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储值卡发展及政策建议
餐厅储值卡营销方案
![餐厅储值卡营销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27e8c6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e1.png)
餐厅储值卡营销方案一、储值卡类型与面额设置(一)类型1、普通储值卡:面向所有顾客,无特殊限制。
2、会员储值卡:针对常客或消费达到一定金额的顾客,提供更多优惠和特权。
(二)面额1、小额储值卡:如 200 元、300 元,适合初次尝试储值的顾客。
2、中等面额储值卡:500 元、800 元,满足一般消费需求。
3、大额储值卡:1000 元、2000 元,吸引高消费群体。
二、储值卡优惠政策(一)充值赠送1、充 200 送 20,充 300 送 30。
2、充 500 送 80,充 800 送 150。
3、充 1000 送 200,充 2000 送 500。
(二)消费折扣1、持储值卡消费享受 9 折优惠(特价菜品除外)。
2、会员储值卡消费享受 85 折优惠。
(三)生日特权1、会员储值卡顾客生日当天消费享受 8 折优惠,并赠送一份特制生日菜品。
2、普通储值卡顾客生日当天消费享受 88 折优惠。
(四)积分累计1、每消费 1 元积 1 分,积分可兑换礼品或菜品。
2、会员储值卡积分加倍。
三、储值卡推广渠道(一)店内宣传1、在餐厅入口、收银台、餐桌等显著位置摆放储值卡宣传海报和台卡。
2、服务员在顾客点餐或结账时主动介绍储值卡的优惠政策。
(二)社交媒体推广1、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发布储值卡的相关信息和优惠活动。
2、邀请美食博主、网红体验并推广储值卡。
(三)会员营销1、向老顾客发送短信或电子邮件,介绍储值卡的新优惠。
2、举办会员专属活动,如会员日、会员专享套餐等,同时推广储值卡。
(四)合作推广1、与周边商家、写字楼、社区合作,发放储值卡优惠券或联合推广。
2、参加本地的美食节、展会等活动,展示餐厅特色并推广储值卡。
四、储值卡使用规则(一)储值卡不兑现、不找零,仅限在本餐厅消费使用。
(二)储值卡有效期为X年,过期后可申请延期或激活。
(三)若储值卡丢失,顾客可凭有效证件挂失补办。
(四)储值卡消费时,优先扣除卡内余额。
五、员工培训与激励(一)培训1、对全体员工进行储值卡相关知识和销售技巧的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清晰、准确地向顾客介绍储值卡的优势和使用规则。
储值卡建议
![储值卡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6974fe7ba0d4a7302763a8d.png)
储值卡办理流程建议为活跃市场,方便客户消费、结算,专卖店预售储值卡,可在各地区连锁事业部所属专卖店通用消费结算,面额为500元、1000元、3000元及5000元不等,现将使用办法规定如下:一、充值发售:1、所有储值卡发行,由财务部门办理发行登记手续,其他部门不得独自发行新卡。
2、储值卡第一次充值(累计充值不提高用卡级别),由财务部门操作,并备份,发送至各专卖店,客户购买后到财务部核销。
3、客人续充值,由各专卖店店长办理,预售卡款由连锁加盟店收交财务部门。
4、旧卡换新卡,由专卖店店长办理,将旧卡中余值全额冲销,相应等额余值充入新卡,并做好备查纪录。
5、除旧卡换新外,售卡或续充值均可按实收款数额开据收据。
6、售卡款在日报表单独列示项目,并标明卡号(可另附纸页),随营业款上交财务部。
7、未售出储值卡,妥善保管,如有遗失,需马上向财务部门挂失,由此造成损失由领用人承担。
二、优惠政策:1、客人现金(或银联卡结算)购买或续充储值卡。
一次性支付500元,可赠送30元卡值------VIP银卡9.4折一次性支付1000元,可赠送100元卡值----VIP金卡9.1折一次性支付3000元,可赠送450元卡值--VIP白金卡8.7折一次性支付5000元,可赠送1000元卡值-VIP钻石卡8.3折一次性支付10000元以上,可赠送2500元卡值---VIP至尊卡8折2、客人在本款第一条规定之基础上,提出分解卡值,可配合客人分解办理多张卡,工本费用5-20元/张。
三、使用须知:1、客人持卡消费时,收银员在读卡器上扣收本次消费金额,可提供收据,不再给客人提供消费发票。
2、持卡消费,不享受其他打折优惠活动,但可享受促销优惠。
3、卡内余额不足,提示客人续充值或者交现金补差,按实收现金开据发票。
四、缴销:1、损毁不能正常使用的储值卡,验证后换新卡。
2、售出储值卡客户消费完毕,征得客户同意后可收回。
3、客户购买的储值卡未消费完毕的,可以退换卡内部分现金。
多用途预付卡企业发展困境
![多用途预付卡企业发展困境](https://img.taocdn.com/s3/m/d9b55f54e87101f69f319541.png)
多用途预付卡企业发展困境作者:吴洁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19期[提要] 本文简要介绍多用途预付卡的定义,我国目前多用途预付卡企业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困境。
关键词:多用途预付卡;企业发展困境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一)预付卡的概念。
预付卡是商业预付卡的俗称。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支付清算行业的支付方式创新,采用先储值后消费模式的预付卡由此产生。
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预付卡,是指发卡机构以特定载体和形式发行的、可在发卡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
(二)预付卡的分类。
预付卡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单用途预付卡和多用途预付卡。
多用途预付卡,它是由专营的发卡机构发行,可以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法人使用;单用途预付卡,它是由商业企业发行的,只能在该商业企业或其同一品牌的连锁企业进行消费使用。
本文所论述的为多用途预付卡。
(三)预付卡行业“营改增”基本内容。
2016年8月,国税总局下发《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1、预收资金不缴纳增值税。
支付机构销售预付卡取得的等值人民币资金,或者接受多用途卡持卡人充值取得的充值资金,不缴纳增值税。
2、售卡环节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开票内容为“预付卡销售和充值”。
在售卡和收到充值的款项时,支付机构应该开具增值内容为“预付卡充值和销售”的增值税普通发票。
3、手续费收入缴纳增值税。
而对于售卡方或支付机构办理相关资金收付结算业务取得的手续费、结算费、服务费、管理费等收入,应按照现代服务业缴纳增值税。
近年来,随着预付卡机构合法地位的确立,行业发展及监管政策的配套完善以及预付卡企业在业务拓展和转型方面的持续努力,预付卡的社会认知不断提升。
在电商快速发展情况下,预付卡的出现能够引导消费者在实体商户进行消费,对刺激消费、振兴实体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预付卡有助于商户吸引目标客户,提升商户与客户的粘性。
酒店储值卡方案
![酒店储值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e7be43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38.png)
第1篇
酒店储值卡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酒店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为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提高酒店品牌影响力和客户忠诚度,本酒店计划推出储值卡项目。本方案旨在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酒店储值卡发行、使用和管理办法,为酒店和消费者创造双赢。
二、方案目标
1.提高酒店收入,增加现金流。
2.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对异常交易进行实时监控。
3.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保障消费者信息和资金安全。
九、宣传推广
1.制定宣传计划,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储值卡项目。
2.结合酒店特色,突出储值卡的优惠和便捷性。
3.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消费者认知度和参与度。
十、项目评估与调整
1.定期对储值卡项目进行评估,包括消费者满意度、业务收入、市场反馈等。
4.使用规则:记名卡需持卡人本人使用,不记名卡无需持卡人本人使用。
5.结算方式:消费时,储值卡优先支付,不足部分可使用现金、银行卡等支付方式。
六、储值卡优惠及积分政策
1.优惠活动:酒店定期推出储值卡优惠活动,包括折扣、满减、赠品等。
2.积分政策:消费者使用储值卡消费,可按消费金额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兑换酒店产品或服务。
6.储值卡挂失与补办:记名卡可挂失,酒店核实身份后补办;不记名卡不挂失。
7.储值卡有效期:自发行之日起三年内有效,过期作废。
五、储值卡充值与使用
1.充值方式:消费者可通过线上(官方网站、APP等)和线下(酒店前台等)途径充值。
2.充值金额:单次充值金额不低于100元,上不封顶。
3.使用范围:储值卡可在酒店内各消费场所使用,不可透支。
2.充值金额:单次充值金额不低于100元,上不封顶。
储值卡可行性报告
![储值卡可行性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af259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25.png)
储值卡可行性报告一、背景储值卡作为一种预付款卡,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
它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
本报告旨在探讨储值卡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的可行性,包括市场需求、竞争分析、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二、市场需求分析1. 消费者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便利性和个性化定制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
储值卡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能够满足消费者随时随地消费的需求。
同时,储值卡还可以作为礼品赠送给他人,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
2. 企业需求对于企业而言,储值卡不仅可以带来稳定的现金流,还可以提高客户忠诚度和消费频次。
通过发行储值卡,企业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升品牌知名度,实现销售额的增长。
三、竞争分析1. 竞争对手当前市场上已经有许多企业推出了自己的储值卡产品,包括大型连锁超市、餐饮企业、线上电商平台等。
这些竞争对手在储值卡的发行、优惠活动、服务体验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竞争优势。
2. 竞争策略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制定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可以通过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储值卡、推出优惠活动、加强售后服务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提升市场份额。
四、风险评估1. 政策风险储值卡作为一种支付方式,受到政策法规的影响较大。
一些地区可能存在限制或监管规定,企业需要遵守相关法规,减少政策风险。
2. 技术风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支付方式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企业需要不断跟进技术发展趋势,确保储值卡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技术风险。
3. 市场风险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需求变化快速,市场风险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
企业需要及时调整策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降低市场风险。
五、总结与建议综合以上分析,储值卡作为一种支付方式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企业在推出储值卡产品时应该根据市场需求定制个性化服务,制定差异化竞争策略,同时要注意政策、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风险,做好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
通过科学合理的运营管理,储值卡可以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提升企业竞争力,赢得市场份额。
我国储值卡存在的利弊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我国储值卡存在的利弊及其发展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e4a99214b73f242336c5f44.png)
储值卡的分类(根据发行机构的不同)
电力、电信、 石油等行业
银行:例如银联与交通银 的太平洋世博预付卡
行发
储值卡的分类(根据发行机构的不同)
普通商家:例如人人 乐,华润万家等超市
•
第三方发卡机构:例如通 策卡,可以持卡在众多商 家进行直接刷卡消费
储值卡有别于借记卡的特点
不计息
有使用 期限
面值较 小
商 品 流 通 中 所 需 的 实 际 货 币 量
商 品 价 格 总 额
依赖于各金融机构 的资金清算
同 一 单 位 货 币 的 平 均 流 通 次 数
储值卡如何对货币发行产生影响
储值卡发行
商品价格总额不变而流通次数增多 储值卡资金的清算游离 于金融系统之外,由于 央行和市场信息不对称, 无法准确修正误差
不限定 使用人
限定使 用场所
储值卡已进入千家万户
但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却与之大相庭径!!!
我国储值卡发行相关法律法规
《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
第七条: 储值卡是银行卡的一种; 第六十三条: “非金融机构经营银行卡业务的,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予以取缔。”
《中国人民银行法》
第三章第二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在市场上流通”
制定相关法律,规范银行及非银行机构对储值卡的发行
完善市场管理规则。界定责任,减少消费纠纷
设立市场准入机制
央行与储值卡运营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小组成员:曾凡 2011103153 李凡 2011103152 王赫 2011103177 党梦瑶2011103136 段艺璇 2011103135
内容概要
什么是储值 卡 我国储值卡 发行法规
北京储值卡调研报告
![北京储值卡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ef5624533687e21af45a9b8.png)
北京市储值卡发展调研报告前言:根据储值卡的使用范围,我们将储值卡分为两大类,一是单一用途储值卡,即由商家自身发行的用于本商户刷卡消费的储值卡。
二是多用途储值卡,即由独立于商家、银行的第三方机构发行的,可以跨商户、跨行业,甚至跨地区刷卡消费的储值卡。
多用途储值卡具有“被广泛接纳的购买力”,与货币非常近似。
随着发卡规摸的不断扩大,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支付体系和实体经济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电子支付技术和电子支付渠道的发展,能够在众多商户或行业内通用、可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储值卡异军突起,POS刷卡交易量不断上升,并对正常的银行卡交易产生了较强的“挤出”效应。
在至今管理仍处于空白的情况下,储值卡发卡主体缺乏规范、卡存资金管理漏洞较多、发卡责任无人承担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通过对北京及国内储值卡的实践和国际经验的分析,我们认为储值卡不仅仅是持卡人实现便捷支付、商户锁定客户和促销的工具,它本身还有着更深刻的经济内涵和法律内涵。
本文首先介绍了北京市储值卡的发展情况,并阐述了我们对储值卡的最新理解。
据此我们对目前储值卡市场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北京市储值卡的基本情况(一)单用途储值卡单用途储值卡大多由发卡机构的内部机构负责发行和管理,发卡是发卡机构增加服务功能、拓展服务项目或吸引客户的一种手段,发卡所获收益不是发行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
单用途储值卡分为一次性充值卡与多次使用可重复充值的储值卡。
目前北京市有以下几类单位发行单用途储值卡。
1、电信部门为方便用户缴纳电话费用,北京市通信公司、联通北京分公司、北京移动等电信企业都推出了电话充值卡,大部分的个人电信业务交费可以使用充值卡完成。
如通信公司的消费者可以利用这一张卡,发行储纳固定电话、小灵通和ADSL的业务费。
北京通信旗下600万固定电话用户可以通过固定电话充值卡进行充值缴费,上百万的小灵通同样可以通过这一方式进行相关业务的续费及缴费充值。
高端会所储值卡运营方案
![高端会所储值卡运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acaf3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9.png)
高端会所储值卡运营方案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端会所储值卡成为了消费者们选择高端服务的首选。
而对于高端会所来说,如何有效运营储值卡,提高会所的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因此,本方案将针对高端会所储值卡的运营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规划,旨在提高会所的客户忠诚度,提升会所的盈利能力。
二、储值卡的定位和功能1. 储值卡的定位高端会所储值卡作为一种消费方式,其定位应该是提供给忠实客户和高端消费者的一种特权化服务,通过购买储值卡的方式,消费者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惠和便利。
储值卡的目标客户应该是对高品质生活有需求的中高端消费者。
2. 储值卡的功能储值卡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支付方式,更应该是会所与客户之间建立长期忠诚关系的桥梁。
因此,储值卡的功能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金钱功能:储值卡可以用于支付服务费用,避免了现金支付的不便和时间浪费,同时也能够享受到更多的优惠。
- 优惠功能:持有储值卡的客户可以享受到不同程度的折扣或赠送服务,例如充值10000元可以得到12000元的消费额度,或者消费一定金额可以享受到会所的VIP服务等。
- 服务功能:会所可以通过储值卡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例如推荐特定的项目、定制专属套餐等。
三、储值卡的运营策略1. 定价策略储值卡的定价应该合理,既能够吸引客户,又能够保证会所的盈利。
在定价时,应该考虑到会所的服务定位和目标客户的消费能力,同时也要与市场相适应,灵活调整价格以吸引更多不同层次的客户。
2. 推广策略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购买储值卡,会所需要制定相应的推广策略。
可以通过不同的促销活动来吸引客户,例如推出限时折扣、发放优惠券、举办会员专享活动等。
同时,会所还可以与其他高端品牌合作,为持卡客户提供联合促销或跨品牌消费折扣等福利。
3. 管理策略会所需要建立完善的储值卡管理系统,包括储值记录、消费记录、充值记录等,以便于及时了解客户的消费情况和充值情况,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浅析商业储值卡的发展现状及规范管理
![浅析商业储值卡的发展现状及规范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1298f1da216147917112823.png)
浅析商业储值卡的发展现状及规范管理内容摘要:商业储值卡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给商家带来了可观收益,并繁荣了国内的经济。
我国目前应在鼓励商业储值卡发展的同时,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其预付资金账户的监管,以提高商业储值卡的安全性,并规范商业储值卡的管理,以期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商业储值卡借记卡小额支付金融风险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近年来商业储值卡作为一种新的支付工具在我国出现并发展起来。
储值卡是客户预先交付一定货币金额,并将该金额存入卡片,持卡人以卡片上存入的全部或部分金额支付商品或服务的电子支付卡片。
按发行主体储值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发行的储值卡,也就是借记卡;另一类是非金融机构发行的商业储值卡。
其应用领域主要有公共服务领域,如公交卡、燃气费IC卡等;商业领域,如大商场发行的电子购物卡,如餐饮行业、美容院等;学校使用的校园卡,在校师生用来支付餐费、热水费、上网费等。
商业储值卡可以方便公众消费、提高服务水平、促进商品交易、减少现金使用成本,而且拥有商业储值卡门槛较低,不必像信用卡那样有较高的个人信用水平,也不必像银行借记卡那样拥有个人账户,所以其使用范围越来越大,发行主体越来越广泛,种类越来越多,支付金额越来越高,与人们日常消费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面对商业储值卡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利益,人们对这一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持乐观态度,但人们不得不面对商业储值卡带来的现实和潜在的新问题,不断置疑商业储值卡合理性和合法性,寻找以对其进行规范和改进的方法。
商业储值卡的特点和作用与银行发行的借记卡相同,商业储值卡不能透支。
但商业储值卡也有着不同于银行借记卡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发行主体为非银行机构;使用的识别技术多样,有磁条卡、IC卡、非接触射频卡等;不记名;不挂失;不计利息;不办理转账;一般不兑付现金;可折价发行;一般为离线支付,交易迅速,成本较低。
商业储值卡可以使个人用户、单位用户、发行者及社会经济受益。
法律规定储值卡法规(3篇)
![法律规定储值卡法规(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46a2a5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d.png)
第1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子支付手段日益普及,储值卡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工具,在我国市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储值卡具有预付消费、无需现金交易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由于储值卡涉及预付费、金融服务等领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为了规范储值卡市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储值卡的法律规定。
一、储值卡的定义与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支付法》的规定,储值卡是指发卡机构发行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凭证。
储值卡分为以下几类:1. 按使用范围分类:储值卡可以分为通用型储值卡和专业型储值卡。
通用型储值卡可以在多个商家使用,而专业型储值卡只能在特定商家或行业使用。
2. 按支付方式分类:储值卡可以分为记名储值卡和不记名储值卡。
记名储值卡需要在购买时填写持卡人信息,不记名储值卡则无需填写持卡人信息。
3. 按资金来源分类:储值卡可以分为充值型储值卡和预付型储值卡。
充值型储值卡可以通过充值方式进行资金增加,预付型储值卡则在购买时一次性充值。
二、储值卡的法律规定1. 发卡机构的资质要求根据《支付业务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发卡机构应当取得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支付业务许可证,方可从事储值卡发行业务。
此外,发卡机构还需具备以下条件:(1)注册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人民币;(2)有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3)有符合要求的支付系统;(4)有专业的人员队伍。
2. 储值卡发行与销售(1)发卡机构在发行储值卡时,应当明确告知持卡人卡的种类、使用范围、有效期、退卡政策等信息。
(2)发卡机构不得强制捆绑销售储值卡,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消费者选择。
(3)发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及时解决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储值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预付费管理(1)发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预付费管理制度,确保预付费资金的安全。
(2)发卡机构应当对预付费资金进行专户管理,不得挪用、占用。
(3)发卡机构应当定期对预付费资金进行审计,并向中国人民银行报告。
多用途现金储值卡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多用途现金储值卡相关法律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329a6758fafab069dc0230.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储值卡实施方案
![储值卡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ba54b7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5.png)
储值卡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储值卡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
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公司决定推出储值卡,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
二、储值卡的功能储值卡是一种预付款卡,持卡人可以在指定的商户处消费,通过刷卡或扫码的方式进行支付。
储值卡可以用于购买商品、支付服务费用,也可以作为礼品赠送他人。
同时,储值卡还可以作为一种促销手段,吸引更多消费者来消费。
三、储值卡的种类我们公司将推出两种类型的储值卡,一种是实体储值卡,另一种是电子储值卡。
实体储值卡是实体卡片,可以在指定的门店购买,也可以作为礼品赠送他人;电子储值卡则是通过线上渠道购买,可以直接绑定在消费者的账户上,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进行消费。
四、储值卡的充值方式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或线下渠道进行储值卡的充值,线上渠道包括支付宝、微信等电子支付平台,线下渠道则是在指定的门店进行现金充值。
充值金额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选择,充值成功后,金额将直接存入储值卡账户中。
五、储值卡的使用规则储值卡可以在指定的商户处进行消费,消费时只需出示储值卡或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支付。
消费时,系统将自动扣除相应的金额,直至储值卡余额为零。
消费者也可以在消费时选择部分使用储值卡余额,剩余金额将继续存入储值卡账户中。
六、储值卡的有效期储值卡的有效期为一年,有效期内未使用完毕的金额将自动转入下一年,不设有使用期限。
消费者可以在有效期内随时使用储值卡余额进行消费,方便快捷。
七、储值卡的安全保障为了保障消费者的资金安全,我们公司将采取多种安全措施,包括密码保护、实时监控等,确保消费者的资金不受任何损失。
八、总结储值卡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便利的消费体验。
我们公司将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不断优化储值卡的功能和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相信储值卡的推出将成为我公司业务拓展的重要一环,也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和便利。
储值卡管理办法
![储值卡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3545657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0a.png)
储值卡管理办法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储值卡作为支付工具。
储值卡不仅方便快捷,还可以享受各种优惠和返利活动。
然而,储值卡的管理办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储值卡管理办法进行探讨,包括合理的使用建议以及对市场风险进行规避。
首先,储值卡的消费者应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卡片和密码。
在遗失卡片或密码泄露的情况下,储值卡可能被他人滥用或盗刷。
因此,我们应该将卡片和密码存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
此外,为了提高安全性,我们可以定期更换密码,并避免使用与个人信息相关的简单密码。
其次,消费者应当审慎选择储值卡的类型和使用场景。
不同的储值卡适用于不同的消费需求,比如购物、餐饮、娱乐等。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习惯和需求选择适合的储值卡,以最大化享受优惠和返利。
此外,注意储值卡的有效期限,避免因过期而损失储值金额。
第三,商家应当加强对储值卡的管理和服务。
商家应提供方便快捷的储值充值和消费功能,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另外,商家可以通过推出储值卡专属活动来吸引消费者,比如折扣优惠、积分返现等。
这些举措能够增加储值卡的使用频率和用户满意度。
除此之外,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储值卡市场的监管和管理。
制定相关法规,明确储值卡使用的规则和限制,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和利益。
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储值卡服务提供商的审查和监控,确保其运营合规,避免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储值卡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技术的支持。
区块链技术在储值卡管理中有着巨大的潜力。
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储值卡的去中心化管理,杜绝篡改和伪造。
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打破储值卡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储值卡的互联互通。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可以期待区块链技术在储值卡管理中的应用。
总结起来,储值卡的管理办法涉及消费者、商家、政府和技术的多方合作。
消费者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审慎选择储值卡的类型和使用场景。
商家应提供便捷的服务,并加强对储值卡的管理。
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管和管理,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法律规定储值卡金额上限(3篇)
![法律规定储值卡金额上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a0811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b.png)
第1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模式的多元化,储值卡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工具,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储值卡具有预付性、消费便捷性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储值卡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如资金安全、过度消费等问题。
为了规范储值卡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储值卡的金额上限进行了规定。
本文将从我国储值卡金额上限的法律规定、现状分析、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我国储值卡金额上限的法律规定1.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付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付卡管理办法》是我国关于储值卡管理的重要法规,于2012年6月1日起施行。
该办法对储值卡的发行、使用、监管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对储值卡的金额上限也进行了规定。
根据《办法》第十四条规定:“预付卡面值不得超过一千元人民币。
预付卡内的资金余额不得超过预付卡面值。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我国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其中也涉及到了储值卡的相关规定。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采取补救措施;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3. 地方性法规和规章除了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外,一些地方也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储值卡管理规定。
如《北京市预付卡管理办法》、《上海市预付卡管理办法》等。
二、我国储值卡金额上限的现状分析1. 规定实施效果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预付卡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储值卡市场得到了一定的规范,消费者权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储值卡金额上限的规定,有效降低了消费者因过度消费而导致的资金风险。
2. 存在的问题(1)部分行业存在违规现象。
如美容美发、餐饮等行业,存在超额预付、虚假宣传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损失。
(2)监管力度不足。
部分地方对储值卡市场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多用途预付卡企业发展困境
![多用途预付卡企业发展困境](https://img.taocdn.com/s3/m/7de38453ee06eff9aef8078c.png)
一、预付卡概述(一)预付卡的概念。
预付卡是商业预付卡的俗称。
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支付清算行业的支付方式创新,采用先储值后消费模式的预付卡由此产生。
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机构预付卡业务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预付卡,是指发卡机构以特定载体和形式发行的、可在发卡机构之外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
(二)预付卡的分类。
预付卡根据使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单用途预付卡和多用途预付卡。
多用途预付卡,它是由专营的发卡机构发行,可以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和不同的法人使用;单用途预付卡,它是由商业企业发行的,只能在该商业企业或其同一品牌的连锁企业进行消费使用。
本文所论述的为多用途预付卡。
(三)预付卡行业“营改增”基本内容。
2016年8月,国税总局下发《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总结有以下几个方面:1、预收资金不缴纳增值税。
支付机构销售预付卡取得的等值人民币资金,或者接受多用途卡持卡人充值取得的充值资金,不缴纳增值税。
2、售卡环节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开票内容为“预付卡销售和充值”。
在售卡和收到充值的款项时,支付机构应该开具增值内容为“预付卡充值和销售”的增值税普通发票。
3、手续费收入缴纳增值税。
而对于售卡方或支付机构办理相关资金收付结算业务取得的手续费、结算费、服务费、管理费等收入,应按照现代服务业缴纳增值税。
二、多用途预付卡企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预付卡机构合法地位的确立,行业发展及监管政策的配套完善以及预付卡企业在业务拓展和转型方面的持续努力,预付卡的社会认知不断提升。
在电商快速发展情况下,预付卡的出现能够引导消费者在实体商户进行消费,对刺激消费、振兴实体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预付卡有助于商户吸引目标客户,提升商户与客户的粘性。
此外,预付卡在便民小额支付领域的作用也愈发重要。
现阶段,预付卡行业受到行业监管政策和“营改增”税收政策的影响,预付卡机构整体盈利水平降低,预付卡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关于储值卡的法律规定(3篇)
![关于储值卡的法律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54142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a7.png)
第1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储值卡作为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储值卡是指发行者预先充入一定金额,消费者在消费时可以随时使用的预付卡。
由于储值卡涉及消费者权益、发行者责任以及市场秩序等多个方面,因此,对其法律规定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储值卡的定义、法律地位、发行与使用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储值卡的定义与法律地位1. 定义储值卡,又称预付卡,是指发行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人民币计价,发行、销售、充值、使用的一种非金融机构支付工具。
储值卡分为记名卡和不记名卡两种,记名卡是指载有持卡人姓名或者单位名称、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或者单位有效组织机构代码的预付卡;不记名卡是指不载有持卡人姓名或者单位名称、有效身份证件号码或者单位有效组织机构代码的预付卡。
2. 法律地位储值卡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在我国《支付结算办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均有规定。
根据《支付结算办法》第二十条规定,发行储值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储值卡的发行与使用规定1. 发行规定(1)发行主体:发行储值卡的主体应当是依法设立的支付机构,具备相应资质。
(2)发行条件:发行储值卡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具备风险控制能力;具备相应的技术手段等。
(3)发行程序:发行储值卡应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①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支付业务许可;②制定储值卡章程,明确发行、使用、回收等规定;③向社会公布储值卡章程;④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储值卡发行情况。
2. 使用规定(1)使用范围:储值卡可以在发行者指定的范围内使用,包括但不限于:零售商品、服务、充值等。
(2)使用限制:储值卡的使用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不得用于非法交易。
(3)充值规定:储值卡的充值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超限额充值。
(4)提现规定:储值卡不得提现,但发行者可以根据规定提供一定比例的提现服务。
会员储值卡宣传推广及维护方案建议及意见甄选范文
![会员储值卡宣传推广及维护方案建议及意见甄选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8bb913770bf78a6429549d.png)
关于会员储值卡宣传推广及维护方案建议及意见关于会员储值卡宣传推广及维护方案建议及意见:中小型门店项目组办公室一、储值会员卡推广方式补充1、建议按照“从大到小”的规模进行宣传,既:(1)、公司品牌推广:依托新华文轩现有品牌效应,主打轩客会·格调书店是隶属新华文轩集团旗下全新子品牌的概念。
从各方面强化概念,使得轩客会品牌更易被大众接受,是有根可寻的。
(2)、网络推广:针对网络涉及面广,信息传递迅速的两大特点,通过分析轩客会目标人群上网习惯及关注热点,总结关键字。
保持信息的及时性,抓住微博信息的创意性特点,主动关注知名度高、粉丝量多的微博,转变观念除了被人关注,也可以关注别人。
(3)、轩客会门店之间辅助宣传:统一轩客会对外宣传稿。
将宣传稿及会员制度优化文字制作成一张DM单或者是印有轩客会品牌LOGO的书签等方式。
顾客在购物买单时,随书附赠。
强迫顾客接收信息。
(4)、员工宣传:除了员工发展新会员设立奖励机制外,建议考虑会员以老带新的奖励机制。
二、处置会员维护方式补充(1)、顾客办理会员是信息登记表里应设计“顾客阅读类型偏好“一栏。
是文学、悬疑,还是旅行?作为第一阶段划分,对后期短信告知新品信息及最新活动提供依据。
其次在建立内部会员管理模版时,应考虑设计一栏专门用于单个会员购买习惯的统计。
以此作为第二依据。
通过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信息过滤后,优化短信内容,最大化做到精、快、准。
(2)、电子邮件、短彩信方式的优化及筛选。
(3)、针对重点客户(如:储值1000元及其以上的会员)做到电话通知。
(4)、针对储值1000元以上的会员,在生日是赠送生日礼包,会员在当月可享用。
生日礼包的构成建议应有轩客会LOGO的定制产品。
会员生日礼包领取的时间节点上延长至一个月。
感谢您使用本店文档您的满意是我们的永恒的追求!(本句可删)------------------------------------------------------------------------------------------------------------1 / 1doc格式可编辑。
矿产
![矿产](https://img.taocdn.com/s3/m/829bb50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b.png)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
MAY.10, 2008 NO.5
华南金融电脑
FINANCIAL COMPUTER OF HUANAN.
支付清算
41
2008 年 5 月 10 日 第 5 期
其 他 服 务 行 业 以 及 学 校 和 企 事 业 单 位 内 部 。公 交 及 相 关 市 政 服 务 行 业 尤 以 广 州 的 “ 羊 城 通 ”、 上 海 的 “公交一卡通”为典型代表。据不完全统计, 仅北京、 上海、天津、重庆、广东、浙江、吉林、海南、新疆 等 7 个省市的公交卡发卡量已达 2000 多万张, 以平均 每 张 卡 押 金 30 元 、卡 内 平 均 余 额 50 元 计 算 , 共 吸 收沉淀资金 16 亿元。北京、天津、浙江、吉林、海南、 广西等 6 个省市的部分通信卡种发行金额高达 200 多亿元。
一、多用途储值卡的发展现状和监管特点
( 一) 多用途储值卡的发展现状及其特点 多 用 途 储 值 卡 最 先 诞 生 于 英 国 。1995 年 7 月 英国最大的零售银行之一的米德兰银行和国民西 敏西银行合办企业发行一种 Mondex 卡, 可以在火 车 站 售 票 处 、机 动 车 停 车 场 、自 动 售 货 机 等 场 所 进 行消费, 开创了多用途储值卡的先河。由于使用消 费 方 便 、灵 活 并 具 有 多 种 功 能 , 多 用 途 储 值 卡 在 世 界 各 国 得 到 广 泛 推 广 和 应 用 。概 括 说 来 可 以 从 以 下
39 MAY.10, 2008 NO.5
几方面认识: 1. 多用途储值卡发卡机构 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发卡机构为银行和银行投
资开办的企业或者为经金融监管机构批准成立的 公司, 同时部分国家和地区还存在非存款机构发行 储值卡或者其他形式的多用途储值卡。
2. 多用途储值卡载体和使用范围 目前各国发行的多用途储值卡一般为带芯片 的 IC 卡或者带内置晶片的非接触式智能卡。主要 在 停 车 场 、自 动 售 货 机 、便 利 店 、快 餐 通 道 、报 刊 零 售 商 、公 共 交 通 系 统 以 及 相 关 市 政 服 务 等 行 业 用 于 小额支付。 3. 多用途储值卡的充值 目前大多数的多用途储值卡都是单币种卡, 使 用 自 动 柜 员 机 充 值 或 者 专 门 的 充 值 机 进 行 充 值 。卡 内余额上限从 26 美元( 200HKD) 到 1024 美元( 500 英镑) 不等, 但是一般而言金额都比较小。 4. 多用途储值卡消费 持卡人在消费时使用专门为多用途储值卡设 计的读卡终端机, 其处理过程是将销售金额从多用 途 储 值 卡 写 入 到 商 家 的 终 端 机 内 。终 端 机 从 卡 上 扣 除 相 应 金 额 并 自 动 转 入 经 销 商 的 卡 里 。目 前 大 多 数 多用途储值卡都禁止卡与卡之间转账。 5. 多用途储值卡技术安全
3. 多用途储值卡的监管机构 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由中央银行实施对多用途 储 值 卡 和 其 发 行 机 构 的 监 管 。各 国 中 央 银 行 除 了 实 施对多用途储值卡发行商准入的监管, 也会监控和 分析多用途储值卡业务的发展并对发行商进行监 管。 4. 多用途储值卡的数据收集 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收集由银行发 行的多用途储值卡的相关数据以纳入货币统计, 同 时英国金融服务署( FSA) 也从获得授权的非吸收存 款 信 用 机 构 收 集 数 据 。美 联 储 目 前 尚 无 法 定 机 构 要 求非存款机构上报其所发行的多用途储值卡平衡 表。 5. 多用途储值卡政策安全保障 欧 洲 央 行 ( ECB)《多 用 途 储 值 卡 系 统 安 全 目 标》中 , 为 排 除 多 用 途 储 值 卡 计 划 中 可 能 会 遇 到 的 风险, 进行了风险评估, 罗列了安全目标, 欧盟体系 国家中央银行都参考该报告来对多用途储值卡计 划进行监管。香港金融管理局( HKMA) 和新加坡货
华南金融电脑
FINANCIAL COMPUTER OF HUANAN.
允许吸收存款的机构和授权多用途储值卡机构发 行 多 用 途 储 值 卡 , 澳 大 利 亚 、捷 克 共 和 国 和 立 陶 宛 等国支付工具的供应商需要获得许可, 在印度、墨 西哥、尼日利亚、新加坡和台湾, 多用途储值卡只能 由 银 行 发 行 。 而 在 加 拿 大 、马 来 西 亚 、瑞 士 和 美 国 , 并没有严格限制只能由哪一种机构发行多用途储 值卡。另外如泰国正在研究制订这方面的政策方 针, 目前并没有法律条文予以明确规定。
华南金融电脑
FINANCIAL COMPUTER OF HUANAN.
支付清算
39
2008 年 5 月 10 日 第 5 期
多用途储值卡发展及政策建议
■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 杨晓艳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和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多用途储值卡迅 速发展, 其快速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同时, 也带来风险和隐患, 而我国对于多用途储值卡的监 管尚属空白。本文借鉴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 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 提出我国多用 途储值卡监管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多用途储值卡发展现状以及 遇到的风险和监管难题
( 一) 我国多用途储值卡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和电 子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多用途储值 卡在各个地区应运而生, 并快速发展。涉 及的行业包括公交及相关市政服务行业、 医疗服务行业、百货和超市等零售行业、 餐 饮 行 业 、通 讯 行 业 、加 油 站 、娱 乐 文 化 等
( 二) 我国多用途储值卡发展遇到的风险和监 管难题
由于目前对储值卡没有明确的监管规定, 大规 模储值卡的发行及流通使用, 对正常的经济和金融 秩 序 势 必 会 造 成 一 定 冲 击 。目 前 我 国 多 用 途 储 值 卡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储值卡的合法性有待明确, 业务开展缺乏 监管
我 国 现 有 法 律 中 ,《中 国 人 民 银 行 法》、 《人 民 币 管 理 条 例》中 都 规 定“ 禁 止 代 币 票 券 流 通 ”。 国 务 院 纠 风 办 等 部 门 也 曾 于 1998 年 和 2001 年 两 次 下 发 通பைடு நூலகம், 严禁发放使用各种代币券( 卡) 。但储值卡是 否属于代币卡, 目前尚无定论。由于没有专门的法 律法规明确储值卡合法地位并对其业务开展进行 相应监管, 储值卡业务始终处于游离于法律和政策 许 可 之 外 的 边 缘 地 带 , 不 利 于 其 持 续 、规 范 和 长 远 发展, 也容易产生风险隐患、滋生腐败。
40
支付清算
2008 年 5 月 10 日 第 5 期
在技术层面上, 发行机构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 保证安全, 尽量减少在安全方面可能造成的损失, 如在卡上安装防篡改芯片、利用复杂的加密技术 等。此外, 限制多用途储值卡的可充值金额、限制单 次交易金额、利用 PIN 码授权充值和转账等方法也 被广泛应用。
3. 对支付系统安全造成隐患 如 前 所 述 , 多 用 途 储 值 卡 在 跨 行 业 、跨 法 人 或 跨地区使用时, 其交易清算安排仍由发卡机构承 担, 发卡机构实际上履行清算组织的职能。如果一 旦发生清算系统故障或清算数据错误, 则将影响到 众多持卡人和受理机构的资金偿付, 引发较大范围 内的资金清算风险, 对支付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造成不良后果。 此外, 多用途储值卡能在一定范围内起到替代 货币的支付功能, 将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一定影 响, 对金融服务活动带来冲击, 同时为某些违法违 纪甚至犯罪行为提供隐蔽渠道。 三、我国多用途储值卡监管的政策建议 尽管目前多用途储值卡对货币机制还不能形 成重大冲击, 但是其迅速发展对货币政策以及宏观 经济调控等存在诸多影响, 因此必须提前调控、防 范 风 险 。我 们 应 借 鉴 世 界 上 其 他 国 家 和 地 区 的 管 理 经验, 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和发展特点, 设计适合 我国多用途储值卡及其发行机构发展运作的监管 模式, 要对多用途储值卡及其发行机构进行明确的 定 义 和 定 位 , 并 对 发 行 机 构 的 准 入 和 退 出 、资 金 管 理 、市 场 运 作 以 及 信 息 披 露 等 进 行 详 细 的 界 定 和 监 管。 ( 一) 多用途储值卡和发卡机构的定义 1. 多用途储值卡界定为支付工具 《2006 年 中 国 支 付 体 系 发 展 报 告》定 义 支 付 工 具 是 传 达 收 付 款 人 支 付 指 令 、实 现 债 权 债 务 清 偿 和 资金转移的载体。按照该定义, 多用途储值卡交易 履行了收付款人的支付指令, 实现了债权债务清偿 和资金在不同实体之间的转移, 应当界定为支付工 具。 2. 发卡机构定义为支付服务组织 支付工具必然隶属于特定机构, 并作为机构履 行 职 能 的 某 种 手 段 。多 用 途 储 值 卡 发 卡 机 构 为 持 卡 人在不同机构消费提供资金的清算和结算服务, 是 提供支付服务的组织。 ( 二) 多用途储值卡和发卡机构的监管