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病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淋病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了解四川省2004-2009年淋病、梅毒的流行情况。
方法对2004-2009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淋病、梅毒报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淋病总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16.77/10万下降为2009年的7.52/10万。
梅毒的总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5.77/10万上升至19.63/10万;各型梅毒中,胎传梅毒的报告发病率最高,各年的报告发病率分别为8.30/10万、12.18/10万、20.37/10万、27.09/10万、42.64/10万、71.31/10万;而隐性梅毒的报告发病率上升最快,年均增长率为45.29%,且其渐成流行的主要类型。
淋病报告病例数的男女性别比各年分别为2.94:1、2.97:1、3.46:1、3.34:1、2.87:1和2.43:1(P<0.01);梅毒报告病例数的男女性别比各年分别为1.45:1、1.41:1、1.18:1、1.15:1、1.03:1和0.92:1(P<0.01,2008年除外)。
各年淋病和梅毒报告病例均集中于15~59岁年龄组,且在2009年之前该组发病率最高。
但2009年梅毒的最高报告发病率出现在≥60岁年龄组,为230.72/10万;0~14岁年龄组梅毒的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年均增长率为76.13%。
结论2004-2009年,四川省淋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梅毒发病率增长迅速。
自1981年四川省实行报告新发性病病例制度以来,截至2004年,各年的监测数据显示,以淋病为代表的多种性病的报告病例均呈M型趋势,而梅毒、艾滋病的报告病例却逐年增加[1]。
由此可见,淋病和梅毒反映了性病流行中存在不同的流行趋势,同时以上2种性病也是常见性病,分析其流行状况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近年四川省的性病流行的整体状况,为制定有效的性病防控策略,遏制其流行提供依据。
通过分析四川省2004-2009年的淋病和梅毒疫情资料,揭示以2种性病为代表的不同流行趋势性病的流行特点。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收集2004-2009年四川省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的淋病、梅毒报病疫情资料。
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 273-2007》梅毒诊断标准,将梅毒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隐性梅毒和胎传梅毒。
1.2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2004-2009年淋病报告病例数和发病率2004年淋病的报告发病人数为14613例,2009年为6116例,报告发病率由16.77/10万降至7.52/10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χ2=4525.912,P<0.01),见表1。
2.2 梅毒的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梅毒的报告发病人数由2004年的5028例上升为2009年的15887例,报告发病率由5.77/10万升至19.63/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7229.888,P<0.01)。
隐性梅毒的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且逐渐取代一期梅毒成为了报告病例中的主要梅毒类型;历年均以胎传梅毒的报告发病率最高(表2)。
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隐性梅毒以及胎传梅毒的报告发病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5.46%、15.39%、34.08%、45.29%和38.72%,其中隐性梅毒的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
2.2.2 年龄分布各年度淋病、梅毒的报告病例数均主要集中在15~59岁年龄组。
淋病和梅毒的报告发病率在年龄分布上不同:同年龄组的梅毒报告发病率年均增长速率较快;2009年以前,淋病和梅毒的最高报告发病率出现在15~59岁年龄组,2009年梅毒≥60年龄组成为报告发病率最高组,其发病率为230.72/10万(表4、表5)。
2004-2009年,淋病各年龄组的报告发病率年均增长速率分别为2.45%、-16.00%和-7.84%,其中15~5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下降速度最快。
而梅毒各年龄组的报告发病率年均增长速率分别为76.13%、22.97%和51.47%,其中0~14岁年龄组发病率增长速度最快。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各地人群性观念和性行为日趋开放,而且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等原因,造成了性病的流行形势日益严峻,四川省的性病流行形势不容忽视[2]。
以四川省的梅毒疫情为例,其报告病例数从20世纪80年代起,一直呈逐年上升趋势[1]。
2004-2009年四川省梅毒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在2007年超过淋病,这与我国梅毒的总体流行趋势是一致的[3]。
虽然近年来淋病的病例报告数/发病率有下降的趋势[2],但这可能与淋病患者更易选择不正规治疗,即患者更倾向于自行购买抗生素治疗或者选择非正规医疗点就医[4,5]等因素有关,导致淋病的正规就诊规模减小以及报告病例数减少。
我国总体以及四川省的梅毒疫情分析均显示,隐性梅毒渐成为梅毒流行的主流[6]。
结果显示,在2005年隐性梅毒的报告病例数超过了一期梅毒,成为最主要的梅毒种类,且其报告发病率的增长速度也位于各种梅毒亚型的首位,其年均增长率为45.29%。
这与目前大多数性病患者未能选择正确的就医途径以及治疗不规范等因素有关[7],也从另一角度证明性病疫情形势不容忽视,提示公共卫生工作者在做好性病预防工作的同时,也需关注如何引导及促进患者的正确就医以及规范化治疗。
2004-2009年四川省梅毒报告病例的男女性别比逐年减小,并在2009年,女性病例数所占比例超过了男性,这种趋势与四川省以及全国的性病的男女构成比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8,9]。
女性报告病例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胎传梅毒的发病。
结果显示,胎传梅毒报告发病率从2004年的8.30/10万上升至2009年的71.31/10万,年均增长率为38.72%,其发病率的增长速度位于5种不同类型梅毒中的第2位。
另外,女性感染梅毒也可能会影响低年龄段梅毒的发病率,该研究表明四川省0~14岁组的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5.24/10万增长为2009年的88.82/10万,年均增长率为76.13%,是所有年龄段中增长速度最快的。
有必要针对女性尤其是育龄期妇女加大的梅毒相关的健康教育力度,在适婚青年中推广婚前检查,并实行梅毒筛查,同时促进育龄期妇女在孕前/产前检查中进行梅毒检测,这将有利于胎传梅毒以及低年龄组梅毒报告发病率的降低。
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梅毒报告发病率增长速度快,其年均增长率为51.47%,仅次于0~14岁组,且报告发病率在2009年首次超过了性行为相对活跃的15~59岁年龄组。
这一结果提示老年人的性病流行情况值得关注。
性病除了给老年人来带生理上的损害,也将影响其心理以及社会功能。
如何应对这一挑战,值得公共卫生工作者以及临床医生等专业人士深入思考。
近年,以淋病为代表的性病发病呈下降趋势,而以梅毒为代表的性病发病增长迅速。
淋病的规范化治疗,以及梅毒流行对女性及老年人健康的威胁,值得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