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序能力分析数据表
工序能力指数CPK的计算和分析
![工序能力指数CPK的计算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bd7f2cf46527d3240ce0ae.png)
工序能力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
这里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的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
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
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
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
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工序能力=6σ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P =6σ式中:σ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
工序能力与一般所讲的生产能力是两个不同概念。
前者是指质量上的能力,后者是指数量上的能力。
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
但是这个参数是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
因此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
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
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 工序能力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 P。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 PK.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 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
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见下表下表中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对C PK也同样适用。
表2-4-11 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参考表(C P、C PK)M(M)图2-4-18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从分布中心的位置看,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见图2-4-18)。
这种情况下,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可用下式进行。
T TU-TL C P = ----- = --------- 6σ 6σ式中TU 为公差上限;TL 为公差下限。
工序能力指数Cpk计算表
![工序能力指数Cpk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97b04aaf71fe910ef02df803.png)
工序能力指数Cpk计算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64109154199计算表1#2#Cp 1.09918634CpCpU0.719800509CpUCpL-0.719800509CpLCpk0.719800509CPKT 6.6Tε 1.139ε标准正态累积分0.999512354标准正态累积分CP的P值0.0975292%CP的P值标准正态累积分0.984590485标准正态累积分CPU的P值 1.5409515%CPU的P值标准正态累积分0.015409515标准正态累积分CPL的P值98.4590485%CPL的P值CPK的P值 1.5414103%CPK的P值判断上公差是否FALSE判断上公差是否为空判断下公差是否FALSE判断下公差是否为空结果0.719800509结果P显示结果 1.5414103%P显示结果Cpk Cpk>1.67过程能力非常充分,为>1.67过程能>1.33过程能力充分,当不是>1.33过程能>1过程能力尚可,必须用控>1过程能力>0.67过程能力不充分,分析>0.67过程能过程能力不足,一般应停止继过程能力不足1.67≥ 1.67≥1.33≥ 1.33≥1≥1≥0.67>0.67>1≥Cpk>0.67过程能力不充分0.67>Cp过程频次3#4#0.666666667Cp0Cp0.0721687840.666666667CpU-0.96225045CpU 2.838638824-0.666666667CpL0.962250449CpL-2.694301260.666666667CPK-0.96225045CPK-2.694301260.2T0T0.050ε 1.666666667ε0.9583333330.977249868标准正态累积分0.5标准正态累积分0.5857034624.5500264%CP的P值###########CP的P值82.8593075%0.977249868标准正态累积分0.001946209标准正态累积分12.2750132%CPU的P值99.8053791%CPU的P值0.0000000%0.022750132标准正态累积分0.998053791标准正态累积分3.16213E-1697.7249868%CPL的P值0.1946209%CPL的P值###########4.5500264%CPK的P值###########CPK的P值###########FALSE判断上公差是否为空TRUE判断上公差是否为空FALSEFALSE判断下公差是否为空FALSE判断下公差是否为空TRUE0.666666667结果0.962250449结果 2.8386388244.5500264%P显示结果0.1946209%P显示结果0.0000000%CpL CpU>1.67过程能力非常充分,为提高产品质量,对过程能力非常充分,为>1.67过程能力非常充分,>1.33过程能力充分,当不是关键或主要项目时>1.33过程能力充分,当不过程能力充分,当不是>1过程能力尚可,必须用>1过程能力尚可,必须用控制图或其它方法对程能力尚可,必须用控>0.67过程能力不充分,分析分散程度大的原因>0.67过程能力不充分,分过程能力不充分,分析过程能力不足,一般应停止继续加工,找出原因力不足,一般应停止继过程能力不足,一般应停止1.67≥ 1.67≥1.33≥ 1.33≥1≥1≥0.67>0.67>CpU>1.67过程能力非常充分,为提高产品质量Cp过程能力不足,一般1≥CpL>0.67过程能力不充高产品质量,对关键或主要项目可缩小公差范围;或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放宽波动幅度,降低设备精度等级;或键或主要项目时,放宽流动幅度;降低对原材料的要求;简化质量检验,采用抽样检验或减少检验频次或其它方法对过程进行控制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对产品按正常规定进行检验散程度大的原因,制订措施加以改进,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放宽公差范围,加强质量检验,进行全数检验或加工,找出原因,改进工艺,提高Cp值,否则全检,挑出不合格品提高产品质量,对关键或主要项目可缩小公差范围;或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放宽波动幅度,降低设备精度等级降低设备精度等级;或将精度要求特别高的零件调至该工序进行加工等检验,进行全数检验或增加检验频次度,降低设备精度等级;或将精度要求特别高的零件调至该工序进行加工等。
工序能力指数CPK的计算和分析
![工序能力指数CPK的计算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e783b1bceb19e8b8f6ba6c.png)
工序能力工序能力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
这里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的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
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
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
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
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工序能力= 6σ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 P = 6σ式中:σ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
工序能力与一般所讲的生产能力是两个不同概念。
前者是指质量上的能力,后者是指数量上的能力。
工序能力指数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
但是这个参数是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
因此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
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
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 / 工序能力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 P。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 PK.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 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
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见下表下表中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对C PK也同样适用。
表2-4-11 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参考表(C P 、C PK )M 图2-4-18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从分布中心的位置看,这是一种理想的情况(见图2-4-18)。
这种情况下,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可用下式进行。
T TU-TLC P = ----- = ---------6σ 6σ式中TU为公差上限;TL为公差下限。
精选生产工序能力分析
![精选生产工序能力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2567c2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c.png)
一 工序能力
1 概念:所谓工序能力,是指处于稳定、标准状态下,工序的实际加工能力。 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是指工序的分布状态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或称工序处于 受控状态 ; 工序处于标准状态,是指设备、材料、工艺、环境、测量均处于标准作业条件, 人员的操作 也是正确的。 工序的实际加工能力是指工序质量特性的分散(或波动)有多大。加工能力强或弱 的区分关键是质量特性的分布范围大小,或集中程度。由于均方差σ是描述随机 变量分散的数字特征 ,而且,当产品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N(μ,σ2)时,以 3σ原则确定其分布范围(μ±3 σ),处于该范围外的产品仅占产品总数的0.27%, 因此,人们常以6σ描述工序的实际加工能力。实践证明:用这样的分散范围表 示工序能力既能保证产品的质量要求,又能具有较好的经济性。2 表达式:B=6σ 或 B≈6S3 影响因素: (1)人——与工序直接有关的操作人员、辅助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操作技术水平; (2)设备——包括设备的精度、工装的精度及其合理性、刀具参数的合理性等; (3)材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外协件的质量及其适用性; (4)工艺——包括工艺方法及规范、操作规程的合理性; (5)测具——测量方法及测量精度的适应性; (6)环境——生产环境及劳动条件的适应性。
1 Cp>1.67 特级加工
当质量特性服从正态分布,且分布中心 与规格中心Tm 重合时,T>10S,不合格品率p<0.00006%。(见图)工序能力过分充裕,有很大的贮备。这意味 着粗活细作 或用一般工艺方法可以加工的产品,采用了特别精密的 工艺、设备或高级操作工人进行加工。这势必影响了生 产效率,提高了产品成本。措施: (1)合理,经济地降低工序能力。如改用低精度的设备、 工艺、技术和原材料;放宽检验或放宽管理 (2)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更改设计, 加严规格要求; (3)合并或减少工序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工序能力计算方法
![工序能力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ce67df0f61fb7360b4c6523.png)
= 20-20.05 =0.05
=
Cpk =
6S
双侧公差
(3)给定公差上限时
某零件清洁度要求不大于95mg,抽样结果为:
X=48mgS=12mg
(3)给定公差下限时
某金属材料抗拉强度要求不得少于32Kg/cm2,抽样结果为:
X=38mgS=1.8mg
2级
过程能力尚可
必须用控制图或其他方法对工序进行控制和监督,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对产品按正常规定动作进行检验
1.0≥Cp≥0.67
3级
过程能力不足
分析分散程度的原因,制订措施加以改进,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放宽公差范围,加强质量检查,全数检验或增加检验检验频次
0.67>Cp
4级
过程能力严重不足
工序能力指数计算方法
一、平均值:
二、标准偏差:
样品:总体:
Xi---某一测量数据,X----样品算术平均值,n---样品大小,
μ—总体、工序能力指数
1、双侧公差:
(1)Cp
(2)Cpk
2、只有上限公差:
Cpu=
3、只有下限公差:
Cpl=
工序能力等级评定表
范围
等级
判断
措施
Cp≥1.67
特级
过程能力过剩
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对关键或主要项目再次缩小公差范围;或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放宽波动幅度,降低设备精度等级等
1.67≥Cp≥1.33
1级
过程能力充分
当不是关键或主要项目时,放宽波动幅度;降低对原材料的要求;简化质量检验,采用抽样检验或减少检验频次
1.33≥Cp≥1.0
一般应停止继续加工,找出原因,改进工艺,提高Cp值,否则全数检验,挑出不合格品
工序能力分析与评价
![工序能力分析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5e71fc9f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ea.png)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工序能力分析的概念与目的 • 工序能力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 工序能力评价的指标与标准 • 工序能力分析与质量管理体系 • 工序能力分析与持续改进 • 工序能力分析案例研究
01
工序能力分析的概念与 目的
工序能力分析的定义
• 工序能力分析是指对产品制造过程中各个工序的能力进行调 查、分析、评价,以确定工序能力是否满足产品质量要求及 能否实现产品制造的目标。它是对工序加工过程进行质量控 制的一种有效方法。
05
工序能力分析与持续改 进
持续改进的概念与目的
概念
持续改进是一种不断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 率的哲学和方法。它以不断追求卓越为目标,强调在改进中 寻找机会,通过持续改进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目的
持续改进的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缩短 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同时提高企业的社会 声誉和品牌价值。
01 收集数据
02 分析数据
03 制定改进措施
04 实施改进措施
05 循环改进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 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了 解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 为后续的工序能力分析和 持续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 整理和分析,发现生产过 程中的瓶颈和问题,找出 影响工序能力的关键因素 。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 的改进措施,包括优化工 艺流程、提高设备精度、 改善工作环境等。
分析工序能力状况
分析工序能力指数
根据计算出的工序能力指数,评估工序能力的状况。如果工序能力指数接近1,则工序能力充足;如果工序能力 指数远小于1,则工序能力不足。
分析关键因素
工序能力的确定与分析方法
![工序能力的确定与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c73776527d3240c8447ef02.png)
C pk = min(C pl , C pu ) C pu USL μ μ LSL = , C pl = 3σ st 3σ st
长期工序能力指数
Ppk = min( Ppl , Ppu ) USL μ μ LSL Ppu = , Ppl = 3σ lt 3σ lt
27
另外一组工序能力
短期工序能力指数
11
B 工 序
LSL USL
计算工序能力指数之前需要做的事
从过程中收集一批数据x1,x2,…,xn; 利用这批数据检验过程的输出特性是否服 从正态分布即判断过程是否稳定,这有许 多统计检验方法,一种简易的方法是利用 正态概率纸来判断; 若过程稳定,则可用这批数据估计输出特 性的标准差σ,将其乘以6即得过程能力的 估计值。
23
USL μ μ LSL C pk = min( , ) 3σ st 3σ st |μM | = Cp 3σ st
M USL
LSL
μ
24
练习 计算 Cp 、Cpk
某零件尺寸标准要求为 8
+0.10 0.05
随机抽样后的样本特性值为:x = 7 .945 , s = 0 .00519 计算工序能力指数:
Z st = 3C pk
USL μ μ LSL , ) = min(
σ st
σ st
长期工序能力指数
USL μ μ LSL , ) Z lt = 3Ppk = min(
σ lt
σ lt
28
Zlt = Zst 1.5
LSL USL
短期工序能力指数 USL M M LSL Z st = min( , )
批次
1 1 1 2 2 2 3 3 3 4 4 4 5 5 5
工序生产能力及平衡计算表、线平衡率模板
![工序生产能力及平衡计算表、线平衡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1471f444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0.png)
标准工时总计:
件
1 1 1 1 1 1 0 0 0 0 0
平衡率备注:
平衡率 :
红色 蓝色 绿色
#DIV/0!
工序能力(件/班次)
每班需求量
#### #DIV/0!
如果平衡率低于 如果平衡率介于 如果平衡率介于
总计
III.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性能
工序
秒/件
1.00 0.90 0.80 0.70 0.60 0.50 0.40 0.30 0.20 0.10 0.00
产品编号: 客户需求:
工序
关键设备
产品描述: 每班需求量
#DIV/0!
标准工时 (秒/件) 效率(%)
工序生产能力及平衡计算表
I.基本信息
生产组别: 理论节拍:
#DIV/0!
II.工序能力数据
工作班次 更新日期:
工作时间
一个工人的能力( 件) 工人数(理论) 实际安排工人
小时/班:
版本:
01
节拍时间 (秒/件) 生产能力(件)
Process Capability and Balance calculator
Template Kaizen 0015
节拍时间(件/秒)
理论节拍:
工序
2015 szmuri co Itd Hong Kong
Ppk研究报告
![Ppk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0363fcaef8941ea76e050f.png)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 厚度:3.0±0.2 6只/小时 样本容量/频率
11 3.00 2.99 2.99 3.00 3.00 14.98 3.00 0.01 D3 * * * * * 0.08 0.14 0.18 0.22 12 2.99 2.98 2.99 2.98 2.97 14.91 2.98 0.02 D4 3.27 2.57 2.28 2.11 2.00 1.92 1.86 1.82 1.78
工序 特 性
9 10 2.98 3.00 3.00 2.98 3.00 2.99 3.01 2.98 2.98 2.98 14.97 14.93 2.99 2.99 0.03 0.02 参 数 表 d2 A2 1.13 1.88 1.69 1.02 2.06 0.73 2.326 0.577 2.53 0.48 2.7 0.42 2.85 0.37 2.97 0.34 3.08 0.31
企业名称 工程规范 机器编号
组号 读 数 1 2 3 4 5
宁海华兴橡塑公司
部门
量具规格
硫化车间
0-150mm游标卡尺
厚度:3.0±0.2
1 3.01 3.02 3.03 3.01 3.00 15.07 3.01 0.03 40T硫化机 2 2.95 2.96 2.96 2.98 2.97 14.82 2.96 0.03 0.0095 3 2.98 2.99 3.00 2.98 2.98 14.93 2.99 0.02
3.010 2.997 2.984 0.046 0.022 0
3.010 3.010 3.010 3.010 3.010 2.997 2.997 2.997 2.997 2.997 2.984 2.984 2.984 2.984 2.984 0.04642 0.04642 0.04642 0.04642 0.04642 0.022 0.022 0.022 0.022 0.022 0 0 0 0 0
什么是CP和CPK(工序能力指数)
![什么是CP和CPK(工序能力指数)](https://img.taocdn.com/s3/m/4fee81d9770bf78a652954e8.png)
什么是CP和CPK(工序能力指数)CP(或Cpk)是工序能力指数,也有译作工艺能力指数过程能力指数。
工序能力指数,是指工序在一定时间里,处于控制状态(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它是工序固有的能力,或者说它是工序保证质量的能力。
这里所指的工序,是指操作者、机器、原材料、工艺方法和生产环境等五个基本质量因素综合作用的过程,也就是产品质量的生产过程。
产品质量就是工序中的各个质量因素所起作用的综合表现。
对于任何生产过程,产品质量总是分散地存在着。
若工序能力越高,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小;若工序能力越低,则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散就会越大。
那么,应当用一个什么样的量,来描述生产过程所造成的总分散呢?通常,都用6σ(即μ+3σ)来表示工序能力:工序能力=6σ若用符号P来表示工序能力,则:P=6σ式中:σ是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工序的标准偏差工序能力是表示生产过程客观存在着分散的一个参数。
但是这个参数能否满足产品的技术要求,仅从它本身还难以看出。
因此,还需要另一个参数来反映工序能力满足产品技术要求(公差、规格等质量标准)的程度。
这个参数就叫做工序能力指数。
它是技术要求和工序能力的比值,即工序能力指数=技术要求/工序能力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
当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离时,工序能力指数记为Cpk。
运用工序能力指数,可以帮助我们掌握生产过程的质量水平。
工序能力指数的判断工序的质量水平按Cp值可划分为五个等级。
按其等级的高低,在管理上可以作出相应的判断和处置(见表1)。
该表中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对于Cpk也同样适用。
表1 工序能力指数的分级判断和处置参考表Cp值级别判断双侧公差范(T) 处置Cp>1.67 特级能力过高 T>10σ(1)可将公差缩小到约土46的范围(2)允许较大的外来波动,以提高效率(3)改用精度差些的设备,以降低成本(4)简略检验1.67≥Cp1.33 一级能力充分 T=8σ—10σ (1)若加工件不是关键零件,允许一定程度的外来波动(2)简化检验(3)用控制图进行控制1.33≥Cp>1.0 二级能力尚可 T=6σ—8σ (1)用控制图控制,防止外来波动(2)对产品抽样检验,注意抽样方式和间隔(3)Cp—1.0时,应检查设备等方面的情示器1.0≥Cp>0.67 三级能力不足 T=4σ—6σ (1)分析极差R过大的原因,并采取措施(2)若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和装配工作,可考虑放大公差范围(3)对产品全数检查,或进行分级筛选0.67>Cp 四级能力严重不足 T<4σ (1)必须追查各方面原因,对工艺进行改革(2)对产品进行全数检查1.定义理解cpk:表示所研究的制程能力可以达到的程度,是潜在的能力(potential capabilityppk:表示所研究的制程能力当前达到了什么程度,是实际的能力(actual capability2.解释比如一个跳远运动员的一次的跳远(如图1),他跳出是跳出了边界.那么那跳的有效距离为ppk,在边界内他跳的距离为pp;但是如果没有边界的话,那他跳的有效距离为cpk,可是他若没有跳斜的话,他能跳的实际距离为cp.3.关于算cpk,ppk是用什么sigma在求ppk时应用StDev(LT),即为overall sigma.其公式如(图2)在求cpk时所用的sigma我还时有些搞不清,到底时用within sigma还是between sigma?在Minitab中有这一选项,供分析者自己选.2.PPK用途是在check組間變異,CPK是在check過程能力,所以在做CPK前建議先做PPK,確保組間變異是沒問題的,亦即不存在非機遇性問題。
工序(过程)能力分析报告(ppt 39页)
![工序(过程)能力分析报告(ppt 39页)](https://img.taocdn.com/s3/m/de711872647d27284a735153.png)
p 7 5 6 2 4 0.048 500
n 100
Cp 3
0.1 0.048
0.81
0.048 (1 0.048 )
100
03.09.2019
21
4 计数值—计点值
规格要求是单位产品平均缺陷(或疵点数)上限或不合格品
率很小时的样本中不合格品数上限CU
后计算得 x =HRC 73;S=1,试计算工序能力指
数Cp及不良品率p。
解:
Cp
73710.67 31
pΦ(30.6)7
Φ ( 2 )0 .022 .2 % 2
03.09.2019
19
3 计数值—
计算公式 以不合格品率上限pU作为规格要求:
(1)取k个样本,每个样本的样本容量分别为n1,n2,…, nk,每个样本中的不合格品 数为d1,d2,…,dk
T 6 SC p
TU
Tm
T 2
x
3SC
p
T TL Tm 2 x 3SC p
p1[Φ(TUx)Φ(TLx)]
S
S
p1 [Φ (x3 SpC x) Φ (x3 SpC x)]
S
S
1 [Φ (3 C p) Φ ( 3 C p)]
Φ Φ Φ 1 [ 1 ( 3 C p ) ( 3 C p ) ] 2 ( 3 C p )
(2)计算平均不合格品率及平均样本量
k
di
p
i1 k
ni
i1
k
ni
n i1 k
(3)计算工序能力指数Cp
Cp 3
pU p p(1 p)
生产能力表 -
![生产能力表 -](https://img.taocdn.com/s3/m/2129cbd3ad51f01dc281f15f.png)
注2:每台设备均为加工一个工件
加工能力= 审核
每班工作时间
基本时间+更换废芯作业时间
共 第 修订时间
1 1
页 页
发布时间
一
介绍生产能力表
表头表尾区介绍——“6”
① ②
班组
③
产品型号
④
零部件图号
61560010095BR
⑤
⑥
生产能力表
①
班组 长签 名
单位 铸锻公司安丘厂区
零部件名称 气缸体
⑥
版本 A4
三
生产能力表
1、存档备案
所有各工序(线)生产能力表原件均须在各分厂的工艺工程科存档备案。
2、发布
各工序(线)生产能力表复印件存放在生产现场班组内,置于能够随时获 取的位置。
3、修订
①当作业内容或作业条件(含人、机、料、法、环)等发生变化,须对现 有动作及动作时间做出调整时;
②当设备或设备作业时间发生变化时;
②生 产科 室及 车间 主任
①确保工序作业时间的 均衡。 ②提高加工线线生产能 力。
①确认加工生产线用时最长的工序,对其作业实 施改善,逐步降低其作业时间;在保证不影响工 序正常作业的前提下,逐步调整操作人员的作业 ,使其作业在设备正常运转的过程中完成,促使 人与机器同步作业,进一步压低工序作业时间。
均须对各工序(线)生产能力表进行修订(详见通用知识点之修订)
4、更新
①作业更新:修订的各工序(线)生产能力表文件经审批结束后的下一工作 日白班开始工作的时间点,定为执行新作业要领的起始时间点; ②文件更新:作业更新时间点即为文件更新时间点。进行作业转换之前,用 新文件替换旧文件完成更新,更新后班组长、操作者即开始执行新作业。
SPC过程能力指数统计分析表
![SPC过程能力指数统计分析表](https://img.taocdn.com/s3/m/10270942680203d8cf2f248e.png)
日期
地点工厂:部门:
质检部
过 程 信 息
统 计值 描
值零件
零件号:零件名称重要趋势的数据点
X 图
R 图
读数125图纸号工程更改上升
连续点数44下公差限21.4176模具模具号:型腔号
数量
22标准值0.0000尺寸
质量特性描述单位
下降
连续点数43上公差限21.4876标准值21.4376
上公差0.05
下公差lower -0.02数量
12总和2,680.8450下限
21.4176
标准值
上限
21.4876
超差点数
总平均值 ( X )21.4468最大值
21.4690
最小值
21.4270
超出下控制限的点数0
超出上控制限的点数
极差均值 (R)
0.0124
D 2 值(n=4) 2.0590
上限能力指数(CPU)
2.2605
过 程 能 力 指 数 统 计
1.4852
1.4832
1.484
1.485
1.486
平均值
21.430
21.440
21.450
21.460
21.470
21.480
21.490
21.500
平均值平均值(X 图)
上下公差(bilateral)单边下公差(MIN)
单边上公差(MAX)。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