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企业家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企业家理论
扬州大学商学院
第四章、企业家理论
• §1企业家的概念 • §2企业家精神与创新 • §3企业家的价值与成长
本章讨论
• 1、企业家的形成与我国企业发展的关系? • 2、如何看待唐骏学历造假事件?
§1企业家的概念
• • • • • • (1)早期学者的探讨 (2)马克思的观点 (3)新古典的解释 (4)奈特的研究 (5)熊彼特的研究 (6)舒尔茨的研究
(4)奈特的研究
• 奈特(Knight)在其著作《风险,不确定性与 利润》中论述了不确定性理论,他赋予了 企业家不确定性环境中的决策者角色,把 不确定性与风险做了区分 • 认为现实中存在两类不确定性,一个是可 以推测的,既可以使用概率计征并保险的 不确定性,即风险 • 另一个是不可能推测,也不可保险的不确 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才是真正的不确定性
第二节、熊彼特及其主要理论
• 熊彼特(J.A. Schumpeter, 1883~1950) • 奥地利经济学家,曾师 从庞巴维克,后改投马歇 尔门下。1919年出任奥地 利财政部部长。后在德国 波恩大学、美国哈佛大学 任经济学教授,曾任“计 量经济学会”会长、“美 国经济学协会”会长。
• • • • •
(1)早期学者的探讨
•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Say,1803年)最早赋予企业家 突出的地位,认为企业家是指老板、经理,是在 工业、农业和商业三个产业“承担一家公司的直 接责任”和“管理职务的人” • 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把土地、劳动力、资本这 三种要素结合在一起的第四个生产要素 • 将经济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 高领域的人 • 企业家是生产要素的结合者和协调人,其功能 “就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去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
主要著作有 《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 《经济周期》(1939)、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1942)、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 (1951)、 • 《经济分析史》(1954)。
1、创新论
•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 本质特征,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趋 于灭亡的结局,在西方经济学界有很大影 响。
(4)奈特的研究
• 企业家要承担不确定性就要拥有相应的管理权限, 管理权限的划分是以企业家承担不确定性能力的 大小即提供保证收入能力大小为依据,即必须保 证契约收入,才能保持管理权限 • 企业家的本质在于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为了发 挥这种能力,拥有资本是直接的重要条件,但是, 如果能获得人们的信任,拥有资本的制约则变为 间接的条件 • 他认为企业家获得的回报应该看作是工资性报酬, 而非利润
(1)早期学者的探讨
• 企业家既可以经营自有资本,也可以经营 借贷资本,从而赋予了企业家经理人的角 色,并把“判断力”、 “坚持性”、“有 监督管理才能”等当作企业家的基本素质 • 约翰· 斯图亚特· 穆勒(John Stuart Will, 1848) 在英国推广“企业家”了这一术语,扩大 了企业家研究的地域范围
2、经济周期理论
•
熊彼特又以“创新论”为依据,提出了他 的经济周期理论。他认为,当一项创新被 证明为成功时,其他按陈规办事的经理人 员群起仿效,造成经济高涨。 • 创新是时高时低,时密时疏的。于是,会 出现衰退,出现经济波动。
• 创新还会引起种种连锁反应,例如高涨期生产者 会过高估计了社会对产品的需求,从而过度地扩 大了投资;消费者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常 常用抵押贷款方式购买耐用消费品;消费者的过 度购买又促进了生产者的过度投资,会出现投机 心理和投机活动。 • 熊彼特把这些由创新诱发出来的种种从属现象的 总和称之为“从属波”,认为“从属波”大大加 强了周期的振幅,使得周期除“繁荣”、“衰退” 两阶段外,又增添“萧条”和“复苏”两阶段。
(3)新古典的解释
• 20世纪初期,新古典经济学的鼻祖,英国 经济学家马歇尔 (Marshall)在其著名的《经 济学原理》中将企业家才能作为单独生产 要素和原先的资本、劳动、土地三要素并 列,把企业家看作“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 看作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的本分的 人”,企业家是组织、管理工商企业并承 担风险的人。
• 熊彼特把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作为自 己理论体系的起点,但是他认为 一般均衡 理论是静态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经济 循环”; 而他自己理论体系是动态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经济发展”。 • 重视动态过程,强调从经济体系内部去寻 找发展的因素,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重要 特色。
•
“创新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生产技术 革新和生产方法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 的作用。 • 熊彼特虽然强调研究“体系内部因素”,但是 在其理论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完全被忽视。 • 由于20世纪中叶以来科技的不断进步,熊彼特 的“创新理论”受到西方许多学者的重视。
(1)早期学者的探讨
• 18世纪后期,法国重农学派的经济学家魁 奈将从事农业栽培的人称为企业家,法国 经济学家杜尔哥将从事工业的资本家称为 企业家,从而把企业家和产业联系到了一 起,并强调了企业家承担风险和创新的特 征。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英国经济学家 斯密将经济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看不见的 手”上面,强调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作 用,忽视了对企业家的研究
(3)新古典的解释
• 企业家与风险的关系,马歇尔认为,企业家的重 要作用就是承担风险 • 由于企业家作为“中间人”参与市场交易,因而 在购进原材料到销售产品这一期间,会出现“资 本固定化”现象 • 资本固定化产生的风险在资本由企业家提供的企 业中,由经营企业的企业家承担;在资本由外来 渠道供应的企业中,由专门提供资本的企业家和 在内部组织的管理中起特殊作用的企业家承担
• 熊彼特认为,对于资本主义来说,每个周 期包括的4阶段中, • “繁荣”、“衰退”两阶段是本质的, • “萧条”和“复苏”两阶段是非本质的。 • 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个人障碍发生于非本质 阶段,能够用政策消除它们。
• 熊彼特认为,历史上的创新千差万别,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也大小不同,因而周期有长有短。他综 合了前人的论点,提出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 中同时存在着三种周期: • ①康德拉季耶夫周期(Kondratieff cycles)——苏 联Н.Д.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大周期(或称长波),这 种周期的长度为50~60年。 • ②朱格拉周期(Juglar cycles )——法国C. 朱格拉 (1819~1905)提出的1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 • ③基钦周期(Kitchin cycles)——美国J.基钦提出 的平均长度大约40个月的小周期,亦称短波。
Fra Baidu bibliotek
(3)新古典的解释
• 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是特定要素禀赋——人力资本 的所有者,该结论大大深化了古典经济学对企业 家内涵的界定:从资本深化到人力资本上 • 明确指出了人力资本的基本特性是报酬递增 • 企业家是凭借创新力、洞察力和统率力发现和消 除市场不均衡性,并创造交易机会和效用,给生 产指出方向,使生产要素组织化的人
(5)舒尔茨等的研究
• 舒尔茨还认为,均衡一旦恢复,企业家职能就暂 时结束,如果经济条件再次变动,经济主体又将 表现出企业家职能和再配置行为,因此,在经济 从非均衡到均衡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虽然一直有 企业家行为,但是对个别经济主体来说,企业家 不是一种固定持久的职业 • 舒尔茨除肯定企业家能力部分来自于天生外,十 分强调企业家能力可以通过教育、经验、保健等 人力资本投资从后天获得
(3)新古典的解释
• 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包括以下内容: • 马歇尔认为企业家的作用是从把原始生产资源变 为产品这一“产品成熟化过程”中去发现不均衡 因素,并给这一过程制定出经济上更为合理的方 向,使之产业化 • 在企业家的推动下,通过市场或在企业内部修正 不均衡状态,以便更有效地改变整个经济结构中 的资源分配情况 • 企业家是“产生这一车轮的轴心”,这个轴心承 担着市场结构活动的全部负荷
• 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采用 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商品市场、开辟新 的原材料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 总的来说,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关于 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 企业家是资本主义“灵魂”,其职能就是实现创 新,引进新组合。
• 这时,企业总收入超过总支出,这种余额 或剩余就是利润,是企业家由于实现了新 组合而应得的合理报酬。 • 资本的职能是为企业家创新提供必要的支 付手段,其所得利息便是从企业家利润中 偿付的,如同对利润的一种课税。 • 资本主义就是这种“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 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
(3)新古典的解释
• 马歇尔从组织角度分析企业家能力,认为企业家 的能力应该为“利用资本家的经营能力”,包括: • 预测生产与风险的能力,而且要提供满足消费者 愿望的新产品,发现能够改进旧产品的生产方法, 企业家必须全面掌握有关的知识,并进行周密的 判断后大胆地冒险 • 领导才能。企业家必须具有充分地选择人才的能 力,并运用说服能力,使资本供应者为其提供资 本和下属为其尽力工作 • 统驭能力。企业家通过建立企业主要计划的秩序, 并维持其统一
(3)新古典的解释
• 企业家利润的性质。马歇尔认为,企业家 获得大部分利润都有“准地租”的性质, 且这种准地租不能从企业家个人的努力经 营所获得成果中消失,即具有永久性 • 企业家获得准租金主要依靠其努力经营, 物质生产设备和信誉三种力量 • 这需要组织支持,即企业家获得准地租是 依靠组织的力量来进行的,因而具有连续 性
(5)舒尔茨等的研究
•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运用其开创的人力资本理论 分析了企业家的行为,研究了企业家的供给与需 求,以及企业家的供给的制度安排 • 认为经济条件的变化意味着专业化分工、技术进 步、生产知识的增加等一系列知识存量的变化 • 这些都会促使特殊人力资本的形成,特殊人力资 本的形成又使人们的收入递增,增加他们的选择 的“机会集”,使他们更有能力把握经济非均衡 提供的获利机会
(2)马克思的观点
• 马克思的企业家理论主要论点有: • 企业家就是一定资本的所有者,企业家的 特质就是人格化的资本,准确的说,在这 个模式里,资本与财富或财产是同义词, 即企业家就是一定财产的所有者 • 企业家是剥削者,是不劳而获的榨取工人 剩余价值的剥削者,企业家的财富是由雇 佣工人创造的 • 雇佣工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1)早期学者的探讨
• “企业家”(Entrepreneur) 在16世纪指用于领导军 事远征军(武装探险、开拓殖民地冒险)的人,后 来泛指从事冒险活动的人,从18世纪开始,在法 国通常指承包政府工程的桥梁、道路、港口等的 营造商 • 康梯龙(Cantillon, 1755年)将从事经济行为的人称 为企业家,具体指那些按照固定价格购买而按不 同价格出售商品的人。由于这些人必须面对不确 定的市场并承担风险,从而使企业家被赋予了投 机商的角色,并将其与经济领域中的不确定性联 系了起来
(2)马克思的观点
•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 述“资本的积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时 指出,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会使利润趋于下 降,导致货币利息的下降,使大资本家比 小资本家处于更优越的竞争地位,从而会 使“中等资本家由食利者变为企业家”, 转而去“亲自经营企业” • 马克思更多的是使用“企业主”,产业资 本家,经理等词
• 熊彼特把社会经济活动分为“经济循环”和“经 济发展”两大类型。 • 经济循环——指任何经济活动均顺应原有基本条件 变动周而复始地运行,企业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不存在企业家,只有生产管理者,其所得只是 “管理工资”,因而不产生利润。 • 经济发展——指经济内部自发地进行“创新”而呈 现的重大变动。
(4)奈特的研究
• 在后一种不确定性下企业家的首要功能在于决定 什么以及如何去干,而实施某种具体的经济活动 成了次要部分,这样就将企业家的作用与处理不 确定性的能力结合起来 • 企业家要承担不确定性,必须要有对各生产服务 合同收入的保障能力,包括洞察他人能力的能力, 以此能力借以建立起相应的组织;让别人相信自 己有能力的能力,这一能力使有关保证能力的制 约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克服;处理不确定性的 能力,即依赖于对将来形势推测的能力,这与企 业家刚毅,自信的气质程度相关
扬州大学商学院
第四章、企业家理论
• §1企业家的概念 • §2企业家精神与创新 • §3企业家的价值与成长
本章讨论
• 1、企业家的形成与我国企业发展的关系? • 2、如何看待唐骏学历造假事件?
§1企业家的概念
• • • • • • (1)早期学者的探讨 (2)马克思的观点 (3)新古典的解释 (4)奈特的研究 (5)熊彼特的研究 (6)舒尔茨的研究
(4)奈特的研究
• 奈特(Knight)在其著作《风险,不确定性与 利润》中论述了不确定性理论,他赋予了 企业家不确定性环境中的决策者角色,把 不确定性与风险做了区分 • 认为现实中存在两类不确定性,一个是可 以推测的,既可以使用概率计征并保险的 不确定性,即风险 • 另一个是不可能推测,也不可保险的不确 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才是真正的不确定性
第二节、熊彼特及其主要理论
• 熊彼特(J.A. Schumpeter, 1883~1950) • 奥地利经济学家,曾师 从庞巴维克,后改投马歇 尔门下。1919年出任奥地 利财政部部长。后在德国 波恩大学、美国哈佛大学 任经济学教授,曾任“计 量经济学会”会长、“美 国经济学协会”会长。
• • • • •
(1)早期学者的探讨
•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Say,1803年)最早赋予企业家 突出的地位,认为企业家是指老板、经理,是在 工业、农业和商业三个产业“承担一家公司的直 接责任”和“管理职务的人” • 是以获取利润为目的,把土地、劳动力、资本这 三种要素结合在一起的第四个生产要素 • 将经济资源从生产力和产出较低的领域转移到较 高领域的人 • 企业家是生产要素的结合者和协调人,其功能 “就是应用既得的知识去创造供人类消费的产品”
主要著作有 《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 《经济周期》(1939)、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1942)、 《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 (1951)、 • 《经济分析史》(1954)。
1、创新论
•
熊彼特以“创新理论”解释资本主义的 本质特征,解释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趋 于灭亡的结局,在西方经济学界有很大影 响。
(4)奈特的研究
• 企业家要承担不确定性就要拥有相应的管理权限, 管理权限的划分是以企业家承担不确定性能力的 大小即提供保证收入能力大小为依据,即必须保 证契约收入,才能保持管理权限 • 企业家的本质在于处理不确定性的能力,为了发 挥这种能力,拥有资本是直接的重要条件,但是, 如果能获得人们的信任,拥有资本的制约则变为 间接的条件 • 他认为企业家获得的回报应该看作是工资性报酬, 而非利润
(1)早期学者的探讨
• 企业家既可以经营自有资本,也可以经营 借贷资本,从而赋予了企业家经理人的角 色,并把“判断力”、 “坚持性”、“有 监督管理才能”等当作企业家的基本素质 • 约翰· 斯图亚特· 穆勒(John Stuart Will, 1848) 在英国推广“企业家”了这一术语,扩大 了企业家研究的地域范围
2、经济周期理论
•
熊彼特又以“创新论”为依据,提出了他 的经济周期理论。他认为,当一项创新被 证明为成功时,其他按陈规办事的经理人 员群起仿效,造成经济高涨。 • 创新是时高时低,时密时疏的。于是,会 出现衰退,出现经济波动。
• 创新还会引起种种连锁反应,例如高涨期生产者 会过高估计了社会对产品的需求,从而过度地扩 大了投资;消费者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收入,常 常用抵押贷款方式购买耐用消费品;消费者的过 度购买又促进了生产者的过度投资,会出现投机 心理和投机活动。 • 熊彼特把这些由创新诱发出来的种种从属现象的 总和称之为“从属波”,认为“从属波”大大加 强了周期的振幅,使得周期除“繁荣”、“衰退” 两阶段外,又增添“萧条”和“复苏”两阶段。
(3)新古典的解释
• 20世纪初期,新古典经济学的鼻祖,英国 经济学家马歇尔 (Marshall)在其著名的《经 济学原理》中将企业家才能作为单独生产 要素和原先的资本、劳动、土地三要素并 列,把企业家看作“把企业的风险和管理 看作自己在组织工业工作中应尽的本分的 人”,企业家是组织、管理工商企业并承 担风险的人。
• 熊彼特把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作为自 己理论体系的起点,但是他认为 一般均衡 理论是静态经济学,其研究对象是“经济 循环”; 而他自己理论体系是动态经济学, 研究对象是“经济发展”。 • 重视动态过程,强调从经济体系内部去寻 找发展的因素,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重要 特色。
•
“创新理论”的最大特色,就是强调生产技术 革新和生产方法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 的作用。 • 熊彼特虽然强调研究“体系内部因素”,但是 在其理论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完全被忽视。 • 由于20世纪中叶以来科技的不断进步,熊彼特 的“创新理论”受到西方许多学者的重视。
(1)早期学者的探讨
• 18世纪后期,法国重农学派的经济学家魁 奈将从事农业栽培的人称为企业家,法国 经济学家杜尔哥将从事工业的资本家称为 企业家,从而把企业家和产业联系到了一 起,并强调了企业家承担风险和创新的特 征。古典经济学的奠基者,英国经济学家 斯密将经济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看不见的 手”上面,强调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作 用,忽视了对企业家的研究
(3)新古典的解释
• 企业家与风险的关系,马歇尔认为,企业家的重 要作用就是承担风险 • 由于企业家作为“中间人”参与市场交易,因而 在购进原材料到销售产品这一期间,会出现“资 本固定化”现象 • 资本固定化产生的风险在资本由企业家提供的企 业中,由经营企业的企业家承担;在资本由外来 渠道供应的企业中,由专门提供资本的企业家和 在内部组织的管理中起特殊作用的企业家承担
• 熊彼特认为,对于资本主义来说,每个周 期包括的4阶段中, • “繁荣”、“衰退”两阶段是本质的, • “萧条”和“复苏”两阶段是非本质的。 • 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个人障碍发生于非本质 阶段,能够用政策消除它们。
• 熊彼特认为,历史上的创新千差万别,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也大小不同,因而周期有长有短。他综 合了前人的论点,提出在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 中同时存在着三种周期: • ①康德拉季耶夫周期(Kondratieff cycles)——苏 联Н.Д.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大周期(或称长波),这 种周期的长度为50~60年。 • ②朱格拉周期(Juglar cycles )——法国C. 朱格拉 (1819~1905)提出的10年左右的经济周期。 • ③基钦周期(Kitchin cycles)——美国J.基钦提出 的平均长度大约40个月的小周期,亦称短波。
Fra Baidu bibliotek
(3)新古典的解释
• 马歇尔认为企业家是特定要素禀赋——人力资本 的所有者,该结论大大深化了古典经济学对企业 家内涵的界定:从资本深化到人力资本上 • 明确指出了人力资本的基本特性是报酬递增 • 企业家是凭借创新力、洞察力和统率力发现和消 除市场不均衡性,并创造交易机会和效用,给生 产指出方向,使生产要素组织化的人
(5)舒尔茨等的研究
• 舒尔茨还认为,均衡一旦恢复,企业家职能就暂 时结束,如果经济条件再次变动,经济主体又将 表现出企业家职能和再配置行为,因此,在经济 从非均衡到均衡的动态发展过程中,虽然一直有 企业家行为,但是对个别经济主体来说,企业家 不是一种固定持久的职业 • 舒尔茨除肯定企业家能力部分来自于天生外,十 分强调企业家能力可以通过教育、经验、保健等 人力资本投资从后天获得
(3)新古典的解释
• 马歇尔的企业家理论包括以下内容: • 马歇尔认为企业家的作用是从把原始生产资源变 为产品这一“产品成熟化过程”中去发现不均衡 因素,并给这一过程制定出经济上更为合理的方 向,使之产业化 • 在企业家的推动下,通过市场或在企业内部修正 不均衡状态,以便更有效地改变整个经济结构中 的资源分配情况 • 企业家是“产生这一车轮的轴心”,这个轴心承 担着市场结构活动的全部负荷
• 熊彼特认为,所谓创新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采用 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商品市场、开辟新 的原材料来源、实现企业的新组织。 • 总的来说,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关于 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 企业家是资本主义“灵魂”,其职能就是实现创 新,引进新组合。
• 这时,企业总收入超过总支出,这种余额 或剩余就是利润,是企业家由于实现了新 组合而应得的合理报酬。 • 资本的职能是为企业家创新提供必要的支 付手段,其所得利息便是从企业家利润中 偿付的,如同对利润的一种课税。 • 资本主义就是这种“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 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
(3)新古典的解释
• 马歇尔从组织角度分析企业家能力,认为企业家 的能力应该为“利用资本家的经营能力”,包括: • 预测生产与风险的能力,而且要提供满足消费者 愿望的新产品,发现能够改进旧产品的生产方法, 企业家必须全面掌握有关的知识,并进行周密的 判断后大胆地冒险 • 领导才能。企业家必须具有充分地选择人才的能 力,并运用说服能力,使资本供应者为其提供资 本和下属为其尽力工作 • 统驭能力。企业家通过建立企业主要计划的秩序, 并维持其统一
(3)新古典的解释
• 企业家利润的性质。马歇尔认为,企业家 获得大部分利润都有“准地租”的性质, 且这种准地租不能从企业家个人的努力经 营所获得成果中消失,即具有永久性 • 企业家获得准租金主要依靠其努力经营, 物质生产设备和信誉三种力量 • 这需要组织支持,即企业家获得准地租是 依靠组织的力量来进行的,因而具有连续 性
(5)舒尔茨等的研究
•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运用其开创的人力资本理论 分析了企业家的行为,研究了企业家的供给与需 求,以及企业家的供给的制度安排 • 认为经济条件的变化意味着专业化分工、技术进 步、生产知识的增加等一系列知识存量的变化 • 这些都会促使特殊人力资本的形成,特殊人力资 本的形成又使人们的收入递增,增加他们的选择 的“机会集”,使他们更有能力把握经济非均衡 提供的获利机会
(2)马克思的观点
• 马克思的企业家理论主要论点有: • 企业家就是一定资本的所有者,企业家的 特质就是人格化的资本,准确的说,在这 个模式里,资本与财富或财产是同义词, 即企业家就是一定财产的所有者 • 企业家是剥削者,是不劳而获的榨取工人 剩余价值的剥削者,企业家的财富是由雇 佣工人创造的 • 雇佣工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1)早期学者的探讨
• “企业家”(Entrepreneur) 在16世纪指用于领导军 事远征军(武装探险、开拓殖民地冒险)的人,后 来泛指从事冒险活动的人,从18世纪开始,在法 国通常指承包政府工程的桥梁、道路、港口等的 营造商 • 康梯龙(Cantillon, 1755年)将从事经济行为的人称 为企业家,具体指那些按照固定价格购买而按不 同价格出售商品的人。由于这些人必须面对不确 定的市场并承担风险,从而使企业家被赋予了投 机商的角色,并将其与经济领域中的不确定性联 系了起来
(2)马克思的观点
•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 述“资本的积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时 指出,资本家之间的竞争会使利润趋于下 降,导致货币利息的下降,使大资本家比 小资本家处于更优越的竞争地位,从而会 使“中等资本家由食利者变为企业家”, 转而去“亲自经营企业” • 马克思更多的是使用“企业主”,产业资 本家,经理等词
• 熊彼特把社会经济活动分为“经济循环”和“经 济发展”两大类型。 • 经济循环——指任何经济活动均顺应原有基本条件 变动周而复始地运行,企业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不存在企业家,只有生产管理者,其所得只是 “管理工资”,因而不产生利润。 • 经济发展——指经济内部自发地进行“创新”而呈 现的重大变动。
(4)奈特的研究
• 在后一种不确定性下企业家的首要功能在于决定 什么以及如何去干,而实施某种具体的经济活动 成了次要部分,这样就将企业家的作用与处理不 确定性的能力结合起来 • 企业家要承担不确定性,必须要有对各生产服务 合同收入的保障能力,包括洞察他人能力的能力, 以此能力借以建立起相应的组织;让别人相信自 己有能力的能力,这一能力使有关保证能力的制 约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克服;处理不确定性的 能力,即依赖于对将来形势推测的能力,这与企 业家刚毅,自信的气质程度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