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我们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
充分自主的、个性化的解读,读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还普遍存
在高耗低效和重读轻悟的现象。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何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我们有必要分析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以往的经验进行总结,找出合适的对策解决
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这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对策
[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听、说、读、写的
基本功。而阅读教学则是听、说、读、写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学中离
不开文章的阅读,阅读是最基本、最典型的学习形式。阅读既是学习语言的过程,又是使用语言的过程,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信息,知识越多,越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搞好阅读教学,达到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目的,培养学生
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
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思想已被功利主义思想所取代,而在功利主义思想下,教师对学生进行功利主义的阅读教学,片面追求教育结果,以考试的分数论成败,忽视了教育过程中学生价值的实现。功利主义的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教师按照
考试模式对课文进行讲解,把熟记、难写的字词和相关的文学常识作一点理解性
的归纳,完全不涉及原文的情、意、道。有的教师甚至将课文编成考题,要求学
生在不读全文的基础上完成考题。
(二)阅读缺乏体验性
在《月光曲》的教学中,我们研究发现单纯的介绍背景,告诉贝多芬的困苦
往往不可以打动学生。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曾提到:“一切知识(知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现在学生大多生活宽裕,很少有经历过极度痛苦失望的时候,很多老师发现这一难题却没有十分可行的方式。他们深知缺乏体验的学习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距离感,使学生对阅读产生畏惧感。在这种情形下老师一定要站在读者的角度,在理解文章内涵的前提下,结合自身
的生活经验来处理,假若联系学生现实生活,以迷路时忽然得到帮助来类比贝多
芬遇见盲姑娘时的心态,将文章的深层内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但可以帮助学
生理解文章,也可以让学生明白文学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随着生活阅历的渐
渐增加,激起学生思考科学文化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形成爱科学、讲文明的良
好品质。
二、改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更新阅读教学理念,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统一。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注意转变自己角色的定位,让阅读呈现开放式、对话式、个性化的状态,
必须突破原有阅读教学的封闭状态,为学生营造一种动态、自由、主动、多元的
阅读氛围。学生一旦冲破空间的桎梏,就如鱼得水、如鸟归林,会焕发出满腔热情,用他们拓宽的视野去体味生活、感悟人生。
(二)把握阅读灵魂,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以读为本”是小学阅读教学的灵魂。张田若先生曾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
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可见,“读”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
读是感悟积累的前提。因此,阅读教学要从始至终贯穿“读”,不是只言片语地读,也不是少数地读,而是落实到每个学生潜心地读。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相
同的阅读材料,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阅读感受,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教师不
能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教师要把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的还给学生,在
阅读教学中不去作复杂的分析,而是让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交流,多表达。
问题要少提,要整合,书要多读,有目的,有层次地读。通过课上反复练读,把
课文读正确,读流畅直至读出感情,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从而让学生获得个人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读书百遍了,其义也自见了。
(三)要“因材施读”,精心设计读的形式。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文章获得整体印象,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
熏陶和美的享受,我们可以对整篇课文或重点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特别是低年
级的课文教学,由于学生识字量少,独立通读课文有很大难度,范读很有必要。
当教材中出现句子长,结构复杂或文章艰深难读的片段,我们就采用领读的办法,引导学生读通、读顺,突破难点。为了让学生从不同声调、音色上感知了解文章
的层次结构,也为了便于大面积检查、了解和训练,对于篇幅较长、自然段较多
的课文,则由几个人或全班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读;为了让学生根据老师提出
的线索或提纲,理清文章脉络、划分段落层次、捕捉关键词句,则引导学生细心
默读;为了提高兴趣,深入理解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对故事情节或对话较
多的课文,则进行分角色朗读;对于句意连贯的句式或段落,采用层层点拨设问,步步引读的形式。为了让学生能“以读悟文、以读悟情”,身为教师的我们要敢于
放手,“有扶有放”、“有错有纠”,让学生在“多读”中领悟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总之,“学语文”最终目的是“用语文”,我们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
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认真落实新课标理念,让学生沉下心来阅读,让教师静
下心来教阅读,少一些浮华和形式,潜心会文,真正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
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学习语文、感悟语文、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唤醒学生
的自主学习意识,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相信我
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一定会有更大的突破,更加有利于学生
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顾黄初:《语文教学要贴近生活》
2、《语文课程标准》(2012年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4、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