在本地可以得到的专家和提供的服务;“机会”主要指满足需要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时机。

评定方案、措施和其它服务目标的清晰度和适切性。

背景评价的基本取向在于确认方案目标与方案的实际影响之间的差距,本质上属于诊断性评价,为计划决策服务。

可以运用的方法如,系统分析法、调查法、测验、评议、特尔斐法等。

方案评价:这里的“方案”是广义概念。

方案评价是指:在背景评价确定了方案的目标之后,对各种备择方案的相对优点加以识别和评定的活动,实质上是对方案的可行性、效用性的评价,选择最佳方案以及方案实施的策略程序,以及所需的条件资源,从而为组织决策服务。

它要回答的问题是:采用了何种计划、程序和预算来满足这些需要?考虑过哪些备择方案?为什么选择此方案而不选择其它方案?所选方案的合理性合法性、道德性程度有多大?它潜在的成功程度如何?预算资金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评定的需要?可以运用的方法如,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的分析,所需人力、物力资源调查,小范围试验并征求意见等。

过程评价:主要是对方案实施的监督、检查、反馈,及时发现设计或实施中问题。

为实施决策服务。

为方案制定
者、管理人员、执行人员提供反馈信息,以便了解方案实施的进度,是否依原计划实施,以及是否有效地利用可用的资源;由于一个方案不可能在事先设计时面面俱到、十分周全,因此,过程评价用于发现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问题,为修正方案提供指导,为定期评估方案的参与人员的工作情况提供有效信息;为真正付诸实施的方案提供详尽的记录,包括实施的方案与原订方案的比较、在实施中所花费的账目,以及观察者与参与者对方案品质的整体评判等。

总之,过程评价在于调整和改进实施过程,本质上属于形成性评价。

这一步要回答的问题是:方案实施的程序如何?方案本身及实施过程要不要调整或修改?如何修改?可以运用监控、记录、交流等方法。

效果评价:主要是对达到度的评价,对结果的描述、解释。

在这里,我们要强化价值判断,效果就有效率、价值评判的意思。

它要回答的问题是:观察到了何种结果(肯定的和否定的,预期的和非预期的)?各类资助人是怎样看待这种结果的价值和优点的?获得的结果满足方案预定对象需要的程度如何?评价是对目标达到程度所做的评价,包括测量、判断、解释方案的成就,确证人们的需要满足的程度等。

效果评价本质上属于终结性评价,为循环决策服务,可以采用指标、标准、本位参照法、增值法以及其它质与量的判断方法。

评价者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各种评价既可以在方案实施前使用,也可在方案实施中使用。

可以实施一种评价,也可以实施几种评价。

这完全取决于评价的需要,它是一种十分灵活的模型。

依据这个模型,审视我们一些地区教育发展的评价、目标的定位,就值得商榷,如“2012年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依据什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方案、措施也需要科学论证;如“区域教育的信息现代化”,究竟应怎样理解,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实现,应从本地区情况出发选择比较,通过对方案的自身的评价,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决不是长官意志决定何时实现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更不是达到硬件要求就实现了信息现代化。

区域教育发展的评价指标
区域教育发展评价需要建立一套评价的指标体系。

教育发展的指标体系对教育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我们借助指标体系对发展教育的水平及教育各方面职能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可以了解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有助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与政府部门对话。

帮助政府判断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的合理性和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并且通过区域比较确定本区域教育发展位置,及时发现存在问题,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指标不仅是描述的而且有内在逻辑。

区域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在政策大规模扫描中能超越区域间差异,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客观解释分析,这样可以促进研究、政策改革与
实践之间的更好融合。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应该建立能够反映我国教育发展状况又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我国自己的教育发展指标体系。

就全国而言,我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指标体系。

我国目前教育督导系统的评价指标也只是选取部分指标对义务教育均衡情况进行质量监测,并不能全面反映教育发展水平。

我国有的地区虽然有自己的区域教育发展指标体系或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但大都是经验性的,缺少理论支持和评价模型。

建立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要求第一,形成科学的理论框架,采用国际通用的教育分类标准。

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指标体系的更新发展一般是在基本分析模式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教育指标体系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分析模式,从而维持指标体系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这样才能更科学地进行区域比较与合作,使各区域明了自己的优势与差距,推动区域教育事业的良好发展。

同时指标体系应注意采用国际通用的教育分类标准,这样,才可以和国际接轨,增加可比性,也可以使我国的有益经验为世界教育发展所用。

只有这样才能把数据组织起来,确定最需要了解的指标,同时也使得对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的深入分析成为可能,这也有助于指标体系的逐步完善。

第二,指标体系必须具备一定的政策相关性。

教育发展指标体系应该在有关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的改变方面
具有敏感性,如教育均衡化后的质量问题、生源变化、择校生情况等。

同时,要增加反映教育过程的指标,如要看教育经费的使用过程,教育活动的组织过程等,因为过程是考察教育效益的重要一环,籍此才能看到教育政策、教育投资的对错或适当与否。

应针对教育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以及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来确定、补充、修改和完善教育发展指标体系。

一方面,教育指标体系要保持总体结构模型的相对稳定,但是失去了时效性的教育指标体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另一方面,处理好指标与政策之间的张力。

指标的设立,要尽量避免受政策不稳定性的负面影响,采取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来衡量教育发展;同时又要坚持教育指标为政策服务的导向,通过对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客观、真实的描述和评估,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可取的、有价值的信息。

第三,数量与质量的指标并重。

制定教育发展指标体系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评价教育发展的质量为制定提高教育质量的有关政策提供依据。

因此,在指标体系中不仅要有反映数量、规模的指标,还要有体现教育发展质量的指标。

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全面地反映出教育发展的实际水平,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依据。

每个纬度上的指标,都要既重视数量的统计,又重视质量的指标,尤其在教育产出上应重视质量指标。

量与质是辨证的统一,如果我们强行将一些指标量化,有时反而会失真。

在数据采集途径上,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